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阅读兴趣范文

2022-05-28

第一篇:激发阅读兴趣范文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网络、卡通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不尽如人意,学生越来越远离阅读,读书越来越少,不读书、少读书或应付读书的现象时有发生,把读书看成是一种累赘、负担,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端正读书态度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一个家庭没有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可想而知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像一束阳光,一扇风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使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我们通过读书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二、激发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于阅读兴趣,近代学者顾颉则说:“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

(一)推荐有趣的读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小学生性情纯真,课余时间充裕,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调查分析表明,现在的小学生多数喜欢童话或漫画类、绘图寓言类读物,阅读面较窄。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要注意兼顾各种文体、各个国家、各种体裁。不仅要读童话、寓言,也要读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成语故事;要读现代,也要读古代作品;要读趣味性强的作品,也要读哲理性强的作品;要读纸介质的作品,有条件的还要通过网络阅读。”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例如,(1)结合教材内容推荐读物: 如学习了《珍珠鸟》引导学生阅读《冯骥才散文选》;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2)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推荐读物 祖国的“神五”、“神六”成功发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对天地宇宙、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抓住时机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五千年未解之谜》、《蓝猫淘气三千问》等科普类书籍给他们,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常为书中所述惊叹不已。(3)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 现在的孩子喜欢“脑筋急转弯”“漫画”这类型的书,我就推荐《老夫子》、《阿凡提的故事》等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书中妙趣横生的画面和人物的机智、勇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提升了学生审美情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我们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如如组织学生阅读、背诵《古诗80首》后,开展“古诗诵读会”活动,孩子们在会上争先恐后地吟诵名诗佳作,气氛热烈;组织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后,开展“每天一个童话”活动,让学生利用早上十分钟时间讲童话故事,依据单元目标要求写童话;还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课外书”、“手抄报”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舞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在书的海洋遨游的乐趣,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这是一朵娇艳恶毒的罂粟花;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他写过《女巫》《玛蒂尔达》等许多好看的书。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之差,而且还十分厌恶自己的学校。偶然的机会,一位康娜太太走进了达尔的学校,每次来的时候,她都拿来一本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她对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达尔,一年之后,达尔就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书虫了。看来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成就习惯,成就一生。

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简单说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可以像康娜太太那样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最好是朗读虚构的、有故事情节的、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持续默读,简单的讲就是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一般为10至15分钟,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或报纸独立默读。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这样一个案例是值得我们感动和兴奋的: 美国马萨诸塞州亨廷顿的盖特威区中学,1978年全校确定了持续默读时间,每周一和周五早晨,长度是25分钟。在这个期间,整个学校(包括校长、行政人员、老师,当然还有学生)都必须把“工作”放在一边,所有人都得拿起什么读一读,每个人都自由选择自己的读物。“我们制定这个计划,是想让孩子们看看,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校长詹姆斯?鲁特介绍说,“现在它变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每个星期大家都在盼着这个时间的到来。” 每个周一和周五上午10点半,在整个盖特威区中学里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翻书页的声音——是非常渴望的翻书声,而不是原来那种不情愿的翻书声。

为此,我也在班内推行了午间20分钟的阅读课外书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学生的课外知识长进了,阅读习惯也逐渐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四、营造适宜的课外阅读氛围

关于课外阅读总是要提到指导的问题,怎样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说起指导,就会让人想起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厌其烦的方法和技巧。其实,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是保持热情,保护兴趣;其次是我们给孩子的书是否有足够的魅力;然后才是方法和技巧。这样说来,关于指导已经说了很多了,如果还要说,那就是还有什么能让孩子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的,我想是氛围。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举一国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受益的首先是孩子,又不仅是孩子,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当然,阅读氛围的营造是有一些做法可以借鉴的。如:亲子阅读 比较适合低年级。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阅读时间,在动听舒缓的音乐中,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享受读书的快乐。 班级阅读 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班级阅读”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影视阅读 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很投机的办法。现在已经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大闹天宫》、《宝莲灯》、《汤姆叔叔的小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孩子们都特别喜爱的。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重视阅读效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外习惯。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定稿)

