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城乡关系的乡村规划转变——以苏南为例

2023-01-16

1 引言

新马克思主义提出, 空间转型的本质是社会变迁下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 苏南地区从传统的以乡镇企业为核心的“苏南模式”发展成为外向经济为核心的“新苏南模式”, 城乡发展也从传统的城市为核心不断向城乡融合转变。与此同时, 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传统乡村空间的功能和形态不断分化。本文将苏南乡村的变迁“嵌入”到城乡关系变化的过程中。通过解读新型城乡关系内涵, 剖析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的困境, 提出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乡村规划思想范式的转变, 为苏南乡村空间转型探究一个较好的规划方向和路径。

2 新型城乡关系内涵及其对乡村空间的影响

2.1 新型城乡关系的内涵:平等、一体、可持续

“新型城乡关系”一词的出现和讨论已有10余年之久, 但尚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价值内涵, 苏俏云 (2002) []、缪小征 (2005)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当中, 新型城乡关系作为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概念被提出, 其内涵是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平等, 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局面。本文将新型城乡关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平等、一体和可持续的城乡关系 (表1) 。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2 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趋势

2.2.1 平等关系下乡村空间的开放化与多元化

平等发展是新型城乡关系的基本前提。在平等的环境下, 城乡壁垒被打破, 人口、资本、信息等市场要素不受限制的地在城乡之间、村庄之间自由流动。同时, 乡村由于生产和生活成本低廉, 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口的迁移, 物质和人口的集中涌入将导致乡村空间演变成为一个较大的“社会容器”, 乡村空间将越来越开放。也意味着乡村从过去单纯的农业生产、生活居住演变为集居住、工业生产、商业贸易、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多样化空间, 从而形成一个开放与多元的聚落系统。

2.2.2 一体理念下乡村空间的网络化与协调化

城乡平等促进了人口、信息、技术的自由流动, 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将直接打破城乡二元时期的计划倾向和政策制约,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 其目的是在城乡之间建立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产业共融生产力格局, 使城市和乡村在产业功能和空间资源上形成网络化的协作发展。而另一方面, 不断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 将进一步推动城乡空间之间的可达性, 为各种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集聚提供便利通道, 最终将形成多中心、网络化与协调化的乡村空间。

2.2.3 可持续理念下乡村空间的集聚化与生态化

无论是从城乡平等还是城乡一体的角度出发构建城乡转型的发展路径, 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 随着苏南乡镇企业的转型与改制, 传统“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的布局模式宣告终结, 集聚化与规模化成为产业空间行为的主导;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也促进农业空间的集中、连片发展;生态产业、观光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崛起, 将推动乡村产业的生态化转型。其次, 从社会生活来讲集聚化的居住模式是土地资源有限供给下的必然选择, 也是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途径。

要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实现乡村产业与生活的集聚化、生态化发展。首先, 苏南城乡产业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乡镇企业的大力转型与改制, 使得传统的“村村点火, 户户冒烟的”布局模式宣告终结, 形成了集聚化与规模化的主导效应。农业的集中、连片发展以及以观光服务业为代表的生态产业的崛起背景下, 乡村产业将逐步向生态化转型。从社会生活来讲, 集聚化的居住模式是土地资源有限供给下的必然选择, 是改善生活品质、提高服务质量的必然途径, 也是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3 新型城乡关系背景下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困境

虽然, 新型城乡关系是当前快速城镇化发展, 以及经济社会转型不断深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在其影响下的苏南乡村出现较大转型, 乡村空间开放化、网络化、集聚化趋势日益明显。但转型意味着风险, 苏南乡村空间在转型过程中正面临着文化缺失、空间资源压缩、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3.1 开放环境下生活空间的同质与消褪

列斐伏尔曾经说过, 空间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社会形态的任何变化必将导致空间形态的变化[]。苏南乡村是改革开放以后全国范围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城乡二元壁垒的破除也使其深深的卷入到资本市场运作的逻辑当中。大量的资本投入到乡村的发展, 过多的城市思想干预着乡村建设的路径, 其结果是乡村原生态的空间格局被人为改造为城市社区模式 (图3-1) , 乡村空间缺失原真性和特色性, 最终陷入低层次复制、同质化建设困境中。

