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伦理学概念范文

2022-06-11

第一篇:警察伦理学概念范文

北京公开录用人民警察: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与特征

北京公录人民警察考试http://bj.offcn.com/html/zhaojing/

北京公开录用人民警察: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与特征

一、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 (一)人民警察 1.人民警察的概念

警察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警察是全国统一的整体性组织,是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

2.人民警察的组成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二条规定,我国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管理机关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

(二)监狱人民警察 1.监狱人民警察的概念

监狱人民警察是指依法从事监狱管理、执行刑罚、改造罪犯工作的人民警察。监狱人民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严守纪律,清正廉洁。

2.监狱人民警察的组成

根据我国《监狱法》、《人民警察法》的规定,监狱人民警察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1)各级监狱管理机关的公务员;(2)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的公务员;(3)各类监狱科研和教育机构的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

二、监狱人民警察的特征

(一)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的人民警察所共有的特征

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行政力量的重要部分,具有阶级性,掌管社会治安,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纪律部队,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配备武器装备。因此,监狱人民警察具有人民警察所共有的国家性、武装性、治安性特征。(二)监狱人民警察具有的除人民警察所共有的特征之外的特征1.功能特殊性

监狱人民警察是国家的一支重要刑事执法力量,在功能上具有特殊性。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包括立案、侦查、起诉、审判、执行五大程序。从国家刑事司法活动的目的角度来看,我国刑事司法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和打击犯罪、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监狱人民警察担负的刑罚执行工作任务又尤为重要。前面四道程序的中心任务,是抓捕犯罪人、认定犯罪、判定刑罚,而更重要的是刑罚执行。只有通过刑罚执行,才能将国家的判决落到实处,把罪犯改造成

北京公录人民警察考试http://bj.offcn.com/html/zhaojing/

为守法的公民,实现刑罚的根本目的。可见,刑罚执行工作才是刑事司法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因此,这种特殊的行政管理及其功能,是监狱人民警察所特有的。

2.角色多重性

监狱人民警察由于工作需要,虽然在警察身份上具有唯一性,是行使国家职权的特种公务员,但在社会角色上却具有多重性。在执行刑罚的工作中,他们不仅是刑罚执行的具体落实者,也是教育者,担负着教育改造罪犯的行刑教育工作任务,同时还是组织者,担负着组织罪犯劳动的行刑劳动组织工作。作为监狱人民警察,只有全面履行工作职责,充当好多种角色,才能把破坏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分子,改造转化成为守法公民,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任务艰巨性

监狱人民警察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工作中,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的转化过程是非常复杂与艰巨的社会工程,这是由工作对象所决定的。

监狱人民警察具有任务艰巨性,主要是因为:

(1)监狱人民警察面对的是危害社会的特殊群体——罪犯,他们不仅犯罪性质复杂、犯罪手段多样,而且有过犯罪体验,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都具有一定的反社会性。

(2)监狱人民警察不仅长年累月同罪犯打交道,而且要改造他们,这是所有工作中最艰难的。 (3)监狱人民警察管理监狱活动具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还有社会协调手段、教育手段等,只有充分运用多样化手段和综合治理手段管好监狱,才能奠定改造罪犯的工作的基础。

4.环境特定性

监狱人民警察执行刑罚惩罚改造罪犯的工作是在监狱环境内进行完成的,具有工作环境的特定性。其主要表现为:

(1)工作场所特定性。监狱人民警察代表人民政府在监狱里实施监督管理,维护社会治安。 (2)工作对象特定性。监狱人民警察的工作对象是依法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

(3)监狱的封闭性。由于工作对象的特殊和工作岗位的需要,高墙、电网、特殊设施和特殊的犯罪群体,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监狱环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封闭性。

文章来源:中公教育北京分校

第二篇:警察伦理学

1. 警察伦理学研究对象: 警察道德现象(警察道德意识现象,警察道德规范现象,警察道德活动现象) 2. 道德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道,做人之道,即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普遍原则;德,修道有得,即人遵循为人处事之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 3. 警察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历史分析,阶级分析,比较,系统分析

4. 中国近代专职警察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早的专职警察机构是1898年7月在长沙开办的湖南保卫局. 5. 1901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公巡总局;1902年,袁世凯在天津设立巡警总局;1905设立巡警部;1907年,清政府开始在地方设立巡警道(从中央到地方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警察系统) 6. 中国近代专职警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第一阶段,晚晴时期.第二阶段,北洋军阀时期,颁布《铁路警察服务规则》已经初步形成.第三阶段,国民党统治时期,《警察手册》、《警察务实纲要》

7. 1921年10月制定公布《铁路警察服务规则》,第三条规定: 持身处事须崇尚俭朴,廉清勤慎;言语动作须公正诚实,谨伤威仪;内外勤务须服从命令,不辞辛劳;应人接物须和平谦恭,力戒傲慢。

8. 人民警察道德发展进程:1921-1949(萌芽与初创时期),1949-1976(形成和发展时期),1976至今(系统完善时期)

9. 1927年12月,我党建立最早的保卫组织,中央特科。

1931年11月建立我党最早的人民公安保卫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

10. 1952年11月第五次全国公安工作会议《关于建设公安部门政治工作会议》首次从政治工作的角度就人民警察道德规范提出具体要求。

1953年和1956年,提出:政治可靠,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立场坚定,敌我分明,作风正派等明确要求。

1957年6月2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

1958年8月公安机关召开第二次全国公安政治工作会议上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基层单位政治工作的意见》

1958年8月16日在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上正式通过的《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是人民警察道德规范初步形成的标志。 11. 《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八大纪律: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纪律,遵守政策;不准泄露国家机密;不准侵犯群众利益;不准贪污受贿;不准刑讯逼供;不准包庇坏人;不准陷害好人。

十项注意:立场坚定敌我分明;坚决勇敢沉着机警;多办好事服务人民;说话和气办事公平;敬老爱幼尊重妇女;注意礼貌讲究风纪;尊重群众风俗习惯;纠正违章不准刁难;执行政策做好宣传;劳动学习全面锻炼。 12. 1977年公安部提出12条要求。

1980年10月15日公安部提出“五句话、四十个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发扬民主,依法办事;廉洁奉公,遵纪爱民;立场坚定,敌我分明;机智勇敢,团结战斗”

1983年7月公安部把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明确概括:遵纪爱民,执法不阿,廉洁奉公,勇于献身。

1991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加强公安工作的决定》

1994年1月,正式颁布《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文明执勤。(是人民警察道德系统和完善化的标志)

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把“执法为民”确定为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核心,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确定为公安工作的总要求。

2011年9月10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忠诚可靠;秉公执法;英勇善战;热忱服务;

