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探讨论文

2022-05-01

【摘要】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使得固定资产重估模式是否采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背景及应用范围、会计处理和经济后果的差异对重估模式与成本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模式的未来应用作了简单预测。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税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探讨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税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探讨论文 篇1:

企业所得税下收入与增值税下收入确认的异同比较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活跃程度的不断增加,各行业和领域的市场经营状况都获得了大幅改观。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现代化企业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制定新阶段的战略布局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其内部成本管理的效果。关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内探讨的主要内容。文章结合二者在组成结构、关联系统、申报过程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通过系统的优化税收管理模式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管理效率,并通过合理的避税手段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管理效果,保证成本控制体系及其应用效果能够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中不断得以优化和提升。

关键词:所得税;增值税;收入结构;差异对比

在我国境内,企业运营中涉及到的最常见的两种税收类型即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二者共同构成了现阶段的企业税负的主要部分。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都是以纳税人的收入作为起点和应征标准而确定与之对应的应纳税额的。由于其与收入的关联性十分密切,因此在计算和统计时会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相似之处。但在实际工作中,考虑到大多数企业的增值税额,应纳税收入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的收入并不完全一致,有些甚至因为衡量标准的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二者在核算和统计时也必须以各自的计算标准和体系进行明确的区分。在当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税务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能够更快捷的进行协同工作,联合其他部门实现线上办公,并将部门之间的税收数据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共享。利用第三方涉税信息系统对纳税申报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能够更加灵活和精准的发现企业在纳税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问题,对于存在风险的情况能及时予以纠正或弥补。此外,企业更应注重自我审查,通过更加严密的管理方式对增值税及所得税的收入申报情况进行细致的流程梳理并通过合理合法的手段和措施规避税收过程中蕴含的风险。

一、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在确认收入方面的差异

一般来说,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所得税,通常以经过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得出实际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需用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和以前年度亏损,可见确认所得税下的收入总额是最重要的,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必须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销售商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确认收入的实现:商品销售合同已经签订,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相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企业对已售出的商品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已发生或将发生的销售方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另外,企业所得税法下还规定了托收承付、预收款等特殊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时点。而增值税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增值税纳税义务(即收入确认时点)发生时间主要依据权责发生制或现金收付制原则确定,并且基本上是哪个原则可以确认的早就应用哪个原则;也可以说增值税销售额的确认更接近于是一种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原则。

(一)增值税与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不同

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区别之一,也是最容易区分的特征即为,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产生的时间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等规定中对于增值税的纳税时间规定在收讫销售款项或开具发票的当天。企业所得税与企业的销售额相关,企业方面确认收入数额时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二)增值税和所得税收入确认过程的不同

增值税和所得税在本质、定义和发生的环境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活动,以及寻常市场环境下的销售和购买行为所对应的税收方式也会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存在税收方面的较大变化。在收入确认过程中,根据相关政策分析可以发现,增值税收入和所得税收入在确认原则及确认过程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一般来说,企业发生销售行为后,连带产生的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纳税义务是同时产生的。而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下,这些税收的确认方式可能存在差异。举例来说,租赁行业中企业提供预收款的方式为对方提供租赁服务,其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即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而所得税则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按期确认收入的。又比如企业在对其各种形式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清算时采取的处理方式,应该关联到的是按照销售价格计算的增值税额。当申报程序完成后,会计财务人员会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内容整理出净损益,为之后的所得税统计做好准备。一般来说,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净损益情况能够在企业所得税年度报表或成本支出明细中得以体现。由于这些营业外支出的存在和影响,企业最终的净损益金额必定会小于固定资产的出售价格。如果从销售业务的角度来看,增值税与所得税视同销售的方式与遵循的原则就并非完全相同。具体来说,企业所得税需要依据固定资产的权属是否发生转移而作进一步判断。相比之下,增值税的收入统计就更加复杂,首先要看货物的来源是自产还是外购,其次是关于货物的使用途径和转出渠道,包括对内的消费、职工福利、非应税项目和对外的分配、投资与捐赠等。这些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都会影响增值税的收入确认结果。

