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阅读兴趣

2022-07-13

第一篇:如何激发阅读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课题总结

“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课题总结

宁城高级中学 赵冬梅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进取精神。《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博学问、广见识、养性灵”。让每一个学生经受名著的熏陶,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充实精神,滋润心灵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营造一种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阅读的紧迫感和内需力,我做了如下尝试:

1、教师阅读先行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你的学生深信你今天所讲的不是重复昨天讲过的话,那么阅读就会成为你的学生的精神需要。”所以,教师应尽量多阅读,博览群书。这样,当教师教导学生时,时时旁征博引,书籍的魅力就会表露无遗,学生也会因其魅力而爱上阅读。

2、品片段,读简本,“诱”读原著

学生反映平时时间太少,因学习压力使原有的阅读兴趣也一扫而去。这时,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名著精彩片段来诱读另外名著简写本。由于语言简洁,线索明晰,也易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能促使学生在读后自觉地利用周末、寒暑假等时间内去欣赏原著。

3、媒体观赏,对比阅读

组织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四大名著都有经典影视剧,找经典片段给学生播放,以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观看这些电影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再去读原著,并指导学生从中寻找相同和不同,然后再写出观后感。这样,学生得到了名著的熏陶,加深了对小说的理解,还提高了比较鉴赏能力。

4、把“名著阅读”纳入各类活动之中

教学中,利用课前5分钟展讲活动,进行了“名著阅读交流”,把读过的名著介绍给大家,力求讲得精彩,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写评论,并将其中的优秀作品装订成册。这些活动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学生对名著阅读也越来越重视。出以名著阅读为主题的班级版报,让学生走进名著,融入名著.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名著阅读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指导名著阅读是值得语文教师长期关注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地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激励学生去阅读名著

第二篇:如何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一个很普遍的话题,我们教育工作者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也有很多的见解和方法。但是,在实践中,很多学生还是没有培养出良好的阅读兴趣。他们只是一时的兴趣,却没有形成持久的兴趣,这也许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探讨的问题吧。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讨和研究,找到更好的方法和手段,提高阅读质量。

童年阅读带给学生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进入阅读,学生便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文明的窗口。他们与大师对话、与书本为友,与伟人交流,久而久之,人类的思想精华便积淀成了学生的精神底子。更重要的是,阅读是生长梦想的重要途径,学生在长期的阅读中会不断地产生梦想。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智力开发活动,就是自我教育过程,是一种人文的情感熏陶。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尝试着采用如下方法:

一、在班里建立起一个小的读书区,在读书区里,有孩子专用的书架,有属于自己的图书,这些书必须是孩子喜欢的,适应学生的读书能力。利用家长会培训家长,使他们明白了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家长在家中摆满各种有趣的书籍,让孩子可以顺手拿来翻看与欣赏。要使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要使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这需要身教。如若父母视阅读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孩子自然会乐于读书。父母经常津津有味地读书看报,对待书报总是兴趣盎然,孩子会觉得读书很有趣,对书籍充满着好奇。家长在轻松的气氛下,可以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几分钟书。可在外出时,带上一两本书,在公园里,在郊外,在河边,在清新的空气下,在鸟语花香的环境里,与孩子一起读上几段书。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引入图书世界,使读书成为孩子的消遣活动。

二、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对于少读书或不愿读书的孩子来说,听故事是没有负担的,反而能从讲者声情并茂的叙述中了解情节,认识人物个性,知道事物善恶。学生对听故事是乐于接受的,家长、教师可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学生看书,推荐书目,达到激发兴趣,扩大阅读量的目的。

三、“放任自读”任其读。课外阅读应是自主、自愿的阅读,该读什么或不该读什么应由学生兴趣决定,只要内容健康,学生爱读什么就让他们读什么。所谓感兴趣,就是好些熟悉的或不很熟悉,不知道或知道的不清楚的东西,这样的文章和书籍读起来很轻松,又能获得新鲜感,精神很愉快。对刚接触书籍的孩子来说,激发其兴趣,“放任自读”是最合适不过的,不要管他读什么书,就算是幽默笑话也任其读之。教师的这种“放任”态度是宽容的、心中有度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无拘无束享受阅读乐趣,点燃心灵的火花。

四、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兴趣。家长、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以语文阅读课为源,扩充阅读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而薄发”的宗旨。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持久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怎样使学生学会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呢?可以印发适合他们阅读的自编教材,在阅读课进行阅读。也可以推荐读物,种类有:科幻小说、童话故事、各国的风土人情、名人奋斗故事、英雄人物故事。学生通过定向阅读,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窗口。通过阅读,可以把孩子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乐趣无穷。

