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2024-04-13

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精选8篇)

篇1: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扣眼穿刺技术及护理

穿刺方法

扣眼穿刺的要点是“三同”.即要求每次穿刺都是同一进针点。同一进针角度,同一进针深度,在穿刺2个月左右可形成皮下隧道.即称为扣眼。

首次穿刺:患者内瘘侧肢体下垫无菌巾,根据患者的血管条件合理选择动脉穿刺点及静脉穿刺点,动脉穿刺点选择距离吻合口5 em以上,静脉穿刺点选择距离动脉穿刺点5 cm以上,聚维酮碘消毒穿刺点周围8一lO cm,穿刺者戴上无菌手套,手持17G内瘘针,针尖斜面朝上,与皮肤呈25。角,沿血管外侧缘进针,皮下潜行一小段后进入血管,见回血后放低角度,平行将针体全部送入血管,最后固定穿刺针。之后的穿刺均遵循“三同”原则,直至扣眼形成。待扣眼形成后,将穿刺针由扣眼处往里轻轻地旋转推进,针体即可沿皮下隧道进入血管内。扣眼穿刺的前2个月须选择一位有经验的护士固定穿刺,直至扣眼形成。

护理.心理护理

钝针扣眼穿刺法是在普通穿刺基础上改良的一种新方法,做好心理护理由其重要。护理人员在进行穿刺前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钝针扣眼穿刺技术与普通穿刺的区别,取得患者及家属理解配合。血液透析过程中,加强巡视,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耐心倾听,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充分取得患者信任。.穿刺前评估

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内瘘功能是否良好。望诊:观察内瘘侧手臂皮肤有无血肿、淤血、皮疹、假性动脉瘤、破溃等。触诊:仔细摸清血管的走向、深浅及弹性,触摸血管是否有搏动、震颤,判断血管弹性和充盈度。听诊:用听诊器听诊内瘘血管的杂音,确定是否通畅。.清除结痂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穿刺前应用无菌针头或无菌持物钳清除结痂,以便查找皮下隧道,避免感染。在清除痂皮前用盐水纱布覆盖10 min,消毒,痂皮清除后需再次消毒。.血液透析治疗中护理

每小时巡视患者,巡视穿刺点是否有渗血,穿刺针是否固定在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确保护患者安全。

透析结束后,穿刺针退出时需将针尖斜面旋转向下,避免再次切割血管壁。穿刺针退出的角度和进针角度保持一致,穿刺针完全退出后再压迫。.做好健康宣教

做到透析前保持手臂清洁,严格无菌操作,透析后当日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瘘侧手臂避免提重物或受压,睡觉时易取健侧卧位。患者每日2-3次自己检测瘘管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发现瘘管震颤或血管杂音消失及疼痛应立即来院就诊,以免血管闭塞或感染。

讨论

高位动静脉内瘘受手术部位限制,长度缩短,穿刺范围受限;上臂血管没有明显的支撑及固定点,血管脆性大、位置较深、扩张不如前臂内瘘,上臂脂肪多、肌肉松弛、穿刺困难易发生血肿及出血。钝针扣眼穿刺在高位动静脉内瘘中的使用,解决了高位动静脉内瘘上述穿刺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减少内瘘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护理人员熟练掌握钝针扣眼穿刺技术,熟悉高位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减少瘘管闭塞的机会,正确的压迫止血,防止血栓形成,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检测能力,均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条件。

篇2: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扣眼式穿刺法,健康教育

动静脉内瘘指通过手术吻合病人皮下的动脉和静脉, 而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 被医务人员形象喻为病人的“生命线”, 具有安全性高、血流量充足、感染几率少、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的优点[1]。但不同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方法及术后的维护措施也直接影响其使用寿命。据相关研究人员表明[2], 良好的健康教育可有效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延长内瘘使用时间。扣眼式穿刺法是动静脉内瘘常用的一种穿刺方法, 在欧洲国家和日本得到广泛推崇, 被美国肾病基金会血管通路临床指南推荐为首先穿刺方法[3]。本文通过对血透病人采用扣眼式穿刺法联合专项健康教育取得较满意护理成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肾内科进行血透治疗的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均由同组护士完成。纳入标准:均使用桡动脉-头静脉内瘘进行维持血液透析;透析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值范围;每周维持规律透析3次, 每次4h, 内瘘穿刺针均为广东百合艾贝尔16 G, 透析液流量500mL/min, 血流量200mL/min~300mL/min;均采用全身肝素, 内瘘成熟时间为4周~8周;同意加入调查研究。其中男37例, 女43例;年龄38岁~70岁 (57.85岁±17.08岁) ;术前病种:慢性肾小球肾炎29例, 糖尿病肾病21例, 高血压肾病23例, 梗阻性肾病7例;文化程度:专科及以上35例, 高中27例, 初中9例, 小学及以下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原发病种及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穿刺前准备

穿刺前, 护士对病人的移植血管内瘘充盈度和周围皮肤色泽等进行评估, 辨别血管的走向、深浅, 确认血流方向, 测试内瘘的通畅度, 以确定内瘘针穿刺点。穿刺过程中均不使用止血带压迫血管, 以右手持穿刺针, 左手固定皮肤及血管进行穿刺。

