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学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技术教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变并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话题,是所有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相关教育理论为支撑,列举诸多实例,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阐述。

第一篇:技术教学论文范文

让信息技术为信息技术教学服务

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的信息素养,以下是其中的两点:1.提高对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信息技术教师作为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传授者,我觉得也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充分体现这两点,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来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更好的开展。以下就是我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努力,希望能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和交流。

一、架设局域网范围内的WEB服务器和FTP服务器,为学生创造稳定、安全、高效的学习环境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课课程设置少,学习时间短,因此想完成课标当中所设置的任务,就必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争取当堂课的内容学生能当堂掌握。

以“下载效率的提高”一节为例,本节课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要求学生经过学习和练习,能够熟练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任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下载方式进行高效下载。而因特网上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像网速、不良信息、无效链接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我在上课之前,把给学生制定的练习任务进行整理分类,必须在因特网上完成的任务就让他们在因特网上完成,可以设置在教师机上的任务,我就做成学生练习网站,把教师机做成WEB服务器,然后把学生练习网站发布在此WEB服务器上,学生进行下载练习所需要的资源都在此网站上,这样就可以在一个较小的局域网内为学生们创建一个稳定的、安全的、高速的、纯净的网络环境,既保证了学习的效果,又加快了练习的速度,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另外,在此学生练习网站上,我除了设置有下载任务、提供下载资源以外,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为了让一部分接受能力稍慢的同学能更好地学习,我还设置了操作步骤一栏,里面有具体的操作过程及图示,这样,当他们忘记了老师的讲解时,就可以自己来再次学习。而针对于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及基础好的同学,我还在练习网站上设立了提高篇,在此学生可以自行学习网站下载工具WEBDUP的使用。

此外我还在此网站中设置了相关报道一栏,里面介绍了全球首例因非法BT下载而被判刑的案件,从而给学生们增加直观认识和感性认识,进而达到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并理解合理合法下载文件的重要性。

这样,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以及练习任务及其资源都集中在这一个局域网范围内的网站中,学生不需要花费时间去查找,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掌握所要求的学习目标。

在尝试多途径下载文件中还提到了FTP下载,学生们对此比较陌生,而且如果没有实际操作过也很难理解,为了让学生们加深对FTP下载的认知及了解,就需要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但是因特网中的FTP站点大部分需要身份验证,支持匿名访问的很难查找,因此我把教师机设置成FTP服务器,学生们只需输入IP地址就可以轻松地进行访问,而且我还通过改变设置,让学生们体验一下匿名登录及需要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口令登录之间的不同,同时给学生们布置下载任务,如此学生们就可以在局域网的范围内轻松地体会到FTP下载。

二、利用信息技术巧借他山之石

进行电脑作品制作活动的辅导时,没有现成的教材,而由于这些软件的使用非常繁琐,因此教授起来非常吃力,效率很低。这时我想到网上有很多非常好的电子教程,就用网站下载工具WEBZIP或WEBDUP把它们下载下来,然后剔除其中不需要的内容,再把它们放到已经建好的WEB服务器上,这样教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学习和资料查询,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另外,网上还有许多优秀的电脑作品,我也用下载软件把它们以及每年的全国获奖的中小学生电脑作品下载下来,放到WEB服务器上,学生们可以随时学习和鉴赏,并为自己的创作找到思路和方向。

最后,希望广大同仁一起努力,让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为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好好服务吧!

作者:徐 娟

第二篇: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摘 要】如何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改变并优化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话题,是所有教育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以相关教育理论为支撑,列举诸多实例,对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进行阐述。

【关键字】多媒体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课程 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出现了“学习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处理信息资料”、“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利用网络资源”等叙述。语文教材中,一些课文后面附录了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一些网页。这已经在告诉我们:现代语文教学要整合多媒体信息技术。

但二者的整合实践不容乐观。不久前,我看了一篇文章《语文课:不要在多媒体中迷失》。文中谈及了作者参加“语文课堂教学观摩大赛”时,有两位老师上《春》这一课,他们都应用了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课件有图片、视频,真可以说是集声、光、音、色于一体。作者并没有直接评论这两堂课,而是提起了魏书生老师的一节诗词欣赏课《渔歌子》。指出当时没有这些“新理念”、“新名词”,更没有什么多媒体之类的,可魏老师就靠一张嘴,再加上学生的“人脑荧光屏”(想象力)就把课上活了。文章指出:这几年,电脑、网络等现代教学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作者的言外之意,大概是老师们在多媒体中迷失了。

