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总结

2023-03-14

叹岁月流逝太快,转眼间便到了年底,一年的辛苦工作中,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难忘时刻,也在不断的工作积累中,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为了记录这一年的工作成长,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网络课程教学效果总结

卫生高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研究

【摘要】课题组通过引入了成绩和试卷分析的方式方法对卫生高职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开展测试研究,由此阐述了成绩与试卷分析对监督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卫生高职

教学效果测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233-02

教育部在2008年颁发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文)中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应由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两大部分组成[1]。内部质量保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教育改革重点[2],为检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有一系列技能操作考核标准和各种专业技能竞赛[3],然而对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鲜有通过试卷深入分析和研究探索相对公正的师生教与学效果的评价方法。几年来本校医学基础部在评价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测试中,进行了基于试卷与成绩分析为抓手,了解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和改进教学方法的不断尝试,取得了明显效果。

一、成绩与试卷分析的指标的选定

结业考试试卷是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课程标准凝炼而成的教学文件,是检验教学成果的参考标准之一。通过成绩与试卷分析,能发现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能促使我们结合专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科学选择试卷和成绩分析指标,对试卷和成绩进行综合分析,是决定达到既定分析目的的先决条件,通过总结与尝试,本研究组选择了样本总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均方差、合格率、难度系数和区分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达到了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成绩与试卷分析的设计思路

怎样对成绩与试卷进行分析,本研究组是采用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逐步深入分析的。

1.通过对统计样本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均方差和各分数段人数分布等信息,整体分析得出老师的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的总体概况。

一般对于课程结业考试,我们设定的理想状态是:平均分处于70-85分之间,人数分布峰值出现在70-89分之间,不及格率小于20%;当平均分<70分,人数分布峰值出现在70分以下,不及格率超过20%,则揭示学生考得不好或是试题偏难;当平均分>85分,人数分布峰值出现在85分以上,不及格率小于5%,则提示试题是否偏易或并未达到检测到学生的实际理想情况。

2.通过对整套试卷及各题型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情况进行分析,查看试题难度系数和区分度,从而了解试卷难易程度和试卷是否能区分学生对课程学习掌握的真实水平。

3.通过对问题题型分析,查找题型中各小题难度系数和区分度,从整体了解该题型各题难易程度和区分度。如果难易程度比例失衡或区分度不合理则需对具体知识考点进行分析和较正。

4.针对性分析出现问题的知识考点,查找问题的原因所在。

5.认真书写成绩与试卷分析报告,通过分析后认真撰写成绩与试卷分析报告,从试卷组卷、完善题库建设、认真研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标准、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标准、加强课堂管理、调动学生积极性、研读教材内容、调整教学计划、加强教师继续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深入分析学情、开展针对性教学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三、成绩与试卷分析的意义

(一)成绩与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环节包括前期分析、选择资源、确定目标、确立步骤、制定策略、分析评价,成绩与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的最后环节,也是下一轮教学环节的开始。只有充分完成了成绩与试卷分析环节,才走完了一轮教学的所有环节,也只有在充分进行上一轮教学的成绩与试卷分析的基础上,才为一轮的教学调整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4]。通过成绩与试卷分析,能使我们得到学生学习后的理论水平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差距的准确信息,从而了解我们需要教什么和怎么教。

(二)成绩与试卷分析是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课程结业考试后,学生到底掌握如何,哪些课程目标掌握好,哪些课程目标掌握尚有差距,通过成绩与试卷分析,就能具体掌握有关情况,能为后续课程教学提供具体学生学情[5],使后续课程教学设计目的性更清晰,以此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成绩与试卷分析是促进教师队伍素质提高的重要方法。

认真分析、总结成绩与试卷分析结果,能促使老师系统完成所有教学环节的教研活动,从而找到在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使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更有的放矢,同时,也能促使教师们开展课程标准研究[6];使老师们在周而复始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工作的成绩和经验,使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四)成绩与试卷分析是不断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

利用成绩与试卷分析结果,还能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对相同知识点的关注程度,从而分析不同专业对同一门专业基础课侧重点,促使教师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促进不同专业同一门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标准不断完善,从而找到通往课程建设顶层设计的有效途径。

成绩与试卷分析在基础教育阶段已开展较为成熟,但应用于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程还不是很多,有待我们积极探索研究,经过几年来对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的测试,确实能较为全面准确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推动了我们的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和建设,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质量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目前正向全院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应崧.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2]李坪.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3]高红梅,赵昕,王瑛.辽宁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

[4]张士.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讨[J].成才之路,2011(03).

