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信用风险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信用交易正在成为我国交易模式的新重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开始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信用风险更加复杂,常见的信用风险可来自于筹资、交易、赊销及产品等多个方面,可能给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第一篇:信用风险论文范文

防范信用风险 加速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建设

摘要:内部评级是国际银行业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模式。本文从新资本协议要求出发,介绍国际银行业实行内部评级法的成果,并对我国银行业现行风险管理方式的弊端和差距进行分析,提出在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基础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资本协议;贷款五级分类;内部评级体系

文献标识码:A

与1988年巴塞尔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的修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管框架;二是将风险的定义从1988年的仅针对信用风险,进一步扩大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是新资本协议给出了两种计量信用风险的方法,即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 (IRB)。所谓银行内部评级法(IRB)是相对于银行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方法而言,是银行通过设立专门的信用评估部门和人员,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履行相关合同的能力和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的一套客户信用质量评价方法。

一、内部评级的国际经验

从国际银行业的经验上看,信用评级大体上可以分成四个发展阶段:经验判断阶段、分析模板阶段、打分卡阶段、模型化阶段。新巴塞尔协议中所提出的内部评级法就是专指“模型化阶段”这一较高层次的评级体系。内部评级法是全球领先银行业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流模式,它不仅可以提高商业银行信息生产效率,还可以有效地扩大银行的经营服务范围,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这一点在大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效果尤其显著。

Bergeret.al.(2001)利用1995~1997年美国大银行的数据,就银行针对中小企业建立的内部评级体系(SBCS)及其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那些采用SBCS的大银行对资产低于10万美元的小企业的贷款总量显著增加。Berger等人认为,这主要是因为SBCS作为一种技术创新或技术进步,可以有效地降低银行的贷款成本,提高借款人的信息透明度,从而扩大了银行对“边际借款人”的信用份额,增加了银行贷款的服务对象。所谓“边际借款人”是指那些风险比较大、信息透明度较低、监督成本较高,并且在采用SBCS之前处在可贷或不贷边界上的借款人。此外他们还发现,随着时间推移,采用SBCS的大银行对那些信用风险更高的小企业的贷款数量也不断上升,虽然平均贷款利率也有所增加。这意味着,无论是单个银行,还是整个银行业,在使用SBCS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边际借款人”的贷款数量。

另据英国《银行家》杂志统计,在2000~2001年间,已采用内部评级系统的50家大银行,其综合竞争实力平均增长率高达6.1%,而未建立内部评级体系的同类型银行,其综合竞争实力的平均增长率仅为2.3%(武剑,2003)。

二、我国现行信用风险管理方式的弊端

(一)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方式与IRB的差距

我国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仅仅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初级阶段,或者说五级分类主要是便于监管当局检查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并以此要求商业银行计提贷款准备,但是这种分类并不能满足商业银行有效地进行风险管理的需要。IRB要比五级分类法更严格和科学,两者的区别在于:(1)IRB法是以多年的历史数据为基础,通过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计算出借款人和债项大小的绝对数据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全面开展信用风险管理。而五级分类则是以主观判断为特征,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而且与贷款的实际损失是脱钩的;(2)IRB法体现了对贷款发放的事先管理,强调通过分析既有的数据来预测和防范未来的风险,因而能有效地决定贷款发放与否、贷款发放额度、贷款利息水平以及抵押担保的要求等。而五级分类则只能在事后的检查或补救中发挥一些作用,如跟踪调查借款人的合同执行情况、经营情况以及提醒借款人按时还本付息、催收逾期贷款本息等工作;(3)IRB法是二维评级系统,包括客户评级和债项评级两个方面,它能够提供违约概率、违约后贷款损失率、违约发生时的风险敞口水平、预期信用损失、未预料到的损失等关键指标,不仅在授信审批、贷款定价、限额管理、风险预警等基础信贷管理中发挥决策支持作用,而且也是制定信贷政策、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以及RAROC考核(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等组合管理的重要基础。而五级分类则是一维评级系统,它不区分借款人与债项这两类不同性质的风险以及影响这两类风险的重要因素,它既不能准确地反映信用风险,也不能有效地防范信用风险。