第三篇: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多读心中有主,多写笔下生花;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些话都告诉人们应该多读书。博览群书,可以开阔思路,活跃文思,《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也指出,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是啊,有乐趣才会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 下面浅谈本人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年幼无知,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开展一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接收更多的信息,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1、创设阅读的空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阅读也是如此。在一个具有浓厚书香味的环境中,学生的“读欲”更容易被激起。你读,我读,自然他也会不由自主地加入这读的行列。因此,我们可以从学习环境入手,如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书香气;建立班级图书箱,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出来相互之间互相传阅,在班中形成浓厚的阅读氛围。

2 、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极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常常给他们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平时,我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3 、 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型,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或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极力表扬。除此之外,我们语文课本中也有许多课文都是选自名篇名著的。当教完这篇课文后,我就顺势向学生推荐这本书。这时候,学生阅读的兴趣比较浓,能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这样便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氛围。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就向推荐学生《安徒生童话选》、《格林童话》等书籍。

4、激发阅读的渴望:

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有兴趣、原有的情感与生活积累被调动被唤醒、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我们可以遵循以上客观规律,投其所好,有意识地选择教学策略,充分挑逗孩子们读的意识,诱发阅读的欲望。在学习生活中,教师要做到多倾听孩子读书,多表扬喜爱看书的孩子,多向孩子朗读、推荐好书。讲故事活动是诱导学生读书的有效方式。我每隔一段时间举行“故事会”,每位学生准备1~2个故事,轮流讲,人人必讲,这样学生准备故事,必须搜集素材,有的从别人那里“取经”,但大多要看一些童话、寓言故事方面的书,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学生书包中常可见到《白雪公主》《格林童话》 《成语故事》等书籍,这样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有一个方法被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但不要把故事讲完,在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结局时,告诉学生这故事就在哪一本书中,鼓励学生自己去阅读。

5、依托各类朗读评价,激发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有真情付出,才会有心灵交汇;有情感体验,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学生是有灵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借学生的口说教师想说的话,并为他们提供“与人交流”的机会。阅读教学中,读要充分,读要有指导,读要有层次。指导时要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如,教师读学生评,学生读教师评,学生读学生评,自己读自己评;评价的语言富于变化而且情趣化,可以巧妙结合课文内容赞赏或委婉地提示。以此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课程 标准》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低年级阅读教学必须从激发阅读兴趣开始。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兴趣。”然而,对初学的儿童来说文字毕竟比较抽象,容易使他们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教师的指导显得更加重要。教学中,使学生会读书课外阅读应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要以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方法,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而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学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别。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节,忽视文章中心及语言描绘,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 、 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 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替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3 、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 .如阅读介绍景物的文章,可引导学生写一写家乡的景物。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了学生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拓展学生了的思维。

三、指导学生自能读书。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并不让人乐观,为此,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十分有必要。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

(1)、 读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字障碍。而要解决文字障碍,可以求教于老师、同学,也可以借助于工具书。我们常说:字典是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小学生在低年级就已经学习了汉语拼音,又学习了常用的查字典的方法,完全可以通过字典来扫除文字障碍。因此,对于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利用工具书既可以读通课文,又可以在查到字音的同时,了解一下字意,为下一步读懂课文做一下铺垫。待每一个生字都已经被你克服,你不仅读通了文章,同时,还增大了识字量,为以后进行课外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一步克服了孩子们在读书中抄近路,想偷懒的做法,那种在读书中念偏旁、漏生字的情况得到了控制。

(2)、 读熟

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由于小学生的读书能力有限,很难做到读一遍文章就可以读准确,因此,在读通课文之后,必须趁热打铁把文章读熟,才能不至于很快遗忘。根据心理学中有关记忆规律的原则:及时的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好方法。而且,扫除文字障碍之后,多读几遍达到能够熟练地朗读,做到一字不错,可以保证在以后能准确运用。在这一环节中还可以鼓励学生摘抄文章中的好词佳句,扩大自己写作词汇的积累,以备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3)、 读懂

在前面两步读的基础上,孩子们凭借自己已有的语感,对文章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如果能进一步地展开阅读,并能努力地去理解每一个句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而体会文章思想,达到真正读懂文章。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们在大量阅读中自然地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就形成了较强的语感。这样,必然会伴随着他们读书量的增大而让读书变得轻松,读书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高,理解能力也会得到很大提高。在真正读懂了文章的基础上,再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小练笔,提高了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扩大了语言的积累,充分起到了课外阅读的作用。