[5]马新华,李金成,陈代武.医学高职高专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2010(02).

[6]文艺.香港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的确立[J].职业教育研究,2008(06).

第二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效果调查

()

1、你对本学期课程的总体评价是: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 C.一般D.不满意()

2、你认为授课过程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部分是:

A.授课内容不熟练B.授课技巧单一

C.课堂规模过大D.学生参与度低,互动性差

()

3、你对教材的评价是:A.好 B.中 C.差

()

4、你对“职业天空”生涯规划系统的了解程度是:A.非常了解B.一般C.没有使用过()

5、多数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态度如何?

A.认为很有价值,但缺少行动B.缺乏机会真正深入地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C.不知道怎么做D.会认真规划自己

E.认为没有什么帮助F.不需要这方面的帮助

()

6、在授课过程中,您认为学生在面对职业规划和就业时最突出的问题(限选4个)是:

A.没有人生目标,学习、生活无动力 B.个人特质、能力和所学专业及职业理想之间存在冲突

C.缺乏对于职业世界的了解和探索D.对自己的特点把握不透彻

E.缺乏行动力F.缺乏有效的决策方法和能力

G.个人心理因素导致存在职业发展、就业困惑问题

()

7、当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最重要的任务(限选3个)是:

A.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B.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并提升自我认识的能力

C.促发学生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能力D.帮助学生全面平衡地安排大学生活

E.帮助学生做出有效决策,提升决策能力F.帮助学生获得实习见习机会,促进职业探索 G.帮助学生获得相关就业信息和机会

()

8、你认为工作中面临的重要困难是:

A.需要更多的培训和进修机会B.精力不够,无法广泛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C.缺乏专业方面的交流和指导D.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整体氛围

E.缺乏相应的工具(辅助工具、计算机化的系统等)

F.经费不足,较多工作无法开展G.缺乏相应的资料(课程资料、讲座或辅导资料等) H.学生对活动参与度低,影响情绪I.其它

()

9、您认为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限选3项):

A.讲座B.课程C.辅导、咨询D.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E.职业规划系统F.其它

10、你对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意见和建议是:

第三篇: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效果路径探析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从高职项目的特点出发,通过对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的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所存在问题的思考,探讨了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效果路径的具体方式方法,并明确了高职项目在当今社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潜力。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项目;课程体系

一、高职项目课程的内涵及特性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不可或缺且发展潜力巨大的教育类型类型,既要满足高等教育所赋予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又要着重于职业技术教育自身优势特色的培养。因此,也决定了高职项目课程必须具备以下特性。

(一)职业针对性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是的在第一线从事生产、经营、服务、研发的应用性人才,就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的需要,要求高职项目课程必须具有专业性。当然在具备岗位需要的专业素养同时,对教育对象职业道德的培养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样不可或缺。

(二)应用实践性

首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教学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的基础上,不但能够加深专业知识理论的理解,也为进一步迎合岗位需求、适应岗位工作做好充分准备。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

(三)技术创新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生产工艺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精神和立业能力的培养。这包括多方面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在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新鲜的讯息与动力,融合更多领先该领域、突破该领域的新鲜元素。

二、高职项目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高职项目课程的实施客体

一般高职项目课程选择和培养的对象,在文化素质方面,文化知识基础不牢,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思想道德方面,他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习惯;在心理素质方面,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对自我和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在行为实践方面,缺乏自我约束力,但思维活跃,适应力较强。这些特点,要求我们要更加注重基础素质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培养,给以正确的引导和帮助。

(二)高职项目课程的实施主体

1.高职项目的发展与成果

高职教育在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过程中,地位不断得到提高,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项目日趋多元化和成熟化,成为我国培养新型专业化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通过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逐渐探索更适合我国岗位职业要求和技术要求的教学途径,积累了足够的办学经验,明确了积极的办学方向。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对社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社会的认知度明显得到提升,从而也为高职项目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与平台。

