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原则论文范文

2022-05-09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信用原则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在民事活动中,民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彻于民事法律始终的民法根本规则,作为民法主要调整对象的法律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立法者在民事领域所行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作为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民法角度的几个方面透析诚实信用原则。

第一篇:信用原则论文范文

论保险的诚实信用原则

摘要: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及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必须以最大的诚信全面而完整地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情况,严格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和承诺。本文拟从最大诚信原则的发展、概念和在保险法中的体现、诚信缺失现象及最大诚信原则的完善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保险;最大诚信原则;体现;诚信缺失;完善

序言

诚实信用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在我国,诚实信用原则是几乎所有民商事法律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每个合同的订立、履行都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保险合同是以保险标的的危险分担为目的而成立的合同,保险关系具有一定特殊性,其不同于普通的民事合同,为最大诚信合同,因此,法律要求保险关系的当事人遵循最大诚信原则,也就是说,保险关系当事人的诚信程度应当高于一般的民事活动,无论是投保人还是保险人都应当履行最大的诚信义务。

一、最大诚信原则概述

在我国,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在立法方式上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1995年颁布实施的《保险法》中,只是将诚实信用原则与遵守法律和遵循自愿原则规定在同一条文,即第4条之中。为适应保险业蓬勃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2002年10月,我国在总结保险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保险法》进行了修改,总则部分的惟一一处改动是增加第5条,明确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相比较而言,修改后的《保险法》将诚实信用原则特意独立地规定为一条,其立法意旨就是特别强调保险活动必须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突出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

保险合同是建立在诚实信用基础上的一种射幸合同,诚实信用是评价保险合同效力的基础,对保险合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我国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第一,“语义说”。其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民事活动的参加者不进行任何欺诈、恪守信用的要求;第二,“一般条款说”。其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外延不十分确定,但是具有强制性效力的一般条款;第三,“立法者意志说”。其主张,诚实信用原则就是要求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维持双方的利益平衡及当事人利益、社会利益平衡的立法者的意志,就是立法者实现上述三方利益平衡的要求;第四,“双重功能说”。其主张,诚实信用原则由于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合为一体,兼有法律调节和道德调节的双重功能,使法律条文具有极大的弹性,法院因而享有较大的裁量权,能够据以排除当事人的意思自治而直接调整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五,“层次构成说”。其主张诚实信用原则应从立法目的、规范内容和司法意义三个层面来进行分析;第六,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先生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有“信”的因素,即法律关系的一面,顾及他方利益,衡量对方对自己的一方有何期待,并使其正当期待不致落空;二是,含有“诚的因素”,“诚”即“成”,包括成己成人,成其事务;三是,遵从交易习惯之意,但不包括不利于当事人正当期待之保护的交易习惯。

综上所述,我认为保险法中的最大诚信原则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及履行保险合同的过程中,必须以最大的诚信全面而完整地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互不欺骗和隐瞒有关保险标的的重要情况,严格遵守保险合同的约定和承诺。

二、最大诚信原则在我国保险法中的体现

最大诚信原则作为《保险法》的一个基本原则,贯穿于保险法的始终,指导着保险司法,是保险合同当事人和关系人在保险活动中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行为准则,适用于保险活动的订立、履行、解除、理赔、条款解释、争议处理等各个环节,其在保险法中的具体体现有:

(一)关于保险活动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

我国《保险法》第五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保险活动所应遵循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保险法律规范中许多内容都必须贯彻和体现这一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原则已成为一切民事活动和一切市场参与者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成为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诚实信用是法律对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讲包括,在保险活动中,投保人应当依法对其投保的标的,按保险人的询问进行如实告知,并在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时也如实履行告知义务;而保险人则应当在承保时,将保险合同的条款、条件明确地告知投保人,不得欺骗也不得隐瞒,在发生约定的保险事故时,应当及时查明和确定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和保险标的的损失程度,并及时赔付保险金,不得拖延或逃避承担保险责任。

