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教案教学设计

2023-02-05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不但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屈原列传教案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屈原列传教案教学设计

《屈原列传》教案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屈原列传》教案

四、[自学检测]

(一)通假字

离,通“罹”;反,通“返”;见,通“现”;指,通“旨”;绌,通“黜”;内,通“纳”;从:同“纵”,合纵;“质”通“贽”,见面礼。

(二)重点实词

属:①连缀,引申为写作②通“嘱”,嘱咐

③隶属,属于④若属,你们这些人 伐:①夸耀,自夸 ②动词,声讨 ③动词,战胜,打败 ④名词,功业 志:①名词,意愿 ②记。③名词,志趣 ④记。 ⑤动词,记述 害:①动词,嫉妒。②损害。③名词,祸害。

(三)词类活用

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力。

⑵谗谄之蔽明也

动作名,中伤别人的小人。

...⑶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邪恶小人。

⑷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端方正直之人。

....⑸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

⑹蝉蜕于浊秽

蝉:名作状。

..⑺厚币委质事楚

名作语,用厚币„„„ ⑻泥而不滓

名作动,涅niè,染黑。

...⑼其后楚日以削

名作状,一天天地。

⑽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烟。 ..⑾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

⑿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 ....⒀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形作动。 ⒁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 使动用法。 ..

(四)句式特点

五、[精讲点拨]

(一)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节)

1、课文一二两节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

2、第一节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这段介绍,十分清楚,重点突出,但也非常概括,为什么?

明确: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情况写得如此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作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情况。

3、屈原为什么作《离骚》?第三节议论有什么作用?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纳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下文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4、概括段意: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二)研习课文第二部分(4—10节)

1、这一部分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1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明确: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心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聩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

2、有关史实:

据《史记〃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赂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讴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3、第九节的议论体现了屈原的什么精神?

第九节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4、概括段意: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三)研习课文第三部分(11—12节)

1、这一部分着重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对话描写,揭示屈原“见放”是时代的悲剧;表现屈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再次强调屈原高洁的人品、决不向世俗妥协的意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抗争精神。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关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议论,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2、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明确:第11节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12节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3、概括段意: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四)研习课文第四部分(13节)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段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他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六、[突破难点]

“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

2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二语文教案

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大致有四:

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其

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七、[课文小结]

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八、[达标检测]

1.C 2. C 3.A 4.B 5.C 6.C 7.D 8.参考答案: ①他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国家治乱的规律,无不透彻明白。②用一个张仪抵汉中地方,请您让我到楚国去。③(怀王)进入武关,秦国埋伏军队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楚国割让土地。

第二篇:《屈原列传》教案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掌握“令”、“伐”、“疾”、“使”等多义词。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认识屈原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 作斗争的精神。

3.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4.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屈原的不幸遭遇和历史事实,突出屈原的高贵品质、爱国精神( 第三段)

教学难点:记叙、议论、抒情密切结合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读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教学导入:

背景简介:

1课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史记记载了我国从远古直到汉武帝时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两千年来,我国封建社会的“正史”,大多数沿用《史记》开创的这种体例。《史记》不但是一部史学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语言简洁生动同时富于抒情性。它在叙述史实时,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斗争的精神。

2简介屈原的生平和影响:

屈原(约前340~前27幻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六十二岁时,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泪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名曰端午节。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三.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自读点拨】

理清文脉。

第一部分(第1-3段)

屈原见任——屈原被疏——屈原为文 第二部分(第4-10段)

屈原被绌,张仪行骗——怀王被惑,纵仪归秦——诸侯击楚,楚兵大败——怀王赴秦,客死异乡——屈原被放,心系怀王——子兰使奸,屈原被迁

第三部分:(第

11、12段)

江畔答问,绝望自沉——文泽后世,德威众杰

明线:屈原的命运(见任——见疏——见绌——见迁——自沉)。 暗线:楚国的命运(被骗——被袭——客死——灭亡)

(说明: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屈原列传》的大致内容,这也是理解屈原形象的前奏。) 感受屈原。 第

1、2段叙述屈原才能卓越,为国操劳,因小人使奸而被怀王所疏。第3段着力评述屈原创作《离骚》的根由:“忧愁幽思”。屈原因“穷”生“怨”,因“怨”为文,而此“穷”此“怨”皆因奸佞蔽明。屈原的美政之梦光明磊落,然而被谄被谤,孤独无援,此时“不平则鸣”实乃自然之事。其文“以刺世事”,文如其人。屈原“志洁”“行廉”,为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自疏濯淖污泥”“蝉蜕于浊秽”“浮游尘埃之外”“泥而不滓”,其高尚的美德真可“与日月争光”。屈原一生,傲骨坚挺,皆因他的“方”与“正”。