2.高职项目的困难与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适应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面临和解决。

从方面来看,在政策上的扶植力度还远远不够,而在教育经费的安排和与政策的契合度上也存在着滞后现象。

从高职院校方面来看,首先,高教项目的选择缺乏前瞻性,与市场的结合程度低,无法适应市场对职业技能的需求,也无法达到岗位对技术水平的标准。其次,师资力量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教学模式趋于雷同和死板,教学方法腐朽陈旧,更多的强调了理论性,同时忽视了知识体系的形成和知识面的拓宽。最后,高职教育不能从学科性教育的影子中脱离出来,不能够形成自身的教育特色,没能强化它自身的实践应用性,让这种职业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大打折扣。

三、高职项目课程的教学效果路径

(一)建立新的高职项目课程开发机制

因为高职项目培养目标的专业性,高职项目的课程内容必须符合所处社会环境和行业环境的标准要求,同时,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间的融合与独立的现实情况重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专业动向变化趋势。

高职项目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注意区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而内容的组织要注重知识模块的合理分布和有机结合,理论知识要形成完整严谨的知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到追根溯源,知其所然,知其所以然。.新的开发机制应该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在高职项目开发过程中,注重行业和院校的合作,建立多元开发机构,借鉴和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方法,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面向行业设置专业的、适合职业学生特点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高职项目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要真正理解其实质,理解其内涵,不断树立正确的高职教育课程观,做好学生、院校、社会三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构建适合学生特点,适合职业教育发展、适合教育需求的合理规范的课程体系,得到真正的共赢。

高职项目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特点和道德素养特点,重视心理的辅导,进行正确的引导,有理有序的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适时地进行知识的整合,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有力地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的课程体系。

(三)建设高职项目课程教学的高质量师资团队,不断探究教学新方法

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专业性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才专业划分趋势,也更能实现自身价值同时为社会创造财富。而良好的师资团队,有利于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方法,有利于高职项目专业化的增强和信任度的提升。所以,加强师资图案多的整体质量和综合素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并且应当充分鼓励师资团队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主动探寻高职项目教学的科学方法,不断创造更容易被认同和理解的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兴趣。

高职院校应做出投入和配合,鼓励教师参加相关专业职业考试,提供深造机会,提高专业素养,提升师资教学水平。同时,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辅助配套设施,并与企业积极合作,为实践操作提供保障。政府也应当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帮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以及对人才专业性需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项目已成为时代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高职项目课程作为新兴潮流,在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项目课程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其理论与设计研究,对其教学效果路径进行充分的分析探讨,形成其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变革趋势[J].中国大学教学,2006,(3):48-50

[2]李桂霞,钟建珍.对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7,(6):58-59

[3]黄崇本,陶剑文.高职课程改革新趋势分析与再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版),2007,(4):54-56

[4]张平.对高等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职业技术教育[J].1988,(5)

[5]徐鸿涛.论高职教学的观念与模式[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2,(2)

第四篇: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探析教育论文

[摘 要]文章以兰州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双语教学实践为例,深入剖析了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的现有效果、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关键词]双语教学效果;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

目前,双语教学在我国许多高校中发展势头强劲,已然成为衡量高校某些专业(尤其是经管类专业)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将以兰州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双语教学实践为例,深入剖析西部高校(普通高校)经管专业双语教学的现有成效及制约因素,提出进一步促进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现有成效

西部地区的普通高等院校由于地域、经费和师资等原因,在推进双语教学改革过程中普遍存在较大困难,但考虑到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及今后国家对精通英语的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还是纷纷对经管类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改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许多西部高校已在双语课程体系建设、双语师资、双语教学经验等方面初见成效。下面以笔者工作的兰州交通大学经管学院的双语教学实践为例进行总结:

(一)形成了经管专业双语教学课程体系的雏形。到目前为止该院已有包括《国际贸易学》《管理学基础》《国际商务信函写作》在内的多门经管类专业课程实施了双语教学,每个专业至少开设了一门双语专业课,其中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由于对英语要求高,已经开设了三门双语专业课。

