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

2024-04-30

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精选11篇)

篇1: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

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

贺州市八步区公会镇公会初级中学吴润法

墙报是班级环境建设的主阵地,在美化班级环境、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墙报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也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因此我们要用好这一阵地,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

一、选好内容,精心策划

墙报内容的好坏是能否让墙报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前提。墙报的内容可以是多方面的,既可以选编一些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讲解科学文化知识;也可以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对学生提出建议或进行解答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此之前要对墙报的内容认真研究、仔细筛选,尽可能选择那些具有较强教育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内容。选好内容的同时,也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看看版面是否新颖美观,整体设计是否合理,争取做到图文并茂,让墙报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另外,因为墙报的版面有限, 所以每期的墙报必须精心策划。稿件篇幅要短,文字要精。墙报上的每篇稿子不仅要表达清楚意图,更要注意语言的精简和结构的完整。并且墙报形式要多样,可以采用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名言、猜谜语,脑筋急转弯、笑话、诗歌等。这样,不仅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课余生活,还能激发学

生动脑探究的兴趣,从而增强墙报的宣传教化效果。

二、师导生演,人人参与

因为班级墙报重要性,班主任必须加以重视。可是一些班级的墙报往往是出自老师之手,并没有学生参与其中。甚至,某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不愿意花再长的时间来布置墙报,于是,几个大字,一幅简笔画便成了墙报永恒的主题。这样的墙报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也容易让学生养成事不关己的坏习惯。其实,学生很希望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盼望着手持粉笔,把自己的想法在黑板上“勾勒”出来。因此出版班级墙报,犹如师生同唱一台戏,由教师导演,学生主演。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动脑能力,让他们自己动手设计编排,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感情,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墙报的版面设计,包括报头、标题的设计,对那些初办墙报的同学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老师可以适当作些示范,细心指导学生,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由“扶”到“放”,让学生人人参与到墙报的设计中去,采用小组轮流的方式,将组稿、版面设计、文字编辑、美术编辑等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其特长,各展风采。

三、灵活多变,常换常新

墙报的教育主题应该力求灵活多变。一要贴近学期特点。如开学之初可以出“新学期,新希望”为主题的墙报,帮助学生确立新学期的学习目标,为之鼓劲加油;临近毕业时又可用“毕业畅想”作为主

题,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就业升学。二要贴近时代,如逢重大节庆活动,可以出“祖国在我心中”、“老师,您辛苦了”等专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三要贴近生活,围绕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热门话题,展开讨论,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总之,墙报应多侧面地展现当代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多角度地反映当今社会生活,使学生在喜闻乐见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班级墙报应该不定期地更换内容。常换才能常新,一般要保证每一期的墙报保留时间不超过两个星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墙报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它的育人功能。

四、学习评比,表扬先进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每一期墙报内容进行集体学习、评论,以此来培养学生读墙报的自觉性。展开墙报评比活动也不可缺少,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墙报进行评比,可起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让每个小组在评比中找到差距,形成一种竞争意识,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奖励,激发学生办墙报的积极性。

墙报有利于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学习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理应让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作为班主任、教育工作者,请注意不要让这方沃土变成荒芜之地。

篇2: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

首长同志们:

自去年11月份学院传达全军院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学院教改四年觃划』以杢,我们对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也有一些改革创新乊举。这次军区首长杢院现场办公,迚一步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更新了育人观念,既坚定了我们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信心,也增强了育人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感。下面,汇报三个问题:

一、军区现场办公会议精神,给我们大队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这次会议是在我院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跨世纪意义的会议。它站在二十一世纪世界军事斗争的战略高度,着眼培养适应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高新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军事专业技能,富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经得起“三个考验”的跨世纪基层挃挥人才的重要举措,可以说为我们的育人工作理清了思路、挃明了方向。

我们既为在此重大改革年代处于育人第一线而倍感光荣和责任重大;也清醒地看到了我们的差距,增强了危机感。主要差距有两点: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改革的魄力还不够大,有保平求稳,怕出问题的思想。我们大队本科生队多,早已实现了以高等教育为主的培训层次,但我们的思想观念、具体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向高等教育,对高等教育的觃律认识还比较浮浅。因此,抓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创造性还不够强。

二是我们干部队伍的素质还进不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过去讲强将手下无弱兵,队干部是学员的全程老师,能否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这个作用能起多大,与队干部坚定的信念、丰富的知识、高尚的人格有直接关系。现在虽然我大队的干部队伍中都想干、也都想干好,但由于自身素质所限,在工作中常有力不从心乊感。哪种被动搞改革,不会搞改革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对军队建设高度负责、对我院历史高度负责、对学员成长迚步高度负责的高度,加大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力度,把培养 1

高质量人才的工作落到实处。

下面汇报第二个问题:

大队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着力抓好以下四个问题:

我们总的思路是:以现场办公会议精神为挃导,依据学院教改觃划的基本要求,突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大队、学员队的育人功能,积极主动地创造学员成长的条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我们大队办成有特色、出人才、成果多的大队。

㈠、建设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较强的干部队伍。

多年的实践证明:在各种外界因素相同的情况下,队干部爱岗敬业精神的强弱、素质的高低,是提高学员队按纲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标兵队与较好队、较差队的本质区别就在这里。可见,队干部所肩负的育人功能是任何人无法替代和比拟的。因此,抓好干部素质的提高是形势所迫,当务乊急。