1.2.2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锐针区域穿刺法, 即护士对病人行蜂窝状穿刺, 每次穿刺部位轮流交换, 每个穿刺点间间隔均为1cm。若再次使用的穿刺点已被上次穿刺过一次, 则穿刺针应从上次穿刺过的针眼处进针, 如此周而复始。同时, 给予病人常规健康教育, 嘱病人避免压迫患肢。两组病人的压迫止血方式相同, 都在全程密闭式回血结束后, 先拔出回血端的静脉穿刺针, 再拔出供血端的动脉针。

1.2.3 观察组

1.2.3. 1 扣眼式隧道型钝针穿刺法

(1) 评估:瘘管首次使用时, 评估瘘管的长度和侧支血管的情况, 已明确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的位置。 (2) 穿刺:穿刺点的选择宜距瘘口5cm以上, 保持针尖斜面朝上, 使其与表皮成20°~25°夹角后进针, 见回血后, 放低角度呈15°, 缓慢平行推入血管, 最后用3道3M胶带妥善固定内瘘针, 穿刺沿向心方向移动。 (3) 建立隧道:每次穿刺前用生理盐水棉球湿敷穿刺口10 min, 并将穿刺口周围血痂除去。隧道在建立中均由同一护士连续完成10次~14次穿刺, 因为同一护士对同样的穿刺点、同样的进针角度和同样的深度更能把握准确[4]。加之“三同”穿刺10次~14次后, 基本形成固定皮下隧道, 利于今后将普通的内瘘针更换为钝针。 (4) 隧道成形后:采用钝针穿刺手法是穿刺成功的关键, 必须要改变以往快速进针和使用脱针一样握住蝶翼穿刺的习惯。应边捻转边缓慢进针, 从穿刺点轻轻将钝针送入, 若遇阻力, 可慢慢捻转针头, 使其顺着成形的隧道滑入血管。钝针穿刺最明显的不同是护士在穿刺过程中没有任何突破血管壁的感觉, 若手法错误会造成穿刺失败, 甚至破坏已成形的隧道, 导致假隧道的形成, 增加感染几率, 给今后的穿刺带来难度。

1.2.3. 2 专项健康教育

分为知识培训、计划、实施、监控、再实施及评价6个步骤来完成。 (1) 知识培训:护士长每月组织护士进行一次动静脉内瘘专题知识培训, 及时更新、强化、细化护士的专业知识, 避免因护士专业水平的高低造成对病人健康教育的差异。 (2) 计划:护士根据病人的文化水平、内瘘相关并发症多发时间段, 制订针对性专项健康教育计划表。 (3) 实施:以一对一的形式向病人介绍动静脉内瘘的作用、原理及血透相关知识, 每周实施2次, 每次讲解30min。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并指导病人争取实施自我护理。 (4) 监控:护士长组织4名参与穿刺的护士共同制订一份内瘘评估标准, 包括内瘘穿刺相关知识、病人自我护理知识介绍及内瘘相关并发症处理措施3部分。并逐一在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操作中进行检查, 提出存有的问题并于讨论。 (5) 再实施:针对监控中检查出的问题, 予以新的解决办法, 并应用于实践操作中直至全部完善。 (6) 评价:护士以提问方式, 了解病人对疾病及内瘘的相关知识掌握度, 对其了解不透彻的相关知识再次给予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 穿刺成功率:指内瘘穿刺时一次性成功穿刺的例数;本研究随访12个月, 每月按4周统计, 每周行3次血透, 即共行5 760次穿刺。 (2) 疼痛程度: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 (Numerical rating scale, NRS) 评估病人穿刺部位的疼痛感, “0”表示无痛, “10”表示最痛, “1~3”表示轻度疼痛, “4~6”表示中度疼痛, “7~10”表示重度疼痛[5], 取所有穿刺后的平均疼痛值定为病人的疼痛值。 (3) 止血效果:透析结束后给予30 min (第1次~第5次血透结束时) 、20min (第6次~第10次血透结束时) 和10 min (第11次~第15次血透结束时) 的压迫时间, 比较病人皮下渗血和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 即每组病人每个压迫发生皮下渗血或皮下血肿的最多次数为40例×5=200次。 (4) 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血管瘤形成、内瘘狭窄、内瘘阻塞3种。

1.4 统计学方法

检验水平α=0.05,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例 (%)

例 (%)

3 讨论

3.1 扣眼式隧道型钝针穿刺法有利于提高穿刺效果

根据本研究结果显示, 80例血液透析病人在持续每周3次的内瘘穿刺中, 观察组病人采用扣眼式隧道型钝针穿刺法后,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97.03%vs 87.03%) , 其NRS评分也低于对照组;血透结束后给予10min按压止血时间, 观察组病人穿刺口渗血率和皮下血肿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 (P<0.01) 。分析其原因是由于血透病人需持续坚持治疗, 动静脉瘘反复被锐针穿刺后, 易使血管弹性变差、压力变大, 从而增加穿刺难度, 进而易导致穿刺点渗血。扣眼式隧道型钝针穿刺法对血管无切割损伤, 减少了血管壁及周围组织反复受锐针穿刺的损伤, 亦减少了组织增生、血管狭窄及渗血的发生率, 保证了血管弹性, 如此一来既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还能缩短了压迫止血时间, 减少血透结束后穿刺口渗血率及皮下血肿的发生率。而锐针区域穿刺法, 会使局部皮肤变薄变松弛, 使血管弹性变硬, 从而增加穿刺难度, 更易导致渗血。本结果与杨雪群[6]等人的研究成果大致相同。