(二)培养了一些本校的双语教师。在该院开展双语教学之初,由于师资的极度匮乏,90%的双语专业课由外教开设,该院的一些专业功底扎实、英语底子好的教师担任外教助理,跟着听课、进行学习;然后再对这些教师进行考核,成绩优秀者即可开设双语课程。目前已有约70%的双语课程由该院教师开设。

(三)初步积累了一些有益的双语教学经验。该院的双语教师通过近几年的双语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第一,加大对双语课程的课外答疑力度。教师对所开双语课程每周至少进行两次课外答疑,解决同学们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根据下堂课将讲授的教学内容,对原版教材的相关章节进行导读。第二,设计并充分利用简明式图表板书,深入浅出地讲解复杂的理论。第三,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互动,如情景模拟、演讲、专题辩论等方式,并鼓励学生大胆地用英语或双语分析专业问题。第四,定期通过书面或口语方式检测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进展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中英语的使用比例及方式。

(四)双语教学已使学生从中获益。实施双语教学后,该院的

四、六级一次通过率每年都居兰州交通大学之首。双语教学还激发了学生培养职业技能、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热情。2004年以来,该院每年都有25%左右的学生报考一些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和专业英语认证考试,如外销员、报关员、托业、BEC考试等。随着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该院学生的就业质量也逐年提高。现在,该院已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尤其是外资和合资企业中,找到了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的理想职业。

二、制约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突出因素

(一)师资短缺、素质欠佳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首要瓶颈。双语师资短缺是许多高校面临的共同难题,这一问题在西部高校尤为突出。首先西部高校普遍经费短缺,不可能长期、大量地聘请外教或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双语教学,双语师资主要还是靠自己培养,培养是需要较长周期的,这就导致了双语师资严重短缺。其次,培养手段单

一、培训机会少又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师的素质。因此目前西部高校自有的合格双语教师非常有限。

(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尚不能完全适应双语教学。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而西部高校由于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差距更大,这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整体授课效果。在该院2007年进行的双语教学调查问卷中,有78%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英语水平不高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原版教材配套建设严重滞后。选到合适的教材并对其合理利用是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之一。国内高校双语教学普遍选用原版教材,原版教材中确实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如知识较新,反映学科前沿;结构安排新颖;配有丰富的案例、精美的插图等。但原版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如编写思路与国内教材差异较大、知识点分散、有些内容编写比较凌乱、案例与中国实际经济情况脱节等。此外原版教材价格高昂,学生难以承受。这就需要一些高水平的双语教师组成团队,在吃透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补充,写出高质量的讲义,以讲义作为教学资料主体。西部高校由于师资等原因,在这方面明显滞后。

(四)学校对双语教学的鼓励措施单一,难以激起师生的热情。在双语教学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汗水。如笔者讲授的《国际贸易》,采用双语模式时,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汉语教学模式的3倍左右。学生的付出也是平常的两到三倍,英语较差的同学需花费的时间更多。而西部高校的鼓励措施普遍乏力,如笔者所在学校对双语教师的鼓励主要是在课时费和工作量的计算上乘以1.2—1.5的系数,对学生未出台任何激励措施。这样很难引起师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进而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经管类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一)学校应立足全局,致力于建立、健全保障双语教学效果的长效机制

1.科学规划、逐步推进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实施双语教学是一项持久性工作,必须制定全面、科学的教学规划。经管类课程门类繁多,不可能同时实行双语教学,必须把握循序渐进的原则。在选择什么课程先进行双语教学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性质,哪门课程国际化的特点越强,涉外的东西越多,就越适合先实施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跨国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其中经典理论、著名案例都来自于国外,双语教学能取得良好效果,并带来示范效应,这类课程应首先实施双语教学。随着双语教学条件的改善,师资的增强,再逐步向其他经管类课程推进。 2.采取有力措施,培养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双语教师是各西部高校必须解决的当务之急。根据西部各高校的情况,笔者建议由各学校相关部门牵头,经管学院与外语学院联手,对英语基本功扎实、富有进取心的经管类专业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口语强化,如标准的语音、语调,常用的课堂口语表达方式等,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通过即可讲授相关双语专业课程。此外还可以利用寒暑假选送专业课教师到国内知名的语言学校,如新东方,接受封闭式的英语培训;或制定计划分批选派专业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同时加强专业知识和英语素养,并向该校高水平的双语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3.加强对原版教材的配套建设。原版教材是实施双语教学的首选,但决不能完全依靠原版教材,必须对原版教材进行配套建设。笔者认为西部各院校首先应购买一系列高质量的经管类原版教材,组织自己的双语教师认真研读;然后努力寻求校际间的合作,由各学校选派一些高水平的双语教师组成团队,在吃透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并融入与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内容和案例,编写出高质量的讲义。在双语教学中可用讲义作为重要教学资料。

