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现代企业安全管理

2023-02-06

第一篇:浅议现代企业安全管理

浅议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摘要】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中,其中我们的中小型企业在其中发挥出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积极地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自然就有着极其重要的积极意义。而中小型企业发展中,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非常重要,那么在财务在管理中如何正视当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就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积极地探讨活动,旨在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 现状 策略

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小型企业财务的管理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就从两个方面给予阐述。

一、财务管理中的主要现状

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由于我们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作用没有充分地给予重视,这样的结果必然就导致我们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中相对滞后。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战略的积极的调整,我们的中小型企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中坚力量。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在经营范围和总体数量规模化已经呈现雏形。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中小型企业发展道路是艰辛的,在今后的发展中,依然会遇到许多障碍,比如在科技水平低、国家政策的限制、经营模式相对落后、融资难度偏大等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其中,财务管理的水平依然是重要的一项内容。

二、财务管理中主要问题剖析

(一)管理模式存在滞后状况

中小企业在管理上,一直存在着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合理分离的状况。在企业中,企业的经营者一般都是企业的所有者。由于这样的状况存在,在企业管理中很难做到对企业领导人的权利的制约。在财务管理中,管理意识和行为一般都体现着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根本没有将财务管理中的必要理论跟手段进行科学的运用。这样的一种模式,必然使得财务管理相对滞后。这是因为,在管理中,我们的企业领导人常常影响财务管理,他们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方法和理念的研究,没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管理的理念。这样的结果,必然会引起了企业财务管理缺乏秩序。

(二)财务管理缺乏目标

在财务的管理中,一个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该包括各个方面,如筹资数量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就我国目前的企业发展来说,还处于发展不完善的阶段。在股权结构上,还存在着单一的特性。对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的各部分的职权划分还不是特别明确。我们的部分企业,过于单纯地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进而施行盲目地经营活动。当前,我们的中小学企业,还很缺乏竞争能力,其规模优势还没有呈现。作为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获得足够的优势,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对切给予创新管理,积极地从内部和外部给予充分地科学调整。与此同时,必须明确管理的目标,积极地制定企业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在经济利益的中,除了获得最大化之后,还要积极地发挥出人才的优势,让人才优势在中小企业中发挥出动力支持。

(三)企业融资能力不够不适宜企业的周转

在现实筹资渠道中,中小企业都有他们的筹资渠道,但是这些渠道,从总体上来看,其筹资渠道都过于单一,企业在发展中对于融资问题,仍然处于较大的困难。中小型企业相对于一些来说,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大型企业来说,我们的企业资金来源极其不稳定。因为,我们的中小型企业缺乏较高的信任度,要想获得一些银行的支持毕竟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银行会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不稳定的状况、信息缺乏透明度、债务偿还能力不够高等等因素而拒绝给他们提供资金保障。就当前来说,我们的国家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之前,我们的中小型切在资金筹措中所受到的影响是贴别明显的。这种状况,就当前来说,要像给予积极地解决,还要一定的时日。

(四)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有待加强

在财务管理中,我们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其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这种状况很难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有一个比较充分的预测和应对。这是因为,我们的许多企业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缺乏必要的认识。常常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认为就是简单的一些日常的会计处理工作。在许多账面的设置上都不太科学。我们的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很难满足我们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些要求。与此同时,我们的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的思想认识还不前卫,其业务素质能力偏低,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企业在财务上的混乱就必然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安全问题的出现。

(五)在内部监管中力度上缺乏

在财务管理方法的投入中,中小企业明显缺乏,最为突出的地方就是对内部的监管不到位,严重滴影响了我们的企业投资的有效性,增大了我们企业在投资中的风险系数。比如,企业在资金监管层面,我们的许多企业在资金的利用率呈现低下的状况。对一些应付账款和应收账款缺乏必要的一些控制,促使我们的企业一些呆账和坏账数量的不断增大。严重者还导致了我们的企业资金链的致命性的断裂状况出现。与此同时,一些企业还出现一些造假账的不良的行为,归根到底都是我们的企业在监管上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现状是严峻的,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给予深思。如管理模式存在滞后状况、财务管理缺乏目标、企业融资能力不够不适宜企业的周转、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有待加强、在内部监管中力度上缺乏。作为中小型企业,一定要正视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积极地应对,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欣.浅议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商贸,2012,(07).

