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2024-04-16

《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共8篇)

篇1:《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

2、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知识,背诵课文前两段。

教学重点

叙事中细节的表现和叙述中蕴含情感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数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刘邦曾说过:“夫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可见,刘邦是很赏识韩信的军事才能的。作为一代名将,“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没有韩信就没有汉家王朝。可韩信的结局却是夷灭三族。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习课文

1、韩信是因为什么罪名被杀的?

明确:谋反。韩信因协助陈豨兵变,被告谋反,被吕后诛于长乐钟室。

2、如果没有陈豨兵变,韩信就能躲过被杀一劫吗?

明确:不能

3、探究:

⑴韩信的真正死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概括

明确:①才华出众;②狂妄傲慢;③功高震主

①才华出众

韩信的军事才能是世所公认的,刘邦也说:“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那么,司马迁又是在韩信的本传中,又是通过那件事情来表现韩信名将风采的?

明确:井陉之战

A、交战背景:

彭城会战,刘邦战败。其年八月,刘邦派张耳与韩信一同,统兵东进,向北攻击赵、代。韩信一路过关斩将,(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势不可挡,携新胜之师,剑指赵国。

B、井陉之战有哪些不利于汉军的因素?

兵力对比上:汉军数万,赵军“号称二十万”,差距大,敌众我寡。

兵员素质上:韩信所领汉军并非久经训练的虎狼之师(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而是一帮入伍不久的百姓,可以说战力低下;而人家愣是把QQ开出了法拉利的效果,带着数万的乌合之众,一路过关斩将,敢和号称二十万的赵国甲士叫板,神奇的是竟然还打赢了。这不是韩信开挂,这恰恰说明韩信善于用兵的军事才能。这才是韩信牛的地方。

地利上:汉军孤军深入(去国远斗),运粮不便(千里馈粮),道路难行(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而赵军占据了有利的地形构建营垒(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以逸待劳。

C、面对种种的不利因素,韩信又是怎样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的胜利的?

明确:

背水而阵,利诱赵军(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先派出万人的先锋队伍,不合常理;继而布出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麻痹敌军,让敌军认为汉军统帅无能;然后树起大将旗鼓诱惑敌军争功出战;撤退时,抛弃旗鼓,诱惑赵军空壁争汉鼓旗。

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偷袭成功,扰敌军心,军心一乱,士无斗志,内外夹击,兵败如山倒。

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知己是说韩信知道自己的士兵不行,所以设下背水战法,使得人自为战,取得胜利。(“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知彼是说韩信在探知了广武君的建议未被采纳,才带兵进入井陉狭道,并且针对敌军统帅迂腐,轻敌的性格,设下诱敌之计。

D、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

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E、井陉之战,韩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立下战功。而对这次战斗的详细描写是为了表现韩信的什么特点?

明确:机智、料事如神。表现韩信过人的军事才能。

韩信的军事才能由此可见一斑,当然韩信人生最大的成功是设下了十面埋伏,必死项羽,一举帮刘邦定鼎天下。

F、那么,这样一位用兵如神的战将,刘邦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呢?我们可以从《高祖本纪》中看到一些信息。

“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汉高祖四年(前203)6月,刘邦成皋突围。从成皋逃出的刘邦和夏侯婴一路跋山涉水逃到韩信驻兵之地。乘韩信、张耳还在熟睡之际,刘邦自称是汉王的使者,不声不响地进入了韩信的帐中。先取过韩信、张耳两人的兵符、令箭和将印,将两人的兵权全部夺到自己手中。这是修武夺军。

“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这是定陶夺军。

两次夺军情况不尽相同,但这背后都是刘邦对韩信深深的忌惮。韩信这个员工太能干了,以至于刘邦这个老板老是怕韩信会取代他。

② 狂妄傲慢

称病不朝

刘邦对韩信是不信任的,这点我们从前面的两次夺军就可以看出。打败项羽后,刘邦先是将韩信有齐王徙为楚王,后又借韩信谋反,将韩信降为淮阴侯,并且不让韩信回封地。被降为淮阴侯之后,韩信心里非常不痛快,称病不朝。一方面可能真的有病。打了那么多年的仗,风餐露宿的,什么风湿关节炎,胃溃疡之类的,估计是会有一点。但更主要的是韩信有心病,郁闷嘛。(日夜怨望,居常鞅鞅)并且觉得再去上朝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羞与绛、灌等列)。为什么?因为韩信他本来是王爵——我们知道,古人上朝是按照官位大小排队的,叫做列,王、公贵族是一列,侯爵、大夫、将军这些是一列——韩信本来是站在高级的那一列的,现在把他降到低级那一列去了,原本是头等舱的,你给他降到经济舱去,他觉得很没面子。而周勃、灌婴在韩信的眼里都是莽夫,出身卑微,所以韩信羞于为伍,托病不朝,而且嘀嘀咕咕的,牢骚不断。

羞辱樊哙

有一天,韩信闲着没事,七逛八逛地,逛到了樊哙家里。樊哙也是汉初的风云人物,也是开同一大功臣,也是封了侯的。樊哙这个人厚道,一看韩信来了以后,扑通跪下来,表示欢迎,说,大王居然肯来光临小臣的寒舍,小臣感到无比的荣幸。那么韩信说什么?哈哈哈哈,哎呀呀,没想到我韩信落到和樊哙这种人来往了。(生乃与哙等为伍!)这是什么话嘛?樊哙是什么人?樊哙是刘邦(吕后)的妹夫,当年鸿门宴上要不是樊哙出来刘邦可能就没命了。可以说樊哙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你韩信跟他为伍怎么就丢人了?

无论是周勃、灌婴还是樊哙,都是刘邦引以为重的功臣,韩信的狂妄傲慢不仅得罪了这些人,其狂傲之语也让刘邦对他心生不满。

将兵多寡

一天,刘邦和韩信随意的谈论手下将官们能力的高下。当刘邦问自己能统帅多少部队时,韩信答不过十万。当问韩信能带多少时,韩信回答,多多益善。这明显就是当面打脸吗。这不就是说你刘邦没我能干吗。所以刘邦很生气,问了一句: “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这里,刘邦内心的愠怒已经形于辞色。君臣隔阂可见一斑。

③ 功高震主

前面讲了,韩信这个人很有军事才华,史书记载“韩信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南摧楚兵二十万,杀龙且,而楚遂灭。汉并天下,皆信力也。”一句“汉并天下,皆信力也”足以说明韩信的赫赫战功,但是,也正因为这个人太有能力了,功劳太大了,大到已经威胁到刘邦皇权的时候,那么刘邦就必定会想办法将之出去。事实上,刘邦杀功臣之事并不罕见,《高祖本纪》中记载:

燕王臧荼,他就在刘邦称帝的那一年被刘邦以谋反罪名消灭。

韩王信就是害怕刘邦的怀疑,在极度恐惧的情况下干脆公开投降匈奴的。但最后也逃脱不了被追杀的命运。

燕王卢绾是刘邦的同乡,自刘邦浪迹丰沛市井之时,他们就成了患难与共的朋友。汉朝开国前,卢绾一直是刘邦的亲信和心腹,但最后也被刘邦逼得逃亡匈奴,罪名又是有谋反企图。

赵王张耳本是刘邦的女婿,也因涉嫌谋反被废除王位,贬为宣平侯。

公元前1,当另一将领阳夏侯陈豨被逼反叛时,梁王彭越的部下曾劝彭越一同谋反,彭越犹豫着没有答应。刘邦得知此事,不但不表彰彭越的忠心,反而将他逮捕后处死。最残忍的是,刘邦杀了彭越之后,为了威胁警告其他将领和功臣,竟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再派人分赐给各位诸侯和功臣品尝。功臣们因此更加胆颤心惊。

彭越事件后,淮南王英布自知不能幸免,也被迫铤而走险,起兵反叛。结果也被刘邦亲自统兵镇压。

立国后大杀功臣,于刘邦起。正所谓“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第二课时

4、探究:韩信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和君主的猜忌,最终躲不过被杀的命运,那么,韩信谋反的罪名是否成立?你觉得司马迁的写作中有没有可疑之处?请认真研读课文,结合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找出自己观点的依据。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的观点可能有三种:有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韩信究竟有没有谋反,这已成千古悬案,见仁见智。但司马迁在编史时留下了一些疑点,让后人去思考,去评说。与同学交流一些思考:

⑴知恩图报,拒绝造反。早在楚汉争霸时,项羽就曾派人劝降韩信,而韩信的回答是“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其次,韩信在做齐王时,谋臣蒯通说韩信“相君之面,不过封侯,又危不安。相君之背,贵乃不可言。”劝他三分天下。“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虑之。”但韩信依然感恩汉王而不愿背叛“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在韩信被夷后,当初劝反的蒯通悲痛的对刘邦讲“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竖子用臣之计,陛下安得而夷之乎!”由此可见,韩信知恩图报,并无反心。

⑵用兵如神,会如此反?舍人弟告,安能相信?

韩信谋反的罪名是唆使并协助陈豨兵变。(淮阴侯曰:“公之所居,天下精兵处也;而公,陛下之信幸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再至,陛下乃疑矣;三至,必怒而自将。吾为公从中起,天下可图也。”陈豨素知其能也,信之,曰:“谨奉教!”汉十年,陈豨果反。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阴使人至豨所,曰:“第举兵,吾从此助公。”)我们来看看,作为军神的韩信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吗?降封淮阴侯,软禁于长安,手中无兵(军权早被刘邦夺了),此时造反可以成功?其次,韩信谋反的消息是谁首告的?舍人弟。而这个舍人因为得罪韩信要被韩信处死。这种情况下的告密,难道没有可疑之处?

⑶若真谋反,怎会怜之?

我们再来看看,刘邦听到韩信谋反被诛时的反应。司马迁用了四个字,叫做“且喜且怜之”喜得是什么?心头大患得以铲除,怜的是什么?这个字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如果韩信谋反是真,刘邦为什么会怜悯?

5、关于韩信谋反被诛,司马迁的看法又是怎样的?

明确:第11节,学生齐读课文

请同学翻译最后一句的意思

探究:“天下已集,乃谋畔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补充资料:

“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此史公微文。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

——李慈铭《越漫堂读书记》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读此数语,韩信心迹,刘季吕雉手段昭然若揭矣。”

——李笠《史记订补》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一般人认为这是反语,项羽劝降时不反,蒯通劝三分天下也不反,非得等到刘邦平定天下了之后才反,韩信难道是脑子烧坏了?在此,“太史公曰”表面上批评韩信“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其实在叙事中用尽曲笔,惋叹之意深蕴其中。也表达了司马迁对统治者的愤激之情。 这是曲笔。

曲笔:史家编史记事有所顾忌或循情避讳而不据实直书。

6、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探究了韩信之死,同学们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发现,非常好,老师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同学们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我想重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探究、发现的精神。

第三课时

一、导入

前面两节课我们主要分析韩信被夷的原因和韩信谋反是否为真,那么本文这些内容外,还讲了什么?

明确:韩信早年所受的屈辱

二、文本分析

1、学生归纳1-3节中叙述了韩信早年的哪些屈辱?

明确:“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

小结:通过总结我们发现韩信身处社会底层,生活贫苦,且饱受屈辱。

2、再次认真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三个小故事,分析每个小故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明确:都反应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3、本文在何处再次表现了韩信的这种自尊和自信的性格?

明确:11段(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为母营葬,令其旁可置万家。表明韩信有封万户侯的自信。自矜功伐,是强烈自尊的表现。

有一段话用在韩信身上非常恰当。

补充: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轼《留侯论》

三、拓展延伸

1、讨论:司马迁为什么单单从韩信的早年生活中选择这三个故事来写?

明确:这三个故事最能反映韩信的性格特点,最能显示其早年生活,属于典型事件。另外展现其早年的屈辱和落魄,也是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笔法的体现。

四、本文总结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篇2:《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1、继续积累学习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等语言现象。

2、体会司马迁借助本文要表达的独特的历史观。

3、让学生体会司马迁在叙事中借助曲笔和反语表达情感的写法,使学生以现代人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翻译句子(4名同学到黑板上翻译,其余同学在错题本上写)

1、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2、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 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4、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旗。

师生点评,巩固文言文翻译应注意事项。

二、继续学习课文:谋反被诛 史官赞词

1、学生齐读第9、10、11小节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疑难词句共同探讨明确(多媒体)

自由发言,师生补充明确

预设可能遇到的疑难句子:

(1)阴使人至豨所,曰:“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阴:暗中 弟:只管,又写作“第”。

(2)信乃谋与家臣夜诈诏赦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及太子。

与:介词,和; 夜:名词做状语,在夜里

(3)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

于:介词,引出对象。

(4)相国绐信曰:“虽疾,强入贺。”

绐:欺骗 虽:即使 疾:生病 强:强打精神

(5)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

纲绝而维弛:法度败坏、政权瓦解 山东:崤山以东

乌集:像乌鸦一样聚集 鹿:指帝位

高材疾足:形容人才能出众,行事敏捷 焉:之

(6)且天下锐精持锋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及耳

锐精:磨快武器 持锋:手持利刃 顾:只是

(7)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

伐:夸耀 矜:自满;

(8)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务:致力 集:通“辑”安定 乃;却 夷灭:诛灭

3、问题探讨: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2) 韩信谋反,你觉得司马迁的写作有没有可疑之处?

关于蒯通游说,《淮阴侯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述(多媒体)

齐人蒯通以相人说韩信……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蒯生曰:“臣以为足下必汉王之不危己,亦误矣。大夫种、范蠡存亡越,霸勾践,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兽已尽而猎狗亨。”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足下欲持是安归乎?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后数日,蒯通复说曰……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

读完后你认为韩信对刘邦的是否忠心?