因此在所得税和增值税的确认过程里,对比时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全面考察了特定的销售行为中销售方和购买方的财务交易方式及貨物的支出付款形式后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纳税时间节点。又比如,企业批量采购某些外购物品作为员工福利发放,这时的增值税则不是普通的销售所产生。当企业所得税在进行收入确认时,由于资产的所属权已经转让给职工而不再属于企业方面。因此,已经被处置的资产按照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类似的还有政府补贴收入和特殊收入等,都应作为所得税确认收入。按照增值税纳税义务时间规定,需要先开具发票的,应在销售行为发生当天开具发票。实际经营业务中,经常会出现先行开具发票而实际销售行为并未完全发生或承诺提供的服务还未兑现等情况,处于这些阶段的所得税一般不被列入确认收入中。

(三)增值税和所得税确认收入金额的差异

关于增值税与所得税确认收入金额的差异,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商家买一赠一模式的销售。按照《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纳税人将购买、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无偿赠送于他人的,必须按照货物金额缴纳增值税。对于企业而言,类似的将企业内部资产所有权转让的行为也包含在增值税的缴纳范畴之内。此外,部分涉及到差额计税的项目也需按照企业所得税的构成而讨论。一般纳税人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差额计税项目如表1所示,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也要按实际收入的全额进行收入确认。

二、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确认收入的相同之处

(一)所有权属改变的等同视为销售行为

即便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在上述角度存在差异,但多数情况下当企业发生销售行为时,产生的所得税和增值税在收入层面是属于同时确认的。当企业将其内部资产用于市场推广或通过各种形式的销售行为,以及股息分配,公益捐赠等形式产生实际开支时,因资产所有权属发生改变而不属于内部处置资产的应视同销售确认收入。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进的货物作为投资使用,无偿赠送其他单位或个人的都应视同销售申报缴纳增值税。可以说,所有权属改变的视同销售行为,在增值税与所得税的层面所对应的收入确认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二)商業折扣和现金折扣销售行为

涉及到商品销售的商业行为大多是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速度而选择给予的价格上的优惠,都可以算作是商业折扣的范畴。凡是涉及到商业销售行为及商业折扣的,必须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的收入金额。销售商品期间涉及现金折扣的,则应当按现金折扣前的金额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3〕154号)第二条第(二)项等国家税务局关于增值税的相关规定,包括纳税人所采取的折扣方式及销售的货物明细在内,都应在同一张发票上注明销售额和折扣额度。并且按照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通过固定的操作方式够将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罗列呈现出来,从而保证按销售额征收增值税的准确性。在确认原则方面,商业行为所伴随的商业折扣和现金折扣的销售方式所对应的增值税,所得税的收入确认原则是基本一致的。

(三)分期收款的销售方式

近年来,伴随着市场商业行为的多样化和灵活化,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购买,同时尽可能的站在消费者考虑,商家纷纷出台了分期付款的支付方式。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试图通过更小的资金压力促进消费和购买行为的产生,潜在的为商家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根据我国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通过分期收款等方式进行货物的销售和交易的,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确认收入的实现。因此即便在第一次交易时没有完成全部货款的收取,仍可在后续一段时间内按照合同约定的收款节点和金额进行多次交易。由这期间所发生的销售行为所产生的企业所得税也需按照相关税法实施执行。除此之外,我国增值税暂行管理条例中,对于采取赊销和分期收款方式进行销售和买卖的行为,也对纳税义务的时间做出了明确规定。纳税时间一般设定为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当天。也就是说,不管是何种模式的分期收款,单次收款的金额多少,所对应的销售方式产生的增值税与所得税的收入确认原则都是完全一致的。

三、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在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确认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有可能增加企业的税负成本。增值税义务发生时间的确认并不等同于企业所得税,二者在税费的审批、确认、额度计算等其他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外部经济环境和企业内部的资产使用情况都会直接作用并通过增值税和所得税上呈现出的差异而得以体现。在增值税申报收入和所得税申报收入方面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是非常正常的,但对于这些差异却不能掉以轻心。有些差异的出现会带来严重的税务风险。对于已经出现的税费申报收入差异,企业管理层及财务工作者要保持足够的敏感性和警觉性,及时查找相应差异的成因以便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产生数额较大的滞纳金和罚款。

企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是互相关联而又彼此区分的,本质上的差异导致了申报收入的差距。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收入确认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应在掌握相关政策和申报流程的基础上,定时、定期检查二者的收入申报差异,进而在控制和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的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在纳税环节所面临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赵国忠.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下收入确认的差异比较[J].商业会计,2019(08):84-86.