3.2 专项健康教育有利于减少内瘘不良并发症的发生率

通过上述讨论可知恰当的穿刺法对动静脉内瘘的使用质量有直接影响作用。但据相关研究者表明[7], 影响内瘘使用质量的还有健康教育的缺乏、正确遵流程对内瘘进行维护等其他因素。本研究中通过开展专项健康教育, 提高病人对内瘘相关知识的掌握度和自我护理要点, 同时还加强了护士对内瘘的督查能力。根据研究结果可知, 观察组病人内瘘血管瘤的形成率明显少于对照组 (7.50%vs 45.00%) , 说明专项健康教育促进了护患交流, 使病人掌握更多关于内瘘的自护措施, 也提高护士自身对内瘘质量的监控能力。据国外相关研究者表明[8,9], 当内瘘流量较上次血透流量减少1/4时, 病人可能发生内瘘狭窄, 或血管通路的压力比呈持续升高状态[10], 则可发生血管血栓、血管瘤等并发症, 本研究结果与该结论大致相同。

4 小结

综上所述, 扣眼式隧道型钝针穿刺法联合专项健康教育能有效维持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 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曹树红.长期透析病人高位动静脉内瘘穿刺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4, 12 (6) :497-498.

[2]王云燕, 毛静, 封蕾.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内瘘护理专项健康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13) :58-60.

[3]尹海辉, 周采平, 任伟.扣眼法应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13) :92-95.

[4]李丹, 李颖.应用钝针扣眼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 2014, 42 (4) :438-439.

[5]杨雪群, 钟秋, 梁业梅.两种穿刺方法对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和病人疼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4, 29 (1) :24-26.

[6]杨雪群, 钟秋, 梁业梅.绳梯扣眼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口渗血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4, 28 (5B) :1843-1844.

[7]范文静, 李明波, 董翠霞, 等.1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护理研究, 2015, 29 (3A) :1015-1016.

[8]Zasuwa G, Frinak S, Besarab A, et al.Automated intravascular access pressure surveillance reduces thrombosis rates[J].Semin Dial, 2010, 23 (5) :527-535.

[9]Marticorena RM, Hunter J, Macleod S, et al.Use of the BioHoleTM device for the creation of tunnel tracks for buttonhole cannulation of fistula for hemodialysis[J].Hemodial Int, 2011, 15 (2) :243-249.

篇3: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1 临床资料

各种原因导致脑出血符合颅内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指征的病人共计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37岁~81岁,平均年龄48.62岁。所有患者均经颅脑CT明确诊断为脑出血,其中出血部位分布:基底核区出血28例,外囊区出血10例,脑叶出血13例,出血量30~120mL;丘脑出血3例,出血量15-20ml;小脑出血2例,出血量10~15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7分以下43例,8分~12分8例,13分~15分5例;根据患者出血位置及出血量,结合颅内中线偏移情况,分别采取单纯血肿穿刺引流或血肿穿刺引流合并侧脑室引流术,引流时间3 d~10d。

2 护理

术后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基础护理、病情与生命体征的观察、引流装置护理、其他管道护理等。

2.1 加强基础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应保持头部中位或略偏向穿刺侧,以便引流;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防止大幅度体位改变造成脑组织过度牵拉移位撕裂血管。使用气垫床防止褥疮,每2小时翻身1次,骨隆突处适度按摩,不宜过多过度刺激;保持全身皮肤清洁,定时温水擦浴,偏瘫侧肢体温水擦洗时予以边擦洗边按摩,并适当给予被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静脉血栓形成;每日定时口腔护理;需鼻饲患者的鼻饲液要现配现用,鼻饲前吸痰,鼻饲后30分钟内避免吸痰,以防误吸。

2.2 病情与生命体征的观察

2.2.1 新发症状、意识及瞳孔的观察:术后3天内严密观察是否出现新发症状、意识状态及瞳孔的形态、大小、对光反射。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计分(GCS)判断病人的神志状况,如患者出现昏迷进行性加深、癫痫发作、呕吐、烦躁、鼾声呼吸加重等,均提示可能为脑疝先兆;若病情继续加重,并出现一侧瞳孔忽大忽小或先缩小后放大,光反射迟钝并逐渐消失即提示发生脑疝。以上情况表明病情恶化,可能有严重脑水肿或再出血,应及时告知医生行CT扫描。

2.2.2 生命体征的观察:床旁监护,连续监测体温、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

体温变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影响重大,体温过高会增加脑细胞代谢和氧耗,加重脑水肿,故对于术后病情较重或发病时即昏迷的患者,早期物理降温将脑温控制在28~30℃(测量肛温,脑温较肛温低4℃)最佳,必要时遵医嘱用人工冬眠控制中枢性高热。发热要区分感染性还是中枢性,中枢性发热常常突发高热,体温可直线上升,达40℃~41℃,不伴有生理性散热反应(出汗、呼吸及脉搏增快、皮肤血管扩张等),无感染依据,使用抗生素及解热剂无效,但用氯丙嗪及冰毯降温有效。