另外,有不少的老师仍存在疑问,“是否一上公开课就得用多媒体?课件难道真的是新课改教学中的法宝?”“我们是在使用能够提高课堂效率的现代教育媒体,还是在台上做秀?”以上的困惑、思考和担心,充分体现了广大语文老师的责任感。仔细思量,我们不禁要问从什么时候起,教师们由欢迎到开始警惕多媒体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由怀疑到拒绝呢?责任是在多媒体信息技术本身,还是由于人们对新技术的陌生而产生的恐惧?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教学?下面我想谈一谈自己对此的粗浅认识。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和建构主义的“学与教”理论的结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相应的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实施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

奥苏贝尔指出,要想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可以有两种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前者主要是依靠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并通过“传递—接受”教学方式来实现;后者则主要是依靠学生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并通过“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来实现,他据此提出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他还认为,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动机起作用。

由此可見,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课程可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整合,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语文远程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有力的保障。具体来说:

1.它可以使阅读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案例更加有效,过程更加符合人类本身的思维规律,使略读和快读得以经济、高效地实现;

2.为写作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素材、更多更迅速的实现渠道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方式;

3.借助网络语音软件,可轻易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学生与校外专家、学习伙伴之间的广泛交流;

4.可为语文素质的根本因素——思维能力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多媒体信息技术和初中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1.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目标定向过程

定向,就是告知学生课堂教学目标,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最终学习结果是什么。这样有利于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和明白自己努力的程度。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用边讲边播放的方式把教学目标投射到电子白板,或传送到学生机上,必要时可重放,还可存于数据库中,让学生适时或随时访问参照。多媒体信息技术可对需要的提示重点用多种技术处理使其突出,以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利用网络可设“弹性教学目标”,也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通过网络给以不同层级的学习目标。

2.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讲解”情境

语文教学中的讲解有别于其他学科。教师没有必要每次都作系统的讲解,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寓讲于“画”,寓讲于“演”,寓讲于“思”……使教与学融为一体,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例如《松鼠》一文,松鼠的漂亮、驯良和乖巧的特点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我采用了下面的步骤:①在悠扬动听的音乐声中向学生展示活泼漂亮的松鼠图片。让学生获得美感,产生学习兴趣。②在屏幕上逐次“画”出以下画面:松鼠的爪子→松鼠的身体→松鼠的眼睛→松鼠的尾巴。让学生自然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观察顺序和介绍重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③用鼠标分别点击松鼠的爪子、身体、眼睛、尾巴,使各部分分别着色。让学生感受“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等比喻句的优美。④出示猫或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描绘介绍。⑤播放《松鼠》视频文件,让同学们观察松鼠的生活习性等,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教学过程,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抛弃了繁琐的讲解,寓讲于“演”,寓讲于“思”,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松鼠的特征,又指导学生要准确运用词语以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又如《安塞腰鼓》是新选进教材的课文,是诗一样的散文,是文字化了的舞蹈。由于初一的学生对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艺术接触很少,如果直接让学生去谈文章作者对安塞腰鼓的感受,效果不会很好。此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观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录像,亲身去感受和体验安塞腰鼓的粗犷、雄浑、奔放、洒脱的特点,并把舞蹈画面与课文内容相对照,再谈感受,效果会好得多,理解也深得多。

3.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阅读理解过程

阅读是学生感知文本、领悟文意、体会文思、欣赏文采的必经一环,也是学生阅读能力得以提高的必经之路。可惜的是,以前的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量太少。这种情况的形成,除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原因外,也跟传统的信息传输媒介限制了阅读材料的增补有关。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可以轻松地突破这种限制。

首先,多媒体网络系统可以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和容量。在课堂上,教师不再仅仅只能让学生阅读纸质课本,与课本有关的背景资料、作家概况、他人评价等材料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让学生自己适时阅读,彻底改变了由教师独家介绍的局面,从而增加了学生的阅读内容和思考时间。

