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阀和球阀之异同

2022-08-18

第一篇:截止阀和球阀之异同

瑜珈和普拉提之异同

相同:

1、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专注身心合一。

2、身心类课程,都可使身心放松。

3、强调呼吸和动作的配合。

4、都有垫上课和器材课程 。

5、都要求尽可能赤足练习。

不同:

普拉提

1、百年历史,从康复和现代健身理论发展而来,整个运动体系都以解剖学和西方医学为基础

2、动态连接的周期性动作,很多动作模仿人类的活动(如行走、转身拿咖啡)

3、强调核心稳定和控制,骨骼的合理排列,侧重肌肉力量、柔韧以及协调性的平衡

4、侧重精确、流畅的动作,侧重现代人姿态纠正及体形的完美

5、最终目的是还原生活,拥有健康

瑜伽

1、数千年的历史,从哲学思想和梵我灵修的法门发展而来,某些流派有宗教背景

2、每个体位主要是静态的停留,大量动作模仿自然界的花鸟虫鱼

3、练习侧重身体各个体位的拉伸伸展,兼顾平衡和放松,

4、专注心灵层面,在练习过程中进行内观,强调尽可能的放松身心。

5、最终目的达到“三摩地”境界(Samadhi),即身、心、灵内外的统一联合,心灵回归真我

第二篇:浅析杜牧与李商隐咏史诗的特点和风格之异同点比较

浅析杜牧与李商隐咏史诗的特点和风格 本文来自

http// 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咏史诗体是由东汉的班固创始,可惜“质木无文”。尔后越来越多的诗人投身于咏史诗歌的创作。中晚唐以前的咏史诗普通是对历史人物、事情停止叙说或概括,来表达本人的思想情志,其中含有较多作者的个人理性认识。而咏史诗开展到晚唐时期,名人名作迭出,并表现出激烈的历史理性考虑。

一、晚唐咏史诗的创作背景与开展

(一)晚唐咏史诗创作的社会背景

中晚唐时期君主崇尚经史、以史为鉴的思想认识,以及科举考试强化了对历史学问的考核的用人文化导向,构成了学问分子们讨论历史兴亡、论辩古今盛衰的史论风气[1]。另外,晚唐社会内忧外患交错,敏感的学问分子们感到国事日非,因此大量停止咏史诗的创作企图解救社会衰落局势。其选材上的宽广与丰厚、内容上的大胆与挖苦、感情上的哀怨与敏感等,将咏史诗的创作视界带入到一个全新的范畴。

(二)咏史诗体裁流变

唐代咏史诗体裁可谓众体皆备,但中晚唐以前的咏史诗多为古体,律诗与绝句是少之又少。中唐以后以刘禹锡为代表的诗人越来越多地创作七绝、七律咏史怀古诗。直到晚唐,杜牧成为第一个大量采用七绝方式写作咏史诗者。尔后,七绝便成为人们咏史经常用的体裁。李商隐也是当时咏史诗之大家,咏史之作多达六十多首,而且各体俱有佳作,更以七言律绝的成就突出。杜牧与李商隐是众多的咏史诗人的优秀代表,在咏史诗的开展长河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二、生平背景与创作心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或樊南生,河南人,自幼处境微寒,生活困难。李商隐终身都被卷入牛李党争难以自拔,跟随双方的政治浮沉而遭受牵连。他的悲剧遭遇,从基本上来说是唐后期整个社会上的种种积弊理想所形成的。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出身于世家大族,后家道中落。由于其性情耿介,终身仕途不很自得,使得杜牧对社会理想有着超于常人的较为苏醒的认识,从而在其诗中得到了较为客观全面的反映。杜牧继承了他祖父杜佑经世致用的传统,入仕之前便关注历代兴衰得失,好论政谈兵[2]。二十三岁时他就写下了著名的《阿房宫赋》,以挖苦敬宗的耽于声色游乐。这些都为他后来的咏史诗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杜牧、李商隐都处在唐朝社会黑暗及内忧外患的时期,都盼望力挽狂澜。两人写诗时的个人心态是不同的。李商隐在历经了无数人生道路的坎坷后,已朦胧觉得唐王朝中兴无望,又觉察本人缺乏挽救时局的力气与自信心,于是悲观心情渐浓,思想上产生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傍晚”(《乐游原》)的危机感和破灭感。他内心的苦闷和悲愤都反映出一种每况愈下、傍晚渐近的时期氛围。黑暗的理想与他急迫想挽救理想的愿望锋利地冲撞,他只能把本人对理想地深入了解,完整融入在历史事情的抒写之中。