病人的呼吸超過30次/分,常提示脑缺氧及颅内压增高,但病人呼吸慢、心率慢、血压升高,也是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以上两种情况均应高度怀疑再出血。

术后12小时内每30分钟监测 1次血压,12~72小时内每1小时监测1次血压并详细记录,若平均动脉压超过130 mmHg或明显高于其基础血压应考虑及时处理。

密切观察血氧饱和度,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并与其他生命体征一起评估患者状态。

2.3 引流装置护理

微创血肿引流术后引流装置通常放置3~10d拨管,在术后护理中要注意防止拉扯到引流管而导致非病情原因的再出血;:①单纯血肿引流的引流管最低点低于血肿腔水平引流;脑室内积血引流的引流管高于颅脑穿刺点15cm开放引流;②术后引流管夹闭4h开放,持续引流6—8h,再注入尿激酶液化液继续冲洗一液化一引流;如有血块堵塞,可用手在引流管外向引流袋方向挤捏,必要时用无菌等渗盐水缓慢推注,直到通畅。③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是观察的重点,术后引流液多为暗红色陈旧性积血,若暗红色引流液转变为较多鲜红色引流液时应考虑到再出血的可能性;

2.4 颅内感染的预防侵入性操作损伤了穿刺部位皮肤,使皮肤的防御屏障能力下降,反复冲洗血肿也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应严格消毒隔离及无菌操作,穿刺处每日碘伏消毒及更换无菌敷料,避免发生感染。保持引流通畅对预防感染有重要意义。

2.5 其他管道护理此类病人在引流管之外往往还有其他多条治疗管,这些管道的护理对病人的治疗也是很重要的。这些管道管理不善将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在各种感染中最主要的是肺部感染。

2.5.1 气管套管首先要做好呼吸道护理,确保呼吸道通畅,对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病人,湿化、消毒与保持通畅是关键,湿化充分时,即使是没有咳嗽反射的昏迷患者,也能保持呼吸道分泌物引流;痰多患者需要及时吸痰,痰液黏稠者易形成痰栓堵塞内套管,有报道患者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情况仍不好者更换套管后好转,就是因为痰栓堵塞了内套管。故应保持气道湿润,定时雾化,加强切口消毒,按时翻身叩背等。

2.5.2 吸氧管一般氧流量控制在2~4 L/min,当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时,可适当增加吸氧量,但应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查找原因。吸氧管插入气管套管深度要合理,防治吸氧管脱出,一旦脱出后及时消毒并插入。

2.5.3 胃管该类病人多数神志昏迷,或不能进食,需插胃管保证营养支持,并在必要时行胃肠减压。术后及早经胃管鼻饲能缓解高胃酸,改善胃肠粘膜屏障工,预防应激性溃疡出血;进食前应仔细观察胃管中抽出液体颜色,监测是否有应激性消化道出血。一旦患者能够经口进食就应及早撤除胃管。

2.5.4 导尿管 保持导尿管通畅,防止受压、扭曲、脱出;定时放尿,每日更换尿袋1次,并记录尿量,保持尿量每日大于2 000 mL;尿道口每日用0.1%苯扎溴铵棉球擦洗2次,定时送检尿常规;小便引流不畅时用生理盐水行膀胱冲洗,每日2次。

2.5.5输液管 病情危重患者应使用留置针,保证进针处卫生,合理消毒,如有红肿及时更换;降压药物应有专门输液通道,以便调整;神经内科用药中有较多对血管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密切观察,如出现静脉炎等情况及时告知医生调整用药。

总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病人的护理对于患者预后及生活能力的恢复都有重要意义,应该使相关的护理工作更加系统化,更加有预见性、针对性。

参考文献:

[1]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0.

[2] 朱爱民,孙俊芳.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13):112-113.

[3] 申茂玲,申智慧。微创碎吸术治疗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园地.2007.4(27):102.

篇4: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的效果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30~58岁, 平均 (48.5±10.6) 岁。观察组男14例, 女16例;年龄29~59岁, 平均 (49.5±8.2) 岁。所有患者经检查, 均符合动静脉内瘘穿刺标准, 排除神经系统障碍、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等患者。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保持仰卧位躺平, 采用16 G穿刺针, 内瘘朝上, 穿刺点距内瘘口5 cm以上, 先静脉后动脉。对照组予以区域法穿刺, 选择血管弹性较好、充盈部位穿刺。观察组实施扣眼法穿刺, 要求每次穿刺都是同一进针点、同一进针角度、同一进针深度, 在穿刺2个月可形成皮下隧道, 即称为“扣眼”。首次穿刺中, 穿刺人员可在患者内瘘侧肢体下垫无菌巾, 合理确定穿刺位置, 一般选择为距离吻合5 cm以上, 采用聚维酮碘在穿刺点周围10 cm左右消毒, 穿刺在无菌环境下操作, 检查确定已形成皮下隧道, 去除隧道穿刺点形成的血痂, 进行消毒, 针头斜面朝上, 找准穿刺点, 捻转进针, 沿皮下隧道进入血管。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不同压迫时间内渗血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主要包括内瘘血管瘤、皮下血肿、疼痛。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SP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并进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压迫时间内渗血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穿刺后压迫30 min、25 min、20 min渗血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 观察组压迫15 min、1 0 m in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内瘘血管瘤、皮下血肿、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扣眼穿刺法主要是促使血管与内膜下、血管壁平滑肌等组织形成双侧相通的隧道。在临床治疗中, 护理人员的穿刺手法存在差异性, 使用钝针扣眼穿刺易达到三同穿刺标准[2]。但是如果在穿刺过程中偏离原隧道, 扣眼法容易变成区域法, 不能满足预期的治疗目标。区域穿刺法, 随意性强, 技巧性不够, 创伤面大, 创面内膜容易剥离, 容易发生内瘘血管瘤, 另外区域穿刺法还容易出现血管狭窄、血栓等并发症, 对患者皮肤损伤明显。扣眼穿刺法是近年来医院常采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 打破了区域穿刺点要不断更换穿刺点的弊端, 通过捻转将针送至血管, 针头不会对隧道造成破坏, 保护了血管内腔空间和血管内膜, 不易引起血管纤维化, 降低了血管腔狭窄和内瘘血管瘤发生率。同时采用扣眼穿刺技术, 难度降低, 护理人员心理压力小;另外减少了单次透析重复穿刺率, 不易出现血管痉挛,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延长了内瘘血管的使用寿命[3]。