文明理性;严守纪律;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清正廉洁;团结协作。

2011年10月中央政法委员会把政法干警的核心价值观“忠诚,公正,为民,廉洁” 13. 1979年12月1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执法人员行为守则》

14. 英国,1829年颁布的《警察训令》

1829年现代警察创始人罗伯特.皮尔颁布“警务原则”

2008年12月1日颁布《警察职业行为标准》

15. 法国,1986年3月18日颁布《国家警察职业道德准则法令》 16. 美国,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制定《执法道德规范》、《警察行为规范》 17. 日本,1954年6月,制定新的《警察法》,1985年,制定《警察生活原则》

18. 警察道德发展规律:警察道德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经济关系的制约;警察道德在与法纪和规章制度的相互促进中得以发展;警察道德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和趋同的过程。 19. 警察道德:是指警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以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调整警察各种职业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在警察个人工作中的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状况。

20. 警察道德的本质:指警察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警察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警察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两个方面:警察道德是一中受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警察道德是调节警察行为的特殊规范。) 21. 警察道德的特征:政治性,自觉性,示范性,导向性。

22. 警察道德作用:主要指警察道德的功能及通过警察道德功能的发挥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力。

23. 警察道德作用的含义: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有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有助于提高警察素质;有助于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有助于人民警察实现自我价值。 24. 警察道德的主要功能:调节,教育,认识,激励。(导向,外部。)

25. “政治无道德”文艺复习意大利马基雅弗利。18世纪英国曼德维尔《蜜蜂的寓言》“道德的发端明显是有巧妙的政治所创制”

26. 道德与政治的区别:道德和政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途径和程度不同。道德与政治对社会经济关系反作用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道德与政治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27. 政治对警察道德的影响:政治是促成警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而直接的因素;政治直接影响警察道德的价值取向和相关内容;政治影响和促进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

28. 警察道德对政治的影响:警察道德是维护国家政权稳定的重要条件;警察道德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警察道德影响政治廉洁。

29.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产生的条件和方式不同;发挥作用所依靠的力量不同;调整人和社会生活的范围不同;对待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的主张不同;调节人们行为的形式不同。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内容上有重合之处;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

30. 警察道德对警察执法的积极作用:警察道德对国家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保障作用;警察道德对法律调整不足之处的警察执法活动具有弥补作用。

31. 警察权力:主要是指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权. 32. 警察权力的内容:治安行政管理权;刑事执法权;警械武器使用权;紧急状态处置权. 33. 警察权力的构成要素:权力的执行者,权力设施与装备,权力规范,权力信息. 34. 警察权力的特征:法定性,约束与强制性,公共性,单向性,工具性,时效性. 35. 警察道德在警察权力行使中的作用:警察道德能够提高警察权力的影响力;警察道德是实现警察权力正效应的重要条件。

36. 警察权力观:指警察对于警察权力的总的看法,对权力的来源、掌握权力的目的、行使权力的方式、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37. 警察权力观的基本内容:警察权力价值观;警察权力代理观;警察权力责任观。

38. 如何树立正确的警察权力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加强对警察进行权力观的教育;建立健全正确权力观的生成机制。

39. 人权: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40. 人权的内容:人身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文化权利,政治权利. 41. 人权本质特征:自然性与社会性,个体性与集体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现实性与理想性. 42. 近代人权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人权理论时期.;第二阶段,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期;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43. 我国人权保障方面取得的进步:1991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中国第一份人权白皮书《中国的人权状况》;2009年第一次制定人权行动计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党的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保护和尊重人权;2004年第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宪法增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

44. 警察道德在警察保障人权中的积极作用:警察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的行为定向作用;警察道德强调对警察责任感和职业良知的培养,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警察的一种自觉行为;警察道德中有关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规定,以人类几千年来的文明成果为基础,易使警察认同和践行。

45. 如何提高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适应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注重对警察的人权教育工作;完善人权保护的各项制度;加强警察道德建设。

46.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以服务人民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主要规范(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道德范畴有义务、良心、诚信、荣誉、幸福等,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47. 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纲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8.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个人与整体利益的根本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重要道德标准。

49. 正当的个人利益:人们在发展和维护集体利益过程中,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取的个人正常生活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50. 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是警察在职务活动中处理各种道德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准则,是衡量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

51. 执法为民的依据:执法为民是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必然要求;执法为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具体体现;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承担的任务所决定的;执法为民是是始终保持公安机关正确方向的根本保证。

52. 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践行执法为民的做法: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强化程序意识和证据意识;切实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提高公安民警的执法水平。

53. 警察道德规范:指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以及评判其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54. 忠诚可靠:是人民警察首要的道德规范,是人民警察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政治素质.

(听党指挥、热爱人民、忠于法律) 【基本依据:忠诚可靠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政治属性决定的;忠诚可靠是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的客观要求】{具体要求:加强政治理论修养;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反对“警察中立论”}

55. 秉公执法: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出以公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事实依据、秉持公正、惩恶扬善) 【基本依据:秉公执法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性质决定的;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法律责任;是维护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执法权威的要求】

{具体要求: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以事实为依据,依法律为准绳;排除干扰,刚正不阿;加强执法监督} 56. 英勇善战:指公安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和服务人民的各项警务活动中,不怕艰苦、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机智勇敢、珍惜职业荣誉的奉献精神和职业品格。

(坚忍不拔、机智勇敢、崇尚荣誉)

【基本依据:警察职业具有危险性;警察面对的犯罪局势日趋复杂;以警为本】

{具体要求:要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讲究斗争的谋略和方法;善于把克敌制胜与自我保护相结合} 57. 热诚服务:指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主动将服务理念融入日常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情系民生、服务社会、热情周到)

【基本依据:热诚服务是由人民在国家和公安工作的地位决定的;由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贯彻执行公安工作路线和方针的客观要求】

{具体要求: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服务于全党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58. 文明理性: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的理想境界,也是现代社会人民群众对于公安民警执法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

(理性平和、文明礼貌、诚信友善)

【基本依据:是公安民警职业行为的崇高境界;是提高政府行政合法性的必然要求;是公安民警适应复杂执法环境的客观需要】

{具体要求:心系大局,情理统一;警容严整,言行文明;有理有节,谦虚平和;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59. 严守纪律: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坚决执行命令的道德行为。

(遵章守纪、保守秘密、令行禁止)

【基本依据:是由公安机关及公安民警的性质决定的;是公安机关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严守纪律出战斗力】

{具体要求:发扬优良传统,提高遵守纪律自觉性;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各项纪律} 60. 爱岗敬业:指公安民警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恭敬严肃地对待自己所承担职责任务的工作态度,以及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

(恪尽职守、勤学善思、精益求精) 【基本依据:是完成公安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是公安民警实现个人价值的基本方式;是公安民警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路径】