杜牧的心态与李商隐则迥然有别。杜牧终身有着“愿补舜衣裳”的雄心壮志,置信只需本人的政治才能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就会在挽救大唐的危机命运中大有作为。杜牧的“天才的自信”,在很多咏史诗中都得到充沛的表现。理想严酷,报国无门,杜牧短少一个让他发挥才干的平台,因而他才好作昭雪咏史之作。在《赤壁》、《题乌江亭》这两首诗中,他嘲笑周瑜凭仗运气在赤壁取胜,嘲笑项羽不能委曲求全,缺乏百折不挠的肉体。他在翻历史陈案时突出强调个人的作用就能充沛表现对本人政治才干的自信。

三、“讽”与“鉴”的创作目的

哲学是笼统地考虑着世界,诗则是详细地表着着世界——目的都是为了可以改造世界。李商隐和杜牧咏史诗都怀着高度的创作认识以期救国难于水火。

因生世的迂回与理想的不得志使李商隐对社会有更冷峻与明晰的认识。他的咏史诗多为“借古讽今”。挖苦产生于诗人对他所生活的世界看出了致命的矛盾,是人类的理性向它的毁坏者的一种还击[3]。讽是其目的,也是其创作手腕。而他还不是坦率的挖苦,而是直接行事,多为指事切近,大胆揭露,“敢言人之所不敢言”。如《龙池》有关唐、杨的故事早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就写过,但是被有意作了掩饰和修正,借以歌咏二人生死不渝的爱情。李商隐却旨在揭露玄宗霸占儿媳的淫秽丑行,据实直录,毫不掩饰,虽无一恶字,却无一字不贬。李商隐在《华清宫》用了明显的反讽手法发难于当朝皇帝唐玄宗,使语调愈加尖刻冷峻。致使纪昀曾用“尖酸苛刻”来形容其诗,很多人也以为“大伤诗教”。 其实他是顺应本人的激烈情感,没有遵照自古以来就奉行的“怨而不怒”的传统规范而已。

杜牧的咏史诗大多是就史而论史,有感于晚唐颓势,较为笼统地表达兴亡之感,固然其诗不乏挖苦意味,但其中“鉴”的作用更为明显,以期到达警诫作用。如《泊秦淮》一诗叹商女唱曲,世风日下,迂回影射了他所处的晚唐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衰败理想,以警醒众人不要沉溺于声色而重蹈亡国覆辙。诗人在《江南春绝句》中凭吊南朝毁灭时的寺庙,对其来历稍作点拨,使人既纵向想象当年这些佛寺建造的历史,又能横向联想唐王朝过火崇佛致国力衰退的结果,含蕴地揭露当时崇佛修寺的情形。无论偏重于“讽”还是偏重于“鉴”,他们都以叹古怀昔的旧方式,反映了理想社会,及难以排遣的兴废之感,扩展了咏史诗表现的容量,加强了咏史诗的理想性。

四、 同而不同的艺术特征

杜牧、李商隐的咏史诗比拟考究立意构造、遣词造句,其诗的艺术特征与表现手法,有些是相近的,有的则是各有特征。

(一)选材典型,常常以小见大

李商隐的咏史诗常选取典型的人物、事情来到达对昏君奢淫误国的有力揭露挖苦。选用历代昏君,将他们作为历史的背面典型,以此讽喻当代君王。如《隋宫》(绝句)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实,总结隋朝亡国的经验,着力描写隋炀帝祸国殃民的暴君形象。而选用正面之人如屈原、宋玉、贾谊等,借咏叹这些人的不幸遭遇,表达本人的身世之感和人生慨叹。李商隐还常选取昏君玩耍淫乐的小物品,小题大作,以小见大,寄寓深入慨叹,如在《齐宫词》中,诗人借用九子铃来串演北齐后主、梁台新主相继荒淫亡国的悲剧,寄予兴亡的慨叹。