(二)关于保险合同当事人说明告知义务的规定

《保险法》第十七条规定:“订立保险合同,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保险事故是指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事故。”

保险合同是最大诚信合同,本条明确规定了保险合同当事人说明告知义务。为了平衡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应当履行说明义务,这是保险人的一项法定义务;而投保人应当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规定了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时,其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1、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险费率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

2、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

3、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

(三)关于保险人向投保人明确说明责任免除条款的规定

《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除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明确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保险合同一般都是格式合同,保险作为一种社会服务商品,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以购买者与消费者的身份参加保险的。对购买者与消费者的权益,法律所能提供的最有力保护,在于使其享受到他本来希望得到的服务。在保险活动中,要让投保人充分了解到他所购买的保险服务能否提供给他需要的保险保障,最有效的办法之一是限制保险人不适当免除责任的行为,即要求保险人遵循最大诚信原则,明确履行说明义务。如果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未向投保人明确地说明保险人在何种情况下免责,并使投保人明了的,那么保险合同中关于保险人免责的条款将不产生法律效力。

(四)关于维护保险标的安全基本规则的规定

《保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被保险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根据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可以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的,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保险人为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按照保险法的规定,首先,被保险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生产操作、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只要被保险人认真履行这种法定的义务,就有可能防止灾害事故的发生或把灾害事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程度。第二,投保人、被保险人未按照约定履行其对保险标的安全应尽的责任,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保险合同。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其对保险财产安全应尽的责任,则保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同时,保险人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的责任就会加重、费用就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保险人可以依法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保险合同。第三,保险人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保险标的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及时向投保人、被保险人提出消除不安全因素和隐患的书面建议。第四,保险人为维护保险标的安全,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五)关于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时被保险人通知义务的规定

《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的,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保险人有权要求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合同。被保险人未履行前款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保险标的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若保险风险增加,则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发生变化,原来的对价关系的平衡打破,保险人承担了比原合同更大的风险。为了平衡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以外关系,根据最大诚信原则,被保险人负有危险增加时的通知义务。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标的危险程度增加时,未依法按合同约定履行通知义务,也就是未及时通知保险人的,很可能会给保险人的利益造成损害,应当承担以下法律后果:一是被保险人未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应承担违约责任;二是被保险人没有履行危险增加通知义务的,因危险程度增加而发生的保险事故所造成的保险标的损失,应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责任,保险人不再向被保险人支付保险赔偿金。当然,如果保险标的的损失是由正常的保险责任范围内的保险事故造成的,并不是由于危险程度增加引起的保险事故所造成,保险人仍然按保险合同承担赔偿责任。

三、我国保险经营活动中最大诚信原则的缺失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如果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辅助人、关系人若能很好遵守,我国保险业一定能茁壮、健康的发展。可是在市场经济下,保险人、保险代理人、投保人及被保险人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无数事实证明,仅靠道德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保险诚信问题。保险经营活动中有失诚信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保险公司经营中的失信问题

保险公司市场化运作中,一方面要追求公司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的问题如下:①、部分保险公司不顾偿付能力,过度进行市场扩张,从不向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说明自身存在的偿付能力隐患,淡化被保险人的权利。②、在保险产品开发中占绝对主动权的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中不能很好地站在公平的角度上定价,利益的天平总是向自己倾斜。由于保险属于负债经营的特殊性质,如果产品成本不存在如此高额的利润空间,则说明保险公司存在明显的违规经营,牺牲的不只是保险公司的利益,更是被保险人的权益。③、保险公司对产品的不实宣传,人为夸大其保障功能和投资回报率。④、部分保险公司存在承保容易理赔难的现象。