(4)、 读美

读美,即美读,也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当孩子们对文章的内容能够真正理解之后,也就有了自己的认识。这时,要求能够有感情地把文章读出来,也就完成了自己对文章的再创造。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就告诉我们对于同一篇文章来说,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不同。当你能够把自己对文章中情感的把握完整地表达出来的时候,也就真正地学会了这篇文章。这时再进一步鼓励孩子们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大胆对文章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又可以在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的同时,强化个性,使之逐步形成独立写作的能力。

在阅读实践中,以语感为核心的阅读能力在逐步提高。同时,不管你是否意识到,阅读习惯也在逐步养成,阅读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进行有关阅读操作的行为倾向。教师要努力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校内,可以开展故事会、诵读比赛等活动,可以在班内评比“阅读大王”“阅读之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课外,与家长取得联系,营造家庭阅读氛围,提倡亲子阅读。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我在班中设立了“阅读章”。我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每天读一点课外书,读给老师或家长听,一本书读完了,请他们写上看法,即可得到一枚“阅读章”。对此,孩子们非常重视,甚至于有些孩子连课间十分中的时间也围着我要读书。相信更多的孩子会加入这自主阅读的行列,享受阅读的乐趣。广泛的阅读,对构建孩子健康的完善的人格,养成终身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不能以短期的功利的行为危害了我们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教学不应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科书”的封闭教学,必须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必须扩大学生阅读,这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乐趣才会喜欢,喜欢才会去读。我深信不疑。

第四篇: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宁津县大曹镇高集小学

周书治

作为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考查主要三大部分:语言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写作。可以说这三大部分都与阅读有关,积累字词句需要已阅读为前提;阅读理解、分析能力需要在阅读中进行提高;写作素材需要在阅读中积累;语文素养、人文素养需要在阅读中提升。所以学生的学习离不开阅读,也离不开课外的阅读。课内阅读毕竟量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所以,只能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储备知识,拓展延深,丰富人生。但是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少,体会不到阅读的妙处。况且阅读需要咬文嚼字,远不如游戏、动画等有吸引力。所以,很多的小学生并不太喜欢阅读,也不愿意阅读。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我们研究此课题的首选任务。根据我校这两学期的研究做法,我谈谈对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家长的榜样与引领。

小学生模仿能力特别强,而且他们很善于模仿老师的言行,他们认为老师是他们心中最伟大的人,所以老师的榜样作用对于激发学生的阅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就是要求老师既“言传”还要“身教”。“身教”作用更重于“言传”。因此这一学期我们举办一系列重“身教”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举办师生共读《爱的教育》活动、师生共写“我喜欢的一本书”征文活动、“亲子共读”活动。为了能让学生顺利阅读,收获更多,为此我们设计并观摩师生共读推荐课,指导学生有目标地去读,指导学生怎么获得读书快乐。在共读过程中,我时常和学生交流读书进度、读书收获、读书故事、读书感受。在共读、交流中,学生都有很多收获、很大进步。看到学生高兴表情,我偷偷乐在心里。之后。我和学生共比读书笔记,我把精心记载的工笔正楷、密密麻麻积累的笔记本拿出来,学生竟不敢往外拿,不敢让老师看,脸上还一个劲冒汗。我知道是什么情况,就说:“到下周我们在比吧。”下周学生们的读书笔记做的都很好。我知道在我的引领学生将阅读坚持下来。

寒假里又举办师生共读书之活动——“我最喜欢一本书”征文活动。我读了我写的读后感,学生们听得很入神,我读完了学生还意犹未尽。很多学生说:“老师、老师,你再给我一周时间让我们重读,完成读后感吧”我说:“那好吧,你们得需出色完成任务。”之后一周在学校时间同学们会心无旁骛读书,家长有打电话来说,孩子一到家就认真读书,好像真长大了,让我们做家长很省心,我也很欣慰。我知道,我的引领、我的榜样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兴趣。在老师的推动下,学校掀起一股读书热潮,学生喜爱读书了,热爱读书了。在共读中,我们召开家长会,宣传“亲子共读”活动,农村家庭父母一般都在外打工,我们也是尽量要求有时间就陪孩子读读书。“亲子共读”为孩子创设了良好的读书氛围,给孩子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通过举办共读书活动,学生在读书中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真情,极大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和兴趣。学生们对老师更加喜欢和敬重了,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意外收获。

二、积极创设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学校氛围是一种语言,是传递信息的独特形式,它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蕴含着极大的潜在教育意义,起到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作用,要让学校形成一种读书氛围,让这种氛围感染学生。为此,我们积极创设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氛围,让学生爱上读书。