[2]崔凡秀.浅析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2012,(35).

[3]吴立华.试论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理人,2006,(07).

[4] 党青霞.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通讯,2006,(02).

第二篇:浅议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趋势

[摘 要]档案管理承载着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是国家和社会,企业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忘记历史意味着丢失记忆。而如何提升档案管理综合能力是我们现阶段要努力思考的问题,争取实现档案管理规模化严整化,最终现代化。

[关键词]档案 虚拟化 缩微化 数字化 信息化 网络化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8-0228-01

什么是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如何研究开发档案现代化管理,如何有效的进行数据采集,并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规划出一个科学全面且切实可行的档案管理“宏图”,是当前各级档案事业负责人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档案管理现代化是让档案管理从传统迈向现代,而与现代社会同步。因此,档案管理现代化当以自由化、民主化、多元化、人体化、科技化、本土化、国际化与未来化等特征作为努力方向。

(1)档案管理现代化既是硬件建设工作,同时又是软件建设工作;

(2)它是一个整体工作而不是局部的工作,应进行整体规划;

(3)它是长期持久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

(4)它是具有前瞻性的工作,而不是让档案管理跟在社会之后亦步亦趋,现代化与未来化是相结合的;

(5)它固然要探讨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也要进行价值判断,选择其中有价值的成分来确立努力的目标。

(6)它不是单纯以国外社会发展作为衡量指标,也要考虑国内社会发展状况来判定档案管理发展的取向。

2、 档案咨询服务的形式众多,近年来我国咨询服务发展较快,但同时也由于观念滞后、社会需求不旺盛、自我宣传力度不够导致档案咨询服务存在诸多问题,比如

(1)理论与实际脱节,理论研究没有促进档案咨询服务法规体系的建立完善。

(2) 公私服务机构间矛盾日益突出。

(3)咨询人员素质普遍过低。

(4)规模效应小,主要表现为档案咨询服务的业务范围小、技术含量不高、服务体系不健全、社会影响小等方面。

(5)发展不平衡,第一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如东南沿海发展较快,第二是业务领域的发展不平衡。

3、针对以上不足,要提高我国咨询服务的总体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根本上提高档案工作者的总体素质

档案资源管理人才是知识型的管理人才,当代社会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即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计算机的产生和普及应用,对人事档案管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机读的电子文件在档案载体形式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电子文件也越来越广泛地被认识和使用。为了保证电子时代人类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得以长期保存和利用,档案管理者必须要学会利用档案计算机化管理及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的知识与技能。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类现代化办公设备来进行电子文件的制作、使用和维护,才能真正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为社会各界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服务。

(2)加大档案现代化管理的投入

制约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因素有很多,但起主要决定因素的是领导者的现代化管理的意识。

首先,应加大精力和资金的投入,注重地域和业务领域上的不平衡,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吸收资金,千方百计配备先进设备,积极培养、选拔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等。

其次,各部门领导,要经常了解过问档案管理工作,了解档案工作现状,指导档案部门依法开展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再次,要有宏观指导的总体思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实现发展战略上的创新,提出新的管理内涵和技术手段。

具体来讲,要做到以下几点:

(1)分清轻重缓急,循序渐进。

综合性档案馆在推进计算机管理的过程中应先根据各全宗的重要程度、价值大小、利用率高低和是否开放的情况,将那些可以开放的核心档案和社会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优先加工整理。