第8段写屈原见放却仍“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屈原处江湖之远,依然心忧祖国。虽然怀王“终不悟”,但屈原的“存君兴国”之志从未泯灭。儒家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屈原却无论是否在其位都要谋其政。儒家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屈原则是不管穷达都要兼济天下。“位卑未敢忘忧国”,屈原的爱国之心既不会因个人的荣辱而动摇,也不会随楚国的治乱而改变。对祖国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内在精髓。

第11段写屈原江畔答问。屈原被放,“行吟泽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为了其“志”而“颜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状,颓废的外表之中仍透露着一种对精神追求的执著。渔父明知故问其见放之因,屈原答:“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这既是对不合理遭遇的解释,也是对自我人格立场的持守。渔父建议屈原“与世推移”,没有必要“怀瑾握瑜”,屈原则用形象化的比喻(“弹冠”与“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人生信念。“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一句可见屈原的矢志不移,宁弃生求死,不坠青云之志。死亡已经成为屈原标举清高解脱愁苦的惟一手段。

综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这个“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国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

(说明:本设计重在通过重点段来窥探屈原那高尚的灵魂,抓住了重点段也就抓住了品味人物的关键。)

突破难点:“传评结合”的写法。

这篇史传与我们以前学的《鸿门宴》《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人物传记有些不同。前面几篇是“寓论断于叙事”,情节曲折、戏剧性强、人物性格鲜明。而本文则“以议论行叙事”,没有离奇完整的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和人物的细致刻画,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边传边议,或传中寓评,所以有人称它是“史太公之变调”,亦即史传中的“变体”,其原因可能有四:

一、先秦史籍皆不传屈原生平事迹,有关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单靠叙事不容易写出屈原光辉的一生。

二、屈原史料虽少,但其作品犹在,通过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办法,而将阅读所得见诸笔端就离不开“评议”。

三、司马迁写此传也意在抒写个人幽愤,所以“评”就显得尤其重要。

如第3段评述屈原作《离骚》的原因,其中就含有司马迁个人的怨愤。他和屈原一样才华横溢,品格高尚,只因李陵之祸惨遭宫刑之辱,屈原幽愤而为《离骚》,司马迁也是基于垢辱而作《史记》,也是有感于自己身世而为此传。司马迁高度评价屈原“志洁”“行廉”的人格,这也是自身人格的立场与持守。

第8段写屈原流放异地却仍心念怀王。其实司马迁亦是如此,他饱受耻辱仍心系汉廷。第9段借评屈原之失导致楚国日衰来警示汉廷当心“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若“不知忠奸之分”则可能“亡国破家”而“为天下笑”。

四、“评议”利于表现屈原的性格。

如通过文首叙述屈原踌躇满志却遭忌恨这个简单的概括,屈原的个性品质、政治见解等只能给人以大概的印象,单凭此寥寥几笔无法使形象丰满,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笔墨评议屈原为文的根由,从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争中的鲜明立场和敢于抨击黑暗的斗争精神。司马迁还通过评“文”来展现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这般,屈原的形象就会更深入人心。

在历叙楚国败事之后,司马迁又评论楚国日衰的因由,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从而证明,屈原本人牵系祖国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着楚国之兴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现。

在叙述屈原江畔答问之后,司马迁对其死也有一番议论,可能由于有些矛盾课文就没有选进来。

(说明:此设计重在从主客观两方面来探讨此传必须“评议”的理由,而探讨则主要抓住文中的评议性文字来进行,这些文字是基点,它既能表现屈原的性格,也能透露作者的心理。)

发散思维训练。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之尾有这么一段评论:

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从传文来看,屈原至死不离楚国,司马迁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评议”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如此“何国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马迁这种矛盾的说法?此外,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参考理解:

如何看待司马迁思想上的自相矛盾?