首先,严把队干部入口关,切实把那些素质较好,能力较强,愿意在基层干的干部选配到基层任职,在配备干部时,要考虑到干部的所学专业和任职经历及能否带全程的问题,防止频繁换人。新任干部实行三个月考察期,合格者建议下令留住,不合格者建议退回原单位。其次,大队要加强干部培训力度。主要采取集中学习有关法觃、教育理论、高科技知识,专题研究某一项、某一阶段具体工作,交流工作经验体会,解剖典型事例,面对面挃导和组织到部队、军内外院校参观见学等方法使干部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见识和才干。再次,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干部管理乊中。把干部的自身素质、学员队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评先受奖,提职晋衔挂钩,打破评奖上的轮流坐庄和晋升职、衔上的齐步走问题。创造一种勤奋学习、富于改革创新、研究育人乊道、爱岗敬业、争先奋迚的良好育人环境。

㈡、扎扎实实地打牢学员的高科技素质基础。在这方面,突出抓好军事高科技基础知识、外语、微机三个方面的学习,推动学员知识向能力的深化。

在军事高科技基础知识学习方面,依据学院『高科技知识学习的三年觃划』,积极配合正课教学,尽力为学员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一是更新或充实大队两个高科技兵器图片展室的内容。二是编辑学员学习高科技基础知识问答五百题,做为学习控制点,让学员熟知熟记。三是把那些基础好、善钻研的学员统一编为特长班,请教员讲课,组织外出参观,培养一批学习高科技基础知识的尖子和骨干。四是引导学员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向钻研战法,训练改革的方向努力,力争在这方面上出一批成果。

在微机教学基础上,一方面要注意巩固提高延伸一课堂的教学成果,积极为学员的微机学习创造条件,如建立微机室,骋请学院微机方面造诣很深的行家为挃导老师,拓宽正课教学内容,向微机应用方向突破;另一方面,增大比武、交流、国家级考试的力度。毕业前,有50%学员通过国家微机二级考试,有10%通过三级考试。

在外语学习方面,积极配合教员抓好正课教学和业余时间的辅导复习。在饭前饭后、休息时间,可有计划地播放一些外语录音带、录像带;两年以上的本科队,在小值日讲评,班务会时,尽量用外语表达;大队在13队六角园,设外语角,为学员业余时间,提供交流的场所;增加外语比赛、演讲、演出的次数,创造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强化过国家外语四级的意识,坚决贯彻学院不通过外语四级,毕业时,不授学士学位的觃定,力争出一批过六级的人才。㈢、继续抓好学员实际带兵能力的提高。根据学员到部队后用得上,留得住,受欢迎,有发展后劲的要求,努力搭设学员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舞台,下功夫培养学员会学,会干,会创造的能力。一方面,要把学员队建设成为标准违队,尽力创造违队气息,精心搞好学员实习代职工作,不断提高学员按纲建违能力;另一方面,要巩固发展我们大队“围绕培养学员能力,发展特长,觃范非课程性教学”的教改成果。第二课堂如近期学院不能统一组织,可由大队统一编班,在校内外骋请教员,提高二课堂的育人质量,把培养提高学员基础能力落到实处,对素质差,没有培养前途的学员,要依据学籍管理觃定,该降级的降级,该淘汰的淘汰,决不迁就。

㈣、注重学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在学员任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关键性作用。部队反馈回杢的信息告诉我们,那些不合格,不能顶岗的学员,多数都是因非智力因素差造成的。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员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打牢学员在艰苦条件下,建功立业的高尚人格基础。我们决不能忘记学习成绩不合格是次品、身体素质不合格是废品、思想素质不合格是危险品的教训,跨世纪高素质的基层挃挥员,必须是能经受住“三个考验”的,尤其是要经受住市场经济的考验,我们要积极配合政治理论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答疑解惑,坚定信念,坚持用问题引导教育,有什么问题,搞什么教育,教育要解决问题的思路,不断增强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社会、家庭、部队的育人功能,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挖掘综合育人的效果,最后达到学员从武志向坚定,踊跃到边防、到艰苦地方工作,没有远法犯罪的不道德行为。成为受

战士欢迎的基层干部。

其次,培养学员英勇顽强的作风。采取增大训练难度,增加奔袭,五公里越野爬山比赛的次数,专门在恶劣的条件下,训练学员的耐力和兊服困难的勇气和办法,彻底改变本科学员虎气不足的问题,培养与战士同甘共苦的作风,使其适应部队艰苦、紧张的军营生活。再次,培养学员健康的心理和抗挫折能力,采取教育引导、正反典型事例剖析、情景模拟、平时点滴修养,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和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使学员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品质。

三、几点建议:

㈠、改变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拟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为三个月的基础训练阶段。新生入学后,前三个月集中迚行共同条令、共同科目的训练和从武教育,使青年学生切身体验兵的生活,完成由一名地方高中生向合格士兵转变。在这三个月时间里,部队生可补习文化,高年级学员可以到新生队当班长或业余时间当辅导员,使新生一入学,就可以受到比较制式的、觃范性的传帮带,也可以培养和锻炼学员的组训能力和两个经常性工作能力。第二阶段为两年的文化课学习阶段。按打基础,加大高科技比重,着眼未杢需要和发展,遵循高等教育觃律实施。第三阶段为近一年的通用科目学习阶段,每名学员都要学习摩步、机炮排长课程,达到样样通的目的。第四阶段为近半年的专业强化学习阶段,按照专业对口需要,强化一门专业课的训练,达到要精、要管用的“四会”教练员水平。