[2]孙雁冰.税制结构、税制改革与产业结构变化——采用工具变量法的一项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8,9(01):49-60.

[3]樊其国.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税前扣除的例外情形[J].税收征纳,2019(09):24-26.

[4]田效先,鲍洋.新常态下中国税制结构优化的路径选择——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税务与经济,2016(05):71-76.

[5]谢东林.基于新收入准则下的会计收入确认及其纳税影响[J].财会学习,2018(25):153-154.

(作者单位:山东听涛物资有限公司)

作者:陈玉杰

税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探讨论文 篇2:

固定资产重估模式与成本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 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使得固定资产重估模式是否采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背景及应用范围、会计处理和经济后果的差异对重估模式与成本模式进行了比较,并对两种模式的未来应用作了简单预测。

【关键词】固定资产重估模式;成本模式;会计处理;经济后果

国际会计准则(IASB)IAS16中规定在固定资产初始确认后,企业可以采用重估模式或成本模式对其进行后续计量;而中国却禁止使用重估模式。随着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逐渐趋同,是否采用重估模式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对重估模式和成本模式进行了简单的对比,以期为我国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的背景及应用范围

(一)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的界定

在成本模式中,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它的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而在重估模式中,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重估日的公允价值减去重估日后的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

这两种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使用成本模式计量的资产可以改为使用重估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反之亦然。

(二)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的演进

历史成本一直在会计计量属性中占主导地位,而重估模式是伴随着公允价值的应用而产生的。公允价值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英美等国通货膨胀,如美国出现了高达10%的通货膨胀率,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的财务报告不能提供相关的有用的财务数据,所以产生了用当前价值(current value)来代替或补充历史成本计量的需求,进而许多国家改变了相应的要求。美国的FASB在1978年要求上市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按“一般购买力变动和现行成本/不变美元”模式补充披露企业的主要资产价值,英国也在1980年引入了Current Cost Accounting(CGA) Standard。当时就有很多公司重估资产,如从1980年到1984年,大约24.6%的澳大利亚上市公司每年都重估资产。在严重的通货膨胀过后,尽管CGA已经不再强制执行,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很多公司仍继续使用重估模式。但是在美国,因为SEC官员认为重估模式提供的信息有误导性,而SEC管理着上市公司的注册程序,所以,为了能够上市交易,几乎没有公司再使用重估模式。目前,重估模式主要应用于欧盟和澳洲,中国、北美、日本仍然禁止使用重估模式。

(三)后续计量模式选择的限制

IAS16对后续计量模式选择有特定的要求:

第一,任意一种模式应该用于整个类别的固定资产。第二,只有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固定资产才能使用重估模式。第三,如果一类资产采用重估模式,那么这类资产应该适当经常地被重估,以致其账面价值不显著不同于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IAS16没有规定重估的频率,而是建议重估的频率应该由固定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特点决定。

二、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会计处理的异同

(一)成本模式的会计处理

在成本模式中,无论公允价值如何变动,直至固定资产终止确认前,“固定资产”科目的余额一直是其历史成本,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其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损失。

(二)重估模式的会计处理

相比于成本模式,重估模式的会计处理要复杂得多。

IAS16陈述了两种抵销累计折旧的方法——净值法和总和法。净值法更普遍用于房屋建筑物,要求会计主体用“固定资产”来抵销“累计折旧”,也就是借记“累计折旧”,贷记“固定资产”。总和法要求会计主体依据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按比例重新表述新的原值和累计折旧,以使新的资产的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这个方法经常作为代表该固定资产重置成本的一个指数。例如,一台机器设备的原值是¥100 000,目前的累计折旧是¥40 000,公允价值是¥90 000。总和法要求“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的账面价值都增加至1.5倍,因此,借记“固定资产”¥50 000,贷记“累计折旧”¥20 000。