陈豨造反,乃是因为宾客众多,太过招摇,由周昌密告引起,与韩信毫无关联,陈豨于高祖七年得封巨鹿守,在此之前未见韩信与他有任何过从,两人关系在连点头之交都称不上的情况下,韩信哪里有可能贸然要陈豨造反?况陈豨乃刘邦宠臣,韩信难道不怕陈豨向刘邦告密?加上若是高祖七年两人的密谈真有其事,直到高祖十年才起兵谋反,旷日已久,以韩信用兵之神,似不合常理。

韩信舍人之弟因其兄为韩信所囚,向吕后告发韩信准备谋反的情况,其言是否属实尚未能确定,吕后却单凭一 面之词轻易相信,是其一;若韩信果真造反,有真凭实据在手,吕后大可正式下令逮捕韩信,出师有拒,则天下归之,根本不需要提拔韩信的萧何去将韩信骗进 宫斩杀之。当是其有意嫁祸,无出师之光明号召,因而不敢惊动天下,将韩信骗进长乐钟室暗中解决之。故知太史公记韩信与陈豨密谋此段,实乃其曲笔所在,行文运笔间无一不在告诉读者韩信是无辜的。

(3)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豨传》中记载,陈豨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史官赞词一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笠)

三、思考讨论: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03°且喜且怜之03±,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一种独特的历史观:

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成语:兔死狗烹)

补充: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信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四、整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视课堂时间灵活安排,可留为课下作业)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5、多多益善

6、逐鹿中原

7、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五、作业:

篇3:《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1.《史记》:“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数月, 亭长妻患之, 乃晨炊蓐食。” (册8, 页2609, 行2-3。)

《汉书》:“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 亭长妻苦之, 乃晨炊蓐食。” (册7, 页1861, 行2-3。)

按:“苦”, 《汉书》颜师古注 (以下简称“颜注”) :“苦, 厌也。”“苦”也有“患”义,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闻苦脚胫、寒泄。”颜注:“胫, 膝以下骨也。寒泄, 下利也。言其患足胫又苦下利。”《汉书·贾谊传》:“病非徒肿也, 又苦跖戾。”与此类似。扬雄《法言·先知篇》:“或苦乱。”李轨注:“苦, 患。”[1]《广雅·释诂四》:“患, 苦也。”[2]另, 在两书正文或注疏中, 将“患”、“苦”两字同义连用者, 文例甚多, 如:

(1) 《史记·外戚世家》:“修成子仲骄恣, 陵折吏民, 皆患苦之。”

(2) 《史记·滑稽列传》:“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 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3)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霍氏世世无所患苦。”

(4) 《汉书·王商史丹傅喜传》:“天下患苦之。”

(5) 《汉书·西域传》:“公主言狂王为乌孙所患苦, 易诛也。”

又按:“蓐食”, 《史记》《集解》引张晏注:“未起而床蓐中食。”《汉书》注袭之。《左传·文公七年》:“训卒利兵, 秣马蓐食, 潜师夜起。”杜预注:“蓐食, 早食于寝蓐也。”[3]此乃将“蓐”通“褥”解。而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十七“秣马蓐食”条:“《方言》曰:‘蓐, 厚也。’食之丰厚于常, 因谓之蓐食。……亭长之妻欲至食时不具食, 以绝韩信, 故亦必厚食乃不饥也。《成十六年传》‘蓐食申祷’, 《襄二十六年传》‘秣马蓐食’, 并与此同。”[4]

2.《史记》:“众辱之曰:‘信能死, 刺我;不能死, 出我裤下。’于是信孰视之, 俛出裤下, 蒲伏。” (册8, 页2610, 行1-2。)

《汉书》:“众辱信曰:‘能死, 刺我;不能死, 出跨下。’于是信孰视, 俛出跨下。” (册7, 页1861, 行5-6)

按:“裤”, 《集解》:“徐广曰:‘裤, 一作‘胯’。胯, 股也, 音同。’又云《汉书》作‘跨’, 同耳。”“裤”即“袴”的异体字。“袴”又作“绔”, 两书中多有其例, 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绔白虎。”《集解》引徐广曰:“绔音裤。”此条颜注为:“绔, 古裤字。”可见袴、胯、跨、绔四字当是以“夸”为声旁的形声字, 后“袴”将声旁换作“库”, “裤”字逐渐通行, 故改读为“裤”耳。

又按:“俛”, 颜注:“俛亦俯字。”《正义》:“俛音俯。”“俛”、“俯”二字的关系, 多有混淆谈之, 自相矛盾。 (1) “俛”是多义词, 作为“低头”这个意思来解释时, 可视为“俯”的异体字。《史记》、《汉书》中不乏其例。如:

(1)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君要胁痛不可俛仰。” (《正义》:“上音免。”)

(2) 《史记·龟策列传》:“首俛大。” (《索隐》:“俛音免。”)

(3) 《汉书·陈胜项籍传》:“而免起阡陌之中。” (颜注:“免者, 言免脱徭役也。免字或作俛, 读与俯同。”)

(4) 《汉书·爰盎晁错传》:“在俛卬之间耳。” (颜注:“俛亦俯字。卬读曰仰。”)

(5) 《汉书·东方朔传》:“尻益高者, 鹤俛啄也。” (颜注:“俛即俯字也。俛又音免。”)

其中, 第 (3) 句颜注将“免”释为“免脱 (徭役) ”, 可商榷, 《史记·陈涉世家》作“俛仰仟佰之中”。裘锡圭先生说:“‘俛’跟‘俯’原来是读音截然不同的两个字。‘俛’字从‘人’‘免’声, 本应读为‘免’, 《段注》‘頫’字条论之甚详。……只是由于‘俛’跟‘俯’同义, 后来就被换读为‘俯’了。”[5]另, “俛”音免时, 可与“勉”通, 如《礼记·表记》:“俛焉, 日有孳孳。”郑玄注:“俛焉, 勤勞貌。”再, “俛”亦有“冤”义,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抚情效志兮, 俛诎以自抑。”王叔岷说:“俛, 《楚辞》作冤。……俛, 古读如免。‘俛诎, ’《楚辞》作‘冤屈, ’音义并通。”[6]

3.《史记》:“坐法当斩,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 (册8, 页2610, 行4-5。)

《汉书》:“坐法当斩, 其畴十三人皆已斩。” (册7, 页1862, 行2-3。)

按:“畴”, 颜师古注曰:“类也。”“辈”, 《玉篇》引《太玄经》宋忠注曰:“辈, 类也。”[7]《尚书·洪范》:“帝乃震怒, 不畀洪范九畴, 彝伦攸斁。”孔安国注:“畴, 类也。”孔颖达疏:“畴是辈类之名, 故为类也。”《史记·宋微子世家》引此句作“帝乃震怒, 不从鸿范九等, 常伦所斁。”“畴”亦有“等”义, 如《汉书·宣帝纪》:“复其后世, 畴其爵邑。”颜注:“畴者, 等也。”《汉书·霍光金日磾传》亦有此语, 应劭注:“畴, 等也。”《广雅·释诂一》:“等, 辈也。”[8]《康熙字典》引《海篇》曰:“登上声。类也, 比也, 辈也。”