篇3: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学校着力营造绿化、净化、美化的校园环境,我校提出要让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能“说话”,校门口的校训“珍惜生活,追求卓越”八个大字,熠熠生辉,中心路两旁的花圃中插立“爱护花草,人人有责”“校园是我家,卫生靠大家”的标语,迎面的教学楼上“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大字尤为醒目。学校开辟了杨树林和大小花圃,种植各种花草,清浅池塘,游鱼戏水,特别是到了金秋时节,校园内花蘩柳盛,绿草成茵,鲜花开放,沁人心脾,杨树林中凉风习习,小径悠悠,石凳排排,清静雅致,是莘莘学子读书求知的绝美佳境。整个校园洁净、优美,花香四溢,清新宜人,真正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强化舆论导向,创设德育氛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学校努力建设“文化长廊”,从一进校门的长廊玻璃橱窗中的诗词赏析、报刊阅读,中心路两旁院墙上的名言警句,一直到教学楼道内的宣传栏,处处都呈现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政教处利用宣传窗、黑板报、阅报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及时反映师生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由学生自己组织写稿,自己宣读,学校的广播站开设了诸多栏目,播放爱国主义歌曲、时事新闻以及各班级的稿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各班级成立了宣传报道小组,对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通过广播、校刊、黑板报和专栏,大张旗鼓地表扬,同时学校还定期开展家校联谊,师生结对,同学互助,帮扶后进、贫困的学生,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幸福的校园中学习、生活。

组织知识竞赛,成立兴趣小组,发挥知识育人功能

用丰富多彩的知识性活动占领学生的课余阵地,是开展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学生中成立了写作、文艺、体育、美术、社会实践等各类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举办了文学知识讲座、优秀作业展览、书画作品展览、成语接龙、英语朗读、人文科学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征文竞赛,学生的手工艺品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竞赛,通过各种活动和竞赛,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教会学生生活、交往,发挥生活育人功能

学校应坚持把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和礼仪教育作为深化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宿舍文化建设以“友爱、和睦、健康”为主题,宿舍的布置要有序、整洁、高雅。政教处定期开展了以卫生、纪律、安全、友爱、生活、交往等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综合评定文明宿舍、模范宿舍活动,同时还举办宿舍美化设计大赛,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艺术品,装饰宿舍,美化居室,倡导高尚、文明,摈弃低级、庸俗。生活上要求学生勤俭朴素、讲究卫生、爱惜粮食、爱护公物,同学之间倡导互相关心、友善交往,真正达到了在活动中校正观念,在实践中认同价值,在生活中完善自我,在交往中增进友谊,培养了学生热爱学校、关心他人、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良好品德。

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发挥活动育人功能

篇4: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育人;综述

【中图分类号】G633.3

1 前言

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培养学生听读写能力,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注重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更强调合作探究,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作为一种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自主、实践、合作等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为语文的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实际上,就语文学科属性而言,本身有育人的功能。在此基础上,综合性学习的提出,使这一功能得到催化升级,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2 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语文教师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同时是民族精神弘扬的奠基人。新时期,语文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有必要重塑语文教育模型。而这个模型可简单陈述为:素养——养成。实际上,语文呈现的不单是冰冷的文字,更有表情达意的部分。也就是,语文教学只讲语言文字,是不现实。同样,需要情绪、情感、价值观、态度。由此,富有情感的语文教学,就为语文学科的育人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中专学校致力于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实践动手能力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发展需求的,既可以加入劳动大军,又可以进入专门人才队伍的综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德育是进行有效职业教育的基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达到职校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承担着比普通学校教育更重的德育任务是因为职校更应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应重视学生品格情意的发展。语文在职校教育中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对于即将踏上社会的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语文不仅是学习的工具,而且是做人的工具、生活的工具、工作的工具。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语文基础训练,以弥补他们薄弱的语文基础,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充分发挥语文的育人功能。

3 语文综合性学习“育人”方面的体现

3.1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人文性”更多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注意情感的熏陶和感染,重视学生个体的情感体验。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作为设计的主体,自主组织活动形式,自主设计活动程序,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而且,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个体及群体的要求,不在像课堂要求的那么严格,相对比较明确而宽松。学生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探索,沿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更加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更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有着明确的支配权和控制权。同样,在细化的教学单元中,学生选择较为感兴趣的内容,独立完成,或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比如:讲述革命题材的文章,可以将其细分如下内容:收集革命名言警句;撰写英雄故事读后感;讲述革命故事等等,经细分的内容,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开发、行动、体验,甚至去创造。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将全方位展示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3 学科整合提升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的学习应逐步拓宽领域,主要跨学科的整合,在不同内容的学习中开拓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现实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且,综合性学习的最终目的,也在于能在不同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实际应用,确保能在不同领域应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实际上,就语文本身学科特点而言,教材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道理。有的激励学生扬起自信自强的风帆;有的启迪学生珍视身边的幸福,体会人生的真谛;有的让学生体悟古朴真挚的爱情,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爱情观。这些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好的参照物,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到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心灵感悟,能体悟到书中人物的人格魅力,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进而将这些人物奉为自己人生的楷模,引导自己前进的方向。由此,学生的精神境界得以升华,人文素养得以提升。由于学生处在各自不同的成长环境,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因此他们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不同的。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将自己的价格观强加给学生,一味强调认识的统一。比较聪明的做法是,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案例时,注意它的价值取向,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为宗旨。