(二)缺乏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手段

在信用风险防范和控制手段上,我国商业银行没有建立起分产品、分部门、分客户的核算机制和以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为中心的定价体系。贷款审查通常是以定性分析为主,缺少市场细分,盲目“抢大户”,没有清晰的市场风险、行业风险和地区风险控制的政策目标。在信用风险发生后,又急于抽回贷款,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容易造成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和银行不良贷款的积累。另外,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问题较多,整体上难以达到国际上认可的技术和管理标准。据统计,2001年国内已获得法定评级资格的机构数量在银行客户总数中的占比仅为4.6%,而美国为42.5%,欧洲为41.7%。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即使我国外部评级机构覆盖率达到25%,还需要7~10年时间。相反,作为信息生产中介的商业银行,在客户详细资料和信贷记录等方面的信息得天独厚,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虽然个别银行建立了内部评级系统,但是由于时间较短、人才不足,仍然停留在“打分卡”阶段,距离国外优秀银行的“模型化”处理方式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三)商业银行缺乏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框架

健全的风险管理框架是实现全面风险管理的前提。国外银行通过引进内部评级制度,对信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类,并由风险管理委员会等专职机构来统筹信用风险管理政策的执行和协调。而国内银行在此方面管理职责分散,缺乏专门的管理部门,而且不同类型的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银行系统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清楚了解银行面临的整体风险状况。同时,分散管理还使得有些信用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其次,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组织管理结构为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在实践中存在管理层次多、决策滞后、风险集中、代理成本过高等问题,纵向过长的代理链条加上商业银行过大的规模使得信息传递和决策渠道存在过多环节,极易形成银行内部委托代理链条上的信息不对称,难以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三、加快我国内部评级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尽管我国政府宣布在2006年以前暂不实行新资本协议,然而从发展角度看,实施新资本协议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可以预见,如果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在缺乏外部评级机构的条件下,唯一选择就是实施内部评级法。但是,评级系统、基础数据、专业人才、管理体制和风险文化都不可能随手可得,要在短期内采取内部评级法以实现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困难较大,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有超前意识,现在就应该着手学习和借鉴IRB法的实质内容,即便不能迅速达到IRB法的全部要求,也应尽早在现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基础上对其进行细化,建立起适合国情的内部评级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组织协调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内部评级在信贷政策、产品定价、限额管理、准备金计提、经济资本分配、绩效考核、资本充足率测算等方面的应用与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与内部评级系统相配套的组织体系:一是建立独立的内部评级部门。该部门在组织架构和人事任免上应独立于决策者和发放贷款的部门,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二是建立合理的内部评估程序,确立风险管理标准、信息披露制度、评级认定程序等,以便银行首先对其面临的风险有正确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进行评估;三是建立内部评级监督部门,在内部评级部门外部设立监督部门,以便定期对评级结果进行检验,从而对内部评级部门形成制衡作用。

第二,应该在引进国外先进计量管理工具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目前,国外许多优秀的数学模型,如ALTMAN、KMV、穆迪RISKCAL以及标普MEU等,在国际银行业内部评级中受到广泛认同。但这些模型大都偏重财务分析,有的甚至大量引入利率、汇率、股价等市场价格变量,所以对我国商业银行未必适用。在建立内部评级体系时,我们既要借鉴国外模型的理论、方法和设计思路,又必须结合本国实际,研究开发自己的模型框架和参数体系。由于国内银行的数据数量与质量普遍不容乐观,因此需要慎重地考虑模型建设的方法。比如可以先从主观模型(如主观评分卡)入手,到专家经验模型再到数量统计模型。其次,在模型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业务人员的信贷风险意识、对于模型的接受程度、财务数据的真实性、数据积累存量,也要综合经济周期、利率市场化进程、行业特点、市场竞争态势、企业产权结构、区域风险差别等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对模型采取比较灵活的使用方法。例如,模型评级决定权 (由客户经理还是信贷审批人员提供权重),模型输入信息的复核与把关,评级结果的修改与认定等都需要反复平衡、慎重考虑,做到既能保证模型运用的严肃性,同时也不会影响业务开展的灵活性。