{具体要求:认真进行工作分析,优化警察人力资源配置;以能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公安民警素质与能力;改革教育训练模式,完善引导奖励机制} 61. 甘于奉献:是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公安事业不计报酬、不求回报,全身心投入,必要时能够舍弃和牺牲个人利益的一种崇高精神和品格。

(任劳任怨,顾全大局,献身使命)

【基本依据:现阶段公安工作的特点;公安民警“公共人”的价值取向;甘于奉献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具体要求:忠于职守,做好本职工作;业精技强,掌握过硬本领;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62. 清正廉洁:指公安民警要品行端正,正直廉洁,不贪污徇私。

(艰苦朴素,情趣健康,克己奉公)

【基本依据:警察职业和工作的特点;是古今中外警察的共性要求;是党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

{具体要求:保持和发扬公安机关艰苦朴素、为警清廉的优良传统;依法行使权力;合理节制欲望和需求;注意小节,防微杜渐;慎重选择朋友圈} 63. 团结协作:指公安民警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完成公安工作任务,不同区域的各级公安机关之间、公安机关的不同部门、不同警种之间,团结一致,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协同作战的精神和品质。

(精诚合作,勇于担当,积极向上)

【基本依据:公安机关是高度集中统一的战斗集体;有效开展警务合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公安

机关内部分工日益专门化的需要】

{具体要求:树立全局观念;提供方便,协同作战;发扬风格,不争功诿过} 64. 警察道德范畴:指那些能概括和反映警察道德关系的主要方面,体现警察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警察信念而对其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 65. 人民警察荣辱观的主要特点:较强的比较性和较强的内心反省性。人民警察生死观特点:鲜明的阶级性和超高的道德性。

66. 人民警察如何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高荣誉的观念;真正树立人民公安事业重于个人荣誉的观念;真正树立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相统一的观念;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和对荣誉漠不关心的错误倾向。 67. 警察个体道德:指警察个人在警务活动实践中,遵照一定警察组织提出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警察道德准则要求,所开展的道德活动以及形成的用以自我约束的内化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

68. 道德内化: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对社会道德学习。选择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素质的过程。

69. 警察道德内化:指警察个体在警务活动中,通过对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学习和认同,将其逐步转化为个人内心的道德信念的过程。

70. 警察个体道德对警察道德的能动作用:把抽象的警察道德要求变成具体的道德活动,增强了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警察个体行为的指导性;创造性地实践警察道德,是警察道德发展完善的重要推进力量。

71. 警察个体道德形成的心理机制:自我认识(指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体验(是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感体验),自我控制(自己对自身行为与思想言语的控制)。

72. 自我体验:自尊心(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

羞耻感(指由于发现自己在认识上、行为上的不足、缺点和错误而感到羞愧)

责任感(履行道德义务的强烈感情,体现了人对待道德准则、社会理想的态度,是对道德规律认识的结果)

73. 义务:就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基于一定生活条件,对于人确定的任务、活动方式及其必要性的某种有意识的表达。

74. 他律:指人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的外在源泉性,表明人的道德自由和道德自我决定及选择的能力是受制于外力的。

75. 良心:个人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个人意识中各种道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76. 警察个体道德活动:指警察个体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而进行的活动。

77. 警察道德行为选择:指警察在面临多种道德行为的可能时,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抉择。 78. 道德冲突:社会矛盾和职业矛盾在警察道德生活领域的反映。

79. 警察如何解决道德冲突:提高思想认识,正确把握善与恶的尺度;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要正确认识警察道德准则要求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地辩证关系。

80. 警察道德的他律调控机制:指警察组织、公众和有关部门为了使人民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更好地履行警察职责,对于警察道德意识和行为所实施的调整和约束。

81. 如何完善警察道德的他律调整机制:确立和完善人民警察道德教育机制,提高人民警察的道德认识水准;大力开展道德评价活动,营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加强制度约束与引导,建立奉献与回报、违规与惩罚的良性社会机制,用法纪手段确保警察道德得到遵守。 82. 警察道德评价:人民警察直接依据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和警察道德规范,通过社会舆论、

职业传统习惯和个人心理活动等形式,对警察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进行善恶判断,表明褒贬态度。

83.警察道德评价的手段:社会舆论(指在一定社会或社会集团中,相当数量有组织或无组织的人们,从某种传统、经验、信仰或愿望出发,自觉地或自发地在或大或小的社会范围内,表达、传播、交流关于某一现象、事件、关系、行为和人物的评价性看法和倾向态度),内心信念,传统习惯(指在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起来的,已被人们普遍承认和熟悉的,一些日常的稳定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等) 84. 警察道德评价的标准: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是警察道德评价的根本标准;警察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是警察道德评价的直接标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是警察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

85. 警察道德教育:依据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民警察实施系统的道德影响的活动。

86. 警察道德教育的内容:职业文明行为和社会公德教育,职业情感与职业责任心教育,法制和职业纪律教育,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职业理想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87. 警察道德教育的过程:提高道德认识(警察道德认识:指警察对警察道德现象、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认识、理解、体验和掌握);培养道德情感(警察道德情感:指警察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的内心体验和情绪态度);锻炼道德意志(警察道德意志:指警察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确立道德信念(警察道德信念:指人民警察对于某种人生观、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规范等的坚定不移和恒久性地笃信和信仰);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88. 警察道德教育的原则:知行统一,因人施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尊重受教育者人格。

89. 法律强制:在警察道德建设中建立法律强制机制,就是把警察道德的某些要求纳入到法律体系之中,使其变成民警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以法律武器来惩恶扬善。 90. 警察道德建设中建立完善的法律强制的措施:加强道德立法,进一步以法律义务的形式,确定人民警察的某些道德要求;强化法律的道德价值指向;利用法律手段赏善罚恶,坚决制止违反人民警察道德的行为。

91. 警察道德修养:指警察个人在职业活动实践中依照警察道德的原则和规范,自觉地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以形成高尚的警德和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的活动过程。

92. 警察道德修养的内容:警察道德认识修养,警察道德情感修养,警察道德意志修养,警察道德关系修养,警察举止言谈修养。

93. 警察道德修养的方法:学习,内省,实践,慎独(指独自一人而无人监督时,更加注意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不道德的事),持恒。

94. 警察道德人格:指警察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质的总称,是警察的道德性规定,是警察个人的脾气习性和后天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所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95. 警察道德人格的特征:社会性,差异性,可变性

96. 警察道德人格完善的措施: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土壤,尊重和吸取国际警察道德的宝贵经验;公安机关的正确引导与人民警察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相结合。

第三篇:《警察伦理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1、伦理学 亦称道德哲学,伦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社会道德现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从总体上和联系上考察各类道德现象,是道德问题的系统化和理论化。

2、伦理学作为人类对自己生活进行道德思考的结晶,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著作有《尼可马可伦理学》、《欧德半亚伦理学》和《大伦理学》。