3.4 增强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财富呈现给大家的同时,既需要大家去掌握,更需要我们能在杂乱的信息中,分析处理,调整工作思路,确定最新的工作目标。较之前,语文教学更重视知识的传承,被动接受式的去学习,很大程度上不需要学生寻找资料,处理信息,学生更多承担的是被动接受的角色,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在收集、利用、处理信息方面能力的薄弱。而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学生为完成某一课题,需借助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采集、处理信息,并能恰到好处地处理信息,用已掌握的语文知识自己的课题,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 盛旺. 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性质 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07)

[2] 蔡灏淳. 對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的思考[J]. 语文教学通讯. 2005(07)

[3] 聂鸿飞. 固本扶正: 综合性学习中怎样把握语文因素[J]. 语文建设. 2004(10)

篇5:如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

随着《课程标准》的逐渐实施,体育教学的功能已经得到初步的重视,但是,在基层体育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体育教学仍有不重视体育教学的现象,要想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有必要再谈一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一、充分发挥“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知的内在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一个人如果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会锲而不舍,乐此不疲。同样,体育兴趣是学生自觉上好体育课的核心因素,是强化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运动与参与的兴趣呢?

1、内容上求新。

学生生性活泼,有着强烈的探知心和求知欲望,乐于接 受新事物,不喜欢机械的重复。而小学阶段的教材内容往往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完成,怎样处理机械练习与运动兴趣的矛盾,首先应该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同一个内容要有不同的练习方式,让学生在不同的练习中达到反复练习的效果。如:在“水平一”教材单、双脚跳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剪刀、石头、布》、《跳过小河》、《踏石过河》等游戏进行教学,学

生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了充分的身体练习,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单、双脚跳的动作要领。

2、教态上求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言谈举止,甚至一个眼神都会对学 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假如教师带着饱满的热情、愉快的情绪走进课堂,学生会感到教师的和蔼可亲、容易接近。因此兴趣大增,学习的积极性倍增,反之,学生者产生厌烦的情绪。如:在“水平二”教材内容 蹲距式跳远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动作不够规范。表现为弹跳能力差,教师如果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如“努力点你会做得更好。”“我想你能做得更好”。学生就会信心倍增,进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练习,才有可能达成教学目标。反之,学生会失去练习的兴趣和信心,更无从谈起达到教学目标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慎批评;多期待,少失望。用爱心去感召学生,用行动来引导学生,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3、教法上求活。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有 效途径。而教法单调、缺乏新意就难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比如:在耐久跑的教学中,我就采用转移性的练习方法,把常用的场地跑改为追跑、按不同的图形跑等:另外,结合生理知识强化诱导,提高了学生参加跑步的积极性。

4、示范上求美。

正确优美的示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 象,还能激发学生积极模仿动作。在新授动作时,教师的示范动作准确无误、潇洒大方,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教材内容,如:跨越式跳高、蹲踞式跳远等项目,还会使学生减轻畏惧心理,增强练习的信心和勇气。

5、讲解上求形象。

生动形象的讲解,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我运用了“蹬腿提臀要低头,团身前滚身似球”的顺口溜来讲解。说话不多,却生动、形象、完整、准确地描述了动作要领,学生听起来有趣,学起来有劲儿。

另外,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竞争意识较强的心理特点,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

二:讲究启发的艺术。

启发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各种有效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和创新思维,主动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其实质就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方法多样,要灵活运用。

1、直观启发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知识信息的传导始于人对事物的感觉。这种方法能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获得生动的表象,丰富自己的感情认识,从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础技术,基本技能,并进一步促进形象思维的发展。如:在前滚翻教学中,教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一手拿皮球,另一手拿一个方盒子,同时放在光滑的地面上滚动。让学生观察分析,看哪一个物体滚动圆滑,方向正。学生自己就会找到答案,进而明白团身在前滚翻中的作用。

2、比较启发。

实践证明教师在做出正确的讲解与示范之后,把一些常 见错误展示出来,进行正误对比。学生就容易判断出那个是正确的动作,哪个是错误的动作。并能在练习中注意纠正,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练习,就比较容易掌握规范的动作。

三、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注重对“体育后进生”的转化。

素质教育的要求就是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以,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的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最佳的发展。

学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在同等时间内,他们所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便出现了“体育精英”和

“体育后进生”的区别。体育后进生的转化对于实施《体育健康课程标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产生“体育后进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调查,了解其产生的原因,了解他们的思想,做到心中有数。这部分学生本身很羡慕其他同学,潜意识中希望像他们一样,在体育课上展示自我,和同学们一起娱乐、交流,可是,由于自己身体或是能力方面的原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不敢上体育课。

篇6: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作者:马鑫亿

来源:《教育与学习》2013年第03期

要注意架起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桥梁——精心设置悬念。悬念是指学员对所学习研究的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实际上是以“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基础的,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与悬念的设置密不可分的。悬念的设置,主要选在以下三个时期:一是在新课引入阶段提出疑问;二是在解决问题阶段设置悬念;三是在小结阶段设置悬念。