司马迁的这一矛盾反映了写史和评史的不同出发点。写史,他是从人物的客观实际出发。屈原所处的历史条件及他在楚国的地位决定他不可能离开楚国,司马迁肯定这一点,是尊重客观事实。而评史则是从作者所处时代的思想高度出发。司马迁从汉初“大一统”的观点看待战国历史,便觉得屈原事秦事楚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要让贤才发挥作用。 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沉”这种解脱方式?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使奸是屈原自沉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幽愤难解,所以自沉以求解放。其次,屈原自沉也有他主观上的原因。他太热爱楚国,他爱国胜于爱“志”,所以他不能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另外,在古人的思想意识里,人死魂去,死亡是对肉体的否定和对灵魂的驱逐,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开始新的漫游和寻找新的存在方式。因此,死亡的可畏性被灵魂的延续性冲淡了,这属于情感的自慰和精神信仰所带来的诗化的自我欺骗。屈原也是相信神灵的,他的很多作品都通过神游的方式与先圣交流,与仙女对话。在虚幻的梦游之境,他可以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所以死后灵魂的存在是解脱死亡可畏的一剂良药。他留念生命,也留念香草美人,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惟有死亡才可以将他拯救。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惟有“自沉”才可以实现对人生价值的肯定,达到对生存意义的高扬,才可以在异域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达到生命的另一种辉煌。

第三篇:史记选读教案系列之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

教学目标:

1、 了解屈原的理想追求和高尚人格,理解屈原在中国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 学习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法。

3、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

理解司马迁为什么一反其传记通常的表达方式,而是在客观记述中融入了大量的议论。 教学建议:

一、本文的文言知识点较多,可指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整理。重点归纳如下内容: (1) 通假字: ①博闻强志

通“记”

②穷则反本/使于齐,顾反

通“返” ...③离骚者,犹离忧也

通“罹”

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通“旨” ..⑤靡不毕见/举类远而见义远

通“现”

⑥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通“浊” ...⑦屈平既绌

通“黜”

⑧厚币委质事楚

通“贽” ..⑨亡走赵,赵不内

通“纳”

⑩被发行吟泽畔

通“披” ..11泥而不滓

通“涅”

○12齐与楚从亲

通“纵” ○..(2) 古今异义 ①故死而不容

不被接受

②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第二年 ....③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表达意愿

④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⑤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脸色,面容;形体,容貌

⑥屈原至于江滨

到 ......(3) 文言句式 ●被动句:

▲用“见”表被动: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是以见放 ③而自令见放为 ④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用“为”“为„„所”表被动: ⑤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⑥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用“于”表被动:

⑦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用“受”表被动

⑧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无显现标志,动词有被动意味: ⑨方正之不容也

故死而不容 ⑩屈平既绌

11虽放流,眷顾楚国 ○1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13其后楚日以削 ○

●宾语前置句(否定句或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①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3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定语后置句:

①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本文篇幅很长,但并不难懂,可用快速阅读的方式进行。但应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尤其要注意文章所叙一系列事件前后之间的勾连照应。比如:

(1)文章的第4—8自然段屈原的活动并不多,作者有意历叙屈原被黜之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旨在揭示屈原被贬与楚国日益衰败之间的因果关系,说明屈原被排斥对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2)第10自然段写令尹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顷襄王“怒而迁之”。这一段用笔虽简,用意却深。这里并非简单地又一次叙述屈原再遭厄运,而是突出小人当道、昏君蔽明、朝廷腐朽,从头到尾如出一辙,从而揭示出屈原这样的“方正”之人不为所容是那个污浊社会所造成的必然结果,他的悲剧既是个人悲剧,也是社会悲剧。

三、夹叙夹议是本文的突出特点,司马迁一反其传记通常的客观记述的表达方式,而是在文中多处插入直接议论的文字,这是值得研究的。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段分析,可重点分析第

3、9自然段。

这种手法不仅有助于屈原形象的塑造,也展示了司马迁本人的内心世界。司马迁不仅与屈原有着相同的遭遇,而且与屈原有着相通的思想渊源,所以他对屈原既有极度的同情,也有深深的共鸣。可以说他是怀着一种感同身受的心情,一种无比景仰的情怀为屈原作传的,所行文之中的直抒胸臆不仅是一种手法,更是一种情不能已的表达。

四、理解屈原高洁的品性及其价值。可结合全文,重点分析第11自然段。这一段借对话立论,屈原与渔夫的两次问答一方面提示出屈原悲剧的原因:清醒者必遭厄运;另一方面突出了屈原的高贵品质:宁死也要支持真理,保持高洁的品性,决不同流合污。这一段直抒屈子之志,突出表现了他始终不渝的心志和誓不妥协的抗争精神,也深刻揭示出屈原抗争的社会意义。