首先,我校购置图书来充实学校图书。有专人管理图书,每天开放半个小时,学生来借书络绎不绝。在教室内设置有书厨,有学生管理图书借阅,定时补充图书,完善借阅制度,有时还让学生把家里不看的书籍拿来,和同学们交换借阅。学生借书热情高涨,读书热潮此起彼伏。

其次,在教室内布置“我爱读书”一角。这里是有关读书的世界。有读书心得、读书笔记、手抄报、读书卡、读书小明星。同学们看着自己读书成果张贴于墙上,让老师、同学欣赏,为自己自豪的同时更愿意把读书这件事做好了。

第三、学校展板、黑板报、宣传栏我们也会适时、进行“我爱阅读”为主题的内容。学生们抬眼就能看到读书名言、名人读书故事、优美散文、传统诗歌。在书香校园里行走,处处能听到朗朗书声,处处感受到书的魅力,学生怎不会喜爱读书呢?

第四、学校在上午大课间、中午放学、下午大课间都会定点播放美文、诗歌、学生优秀作品让学生欣赏。学生闭眼就能欣赏到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就好像游历其中。在耳闻目染中都是读书的美、都是读书的趣。学生不自觉中喜欢上了读书。

三、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有了课外阅读的爱好后,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都很明确。如有的只凭爱好,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爱“读”,而且会读。阅读兴趣不减,加上阅读好方法,才能坚持进行阅读。具体做法我们举办校园读书节,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校赵老师上了一节阅读方法指导课,我们就还举行了读书方法交流会,学生自己通过交流,取长补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举办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激励学生阅读。

1、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调动读书积极性。

师生共读是我校转化后进生的具体做法,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了解少数学习有障碍的学生的阅读状况,融洽师生关系,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和学生共读的学习活动。之后我们又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师生共读”活动,取得不错的阅读效果,大部分学生喜爱上阅读了。亲子共读我们通过召开家长会提出读书要求,进行读书宣传,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共同交流心得体会,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通过共读,使学生在学校、家庭,在不同的环境中,和老师、家长共同读书,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

2、建立书香班级,激发读书热情

为了培养同学们浓厚的读书兴趣,培养各班的读书骨干,以点带面促进读书活动的开展,我校举办书香班级评选活动。制定书香班级评选方案,要求每个学生每学期要读5本书以上,并精读其中3本。组织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经典诵读比赛、书签制作、读书征文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之星等。通过举办书香班级活动,极大开阔学生视野,培育了学生心志,激发了他们读书热情及成长、成才、成功热情,

3、举办读书节,组织读书竞赛,激发读书热情。

要将读书活动持久坚持下去,取得好的效果,关键是读书兴趣的培养。如何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在书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并乐此不疲是读书指导过程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环节。第二期我们开展了读书节活动,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评比活动,展示读书成果,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如通过读书方法交流会,帮助学生选择使用正确读书方法;通过名人读书方法故事会,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读书感受、读书心得共享。特别是通过设计读书小报、读书卡,不仅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而且对学生兴趣进行广泛引导。此外,我们还通过评选“读书明星”和“读书小博士”活动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

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阅读的兴趣,就会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通过这两学期的课外阅读研究,学生喜爱上阅读,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书籍。让学生爱上阅读,让阅读温暖学生的生活,让阅读伴随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五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首次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中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现在,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网络、卡通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不尽如人意,学生越来越远离阅读,读书越来越少,不读书、少读书或应付读书的现象时有发生,把读书看成是一种累赘、负担,体验不到读书的快乐。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一、端正读书态度

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一个家庭没有书,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可想而知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像一束阳光,一扇风景。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情趣,而且,使生活变的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我们通过读书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让生活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二、激发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

关于阅读兴趣,近代学者顾颉则说:“我们读书的第一件事,是要养成特殊方面的兴趣。”由此可见,培养兴趣在学生课外阅读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