要注意使用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催化剂——语言精炼幽默。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创造和谐教学气氛的催化剂。诙谐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员的心智,构建和谐的氛围。而教员在课堂上,教学用词的准确性,教学用语的严谨性,教学用句的逻辑性,不仅能使学员体味出教学严谨的学科特点,更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员形成严谨的良好思维习惯。要注意抓住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气氛的关键——引导学员练习。在课堂教学的动态过程中,教员的“教”、学员的“学”、教员指导下学员的“练”是三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要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必须要构建一个以“导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这就要求教员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学员进行练习,用“练”来协同“教”与“学”,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和谐。

建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在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上创建和谐军校课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创建和谐军校课堂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课堂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二个方面,要形成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就要注意改善物理环境,改造心理环境,把课堂教学环境建和谐。

一是要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把教室环境建和谐。教室环境的布置和整洁程度,对于美化学员的心灵,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创建和谐军校课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学院要注意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创设“智力背景”。而整齐的桌椅,明亮的灯光,漂亮的窗帘,干净的卫生,能够创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使人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从而促进和谐军校课堂的形成。

二是要建立适宜的教室规则,把教室规则定和谐。要建立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必须要建立适宜的教室规则,让学员在课堂上能够“学得舒服”。学院在能够保持正常课堂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开放课堂管理,制定出既能体现院校规章的要求和部队军事化的特点,又能符合创建和谐课堂需要的教室规则,使学员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不是被教室规则缚住了手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篇7: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

网络已成为当代学生获取知识、了解世界的重要渠道。如何优化校园网络环境,创建校园网络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加强规划、培养队伍,把握网络文化育人的主导权

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是师生思想交流与信息沟通的重要平台。如果先进的、主流的思想文化不去占领这块阵地,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就必然会去填充。加强网络思想文化的主阵地建设,培养和锻炼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把握网络思想文化育人的主导权,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实现这一目标。

二、完善制度、依法管理,建立网络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的制度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的管理是校园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抓住这两个关键问题,构建长效发展机制。

三、联系实际、开展教育,增强网络文化育人的实效性认识来源于实践,联系实际开展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而且也容易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校园网络因具有生动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快捷性,而凸显特殊的育人功能。利用网络平台,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

四、以人为本、贴近学生,提高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思想政治教

育是做人的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中小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多样化的需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其感染力的内在要求。校园网络的发展为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载体。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要坚持“以引导广大同学成人成才,服务广大同学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在内容形式方面要紧密联系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来吸引中小学生;另一方面,在网站的定位与内涵建设上,要以培养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为核心,注重把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中小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着力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针对性。

五、突出特色、强化内涵,提升网络文化育人的思想性校园网络文化的特色,是指校园网络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网站的办网风格、独到的育人理念以及在人才培养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校园网络的内涵建

设是围绕学校育人的本质属性而进行的平台建设和能力建设,它旨在提高校园网络文化育人的能力与水平。内涵建设是特色形成的基础,而特色是内涵建设的结果与体现。校园网络文化的内涵建设要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加强以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为主题的特色网站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高校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充分发挥网络文化在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方面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校园网络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教育价值。

篇8:充分发挥少先队仪式的育人功能

少先队仪式是少先队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天然”的教育功能。在少先队仪式中,有一些特定的程序与环节,如吹队号、敲队鼓、出队旗、唱队歌,一次次经历、一遍遍反复,这些仪式深深地印刻在少先队员的心中。尤其是一些具有特别含义的仪式,更成为队员成长征程中的一个个坐标,指引着、激励着队员不断前行。例如,入队仪式几乎成为每个队员一生难忘的记忆,这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少先队仪式中虽有程式化的因素,但绝不是一种刻板的程序,它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持续作用下,少先队文化的影响逐步从量变走向质变,转化为一种巨大的、永恒的教育力量。

少先队仪式是少先队教育的重要载体。每一个主题鲜明的仪式,都包含着丰富、深刻的教育元素,都体现着特定的教育目标,所以,我们可以说,少先队组织正是以一个个仪式为节点,逐步串联起教育的“珍珠”。例如,上海少先队组织在队员进入初中时会举行换戴大号红领巾的仪式。这是借大号红领巾来隐喻“人大领巾大,人大责任大”的教育内涵,仪式感强,感染力大,教育作用也更加深入人心。在少先队实践中,各级少先队组织不断丰富与扩展少先队仪式的内涵,既继承少先队的传统,坚守少先队的本色与特质,又与时俱进,努力在教育内容的更新、活动形式的创新等方面赋予少先队仪式新的形态、新的理念与新的样式。

少先队仪式是少先队员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从少先队仪式的过程来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项目都不是外加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是由少先队员自我策划和自我参与的。少先队员是少先队仪式的主人。例如,在三年级少先队员中,大家都会开展少先队集体生日仪式活动。仪式的每个环节都围绕队员生日展开,每一个环节都试图通过队员的亲身感受来增强教育效果。由于仪式始终置于集体之中,强化了队员与集体的互动,从而提升了10岁生日的教育内涵——感受集体的温暖与伙伴的友谊,努力争当好少年。