专题讲座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小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为了贯彻落实《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我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选择书籍下功夫。

1、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年龄

小学生各方面都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佳时期,无论是心理、大脑,还是神经系统,都会随年龄的增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感知要求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比如说中、高年级的学生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校中也学习了一定量的科学知识,所以他们的认知能力会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向其推荐的读物也应随之而变化。像童话作品《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则选择推荐寓言故事、短篇童话之类的书籍。

2、选择书籍要适合学生个性特点

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所体现出来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合。正如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世界上人的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教师、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个性特点,并根据学生个性的特点推荐课外读物,以此来生发兴趣。

3、选择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的书籍

小学生由于视野还不开阔,生活经验不足,对于离自己生活比较远的事物兴趣还比较淡薄,因此向小学生推荐读物一定要与现实生活比较贴近。以使学生走近生活,从小培养把握时代脉搏,增强与时共进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比如说可以为小学生订阅《少年文摘》、《少年智力开发报》等。

二、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比如说我一听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就着迷。学生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 1

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以教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因其身心发展幼稚,认知能力较差,最易产生的是模仿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读书,可以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做出个“样子”让学生看。每天晨读,教师一定要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读书“磁场”的吸引力,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引人入胜,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读书情趣,引发学生的读书爱好。

三、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我们都听说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什么要三次搬家呢?因为孟母充分认识到了孩子学习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这是激发学生喜爱读书的重要客观因素。

1、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名人名言是语言的精髓,是生活经验的高度提炼,对学生有强烈的启发性和教育意义。它是教育、启发、激励学生学习,锁定学习目标的钥匙,要让这把钥匙打开学生读书的兴趣之门,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将名人名言制作成条幅挂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让其天天看,常常受到启发和教育,可将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宋代朱熹)“最好的伙伴就是最好的书”,(英.、切斯特斐尔)挂在教室里,过几日更换一次。

2、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

营造良好的阅读资料氛围,首先要加大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投入。让学生随时随地有书可读,学校应当开放图书室,规定一定时间让学生阅读,班上可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课余时间有书可读,有条件的学生家庭可以建立图书架,让家长购买一些适合学生特点的书籍,让孩子节、假日有书可读。

四、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动力,但是只凭兴趣而毫无目的,这样是绝对不行的。例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运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还要读得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产生了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邱少云》,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抗美援朝,可以组织学生有目的地阅读一些有关那个年代的书籍,以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五、加强督促,激励评价,培养习惯 加强督促检查,发现好读书、善读书的学生及时进行表彰。还随机抽查学生的读书记录、日记、读书笔记等,每月小结一次,在雏鹰争章栏中表彰,期末进行总评。经常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讨论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会”、“读书读报表演会”、“读书读报知识竞赛”等,引导学生健康读书,提高学生从书报中汲取营养的能力。这些交流不仅反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保持着比较持久的兴趣。

第三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呢?我一直努力研究,粗略地谈一点自己观点。

一、要加强对学生的亲情阅读

亲情阅读,在这里指家庭父母子女之间、学校师生之间、班级同学之间的共同阅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课外书,可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从小为孩子心灵播下阅读兴趣的种子。教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为学生推荐好书美文,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和体会,能潜移默化地为孩子点燃课外阅读兴趣的火花„„

亲情阅读贵在坚持。一般来说,家长可每天向孩子推荐一篇美文,每天和孩子共同阅读一小时。教师可以利用早读或自习时间,每周至少与学生共同阅读两篇美文,每月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适时组织他们对所阅读的读物进行讨论。学生之间可以组成阅读小组,互相交流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和文章,通过阅读欣赏培养阅读习惯。

介绍什么读物让学生阅读呢?通常来说,内容反映儿童生活、情节生动、语言流畅的读物比较受小学生喜欢,如《童年》《宝葫芦的秘密》等。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还有反映战斗生活的读物,如《小兵张嘎》《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等;讲述历史故事的读物,如《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探险旅行的读物,如《鲁滨孙漂流记》《气球上的星期五》等„„