杜牧的《赤壁》是由一件从江沙打捞出来的三国时的铁戟联想起那场历史上触目惊心的赤壁之战。还运用铜雀、二乔这些虽与战争无关,但却是三国时的标志性人物、建筑意象,来引发宏大的时空逆转与深长的历史考虑。《过华清宫绝句》不曾罗列玄宗骄奢淫逸的生活现象,而只选取千里急送荔枝博取贵妃一笑这样一件“小事”简单陈说。谨守了历史的真实,又高于历史的真实,到达了艺术的真实,构成十分富于戏剧性的局面,于细微处发现历史问题。

(二)比照激烈,叙写形象

在诗中展现鲜明对照的历史画面,能以最省俭的笔墨,将诗人丰满丰厚的感情,表现得痛快淋漓。

李商隐写作咏史诗,与很多诗人有所不同,常常很少直接谈论和详细评判,用笼统的道理来经验人们,而多经过展开合理联想和形象叙写,从比照鲜明的画面和意象中寄寓讽喻之情。《北齐二首》篇中“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剪裁了发作于不同时间的两个场景,不留情面地将昏君的丑态用鲜明的比照展示出来, 国之将亡,昏君仍沉浸后宫,字里行间充溢着锋利而辛辣的挖苦意味。《南朝》则把陈后主的荒淫较比于齐废帝有过之无不及,后代荒淫甚于前朝。

杜牧也常运用鲜明对照的特写镜头。如《台城曲二首》其一描写陈亡时陈后主在国破后竟可笑地躲入井中,而城外军队战势剧烈,城内城外的场景形象而杂乱无章的逐个展开,比照激烈,情节形象可感。更为著名的《过华清宫三绝句》,更是劳民伤财,生活朴素的进贡荔枝只为博美人一笑,真正所谓“一笑倾城,一笑倾国”。宫中歌舞升平,宫外则社会政治形势剧变,画面虽简单,却将当时外表波涛不惊,实践暗流汹涌的政治无限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动态,将山河破碎的缘由逐个用形象的笔触作了提醒。

(三)擅长“点铁成金”,谈论不落俗套

咏史诗题材多为众所周知的不新颖题材,可是“小李杜”可以对陈词滥调的典故“点铁成金”,显现了他们特殊的见解,使咏史诗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历史鉴戒意义都得到了很大进步。

如李商隐的七绝佳作《梦泽》,关于“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气性地责备残暴荒淫的“好细腰”的楚王。李商隐却将批判重点放在自食其果的宫女身上。他不是外表性的挖苦这些人的媚主邀宠,而是深化地挖苦这些悲剧人物麻木不仁的人生状态。这种深层次的考虑曾经远远超越了这个题材原有的普通意义,将腐朽丑陋的世风作了最实质的暴露。其咏史佳作《贾生》,也打破了借贾谊的阅历以表达己之不遇的习气做法,从贾生被君主赏识的角度动身,先抑后扬,反其意而用之,将事实的真相与表象自我矛盾。

杜牧很擅长对历史人物事情重新做出评价与出其不意的谈论,浸透着一种对历史和理想的体察。他在《题桃花夫人庙》(七绝)深究息国之亡的缘由。正如《瓯北诗语》中所评:“以绿珠之死,形息夫人之不死,高低自见。而词语蕴藉,不显露讥讪,尤得风人之旨耳。”[4]他可以这样锋利地提出问题,是那些人所尽知的美色误国之粗浅见解所远不及的。而《题商山四皓庙》取典于吕后请商山四皓出山以固太子储位之事,历来人们对此事评价甚高,而杜牧能超出常人的目光,指出因四皓出山而致吕后专权的恶果。这种立意的高绝,见解的独到正如赵翼所云:“杜牧之作诗,恐流于平弱,故措词必拗峭,立意必奇辟。多作昭雪语,无一平正者。