篇9:充分发挥数学教学的育人功能

一、打开文化之门,挖掘数学瑰宝

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一种技术工具,更是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在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中,七巧板的流传,圆周率的得出,指南针的发明,“高斯的故事”等数学瑰宝,以及《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传世之作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当然,彰显数学文化不是简单的“数学+文化”,更不是数学史料的点缀,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一种有机融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自然渗透数学文化,这样既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丰富的历史渊源,了解祖先的聪明智慧,增強民族自豪感。这种文化底蕴的积淀将成为学生一生成长的一块基石。

如,“圆的认识”的教学(片段)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研究圆的精确记载。墨子在他的著作中这样描述:“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指一个——

生:圆心。

师:那“同长”又指什么呢?大胆猜猜看。

生:半径一样长。

生:直径一样长。

师:我国古代关于圆的研究记载还远不止这些。老师这儿还搜集到一份资料,《周髀算经》中写道:“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形并不是用现在的这种圆规画出来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地切割而来的(动画演示:圆向方的渐变过程)。

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

上述案例中,数学文化在课堂流淌。教师引领学生在生动的数学文化中遨游,感受到数学的博大与精深,用心去触摸数学内在的文化本质,领略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教师向学生介绍了古代有关圆的记载:“圆,一中同长也。”“圆出于方,方出于矩。”带领学生欣赏圆形拱桥、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节等生活中、人文中的圆。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认识视域,而且在欣赏的同时,圆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也悄悄浸润学生的心田,数学教学变得生气勃勃,光彩照人。

二、采撷数学之美,传递怡人之情

华罗庚说过:“数学有无穷的美妙。”数学美的内涵是多种多样的,它包括符号美、数字美、简洁美、构图美、思想美、格式美、对称美、统一美、静态美和动态美等。数学的这些美无不展现于数学的每一个角落。丘成桐教授认为,数学的目标就是“真”和“美”。所以,数学教学也是一门充满审美情趣的艺术。作为教师,应该在带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将数学美育融进数学教学中来,让学生发现与领略美,体验与感悟美,理解和欣赏美,追求并创造美,进而对数学产生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浓厚而持久的兴致。

曾看到过一节课,课题是“轴对称图形”,课末,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了生活中的轴对称: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蝴蝶、蜜蜂;翱翔天际的大雁、白鸽;横跨天空的彩虹、片片翻飞的落叶;雄伟的天安门、埃菲尔铁塔……伴随着老师的激情旁白,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大自然的杰作和人类巧夺天工的创造,孩子们沉浸在美丽的画卷中,感受到对称的力量,感受到数学的美,相信他们的思维已经飞越了课堂,飞向了遥远的数学世界,产生了想了解数学世界的积极情感。数学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和合理运用。数学的公式之美、图形之美、推理之美、数形结合之美都值得我们采撷和展现,只要教师善于从审美心理出发,通过讲解和演示,通过图像、动画等形式,使数学内容丰富起来,活起来,动起来,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美的内涵,引导学生享受数学展现的美,进而形成数学美感,就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三、渗透思想方法,成就思维之旅

数学思想方法是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它决定了解决问题的方向以及解决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和途径。如果说数学知识是一个人的躯体,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个人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知识的数学渐渐被遗忘,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却留存在学生的记忆深处,成为他们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支撑,成为他们数学素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他们终身受益。

一位数学老师教学“多少、大小”时,创设了森林里动物举行拔河比赛的情境。在课件呈现动物们参加拔河比赛的画面后,教师请各小组学生数一数每支参赛代表队各来了几位队员,然后给每个小组发一张粘贴表和若干小动物图片,让学生将小动物图片整整齐齐贴在表格中。这个环节过后,教师说:“小动物就要进行拔河比赛,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助它们设计比赛方案?”学生跃跃欲试,方案一是4只小白兔——4只小猴;方案二是4只小白兔——5只小松鼠;方案三是4只小白兔——3只小熊;方案四是4只小猴——3只小熊;方案五是4只小猴——5只小松鼠;方案六是4只小猴子——3只小熊。教师将六种方案展示出来,让学生判断哪种比赛方案最公平,学生都说4只小兔和4只小猴拔河比赛最公平。于是教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小兔和小猴只数一样多?”学生说:“可以把小白兔和小猴一个对着一个比。”教师给予表扬并引导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白兔,用三角形片代替小猴摆一摆,说一说,理解小白兔和小猴一个对一个比,小白兔没有多出来,小猴也没有多出来,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是相等的。

我们知道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比较两个物体数量上的多少,最基本的方法是一一对应。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将动物代表队进行排队整理,初步渗透了统计和一一对应的思想,并抓住“公平”与“不公平”这一关键问题追问学生怎么知道小兔只数和小猴只数一样多,在学生充分摆、画、说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一对应关系,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

现行教材主要是按知识结构编排,对应思想方法、转化思想方法、符号化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极限等思想方法散见于整套教材之中,而且内隐于看似普通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的学习之中,这就决定了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学主观随意性很大,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把数学思想方法纳入教学目标,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应把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敏锐地捕捉,并予以外化,使有形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无形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齐头并进,让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学会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四、捕捉人文因子,收藏精神之粮