4.《史记》:“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册8, 页2611, 行4。)

《汉书》:“上曰:‘所追者谁也?’曰:‘韩信。’” (册7, 页1863, 行3-4。)

按:此处《史记》标点误, “何”字当属下 (新出修订本已改正) 。细观《史记》此段前后文, 是刘邦与萧何的对话, 前后几处均作“何曰”, 故此处“何”字当与“曰”连读, 句式、文意方才一致。《汉书》略简, 无此歧义。愚臆标点之误源于将“谁何”连读, 因为两书中将此连读者不乏其例。兹举几例如下:

(1)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陈涉世家》、《汉书·陈胜项籍传》将“信臣精卒”点断, 更佳。) ;

(2) “岁余不噍呵绾, 绾日以谨力。”《索隐》:“谁何二音。谁何, 犹借访也。一作“谯呵”。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

(3) “褒故公车大谁卒。”颜注:“大谁者, 主问非常之人, 云姓名是谁也。大谁本以谁何称, 因用名官, 有大谁长。今此卒者, 长所领士卒也。” (《汉书·五行志》)

(4) “岁余, 不孰何绾, 绾日以谨力。”服虔曰:“不问也。”李奇曰:“孰, 谁也。何, 呵也。”颜注:“何即问也。不谁何者, 犹言不借问耳。” (《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

5.《史记》:“今如此避而不击, 后有大者, 何以加之!” (册8, 页2615, 行9。)

《汉书》:“今如此避弗击, 后有大者, 何以距之?” (册7, 页1867, 行8-9。)

按:《老子》六十九章:“故抗反相加, 哀者胜矣。”王弼注:“加, 当也。”[9]“加”似无“当”义, 疑是“如”字之误。如上举《老子》之句, 傅弈本、敦煌本、帛书本作“如”。“如”、“加”形近而易讹, 古书有其例。如《礼记·曾子问》:“共殡服, 则子麻弁绖。”郑玄注:“麻弁绖者, 布弁而加环绖也。布弁, 如爵弁而用布。”陆德明《经典释文》注“如爵”曰:“如, 或作加, 误也。”[10]《汉书》注中亦有一例。《汉书·魏相丙吉传》:“吉疾病, 上将使人加绋而封之, 及其生存也。”应劭曰:“吉时病不能起, 欲如君视疾, 如朝服拖绅, 就封之也。”《校勘记》:“景祐、殿本都作‘加’。”其读音似近, 《史记·项羽本纪》:“陈胜败固当。”注:“当音如字。”“如”有“当”义。《战国策·宋策》:“夫宋之不足如梁也, 寡人知之矣。”高诱注:“如, 当也。”[11]《史记·项羽本纪》:“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 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另, “如”或作“与”, 亦有“当”义。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鲜虞曰:‘一与一, 谁能惧我!’” (17) 《汉书·匈奴传》:“单于自度战不能与汉兵。”颜注:“与犹如也。”《史记·匈奴列传》“与”作“如”。

6.《史记》:“兵固有先声而反实者, 此之谓也。” (册8, 页2618, 行15。)

《汉书》:“兵故有先声而反实者, 此之谓也。” (册7, 页1871, 行7。)

按:“固”与“故”音同意通, 书中常常互用。如《史记·鲁世家》:“必问于遗训而咨于固实。”《集解》引徐广曰:“固一作‘故’。”《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王叔岷曰:“旧本《治要》引固作故。”[12]《史记·李斯列传》:“高固内官之厮役也。”景佑本、赵蕤《长短经》“固”作“故”。又《李斯列传》:“故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长短经》“故”作“固”。《经传释词》卷五“固故顾”条:“固, 犹‘乃’也。《孟子·万章》篇云:‘仁人固如是乎?’或作故, 或作顾。”[1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固即故之假借字也。汉官掌故, 唐官多作掌固。”[14]

摘要:《史记》和《汉书》是我国古代史书的两部典范之作, 《汉书》100篇中有55篇与《史记》内容重叠, 可以相互参校。本文以《史记·淮阴侯列传》为主, 通过与《汉书·韩信传》相关部分的比勘, 对其中的一些异同试作分析, 刺取六则, 求正与方家。

篇4:史记淮阴侯列传读书笔记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详细的描写了有关于韩信一生的故事,从布衣乡邻到乡绅门客,从胯下之辱到暗度陈仓,从背水一战到国士无双。韩信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对于其中记载,韩信应是一个能够明察秋毫,并且遇事极为冷静,各种关系应该分析的很清楚的人,但是却为何“市人皆以为诺”。其实韩信“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生活并非他所擅长,所以才“为母佘肉”,而并非某些人分析的“大德不常,大勇无方”

而后韩信参军却未得到赏识,“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而后由于萧何的发现,逐渐被刘邦赏识,如此良将在之后的楚汉相争之时,功勋卓著。

在整个过程中,刘邦一直称韩信是“国士无双”,并奉为“淮阴侯”。

篇5: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有感

原创: 洛洛

从大二第一学期末开始去了解韩信,到现在了,有个人对于韩信的一些看法。可以说认识韩信真的很幸运了,了解他之后才明白什么叫相见恨晚。回想一下,其实我应该很早就认识他了,却没有在那个时候深入的了解他……

看完了一整本书,有关韩信最后到底有没有谋反,我个人认为是没有谋反的。具体疑点和理由如下:

1、手下犯了事被韩信困起来了,那个人却自己逃了,并向吕后报告韩信谋反。(那么问题来了,韩信的手下什么能力,居然能轻易见到吕后?!又为什么偏偏找到了吕后?!这难道不是因为吕后有心想杀韩信最好的证据吗)

2、重要人物,陈豨,陈豨是刘邦非常信任的、重用的人,但此人同时是韩信的迷弟。陈豨离开京城时去找了韩信,韩信让身边所有人退下,和陈豨商量谋反:你在你的封地谋反,我在京城谋反接应你,陈豨答应了。而史书上说韩信谋反的计划是:把京城里面所有监狱里的人放出来,让这些人去攻打吕后和太子住的长乐宫。(问题又来了:(1)韩信为什么居然可以傻到和刘邦信任的人讨论谋反问题,不怕被告发?!有可能吗。而且陈豨作为刘邦信任的人居然还答应了,有可能吗。(2)如果韩信和陈豨聊天让所有人退下,那么史官是怎么知道谈话内容的?(3)古代通信如此不方便,如果要谋反,那怎么交流,怎么知道什么时候谋反?!(4)韩信是兵仙,军事可是非常厉害的人,但是正因为这样他才知道怎么可以,怎么不可以,他现在可是被刘邦软禁在京城,没有兵权,没有权利他拿什么去释放监狱里的人?又怎么能有方法让这帮乌合之众听自己说的去攻打长乐宫?)

