新形势下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2023-01-10

在加入WTO及全球一体化进程之际, 我国又掀起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的外语学习热潮, 外语教育再次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在全面推进我国外语课程改革之际, 极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为我所用。

根据近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调查表明, 6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于企业, 从事进出口贸易工作, 少部分人从事翻译、教师或其他工作;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对于理工科院校的英语专业生来说, 如何发挥学校的优势, 调整专业教学计划, 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已成为刻不容缓、必须面临的挑战。

1 改革教学模式

在新世纪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已经成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热点。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而应用的焦点是交际能力水平。为达到这个目的, 外语教学要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成为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表达热情, 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老师更应该鼓励他们张嘴说。全方位地提高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尤其要注重课堂的教学内容, 即环境教学。学生的交际能力差是因为学生学习得的东西不能在现实的环境中得到应用, 这说明我们教学是脱离实际的。学习过于规范、过于标准、过于呆板的书本外语往往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到茫然。因此, 寻找真实的课堂教学材料, 设计真实的语言应用环境是培养学生外语表达能力的关键。为了这一目的, 我们教材也应该进行大幅度的改革, 增加情景教学、立体教学的内容, 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2 培养复合型人才

21世纪的外语教学应从培养复合型人才入手, 外语教学不应该再只是单纯地就外语本身的知识讲授, 要求学生大量地掌握词汇, 进行大量地语法训练, 还应该同时对学生进行某种专业性的训练。也就是要学生不仅仅掌握很强的一门外语, 还要有一两门专业性较强的知识, 这样就不会学非所用, 造成拿着“工具”不会使用的局面。目前我国的学习状态是:外语专业的学生运用外语的能力很强, 但对其他知识或涉及甚少, 或一知半解, 放到专业性很强的岗位上无法发挥作用, 甚至搞翻译也很难准确无误地把专业性很强的文章或材料翻译出来;同样对于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外语的应用能力很差, 因此无法直接用外语进行专业交流。两种类型的人常常各需助手, 给对外交流和走向世界带来了困难。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从下面入手。

2.1 建设一支具有复合型知识的教师梯队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都毕业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他们虽然精通英语, 但对于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了解不深。很难胜任英语专业方向复合课的教学。如商务英语方向、国际经济法方向等成组课程的教学, 没有从事过外贸工作的教师就难以胜任。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 引进具有丰富的国内外商务活动经验的英语专业人才, 并且一直在企业从事对外贸易和涉外业务。

(2) 选派有商务经历的英语专业教师到专业院校进修, 学习专业方向复合课程所需要的知识。

(3) 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校外的商务活动。

(4) 聘请企、事业单位经验丰富的专家做兼课教师。

(5) 请其他相关专业教师开设相关专业课程。

这些教师在教学中, 联系自己的实践经验, 把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好评。相信一支初具规模的、复合型知识的教师梯队, 定会保证英语专业方向复合课的顺利开设, 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

2.2 培养复合型人才

外语专业的学生, 在重点学习外语的同时, 有必要侧重掌握一两门专业知识, 增加专业外语的内容。因此, 在外语教学上, 也必须拓出新路, 大刀阔斧地改革以前的教学模式。在学习外语课程之外, 可以跨专业选修一些非英语专业的课程, 重新设置课程, 增加外语学习的时间和深度, 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双重教学, 避免造成对英语以外的其他专业知识了解不深的状况, 从而把他们培养成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的有用之才。对于公共外语的学生, 除了开设公共外语课程, 还可以开设专业英语提高他们本专业的外语水平, 真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2.3 加强教材建设, 更新教学内容

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 也是加强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因为优化课程体系必然涉及到教材的更新, 以往的英语教材, 内容过于陈旧, 难以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所以要想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外语人才, 教材的选择很重要。目前, 能够满足英语专业方向课程的教材不多。例如商务英语方向的相关教材, 其内容要么陈旧, 要么体系落后, 很难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快速需求。近年来, 国际贸易的规则已有了许多变化, 然而这些变化并没有教材中体现, 严重的造成了理论和实际脱轨的现象。那么这就需要, 教师在开设专业方向复合课程的有限时间里, 补充教材内容, 把最新的相关专业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当然这也给教师的备课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任务。