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3.2 网络结构下生产空间的压缩与消亡

网络化的城乡空间是新型城乡关系驱动下的必然趋势, 特别面临“自下而上”的主动城镇化模式, 苏南乡村像一匹脱缰的马, 快速的网络化扩张加速了乡村空间消亡的过程。伴随着城市资本乡乡村地区的进一步渗透, 本应该在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空间将在乡村大量“生产”出来, 乡村城镇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处于乡村空间网络节点的村庄将逐渐演变成城镇或小城市。乡村空间存在被不断压缩, 甚至消亡的风险 (图3-2) 。

3.3 集聚模式下生态空间的破坏与污染

集聚化的空间建设本应该成为节约土地资源、改善空间环境的重要手段, 但空间的过度集聚却成为生态环境的“隐形杀手”。改革开放以来, 苏南乡村的几轮村庄环境整治中所包含的“政绩工程”因素较多, 整治很多不符合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习惯的需求 (图3-3) 。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决定了土地利用方式, 行政分权、集体土地产权的模糊性和低成本引发了村镇大规模的“非正式”土地开发[]。伴随着大量资本和外来人员的涌入, 苏南乡村逐渐兴起“集体种厂子, 农民种房子”的所谓“房东经济”, 违章建筑“见缝插针”式的布置 (图3-4) 结果是村庄原有的空间格局被肆意破坏, 生态环境遭受严重污染。

图3-3低效利用的环卫设施资料来源:作者自摄

4. 新型城乡关系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对策

4.1 规划主体的平等性

4.1.1 从“工程技术”走向“公共政策”

城乡规划思潮的演变在相当程度上是国家整体社会发展思潮演变的一个缩影[] (图4-1) 。改革初期, 为适应经济活力的释放, 规划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追求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 市场权力替代国家意识, 以追求空间资本化为动力, 城乡规划成为被动应对经济增长、空间增值的理性工具。而进入新世纪以后, 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接入, 使规划问题也随着各学科在乡村的深入研究而随之应变。这一时期, 城乡规划的核心价值则是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城乡空间多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公共政策。

图4-1城乡关系视角下规划主旨思想的变革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1.2 从“强制植入”走向“村民主导”

地方政府通过“乡村规划”强制植入“政府意识”, 导致农民自主性空间不断萎缩, 存在“权力”自主性替代“权利”自主性的倾向[]。乡村空间转型的目的是要建构符合农民需求的空间环境。首先, 需要政府和规划人员思想态度的“人文”转向[], 要在充分调研和认识各村现状基础上, 通过协商、指导、宣传的身份参与村庄的规划建设。其次需要培育农民参与规划的意识和权力, 发挥农民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决策作用。

4.1.3 从“中心边缘”走向“城乡平等”

“中心-边缘”作为我国传统城乡关系的核心思想, 多建立在“落后的乡村”观念之上, 结果导致了城乡发展权利的失衡, 乡村规划更像是一种“规划旅行”。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为一种制度性产物, 常常被理解为“村庄整治规划”或“造村运动”, 或者被看作是城镇规划在乡村地区的延伸。可见, 传统的规划观念仅仅将乡村看作是城市的“附庸”产品, 只是注重村庄内部个体环境的塑造, 其结果导致城乡互动发展的脱节。乡村生产价值、生活价值还是生态价值有其稀缺性与独特性, 都应尽力挖掘并通过规划的手段加以传承和利用, 充分体现城乡平等的核心思想。

4.2 规划方法的系统性

4.2.1 从“个体”规划走向“系统”规划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背景下, 乡村规划应该摆脱“就乡村论乡村”的桎梏, 体现出规划“系统论”的思想。一方面, 从城乡和区域角度, 统筹考虑空间资源配置和空间布局方案, 促进城镇规划和乡村规划在体系内容上的相互补充和支撑。另一方面, 从宏观上, 以县域镇村布局规划为核心, 考虑乡村地区的功能区划、产业布局、规模结构和生态保护等问题;从中观上, 以镇域的村庄布点规划为核心, 考虑村庄与城镇的职能关系、产业的集聚分布、配套设施共享、村庄规模等级等问题;从微观上, 以村庄建设规划为核心, 以地方自然、产业和文化资源为基础, 对村庄的产业发展、社区建设及各专项规划提出具体的实施安排[]。

4.2.2 从“自上而下”走向“上下结合”