4.多方合作、致力于形成鼓励双语教学的氛围。如前文所述,双语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意味着更多的汗水和辛劳,若无一系列有效的鼓励措施激起师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提高双语教学效果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学校有关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应与经管学院联合出台具体的双语教学鼓励措施。对教师而言,学校首先应在工作量和课时费的计算上对双语课程进行倾斜,比如分别乘以1.5—2.0的系数;其次,在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等方面予以侧重;此外还可以举行校内或高校之间的双语教学比赛、双语教学名师评比等活动,对优胜的老师进行奖励或选派出国进修。这样就提高了双语教师的积极性,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教师投身到双语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来讲,学校首先要从学生一入学时,就大力宣传经管类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一开始就重视双语教学。其次学校可以通过在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定等方面适当加分,对成绩优异者设立单项奖学金,并在毕业时优先向好单位推荐等一系列措施激发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兴趣,使双语教学成为学生内心迫切的需求。只有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都被激发出来,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5.加强对双语教学的监督与管理。激发师生对双语教学的热情只是提高双语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为了保证双语教学效果,还必须制定并认真执行相关监督、管理措施,包括对双语课程主讲教师资格与水平的定期审查,对双语教学各环节的随时抽查与监督、对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估等等。只有对双语教学各环节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控,双语教学才不会流于形式,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6.将分班授课法融入到双语教学中。西部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如果强迫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双语授课模式,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不仅无法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就连专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这样双语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同一专业课可以同时开设水平不同的两个双语讲授班,水平高的班英语授课的比例可以高一些,水平低的班英语授课比例可以低一些,然后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主观学习愿望,自由选择进入哪个班进行学习。

(二)双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努力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1.选择灵活、适当的双语授课模式。根据西部高校学生的英语总体水平,笔者认为采用英文板书、用英文布置作业、考试用英文出题都是可行的,关键是英语授课比例应灵活把握,不宜定得过于刻板。双语教学还是以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为首要目标的,所以英语授课比例应该根据课程特点、每一讲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学生英语水平的进展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根据笔者的经验和历届学生的反馈信息,笔者认为在刚开始上某一门双语专业课程时,应以汉语讲授为主:简单的概念、专业名词用英语解释,重要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主要用汉语进行深入分析及讲解、用英语进行补充说明,每一章内容结束后用英语总结。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磨合,学生慢慢适应了老师的语音、语调和授课方式后,可以逐渐过渡到以英语授课为主。

2.着眼现代化,逐步采取多维立体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方面,教师要摒弃单一呆板的课堂授课方式,逐步构建融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为一体的多维教学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尽可能使用精炼简洁、发音标准的英语,并辅之以形体动作,直观、形象地讲授教学内容。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授课效率,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另外,为了建立良好的自学环境,必须要构建双语教学网络学习平台,用于学生课前与课后的预习与复习,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3.采取多样的考核方式。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可采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平分秋色的方式。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发言次数、质量和水平应记入平时成绩,以此来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用英语思考及表述专业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必须仔细设计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可以是分析思考题,也可以是小论文。但无论是何种形式,都要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经济管理领域现实问题的能力,并要求学生用英语来完成。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也应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要结合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来综合评价。

西部高校经管类课程的双语教学经过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仍面临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经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学校各相关部门、经管学院和双语教师必须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不断改进、提高双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波.关于高等院校经管类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4).

[2]潘惠霞,邓文.双语教学探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

[3]陈光春,豆均林.本科经济管理类专业双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05,(6).

[4]王忠玉.双语教学与外文教材[J].中国大学教学,2002,(1).