第三篇:闸阀和截止阀的区别

1.结构不同。闸阀比截止阀结构复杂,高度尺寸较大,从外形来看闸阀比截止阀短而高,特别是明杆闸阀需要较高的高度空间,这在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选型要注意的。

2.密封面不同。闸阀在开启和关闭时阀芯和阀座密封面始终接触并相互磨擦,因而密封面容易磨损,特别是在阀门处于接近关闭状态时,阀芯前后压差很大截止阀,密封面磨损就更为严重;

而截止阀的阀瓣一旦处于开启状况截止阀,它的阀座和阀瓣密封面之间,就不再接触,因而它的密封面机械磨损较小,但是介质如果含有固体颗粒,容易损坏密封面。

闸阀密封面有一定的自密封能力,它的阀芯靠介质压力紧紧地与阀座密封面接触,达到严密不漏。 楔形闸阀的阀芯斜度一般为3~6度,当强制关闭过量或温度变化较大的阀芯容易卡死。所以,高温、高压楔形闸阀,在结构上都采取了一定的防止阀芯卡死的措施。

截止阀的密封面,必须施以强制力关闭的阀门才能达到密封截止阀,在同样口径、工作压力和一样的驱动装置下,截止阀的驱动转矩为闸阀的2.5~3.5倍。这一点在进行电动阀门的转矩控制机构调整时,应加以注意。

截止阀的密封面,只有在完全关闭时才相互接触,强制关闭的阀芯与密封面的相对滑移量很小,因而密封面的磨损也很小。而截止阀密封面的磨损,多数是由于阀芯与密封面之前有杂物,或者是由于关闭状态的不严密,引起介质的高速冲刷所致。

3.流阻不同。闸阀在全开时整个流道直通,此时介质的运行的压力损失最小,与截止阀相比较,它的主要优点是流体流动阻力小,普通闸阀的流动阻力系数约为 0.08~0.12,而普通截止阀的阻力系数约为3.5~4.5。开启关闭力小。闸阀通常适用于,不需要经常启闭,而且保持闸板全开或全闭的工况,不适合 调节、节流使用。而截止阀在整个行程中的流阻都很大,不平衡力大截止阀,所需的驱动力或力矩也相应地要大很多。但它很适合用作流体的调节、节流。

对于高速流动的介质,闸板在局部开启状况下,可以引起阀门的振动,而振动,又可能损伤闸板和阀座的密封面,而节流,会使闸板遭受介质的冲蚀。 4.流向不同。截止阀在安装时,介质可以从阀芯的下方进入和从上方进入两种方式。介质从阀芯的下方进入的优点是当阀门关闭时盘根不受压力, 可以延长盘根的 使用寿命,并可以在阀前管道承压的情况下,进行更换盘根的工作。介质从阀芯的下方进入的缺点是阀门的驱动转矩较大,约为上方进入的1.05~1.08倍, 阀杆受的轴向力大,阀杆容易弯曲。为此,介质从下方进入方式,一般只适用于小口径截止阀(DN50以下),DN200以上的截止阀都选用介质从上方流入的 方式。电动截止阀一般是采用介质从上方进入的方式。介质从上方进入方式的缺点正好与下方进入方式相反。而闸阀的流向,从两方进入效果都一样。 截止阀与闸阀相比较,优点是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制造维修方便;缺点是液体阻力大,开启与关闭力大。

5.行程不同。闸阀的行程比截止阀的要大。

6.维护流程不同。闸阀的维修,不适合在现场管道上进行,而 大部分截止阀的阀座和阀瓣,可以在线更换,无需把整个阀门,从管线上拆下来,这对于阀门和管线焊接成一体的场合,是很适合的。

当 然,闸阀与截止阀的区别还不止这几种,在选型和使用中我们要很好地区分它们的异同,才能避免出错。截止阀和闸阀的应用范围是根据其特点决定的。在较小的通 道中,当要求有较好的关断密封性时,多采用截止阀;在蒸汽管道和大直径的给水管道中,由于流体阻力一般要求较小,则采用闸阀。

第四篇: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之异同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企业形象的总和。本文通过对中美日三国企业文化的对比来分析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企业文化美国企业文化日本企业文化启示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实践过程中,由企业管理者倡导的,在大部分员工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感觉氛围、企业形象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建设需要满足与战略系统相匹配的要求和与组织能力系统相匹配的要求。在这个定义中,企业文化包含了四个层面的内涵:

1、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决策者主导和倡导的,支撑企业发展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价值主张。

2、共同的行为模式——共同的行为模式包括由共同的行为意识、行为能力、行为实践构成的行为习惯和相应的行为结果。

3、共同的感觉氛围——组织群体共同的心理契约,形成了大家习惯的感觉氛围,这个氛围也是我们通常讲到的文化氛围。

4、外在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感受和认识。

企业文化是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所创建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制度、组织机构、企业环境、企业产品、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等。价值观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的产生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企业文化至少分为核心层和外围层。核心层是指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的外围层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模式。

企业文化在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中的每一件事,大至企业决策、人事任命、干部选拔,小至员工的行为举止、衣着爱好;它影响着企业的每时每刻,早至创立之初如何开展业务扩大规模,中至如何维持优势二次创业,后至走向衰退或者基业长青。具体地说,企业文化的作用有以下五个方面:

1、具有企业灵魂的导向作用

2、具有团队精神建设的凝聚作用

3、具有实现企业振兴的激励作用

4、具有行为规范内在的约束作用

5、具有企业形象美化的辐射作用

二、中国企业管理特色

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历了百余年。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风格,主要有以下3个特点:

1.经营者权威影响大,管理体制具有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经营者领导权威影响极大,对其决策难以左右;管理体制受经营者意志影响较大,不确定性较强。究其缘由还是****传统思维的影响,民主意识淡薄加之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人治”大于“法制”就在所难免。市场经济瞬息万变,高度集中的领导管理体制能对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制度灵活性强;管理中的“人治”思想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和以人为中心管理特色形成。但在某种程度上集权式人治加大了经营的风险,在缺乏系统科学的制度的约束下难免失误。 长期战略目标功能细化

许多中国企业惯于将长期战略分割为若干单元,逐层完成,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痕迹。战略制定者希望通过将战略分解细化使得其被各级管理层所熟知和认同,使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单元明晰努力方向和目标。在现实中,这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企业的战略一

方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须根据变化适时调整。但中国企业对此还较为欠缺,易在朝令夕改和墨守陈规中徘徊,使得长期战略要么缺乏连续,要么与实际脱离,甚至盲目多元化经营,最终功能弱化,没有发挥应有的宏观方向作用。 企业文化建设特色明显

企业文化的形成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企业文化具有典型的东方色彩:政治色彩浓厚、开拓创新与中庸保守和拿来主义并存、追求标准和大一统思想、非制度型等。这些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使企业内部有强烈的大局意识,灵活性与稳重性并存。但缺陷也很明显:忽略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作用;过分强调群体意识使创新意识较为缺乏;缺乏平等观念,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企业效率;“大一统”、中庸、强调安于守成束缚个性创造和开拓精神,压抑企业潜力。

三、日本企业管理特色

日本在科技创新及管理创新上都很优秀,其企业东方式的管理方式和管理风格鲜明:

1.树立员工是最重要经营资源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作为东方国家,日本的企业认为人的能力具有很大的发展性和可塑性,给予职工的待遇等于对其能力发展的投资。员工应在工作中开发能力、追求自己,以及公司的最大发展。这些是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管理理念相融合的反映。“要满足客户,首先要满足自己的员工”,这种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极大调动了积极性,使企业由过去的劳资关系紧张到今天上下“一心同体”。例如许多企业在厂内有壁报,对各方面有成就的人发表扬状,鼓励提合理化建议,丰田公司汽车生产线上70%改进措施来自于此。传统日本企业很少裁员,通过尽量满足员工生活达到激发其工作热情,让其明白个人待遇是通过集团总体盈利提升来达到的。公司并不追求即时偿付和经常性分红,倾向于长期激励。有这样的经营思想做支撑,企业可以实现长期繁荣。 极其注重产品技术研发