3、在中国“伦理”词最早出现在古代《礼记?乐记篇》,孔丘及其弟子其著作是《论语》。

4、我国使用“伦理学”一词,是从近代开始。人类道德的道理或学问。“伦”是指人与人之间天经地义的、有条理的关系;“理”是指道德和规则。

5、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以在人们对伦理的思考,把研究人类德性的学问叫做“伦理学”。

6、道德与伦理直到黑格(公元1770—1831),才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

7、道德 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由社会存在和经济基础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意识、规范和实践活动的总和。

8、伦理学与道德的联系与区别?(关系)

①伦理学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才出现的一种历史现象,它形成于奴隶社会。伦理学广泛探讨了道德的各种现象,是一门专门研究道德现象的科学。

②伦理学是以抽象思维形式构成的系统的理论形态。 ③道德的产生则先于伦理学的创立,它是人类社会、人类生活相伴随共生死的一种永恒现象。

④道德是以形象思维形式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现象。

9、职业伦理学 又称职业道德学,是研究各种职业道德的科学;是既从总体方面,又从部门方面研究职业道德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10、职业道德 是对从事正当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的工作或劳动中的特殊道德要求。

11、职业道德特点(基本特征): ①内容上的稳定性。 ②范围上的特殊性。 ③形式上的适用性。

12、职业伦理学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职业伦理学与职业道德的关系十分紧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

①职业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创立,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伦理学家赖特在1924年发表的《伦理学概论》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②职业伦理学都是以职业道德作为其专门研究的对象,从而使职业道德更加理论化和系统化。

③职业道德的出现,从时间顺序上看要远远先于职业伦理学的创立。它是随着社会的分工、职业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④职业道德偏重于应用性道德规范,注重道德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少进行系统的理论考察。而职业伦理学则比较注意对职业道德的纵向和横向的深化论证。

13、警察伦理学 是关于警察道德问题的学说,以警察的全部道德现象为其研究对象,并从中揭示警察道德的产生、本质、作用及其及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警察道德的理论化和系统化。

14、警察道德 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具体指的是人民警察在公安工作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

15、警察伦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中的警察道德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警察道德现象,是指人民警察在其道德生活中的一切表现形式。

16、警察道德意识现象,是指在警察道德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影响警察道德行为的各种种道德心理、观念、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警察道德的主观方面。

17、警察道德规范现象,是指评价、指导警察个体和群众行为的一系列道德准则。

18、警察道德规范现象包括:警察道德基本原则、主要规范和范畴;警察在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道德要求;警察在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9、警察道德活动现象,是指在人民警察在警察道德意识、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和规范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和群体活动,是警察道德意识现象和规范现象相统一的结果。 20、警察道德现象是上述三方面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这三个方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①警察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是在警察道德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又是在警察道德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②警察道德活动则是在警察道德意识支配下,遵循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的;

③警察道德规范是在一定的警察道德活动和警察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对警察道德关系的概括,又指导和制约着警察的道德意识和警察的道德行为选择,成为警察现象的核心。

21、警察伦理学的任务?

①探讨警察道德的形成、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②概括和阐述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③研究警察道德实践的途径和方法。 ④分析警察道德中的精华和糟粕,完成批判、吸收、借鉴和扶植等任务。

22、警察伦理学的研究方法? ①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②历史分析的方法 ③比较的方法 ④系统分析的方法

23、系统分析的方法?

①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②系统方法运用于警察伦理学的研究,就是按照警察道德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到道德系统中加以考察的一种方法。 ③系统方法在警

察伦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就是借鉴系统论中的整体性原则、有机关联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有序性原则对警察道德现象进行研究。 第二章.警察道德的历史演变

1、中国旧警察,泛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警察产生之前的所有剥削阶级的警察,包括中国古代兼有警察职能的官吏和近代的专职警察。

2、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法合

一、军警不分的体制下,既然没有专职的警察,因而也就没有专门的警察道德。所以,中国古代警察道德的职能只能蕴含在古代官吏道德、军人道德和司法人员的道德之中。

3、古代警察道德的内容大多蕴含在司法人员的道德之中。并初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司法道德规范,主要有: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刑无等级、法不阿贵、立身清正、廉洁奉公等。

4、专职警察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三个明显的阶段: ①晚清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初创时期。职业道德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并且大多包含在纪律、条令、职责要求之中。

②北洋军阀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形成时期。于民国10年(1921年)10月7日制定公布的《铁路警察服务规则》,就是具有代表性的警察道德规范内容。 ③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警察制度的发展时期。警察道德的主要内容有:服从命令、保守机密;热爱民众,保护民众;廉洁奉公,依法办事;讲究礼貌,举止端庄。中国近代专职警察道德,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已经达到了较为完备的形态。

5、中国旧警察道德的主要特点: ①忠于统治者。 ②官德与警德合一。 ③理论与实践脱节。

6、人民警察道德发展的三个时期,和各个时期的主要内容:

①萌芽与初创时期的人民警察道德(1921—1949):对党忠诚、勇于献身、灵活机敏等,人民警察的道德规范,大多与政治规范、纪律要求混在一起,内容比较简单。 ②形成和发展时期的人民警察道德。1958年在第九次全国公安会议上通过的《公安人员八大纪律十项注意》。 ③系统和完善时期的人民警察道德(1976—现在)。1994年1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1995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2003年1月《五条禁令》。

7、2003年11月,第二十次全国公安会议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强调指出: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

8、中国警察道德发展的规律:

①警察道德的发展直接受到国家机器状况的制约。 ②警察道德在新与旧、善与恶的斗争中不断得到发展。 ③警察道德的发展是一个曲折上升的过程。

9、联合国大会于1979年12月17日通过了《执法人员行为守则》: ①执

法人员无论何时均应执行法律赋予他们的任务,本着其专业所要求的高度责任感,为社会群众服务,保护人人不受非法行为的伤害;

②执法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应尊重并保护人的尊严,并且维护个人的人权; ③执法人员只有在绝对必要时才能使用武力,而且不得超过执行职务所必需的范围;

④执法人员拥有的资料如系机密性质,应保守机密,但执行任务或司法上绝对需要此项资料时不在此限; ⑤执法人员不得施加、唆使或容许任何酷刑行为或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也不得以上级命令或非常情况,作为施行酷刑或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的理由;

⑥执法人员应保证充分保护拘留者的健康,特别的必要时应立即采取行动确保这些人获得医疗照顾;

⑦执法人员不得有贪污行为,并应竭力抵制和反对一切贪污行为;

⑧执法人员应尊重法律和本守则,并应尽力防止和竭力抵制触犯法律和本守则的任何行为。

10、奥古斯特?沃尔默(August Vollmer)在1905—1932年担任伯克利市警察局长时,十分重视警察道德,他倡导的警察工作标准和道德准则是效率、诚实、科学。奥古斯特?沃尔默最先决定推荐大学毕业生来充实警察队伍,力求使他领导的警察队伍成为美国职业警察的楷模。