第三,加快个人和企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和完善。使用计量管理工具会更加合理、有效地评估信用风险,但是由于在计量管理模型建立过程中,涉及的信息量大、来源渠道不一、运算程序复杂,所以计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基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例如在新资本协议有关文件中,也曾明确提出了对于数据库和相关业务系统的要求。国际经验表明,大多数银行在内部评级系统建立中,都将主要精力花费在数据收集和整理上。反观我国商业银行,数据储备严重不足,且数据缺乏规范性,质量不高,这些问题如不及早解决,将严重制约内部评级系统的应用。为此,商业银行要加快数据整理和补录工作,注意收集有关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包括借款人的历史违约情况,同时建立并实行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第四,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力度,积极培育高级专业人才。内部评级系统和方法属于各银行的商业机密,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方法论集成。培养建立一支适用于风险分析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对于内部评级体系的建设、实施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要对专业人员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对现有人员作定期培训,促使其知识体系及时更新,确保内部评级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内部评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全新事物,不能闭门造车,要充分学习、借鉴国内外同业的成功经验。可由银监会牵头,成立一个专门的内部评级法工作小组,为IRB技术交流提供信息平台,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汇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了解新协议动态、国际银行经验以及国内同业进展等,促进国内外同业间的工作互访和技术合作,从整体上提高我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Berger,Allen,W.Scott Frame,and Nathan Miller.2001.“Credit Scoring and the Price and Availabilityof Small Business Credit.”Paper presentedat Credit Scoring and Credit Control VII.

2.Frame,W.Scott,Aruna Srinivasan,and Lynn Woolsey.2001.“The Effect of CreditScoring on Small Business Lending”Journal of Money.Credit,and Banking.33.813-825.

3.李志辉.“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综合风险管理”《南开经济研究》2002 (1);

4.武剑.“中国银行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前景分析与策略选择”《国际经济评论》2003 (2)。

(责任编辑 黑延成)

作者:侯世宇

第二篇:分析信用经济时代企业信用风险管控

摘 要:信用交易正在成为我国交易模式的新重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开始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信用风险更加复杂,常见的信用风险可来自于筹资、交易、赊销及产品等多个方面,可能给企业的长久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方面必须要尽快认识到信用风险与传统财务风险之间的区别,并对信用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细化,采取设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专职机构、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完善信用风险管控流程等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加强信用风险控制效果。

关键词:信用经济;企业信用风险;信用文化建设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过去市场对企业信用管理的要求,企业方面务必要在确保本身信用水平的基础上,准确识别和控制信用风险,才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取得进一步发展。纵观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可以发现,其普遍存在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机制、封闭企业信用风险信息、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等一系列问题,很难有效应对产品风险、赊销风险、交易风险以及复杂的筹资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严重的风险管理问题,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有必要对信用经济时代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一、信用经济时代企业信用风险

1.信用风险与传统财务风险

信用风险是财务风险的一种外在形式,和过去的企业财务风险比较起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可以将信用风险理解为间接而不明显的财务风险,和传统财务风险的动机及导向有所不同,信用风险往往存在于企业整个财务活动中,在每一个财务环节都有比较突出的表征,但其本身又是一个完整独立的概念。信用风险是基于双方信用交易而存在的、以双方是否按照约定履约而确定的。其次,信用风险可能会造成企业显性风险,也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财务风险,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实际上企业信用风险和它自身的经济运行周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经济运行不佳的情况下信用风险会大规模爆发,进而导致企业的其他风险同时出现,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毁灭性的损伤。