(2)分级次著录,省时省力。

在著录过程中可以将案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著录,这样处理不仅能揭示档案的主题内容和特征,而且也可以减少著录条目和录入条目,既节约了时间、人力与财力又提高了效率。

(3)分门别类,充分利用档案原基础。

对于那些案卷基础较好又具备全引目录的案卷,在著录时可以直接在全引目录上面分类标引。而对那些特殊形式的档案如“房档”、“案件”等则可用计算机程序将人名、地址、时间用案卷目录直接录入然后用计算机统一给出分类号。

(4)要加强档案信息素质教育。

加快建立档案信息网络,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获取档案信息技术和设施武装档案信息网络,不断提高档案信息的效益功能。

(5)要科学地制定、贯彻和修订各项标准,使档案工作逐步实现标准化。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是档案工作技术现代化的中心,而电子计算机的高效率是以档案管理业务标准化为基础的。因此,要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加快档案现代化管理就必须实现档案工作标准化。

(6)要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

要从重管理、轻利用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把档案工作的重心转到为知识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的轨道上来。向企业和科技事业单位倾斜,注重国有经济领域档案工作,并把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档案工作纳入服务范畴。

(7)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档案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化高层次管理人才。

要尽快培养既懂专业知识,有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为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结语

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化是当代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档案中蕴藏的丰富信息将在当今时代的各个领域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加快档案的现代化管理进程,建设一个完善的档案现代化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罗秀梅《浅谈档案管理现代化》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19期

[2]刘忠浅《谈如何实现艺术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7年01期

[3]《档案馆业务建设与管理》,档案出版社2003年出版,盛彦主编。

[3]《城建档案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档案出版社2004年出版,刘巨普编著。

第三篇:企业成本管理浅议

摘要:企业生产的重要指标为企业成本,成本是企业竞争的核心。随着世界及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竞争越发激烈,实施有效的、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成本;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3-000-02

一、企业成本的内涵及其分类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1.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2.折旧费用,表现商品生产中已耗费的劳动对象的价值;3.工资,表现生产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

在日常工作中,为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般对于工业企业里的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同样列入产品成本之内。除此之外,对于财产保险等费用同样列入企业管理成本之内。成本分类种类很多,对于不同分类标准,分类也是不一的。

二、企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企业不仅需要面对国内经济运行压力,同样需要面对世界经济运行挑战,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想要生产,必须对其运行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提升企业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发挥企业成本指标的重要性。

成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成本管理通常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活动。其主要目的就是减少浪费、降低成本、节省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与传统成本管理不同的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既重视内部生产信息搜集,又了解分析政府、金融机构、供应商、竞争者等未来成本行为的影响;既提供历史成本信息,又提供预测未来的即时信息;更重要的是重视塑造企业成本管理文化,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意识,形成节约成本的良好氛围,以利于低成本战略的实施和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可见,有效的企业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维持和持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保证企业未来再生产的持续,促使企业综合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塑造企业成本管理文化。总之,强化企业成本管理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随着新型行业的不断开发,企业成本管理上也逐步突出各种不足,正式由于这些不足和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难以达到经营目标,阻碍了企业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1.意识淡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成本的意识逐渐单薄,经营企业一味追求高、大、上,忽略了成本控制。缺乏对于降低成本有利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很多企业把重点放在市场营销,一味追求市场占有率,企业成本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运行同样关系到企业产品市场价格,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产品质量及价格的竞争,而产品价格正是产品成本的第一反应,对企业管理成本的粗放,影响了价格控制,而这一点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成本矛盾日益突出。

2.成本管理责任制不健全

部分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内部经济责任划分不清楚,各个部门分工不明确,使企业进行成本管理时存在很大漏洞,造成企业成本增加。此外,企业对某些费用,如宣传费、差旅费、招待费等费用的归集管理不明确,使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3.资金管理不善

部分企业自有资金不足,长期依靠负债资金维持,银行借款负担过重,相互拖欠资金严重,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加大了成本费用。企业资金挤压与宏观资金短缺的局面并存,同时,企业融资不规范,成本偏高。