11、美国 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40多年间,共制定了两个警察道德的文件:1.《执法道德规范》。2.《警察行为规范》。

12、英国 1829年,当时任内政大臣的罗伯特?皮尔对英国警察队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需要的正规的职业警察队伍,标志着英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开始。1829年《警察训令》。

13、日本 1954年制定新的《警察法》。20世纪中叶开始,在国家警察厅专门成立了“防止渎职提高警察道德委员会”的机构。制定了较为具体的《警察生活原则》。

14、应用:国外警察道德建设的启示 第三章.警察道德的本质、特征和作用

1、警察道德的本质,是指警察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是警察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警察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2、社会经济关系对警察道德的决定所用:

①警察道德是一种受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警察道德体系的性质和类型; ③社会经济关系决定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内容; ④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警察道德内容的变化;

3、警察道德是调节警察行为的特殊规范: ①警察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②警察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行为规范

4、警察道德是

警察职业精神的集中体现:

它蕴含了扬善去恶、扶植正义的职业精神,这种精神是警察职业的灵魂。警察道德要求人民警察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保护各种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实现的行为。

5、警察道德的特征

①政治性:警察道德的政治性是指警察道德与国家思想、政治活动和政治制度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主要是由警察职业性质所决定的。

②自觉性:警察道德的自觉性直接反映了警察道德的特殊本质,主要是指警察道德是警察自律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示范性:警察道德的示范性,主要是指警察遵守警察道德在社会上所起的表率作用,以及对其他行业和群众的影响感染作用。

④导向性:警察道德的导向性是指警察对于规范警察活动起着引导的作用,能够使警察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的价值领域内有效地识别行为的方向。

6、警察道德的作用?

①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实现依法治国方略。 ②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③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维护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④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提高警察队伍的素质。 ⑤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警察更好地履行职责。 ⑥人民警察道德的提升有助于警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价值。

7、警察道德的作用(概念) 主要是指警察道德的功能及通过警察道德功能的发挥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警察道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调节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

8、应用:如何更好的发挥警察道德的作用 第四章.警察道德与政治、法律

1、政治有许多外在表现形态,从范围上说有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从主体上说有集团政治、阶级政治、政党政治和国家政治;从形态上说有战争、竞选、阶级斗争和政治管理等。

2、道德和政治同属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

第一种观点认为道德决定政治,18世纪到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就是这种观点的主张者。

第二种观点认为政治决定道德,或者认为政治可以取代道德,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马基雅弗利所提出的一个著名的命题就是:“政治无道德”。

3、道德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和道德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①道德和政治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途径和程度不同。

②道德与政治对社会经济关系反作用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联系:①政治变革和道德发展相互促进。 ②政治制度和道德体系相互影响。

4、警察道德与政治相互影响 和促进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政治是促成警察道德形成 和发展的重要而直接的因素,

②政治直接影响着警察道德规范的具体内容。 ③政治对警察个体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完善具有重要的促进和影响作用。

④警察道德对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⑤警察道德影响政治廉洁。

5、道德与法的关系

区别:①道德与法产生的条件和方式不同。 ②道德与法是凭借不同的力量来实现的。 ③道德和法所调节的社会生活的范围不同。 ④道德与法对人们行为调节的形式不同。 联系?①道德和法在某些内容上有相互重合之处。 ②道德和法在实施过程中相互凭借:

首先,公民良好的道德互质和社会健康的道德文化环境是国家法律实施的重要条件。其次,法是道德发挥效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的有力保障。

6、警察道德与法互相影响和促进:警察道德与法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警察道德对于确保警察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具有积极的作用;二是法能够提高警察道德的效力;

7、应用:为什么说警察道德有助于促进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人民警察作为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力量,能否实践执法为民这一思想,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人民群众要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必须从提高自身的素质、优化社会执法环境以及强化执法监督等方面入手。从自身的素质方面来讲,人民警察道德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其公正的活动。

8、为什么说警察道德对法律的正确实施具有保障作用? ①是警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是确保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前提。

②是警察的职业道德意志力是警察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调控力量。

9、警察道德对法律调整不足的地方具有弥补作用。 (1)是任何法律对各种关系较为原则性的规定, (2)是法律调整不足的另外一个方面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会尽善尽美,总有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

10、法律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的特点,软约束的控制力量,不具备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强制、明确具体、可操作性。

11、2003年11月召开的全国第二十次公安会议明确提出了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问题。

12、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四统一五规范”,即统一考录制度、统一训练标准、统一纪律要求、统一外观标识;规范机构设置、规范职务序列、规范编制管理、规范执法执勤、规范行为举止。

13、为什么说用纪律、法规等来确认警察道德规范的某些要求,赋予警察

道德规范一定的强制性,对于提高警察道德对人民警察行为的调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法纪把警察道德规范由软约束变为硬约束,成为警察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其次,警察道德规范一旦成为法律规范和纪律要求,就会改变警察道德规范固有的比较原则、抽象的特性。再次,赋予警察道德以法纪的强制性,有助于警察道德自律精神的养成。最后,警察道德法律化的做法,有助于把警察道德纳入到教育、培训、监督、考评等一系列警察管理活动中,成为警察管理的重要内容。

14、应用:如何理解公安队伍建设要坚持依法治警与以德治警相结合?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的治国方略。依法治警是改革开放以后公安机关确立的公安队伍建设的基本方针,依法治警就是按照公安队伍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军事化的要求,将公安队伍建设纳入法制的轨道,依照法律、法规、条例和制度的规定,采取严格的措施治理公安队伍,以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以德治警方略是对依法治警方针和方略的必要补充,它是在公安队伍建设中,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建设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秉公执法、训练有素、业务精通“的公安队伍的要求,坚持不懈地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通过领导垂范、教育培训、舆论引导、自我修养。

①充分认识依法治警与以德治警相结合的重要性。 ②在公安队伍建设实践中要注意法治与德治相互借鉴。 ③完善和健全公安队伍建设的法律规范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第五章.警察道德与警察权力

1、警察权力作为构成警察职业生命的基本要素,对于警察完成所承担的职责任务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把权力划分为一般权力、国家权力和职权三个层次。依据性质的不同,权力又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社会权力等。其中,政治权力是指某一政治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达到某种目标而在实际政治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于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2、什么是警察权力?(概念)

警察权力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职权。

3、如何理解警察权力?