[5]姜瑾.双语教育面面观[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6]李铁军.高校双语教学的若干问题与实践[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10).

第五篇:游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张晓莲

张远灯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创新,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的互助式学习。本文阐述了游戏教学法在高职管理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游戏教学

高职

管理基础

管理基础作为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直接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服务。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基层管理岗位的综合管理技能与素质。这既区别于本科管理学课程培养中高级管理者的目标,又区别于高职管理专业其它职能管理课程的培养目标,如生产管理、营销管理、技术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并与这些职能管理课程相衔接。”具体而言,这些能力是指:观察环境、分析界定问题的能力;科学运筹、配置资源、制定计划的能力;有效激励、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能力;对工作有效控制的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上资源的能力;培养总结与评价的能力;协调关系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等。

然而如此重要的一门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却不容易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原因在于,该门课所全力培养学生的管理技能是一种心智技能,而非动作技能。同时,其教学内容也具有非精确性,体系学派众多。而且,教材一般内容丰富却抽象难理解,对于没有任何感性经验的学生来说,很难在脑海中形成概念。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入参与程度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教育学家罗廖夫说:“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增强其投入参与程度,则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特点,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不再依赖于他人,而是更加具有自我导向性。马尔科夫也把成人的学习过程划分为“做——看——思考——成长”四个阶段。游戏教学法通过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宽松、自由和竞争的环境中掌握相关技能。所以,笔者认为,游戏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帮助达成管理基础教学目标的方式之一。

一.游戏教学法阐释

所谓游戏教学法,它是“结合教材的内容,运用游戏的手段如游戏产品、开发游戏课等,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转换成游戏,通过游戏的感性活动,引导学生从游戏中掌握知识。”

游戏说最初发源于哲学。最早对游戏说进行系统阐述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此后,弗里德里希·席勒和谷鲁斯分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游戏说。1952年,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大师皮亚杰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派生出了游戏理论。从此,游戏理论延伸到教育学的领地,但是当时游戏理论主要用在儿童发展教育的研究上。

1976年,日本索尼公司创立了MG(management game),把游戏的一些元素引入到培训中来,让学员在游戏的情境中学到管理的技能和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后,许多世界知名学府相继将管理游戏引入了管理学科的教学中。1996年,我国北京科技大学率先从日本引入了该方法,并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到目前为止,游戏教学法越来越多被运用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和企业的员工培训。

尽管游戏教学效果突出,但是实践中需要注意基本的方法: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

只有明确了特定的教学目标,才能根据该目标选择合适的游戏。因为游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的手段。比如在讲授领导的内涵这一模块内容时,教学的目标是要培养学 

作者简介:张晓莲,(1981-),女,湖北松滋人,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电子政务。张远灯(1961--),男,湖北大冶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哲学理论。 生有效指挥和激励的管理技能。因此,可以安排“树旗杆”的游戏。游戏目的在于考查学生作为未来的基层管理者是否善于分配任务、监督执行和检查验收。该游戏是移植了美国西点军校军官晋升考试的题目。

2.游戏的课前准备

游戏教学的课前准备比理论教学的课前准备更加重要。教师应该在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的基础上,吃透游戏本身,将游戏道具准备齐全,细化游戏规则,同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最好是能够课前“彩排”。

3.游戏体验

在游戏的过程中,师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此时,教师是游戏的主持人,他向学生介绍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同时努力营造热烈、竞争和平等的游戏环境。学生是游戏的主体,他们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

4.总结评析

此部分是游戏教学的重要环节。部分学生可能只享受了游戏的乐趣,而不去思考学到了什么。教师应尽可能鼓励学生畅谈游戏的收获。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所体会到的管理技能和知识进行补充、提炼和总结。

除此之外,师生还可以共同评价此次游戏教学的优与劣,争取将游戏进一步完善。 二. 游戏教学法在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实例

为了对游戏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笔者在所授课班级的管理基础课程的决策方法一模块内容中尝试了游戏教学,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课堂在这部分内容中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即口头讲授决策的概念、主要的决策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接收到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但是因为独立实践和思考的机会极少,所以学生对于主要的决策方法如何操作仍然不甚明了,对于其特点的印象也是模糊的。听了,背了,考了,忘了,接受和掌握知识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个人决策与集体决策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笔者采用了“月球求生记”游戏教学:

假设你和你的队友都是太空飞行船的队员,任务是与母船在月球上集合。但是由于机件故障,飞船在途中坠落。除了15件物品外,其他器材都损坏了。请将这15件物品按照协助生存的重要性来编排次序。

课前教师应该准备的道具有游戏的题目、15种物品以及每种物品的对应的得分的清单。同时交代每个得分相对应的结局:“15~25分可以生还,顺利完成任务;26~32分基本可以完成任务,尽管会遇到一些挫折;33~45分很危险,会遇到一些障碍;46~55分生还不太乐观;56~64分有少许生还希望;65分没有任何生还希望。”游戏开始前,对参与游戏的学生按照5-8人每组为单位分组。为了便于讨论,安排同组成员携带纸和笔聚集而坐。

游戏的第一步骤,先请学生独立思考,在5分钟内列出物品清单。然后亮出物品得分标准表,请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表为自己的清单打分。这里要注意的是避免学生记忆评分标准表,否则在下一个步骤里部分学生可能会根据记忆中的评分标准表来选择物品的先后次序而失去客观判断。

游戏的第二步骤,交代学生,假设同组成员只能共进退,不能分开各走各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20分钟后列出小组选择的物品清单。小组讨论结束后,重新亮出物品得分标准表,请小组为本组的集体选择打分。

在第一个步骤后,笔者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垂头丧气,得分不太理想,按照游戏假定的得分对应结局,绝大部分学生极少或者没有生还希望。可是在第二步骤后,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按照假定的得分对应结局,每个小组基本都能脱险。经过前后这两个环节的决策训练后,学生很惊讶于结果反差如此大,也有很大疑问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接下来是游戏的第三个步骤:游戏后的讨论。学生异口同声,认为集体决策更优于个人决策。这时笔者提问,集体决策为何优于个人决策以及集体决策有何不足的地方。这时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将发言总结、提炼,得出了教材中的结论。经过游戏这一环节,学生对于集体决策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三. 效果评价

2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激情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和其他非智力因素始终发挥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和强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作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是学生高效学习专业知识的原动力和内驱力。游戏教学法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关注,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2.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诸多事实证明,现代大学生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其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仍是短板,主要表现在凝聚力不强,交际淡漠,缺乏合作,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差等。

传统的课堂教学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较为忽视。游戏教学法主要是设计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来完成一些模拟任务,学生必须通过与成员形成良好的分工和有效的合作才能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会说话、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 3.有利于学生在游戏中深刻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价值

对于某知识点,如果能够在学习中努力实践,做到融汇贯通,学生才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体系。荀子在《儒效篇》中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行之而止矣。”例如对于德尔菲法的理解,我们通过"猜花生米"这个游戏,学生立马理解了该方法,体现了对抽象概念由模糊认识到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进一步理解。 4.有助于学生间的互助式学习

古人早就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周易》也提出要“君子以朋友讲习”,也就是说学生之间彼此以对方的特长为善,欣赏和吸取对方的优点,相互切磋研究才能各得其助。在课堂游戏中,由于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的,同组伙伴的表现直接影响到小组成绩,所以同组间成员除了自己努力表现外,还会较多的关注同伴的行为。同伴间的彼此关注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并形成一种互相帮助的氛围。所以互助式学习在游戏教学这种教学形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它还可以协调学生间的人际关系,增加集体凝聚力。此外,互助式学习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一种尝试。

参考文献:

1. 谈高职管理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单凤儒,辽宁高职学报,2003年12月

2. 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浅析,刘微,三明学院学报, 2007年3月

Applic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Game Teaching in Management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Xiao-lian,ZHANG Yuan-deng

Humanities Department, Wu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 game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interest of students, build up team spirit, help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better, and contribute to learning from each other. This article expands on the application of game teaching method in management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Game Teaching Method; Higher Vocational; Management Courses 作者姓名:张晓莲

联系电话:15327190973

电子邮箱:329567817@qq.com

3

上一篇:物流信息管理课程标准下一篇:网络营销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