本研究中, 两组穿刺后压迫30 min、25 min、20 min渗血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观察组压迫15 min、10 min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采用扣眼穿刺法, 渗血发生率明显更低, 对患者身体损伤小。另外, 观察组内瘘血管瘤、皮下血肿、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并发症发生率低, 说明扣眼穿刺法明显优于传统区域穿刺法, 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 采用动静脉扣眼穿刺技术优势突出, 应用价值高,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动静脉内瘘扣眼法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 对照组采取区域法穿刺, 观察组实施扣眼法穿刺,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穿刺后压迫30 min、25 min、20 min渗血情况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是, 观察组压迫15 min、10 min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另外, 观察组内瘘血管瘤、皮下血肿、疼痛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动静脉扣眼穿刺技术优势突出, 应用价值高,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穿刺,临床穿刺

参考文献

[1]杨雪群, 梁业梅, 钟秋, 等.绳梯扣眼法应用于动静脉内瘘穿刺口止血效果的观察[J].护理研究, 2014, 28 (4) :449-450.

[2]余美芳, 徐青, 张青春.动静脉内瘘钝针与锐针扣眼法穿刺技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4, 31 (4) :73-74.

篇5: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 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造影护理

冠状动脉造影是近年来开展的对冠心病进行诊断的技术。此项技术操作有两种途径,一为股动脉穿刺;二为桡动脉穿刺。经股动脉穿刺途径由于下肢制动时间长,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高,长期卧床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和生活不便,可能引起诸多并发症。

我院自2001年3月~2006年1月成功地對253例病人经股动脉穿刺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积累了很多经验,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253例患者中,男150例,女103例,年龄在32~75岁,临床诊断冠心病253例,其中心绞痛123例,心肌梗塞130例。方法:确定穿刺部位后,常规消毒皮肤,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行Seldinger法经右股动脉穿刺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常规连接心电监护。

结果

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对253例病人实行手术均获成功。在253例病人中,左主干病变8例,左前降支73例,左回旋支病变64例,右冠状动脉病变54例,左前降支加右冠状动脉病变20例,左前降支加左回旋支病变18例,左前降支加左旋支加右冠状动脉病变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8例。

护理

术前准备和指导:① 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准备,与之沟通,简要介绍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及指导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②手术前1日或手术当日给予手术区皮肤准备,剃除双侧腹股沟和会阴部毛发,以防术中污染,术后发生感染。③术前晚口服或肌注镇静剂,以保证睡眠,练习用力咳嗽,以利术中促进造影剂的排出。④由于术后卧床时间长,应在术前练习床上大小便,以防术后补液,患者排尿不畅而发生排尿困难。⑤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离子,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⑥术前碘过敏试验,足背动脉标记。⑦ 手术当日正常进食,但不能过饱。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术后必须住进CCU病房,给予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指导患者术侧下肢伸直并制动平卧24~48小时,指导患者饮水。② 给予补液。补液治疗可以促进体内造影剂的排出,以免造成肾脏的损害,补液量1000~1500ml,患者可通过饮水补液,同时给予静脉补液。静脉补液时,调整好滴数,尤其对于心功能差的病人,补液速度不宜太快,30~40滴/分为宜,防止心衰发生。③ 急性血管闭塞的护理。急性血管闭塞是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1例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急诊PTCA后出现。病人表现持续剧烈的心前区疼痛,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ST段改变等急性血管闭塞表现,遵医嘱立即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后缓解,并给予严密的观察: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术后出现的心绞痛立即描记心电图,并与术前的心电图比较,及时发现异常变化,给予止痛、镇静治疗;术后要勤测血压,发现血压下降要查明原因。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④观察出血倾向。患者返回病房,要严密观察穿刺处出血情况,有无出血及血肿,倾听病人的主诉,如患者出现腹痛及穿刺处胀痛,应立即查看,观察生命体征,以防腹腔内和腹膜后大出血及发生出血性休克和动脉栓塞并发症。⑤避免血栓形成。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观察下肢的皮色、皮温及有无肿胀。有些患者加压包扎下肢静脉回流不畅,造成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形成。术前与术后要测量下肢的周径,以作比较。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有无不明原因的相关部位的疼痛,尽早给予处理。⑥排尿困难是术后病人常遇到的问题。老年男性患者多合并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疾病。本组出现排尿困难67例,主要原困是术后卧床,患者制动,排尿姿势改变,术前未进行床上排尿训练,致术后排尿困难。给予诱导排尿仍不能正常排尿者,给予留置导尿。对于老年男性,导尿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另外,对于烦燥不安的病人,应有专人守护,防止导尿管脱出,造成尿道粘膜损伤。本组有2例烦燥不安病人留置导尿,经过专人守护,精心护理,及时拔除导尿管,避免了尿道粘膜的损伤。⑦心理疏导。手术是病人的一种严重心理应激源,可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绪和正常心理活动,并由此给术后的康复造成影响。针对此类病人要与他们多交流、沟通,向病人和家属宣解术后应注意的事项,从而帮助病人树立信心、消除顾虑和恐惧心理,及早康复。