4.企业财务部门的监督不力

许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忽视了财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淡化了财务人员经营过程中监督检查作用,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

四、企业成本管理的改进措施

1.健全完善成本法规体系,促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

为了适应新市场、新环境,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而这些管理准则及制度虽对原来的成本核算进行了完善,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多发的市场环境。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多方面控制产品成本,同时,激发市场自发机制,提升经营者意识,主动控制成本,节能降耗。促使市场的规范性及科学性。

2.采用战略成本管理,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意识

要加强成本管理,就应把成本意识摆在首位,牢固树立降低成本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的思想。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支出,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从而为赚取利润提供尽可能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成本效益。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需要做出抉择,即企业要就争取哪一种优势和在什么范围内争取优势的问题做出选择。在市场竞争变得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在成本管理中引入战略管理思想,实现战略意义上的功能扩展,从而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从加强战略成本管理出发,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要加大科技含量投入,通过重组生产流程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性降低,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3.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系统

成本管理应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建立健全一个有经营、财会、供应、销售、生产、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成本管理小组;各相关部门也要配备兼职人员,开展如统计、考勤、质检、保管、核算、分析等工作。要对成本管理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知识更新再教育,借以提高成本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开辟降低成本的广阔途径。此外,成本管理还应与企业的整体效益联系起来,组织各级单位和人员参与成本管理,形成一个人人关心成本、事事关心成本的机制。

4.成本管理手段现代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发展,企业的管理越来越复杂,对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手工操作是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必须采用现代化的成本管理手段。当今社会,电子计算机是经济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电子表格软件有强大的表格处理,数据库管理与统计图表处理功能,是办公自动化的常用软件。公司各个单位部门均配有电脑,在加强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的前提下,将成本核算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利用这些会计软件可以方便快捷地辅助管理人员对成本进行预、决策,并可对控制过程实施监控分析,将成本管理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改进,提高成本管理效率。

5.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水平

企业要把好资金关,对资金的使用要坚持“统一管理,计划使用”的原则,防止资金跑、冒、漏。首先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其次要对资金实施跟踪管理,加强资金调度与使用,做到专款专用,防止资金被挪用;第三要加大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降低应付款比例,加速货款回笼;降低存货比例,加强存货管理。通过以上措施减少资金占用,优化资金结构,合理分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降低筹资成本,不断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6.充分发挥财会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强化会计监督

在企业成本管理中,财务部门的作用举足轻重,财会人员在成本管理工作中能起到独特的作用。他们可以通过成本的预测、计划,提出企业一定时期的目标成本,确定各成本中心的责任成本或费用指标。通过审查物资的采购、收发、保管、领退、销售等计划,合同和内外凭证等,来控制监督供、产、销过程的消耗,还可以运用成本检查、成本考核等手段评价成本的真实程度和完成指标的好坏情况,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使得会计监督能够有效的得以执行。

7.塑造低成本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力”。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应该着力培养低成本的企业文化,要在全体职工中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强化成本管理意识,激发广大职工的成本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从而给企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更持久的成本优势。

五、结束语

总之,成本管理在企业竞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企业以降低成本、改善质量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级领导高度重视,业务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持之以恒,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宝霞.企业成本管理浅谈[J].山东纺织经济,2009.

[2]徐云静,郝桂云.企业降低产品成本的途径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8.

[3]杜书.浅谈企业成本控制[J].时代经贸,2008.