3、陈豨谋反,刘邦御驾亲征杀陈豨。萧何却来韩信府上让韩信进宫去庆祝,骗韩信说刘邦胜利归来,韩信去了,进长乐宫,两边早就埋伏好的武士一拥而上,抓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没有经过审问也没有任何谋反的实物证据,这样的到底是谋反还是谋杀啊?)

其实,有权谋在官场混得开,不是什么罪过,我也从不会对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多么批判;但是,让我感到不平的是,为什么没有权谋就成了罪过?

在很多的平台上看到过一些黑韩信的人,有很多还是高级黑,对韩信的历史不太了解的人就会很容易被带偏。一个军事家,一个不世出的军事统帅,老被人拿来当评价别人的垫脚砖头,跟张良比功成身退、跟萧何比后勤为政、跟陈平比阴谋迎奉、跟刘邦比为君得民心。这是在干什么呀?怎么偏偏韩信就非得十项全能不可?韩信一生,一没流露过称霸天下、各据一方的野心;二没想过自己运筹、他人征战,博了帝者师的超然名位;三没想过靠出阴谋整治别人来封王拜侯;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位从来就是将军、是军人,怎么白起、卫青这些名将们一生就是将军,也没人说他们志向太小,偏偏韩信想着拜将封王就是胸无大志、目光短浅,拜将封王怎么就目光短浅了、怎么就不算大志向了?古今名将,有几个人有称帝的野心,但什么时候这些名将被认为是活该遭祸遭冤的?偏偏韩信,他不称王独立,而继续效忠刘邦,就不是忠心的表现反而是咎由自取。一个虽据有高位和左右天下的能力的人,始终仍然不改初衷,即使不是多么令人赞扬的事,但也不至于是多么令人贬低的事吧?嫌韩信的志向小,古往今来又有几个能达到韩信的成就,哪怕只是他官职方面的成就?再说贪功,这个我也很不明白。汉初时,有几个功臣如张良一般隐退?怎么就韩信叫贪功、叫贪图富贵?韩信的名爵也罢,封地也罢,既不是偷来抢来的,也不是靠排挤别人占据的,那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杀、一战一役指挥出来的,怎么就成了“贪”呢?

若韩信是“贪”,那我还可以说萧何也“贪”恋丞相之位、身后英名,否则他早早若归隐,怎能遭刘邦的囚禁?我还可以说樊哙是“贪”恋侯位,他若在开国之初就休了老婆、辞了侯爵、回去买他的狗肉,哪有日后的杀身之祸?即使真死于刘邦之手的其他几个异姓王,也没像韩信一样,落个什么“贪图富贵”的恶名,难道只有韩信一个人是有功不该赏、赏了也得像烫手山芋一样扔掉才算明智?韩信是功大不假,但怎么在后人嘴里,韩信就非得是刘邦的义务劳动力才算有智慧呢?其实很多时候都是人的妒忌心在作怪吧。

这时候很多人肯定又说了,为什么韩信不学张良一样归隐山林呢?其实如果了解了当时的权利在哪就知道了,原因如下:

1、众所周知,韩信是名副其实的兵仙,练兵又快又好,()试问如果真的归隐了,以刘邦多疑的性格是不会放过他的。

2、当时韩信、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有兵权,萧何有政权,所以刘邦会对他们俩有疑心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张良是没有权利的,他只是在出谋划策,并没有实权,所以刘邦何必去担心张良会不会造反。

3、韩信的性格让他不会去归隐,他很喜欢金钱和地位。

我很喜欢天涯作家“锐圆”说韩信的这段话:

“韩信,能忍胯下辱,敢逐当世名,他的名利思想比常人更自觉。这么说吧,有的人在名利的路上是渐进的,得一福,享一福,既得陇,再望蜀;有的人则是少有大志,给自己猛加压力,最信的就是六个字”有志者,事竟成“,这种立不世奇功的使命感一直鞭策着自己。《红楼梦》开篇讲到人有秉赋正邪二气者,兵法也讲以正合,以奇胜,正奇相倚。韩信正是这种天生有一股”邪气“的”奇“人。少年壮志不言愁,提三尺剑,率百万兵,封万户侯。所以,在韩信来说,功名就是一切。”-----节选自《大汉英雄管理说》第十六集 韩信将兵。

当钟离昧出现让韩信选择他还是刘邦的时候,就已经走向了悲剧,无论韩信怎样选择,都总会有一个受到最大的伤害,而且无论韩信怎么选择,给那些所谓有道德的后人各种中伤,选择留下钟离昧,那就是要反刘邦了,那他韩信就要被贴上大逆不道的标签,选择刘邦杀钟离昧的话,那他韩信又成了背信弃义杀害好兄弟的人。无论怎么做,都是错误,都是那个靶子,都总有人以此来说韩信的人格有问题,汉无人替韩信平反,因为他们都怕,他们都不敢去指责刘邦,不敢说他们的先人,以至于韩信成为了最终背锅的那一个……

我想当钟离昧看到韩信的状态,拔剑自刎,想说:韩信,醒醒吧,为什么要去相信一个根本不值得相信的人,却不为自己多想想。其实钟离昧也如同武涉、蒯通一样看的透,那个执迷不悟的韩信却不为所动。

还有我觉得他是个很念旧情的人,像成为了楚王马上找到漂母千金答谢,给亭长百钱,给曾经欺负过自己的混混一个官职,收留四处逃命的钟离昧,都很明显的看出他很念旧情,甚至去和蒯通谈论不反刘邦的理由是“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而不是说他给我多好的官做,更加重要的是,蒯通是自己手下的人,他没理由在他面前演自己多么相信刘邦,完全没必要。韩信会因为刘邦的小小恩惠去记住,甚至说出那样的话,先不谈刘邦值不值得他相信,光是他说的那两句话,我就很感动,真的非常的触动我,这里面不排除刘邦在演戏在收买人心,戏演着演着也有点真心吧,所以其实虽然在史记中刘邦有很多的做法真的对韩信很不友好,但没记录下来的细节很可能就是刘邦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真心,发自内心的去对韩信好,而这个肯定不会只是短期的,才会让韩信,如此相信他不会动自己,以至于不听蒯通,钟离昧的话,最终成为了悲剧英雄。

篇6:史记淮阴侯列传读后感

在楚汉之争的中后期,不少人都发现,楚、汉之间谁将取得胜利几乎取决于指挥强大军队的韩信,韩信的抉择将会决定楚汉战争的走向。前来游说韩信的谋士中,就有齐国人蒯通。

蒯通告诉韩信:此时楚汉两国军队疲弊,百姓也厌倦了战争。你韩信占据人才济济的齐国,有了天时地利,完全可以顺应民意,为民请命,结束战争,自己一统天下。另一方面,您战功赫赫,功高盖主,战争结束后迟早会面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局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将军一定要三思啊。