(二)保险代理人的不诚信问题

作为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代理人的待遇往往是直接与个人业务量挂钩的,这种利益的分配方式把保险代理人摆到了一个特殊的位子。部分保险代理人片面追求个人利益,从事代理行为时不能很好地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在代理过程中,他们较多地站在保险公司一方,而在案件的理赔时,他们更多地站在被保险人的立场上。对投保人,他们主要侧重对产品条款中保险责任的宣传,对免责条款则很少介绍。对保险公司,他们没有尽到如实收集保险标的风险信息的义务,人为地隐瞒标的存在的风险。为了稳住自己的客户,在保险标的的出险时,他们偏向于客户,部分保险代理人甚至帮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钻保险条款的漏洞,想方设法要保险公司多赔,以达到其能顺利续保的目标。

(三)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诚信缺失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隐瞒标的的风险以及骗赔两个方面。一些投保人在投保时,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使保险公司难以根据投保标的风险状况确定是否承保以及该以什么条件承保;有些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先出险,后投保;故意虚构保险标的或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夸大保险损失,歪曲事故原因,不择手段伪造损失财产有关资料和其他根据,骗取保险金;特别是人身保险中,少数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甚至为了非法获取高额保险赔偿金,人为制造保险事故,至被保险人伤亡。

四、最大诚信原则的完善

(一)告知义务的完善

告知义务人,是仅以投保人为限,还是应该包括被保险人?对此问题,学说上有两种主张:“肯定说”。持“肯定说”者认为,被保险人亦应负告知义务,因为在财产保险,投保人通常即为被保险人,对于两者不属一人的情形,被保险人为财产标的所有权人或者权利人,对标的物的状况知之最详;另外一种观点是“否定说”,持“否定说”者认为,保险法既明文规定“投保人”为告知义务人,故不应扩张解释及于“被保险人”。我认为“肯定说”更为妥当。在人身保险,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同一人时,被保险人为保险事故的客体,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最为透彻,因此,从保险契约为最大善意契约的本质而言,被保险人也应负告知义务,以便保险人衡估保险费。综上,在为他人之的利益的保险合同中,无论是财产保险,还是人身保险,被保险人对危险估计之重要事实最为知悉,因此被保险人为告知义务人才符合告知义务制度之本旨。我国《保险法》第17条漏列“被保险人”的后果是:在被保险人(非投保人的情形下)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时,是否直接或依类推解释的方式适用本法第17条则成疑问。其实根本的解决办法应在《保险法》修订时,将“被保险人”列入条文中,或就有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不是同一人,而彼此的行为或知悉事项的告知在保险法上具有同等的评价时,订立所谓“被保险人视为投保人条款,而无须在个别条款中再重复并列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用语。”

从现代保险立法趋势看,各国立法例均不同程度地确立了未告知之重要事实与保险事故之发生间的因果关系调整模式。例如德国保险契约法第21条规定:“保险人于保险事故发生后解除契约者,若告知义务之违反与保险事故之发生及保险人之给付范围无关,则保险人仍负有给付义务。”我国《保险法》第17条对于违反告知义务的处理,因是否出于故意而有所不同:出于故意,不论未知事项是否与保险事故的发生有直接影响,一律可由保险人解除保险合同;非出于故意,则仅限于未告知事项与事故发生“有严重影响”时,保险人才能解除合同。原则上,该规定区分情况,考虑得较为全面,考虑了投保人的主观心态出于故意时之恶性严重,故不须要求未告知事项与事故发生之间有因果关系,以示对其严加惩罚;但投保人因过失违反时,须要求未告知事项对事故发生“有严重影响”。不过,应将“严重影响”解释为告知之重要事实与保险事故之发生间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以符合现代保险立法之演进趋势。

(二)我国《保险法》第18条规定,对保险的责任免除条款,保险人“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