[4]李晓玲.对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的研究[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第四篇:浅议供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 加强供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公司供水区域的拓展,社会用水量剧增,供水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安全生产管理的范围也扩大到取水、制水、供水管网、加压站、电气设施设备运行以及供水项目的建设改造施工等领域。同时,也使得企业内部各单位在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上出现了各自为政、管理效果参差不齐的现象。因此,随时掌控各部门的安全运行状态,协调好跨部门的工作,有效地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实现供水企业的安全平稳发展非常必要。

二、 供水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1、 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网络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并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过企业法人代表与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单位与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等措施,把企业安全生产目标以制度的方式层层分解到各个环节。

2、 安全教育培训

一是对企业内部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管理,要结合企业 实际购买和自编涉及安全生产知识的教材,通过自学和讲课的形式进行针对性的培训。2009年,我公司组织汇编了《宝鸡市自来水公司安全知识手册》,重点涉及供水设备设施运行及维护、管网设备检修、水质化验及实验室安全操作、电气安全运行、管道施工、消防知识、车辆安全管理等。近年来,对两批进厂15名的新员工进行了上岗前的安全知识培训及考核。二是加强企业员工外送培训及复训的管理,如维修电工、值班电工、特种设备、水质化验及操作、电气焊工等岗位的培训及取证。

3、取水的安全管理

水司通常在江、湖、河中直接取水,或选择水库、小湖泊通过谁原生态保护工程,使之成为天然的“沉淀池”和绿色的“蓄水池”水源。但因水环境质量的下降,对取水口的水质化验报告作常规监管检查的项目有:浑浊度、色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6-9)、耗氧量(≤6mg/L)、溶解量(≥5mg/L)、氨氮(≤1.0mg/L)、藻类数量等。在夏秋季原水高藻期间,要求水质检测部门深入到水源取水口上游水域超前取样,关注藻类飘动方向。另外,水源管理部门要在水源入口处设置深度适宜的格栅机进行过滤除藻。必要时,企业要启用高锰酸钾盐组合工艺为主的除藻应急预案。

4、制水生产的安全管理 各部门要以文件为依据,全面落实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一是各生产部门要对消防器材进行周检并开展消防演练,每月对职工进行安全用氯、用氧知识的讲解,进行现场操作泄氯抢修工作、模拟演练漏氯事故的应急处理,每旬对生产设备的安全状况进行巡查;每周对CK报警装置进行自查,运转班组每隔两小时对生产设备进行巡查。严格执行用电、用氯、起重特种设备和生产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运行班交接时要做到:岗位不洁不交;正在操作和故障处理不交;生产不正常不交;生产物品未移交不交;运行记录不清不交;接班人醉酒、病态、精神恍惚不交。二是要求物资采购和使用部门突出液氯和液氨的管理,严把四关:采购关,按生产用量制定采购计划,申报采购证;运输关,委托有资质的液氯生产厂承运;使用关,做到双人领、双人用、双人管、双把锁、双本帐;储存关,防盗、防泄报警设施先进可靠。三是要求设备维护部门增加对重点设备运行的巡检频率,倡导使用部门对运行设备的动态评价,及早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

5、供水的安全管理

一是对设置在供水区域的所有水质采样点,每月取样自检或送检化验的数据要求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106项检测指标。(我公司每月进行2次采集全分析,4次管网监测点水样分析)。二是出厂水压要求保证用户用水。三是对供水设计,其中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计师关键点,要做到:二次增压设备的选型,其产品应具备不降低市政管网的最低运行水压和无二次污染的功能;设计小区有二路安全供水;用设计秒流量来决定增压泵组的额定流量。四是对供水工程要做到:工程项目发包、施工、竣工验收要符合国家法律规定,每个施工工地一周至少巡视二次,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设施、施工方式等进行全程监管。

6、对新建项目安全基础设施使用前、使用后的安全 管理

一是委托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做好储存、使用剧毒品液氯或高毒品液氯的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和重大危险源评估,可借助防雷防电检测、作业场所检测、电气检测、CK报警装置报告、隐患整改等了解将投入运行的系统情况。二是对现场安全设施,如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水处理的制氧车间配置的环境低浓度臭氧/氧气监测仪、制水机增压供水的加氯间设置的漏氯检测、报警、吸收装置要监视其试运行,对漏氯抢修工具要清点规格及件数,对防毒面具要查破损,对氧气罐要查气压和备罐。三是对用于主要生产区域的监控装置,要经试探调整,要覆盖易发生误操作、人身和设备事故的死角。四是灭火器材选用要恰当,设置要合理。五是远程监控系统与高层住宅二次增压供水设备的要安装同步,利用CDMA技术将二次增压供水设备的运行信息数据集市传输到设备维护中心电脑上,通过在线数据通讯,实时监控二次增压供水设备的运行状况,提高维修效率,以增加二次增压供水的安全性。