可蒯通费尽口舌,韩信却再三犹豫,不忍背叛刘邦萧何的知遇之恩。()他一再谢绝蒯通的好意。蒯通见韩信不接受,只能装疯卖傻,逃避灾祸去了。

此时的韩信和蒯通,像极了《鸿门宴》里的项羽和范增。

在垓下,韩信率领的大军为楚汉之争画上句号。

正如蒯通所料,击败楚国后,早已猜疑韩信的刘邦就夺了韩信的兵权。韩信的官职也一降再降。无尽的猜疑横亘在君臣之间。

高帝十年,忍无可忍的韩信决定谋反,奈何天真的他中了萧何的计,谋反计划流产。长乐宫,将要被处决的韩信叹道:“要是我早听蒯通的话,也不至于今天死在一个女人手里”。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竟被灭三族。

他的一生,浮浮沉沉,实在令人感慨。

在我眼中,韩信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像是一位最真实、最平凡的人。他的所作所为,让我感觉他仿佛就活在我们身边。

韩信虽然早年境遇潦倒,但一直胸怀大志、勤奋好学:太史公司马迁评韩信时谈到“韩信母亲去世时,无钱葬母的韩信并不将母亲草草埋了了事,而是将他的母亲埋在‘高敞地’‘其旁可置万家’”。此举足以说明韩信的与众不同。他的忍辱负重、勤奋好学,为他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基础。他有着博大胸怀,能以德报怨,任命当年侮辱他的人为官,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召敌方降将为他出谋划策。他的知恩图报,使他对当年施舍他饭食的洗衣妇报以千金,也让他在加入汉王旗下后一直跟随刘邦,不离不弃。

而韩信同样有缺点。战功赫赫的他会自高自傲。他曾因为自己的私心和表现欲让刘邦的谋臣郦食其在敌国死于非命。而他的知恩图报却蒙蔽了他的眼睛,给他带来的是悲惨的结局。

我仰慕韩信的卓越才能,也倾心于他的真性情――他的知恩图报,他的以德报怨,甚至是他对汉高祖会留他一命的天真期望。淮阴侯韩信有许多缺点,他会犯错、会犹豫,也不像精于算计的萧何一样得以善终;但他同样能指挥大军,退敌军于千里之外。这个和凡人一般的韩信,比其他在史书中八面玲珑的王侯将相更加鲜活、令人温暖。

胡千烨

篇7:《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韩信的一生有人概括为“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可以这样说, 但也不完全是。知己固然是萧何,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中写道“信之为大将军, 实萧何所荐, 今其死也, 又出其谋”即所谓的“成也萧何败萧何”。关于这个典故, 早已是书中写, 戏中唱, 家喻户晓了。

韩信少年贫困, 立志出人头地, 受胯下辱而不发。先从项梁, 后属项羽, 最后归刘邦, 经萧何三荐一追, 乃得以拜将。于是大刀阔斧, 施展才能, “涉西河, 虏魏王, 擒夏说, 引兵下井陉, 诛成安君, 徇赵、胁燕、定齐, 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 东杀龙且, 西向以报”, (4) 真真是“功无二于天下”。孙子曰:“善用兵者, 无赫赫之功。”反观韩信, 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 战必成名, 打破孙子的论断。关于韩信, 刘邦说:“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萧何说:“诸将易得耳, 至于韩信者, 国士无双。”苏轼说:“抱王霸之大略, 蓄英雄之壮图, 志吞六合, 气盖万夫”等等。军功无二, 国士无双, 对韩信来说, 虽刘汉之天下, 实由信再造, 但不免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兔死狗烹”的典故大多历史演义小说中会出现。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大凡古来有见识的英雄功成名就, 便拂袖而去, 免得后来有‘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之祸。”这也可以从范蠡和文种身上得到证实。春秋末期, 吴、越争霸, 越国战败, 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使国家转弱为强, 最终“存亡越, 霸勾践” (5) , 击败吴国, 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 多次求和, 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 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 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 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 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 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 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 替自己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 夫差终自刎而死。越王勾践灭了吴国, 在吴宫欢宴群臣时, 发觉范蠡不知去向, 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 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 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 上面写着:“蜚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乐之, 子和不去?”文种此时方知范蠢并未死去, 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 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 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 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楼”二字, 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 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 只得引剑自尽。

遥想汉初三杰, 韩信叱咤风云, 后被诛三族;萧何兢兢业业, 虽免于死亡但贫困终老;唯有张良仙风道骨, 避谷远祸, 自在逍遥。功臣下场, 可见一斑。于是韩信的真正死因也就更明了了。

“存亡两妇人”。存之妇人固然是漂母, 在寄食乡长家而遭嫌后, 得漂母一饭之恩, “漂母怜之, 饭信, 一漂竟数十日”。 (6) 韩信封王后, 便找到漂母, 赏漂母千金。前有季步一诺千金, 后有漂母一饭千金, 为人称道。清包彬《淮阴侯庙》赞曰:“鸟尽良弓势必藏, 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 争肯为臣负汉王?”有人为韩信造反一事鸣冤, 这就牵扯到亡之妇人———吕雉。有人评价吕雉, 不是帝王, 却胜似帝王。究其一生, 出身高贵, 下嫁刘邦, 老夫少妻, 恪守妇道, 内外操持, 还曾因刘邦的关系被狱吏调戏。后刘邦与项羽楚汉对峙, 被抓为人质, 项羽以刘父为要挟, 而刘邦“幸分我一杯羹”。亲父尚且如此, 何况妻乎?身在项营, 项虞二人, 琴瑟和御, 而她形单影只, 刘邦也未曾关心;更不用说刘邦在途中为求自保多次将儿女推下马车;以及后来专宠戚姬, 甚至要求废太子等等。华贵宫殿, 长乐飘飘, 长明灯下, 古铜镜内, 妙容不再, 她知道什么对她最重要。与戚姬的得宠而言, 她需要的是权力。于是有人说韩信是吕雉专权的绊脚石, 杀韩信是吕雉立威的政治需要。但是处死韩信这样的重臣, 而且是诛族这样的决定, 是皇后可以决定的吗?柏杨先生说:“仅凭舍人一面之词, 没有洞察, 不容分辩, 便急吼吼下毒手, 而所使用的又是灭口手段, 表面上由吕后主持, 从‘伪游云梦’那件事判断, 毒计恐怕酝酿已久, 否则屠杀韩信这样的重臣, 吕雉岂敢巨作决定。”刘邦对于韩信始终是顾忌的, 怎么可能让他继续身居高位, 仅仅削王为候怎么够?敌国破, 谋臣亡。由是借吕后之手, 萧何引之, 灭口诛族, 以绝后患。所以, 吕雉也不过是政治工具, 她只是猜中了刘邦的心事, 联合萧何, 帮他“清理门户”, 戳死韩信、诱杀彭越……宫闱幕后, 独掌朝纲十六年。但她终究只是刘邦的执行者, 顺其意, 行其事, 而刘邦的本意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为了刘汉天下千秋万世, 韩信这样兼谋兼勇的大臣, “汉之所以得天下者, 大抵皆信之功也” (7) , 始终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司马光《资治通鉴》总结道, “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 言负则有之;虽然, 信亦有以取之也。始, 汉与楚相距荥阳, 信灭齐, 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 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 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 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 信复何恃哉”!韩信下场, 可见一斑。