存在以下问题:(1)该规定将使保险合同的所有除外责任条款均可能处于效力不确定状态。即是否产生效力,惟取决于保险人是否对之作出“明确说明”,而对此若双方存在争议,就只能求诸法院或仲裁机关作出事实判断,从而成为诱发保险合同纠纷的直接动因,在客观上极不利于保险业务的稳定发展。(2)保险合同所记载的免责条款,有些是法定免责条款,例如我国《保险法》第28条第2款有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之规定,大多均记载于保单。若依上述第条规定,势必导致法定免责条款因保险人未作明确说明而归于无效,这与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原则是相违背的。实际上,若保险人违反订约说明义务,投保人可行使解约权来进行救济,或通过适用不利解释原则得到充分保护,因而上述规定并无必要。

以上两点是从保险立法法条完善方面来谈最大诚信原则的完善,下面将从制度、具体措施等方面来谈谈最大诚信原则的完善。

1、健全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保险活动中的不诚信现象主要是建立在相关法规缺失、监管松散的基础上。要从避免保险市场中的不诚信行为必须借助于法律的强制力,以法治为基础,建立和完善诚信者利益保障机制及失信者的惩罚机制,依法保护诚信方的合法利益,坚决打击诚信缺失行为。从制度上促使不诚信成本远高于其能够预期的所得,直至将其从保险市场中清除,让保险参与的各方在主观上觉得不值得失信,不愿意失信,也不敢失信。作为保险市场的监管者——中国保监会要加大监管力度,一手抓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一手抓市场诚信监管,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对偿付能力不足,无能力对保户负责的保险公司进行坚决的停业整顿,根据保险公司高层领导侥幸心理,保险监督机构设立诚信稽查部门,建立不诚信行为问责制,追查典型案件,严肃处理一批违规操作的机构和当事人,对查实的不诚信行为追究所属机构主要领导甚至监管部门领导的责任,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经济双重处罚。

2、加大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力度,早日消除保险供求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矛盾。诚信缺失的保险代理人为什么能用同一方法侵害多个保户的利益,别有用心人员的保险诈骗为什么能屡屡得手……这无不说明我们保险业信息披露和共享严重不足。我国保险业要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加强保险公司之间的协作,要充分利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保险监管机构要切实履行诚信建设主导者的职能,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督促各保险公司将相关的保险条款及理赔实务操作统一在网络上公布,建立公众沟通渠道,定期在网上公布保险黑名单,让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在保险市场中无处藏身,让保险相关信息在参与保险的各方之间对称地进行传播;消除由信息不对称引发失信事件的隐患。

3、抓素质教育、提高国民诚信意识。法律、法规制度都只是保险走向诚信的外在强制因素,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失信事件的发生频率和程度,但他无法从根本上杜绝不诚信事件。因为任何法规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漏洞。法规的完善历程其实也就是一个求其极限的过程,可以无穷近,但永远不能达到。因此也总有人能够钻空子,打擦边球,这是法律固有的缺陷,因为法不禁止则为允许。如果要杜绝保险失信事件,我们惟有从内因上进行改善,抓国民素质教育,提高其诚信意识,让保险参与的各方能主动、自觉地按照诚信的原则进行彼此间的沟通、使保险市场和谐发展。

诚实信用是保险法的重中之重,背离了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制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参考文献:

[1] 覃有土:《保险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郑 强:《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0年版。

[3]覃有土主编:《保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 1993年版。

[4]许崇苗、李利著:《论保险法上的告知义务》,《法学评论》2002年第2期。

[5] 尹田.中国保险市场的法律调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李 场

第二篇:浅议诚实信用原则

在民事活动中,民法基本原则是效力贯彻于民事法律始终的民法根本规则,作为民法主要调整对象的法律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以及立法者在民事领域所行政策的集中反映,是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作为帝王条款的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民法角度的几个方面透析诚实信用原则。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