第一、警察权力是特定的国家行政权力。 第

二、警察权力是一种法定的权力。

第三、警察权力的主体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 第

四、警察权力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国家意志。

4、警察权力的内容: ①治安行政管理权。 ②刑事执法权。 ③警械武器使用权。 ④紧急状态处置权。

5、警察权力的构成要素? 警察权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权力

的执行者、权力设施与装备、权力规范和权力信息四个方面。警察权力的执行者即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这是警察权力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警察权力的设施与装备即警械、警具等警用武器、交通手段、通信设备和监禁场所等,这是警察权力构成的物质要素。是警察权力执行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中介。

6、警察权力的特征及其含义是什么?

①法定性,指警察权力是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 ②约束与强制性,指以强制方法和手段实现其权力内容。 ③公共性,警察权力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一种手段。警察权力作为一种国家行政权力本来就属于公共权力。 ④单向性,指警察权力运行方向的不可逆性。 ⑤工具性,指警察权力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实现目的手段。

⑥时效性,指其注重公安行政效率的特征。

7、为什么要加强警察权力制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①加强警察权力制约是警察权力的特点所决定的。 ②加强警察权力制约是由人民警察职业价值的双重性所决定的。

③加强警察权力制约对于反对警察权力腐败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8、应用:如何更好的发挥警察道德对警察权力的制约作用?

①警察道德是制约警察权力的自律机制:

一是将体现时代精神和警察道德理想的伦理思想、精神和其所体现的终极价值标准、评价原则和规范准则作为构成公安事业的精神基础,使其成为警察法律与其他监督形式的指导思想和规范力量。

二是通过警察道德教育与修养,使警察道德原则溶入人民警察的内心,变成人民警察的人格、品质与行为准则,从而发挥着其他警察权力制约机制无法发挥的所谓警察“内心的法”的威力。

②警察道德在警察权力行使中的作用:能够提高警察权力的影响力,是实现警察权力正效应的重要条件

9、警察权力观的基本内容?

①警察权力价值观。人民警察对权力的目的、权力的意义等问题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是警察权力观中的核心观念,对于警察行使权力的行为起着指导方向的重要作用。 ②警察权力代理观。警察权力并不是授予某个具体人的,而是授予人民警察职位的,他是一种职权。只有人民警察受任于特定的警察职位,作为人民的代理者履行特定的警务职务,才能够拥有警察权力。警察权力只能代理行使。 ③警察权力责任观。警察责任首先表现为警察有承担警务活动的义务,包括对国家权力主体尽责效力的义务和下级人民警察对上级忠于职守的义务;

其次,又表现为一种任务。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履行警务职责。

10、应用:怎么样加

强警察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警察权力观? ①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②确立正确的利益观。 ③自觉接受监督的观念。

④加强对人民警察进行警察权力观的教育。 ⑤强化警察权力的道德制度保障。 第六章.警察道德与人权保障

1、2003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内容写入宪法,标志着我国人权保障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人权,是指社会根据当时的经济结构和文化发展水平,经过法律和和道德承认并保障其成员获得正常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权利。

3、人权的本质特性? ①自然性与社会性。 ②个体与集体性。 ③普遍性与特殊性。 ④现实性与理想性。

人的社会性权利是反映人权本质的主导权利要素,是人权的本质。

4、人权的基本内容? ①人身权利。 ②人格权利。 ③经济权利。 ④社会权利。 ⑤文化权利。 ⑥政治权利。

人身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人身自由权、人身保障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社会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权、劳动权或工作权、受教育权、休息权、安全权、健康权、未成年人权利、残疾人权利、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等。

5、人权的产生与发展?

人权观念最早起源于17世纪西方反封建争取民主、平等、自由的斗争中。人权的历史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提出人权理论的时期。 第二阶段: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时期。 第三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时期,人们问题开始走向国际领域。

第四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人权问题在较大进入国际领域,成为国际法调整的一部分。

6、我国在人权方面取得的进步

人权概念也有了重大的发展,由主要强调公民政治权利的第一代人权概念发展到第二代和第三代人权概念。第二代人权概念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影响下形成的与劳动者有关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就业权、劳动条件权、同工同酬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等。第三代人权概念是指包括民族自决权、发展权在内的集体人权概念。

十五大报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要保护和尊重人权,标志着我国在人权保护问题上的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保护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受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7、为什么说保障人权是人民警察义不容辞的职责? ①警察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察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警察社会角色的特殊性决定 了警察必须尊重和保护人权。

8、人民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是什么? ①人民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助于我国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

②人民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助于树立和政府的良好形象

③人民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有助于公安工作的顺利完成。

9、警察道德在促进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表现:

①警察道德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对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行为定向作用。

②警察道德着重于对警察责任感和职业良知的培养,使警察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成为一种自觉和自律行为。 ③警察道德,能使警察从更宽泛的意义上理解对人权保护的价值,更好地尽到保护人权的职责。

10、应用:如何去提高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 ①适应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人权观念。 ②注重对警察进行尊生和保障人权方面的教育。 ③建立健全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各项执法制度。 ④提高警察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人文素养。 第七章.警察道德的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一个道德核心、一个道德原则(主导)、几个道德规范(普通)、若干道德范畴以及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要求。

2、我国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内容: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道德原则;以“五爱”为主要规范,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道德范畴有义务、良心、诚信、荣誉、幸福等;社会生活三大领域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

3、200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把公民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20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4、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概念) 是社会主义道德调整个人与整体利益的根本指导原则,是社会主义道德衡量个人行为和品质的重要道德标准。

5、斯大林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集体主义这一科学概念的人。

6、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协调发展。

②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支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在必要的条件下,为了集体利益、他人的利益而主动放弃个人的利益。

③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同时强调集体必须充分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力求使个人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发展,并要求个人应主动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首先,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人 们维持个人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其次,正当的个人利益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7、历史上,存在着“人的依赖关系”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以“群体本位主义”或“群体主义”作为社会道德价值导向的。资本主义社会则以“个人主义”作为社会的道德价值导向。

8、应用: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反对个人主义

①“道德价值导向”是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灵魂,是由统治阶级提倡或肯定的社会道德生活的总体指向。 ②社会主义道德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③个人主义是一种崇尚个人自由、个人价值、个人利益至上的社会哲学和道德原则,它强调自我支配、自我控制、不受外界约束的个人或自我。它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的伦理道德原则。 ④个人主义道德原则,是一种错误的、落后的、有害的道德观、价值观,违背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破坏了社会同个人的和谐发展,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根本相对立。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9、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地位),人民警察道德本原则是警察道德意识的精髓,是调节警察行为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在整个警察道德规范体系中占据主导和核心的地位。

10、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含义),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处理各种职业道德关系时应遵循的根本准则,是衡量人民警察道德品质的最高标准。

11、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内容)人民警察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模式,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的结构模式大致相同。警察道德基本原则、警察道德规范、警察道德范畴、警察道德观念以及人民警察在公共生活和家庭生活领域应遵循的道德准则。