课堂不仅是传递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培育人性的圣殿。我们应该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对高尚的道德生活与丰富的人生历程的体验,使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听一位老师执教“认识人民币”一课,课始,教师创设了大象伯伯给小动物们发奖金的情境。通过大象以不同方式发1元奖金解决了“1元=10角”这一知识难点。这个环节过后,教师穿插了童年积攒一角钱的艰辛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在学生认识1元等于10角,1元里面有5个2角和2个5角等知识后,教学围绕小动物们处理奖金的方式展开,小狗把钱存进了森林银行,小猪去超市买了棒棒糖,小猴子开了一家文具店。最后教师让学生针对小动物的不同做法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创设故事情境将数学知识串联起来,同时渗透了多元价值引导。对童年的回忆,让孩子知道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生活水平在提高,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通过小动物们对奖金的不同处理方式,教育学生要节约用钱,不要像小猪那样吃光用光,可以积少成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数学教育留给学生的,除了知识的授受和智慧的开启,还应包括身心的点化、人格的润泽以及价值观的引导。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数学知识、技能的教学,还要充分挖掘内隐在数学知识里的思想、精神、观念等教育因素,利用好德育资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拥有丰富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储备,获得美好的精神收获。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如果教师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真正置于教学的重要位置,能为学生开拓文化视野,用数学之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用高尚的道德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必能促进学生个体生命的充分自由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通州市金沙小学

篇10:充分发挥墙报的育人功能

推动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盱眙县淮河镇党委

沈在春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快速推进,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农村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年来,我们坚持“文化惠民育民”的工作理念和品牌带动、阵地凝聚、队伍示范的工作思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事迹材料

一、群策群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

201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淮河镇城根社区的露天广场,一阵锣鼓声,引来了吃饭后的群众。村民张霞的独唱“今天是个好日子”拉开序幕,张老汉的一段快板《夸夸咱村的多事佬》之后,演讲大王小李上台了,他和大家问好后,说:今晚俺要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心中的榜样”。舞台上,精彩纷呈的歌舞表演、诙谐幽默的相声、内涵丰富的才艺展示,博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这是淮河镇城根社区居民利用茶余饭后时间,自发组织群众开展的文娱活动的场景。一位老教师观看后感慨地说:“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真实、感人呀。”

2006年以来,随着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淮河村镇建设使传统的农村居住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搬迁进入现代化商品房小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凝聚人心,共谋发展,是

摆在我们淮河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提出了文化引领的整体思路,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服务地区发展、凝聚群众力量、展示水韵淮河的有力抓手:通过文化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丰富群众业余生活;通过文化工作,宣传地区的整体发展思路和各项工作;通过文化工作,进一步提升地区的文化文明水平。我们举办过诗书画摄影比赛、拔河比赛、健身舞大赛,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多场系列活动,服务发展、凝聚人心、展示淮河。如今的水韵淮河,已经成为了龙虾之都的一张名片。参与淮河文化、体育等活动,已经成为淮河百姓业余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大事。

二、加大设施投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水平 2010年冬天,淮河镇城根村文化活动站在村民阵阵锣鼓声中揭牌。这座占地500余平方米的文化活动站刚刚投入使用,便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村民们通过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联欢会表达对了对于美好新生活的赞美。文化活动站内,有棋牌室、乒乓球室、图书馆,还有个能够容纳几百人的活动室。棋牌室内,两位村民的精彩对弈引来众人围观,乒乓球室中几位村民激战正酣,图书馆内,三五位村民正在凝神读书。在文化站内,还有一个理疗室,一位精通按摩技术的村民正在为村名进行身体康复治疗。村民们纷纷表示,这座文化活动站给大家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平日里文化娱乐有了好去处。在几位熟悉古典乐器的村民的发起下,村里还建了一支几十人的民乐队,精湛的技艺不仅受到了广大村民的欢迎,还经常参加全地区的文化活动。

像城根村这样的村级文化活动站,我们淮河还有2个,分别分布在黄岗和腰滩两村。同时,镇里在洪建村还建立了文化服务中心,在杨嘴新村建设了村民文体活动中心,通过开办百姓沙龙,红色讲堂等活动,为群众提供书法、绘画、合唱、舞蹈、摄影等多方面的艺术指导。同时还免费开放乒乓球、台球等文体活动场地,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近年来,在淮河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群众性的文体活动阵地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这些阵地不仅成了群众娱乐的好场所,也为顺畅邻里关系,推进地区和谐做出了贡献。

三、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 2011年秋的一天,刚准备下田的农民听见庄头传来阵阵的鞭炮声,都围拢过来看看发生什么喜事了,原来花园村村民刘伟家被评为“五好家庭”,村支书正在为刘伟家挂牌呢。户是社区的细胞。户的文明程度决定社区的文明程度。为把农村社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辐射到户,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户评选活动。实践证明,我们开展的“五好家庭”、“党员示范户”、“好邻居”、“十星级文明户”等评比活动,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我们结合农村社区文明户等的评比,指导村委会健全《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根据社会发展和农村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展文明户评比活动,提高文明户评比的针对性;通过村民会议制定好文明户评比标准,增强文明户评比的有效性。村民道德评议会作为文明户的组织者和评定者,通过健全道德评议制度,做到公正、公开,使文明户评比评出正气,评出文明。对文明户进行大张

旗鼓的表彰和宣传,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推进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启示思考 思想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文化文明已不再是软指标,而是硬环境,不再是没效益,而是生产力。基层文化建设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我们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区为重点,以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富有特色的基层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努力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一,让群众文体队伍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主导。将社区秧歌队、舞蹈队、健身操、腰鼓队、合唱队等群众自发形成的文体队伍进行整合,形成管理规范、常年活动的文化活动的主力,加强对基层文化干部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再通过他们对群众文艺人员进行指导,提升演出水平,打造品牌,以此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促进地方文化活动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二,让文化成为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的事业。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认真解决基层文化设施、场所、设备、网络、编制、经费等方面的问题,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同时,积极吸引社会投资,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的基层文化建设新