在民法规范中,诚实信用原则被作为一般条款,该说认为诚信原则及外延不确定但具有强力的一般条款,其作为一般条款来指导当事人正确进行民事活动,来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以填补法律空白。诚实信用在具体含义上具有一般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在进行社会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善意的内在状态,在民事活动中,特别是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如果不坚持诚实信用原则,就会出现投机倒把现象,坑蒙拐骗现象,这样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更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全面开展,在诚实信用原则的约束下,法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会本着诚实的态度处理疑难案件,有利于处理好各种诉讼案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般条款是民法的要求,是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要求。通说认为?熏诚实信用原则法律化肇始于罗马法。“现代民法中诚信原则的两个方面——诚信要求和自由裁量权?熏都已萌发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之中。”罗马法的诚信契约“把诚信的要求作为默示条款补充到了某些契约关系中?熏使当事人在承担契约所明文规定的义务之同时?熏承担诚实信用的补充义务?熏并且受承审员的自由裁量权的制约?熏以实现诚信契约所体现的商品交换关系所要求的公正。”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不只是国家的责任,也是每个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所需要考虑的责任,这样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民事活动体现正义性,在社会责任中体现民法的基本精神。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诚信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应当以善意心理状态从事民事活动,行使民事权利和履行民事义务。在进行民事活动,履行民事义务时,既要维护各方面当事人的利益平衡,还要维护当事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平衡,那诚信原则谋求的是民事活动中当事人之间及当事人与社会之间利益的平衡。而这三方利益平衡的实现,有赖于人们以诚实之理善意的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并通过法官之公正的创造性的司法来最终加以维护。第三方的利益实现需要诚实信用支撑,没有诚实信用原则,社会上的责任就不能得到保障,对此,不论是在具体的民事交易过程中,还是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中,我们都应严格的遵守诚实信用原则,保障我们活动的有责性,更要法官在适用法律时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

在民事活动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主要包括民事活动主体要遵守的规定和法官在自由裁量中遵循的规定,除此之外,还认为诚实信用是对法律的补救,许多法律都是对诚实信用的具体化,即所谓的“帝王条款”。在民事活动之中,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它的存在,例如《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的第六条明确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可以说在民事合同中,诚实信用原则贯穿于合同活动的始终。

(一)合同在订立阶段要遵守这样的规则

在订立阶段,尽管合同尚未成立,当事人之间已经具有订约上的联系,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负有忠实诚实保密和相互照顾的附随义务,否则就要负有缔约过失责任,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二)合同的履行之中也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履行过程中,当事人应该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以及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和保密的义务,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交易活动得以实现,使合同双方都达到订立合同的目的。

(三)合同终止后,也应该遵守保密和忠实的义务,这种义务在学术上称为是后契约义务

这是诚实信用原则对合同双方当事人的约束,是对交易活动的保护。

(四)合同的解释也要遵守诚实信用原则

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该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考虑各种因素,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正确的解释合同,从而判明是非,确定责任。对此我们看到诚实信用原则的细微之处,体现了帝王条款的魅力。

另外,诚实信用既是司法裁量权追求的目标,也是评价司法活动的尺度。在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诚实信用是法官手中的最后一张王牌,在处理案件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法律空白的现象,这是法官采用诚实信用原则的关键时间,但也是法官必须遵从的第一条法律,因为只有遵循了这一个原则,案件才会处理的合理,当事人才会相信司法是公正,相信法律是为人民服务的。可以说,诚实信用贯通司法的全过程,优良的司法始于诚实信用,终于诚实信用。

三、诚实信用原则的地位及其作用

诚信原则在民法中具有“帝王条款”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诚实信用原则是市场交易中和善良风俗家庭关系中的道德准则。诚信原则乃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民法原则的“原则”,可谓民法的“帝王条款”。史尚宽先生亦认为,诚信原则要优于一般原则,因为法律的标准应当是社会的理想即爱人如己的人类最高理想,这种理想所处的地位要高于法律和契约,诚信原则便是这种最高理想的体现,而法律和契约则属于实现这种思想境界的途径和手段。