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当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对一些心前区疼痛而不能确诊者采用冠状动脉造影,可以明确诊断,从而做进一步治疗。

篇6: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肾功能不全患者282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4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原发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男性患者88例, 女性患者53例;年龄最大的为86岁, 最小为14岁, 其平均年龄为 (46.5±16.7) 岁;其原发病如下:54例患者慢性肾炎、29例患者糖尿病肾病、9例患者多囊肾, 11例患者狼疮肾, 14例患者原因不明, 24例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观察组男性患者87例, 女性患者54例;年龄最大的为84岁, 最小为16岁, 其平均年龄为 (45.8±16.7) 岁;其原发病如下:53例患者慢性肾炎、29例患者糖尿病肾病、10例患者多囊肾, 11例患者狼疮肾, 13例患者原因不明, 25例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透析方法

采用费森尤斯或金宝透析机, 该仪器产自香港瑞典金宝中国有限公司。传染病四项均阴性患者采用金宝6LR可复用透析器或贝朗lops18一次性透析器、阳性患者采用贝朗lops18一次性透析器。对照组采用静脉内瘘使用区域法或绳梯法, 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法。新进入透析治疗的患者均采用诱导透析, 第1次治疗时间为2 h, 血流150~200 mL/min, 以后每次递增0.5 h~4 h/次, 血流200~250 mL/min, 每周透析2~3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一次就穿刺成功的例数) 、血流量、并发症 (血栓、血管瘤、血管狭窄等的发生情况) 、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 (使用寿命越长, 性能越好) 。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血流量情况以及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对照组患者血流量为 (195±17) mL/min, 观察组患者血流量为 (237±23) mL/min。

观察组并发症 (血栓、血管瘤、血管狭窄)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内瘘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内瘘使用情况比较

观察组内瘘使用2年以上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3。

3 讨论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 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 患者生命不断延长, 以及合并糖尿病、高龄等患者增多, 本身血管条件差及内瘘使用、维护不当等原因导致内瘘闭塞或失功, 导致自身血管耗竭, 从而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4]。如何保护、节约使用慢性肾脏病 (CKD) 患者的血管尤为重要。一直以来人们都把血管通路比喻成MHD患者的“生命线”。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3,4,5], 理想的动静脉内瘘必须保证足够的血流量 (>150 mL/min) , 其血流量直接和主要的影响因素为穿刺对血管的损伤。传统的穿刺法如区域法容易损伤血管内膜, 导致血管狭窄、血管瘤以及血栓形成;而绳梯法对血管要求很高, 很多患者常因为血管条件差而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钝针扣眼穿刺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6], 它打破了传统的穿刺法穿刺部位需轮流更换, 切忌定点穿刺的观点, 被认为是减少内瘘并发症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其特点是每次穿刺进针点、角度和深度相同, 直致形成隧道后改用钝针穿刺;其优点有钝针对血管内膜损伤小、减少了穿刺血管纤维化的程度, 降低了血管管腔狭以及血管瘤的发生、对血管长度和条件要求相对不高, 任何术式的动静脉瘘都可以选用, 已被作为美国肾病基金会血管径路临床指南明确推荐的穿刺法[7]。该研究发现, 钝针扣眼穿刺法并发症 (血栓、血管瘤、血管狭窄) 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1) , 血流量明显高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1) , 且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明显高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1) , 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1) , 同时, 钝针扣眼穿刺法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内瘘使用2年以上例数明显高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1) 。王文娟[8]等人的研究表明:应用钝针扣眼穿刺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穿刺率, 且穿刺部位渗血情况发生少, 与该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 钝针扣眼穿刺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穿刺点渗血以及并发症 (血栓、血管瘤、血管狭窄) 发生率低, 且内瘘血流充足、使用寿命相对延长, 是一个较理想的穿刺法。

摘要:目的 探讨钝针扣眼穿刺在动静内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82例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41例。对照组采用静脉内瘘使用区域法或绳梯法, 观察组采用钝针扣眼法。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血流量、并发症和动静脉内瘘使用情况。结果 钝针扣眼穿刺法并发症 (血栓、血管瘤、血管狭窄) 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5) , 血流量明显高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5) , 且一次性穿刺成功例数明显高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5) , 穿刺点渗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5) , 同时, 钝针扣眼穿刺法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内瘘使用2年以上例数明显高于传统的绳梯法和区域法 (P<0.05) 。结论 钝针扣眼穿刺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 穿刺点渗血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内瘘血流充足、使用寿命较长, 是一个理想的穿刺法。

关键词:钝针扣眼穿刺,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王玉柱.血液净化通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2:42-54.

