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钠血症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2-09-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2年10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各型颅脑疾病病人共247例, 其中男性136例、女性111例, 年龄45~92岁, 平均年龄76岁。

1.2 方法

每例患者入院均记录入院时间、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主要诊治过程、病程中血钠情况及治疗后的病情变化、以及预后等。高钠血症的诊断以血钠≥150mmol/L为标准。患者出现高钠血症的时间、高钠血症的持续时间、高钠血症及非高钠血症者的预后。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每个病人每天至少要查一次电解质, 并且出现了首次血钠大于145mmol/L, 即分析原因予以对症处理。

3 讨论

探讨高钠血症出现的原因, 已基本达到共识认为与医源性的处理不当及疾病本身均有关系。严重颅脑损伤, 尤其中线结构受损时,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高是高钠血症发生的内在机制, 而饮水受限、脱水利尿剂的应用、不显失水增多、每日较多入钠量等仅为外部条件[1]。据我们的资料显示, 高钠血症出现在72h内的多易纠正, 我们认为可能由于医源性因素所致, 对预后影响不大。而临床上部分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高钠血症多在病程中, 甚至十几天后, 高钠血症出现后, 往往病情会呈进行性加重, 直至死亡;另外有小部分资料显示临床症状的恶化出现在先, 高钠血症随之出现, 两者似乎互为因果[2]。故我们认为医源性的高钠血症易于纠正, 并且在短时间内就纠正的高钠血症并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颅脑损伤患者出现持续高钠血症的确是与其本身的疾病有关。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一部分病人发病后病情急剧恶化, 几小时内进入深昏迷, 出现生命体征的不稳定, 经过临床的积极抢救, 24h内死亡的, 大多数却未出现血钠的增高。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机体的无反映有关。

摘要:目的探讨各种颅脑损伤的患者病程中出现高钠血症后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47例各种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记录血钠的测定值, 治疗及预后的情况, 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结果高钠血征的出现与疾病种类无关;高钠血症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血钠者;同时持续性高钠血征的纠正与否均不改善预后。结论持续性高钠血症的出现暗示着颅脑损伤病情的加重, 预后不佳。

关键词:高钠血症,颅脑损伤,预后

参考文献

[1] 谢颖光.脑损伤并发高钠血症的原因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3, 6 (1) ∶24.

[2] 张冀军, 程慰新.ICU内高钠血症病因及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 2002, 14 (12) ∶750.

上一篇:安徽中烟客户满意度调查数据分析及其提升策略下一篇:基于大数据及社会趋同下的现代农村电子营销点模式创新研究——以江西省奉新县赤田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