重估增值和重估减值的会计处理也不一样。首先,如果当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公允价值时,那么该资产发生重估增值,会计主体应该将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数额贷记到“固定资产重估准备金”——一个权益类账户。但是如果在此之前该资产发生过重估减值,那么该主体应该先贷记“资产重估利得”来转回前期的重估减值损失。只有超过前期重估减值的部分才会被贷记到“固定资产重估准备金”。如果在资产重估之前该资产发生过减值损失,那么在贷记“重估利得”之前应先贷记“减值损失转回”,使得减值损失好像没发生一样。重估增值计入权益类账户而不是收入类账户,也是重估模式和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模式的主要不同点。如果固定资产发生重估减值,那么出于谨慎性原则,会计主体应识别“资产重估损失”——一个费用类账户。可是如果该资产先前发生过重估增值,那么重估减值应先用来转回先前的“固定资产重估准备金”;然后再贷记“资产重估损失”。

同时,IAS16只允许同一固定资产的“固定资产重估准备金”和“资产重估利得或损失”相互抵销。只有在非营利组织,同一类型资产的“固定资产重估准备金”和“资产重估损失”才可以抵销。

当固定资产终止确认时,IAS16要求将原来计入的“固定资产重估准备金”直接计入留存收益,但不通过损益账户。

三、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的不同经济影响

(一)重估的成本

在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的不同经济影响中,最明显的就是重估过程中发生的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企业请独立的评估师重估,那么直接成本就是付给评估师的费用。Brown,Izan and Lohn提及,评估价格为AUS$30 000的固定资产的费用大约是固定资产价格的0.05%,评估价格为AUS$2 000 000的固定资产的费用大约是固定资产价格的0.2%。在澳大利亚,一些公司评估商业性财产的费用是AUS$800加上增值税。同时,重估模式还有间接成本——审计师为了降低审计风险而进行更多的审计工作,因此审计费用增加。除了实际的现金流出,重估还有很高的机会成本,因为董事要在重估上浪费时间,比如审视数据、进行讨论。总之,重估在时间和金钱上都是昂贵的,只是董事进行的重估比独立评估师进行的成本小一些。因此,只有当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大于重估的成本时,企业才会选择资产重估。

(二)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对借款成本的不同影响

虽然重估有成本,但相比于成本模式,资产重估增值更可能会降低借款成本。

第一,重估模式可以通过让企业避免违约成本来减少借款成本。相比于成本模式,资产重估增值增加了固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但负债的账面价值保持不变,重估增值后的资产负债率比在成本模式下的低,而且,许多借款协议中限制了资产/实物负债率的最高值。所以,重估增值能通过松动借款协议中的限制来避免违反借款协议,进而来减少借款成本——企业因为违约而归还的债务和发生的谈判费用。而在成本模式下,因为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即使是相同的企业也可能会违反借款协议。

第二,重估增值能表明企业的借款能力较强,而这个积极的信号能降低借款成本。相比于成本模式,重估增值增加了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但是负债的金额保持不变,那么重估模式下的财务杠杆就比在成本模式下的低,借款能力也就能相应地增加。Cotter and Zimmmer解释,如图1所示,除了财务杠杆,偿还能力是借款能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资产重估增值提高了抵押物在成本模式下的价值,而抵押物的价值又与借款能力呈正相关。因此,相比于成本模式,重估增值能提高借款能力进而降低借款成本。

而且Cotter解释,借款协议中实物资产的价值不包括在借款后资产重估增值的部分,除非这部分价值不超过受托管理人所指定的独立评估师确认的金额。这也就是说,债权人已经预测到并且接受了合理的重估增值。总之,应用重估模式减少违约成本和资本成本是可行的。

(三)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对政治成本的不同影响

相比于成本模式,重估增值也可能会减少政治成本。当重估增值时,每个会计期间报告的利润和最后的处置固定资产利得都比在成本模式下的少,但是所有者权益却比在成本模式下的高。所以重估增值后的净资产报酬率比在成本模式下的小,进而能减少政治成本。

第一,较低的利润能帮助企业减少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利于企业的决策。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经常关注高利润的大公司,有时会减少分配给大公司的资源,而且政府部门,例如物价局和税务局,还可能会采取行动去限制极高的利润。但是,这个结论的前提是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只关注报告的利润而不关注所采用的会计政策。