(一)推荐有趣的读物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小学生性情纯真,课余时间充裕,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也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未来发展。根据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调查分析表明,现在的小学生多数喜欢童话或漫画类、绘图寓言类读物,阅读面较窄。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选择读物要注意兼顾各种文体、各个国家、各种体裁。不仅要读童话、寓言,也要读诗歌、散文、历史故事、成语故事;要读现代,也要读古代作品;要读趣味性强的作品,也要读哲理性强的作品;要读纸介质的作品,有条件的还要通过网络阅读。”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例如,(1)结合教材内容推荐读物: 如学习了《珍珠鸟》引导学生阅读《冯骥才散文选》;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将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2)从学生的好奇心入手推荐读物 祖国的“神五”、“神六”成功发射,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们对天地宇宙、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我抓住时机推荐《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百科全书》、《五千年未解之谜》、《蓝猫淘气三千问》等科普类书籍给他们,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常为书中所述惊叹不已。(3)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 现在的孩子喜欢“脑筋急转弯”“漫画”这类型的书,我就推荐《老夫子》、《阿凡提的故事》等书给他们,让他们感受书中妙趣横生的画面和人物的机智、勇敢,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提升了学生审美情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我们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如如组织学生阅读、背诵《古诗80首》后,开展“古诗诵读会”活动,孩子们在会上争先恐后地吟诵名诗佳作,气氛热烈;组织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后,开展“每天一个童话”活动,让学生利用早上十分钟时间讲童话故事,依据单元目标要求写童话;还可以开展“我最喜欢的课外书”、“手抄报”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舞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在书的海洋遨游的乐趣,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的形成可以有两种基本的途径:一是强制,结果是习惯形成了,同时强烈的反叛心理或过度的奴性心理也形成了,这是一朵娇艳恶毒的罂粟花;二是暗示,可以养成习惯,还能对暗示源产生亲近感。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罗尔德?达尔,他写过《女巫》《玛蒂尔达》等许多好看的书。他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却非常之差,而且还十分厌恶自己的学校。偶然的机会,一位康娜太太走进了达尔的学校,每次来的时候,她都拿来一本书大声读给孩子们听,她对书的热爱深深地感染了达尔,一年之后,达尔就变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小书虫了。看来阅读的习惯是需要放养的,在不经意间成就习惯,成就一生。

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简单说主要就是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要让孩子形成这样的阅读习惯,可以像康娜太太那样坚持为孩子们大声朗读,最好是朗读虚构的、有故事情节的、有一定厚度和深度的文学作品。也可以组织孩子进行持续默读,简单的讲就是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一般为10至15分钟,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或报纸独立默读。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有这样一个案例是值得我们感动和兴奋的: 美国马萨诸塞州亨廷顿的盖特威区中学,1978年全校确定了持续默读时间,每周一和周五早晨,长度是25分钟。在这个期间,整个学校(包括校长、行政人员、老师,当然还有学生)都必须把“工作”放在一边,所有人都得拿起什么读一读,每个人都自由选择自己的读物。“我们制定这个计划,是想让孩子们看看,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校长詹姆斯?鲁特介绍说,“现在它变成了学校最受欢迎的活动,每个星期大家都在盼着这个时间的到来。” 每个周一和周五上午10点半,在整个盖特威区中学里只会听到一种声音,就是翻书页的声音——是非常渴望的翻书声,而不是原来那种不情愿的翻书声。

为此,我也在班内推行了午间20分钟的阅读课外书的制度,经过几年的实践,效果不错,学生的课外知识长进了,阅读习惯也逐渐得到了良好的熏陶和培养。

四、营造适宜的课外阅读氛围

关于课外阅读总是要提到指导的问题,怎样指导孩子的课外阅读?说起指导,就会让人想起喋喋不休的说教,不厌其烦的方法和技巧。其实,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是保持热情,保护兴趣;其次是我们给孩子的书是否有足够的魅力;然后才是方法和技巧。这样说来,关于指导已经说了很多了,如果还要说,那就是还有什么能让孩子的阅读之火越烧越旺的,我想是氛围。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我们都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先生在全美发起了“挑战阅读”运动,以联邦政府补贴的形式鼓励和号召全美的成人,包括家长、教师、大学生以及各种职业的志愿者走进家庭陪伴孩子阅读,这是一个壮举!举一国之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受益的首先是孩子,又不仅是孩子,受益的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

当然,阅读氛围的营造是有一些做法可以借鉴的。如:亲子阅读 比较适合低年级。在家庭中每天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确定为阅读时间,在动听舒缓的音乐中,家长与孩子共读一本书,享受读书的快乐。 班级阅读 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 “班级阅读”主要的做法是先引导孩子用一段时间去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好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老师以及家长共同对作品进行自由的讨论,也可展出一些孩子的读后感或其他作品。 影视阅读 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很投机的办法。现在已经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的名著被搬上银幕或荧屏了,比如《大闹天宫》、《宝莲灯》、《汤姆叔叔的小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孩子们都特别喜爱的。看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如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应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重视阅读效果,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课外习惯。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可以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如何进行家校沟通下一篇:如何去台湾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