12、在概括和表述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不能把社会主义道德基本原则或各行各业都适用的道德原则,原封不动地套用到警察道德基本原则上去,而忽视警察道德基本原则的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 第

二、要抓住人民警察职业的本质和核心的内容,防止在表述效果上出现与其他职业的道德原则,道德原则相混淆现象。

第三、要充分考虑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但要避免以人民警察某个警种的个别性来代替人民警察职业的整体性;忽视公安工人的共性和普遍性,过分强调人民警察道德的特殊性和现实性要求,将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概括得“过分具体”。

13、人民警察道德

基本原则(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内涵:

①“为公”和“为民”是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一切警务和执法活动所要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其存在的真正本义; ②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力来自人民,权为民所用是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之一;

③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是手段,为民是最终的目的,目的对手段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执法活动的手段只有与为民的目的联系起来才有意义,其正当合理性才能得到检验。

14、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依据

①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②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 ③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由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承担的任务决定的;

④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人民警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

15、人民警察道德基本原则(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要求

①转变执法观念,在执法思想上与时俱进;

②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③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④切实提高人民警察的执法水平 ⑤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

16、应用:在公安工作中更好地贯彻“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原则

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机关执法思想的灵魂和核心,体现了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维护党和国家利益的崇高历史使命,揭示了新世纪人民警察道德关系的本质和最高价值追求目标,对于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略) 第八章.警察道德的主要规范

1、警察道德规范,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评判其职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

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概括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和文明执勤。

3、对党忠诚(含义):指人民警察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在思想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组织上服从党的绝对领导,在行动上成为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忠实力量。

3、对党忠诚(主要内容):

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维护宪法、忠于祖国

4、对党忠诚的基本依据:①是由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②是公安机关的性质和职能的客观要求;

③是保证公安工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的客观需要;

5、服务人民(含义):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把人民的利益作为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职业精神和道德行为。

6、服务人民(主要内容):

热爱人民、甘当公仆、爱憎分明、除害安良

7、服务人民的基本依据:①服务人民是由人民在国家和公安工作中的地位决定的。

②服务人民是由人民警察的根本宗旨决定的。

③服务人民是贯彻执行公安工作路线和方针的客观要求。

8、应用:服务人民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如何做到服务人民)?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 ③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 ④接受人民的监督。 ⑤维护人民的利益。

10、秉公执法(含义)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出以公心,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忠于法律,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1、秉公执法(主要内容):不徇私情、不畏权势、严禁逼供、不枉不纵

12、秉公执法的基本依据:①秉公执法是实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

②秉公执法是人民警察的职业责任。 ③秉公执法是维护公安机关执法权威的要求。 ④秉公执法是人民警察履行国际义务的要求。

13、应用:秉公执法的具体要求有哪些(如何做到秉公执法)?

①增强法治观念。 ②模范遵守国家法律。 ③正确运用法律。 ④排除一切干扰。 ⑤自觉接受执法监督。

14、清正廉明(含义)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做违反原则之事,保持清白、正直、廉洁、光明磊落的道德品德。

15、清正廉明(主要内容):

艰苦奋斗、克己奉公、防腐拒贿、不沾不染

16、清正廉明的基本依据:①清正廉明关系到党的廉政建设。

②清正廉明是保持人民警察政治本色的基本要求。

17、团结协作(含义):指人民警察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完成警务工作任务,在内部的不同地区、部门、单位、警种之间,在内部与外部的相关部门之间。

18、团结协作(主要内容):顾全大家、通力协作、相互支持

19、团结协作的基本依据:①团结协作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本质要求。

②团结协作是公安机关的优良传统。 ③团结协作是警务工作的分工和特点决定的。 20、勇于献身(含义):是指人民警察在日常警务中,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在紧急警务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道德品格。

21、勇于献身(主要内容):

忠于职守、业精技强、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22、勇于献身的基本依据:

①勇于献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 ②勇于献身是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需要。 ③勇于献身是人民警察职业特殊性的要求。

23、人民警察的纪律,是人

民警察管理部门依照警察职业特点和履行职责的需要制定的,是人民警察从事警务活动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强制性是纪律的基本特征。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保密纪律和宣传纪律。

24、严守纪律(含义):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坚定执行命令的道德行为。

25、严守纪律(主要内容):服从领导、听从命令、遵守制度、保守机密。

26、严守纪律的基本依据:①严守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 ②严守纪律出战斗力。 ③严守纪律是人民警察的天职。

27、严守纪律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①增强纪律观念。 ②严格遵守各项纪律。

③坚决同违反纪律的行为作斗争。

28、严格遵守群众纪律:不搞特权,不耍威风,不刁难欺压群众。文明执勤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说话和气、行为端正、警容严整、作风朴实、诚恳可信的道德风貌。人民警察文明执勤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谦虚谨慎、不耍特权、礼貌待人、警容严整。在《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警容风纪管理和纠正办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人民警察警徽使用管理规定》、《人民警察制式服装及其标志管理规定》

29、文明执勤(含义):是指人民警察在警务活动中,说话和气、行为端庄、警容严整、作风朴实、诚恳可信的道德风貌。

30、文明执勤(主要内容):

谦虚谨慎、不耍特权、礼貌待人、警容严整

31、文明执勤的基本依据(人民警察为什么必须文明执勤) ①文明执勤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②文明执勤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需要。 ③文明执勤是密切警民关系的需要。 ④文明执勤是人民警察基本素质的要求。

32、应用:文明执勤的具体要求(人民警察怎样做到文明执勤)

①语言文明,待人谦和。 ②照章办事,以理服人。 ③举止端庄,风纪严整。 第九章.警察道德范畴

1、警察道德范畴(含义),是指那些能概括和反映警察道德关系的主要方面,体现警察道德的根本要求,并须成为警察的信念而对其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

2、警察道德范畴与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联系? ①警察道德范畴受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制约。 ②警察道德范畴是警察道德原则和规范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3、公正(含义),就是指人民警察在本职工作过程中,对待群众和案件当事人所表现出来的坚决依法办事的公道正直、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态度和行为。

4、公正道德范畴概述 ①用来表达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创造力及其成效与他们的社会地位及其报酬之间。 ②权利与义 务之间。 ③行为责任之间。

④赏罚之间等的适应和平衡状态。

5、人类的公正观念萌发于原始社会,起源于原始人的报复心理及要求平等情感。

具有伦理意义的公正范畴,是在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以后才形成。

资产阶段确立起新的公正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承认每个社会成员形式上权利与义务的平等。

6、1971年,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出版了《正义论》一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7、公正范畴有三种类型: 一是人际公正,有人又称之为待人规则的公正,这类公正是通过评价社会个人的行为。二是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三是国际公正。