2.信用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

在信用经济时代,信用级别越高的企业越容易从外界环境中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遇,所以企业务必要做好信用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其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常见的信用经济时代企业风险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点:第一,筹资风险。在信用经济时代下,企业能否以信用为依托顺利进行筹资,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这里的筹资既包括权益筹资也包括债务筹资。其中权益筹资指的是以企业分红等未来权益作为吸引投资方投资的因素,进而完成投资过程的方式,在权益筹资过程中,企业信用评级直接决定了投资方的获利期望值,也就影响着企业能否顺利获得投资;而债务筹资顾名思义指的就是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本金利息的筹资方法,金融机构往往有自身独特的信用评级体系,企业在申请借款的时候需要以此为标准接受信用評级,信用评级过低的企业则难以从金融机构借到款项,融资难度非常大,不难看出筹资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第二,交易风险。在信用经济时代,企业的资金往来基本都以网络平台为基础,一种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开始出现,这给交易双方信用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果无法保证征信判断的准确性,就可能会遇到信用评级较低的交易方,导致交易难以持续进行下去,最终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第三,赊销风险。信用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的授信环节十分关键,其主要是企业方面根据交易方评价结果、给予交易方的赊销额度,能够有效控制赊销风险,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发展背景下,企业方面必须要加强赊销工作、提升营业收入。但在信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其必然会遭受赊销风险的影响,销售所得无法顺利回收,给后续的投资再生产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第四,产品风险。在信用经济时代下,企业的产品生产、产品设计、产品销售都必须要基于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企业方面需对供应链各方信用进行评级,并选择供货稳定、供货质量高的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从而保证产业链的稳定性,确保自身产品生产及销售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信用风险管控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人才。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信用风险管理人才除了要掌握信用管理的相关知识之外,还需要对风险有敏锐的感知力和控制力。现阶段我国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十分紧缺,很多企业临时调用会计工作者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但是受到专业知识体系差异的影响,很多会计人员往往只能在应收账款管理、授信环节发挥作用,在其他信用风险管理流程中略显不足,难以顺利处理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信用风险管理人才需要同时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统计学专业的知识、掌握信用管理领域的有关内容,并且能够有效地处理经济矛盾等,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营稳定性。在信用经济时代下,做好信用风险管理是提升企业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企业在参与复杂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时,往往会面临大量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和挤压,因此其筹资风险、产品风险等都会大幅度提升,如果没有专业化的信用风险管理人才进行研究,企业的风险防控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尽快解决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缺失问题可谓是势在必行。第二,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机制。在信用经济时代下,企业必须要加强针对自身信用风险的评估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高质量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能够让企业的信用思维得到完善、让企业的信用环境更加优质,更能够让企业在信用风险评估机制的带动下迎来新的发展。常见的信用风险评估机制可以分成评估步骤和评估措施等内容,时至今日仍有一部分企业未能进行信用风险评估工作,也没能意识到加强信用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即使有一小部分企业认识到了信用风险评估的意义,也没能建成与自身实际情况相贴合的风险评估模型,而以其他企业的评估模型进行评估,有可能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评估结果不具有参考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机制是目前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第三,部分企业过度封闭企业信用风险信息。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看,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将信用风险信息看得过于重要,认为信用风险信息只能由管理人员和信用管理人员进行了解,其他部门无权过问,但这一想法无疑是错误的,企业必须要改变这种错误思路,打开信用风险信息的查阅权限,从而提升信用风险分析水平。部分企业管理层人员有意识地封闭企业信用风险信息,将会造成员工等无法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的管控措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稳定的环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企业除了要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之外,还需要加强信用管理工作,对外界的信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才能在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的管控措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1.完善信用风险管控流程

在信用经济时代下,企业的信用风险并非独立存在,其往往涉及到很多部门的日常运行,对其进行妥善控制至关重要。想要做好企业信用风险控制工作,就必须要引导各个部门统一参与,对信用风险防控目标进行分析,让每个部门都能在控制信用风险的过程中有所进步,进而以信用风险为“磨刀石”,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果。要尽快改变信用风险防控的思路,将风险防控落实到部门上,要求各部门以信用风险管控流程为基础、以预警机制为根据,提升信用风险管控水平。另外,企业方面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信用风险防控会议,要求各部门的负责人到场参会,在会议上,要求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将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并进行分析,让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确认和指导,制定下一阶段的风险防控措施。在会议顺利结束以后,部门负责人还需对本部门的信用风险管理报告进行审核和签字,而后上交到企业决策层,这样一来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才会更加顺畅,企业的风险管控流程才能得到实质性应用。