日本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上力度极大。例如东陶、大建等公司基础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5%,年均研发费用多以十亿元计。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除在事业部门设立研究室外设立有公司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大建工业公司的研究所致力于住宅环境等基础方面的研究,事业部门的研究室根据基础研究和市场调研进行产品开发研究。另外,日本企业在研究中重视技术设备的改造。在三菱材料,近年来新建的厂房和设备所占比例很低,但是设备的使用效率非常高,某些生产设备并不十分先进,但是通过其不断的技术改造和革新,在提高效率方面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比之下,忽视基础研究、研发项目多限于对现有设备工艺的改进,易被模仿复制是中国很多大型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并保持稳固的核心专长的主要原因。 3.重视联合协作,形成成本最低化产业链

日本在战后经历了多次的企业重组,形成了独特的协作方式,以求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增强竞争能力。协作首先在公司间开展,例如丰田汽车就有1000多家配套厂。时机成熟时,一些企业也会将业务相对独立的分支机构分离,形成新的合作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开始积极降低销售成本,促使一些目标市场相同或相近,而产品性能互补的企业合作。例如大建工业和TOTO共同使用销售渠道但不形成资产关系,用大建工业一位负责人的话叫做“恋爱而不结婚”。

同样,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注意现有资源调配使用,采用大协作的方式降低成本,在存量基础上增加投入,减少不必要的竞争,避免过度多元化经营的恶果,以便提升核心专长、强化资本运作。

四、美国企业管理特色

美国作为世界头号强国,其现代企业发展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依托信息化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活力大增,企业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速度质量观”超越传统的质量观,实现“速度为王”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迅猛发展,意味着“惟一不变的就是变”。经营战术层面上,“速度为王”意味着用依靠网络改造价值链,使生产链变成需求链,用速度实现成本有效性。戴尔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抛弃大规模生产、代理商分销模式,采取消费者定制的直销模式,用快速的需求反应速度建立新行业标准。“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定单、联络、时间和高速度。”这种新的价值链方式,在PC生命周期“转瞬即逝”的情况下很有成本有效性,消除从厂商到顾客过程中的低效,实现了“零库存”。在对质量的理解上强调从静态质量走向动态质量,认为对质量的持续改善比质量本身更重要。故满足需要已经远远不够,现在要的是更快的满足。 精简组织机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精简行动,目前美国不少几万员工的大公司行政人员不到百人。其精简方式并不是一刀切,而是外科手术式的精确调整。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在总体精简的前提下,该减的减,该增的增,从实际需要出发,在精简上做得干脆利落;对退休、死亡、辞职而出现空缺非必须的不予填补;对员工不轻易提拔,多用扩大职务范围的方法来鼓励,以减少管理层次与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竞争力。 将竞争从静态转向动态

谁是夺走你现有优势的杀手?《财富》曾就这一问题对500强的CEO们进行调查。选择最多的答案是:未来一到三年新出现的竞争者。由于竞争呈现高强度、高速度的动态性,美国的战略管理教材近年来开始怀疑(长期性的)“战略规划”的存在价值。现在倡导的观念是没有一成不变的竞争战略。以微软和网景在浏览器领域的竞争为例。Netscape本在互联网方面远远领先微软。但微软惊醒后没有在企业命脉所系的Windows里面打转,而是全面转向互联网,在解散了Windows97的开发组后将整个业务转到互联网上。而Netscape在成功后创新能力减弱,且还跟着微软的游戏规则走。在浏览器领域,后来大部分创意都来自于微软的IE而不是Netscape。这充分说明竞争互动的残酷性。打击对手的关键,是打击令其领先的规则。

五、启示

美日企业发展之所以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共性是两国通过多种文化深层次交流融合,将本国特色与外来方式结合起来,取精去糟,找到了适合本国的管理运作方式。日本儒家学说与西方思想和技术相结合,美国实用主义与欧洲契约思想始终是两国企业管理的文化基础,被恰当地贯穿于每一细节行为中。故两国文化土壤虽差异极大,具体方法大相径庭,但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企业无论从规模、核心竞争力还是效益上都居世界前列。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管理往往不能恰如其分地处理自我特色与外来方式之间的关系。要么思想落后体制僵化,要么是对西方模式全盘照搬、囫囵吞枣,始终徘徊。另外一个方面日美企业勇于革新,敢于对症下药,下狠药猛药,坚决剔除与企业生存发展不相适应的方面。这是中国企业管理中最大弊病。不改革或者流于形式的改革随处可见,这只会让企业与世界先进的差距越拉越大,终被残酷的竞争所淘汰。