7、重点要害部位的管理

一是对安全生产和供水影响大、危险性高,具有易燃易爆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等特点的要害部位,如液氧储罐区、制臭氧车间、高压配电室、加氯间、氯库、危化品库等要造册登记。规定使用部门为第一安全责任人,确保该部位各项安全设施齐全,做到有值班巡逻、警示标志醒目、安全操作规程上墙、隔离栏到位、消防器材齐全有效。二是加氯间、氯库的氯气泄漏探视头,使用部门要每月进行检测一次,以氯气泄漏设备自动运行为合格。

8、季节性的安全管理

夏季高温供水高峰,是对供水水质、水量、水压和生产设备的严峻考验。主要原因:一是水库中的极速生长藻类,取水水质浊度急剧增加;二是用水量猛增;三是因用水量猛增造成的水压下降;四是在高温和超负荷下连续运行或遇雷暴雨,电气设备极易跳闸,水泵的设备则开足无备用。

对此,企业应高度重视,要突出管理重点,通过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各部门前一天主要生产及设备的动态,借此提示安全注意事项,对各类隐患和突发事件,申报部门要有书面材料,安全管理部门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汇报并深入现场进行跟踪整改,必要时,经领导批准启动应急预案。例如,一般在每年的春季,要向供电部门申请进行停电设备、线路清扫和预防性试验,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迅速消除,从而保证供电、供水加压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对发生在一定区域的停水事件,要根据相应的级别启动应急预案。

6、 各种应急预案可行性的管理

要做好供水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预案的制定、完善和演练,内容应包含水质污染事故应急技术预案、水厂工艺事故应急技术预案、水厂电气维护及事故应急预案、夏季高峰供水预案、春节高峰供水预案、防雪灾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应急预案、水厂突然停电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等。在拟定方案时要提出管理的对策,预案颁布后要让大家了解,还要通过演练和实战来验证预案的可行性,并逐步完善。

第五篇:浅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管理界有旬名言:管理一个小企业靠权威,管理一个中型企业靠制度,而管理一个大型企业必须靠文化。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是管理的灵魂,文化是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在安全生产5要素中,安全文化是灵魂。在企业文化中,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和核心。企业安全文化,抽象地来说。是指:企业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内外安全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生产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企业安全生产理念或价值体系,以作为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原则。具体一点来说,就是围绕企业安全生产而形成的一系列自我安全管理的理论。

一、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体系形态

1.安全观念文化:主要是指管理层和员工共同接受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安全价值标准。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企业要形成的主要安全观念文化应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安全就是政治的观点、安全也是生产力的观点、安全就是效益的观点、安全就是员工最大福利的观点、安全就是员工生活质量的观点、安全性是企业风险最小的观点等。

2.安全行为文化:指在安全观念文化的指导下,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是观念文化的反映。企业要提倡的安全行为文化应是:管理层不违章指挥的表率行为、员工“三不伤害”的作业行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的操作行为、掌握必须的自救知识和处理突发生产异常的应急能力等。

3.安全制度文化:指对企业和员工行为进行规范、约束的体系文件规章。安全制度文化是企业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安全文化得以实现的

1保障。企业制度文化的建设应包括:安全的法制观念、依法科学制订技术规程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法律程序和自觉落实规章制度,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等。