2.重视信用风险管理,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信用文化始终是决定企业信用风险防控水平的因素,能否做好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影响着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效果。纵观世界范围的企业信用风险管控情况可以看出,欧美国家的企业信用文化普遍比较深刻,其将信用文化与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最终取得了可观的风险防控效果。我国的诚信文化也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了信用的重要性,保证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过去的信用文化反而为人们所忽视,新的信用文化仍未成型,这导致部分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实际上,企业既是社会信用制度的参与者,也是信用风险的重要来源,只有企业尽快认识到信用风险的严重性,并加强信用文化建设,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才会更加稳定。信用风险实际上并非独立于企业经营流程之外,其往往和产品生产、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相伴而行,因此在进行信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企业方面务必要保证部门联动效果,让信用文化刻印在每个员工心中,从而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

3.設立企业内部信用管理专职机构

想要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效果,企业就必须要尽快分析自身情况,并增设信用风险管控部门,由该部门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妥善、完整地管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属于决策机构,对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对信用风险评估模式进行优化,做好客户征信情况的分析和评估,对每个客户进行建档管理和全程式跟踪管理,对销售部门签订的合同进行监督,保证合同的合理性,从根本上杜绝信用风险。除此之外,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还应该做好企业管理协调工作,一切以增加企业营收效益为出发点,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和第三方机构的有效合作,分摊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责任,从根本上优化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设计这一部门的时候,必须要根据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确定部门职责,并通过内部选拔、外部招聘等手段寻找符合部门工作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4.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

在信用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绝大多数企业都无法快速建立起完善而毫无瑕疵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这势必会拖慢我国企业发展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参考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结合我国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效果。首先,要做好客户资信管理工作,并根据管理情况和分析结果给出准确的信用额度,也就是要对客户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客户经营过程中可能面对的经营管理风险,分析和预测其可能遇到的政策风险等。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往往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等问题。因此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确定客户资信分析方式,经营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可以参考专业机构给出的风险评级,而经营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则可借助内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综合结论判断客户资信情况,从而避免信用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其次,要充分了解客户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风险,也就是要对客户的征信情况进行了解,提升客户管理水准。企业方面可利用自身条件进行数据收集,也可以借助贸易部门、商务机构、金融机构等渠道获取客户信息,明确客户的经营状态、借款偿还能力等,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客户管理服务策略。最后,要做好客户的建档管理工作,对客户在以往资金往来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分析,根据企业内部信用评级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不同客户的不同授信等级。建档管理是一个动态化过程,因此企业方面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对客户档案进行更新,保证档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从而杜绝信息滞后导致的信用风险评价失准问题,提升客户信用管理有效性。

5.综合运用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

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往往需要工作人员长时间、高强度地进行分析研判,才能最终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尽可能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水平,企业方面应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建设,综合运用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方法,降低工作人员压力、提升信用风险管理效果。比如,专业的资信评估单位能够比企业更快地了解客户财务情况,因此与资信评估单位进行合作,就能够及时地消除经营过程中的高风险因素;再比如专业的债款催收单位具有更加突出的催收能力,与这样的单位进行合作,企业就能更快地获取应收账款、保证资金顺利流转,以便于进行下一步的再投资。还有许多诸如此类的单位和机构,能够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应综合运用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措施,优化信用风险管理的最终效果。

6.合理利用信用保险,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上文中略有提及,企业的信用风险和经济周期息息相关,比如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累积多年的信用风险大爆发,具有突出的周期性,某个企业想要在这样的大规模信用风险下力挽狂澜无异于痴人说梦,即使是一些已经建成了内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大型跨国企业,在面对大规模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是力不从心,其内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无法承担巨大的数据分析及判断任务,很有可能导致企业陷入风险困局。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企业必须要合理利用信用保险,充分认识到分工合作的必要性,与保险机构一道构建风险共担模式,避免在大规模信用风险爆发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为后续经济复苏期的再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信用经济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环境,也改变了企业经营发展的固有模式,给企业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风险。企业无论是开展筹资活动、经营活动还是开展赊销活动,都面临着严重的信用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风险困局无法继续发展,特别是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存在缺乏信用风险评估机制、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人才的问题,更是难以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信用风险问题。只有尽快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完善信用风险管控流程,并将信用风险管理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才有可能在信用经济时代迎来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兴林,杨晓丽,潘建.企业集团母公司担保的信用风险分析[J].会计之友,2021(02):91-96.