据黄仁宇先生考证, 根据当时的观念, 造反不一定有存心叛变的证据, 只要有叛变的能力也可以算数。功臣良将之所以为功臣良将, 正是因为他们谋略大强的能力, 而功成时, 这些反成了罪过。上者杯弓蛇影, 刘邦“杀白马与诸侯为盟”, “非刘氏而王者, 天下共击之”, 翻译一下, 日月可暗, 星宿可落, 我刘氏天下, 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这时他可能忘了他刘氏天下是怎么来的, 而秦朝又是怎样灭亡的。为了集中权力, 一个个地向异姓诸侯王、开国功臣下手, 繁华过后终成一梦!“一时忠臣良将, 诛除略尽”。讽刺的是, 这是人们对坏事做尽的奸臣秦桧的评价。刘邦曾高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功臣良将杀尽时反叹无良将安国。的确, 想当初前方打仗有韩信, 后方支援有萧何, 出谋有张良, 献计有陈平, 还看今?

《胡文忠公遗集》记载胡林翼的一句话“疆吏争援, 廷臣羽檄, 均可不校, 士女怨望, 发为歌谣, 稗史游谈, 诬为方册, 吾为此惧”。于是纵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性文献, 很多人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并立下过大功的人死因都是一样的, 谋反, 或者确切地说是诬以谋反。韩信首当其冲, 有人开玩笑说, 韩信创造了两项吉尼斯纪录, 汉朝第一功臣以及汉朝第一被杀的功臣。周勃、彭越、周亚夫、檀道济等, 不一而足。其中, 韩信与周勃的经历尤为相似。二人同时少平庸, 起于战乱, 拜将封侯。不同的是, 周勃上头有人 (薄太后) , 同时上头的人 (刘恒) 也不是一心置他于死地, 而韩信也不是上头没人, 可正是这上头的人 (刘邦) 想害他, 而且是一心一意地害他, 同时韩信“羞于哙等肩”, 人际关系可见一斑。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岁余时, 周勃害怕被诛杀, 于是“常被甲, 令家人持兵以见之”, 所以有人上告周勃欲反, 周勃恐慌, “勃以千金与狱吏, 狱吏乃书牍背示之, 曰‘以公主为证’”。这位公主就是文帝刘恒的女儿, 同时也是周勃的儿媳妇。周勃同时请出了薄昭, 文帝的舅舅, “为言薄太后”。只能说太后就是太后, “以冒絮提文帝”但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太后的话“绛侯绾皇帝玺, 将兵於北军, 不以此时反, 今居一小县, 顾欲反邪!” (8) 这的确是关键。应劭曰:“勃诛诸吕, 废少帝, 手贯玺时尚不反, 况今更有异乎?”文帝既见绛侯狱辞, 乃谢曰:‘吏事方验而出之。”这应该也是韩信的写照或是内心独白吧!能反的时候, 而天下初定是再造反, 谋略如韩信, 是不可能出此策的。武涉、蒯通献计时, 是造反的最佳时机“为汉则汉胜, 与楚则楚胜”, 而韩信说“汉王遇我甚厚, 载我以其车, 衣我以其衣, 食我以其食。吾闻之,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 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 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9) 。《资治通鉴·汉纪·韩信之死》记载道, 有人有上书告韩信造反而韩信不知。刘邦问群臣, 群臣愤慨欲平韩信。刘邦默然问陈平, 陈平有二问“陛下精兵孰与楚?”“陛下诸将, 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刘邦答案是“不过”、“莫及”。由是陈平提出了“伪游云梦, 会诸侯于陈”。韩信因此被骗、削权。此处就有两点说不通处, 其一, 韩信想谋反就不可能无备而去。其二, 如果韩信真的造反, 凭韩信的精兵诸将, 陈平不是让刘邦送死吗?同样, 刘邦会就这样去吗?可见他料定韩信不会反, 不然不会自寻死路。信之不肯付汉王, 而汉王却先夺其兵, 削其爵, 要其命, 最后诛三族。只能说韩信是军事家, 不懂封建权力的运衡。

如果说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那么纂史者尤其是纪传表志体以写实、写史传世的《史记》这样记载呢?这就是处于非艺术性考虑, 一般情况下, 政治立场、家族利益及个人安危都被考虑在其中。就拿皇帝的出生而言, 一登大统身世就离奇了。黄帝有天枢, 刘邦有蛟龙。塞万提斯《唐·吉可德》中不无讽刺到“只要你能混出一点名堂, 就会有人发现你有皇家血统”。“大凡皇帝出世, 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 下暴雨啊, 冒香气啊, 天上星星闪啊, 到处放红光啊, 反正就是要告诉你, 这个人和别人出生不一样。”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这样开篇。这些纂史者明知不可能而记之, 就是出于非艺术性考虑了。众所周知, 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 为承父遗志而家又无余财, 只能选择就是现在人也难以接受的宫刑, 经过这一打击, 司马迁的心理一定是有变化的, 他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实写实录, 最起码不能明显地实写实录, 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道《太史公书》是“继《春秋》而作”, 而《春秋》我们知道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微言大义”即所谓的“春秋笔法”。如《郑伯克段于鄢》的一个“克”字足见郑庄公的阴险、毒辣与虚伪。而史继璆先生在《论韩信之死》中认为司马迁在写韩信的卓越战功以及拒绝和蒯通的教他背叛刘邦独立的对话时, 无不斩钉截铁的态度和明确犀利的语言, 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印象。而在写韩信谋反叛逆的文章时, 两两对比, 就迥然不同了。每每在字里行间。, 流露出一些破绽和矛盾, 不能自圆其说, 给人以模糊的印象, 这正表明司马迁当时下笔的难处。也正是在这些地方留下疑窦。可见太史公寓褒贬与字里行间。所以《史记·淮阴侯列传》, “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 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则庶几哉, 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 而天下已集, 乃谋畔逆。夷灭宗族, 不亦宜乎!’”哀叹可惜之意, 溢于言表。

