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

2022-09-11

1 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从公民道德建设入手, 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 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 努力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 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发展, 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 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但是, 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 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 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 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 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严重存在。

近几年, 随着高中扩招, 在学校的生源逐年增多的同时, 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下降, 这不仅表现在学生的文化素质低,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学生痴迷网吧、吸烟、谈恋爱、不守信、纪律观念淡薄、行为习惯差等现象明显增多, 如果我们不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 那么, 十几年后、几十年后当这一批人踏入社会, 当他们接过社会主义建设重任时, 我们的国家将面临多么大的危险和挑战!因此, 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艰巨的任务。

2 充分发挥政治课堂的德育功能

当前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多种途径, 家庭、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 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其中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领域, 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的功能。在中学我们要学习多门学科, 几乎每一门学科的教学中都渗透德育教育成分, 而政治学科更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一轮课改对教材内容作了很大的改动, 但德育教育的功能反而进一步增强了。新教材中多处渗透着德育教育素材, 在教学实践中政治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 真正发挥它的实际教育功能。

2.1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几千年的文明史一直延续至今。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高尚精神、传统文化和卓越成果, 这一切都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 爱国主义思想油然而生。特别在经历了近代的屈辱史和现代的战乱之后, 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欣欣向荣的发展, 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展现。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很大一批人在物欲横流中丧失了自我, 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逐渐淡化, 更可怕的是这种不良影响正逐步波及到青少年。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至关重要!

在高中《经济生活》教材中系统的介绍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突出成就, 以及当前我国广大农民切实得到实惠, 我们的国家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向着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迅速提高。这些成就是我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无法做到的。同学们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无穷的发展潜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在《政治生活》的学习中, 同学们更是进一步认识到作为国家主人我们拥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我们可以参与到国家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去。我们的权利来之不易, 需要我们倍加珍惜、爱护;我们的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我们是幸福的, 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国家,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读到这些, 爱国主义思想怎能不得到提高。

2.2 树立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

当今世界, 知识经济日新月异, 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也正飞速发展着,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在这种形势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 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将来他们能不能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提高。高一《经济生活》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和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教学对于增强大家的竞争、开放和创新意识十分有益。

第五课主要介绍了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战略, 以及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如何让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任何一个企业都想让自己做大做强,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这就需要正确的经营战略、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和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而这些都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善于经营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不善经营的企业则被他人吞并。整个市场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竞争环境让大家充分领略到了竞争的残酷, 想生存就必须成为强者!同样, 作为新时代的劳动者也必须参与激烈的竞争。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大批下岗职工等待重新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新生劳动力快速成长, 使得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 作为即将成为劳动者的中学生必须适时调整自己, 在正确就业观的指导下,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才能在将来的竞争中崭露头角。

而在第十二课中更是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全球经济发展的形势和我国在这种环境中所处的地位。我们的国家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需要我们每个人的自立自强, 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小范围的竞争, 更是开放的、国际大环境中的竞争。只有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的人才能成为强者, 只有有了更多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的人才, 我们的国家才会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

2.3 树立科学发展观, 增强环保意识、节能意识

生态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础, 人们生产生活必须从环境中索取资源, 同时将产生的废物排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承载人类活动的规模和能力是有限的, 当资源索取和废物排放的数量和种类超过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 就会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 生态环境就难以很好地支持生产的发展, 难以满足人们生活对生态环境的资源性和质量性需求。近年来, 我国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生态环境状况的优劣也是反映人们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一面镜子。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负债, 与人们的生态道德缺失、文化知识浅薄息息相关。

在《经济生活》教材中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人口大国, 在不断提升生产能力的同时, 也有着巨大的消费能力, 我们的许多种资源都面临着过度开发和即将枯竭的命运。传统发展观先发展后治理的错误思路更加剧了这一严重后果。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中《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这一框题系统介绍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 告诉大家我国当前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 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当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到这些思想, 对提高他们的资源合理开发、环境保护和节能意识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2.4 增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其实, 不仅高中政治教材, 新课改实施后初中教材中同样渗透着丰富的德育素材。自强不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 历史上无数的伟人、英雄都有着坚强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司马迁受宫刑依然凭着坚强的毅力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写下了历史巨著《史记》;岳飞少年立志“精忠报国”, 成年后虽不断遭受奸贼迫害依然坚持抗击金兵, 保卫国家的安宁。然而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 我们国家中很多人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这一批人意志品质薄弱。我们不断看到中学生自杀、青少年犯罪的消息, 令人触目惊心。坚强的意志和自立自强的精神需要从小培养。七年级第六单元《自强不息》对完成这一教育任务起到了不可否定的作用。

教材分三部分,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在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用微笑面对人生的桑兰、身体高度截瘫动了多次大手术依然顽强生活的张海迪、直面挫折的居里夫人和轮椅上的科学巨人——霍金等等, 他们每个人都遭遇到了人生中难以忍受的不幸和痛苦, 面对这些他们不但没有被打倒, 反而顽强的生活下来, 甚至还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奇迹。孩子们看到这些无不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再想想自己生活在幸福之中, 有关爱自己的父母和帮助自己的老师和同学, 还有什么理由向困难低头。学习了这一单元后大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明显增强了。

此外, 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远不止这些, 如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增强服务于民的思想、民主法制观念, 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等等, 每一部分的鲜活内容和丰富材料均能激发学生的强烈共鸣。作为政治教师更要善于挖掘教材, 积极引导, 同时结合有效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真正做到教书更育人。

摘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当前我国德育教育的形势依然严峻, 学校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政治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结合更是密切, 作为政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充分发挥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功能。

关键词:教育,学校,教学,政治,德育

参考文献

[1] 高一《经济生活》教材.

[2] 高一《政治生活》教材.

[3] 高二《哲学与生活》教材.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上一篇: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中公共服务的比较研究下一篇:数据挖掘在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