[2]王美乐.数字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信用风险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3):178-180.

[3]杨扬,周一懋,周宗放.基于文本大数据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J].大数据,2017,3(01):44-50.

[4]杨磊.线上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王政杰(1992.10- ),男,汉族,甘肃秦安人,西安财经大学,研究方向:信用风险

作者:王政杰

第三篇:基于信用风险管理视角的信用衍生产品创新

作者简介:彭 彭(1980-),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金柯(1980-),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戴鑫(1982-),男,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研究和引进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银行业信用风险的产生和管理以及信用衍生产品作了介绍,对我国引进这一金融产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建议

文献标识码:A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也是我国银行业改革中所面临的最大风险。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国际银行业领先者积极管理信贷资产组合的主要途径。据统计,2005年全年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量达到近30万亿美元,这一创新的工具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还仅限于贷款前的审批措施和贷款后的不良资产处置措施,真正的信用风险转移机制尚未建立,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几乎是空白。因此,研究和引进这一新兴的金融工具,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信贷悖论”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在商业银行的经营中,“信贷悖论”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所谓“信贷悖论”,简单地说就是商业银行贷款结构集中化的趋势与风险管理分散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根据资产组合理论,组合中风险资产之间的低相关性可以提高组合的分散化程度,降低组合风险的波动性,提高组合的风险收益比。然而,现有的银行信贷管理过程采用的信贷专家系统主要是依靠经验法则和主观判断,银行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原有的市场份额以降低贷款组合的波动性,另一方面也难以投入更多的财力来培养充分分散化的专家队伍,资金和地域的限制也制约了通过贷款发放环节来实现贷款组合的充分分散化,这样就产生了“信贷悖论”。

“信贷悖论”导致信贷资产在产业和地域上的集中使信用风险不断的集聚和放大,这一问题在我国尤其突出,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使银行贷款集中到某一地区和特定产业,业务地区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必然使商业银行的贷款结构受到不良影响。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地域和客户基础上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更导致了贷款集中于有限的地区和客户。长期以来,这些问题的积累使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着较为突出的信用风险,主要体现在贷款集中度较高、不良贷款率较高和资本充足率较低三个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国银行业近年来不良贷款比率有大幅下降的趋势,但这一降低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贷款总量的增加来实现的,不良贷款绝对额的下降对这一比率下降的贡献很小。总之,信用风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中所面对的最主要的风险,以后也将是最重要的风险之一。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

企业经营风险通过银行业金融中介行为而集中体现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向借款人提供金融负债获得相对固定的信用风险溢价,并通过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来承担贷款业务的信用损失。在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信用分析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发展,商业银行对于信用风险溢价的认识正不断提高,以往主观经验的信用风险管理目标正逐渐被可量化的标准化客观评价体系所取代。大体说来,银行业对信用风险的管理由低到高经历了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

1.传统管理阶段。传统上银行是依靠分散化和担保品两种基本方式来减少信贷活动的风险,这在目前也仍是多数银行主要的风险管理手段,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方式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贡献却很有限,借款人提供担保品提高了其经营成本,而且在信用损失的情况下存在担保品的变现能力和担保责任的履行问题;风险分散化主要是放贷对象在类别、经营活动和地域的分散化,分散化过程受限于经济活动的范围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另外,担保品的存在意味着社会中只有一部分经济主体能够满足其融资需求,这也是金融体系不发达的体现。

2.资产负债管理阶段。信用风险管理的第二个阶段是表内管理,由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记载的贷款是银行信用风险暴露的总值,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过程就是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进行管理,获得信贷资产组合价值最大化,或者承受最小的企业经营风险。信用风险表内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银行对贷款所承担的信用风险所作的风险损失准备,银行长期通过计提贷款准备金抵补预期损失,并维持一定规模的资本金以应付贷款意外损失;金融创新提供的新方法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将一组贷款分离出资产负债表,组成贷款资产池,并以此向资本市场发行债券,用募集的资金支付贷款价款,由贷款资产池未来现金流偿付到期债券,这就是贷款证券化,也属于表内管理的范畴。从本质上讲,“分散化和担保品”以及“表内管理”均归属于表内业务操作,关于信用风险管理过程的各种交易都是基于贷款现货市场,信用风险管理不能与资产负债管理的其他目标分开。