诚实信用原则在指导当事人进行民商事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被道德层面讲,诚实信用原则自古以来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被认为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即便是当今社会,“诚信”二字也充斥于各种材料中,一直约束着我们的行为。从法律层面来看,诚实信用原则的功能在于指导当事人进行民商事活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主要体现在: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与他人之间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都应诚实、不作假、不欺诈、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民事主体应恪守信用,履行义务;不履行义务使他人造成损害时应自觉承担责任;不仅需要在民事基本法上确立诚实信用为基本原则,而且还应该根据需要制定若干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条款。例如《合同法》第49条规定:“合同权利义务终止后,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其法律依据在于:民法规范是从民法基本原则中推导出来的,具有直接的可操作性和具体性。因此,民事活动当事人首先应以民法规范作为自已的行为准则,当民法规范对有关问题缺乏规定时,当事人即自觉以诚信原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样,民事活动就会有秩序,在无形当中使人民自觉约束自己的民事行为。在现实的民事活动中,诚实信用原则主要针对当事人的主观心理而言,要求所有经济活动的参与人必须以善意的心理状态作为所有活动的出发点,并应以公平作为一切行为的追求目的。善意的心理状态要求行为人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时不为欺诈行为、恪守信用、尊重交易习惯、不得规避法律、不得曲解合同条款、尊重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等。这就为行为人的行为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标准和尺度,从而有利于行为人更有效地从事有法律意义的行为,更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诚信原则的最大特点是该原则具有观念法的性质或者说具有补充法的功能。这种观念法或补充法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可依诚信原则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处理;二是在法律上虽有明文规定,但如果该法的使用会导致显失公平的话,可以依诚信原则对有关规定加以变更和补充。

诚实信用原则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可以及时有效的处理民事纠纷。诚实信用原则所具有的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功能可以说是始终存在于人类立法实践中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的较量。这一作用的产生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即该原则所追求的主观目的,即在民事活动中维护当事人之间及他们与社会间的利益平衡。在维护民事各方利益的同时,该原则主观上要求法官严格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处理民事纠纷,不得在主观上有所偏袒,有所不诚实,这样就违背了立法的意图,更不利于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客观上,在于诚实信用原则内容本身,诚实信用原则极为概括抽象,其内涵与外延具有不确定性,它包括的范围极大,远远超过它一般条款的范围,这实质上是以模糊规定或不确定规定的方法把相当大自由裁量权交给了法官。“诚信原则意味着承认法官的创造性司法活动,允许法官在无明文规定时依据公平的要求进行裁判。”同时,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存在于民法总体中,不是民法规范,而属于非规范性的规定,他不具有作为民法规范所要求的明确的行为模式和确定的保证手段的构成成份。“诚实信用”这样的词语本身从规范意义上便极为模糊,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其适用范围几乎没有限制。因此,这对行使司法权的法官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知晓法律、遵守法律,同时也要是法律的捍卫者,需诚实对待自己的司法实务工作,合理的处理民事纠纷。

作者:李莉 唐建力 谢英

第三篇:浅析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

[摘 要] 诚实信用原则称为我国民法原则之“霸王条款”,尤其在民法领域适用的广泛性为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起到巨大作用。诚实信用由道德要求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最终成为一项法律基本原则,体现其内涵之重要性。文章简略探析了诚实信用原则的概述、沿革、适用并提出相应建议,希望为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和完善建言献策。

[关键词] 民法;诚实信用;原则;完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9. 11. 088

1 诚实信用原则概述

对于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在学界论说不一。第一种认为该原则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第二种认为其是人们进行交易行为的价值基础;第三种认为诚实信用原则与罗马法上的一般善恶的抗辩意义意义相同;第四种同样也是在学界较为推崇的一种:即诚实信用原则是对当事人利益的公平考量。综合以上内涵观点,依笔者看来,其概念可总结为: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恪守承诺,履行义务,不得欺瞒他人、弄虚作假,以满足对方当事人之合理期待的基本原则。