其次,扩大学生阅读的视角。可以根据需要,让学生阅读超文本,甚至上网访问,阅读面可以极大地拓宽。

如在《敬畏生命》中,关于作者的情况,我先展示网上作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快速阅读,并抓住主要信息点,再让学生在留言板上输入自己所掌握的作者的关键信息,用大屏幕把留言全部展示后,学生讨论谁输入的信息最重要;然后教师点评。学习完课文内容后,我又让学生上网查看一些学生自杀的新闻材料;一段时间后,我让学生在留言板上用最简洁的话输入自己看后的感想,自己应该如何对待生命。我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去思考,并得出该如何对待生命的结论。这种讨论正是协作式的学习。这样的协作学习不但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得出应掌握的关键内容,还能了解、掌握更多的思想和知识。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从网上获取知识信息的意识。这样的设计,不但让学生学到了语文课知识,也有了上网查寻语文方面的知识信息的意识,更有了网上也可获取其它知识信息的意识。

4.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多媒体网络作文训练方式与传统作文训练方式相比有着许多优势。

第一、多媒体网络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在网络中随心所欲地查询到各种各样与所写题目有关的信息。如,我在学生写作《植物王国漫游记》时,就指导学生上网寻找,有的学生在互联网上查,有的学生到“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心”观光了一圈,还有的学生进入了“英国剑桥大学植物百科全书大全”网站。漫游之后,同学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写入了文章。可见,多媒体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

第二、多媒体网络作文以学生为本体。学生或单独作文,或小组讨论作文。教师的任务便是给学生提供导航、提示和服务。这样学生可以从独立思考中获得创作的灵感,同学之间则培养了合作的团队精神。

第三、课堂上缺的恰恰是形象,多媒体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形象,再现生活,激活学生内部言语,便于有效地转化为外部言语,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如我在教学《听潮》一课前,利用网络查找资料,把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资料和其它相关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按一定的链接方式制作成课堂教学网页。课上,学生通过视频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汹涌而至,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形象地理解了文中的抽象词句,并在网页上浏览了钱塘江大潮不同形状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加深了对“天下奇观”的理解,写出了“海潮的遐想”、“海潮与人生”、“大潮与礁石的对话”等许多富有新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祝智庭,钟志贤主编.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陈如开

第三篇:《网络通信技术》:适合教学 技术领先

为了与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教育部在几年前就提出,在高校中开展双语教学,通信类专业就是最早开设双语课程的试点专业之一。

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开展,科学出版社从2002年开始陆续出版了一批引进的电子信息类国外原版教材。衡量一本教材的优劣,在于教材本身的内容质量,以及是否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随着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科学出版社引进的原版教材受到高校师生的欢迎,许多教材多次重印,《网络通信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本书作者是美国南卡耐基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Ata Elahi教授,他毕业于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曾获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科研背景。在教材的编写上,作者编写时侧重于网络的技术层面,而不是从理论和网络软件的角度去编写。本书主要介绍了通信和网络的基础知识以及网络涉及的技术层面,包括数据通信介质、调制解调技术、计算机协议、以太网、令牌环网、局域网、开关技术、网络互连、光纤分布数据接口、SONET组件、窄带ISDN、帧延迟技术、Internet结构、ATM网络等,并简述了网络操作系统。书中重点介绍的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最新技术,包括Gb以太网的材料、DSL和ATM等,都给用户带来了极致的速度体验。本书有效地涵盖了网络技术的各个方面,不仅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生教材,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以及参加计算机网络工程认证考试的读者,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通过几年的出版实践,我们认识到,引进的教材一方面要适合教学,另一方面必须是技术领先的,同时还要考虑我国的国情。美国是技术大国,在通信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此也出版了大量优秀的通信类教材,我们近几年出版的通信类原版教材都来自美国。有许多原版教材,虽然内容安排很好,技术也先进,但由于它们的篇幅通常都很大,定价相对较高,学生很难承受,只能被老师作为讲课的参考书,这就限制了它的发行量。

《网络通信技术》一书之所以长销不衰,一方面缘于它的实用性,我想更重要的是它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语言编写流畅,内容篇幅适中,涉及到学科前沿课题,既能实现读者对学科前沿发展的了解,又能满足教学的需求,能够为国内师生所接受。读过本书的读者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现在它已被很多高校选作双语课教材。

作者:巴建芬

上一篇:栽培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道教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