3.衍生产品管理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为解决“信贷悖论”提供了更宽广的思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对于信用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首先,信用衍生产品可以将信用风险与资产负债表分离,银行通过表外持有信用衍生产品对信用风险进行独立的管理,贷款业务管理过程完全区别为信贷资产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两个功能,独立进行共同实现风险收益均衡;其次,由于基础资产仍保留在资产负债表内,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不会改变银行与原有贷款客户的业务关系,给银企之间更深层次的业务合作留下空间;另外,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增加了信用风险定价的透明度和准确性,它使得信用风险可以上市交易,信用风险的定价有了最直接的依据。

三、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新型的场外交易合约,根据国际互换与衍生品协会(ISDA)的定义,它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是一系列从基础资产上剥离、转移信用风险的金融工程技术的总称。信用衍生产品根据交易结构的不同分为基础衍生产品和信用衍生结构产品两个大类,基础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有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价差期权,信用衍生结构产品主要有信用联结票据和合成证券化。由于基础衍生产品属于非标准化产品,而且交易金额较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只能局限于银行间市场和一些机构投资者。在此背景下,人们开始运用证券化的结构性交易技术,将信用衍生交易合约

转换为资本市场的标准化交易产品,通过发行内含信用衍生结构的资本市场票据,实现了信用风险向资本市场的转移。目前,信用衍生产品市场上交易最广泛的产品是信用违约互换、总收益互换和信用联结票据。

1.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是信用风险承担者通过定期支付一定费用而获得参照信用事件违约时的信用保护,信用事件是指包括企业、银行、国家以及新型市场在内的参照实体出现了违约、破产、无力清偿、债务重组、交叉违约、拒偿等状况。在信用违约互换交易中,保护买方向保护卖方定期支付一定的费用,在合约期限内,当参照资产发生信用事件时,保护卖方向保护买方支付或有偿付,以补偿信用风险给保护买方带来的损失。信用违约互换的参照资产可以是银行贷款和债券,当参照资产是银行贷款时,或有偿付通常等于贷款未收回部分及相关费用;当参照资产是债券时,或有偿付通常是信用事件发生后某一预定日期上债券价格低于票面金额的差价(见图1)。

从功能上看,信用违约互换与担保类似,但由于IS.DA对信用违约互换及违约事件的定义进行了标准化,以及信用违约互换合约中关于信用事件的定义更为宽泛,实际上信用违约互换产品比担保产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流动性。

2.总收益互换

总收益互换,是将参照资产的总体经济绩效,从总收益支付方(保护买方)转移到总收益接收方(保护卖方),保护买方同时获得另外一种信用敏感资产的收益率的交易。具体来讲,保护买方向保护卖方支付参照资产产生的所有现金流,加上参照资产增加的任何市值;保护卖方则通常向保护买方支付UBOR加上协议利差计算的款额,再加上参照资产缩减的任何市值。所以,这里的总收益包括参照资产的现金收益以及参照资产价值变动的资本损益。与一般互换不同的是,交易双方除了定期支付参照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之外,还要在贷款或债券到期或者出现违约时结算参照资产市值的变化。若支付日,参照资产的市场价格出现升值,保护买方将向保护卖方支付价差,反之则由保护卖方向保护买方支付价差。如果发生信用事件,合约一般即告终止,同时计算并支付差额(见图2)。

总收益互换结构的核心是复制信贷资产的总体收益,保护买方将参照资产的经济风险和全部收益转移给保护卖方,参照资产可以是银行贷款、公司债券、贷款组合等,互换合约对保护卖方即总收益的接收方其经济效果等同于直接持有参照资产,同时获得风险暴露的融资收益,风险和收益的转移是通过反映参照资产价值和收益变化的现金流变动来体现的。目前尚没有关于总收益互换产品的标准化合同,所有的总收益互换合同都是场外交易合约。