2 诚实信用原则地位及作用

2.1 诚实信用原则之地位

2.1.1 诚实信用原则为我国市场经济创造基础性价值

诚实信用原则最广泛应用于市场经济中的各项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交易、民事代理等。现代经济形式日趋复杂多样,风险系数显著增加,要求诚实信用原则为各种民事行为保驾护航。促使各方民事主体秉承主观心理的真诚信用,保证主体客观行为的合法有序。诚实信用原则不会因某一主体的个人行为而改变,因此在整个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居于基础性地位。

2.1.2 诚实信用原则是立法者立法目的之代表

诚实信用原则的效力来源在于其贯穿于民法制度的始终,规制着任何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其调整内容的根本性以及规制行为的广泛性体现了民事立法者的立法目的和意志。当今时代以权利为本位,如何平衡各民事主体之间的权利和利益成为立法者进行立法工作的重点,诚实信用原則的出现不仅缓解了民事主体之间的矛盾、实现了民事主体行为之间主观诚信与客观积极行为的统一,提升了民事法律制度的可适用性。

2.1.3 诚实信用原则在民法制度诸原则中处于最高地位

当今民法制度法律体系的构建是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虽然民法制度各项基本原则都有其侧重之处,其同样也是整个民法体系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其他任何一项原则都与诚实信用原则密切相关。平等原则是诚信原则的主体要求、自愿原则是诚信原则的交易基础、禁止权力滥用原则是诚信原则适用的保障、公平原则则是诚信原则的价值追求,而公序良俗原则也是诚信原则适用的应有之义。

3 诚实信用原则之作用

3.1 填补法律漏洞

民法作为我国法律发展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其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方式、效力等方面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局限。对于民事法律关系中产生的难以规制之问题,法律规则无法可依时,诚实信用原则则可以对其进行填补。除此之外,诚信原则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法院同样可以直接引用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据做出合理判决。

3.2 解释法律条文

现实中,大部分民法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较为抽象化,必须对法律条文加以解释,而解释的过程中又不能做出超法律的类推解释等错误做法从而加大判决者的自由裁量权,造成权力的滥用。在司法裁量过程中,由于法官的知识体系、判决经验、对法律的理解程度不尽相同,对于同一类民事案件责任之认定,甚至适用的法律条文都可能出现不同,而判决结果对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分配至关重要。一切判决以诚实信用原则为基础可以明确法律的预测性和合理性,在解决矛盾冲突的同时树立法律权威。

3.3 提供价值判断

诚实信用原则前身是社会道德规范之一种。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基础的高速发展,其应用领域范围不断宽泛化,最终以法律形式将其改造并适用,其对我国立法领域、司法领域提供了核心的价值判断标准,促使民事裁判更加公平正义,更具有民众接受性。社会生活日益复杂多样,而法律的适用大部分仅针对社会生活中最普遍和最典型的情形,但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非典型的特殊法律现象,对法律的稳定性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此时诚实信用原则会为人们提供一种“社会妥当性”作为从事民事法律行为的基本价值追求。此外,诚实信用原则为公法手段介入私法秩序提供合理化支撑。裁判者在分析处理案件时应当以一个诚实善良人的角度出发,准确运用法律法规、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形合理减缩其自由裁量的范围,使裁判结果更加合情合理,从而实现诚实信用之核心价值。

4 诚实信用原则适用现状

4.1 民法总则

根据《民法总则》第142条之规定,无论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还是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均需运用诚实信用原则来判定当事人是何意思表示。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将自己的内心真实效果意思通过其外部行为表现出来。《民法总则》将意思表示运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解释,明确了意思表示的要求。根据《民法总则》第148条、149条、150条及151条之规定,采取欺诈、胁迫、显失公平等手段逼迫对方当事人或者根据第154条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实施相关民事法律行为的,依法应予撤销或者被认定为无效。这表明诚实信用原则已经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性的标准之一。