低年级学生可以让他们多读一些情节比较简单、配有插图的童话和民间故事;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已得到较大发展,可以让他们多读一些情节比较曲折的战斗故事、历史传奇和知识含量比较丰富的科普类读物。

二、可以进行竞赛阅读

把竞赛引入阅读活动,有益于持续发展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如举行讲故事比赛,可促使学生浏览阅读更多书籍,从中挑选最有趣的故事并复述;如举行课外知识比拼,学生为了在比拼中获胜,就得在平时博览群书积累的丰富课外知识;如举行读书摘录展览,学生就会在课外阅读中对精彩片断进行收集„„

阅读竞赛可以采用个人和集体的形式进行。讲故事比赛可以采用自由报名的方式,或小组推荐的方式参与班级比赛;课外知识比拼既可以采用全员答卷方式,也可以小组抢答方式,优胜者给予奖励;读书摘录展览宜人人参与,并要求摘录的内容精彩而有艺术性,摘录的字迹清楚工整,事先反复阅读以增强语感。

三、可以进行欣赏阅读

学生阅读往往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开设课外阅读欣赏课,引导学生放慢阅读脚步,对优秀作品用心揣摩、细细品味,从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悟其写作特点,极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欣赏课可以每周安排一至两节,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外自由欣赏。欣赏课应以学生自读自议自悟、多读精思多写为主,教师点拨和小组

讨论交流为辅,不可越俎代庖。教师要参与欣赏活动,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后教师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互相启发,教学相长,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就能充分得到提高。

四、可以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指让学生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探索式的选择阅读。主题阅读旨在回答或解决某个特定问题,整个阅读过程也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主题阅读少了默写背诵记忆的负担,因而能更多地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

主题阅读的主题选择可以指定具体问题,如“我知道的毛泽东”“美丽的北京”“恐龙是怎样一种动物”等等,让学生围绕主题查阅相关资料;也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阅读。

学生进行阅读之后,在小组内或班级中进行阅读汇报,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这样必能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五、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学习了《嫦娥奔月》后,让学生收集如《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许多中国古代有名的神话故事。这样有目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

读的质量。

班级读书会也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也可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语文课题实验小结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长头小学梁晋芳2012.1

第四篇:激发阅读兴趣提升语文素养

铜矿二小张伶红

本课题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研究理念、研究目标、研究内容,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大量务实的工作,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提高教科研成效,进一步推进课外阅读工作,现将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增强课题意识,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课题如何实施,课题实验效果如何,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因此,我们通过讲座、查阅资料、学习《新课程标准(实验稿)》等,让课题组教师深刻认识到:古有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今,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可见,多读书能提高语文能力是古往今来有识之士共同的真知灼见。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仅靠单纯的课内学习这“一条腿走路”显然是不行的,拓展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塑造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针对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好奇心极强的特点,课外阅读极具重要性、紧迫性,不能忽视、不能拖延。有了明确的课题意识,教师从心底里接受了课题研究,愿意、喜欢课题研究。

在此基础上,我们发动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倡导教师做“学习型教师”,并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建立教师读书学习的“四个一”制度,即每人每天学习报刊、杂志1个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每月读

一本书籍(有时尽量和学生同读一本书),每学期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通过学习,教师业务素质提高了,知识丰富了,增强了文化底蕴,说话的底气足了。教师对学生在课外阅读引导: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读物推荐、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等方面也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了。

二、创设读书氛围,共建书香校园。

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与学生的学习目标、习惯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创设了读书氛围,使学生沐浴在浓浓的书香中,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书的世界。

1、提供丰富的书源。建立班级图书角。学期初,老师发动学生每人拿出两本书,这样班级图书角就有60~100本书了,选择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的出借、归还登记工作,班级之间互相换书看。③鼓励同学利用零用钱买书、订阅报刊、杂志,并互相传阅。