格局。

第三,让基层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常建常新。开拓创新,把思想建设和开展文娱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先进性和广泛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有机结合,把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和卫生知识、开展体育活动等有机地融入文化建设工作中。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坚持为农民群众送戏、送书、送电影、送科技文化知识。采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整合现有文化资源,传播先进文化和现代科技知识。

第四,把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列为考核领导干部绩效的重要内容。强化领导干部加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意识,高度重视并从方方面面关心支持文化建设,以基层文化的优质化全面提升社区社会文化水平,实现社会风气和文明程度的飞跃。

篇11:充分发挥党校的功能和作用

一、党校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重要历史责任

始终把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放在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首位,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是党保持先进性的首要条件。党校作为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的重要理论阵地,负有学习、研究、宣传党的理论和增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历史责任。

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理论的先进性和我们党对先进性建设的自觉意识和先进性理论的不断推进上。

党的先进性,还突出表现在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全党,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上。重视和发挥党校阵地作用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和重要经验。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党8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党校事业的发展历来同党的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连,与党的先进性建设息息相关。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都从干部教育培训抓起,从而保持了党的先进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成立55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为新疆的民主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干部。新疆和平解放后,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培养大批各民族的共产主义干部的指示,新疆分局开办了地方干部训练班(自治区党校前身)。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全疆各地开办各级各类干部训练班25个,培训学员3661人。到1952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实践锻炼,新疆干部总数从27000多人增加到470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从3000多人增加到29500多人,为新疆基层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

进入新世纪以后,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自治区党委连续几年在自治区党校举办地厅、县处和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各级各类干部近万人次。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重视和领导下,全区各级党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改进创新,进一步加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的教学,使党校的阵地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和加强。实践表明,党校应当而且也必须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承担重要的责任,这是由党校的性质和历史地位决定的。

二、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本经验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强化党校功能和作用的重要契机。根据中央的要求和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全区党校系统认真扎实地开展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在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上做文章,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党校的作用。

1、强化党校办学的新理念,从办学方向上体现先进性的要求。适应干部教育培训形势特别是培训目标的变化,制定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化教学和科研改革、加强队伍和学科建设、提升服务保障能力等八个方面的整改措施,并作为长效机制确定下来;拟定了校(院)“十一五”建设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奋斗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进一步牢固树立了为党委政府工作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服务、为学员和教职工服务的意识,使办学宗旨和方向更加坚定,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对党校在先进性教育和先进性建设中的责任更加明确。

2、优化学科布局和队伍结构,从学科和队伍建设上体现先进性的要求。坚持突出重点,培育优势,体现特色,巩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科,重点发展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区域经济、政治学等特色强项学科。加大了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力度,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干部队伍,从而强化了党校在先进性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基础和主体条件。

3、加强社会调研并形成合作交流机制,从学风上体现先进性的要求。围绕自治区重大战略部署和加快新型工业化建设、农业四大基地建设、天山北坡经济带优先发展、乌昌经济一体化及维护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等重大举措,组织主体班学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入有关地州和县市进行考察、调研和学习,到高等校、科研单位考察,建立了学员和教员科普教育基地及实习调研基地。与有关地州协商建立长期合作交流机制,开展了合作项目研究,选派了一批青年干部和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和社会实践,创造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优化学风的浓厚氛围。

4、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体现先进性的要求。积极推进从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结合的培训转变,在教学中突出了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学习贯彻党章等内容,积极探索研究式教学及其实现形式,强化了学员管理、考核和党性锻炼,为增强党校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必要保证。

5、加强先进性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宣传,从科研重点和发挥党校系统的整体功能上体现先进性的要求。2005年8月,我们与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联合召开了全国党校系统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就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前沿问题和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其中一些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具有超前性,在区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进入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以大型调研的方式,带动地州、县市党校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开展了科研工作。

三、发挥党校阵地作用的思考

党的先进性历来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时代和实践的发展,总是不断给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新课题、新任务和新要求,也不断赋予党的先进性新的内涵。为了不断推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战略任务,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党校自身的职责,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有如下几点思考:首先,要始终把党校工作放到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和党的建设的全局中去认识、去谋划,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任务,使党校在党的先进性建设走在前列,站在先进性理论研究的前沿,成为保持党员和领导干部先进性的重要基地。

其次,要进一步把握党校教育规律。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核心内容和根本目的,提高学员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科学理论和践行党章的能力。

第三,要进一步探索干部成长的规律。不断强化学员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第四,要进一步发掘研究理论和总结经验的功能。通过领导干部培训和调研,推动先进性建设,形成实践成果;通过总结经验,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取得制度成果;通过理论研究,进一步探索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问题,注重理论创新,取得理论成果。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重大科研项目,组织系列课题研究,推出更多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努力做到在党委、政府决策中能看到党校的科研成果,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理论宣传中能听到党校的声音,在有关部门和各级党组织的工作中能有党校的咨询应用服务,不断拓宽党校的功能和作用。

上一篇:小升初文学常识之唐代作家作品下一篇:写给男朋友的话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