4.安全物态文化:它是形成观念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条件,是安全文化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从安全物态文化往往能体现企业管理层的安全认识和态度。反映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折射出安全文化的成效,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载体。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态文化主要表现在:生产工艺装置的本质安全性、安全装置以及仪器、工具的安全可靠性等。

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是全体员工的安全观念、安全意识、安全态度,是员工对生命安全和健康价值的理解,是员工所认同的安全原则和行为方式。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企业安全理和安全价值观表现在管理层的态度及行动中,落实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将安全管理融入企业的整个管理实践中,将安全法律、法规、制度落实在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方式中,将安全标准落实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过程中。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影响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以文化的力量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因此,“以人为本”应是安全工作的出发点,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在营造和谐稳定的安全文化氛围的进程中,企业应始终坚持把建立共同的“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安全态度、安全信念和安全价值观作为主要目标体系放在安全文化建设的首位。在管理层,积极倡

导“崇尚安全,关爱生命,以人为本,超前预防”的安全理念,倡导把隐患和问题当作事故进行“四不放过”处理的管理思想;在基层员工,不断强化“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安全意识,倡导“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一切事故都可以归纳为管理上的失误”的基本认识,唱响“安全才能生产,安全才有效益,安全才能回家”的安全生产价值观。

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模式

安全文化建设的模式就是将企业安全文化设计、规划如何系统化、规范化地进行建设实践,体现安全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安全建设目标。

1.管理层的安全文化建设

管理层应作出郑重的安全承诺,为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支持,树立表率作用,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安全行为,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通过系统的危害辨识、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全员安全责任制体系、严格执行“三同时”、安全例会制、领导安全值班制、安全检查制、奖惩制等行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手段,促进管理层的安全意识与管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强化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增加安全投入,避免违章指挥,用人格魅力团结和带领员工共同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2.班组及员工的安全文化建设

班组是企业中的最小组织细胞,是员工安全生产最直接的基层组织,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落实层和实践者,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层和基础。班组及员工的安全文化建设直接体现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成果。用“热情”的宣传教育激励职工,用“衷情”的指导服务职工,

用“深情”的关怀保护职工,用“柔情”的举措规范职工,用“无情”的事故案例警示职工,应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通过检修前教育、开停车教育、节日前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班组安全活动、每周一题练习、创建标准化岗位、安全技能竞赛活动、亲情教育、定置管理等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培养全体员工的良好安全心态,强化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提高安全技能,从而达到充分利用人的安全意识指导安全行为,用安全行为有效控制生产事故的目的。

3.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

作业现场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简单,投入少,但效果明显。在生产现场,随处可见的安全警示牌上一句旬言简意赅的提示,一行行语重心长的叮咛,一声声苦口婆心的嘱咐,对营造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提升企业形象,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生产工艺设施做到设计安装有序,标识齐全,安全色符合标准,各类危险辨识、分析、警示到位;各项作业许可审批严肃认真,安全措施落实具体到位,既烘托了安全文化的氛围,又培养了员工良好的安全文化行为。

4.人文环境的安全文化建设

采取张贴安全标语,悬挂安全标志,制作事故警示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竞赛活动,安全演讲比赛,征集亲情寄语、安全格言,编制安全文化手册等安全文化建设手段,做到对生命和健康负责,让每个员工真正体会到生命和健康的珍贵。从而把“要我安全”逐步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自我实践、自我约束、自我规范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牢固树立对企业和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

制度规范行为,奖罚强化责任;教育促进明辨,培训解除不惑;演练提升技能,文化打造恒久。安全文化建设将有力地促进员工思想观念转变,进一步强化员工健康安全理念,从而使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逐步向“事前预防”、“安全健康管理”转变。

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手段、长期持续努力地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安全文化的推进和塑造,必须要有系统化的组织设计,必须要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结合起来,必须要和安全管理结合起来,必须要用制度来保证,必须要用机制来推进,必须要有一批具有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企业文化管理人才来贯彻和落实。

上一篇:企业职工书屋申报材料下一篇:企业营销战略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