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城乡身份管理制度及其法治改进

摘要:城乡身份管理制度是以城乡身份为标识,对城乡居民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从横向上看,城乡身份管理制度以户籍管理制度、居民身份证制度、居住证制度为内容,在证明居民身份、管理城乡人口、控制社会秩序、分配利益资源以及城乡制度区隔等方面对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纵向上看,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身份管理制度不断演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元功能发展,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城乡居民利益资源公平分配发挥了积极作用。由此得出,城乡分隔性、制度粘连性和身份差异性是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重要特征。要把握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运行状况,需要分析户籍管理制度、居民身份证制度以及居住证制度的运行现状,以此来理清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运行机制。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户籍地与居住地相分离的现象日益凸显,户籍管理在身份证明和人口信息确认方面面临不少挑战。居民身份证管理在与各个系统互联互通的同时,也面临着保护公民隐私权利的现实要求。在积分制方式的联结下,居住证制度与落户条件的衔接得以实现,从而有效保障了流动人口在城镇的生存发展权利。城乡身份管理制度制约着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利益资源的公平分配。城乡身份管理制度带来的利益资源不平等分配状况日益显现,从而形成城乡身份管理制度运行的不良效应。不良效应主要表现在城乡教育不平等、医疗保障失衡以及城镇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缺失等方面。受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限制,城乡身份管理制度造成城乡居民身份不平等,进而导致城乡资源利益不均衡分配,城乡居民享受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存在差异,城乡居民享有不同等的福利待遇。差异化的资源配置、制度惯性的影响、户籍权益分配制度的相互影响和地方财政负担阻滞改革是城乡身份管理制度产生不良效应的重要原因。法治是推动城乡身份管理制度良性运行的重要方式,是城乡身份管理制度运行的内在要求。法治改进不能脱离现实状况和改进需求,需要以社会实践为基础,顺应时代发展方向,促进公民权利的充分保障和社会秩序的有效维护。城乡身份管理制度产生不良效应不仅在于其本身存在问题,而且还在于附着在城乡身份管理制度之上的社会经济制度配置社会资源、分配社会权益不公平。城乡身份管理制度法治改进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提升,国家治理体系的充实与制度的法治改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法治改进需要保障宪法有效实施、明确城乡身份管理法律制度的定位、完善城乡身份管理法律制度以及配套制度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法治意识,达到法律制度与法律意识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身份平等管理目标的实现,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城乡身份管理制度;运行实践;不良效应;法治改进

学科专业:法学理论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概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概述

第一节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建立和巩固阶段

二、调整和改革阶段

三、深化和拓展阶段

第二节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内容

一、户籍管理制度

二、居民身份证制度

三、居住证制度

第三节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特征

一、城乡分隔性

二、制度粘连性

三、身份差异性

第二章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运行实践

第一节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运行现状

一、户籍管理制度的运行状况

二、居民身份证制度的运行状况

三、居住证制度的运行状况

第二节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运行效果

一、便于证明识别

二、强化了社会管理控制

三、造成利益分配差异

四、形成制度性区隔

第三章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产生的不良效应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节 不良效应的具体表现

一、城乡教育不平等

二、城乡医疗保障失衡

三、城镇流动人口住房保障缺失

第二节 不良效应产生的原因

一、差异化的资源配置

二、制度惯性的影响

三、户籍权益分配制度的相互影响

四、地方财政负担阻滞改革

第四章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的法治改进

第一节 城乡身份管理制度法治改进的迫切性

一、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要求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迫切需要

三、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现实要求

四、利益分配不均的现实需求促使法治改进

第二节 法治改进的价值目标——促进平等管理

一、社会主义法治的平等价值

二、平等管理:新型城镇化的迫切需要

第三节 法治改进的路径

一、保障宪法有效实施

二、明确城乡身份管理法律制度的定位

三、完善城乡身份管理法律制度

四、完善配套制度的法律法规

五、提高公民法治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测绘技术土地开发论文提纲下一篇:高师舞蹈教育改革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