[2]陈香美.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26-42.

[3]王文娟, 应迎娟, 吴春燕, 等.钝针对预防内瘘扣眼法穿刺并发症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9 (1) :26-27.

[4]张倩, 张丽红, 王保兴.自体动静脉內瘘的自体检查[J].中国血液净化, 2012, 11 (3) :153-156.

[5]BallLK.Improving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nnulation skills[J].Nephrology NursingJournal, 2012, 32 (6) :617.

[6]NKF-K/DOQI.Clinical practice quidelines for vascular access:update July 2006[J].Am J Kidney Dis, 2011, 48 (Suppl 1) :S187-S277.

[7]刘仙蓉, 张绍义, 肖健, 等.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方法的临床应用[J].西部医学, 2012, 15 (10) :145-146

篇7: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关键词 脑出血 穿刺抽吸术 重症监护

資料与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1月行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术病人80例,男53例,女27例,年龄39~81岁,平均64.8岁,其中54例有高血压史2~20年。入院时意识状态:神志清楚2例,嗜睡16例,意识模糊5例,浅昏迷35例,深昏迷22例,瞳孔不等大、光反射消失24例。头颅CT显示:脑出血部位及出血量见表1。住院期间发生再出血2例,脑疝20例,合并消化道应激性溃疡32例,尿失禁75例,鼻饲58例,亚低温治疗仪降温32例,气管切开7例,呼吸机辅助呼吸32例。自带压疮1例。经微创手术治疗护理好转痊愈出院41例,死亡2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继续抢救治疗自动出院的病人17例。平均病人住院日20天。

术前准备:手术前对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或特殊检查,对疼痛、烦躁者应用镇静剂,剃头备皮。患者或家属签定手术同意书。

药品的准备:①消毒剂:2%碘酒、75%酒精;②药品:0.9%生理盐水、尿激酶、甘露醇、速尿、利多卡因、镇静镇痛剂、止吐剂、止血剂、降压及心肺复苏类药物等。

专用器械准备:血肿穿刺手术包、一次性5ml和20ml注射器各1副、无菌手套、无菌引流管、无菌引流袋、纱布、胶布、甲紫、常规消毒盘等等。

手术环境准备:环境每日用有效消毒剂擦拭及紫外线照射2次,照明良好,备急救药品车及抢救仪器。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

术后ICU重症监护要点包括:①病情观察;②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各种管道的管理;④口腔及角膜的护理;⑤皮肤护理;⑥营养的护理;⑦保持大小便通畅;⑧给予心理支持;⑨瘫痪肢体的正确摆放与保持。

讨 论

我院神经内科已开展脑出血颅内血肿穿刺抽吸术近20年,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自2003年神经内科ICU重症监护室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使急危重症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得到生命的挽救和生命支持。提高了脑出血病人治愈率和好转率,缩短了病程,降低了死亡率和残废率,提高了病人预后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5.

2 张通.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与康复.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6:13.

篇8:扣眼穿刺病人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12月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 其中男48例, 女32例;年龄32~80岁, 平均 (63.8±13.77) 岁;糖尿病史20年以上8例, 10~19年46例, 5~9年2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透, 血管内瘘的吻合方式均为桡动脉- 头静脉端端吻合术;透析次数均为2~3次/周, 透析时间为4~5h;两组均采用16G (Fre-senius Medieal Care 16G/1.6mm) 穿刺针。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扣眼穿刺法组和区域穿刺法组各40例, 两组年龄、性别、 原发病、透析时间等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扣眼穿刺法

患者前臂内瘘的动静脉侧各选定一个理想的穿刺点, 动脉穿刺点距离内瘘吻合口5cm以上, 动、静脉穿刺点相距5cm以上。先穿刺静脉端, 针尖朝上与皮肤成20~25。进针, 进人血管见回血后, 放低角度, 平行轻轻地推人血管, 同样的方法穿刺动脉端。患者每次透析前穿刺都采用同样的进针点, 同样的进针角度, 同样的进针深度, 当反复几次形成隧道后, 改用钝针捻转进针。

1.2.2区域穿刺法

穿刺点选择原则同扣眼法, 次后每次透析时穿刺点选择在首次动、静脉穿刺点周围, 作蜂窝状穿刺, 各穿刺点相隔小于1cm。

1.3观察指标

穿刺12个月后, 观察两组血管狭窄发生率、血管瘤形成率、内瘘阻塞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软件计算, 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血管狭窄发生率、血管瘤形成率、内瘘阻塞发生率见表1。结果示扣眼穿刺组血管狭窄发生率、 血管瘤形成率、内瘘阻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组, 两者均有的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 。