分析比较三国企业管理的特点,中国企业需从中吸取营养、扬长避短,形成符合入世后全球化浪潮的管理特色,增强核心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参考文献:

[1]李卓 程永明:日本企业的社是与社训.当代亚太[J].2006,(12):52~57

王兰云:企业战略、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致性效应分析—以美国西南航空公司为例.现代管理科学[J].2007 (10):39~41

[2]张厚义等.中国私营企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路易斯•普特曼.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王骥洲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基于义文化传统的介入性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3-01

人与组织学新论导师:程永帅

院系: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班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生:朱向阳

学号:

电话:

11-02班541104010259 13673397484时间:2013 12 2

第五篇: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异同(推荐)

儒家与法家法律思想之异同

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各有不同。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刑法思想中内容最丰富的部分。这两个学派的刑法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刑法思想的基础,也成为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夏商时代的神权法思想到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法律也在不断确立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主流地位。

春秋以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开始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他所主张的贤人治国、德礼为主、刑罚为辅的治国原则作为一种朴素的法律精神在当时获得了可靠的市场支持。

随后,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以及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在各自的学派中也详尽阐述了他们对于法律的理解和认识,为后来法律在中国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坚实基础。孔子、老子、韩非子等人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也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法律工作者。

由于所处的社会阶级不同,儒、道、法三家的法律思想也明显带有各自阶级的色彩。儒家追求礼治,法家则坚定的信奉法治。

儒家的礼治继承了西周以来的礼法传统,强调家国一体、孝悌为本的宗法观念。家族伦理、亲亲尊尊、明德慎罚、中庸之道成了儒家法律思想的核心和最高价值标准。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鲁国及春秋各国的教育事业,其所提倡的以仁为本的主体思想至今仍在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行为规范。

跟儒家明显带有官方性质的传道、授业、解惑相比,作为史上最著名的隐士,老子的思想则更容易获得来自民间的支持与认同。在许多自然与社会现象无法得到足够的科学支持的背景下,老子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开始在当时的社会中大行其道。老子认为“道”高于仁义礼法等一切规范,仁义礼法等社会人事的有为都不如“道”的无为,只有“道”才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原则与最终归宿。

对于儒家思想,尤其是道德观,道家批判起来绝不留情面。李耳、庄周等道派代表人物在一种自我营造的乌托邦的氛围中,怀疑一切、否定一切,为后人留下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法律虚无主义的光辉思想。

春秋之后,土地私有制势不可挡,生产方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原有的社会关系开始逐渐被新的秩序所代替。儒家与道家所树立起来的法律规范已经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在这样一个时代更迭的历史时刻,法家出现了。他们坚定地团结在以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封建新兴地主阶级周围,重新定义法的概念、性质、起源以及作用。推行“以法治国”的全新理念,彻底摒弃了儒家“贤人治国”方针政策。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认为,法是以刑罚为主要手段,依人们的等级名分而确定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由国家制定公布与执行,所有人都必须遵守的成文的行为规范。法家强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法律的作用,必须树立法律的绝对权威,对儒家的道德教化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不屑一顾,极力主张法律的强制手段才是统治阶级江山永固的唯一法宝。

当然,作为封建专制社会,儒、道、法三家的法律思想的根本都是试图最大限度地维护既定的社会等级制度。

儒家治国的最高目标是要达到以宗法等级为核心的礼治局面,道家治国的最高目标是要通过无所为无所不为的理想主义方式实现江湖一统、秩序永存,而法家治国的最高目标则是要建立以郡主专制为核心的国家最高暴力机关,以达到法治的局面。

现在看来,法家的法治主张更符合战国时期的时代要求,法律思想也基本概括了法的内部属性,初步完成了从神治到人治到法治的过渡,法家的法律思想已经依稀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法律的影子。

上一篇:节奏的训练舞蹈教案下一篇:就职任职表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