或许有人会问, 就没有例外吗?其实, 例外是有的, 但严格意义上, 也不算例外。历史上真正能做到“功高盖主而主不疑, 权倾朝野而朝不忌” (10) 的是郭子仪, 以及后来的曾国藩, 即“前有郭汾阳, 后有曾国藩”。相比于韩信、周勃的不能善终, 这里不无郭子仪开府以明志, 文忠公逆来顺受 (11) 的自身修养有关, 还有当权者需要他们以牵制各方势力, 如和珅之于乾隆, 王镇之于刘裕,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没有触及到封建专制统治, 权力虽大, 但有顾忌。而刘邦对韩信一直是顾忌的, 刘邦与韩信谈领兵之能, 刘邦“不过十万之众”而韩信“多多益善耳”, 虽然在后面用“领兵”和“领将”搪塞过去, 但韩信之被杀就不足为奇了。谈到李世民与魏征, 人多多魏征之敢谏, 而少多太宗之善纳谏。倘使魏征碰到的不是李世民, 不一定有“谏臣”美名传世, 而太宗能唯才用人, 即使没有魏征, 其他人上谏规劝, 他照样可以任用听取, 成“贞观之治”之大业。

历史终究是历史, 如天道运行, 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历史是按照自身的客观逻辑发展, 它不顾及人们的感情 (12) 。黄仁宇先生提出应最大限度地将道德排除历史讨论的范畴, 看待历史应当考虑当事人能怎么做而不是应该做。前人的教训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史书, 我们能做的是尊重历史、熟悉历史。意大利学者克罗狄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与太史公的“通古今之变”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古鉴今, 以古成今。

摘要:提到西汉, 两个人不得不提, 一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 另一则是“生平胯下能受辱, 只是羞于哙等肩”的韩信。项羽未能成就其帝业, 与其自身性格不无关系,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1、“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2, 而韩信到底因何而死?谋反?亦或是说, 诬以谋反?

关键词:谋反,诬以谋反,非艺术性考虑,悲剧性

注释

11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 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箢, 千人皆废, 然不能任属贤将, 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 言语呕呕, 人有疾病, 涕泣分食饮, 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 印刓敝, 忍不能予, 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22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失其政, 陈涉首难, 豪杰蜂起, 相与并争, 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 乘埶起陇亩之中, 三年, 遂将五诸侯灭秦, 分裂天下, 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 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 放逐义帝而自立, 怨王侯叛己, 难矣。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过矣。乃引“天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33 商君书·更法.

44 史记·淮阴侯列传.

55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66 史记·淮阴侯列传.

77 马光《资治通鉴.

88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99 史记·淮阴侯列传.

1010 旧唐书·郭子仪传.

1111 曾国藩家书:“有端拂逆时, 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篇8:《史记·淮阴侯列传》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在叙述中蕴含情感的曲笔艺术。2.拓宽视野,激发探究人物命运的兴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说起韩信,我们就想起那句耳熟能详的成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是西汉第一个被杀的功臣,今天我们继续了解他的人生轨迹,看他如何从一介布衣到叱咤风云,最后走向功臣末路断头颅的历程。

(二)探究文本

1.感受一下韩信的早年生活,看写了几个相关故事:

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

解读:为了等待最有利的时机来实现自己的夙愿,他曾寄食于南昌亭长家,求食于漂母,更受辱于恶少胯下。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若干年后,韩信做了楚王,衣锦还乡,这三个故事有了后续: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

提问:这三种行为中,你最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提示:三种行为各有高明,尤其是第三种。

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心理是同情弱者,韩信身为楚王,如果杀死这个无赖,大家都会同情他,觉得韩信是以强凌弱、仗势欺人。

韩信的高明就在于非但没有杀他,还让他做中尉,尽显其心胸宽广,人情做足,他是不做则已,要做就让人永世难忘。

所以,海纳百川是多么宽广,你要感激你的朋友,是他们给予了你帮助;也要感激你的敌人,是他们让你变得坚强。2.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韩信遇上刘邦,有如蛟龙入海,尽显其睥睨千古的军事天才,而他人生中的巅峰之战当属——井陉之战。

从战前的形势来看,比较一下双方的优劣势:

汉 ———— 赵 3万 20万

客场 主场

千里奔袭 以逸待劳

明确:优势尽归赵国,但韩信又是用了什么独出心裁的计策扭转整个局势,打赢这一仗?(B)

A.隔岸观火 B.上屋抽梯 C.金蝉脱壳 D.暗度陈仓

最终以少胜多,谱写了中国战争史上光辉的篇章,正因其用兵如神,后世兵家尊称他为兵仙。

3.兵法纵横天下的韩信南征北战,辅佐刘邦一举开创汉家四百年基业,但功成名就后,却未能安享荣华富贵,反而被族灭,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

你觉得韩信谋反有无可疑之处?

提示:一般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蒯通原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没有谋反。另外,与陈豨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不大可信。

补充: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韩信的军事天才得到充分展示,他在公元前203年攻下齐国七十二城,强迫刘邦封自己为齐王,成为刘、项之外举足轻重的第三种力量。

对于韩信来说,这是最好的造反机会,蒯通劝说他:“当今两主之命悬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意思是刘邦之所以重用韩信是因为他的头号敌人项羽还在,一旦项羽被灭,下一个就轮到韩信。

但面对蒯通晓之以理的劝说,韩信表现出了优柔寡断,最终失去造反的最佳时机。

总结:韩信到底缘何而死,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普遍性认为在专横跋扈的汉武帝时代,司马迁不能直书其事,便留下有破绽的记载,任由后人评说。4.假如韩信没有涉嫌谋反,他能逃过被杀这一劫?

(1)功高盖主,做人臣的三大忌:功高盖主,权大压主,才大欺主。明朝大将袁崇焕也曾表达过这种忧虑:“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文武兼备无人可比,但是功高盖主就成了罪人。)试想,哪个君主的卧榻之旁容得他人酣睡?

(2)“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及天下已定,信复何恃哉!”(《资治通鉴》)

刘邦对韩信早心有嫌隙,只是当时自顾不暇,一旦天下一统,韩信被剥夺军权,就失去依傍。

(3)未能功成身退,归隐山林。

“隆准若知同鸟喙,将军应有五湖心。”(钱若水)韩信不识时务,如果学习那泛舟五湖而去的范蠡,有功成身退的情怀,就不会有后来的下场。

韩信既功高盖主,又未能明哲保身、急流勇退,再加上自身性格弱点,走向人生末路也是必然。

(三)拓展延伸

其余汉代异性王的下场。

汉代异性王有: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继燕王卢绾、赵王张耳、长沙王吴芮等。唯一没被诛杀的是长沙王吴芮,因其地处偏远,国力弱小,又对中央政府言听计从,免于被戮。

刘邦晚年干脆与大臣杀白马定下白马之盟,规定只封刘氏为王,否则天下共击之。

(四)小结讨论

像这样的悲剧是一个人,还是一类人的?

提示:只要有家天下的存在,屠杀功臣就是一个走不出的死结。漫漫历史长河中这样的事例实在是数不胜数。

(五)创设情境

上一篇:历史原来很精彩随笔下一篇:经典短文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