切实做到教材的指导思想与优化的课程体系相吻合, 注重实用性与理论的覆盖面, 内容上突出“新、精、实”的特点, 以保证新课程体系的贯彻落实。

2.4 加强教学的社会实践

英语专业方向开设的相关课程实践性很强。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英语、商务英语等。有的理论教学对于没有商务经历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枯燥无味。如果把课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质量。如何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可采取校内模拟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法, 在校内成立英语试验中心, 教师与学生分别模拟商务及外贸活动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计算机模拟处理各种商务及外贸业务, 熟悉外贸流程。此外, 还与企业进出口部门和外贸企业联合建立起实习基地, 学生可以在这些基地进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同时, 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 强调考取证书所需要的知识点,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证书考试。如: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等。实践证明, 加强教学的实践性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和交际能力, 学生也可以及时了解自身学习上的薄弱环节、知识系统的漏洞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

3 大力营造外语氛围

缺乏外语学习氛围是目前我国外语水平成效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如果不改变这一状况,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的外语人才将是一句空话。我们都熟知, 国外学生虽然学习外语时间远远不如中国学生, 但其语言能力和掌握的外语数量远胜我国学生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具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使用外语。然而, 我们国内的学生虽然在外语学习上花费了很大的工夫但最后取得的成效

3.1 尽量使用英语组织教学

英语教学中, 尽量使用英语, 控制使用汉语, 是英语教学目的所决定的。英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实践证明, 只有在教学中加强英语实践, 多使用英语让学生大量接触英语, 并沉浸在使用英语的氛围中, 才能有效地排除母语的干扰, 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 使学生尽快地习惯于听陌生的外语语音。

(1) 进行双语教学。

(2) 充分利用课后英语角。

(3) 需要学生自主的创造, 可以在晚自习的时间收听一些英文节目, 来培养自己的听力感。

(4) 课上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开口讲英语。

有些学生英语的知识水平很高, 但是由于缺乏自信心, 不敢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讲英语。所以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引导、鼓励他们。比如说, 每天在上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用英语来演讲;课上提问尽量使用英语来回答问题;或者订阅英文报纸、期刊来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如果有条件应该让他们和真正的外国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3.2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为外语语言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 实现外语教学立体化, 应是改革我国基础外语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真正把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引入课堂, 开展多媒体与网络外语教学, 通过网络可以更广泛地开展起真实的思想及语言交流活动, 鼓励学生与境外人士进行交流。

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 才有可能培养出更加出色的人才。

结论:教育为社会服务, 必须适应经济发展, 必须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势在必行。在这场改革中, 只有明确教学目标、建立有规模的复合型知识的教师梯队、调整教学计划、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才能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级英语人才。

摘要:21世纪的中国已进入全球经济发展的行列, 科教兴国急需我们的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和国际型人才, 外语则成为不可缺少的知识和必备的条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外语教学改革的根本问题在于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学生所学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工作的需要, 而延用多年的外语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一需要。通过分析人才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探讨了如何根据英语专业的人才特征和市场定位, 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课程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复合型知识的教师梯队, 整合教学内容, 加强教学社会实践, 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改革,复合型人才,英语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弘.二十一世纪外语教学改革刍议 (光明日报) 2000年06月07日.

[2] 姚键.“WTO”与外语教学改革[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0 (4) .

[3] 陈卓, 陈复光.外语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0 (6) .

[4] 崔长青.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深化与我国的外语教学[J].外交学院学报, 2001 (1) .

[5] 张华.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 2002 (1) .

上一篇:关于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作用研究下一篇:信息化对城乡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及其均衡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