3.信用联结票据。信用联结票据是基础信用衍生产品的证券化形式,它将信用衍生产品内置于固定收益证券中,最普遍的信用联结票据是内置信用违约互换的中期票据,投资者受到定期支付的基准利率附加若干基点,基点数是投资者承担信用风险的补偿,体现了发行人和参照资产的信用质量。票据到期时,发行人以面值赎回票据;如果信用事件触发,票据将以低于面值的金额赎回,损失额相当于保护卖方在信用违约互换中的损失赔偿部分(见图3)。

信用联结票据与附有全额担保品的信用违约互换从功能上看十分类似,但二者在风险安排上全然不同:在附有全额担保品的信用违约互换中,如果信用保护卖方违约,信用保护买方还有全额担保品;而在信用联结票据中,投资者既承担发行人违约风险,又承担了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信用联结票据的投资者同时持有对发行人和参照资产的信用风险暴露。

4.信用价差期权。其他比较重要的信用衍生产品主要是期权类信用衍生产品,如信用价差期权,它是以信用价差为标的的期权,期权的购买者(保护买方)通过支付一定的期权费来转嫁信用价差波动的风险。所谓信用价差,是指信用敏感性债券与无信用风险债券收益率的利差。信用价差期权也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信用价差看跌期权的购买者有权以事先约定的信用价差出售资产,以对冲信用价差扩大而导致的参照资产的价值变动;信用价差看涨期权的购买者有权以事先约定的信用价差购买资产,以对冲信用价差减小而导致的参照资产的价值变动。信用价差期权可以对冲信用价差波动或信用评级变化而带来的信用风险。与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相比,信用差价期权交易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对冲与定价上的复杂性相对较高。

四、对于我国引进信用衍生产品的分析与建议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的不足逐步显现,此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我国引进和开展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对于银行转移信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水平以至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虽然目前我国在信用衍生产品这一领域的建设仍是一片空白,但引进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时机已经到来。

1.潜在的交易主体已经具备。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普遍较高,以往的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要求,对于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具有较强的需求;而以证券公司、投资基金和保险公司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出于追求盈利和分散风险的需要,也有投入这一市场的动力,将会构成这一市场的潜在供给主体。

2.现货市场已具备一定规模。衍生品的发展需要有一定规模的成熟的现货市场提供支持,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效率,我国金融机构拥有规模巨大的贷款余额,截至2005年底,这一数字达到19.5万亿元,这一巨大的数字将为我国未来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正在加速,汇率的确定机制也终将会纳入市场轨道。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条件在逐步成熟。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信用衍生产品是一种高度复杂的创新金融工具,对交易主体、市场环境以及监管水平都具有较高的要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引进和发展信用衍生产品市场还存在诸多困难,集中体现在对金融衍生产品开发经验和信用风险进行量化、定价等技术的缺乏,以及监管和法律上存在的真空等。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手段,主要是信用风险量化分析以及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等方面技术的缺乏。我国目前既没有系统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和完整的贷款违约档案,也不具备自主开发信用风险量化模型的能力,国外的模型也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状况。我国的金融机构在信用衍生产品定价方面,不仅难以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而且缺乏信用风险量化分析技术来准确定价。

针对以上情况,要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利用信用衍生产品来管理信用风险,目前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和完善。首先,在技术层面,要建立起公正规范的信用评级制度,成立和规范专业化的信用评级公司,确保信用评级体系的客观与公正。同时,深入研究和开发符合我国市场特点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推行信用风险的量化管理。其次,在法律与监管层面,包括完善信用衍生品交易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适当放松金融管制,提高商业银行管理信用风险的自主性等。另一方面,针对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中蕴藏的巨大风险,对相关交易必须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监管者和相关部门应能够及时了解信用风险被转移到被监管机构之外的总体情况。最后,在交易主体层面,商业银行在利用信用衍生产品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信用风险转移中的内在风险,有效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此外,商业银行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通过金融创新量身开发出信用衍生产品来转移和规避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的创新既有助于商业银行提高其信用风险防范能力,也有助于促进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彭 彭 金 柯 戴 鑫

上一篇:学科制度论文范文下一篇:妇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