4.2 合同法

诚实信用原则在规范商业交易中起到维护交易秩序、保障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鼓励交易成功等作用。诚实信用原则同样贯穿于整个《合同法》规制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行为之中。根据《合同法》第19条规定了要约不得撤销的情形:一是明确表明履约时间或不可撤销,二是受要约人在信赖基础上实施相应履约行为。该条款的规定说明诚实信用原则应当被适用于保护受要约人的合理信赖,反之,与其相对应的第29条至规定则是在维护要约人的信赖利益。合同法中第42条规定的缔约过失责任同样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合同无效的各类法律情形规与《民法总则》规定之内容相类似,《合同法》同样将欺诈、胁迫、恶意串通等行为作为合同无效的情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导致合同无效则直接体现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要求。

4.3 物权法

与《民法总则》和《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不同,该原则在物权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中并非完全涵盖。在物权法规定的专有权制度、共有制度、担保权制度等范围内往往能看到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空间,但在《物权法》物权保护、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等章节则缺乏诚信原则的身影。除此之外,对于物权法中诚实信用原则与善意的关系理论学界有“手足论”与“异类论”之差异。“手足论”强调诚实信用与善意是一物之两面,究其本源两者内涵相同:善意即诚信;而“异类论”则认为两者虽有相交,但两者却兼具不同含义。诚实信用原则是法官裁量权行使的一项重要依据,对如何判定民事法律案件的性质起到关键作用,而善意是当事人 对某一法律事实的认知程度,并不易为裁判者所把控,虽然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将某些情形在法律中拟制为不善意,但由于拟制构成条件过于复杂,最终难以类推适用于其他领域案件的解决。因此,诚实信用原则与善意存在较大差别,不可同一而论。

5 誠实信用原则之完善

5.1 明确概念

法律概念是法律体系基本构成要件之一,对人们认知法律、指导法律案件、判定法律事实性质、促进法律法规的执行具有最根本性意义。诚实信用原则作为一项基本准则规定在民商事法律中,首先应当明确界定其定义。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其内容涵盖性、手段适用性比较抽象,对于立法者都可能给出不同的概念,而在司法操作中也仅是凭借裁判者的法律修养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做出裁判,如若没有清晰的概念很可能造成该原则缺乏统一判定标准,造成使用上的混乱。

5.2 提高法律顺位

诚实信用原则虽然称为民法制度的一项“霸王条款”,但是在《民法总则》的规定顺位中,该原则被排列在自愿原则和公平原则之后,说明我国民事立法者对诚实信用原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做出,其是否出于自愿还是符合公平都离不开诚实信用的考量。为了促进民事主体和谐关系,应当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提升诚实信用原则之顺位。而且仅提高该原则的地位效力性较小,同时还需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明确其效力和重要性。

5.3 健全社会诚信体系

2018年12月9日至11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培训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改委公布了诚信体系创建的基础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我国十六大明确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现代化诚信体系以来,我国有效解决了社会中诚信缺失和信用滑坡的现象,为我国诚实信用原则的更广泛适用奠定坚实基础。

5.4 完善相关政府职能

诚实信用原则现实适用中,相较于立法者和司法者,行政主体处于主导地位,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离不开相关行政机关职能的发挥。在司法执行过程中,政府应当充分发挥其国家强制力的作用,积极辅助司法部门。除此之外,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市场相关主体相互监督,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以为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和完善构建良好社会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钱琨.试析民商法中诚实信用原则的内涵及其完善路径[J].商,2013(12):7.

[2]马继楠.浅析民商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及完善措施[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5):179.

[3]谢晗.论《合同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经济与法,2017(5):172-173.

[4]赵超.诚实信用原则在物权法领域司法适用现状分析[J].社会博览,2018(4):149-150.

[5]魏振瀛.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李宗建 王健铮 孙刚

上一篇:道德建设论文范文下一篇:临床药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