2、保证时间。学校规定每个班级至少要抽出2个早自修、3个午自修的时间,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放学后在家看书0.5~1小时。老师布置作业尽量做到精、巧、活,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3、创设读书校园文化。在教室墙壁上、图书角贴着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格言、对联、古诗名句。如:“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立志读尽人间书,发奋识遍天下字”等。在学校宣传栏、黑板报上出“课外阅读”主题专刊。在课外阅读成果展示栏上有同学们的读书笔记、手抄报、剪帖本、优秀作文。课外时间,同学们也经常捧着书,兴致勃勃地与老师、同学谈论着书中有趣的内容。学生置身于高雅的书香氛围中,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读书。

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实效。

得法者如鱼得水,无法者如瞎子点灯。好的阅读方法是打开课外阅读的绿色通道,能使学生读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筛选读物。学生看了不健康的读物,对身心发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老师要教会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课外读物。⑴阅读经典名著。如:中国四大名著、唐诗宋词、《三字经》、《千字文》、《四世同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⑵教材拓展性阅读。如学习了《狱中联欢》就读《红岩》,学习了《小英雄雨来》的节选就读《小英雄雨来》一书,学习了《飞夺泸定桥》就读《星火燎原第三集》等。⑶其他方面的阅读,如《十万个为什么》、《昆虫世界》、《鸟类奇观》、《歇后语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中华上下五千年》……

2、方法选用。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略读法、浏览法、跳读法、圈点批注法、边读边想法、摘录笔记、写心得体会等。让学生

根据读物特点、以及阅读的需要,灵活地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这样既扩大了学生阅读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让学生充分汲取知识的营养,陶冶情操。

四、展示阅读成果,让学生品尝成功的愉悦。

小学生好表现自己,课外阅读的收获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在实践中,我们让学生定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巩固阅读成果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讲。在课外阅读汇报课中,开展“古诗词朗诵会”、“讲故事比赛”、“好书推介会”、“主题阅读汇报会”、“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课上同学们踊跃发言,气氛活跃。它既反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又促使孩子持之以恒、深入地进行课外阅读。

2、展。在教室的一角,精心设置“手抄报园地”、“课外阅读成果展示台”。展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剪贴本,摘录的读书笔记,写下的感想体会。学生时常抬头仰望自己的得意之作,品赏自己辛勤阅读的收获。

3、评。通过学生评、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综合评价推选出“采蜜能手”、“故事大王”、“小书迷”等,这些桂冠对学生有很大的魅力,它们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吸引学生去摘取,使学生保持旺盛、积极向上的课外阅读激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课题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知识面拓宽了,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提升。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深入、持久地开展课外阅读工作,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里徜徉,快乐成长

第五篇: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是阅读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读写能力,而且对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促进志向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也明确规定:“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课外阅读 的总量不得少于50万字。”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班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这就形成了制约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书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同样应从激发兴趣开始。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并能自觉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效益。“潜移默化 ”这个词可以看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教师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认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推荐好书,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小学生看书往往是出于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与好奇心就是学生阅读的导火线。要让学生愿意看,喜欢看,我们就要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所以我向学生介绍书时,从来不规定他们读什么书,写多少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也不规定要摘抄多少好词好句。我把着眼点放在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上,注意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等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时,才给学生介绍适合他们看的书。开始,我主要是结合教学把书介绍给学生。因为小学语文的教材都是充满童趣的,所以学生对故事性的作品最感兴趣。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择都是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的,适合小学生的兴趣。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数量有限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讲《蟋蟀的住宅》一课后,我就介绍学生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了《只有一个地球》,我就向学生介绍资源破坏状况,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的数据,进而号召学生编写环保标语;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我又让学生搜集整理其他有关梅花的诗歌并比较其异同„„又比如:学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就向学生介绍鲁迅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阅读有关鲁迅的其他文章,鲁迅名言,鲁迅的文章,以及世界十大文豪还有谁,他们的代表作品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了,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二、营造环境,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创造阅读的良好环境。建立班级图书角,学生图书资源共享;引导学生时时关注校园张贴关于读书方面的标语,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大量标语充斥在学生的视野,经常看到或诵读到,都会激发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作为老师,我也经常看孩子们的书,虽说是随手翻翻,也不经意间让自己又回到了童年,不时与孩子们交流,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中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此外,我也对学生阅读成果的不断赞同和肯定。我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于课外知识比较丰富的学生,总是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小书迷”、“小博士”、“成语大王”、“字典通”成为我对这些同学的昵称。无疑,在这些榜样的带动下,班级书香气氛愈来愈浓郁。