我国现有城乡规划方法停留在对经济发展目标的层层分解、实施手段的分级安排, 导致我国上下层在规划信息和目标沟通中存在偏差, 造成规划实施结果与发展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所以要发挥规划师作为技术工作者的中心调节作用。自上, 作为规划方案的设计者, 需要将政府的各种政策措施和项目建设落到实处;自下, 作为规划的服务和咨询者, 需要让农民的利益和现实诉求得到伸张和表达 (图4-2) 。通过上下互动的方式, 建立多元协调的规划编制和实施路径。

图4-2“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3 规划过程的可持续性

4.3.1 从“刚性”控制走向“弹性”引导

传统的乡村规划采取“刚性”包办式的村庄建设模式, 结果造成乡村既缺乏自身特色, 也缺乏内生动力。苏南村庄建设不仅要考虑自身居民的需求, 还要考虑外来就业者和居住者等多元主体的诉求[]。一方面, 根据村域总体规划, 对不同功能地块的发展要求、建设阶段进行分区引导, 提出不同的建设要求和方法。另一方面, 村庄建设应体现村庄特色和村民诉求, 如改变传统规划中直接划定房屋形态的方式, 转为控制宅基地面积和范围等指标, 通过模块化和导则的方式引导村民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住宅建设模式和风格。

4.3.2 从“蓝图结果”走向“过程行动”

目前, 我国的乡村规划结果多是“蓝图式”的一纸方案, 难以有效应对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口、资源、产业的迅速变动。因此实现规划思想从“蓝图”走向“过程”是应对乡村空间转型困境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在乡村规划编制过程中, 以上位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为基础, 将技术性强的规划设计图纸、文本和说明书转变成村民更易于接受和需要的契约或行动方案, 明确各项目类型、行动时序、技术措施和行动主体等。另一方面, 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 采取分期建设、动态调控的手段, 在考察既有的实施绩效后, 确定下一阶段的行动计划。通过全过程规划, 才能保障规划目标与过程的互动匹配, 并提高规划的时效性和指导性。

5 结束语

转型是一把“双刃剑”, 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蕴含了潜在的风险。新型城乡关系为苏南乡村空间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环境, 而乡村空间转型作为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途径, 以实现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为导向, 是转型目标与转型过程的辩证统一。而本文基于新型城乡关系, 顺应乡村规划思潮的转变, 结合苏南实际, 提出的乡村转型的规划应对策略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的关联发展, 使乡村空间转型是一个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断“互动-整合”的过程。

摘要:定义了新时期“新型城乡关系”平等、一体和可持续的内涵, 此解读当前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趋势。并以新型城乡关系内涵为指导, 提出苏南乡村空间规划思想体系要体现主体的平等性、方法的系统性和过程的可持续性。最后通过规划对策的制定, 为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构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乡关系,乡村空间,空间转型,规划对策,苏南

参考文献

[1] 苏俏云.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型城乡关系[J].人文地理, 2002, 17 (2) :78-81..

[2] 缪小征, 曾巧生.以和谐理念构建新型城乡关系[J].江西社会科学, 2005, 28 (3) :28-30.

[3] 王勇, 李广斌, 王传海.基于空间生产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规划应对[J].规划师, 2012, 28 (4) :110-114.

[4] 张宏, 李洪斌, 姚江春.广州周边地区乡村转型面临的危机及规划应对[J].城市问题, 2012 (11) :32-36.

[5] 张京祥, 罗震东.中国当代城乡规划思潮[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3:9.

[6] 王勇, 李广斌.基于“时空分离”的苏南乡村空间转型及其风险[J].国际城市规划, 2012, 27 (1) :53-57.

[7] 葛丹东, 华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乡村规划新方向[J].浙江大学学报, 2010, 40 (3) :148-155.

[8] 张泉, 王晖, 陈浩东等.城乡统筹下的乡村重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08-118.

[9] 戴帅, 陆化普, 呈颖, 上下结合的乡村规划模式研究[J].规划师, 2010, 26 (1) :16-20.

[10] 陈秋晓, 吴霜, 华晨.应对“差序格局”变化的乡村规划策略——以杭州市萧山区大石盖村为例[J].规划师, 2013, 29 (8) :103-107.

上一篇:辽宁省西沟村传统村落旅游活化策略研究下一篇:通风机并联工作的风压特性曲线与工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