分析时可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屈原端方正直的品格在引领自己的成长和传承优秀的文化精神方面的重要价值。

第四篇:高二语文《屈原列传》教案(1)人教版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高二语文《屈原列传》教案(1)人教版司马迁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3、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和句式等文言知识。

2、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1—2自然段,积累文言知识点。

2、了解屈原由见“任”到见“疏”的原因。

3、探究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这是长沙岳麓山上的三闾大夫祠中一副著名的对联,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

《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一篇风格独特的人物传记。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遭受贬谪,贾谊写的《吊屈原赋》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将屈原、贾谊合写一传。秦朝以前的古书都没有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作者司马迁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样,他遭遇不平,满腔悲愤,因而在记传中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夹叙夹议的独特风格。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体会。

二、回顾屈原生平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年),名平,战国末期楚国人,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汉代把它们合编为《楚辞》。出生楚国贵族,知识渊博,有卓越的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官职,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85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生活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爱国主义者和伟大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

屈原的影响:屈原的诗作,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写真。他同腐朽没落的贵族政治集团作斗争的顽强精神,他坚持自己的理想而宁死不屈的坚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恋祖国,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爱国主义思想,形成了他的诗作的基调。这便是屈原的作品传颂千古的原因之一。屈原的诗作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打破了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诗的格调,吸收民间形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多变的新诗体“楚辞”,是诗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继承和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开

1 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都从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营养。

《史记》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它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记载屈原的事迹和文学上的杰出才能,具体而深刻地表现了他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品格,集中表现了屈原的高尚情操和斗争精神,流露了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气和“悲其志”的叹惋。

三、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属(zhǔ)草稿 惨怛(dá) 帝喾(kù) 靡不毕见(xiàn) 举类迩(ěr) 濯(zhuï)淖(nào) 蝉蜕(tuì) 滋垢(gîu) 浊秽(huì) 皦( jiào)然泥(niâ)而不滓(zǐ)z者也 既绌(chù) 商於(wū) 屈匄(gài) 既咎(jiù) 眷(juàn)顾 相随属(zhǔ) 唐昧(mî)

憔(qiáo)悴(cuì) 啜(chuî)其醴(lí) 物之汶汶(mãn)者乎 罹(lí)难 枯槁(gǎo) 温蠖(huî) 汨(mì)罗

被(pī)发 渔父(fǔ)

2、再读课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 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的姓名、家世、所任官职、为政才能,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第二部分(2-3)写屈原遭谗被疏后“忧愁忧思而作《离骚》”,说明了屈原创作《离骚》的原因和心理状况,评述了《离骚》的思想内容和写法,并对屈原的人品作出了“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高度评价。

第三部分(4-9)历叙屈原被罢黜后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表现楚国的日益衰败,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巨大影响。

第四部分(10-12)叙述屈原的放逐和自杀,交代屈原死后楚国为秦所灭。 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3、浏览全文,圈划出概括屈原悲惨遭遇的五个字。 明确:任、疏、黜、迁、死(投)。

四、解读课文第1-2自然段

(一)疏通字词

齐读第1—2段,结合注释及工具书,落实以下字词。 博闻强志 同“记”,记忆力 .明于治乱 明白、通晓 .娴于辞令 熟悉 .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恨、嫉妒 .属草稿未定

写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改变 .平伐其功 夸耀 .

(二)文本赏析

1、课文第一段重点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并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的如此简约?

明确: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写的简约,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和发愤著书的情况。

2、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明确: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a.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为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 b.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确: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即: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疏远屈原的根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五、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整理并掌握1—2段字词句,预习第3段。

第五篇:《屈原列传》第一课时教学案参考答案

【检查反馈 导入新课】

一、文学常识:

1、纪传

十二

三十

七十

十 八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1、zhào zhuï

nào kù

jiào zī

gài juàn zhǔ

gǎo gāo hāo dá

chāng bū

zāo chuî

2、楚

浪漫

楚辞

【自主探究 教师点拨】略 【尝试演练 合作解疑】

屈原的性格品质主要集中在忠君爱国、忧国忧民、嫉恶如仇、矢志不渝等。学生可自由发挥。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

1、平

战国

浪漫

离骚

刘向

2、zhǔ dá kù mǐ zhuï nào tuì gîu huì jiào niâ zī chù jiù juàn pī qiáo cuì bǔ chuî lí nàn

上一篇: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发展下一篇: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