第二,更低的利润能减少罢工的发生。Brown, Izan and Lohn认为导致罢工发生的一部分原因是,工人们坚信公司的净资产报酬率很高,但是雇主不愿意增加工资。同时,尽管工会意识到重估增值的影响,但是财务报表仍然是展示净资产报酬率的最好工具。所以,相比于成本模式,重估增值下的净资产报酬率较小,那么增加工资的需求也应该较少。

通过减少政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不利于企业的决策和罢工的可能性,重估增值比成本模式有更大的可能去降低政治成本。

(四)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对股票价格的不同影响

很多研究表明重估增值还和股市价格正相关。Standish and Unguarded通过323家在1964—1973年期间重估过资产的上市公司研究重估模式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在重估月及其之前的月份,股票价格向上移动,并且这一水平在宣告后的期间内保持。但是仅当重估伴随着其它积极的信号,例如股票红利增加时,这个结论才是有效的。重估可以被视为管理层预测未来利润增长的信号。Adoody,Barth and Kasznik分析了在1983—1995年期间重估过固定资产的5 000多家企业的数据,并得出重估增值和股票回报率显著正相关的结论,但是这个关系在低净资产报酬率的企业、跨地区上市的企业和经济波动的时期不明显,而且Easton,Eddey和Harris得到结论:和不包含重估准备金的总和相比,包含资产重估准备金的账面价值更接近该主体的市场价值。

四、成本模式和重估模式未来发展的展望

笔者认为,随着各国会计准则的趋同,并且重估模式能更好地提供相关可比的财务信息,重估模式将会被绝大多数的国家所允许。况且,历史成本计量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技术进步快、通货膨胀严重的今天,历史成本的计量假设受到挑战。允许采用重估模式应该会成为趋势。但是重估模式所带来的财务信息可靠性的下降将会限制重估模式的发展。公允价值是估计的价格,它的计量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假想的交易,可验证性差。而且,当前许多国家的财务会计和注册会计师的素质不高,不足以确保重估模式确认的账面价值的合理性。因此,即使将来绝大多数国家会允许采用重估模式,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仍然会以成本模式为主导,而且会限制重估模式的使用。

笔者同时认为,与现在的应用相似,重估模式将会主要应用于土地和建筑物方面的后续计量。主要原因是成本模式确定的这类资产的账面价值经常不同于它们当前的价值,该类资产的价格经常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该类资产的价格每年都显著上升,但成本模式下的账面价值却是每年递减。如果一个主体采用成本模式来后续计量该类资产,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折旧确定的账面价值几乎提供不了相关的资产状况的信息,该主体的财务状况将会被严重低估,那么股市价格、接管价格和回购价格就都会被低估。

例如,百大集团在200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中房屋建筑物价值被严重低估。公司2005年半年度合并财务报表显示其房屋建筑物净额2.82亿元,可是当时这些建筑物的市价大概是账面价值的五倍。因为百大集团的建筑物不符合投资性房地产的识别标准,所以这些楼房只能用成本模式来进行后续计量。很明显,百大集团资产状况被严重低估,所以回购股票的报价远低于百大股票的实际价值。

因此笔者预期重估模式将会被中国采用,而且将会被主要用于土地和建筑物的后续计量。

【参考文献】

[1] Brown P., H. Y. Izan and A. L. Loh(1992,)Fixed asset revaluations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Abacus28(1), 36-57.

[2] Cotter J. (1999) Asset revaluations and debt contracting.Abacus, 35 (3), 268-285.

[3] Cotter J. and I. Zimmer (1995) Asset revaluations and assessment of borrowing capacity. Abacus 31 (2), 136-151.

[4] Standish P. and S. Un (1982) Corporate signaling, asset revaluation and the stock prices of British Companies. Accounting Review 57 (4), 701-715.

[5] Aboody D., M. E. Barth and D. Kasznik(1999) Revaluations of fixed assets and future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the UK.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6 (1999), 149-178.

[6] Easton P. D., P. H. Eddey and T. S. Harris (1993) An investigation of revaluations of tangible long-lived asset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31 (Supplement),1-38.

作者:龙敏

税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探讨论文 篇3:

上一篇:派遣劳动者知情参与权保护论文下一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对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