三、传阅摘抄,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他的知识面就会变得比较广,他的见解也会比一般的同学精辟。我们经常要求学生学会取长补短;学会汲取别人身上的优点;在课外阅读中,我们也要求学生学会借鉴别人的好词佳句。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把作文写好,要把语文学好,字词佳句的搜集很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博览群书。散文、诗歌、小小说等等,只要是健康的、有益的书籍我都鼓励学生去看。看得多了,慢慢地,有的学生就会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妙句摘录下来,有的同学还背诵成诗,他们读得朗朗上口非常流利,别的同学看了,都非常羡慕,从而也带动了班上阅读的风气;有的学生还把自己从读书中获得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我十分重视他们的这一种阅读方法,在班会上也做了重点表扬。学生受到鼓励,学习成绩也有了提高,写起文章来也比较有条理了,他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阅读上面了。为了鼓励大家写读书笔记,我把他们写下的一本本好笔记、一篇篇好心得,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贴出来,有时还让大家课后相互传阅,让大家来欣赏别人的作品、杰作,由于我充分肯定同学们这种读书的好方法,从而激发更多的学生阅读课外书、培养了学生书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四、评比激励,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为了让学生明白适当的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我采用评比激励的方法,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刺激。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强化,又有利于了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以便采取一些分类指导的策略。我的评比激励是两方面进行的:一个方面是评比“作品”,也就是把相互传阅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书面作品征集评比和“故事演讲”、“朗读比赛”等口头作品比赛活动,选出优秀的“作品”,分别颁发不同等次的奖品;另一个方面是在期末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进行综合考察,评比出不同星级的课外阅读活动积极分子。这样,既可以表彰先进,树立典型,又可以激励其他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的积极性。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扩大了知识面,领悟到世界的美好,对生活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在阅读《唐诗宋词三百首》的时候,他们体会到了古典文学的儒雅魅力,在阅读《绿山墙的安妮》的时候,他们体会到了安妮是个坚强乐观的人,在遭遇了那么大的挫折以后,安妮不但没有变得消沉,反而勇敢的承担起责任,果断的做出自己的抉择的同时依旧怀着乐观向上的心态看待周围的一切,并对将来充满美好的憧憬。都觉得安妮是学习的榜样,要像她一样 。

五、多种活动,强化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的收获就是积累,因此一段时间以后,当学生们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我就利用每周经典诵读课时间为学生创设展示阅读成果平台,有时朗诵精彩片段,通过欣赏这种活动,表扬一些读书积极分子,及时给予奖励,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情趣,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时让学生以课外阅读中感兴趣的各种知识、道理、故事、奇闻等为内容,进行交流。此外,我还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有机地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朗诵会”、“成语故事交流会”“我喜欢的科学家故事会”等主题读书交流活动。学生书读得越多,就越会读书,越喜欢读书,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但在这个阶段也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实际进行恰当的评价,做好事前的辅导工作,给每个来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如基础差的学生只能读一首简单的小诗,也要好好的鼓励他们表现自我。事实证明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激励,对自己充满自信,非常有利于长期阅读的兴趣的保持。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课外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使其身心得以健康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多进行课外阅读是一件有利无害的事。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掌握未来。未来需要的是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时代人才,而阅读,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人生,多认识社会。面对现代教育制度下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大力推动课外阅读,让他们的童年更快乐,让他们的人生更精彩。

上一篇:经典数学日记范文下一篇:绝对经典短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