3讨论

3.1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由于糖尿病导致微血管病变而继发的肾小球疾病, 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4]。在欧美等发达国家DN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已经居于慢性肾衰的首位, 占慢性肾衰患者的40%~50%, 危害很大[5]。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人均寿命延长, 生活饮食习惯和结构的改变, 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 且由于治疗方法的改善和生存时间的增加, 糖尿病肾病及其他并发症也在增加[6]。而动静脉内瘘是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的长期血管通道, 也是其生命线。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多有粥样硬化、弹性差、血管内膜钙化、血管壁较脆、 血管内皮修复能力低等特点, 长期穿刺易引起血管瘤、 血栓形成、感染, 尽可能地延长使用内瘘是保证透析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7], 故寻找合适的穿刺方法, 减少内瘘并发症, 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3.2目前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方法有绳梯法、扣眼法和区域法3种。绳梯法每次穿刺呈绳梯状变更穿刺点, 供穿刺的内瘘血管需要足够的长度。我国患者受身高影响, 可利用的血管长度有限, 而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管条件差, 可更换的穿刺点更少, 因此, 此穿刺方法不适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区域穿刺法和扣眼穿刺法对血管长度要求低, 我们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穿刺, 区域穿刺法因在内瘘血管的小区域内反复穿刺, 穿刺点相隔小于1cm, 易造成内瘘血管壁弹性成分受损, 久而久之可形成穿刺区域的内瘘血管动脉瘤样扩张, 形成动脉瘤。血管瘤形成后, 血流就会产生“漩涡”, “漩涡”会使血管瘤近端血管内膜增厚, 管腔狭窄。血管狭窄反过来又使血管瘤进一步加重, 两者之间互为因果, 最终导致内瘘血栓形成, 血管闭塞。研究结果表明, 区域穿刺组95%发生血管瘤, 因此应尽量摒弃区域式穿刺方法, 但临床上由于血管瘤形成后管腔扩大, 穿刺方便, 大部分护士都喜欢用此种穿刺法, 特别是低年资护士, 穿刺经验不太丰富, 心理上存在紧张和恐惧, 为了一次性穿刺成功, 常采用此方法, 从而使血管瘤、血管狭窄、内瘘堵塞而恶性循环往复出现。研究结果表明, 扣眼法的内瘘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法, 美国肾病基金会血管径路临床指南[8]明确推荐扣眼法穿刺法, 并认为它是目前防止内瘘血管瘤形成的最有效的方法。扣眼穿刺法在原穿刺点穿刺即“扣眼”穿刺8-10次后皮下隧道形成, 可更换钝针穿刺, 进皮肤后用右手持针缓慢捻转进针, 钝针头顺隧道缓缓进入血管内, 穿刺成功率较高, 且患者感觉疼痛较轻, 患者很愿意接受, 对血管条件较差糖尿病肾病患者非常适用。

3.3扣眼针刺糖尿病肾病内瘘注意事项:

3.3.1糖尿病肾病患者抵抗力差, 容易感染, 采用扣眼穿刺法扣眼口的痂皮下常隐藏细菌, 穿刺时易感染。因此扣眼穿刺前因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处, 再用无菌镊子去除扣眼口痂皮, 再次消毒后进针, 防止感染。待隧道形成后易改用钝针穿刺, 避免锐利的针锋损伤隧道壁, 减少感染机会。

3.3.2为尽快形成皮下隧道, 扣眼穿刺需同样的穿刺点、同样的角度、同样的深度。由于每个护士的穿刺手法不同, 达不到上述三同要求, 从而有可能使扣眼穿刺法蜕变为区域穿刺法, 因此在皮下隧道形成前, 要由同一名有经验的护士进行穿刺8~10次, 这样可形成一皮下隧道, 也称扣眼穿刺。以后穿刺者只需从扣眼口将钝针往里轻轻捻转推送, 即可沿“扣眼”轨迹进人血管。

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穿刺法对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内瘘的影响, 探讨较佳的穿刺方法。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扣眼穿刺组40例和区域穿刺组40例, 分别运用扣眼穿刺法和区域穿刺法进行内瘘穿刺, 一年后评价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扣眼穿刺组血管瘤形成、血管狭窄、内瘘阻塞发生率均低于区域穿刺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 。结论: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采用扣眼穿刺法穿刺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区域穿刺法, 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穿刺技术,糖尿病肾病,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

参考文献

[1]全丽芳, 潘寄春, 邵莉萍.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方法介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5) :545.

[2]沙国柱, 季大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及其并发症[J].肾脏病与透析移植杂志, 1997, 1 (1) :68-72.

[3]朱梅芳, 朱晓华, 丁军, 等.延长糖尿病肾病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体会[J].长江大学学报, 2008, 5 (1) :56-57.

[4]Ball LK.Improving arteriovenous fistula cannulation skills[J].Nephrology Nursing Journal, 2005, 32 (6) :611-617.

[5]Craig KJ, Donovan K, Munnery M, et al.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the diabetes clinic[J].Diabetes Care, 2003, 26:1806-1811.

[6]何永鑫, 李雪, 吴余阳, 等.糖尿病肾病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中CDKN2A, CDKN2B, IGF2BP2和CDKAL1基因表达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 2009, 11 (3) :356-360.

[7]吴金凤.旋梯式穿刺法保护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0, 30 (5) :354-355.

上一篇:六年级上册一单元作文400字:读索溪峪的“野”有感下一篇:安全监督党员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