8、应用:公正范畴在人民警察道德生活中的体现和要求? ①在执法活动中:人民警察是社会的执法者,这一职业角色要求他们必须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②与群众关系中:在与群众的这种职业关系中,一视同仁、平等待人,尊重每位公民的人权和尊严,是公正道德范畴对每位警察行为的必然要求。

③与犯罪嫌疑人关系中: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打击犯罪活动;在执法过程中要切实保护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利。

9、义利范畴(含义):义,即应当、正当、合乎道义; 利,即利益、功效,包括公利和私利。

10、中国历史上几种典型的义利观? ①重义轻利。(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倡导是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②贵义尚利,义统一于利(墨家、墨子)。 ③重利轻义(法家、韩非)。 ④义利双弃(老子、庄子、道家)。

11、应用:人民警察如何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① 在道德和利益、道义和功利的关系上坚持义利统一。 首先,要求人民警察必须正视物质利益在社会进程中的基础作用。

其次,要求人民警察必须弘扬道德精神。

最后,要求人民警察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② 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上,坚持义利和谐,以义为上。

首先,要求人民警察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 其次,要求人民警察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而顾全集体利益。

12、荣辱范畴(含义):

从主观方面看,荣是指道德主体对自己履行了道德的自我评价和自我鉴赏,自我体验;辱则是指道德主体对自己未履行道德义务的自我批评、内疚。

从客观方面看,荣是社会、他人对一个人道德行为所做的肯定性的评价和赞赏;辱则是社会、他人对一个人道德行为所做的否定性评价。

13、警察道德荣辱范畴(含义):从主观方面讲,荣是 指人民警察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肯定评价;辱则是指人民警察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价值的否定评价。从客观方面来讲,荣则是指社会或警察组织对警察个人或者集体的思想和行为的赞扬、奖励、尊敬;辱则是指社会或警察组织对警察个人或者集体的思想和行为的批评、谴责和贬斥。

14、人民警察的荣辱观有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具有较强烈的比较性。 二是具有较强烈的内心反省性。

15、荣与辱的辩证关系(两者既相互区别)

①荣和辱是相互对立的。荣是对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赞扬,辱则是对一种思想和行为的谴责。只有认真履行职责,才能得到人民的赞扬;反之,就会受到人民的厌恶。 ②荣和辱又是统一的。荣和辱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依存的情形:没有荣就没有辱,没有辱就没有荣; 转化的情形:荣转化为辱;辱转化为荣。

16、应用:怎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人民警察)? ① 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为荣誉的观念。 ② 真正树立人民公安事业重于个人荣誉的观念。 ③ 真正树立个人荣誉和集体荣誉相统一的观念。 ④ 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和结荣誉漠不关心的倾向。

17、诚信范畴(含义)“诚”是“信”的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 诚信是我国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18、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讲求诚信的重要性(为什么): ①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国家的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只有讲诚信,才能体现执法信用。

②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是党和政府形象的代表,只有讲诚信,才能树立党和政府的威信,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③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作为执法者,在具体的警务活动中,只有讲诚信,才能取得良好的执法效益。

19、应用:诚信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要求(如何做到诚信)?

①从人民警察个人的角度来说,警察个人要讲诚信。一是要树立诚信观念,忠于自己所属的公安事业和集体,要信守公安机关所提出的原则规范和理想目标;二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篡改事实,要实事求是,不欺骗组织和领导,不愚弄群众,忠实于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②从公安机关的角度来说,各级公安组织要讲诚信。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形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批评。 ③从执法活动的角度来说,无论是警察个人还是公安机关都要体现诚信。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兑现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和群众作出的承诺。 第十章.警察与社会公德和家庭道德

1、社会公德(含义),又称公共生活准则,是指全体公民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

序,所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

2、社会公德(基本特征)

①全民共同遵守。 ②简便易行。 ③相对稳定。

3、社会公德(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4、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会存在着各个不同阶级共同遵守的社会公德呢?

①在阶级社会里,对立的阶级有着共同的社会生活基础,就是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②社会公共生活场所的性质,规定了参与人员必须共同遵守有关规则。 ③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关系是复杂和多层次的。 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

5、人民警察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的主要职责? ①人民警察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②人民警察要教育广大公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③人民警察要敢于同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国作斗争。

6、人民警察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①有助于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思想道德修养。 ②有助于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③有助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④有助于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7、爱情(含义),男女两性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真挚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感情。

8、爱情具有自然属性。其本质是它的社会性。 爱情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现象,是由性爱、理想、责任等多种因素组成的。

9、警察爱情的道德要求?

①选择恋爱对象要以品德和志同道合为重。 ②互相尊重,坚持平等自由的原则。 ③对待爱性要严肃专一。 ④恋爱方式要文明健康。 ⑤摆正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

10、警察爱情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以公安事业为重。

2、现实性强。

3、具有曲折性。

11、婚姻(含义):是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履行一定手续并受法律保护的一种两性结合的社会关系。

12、爱情与义务的统一是婚姻的道德基础。

13、婚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家庭是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家庭的核心关系是婚姻关系。

第四篇:警察心理学

第一章 警务心理学概论 概括起来说,警察经常交往的人主要有犯罪嫌疑人、证人、受害人三种类型。因此,警务心理学主要研究警察、犯罪嫌疑人、证人、受害人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 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警务心理学对象的界定问题

1.警务心理学应当以与警务活动相关的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为研究对象;

2.警务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心理、自我心理,又要研究群体心理;

3.警务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又要研究人的行为。

因此,可以把警务心理学规定为是研究与警务活动相关的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正常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警察心理活动特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证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受害人的心理活动特点。

三、警务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警务心理学的任务

具体来讲,警务心理学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2.研究警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3.揭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4.探讨目击证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5.探讨受害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二) 警务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警务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理论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使心理学的研究日益深入

(三)警务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 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 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了解和理解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

3. 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二节 警务心理学产生的必然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灵魂论》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有关心理现象研究的专著。

从亚里士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来加以研究。

1825年,德国哲学心理学家赫乐巴特(1766—1841)的巨作《作为科学的心理学》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同时,他还主张将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区别开来。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1818—1903)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为发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提供了一个专门场所。培因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他之前的所有心理问题,都是以思辨的方式论述的,所以称之为“思辨心理学”。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由于人们对心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不同,加之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流派,它们研究的重点不同,观点各异,争论不休。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个学派之间才开始形成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积极发展的局面。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派有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以上这些学派统称为现代主义心理学或科学主义心理学。

近年来,随着心理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把目光逐渐从现代主义心理学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更加强调了心理研究中的定性分析问题、本土化问题、妇女心理学、范式论等问题。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旬况(公元前298—238)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王充认为:“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中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已经断言:“诸髓者,皆属于脑。”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心理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1889年,颜永京(1838—1898)翻译出版了美国海文的《心灵学》;1907年,王国维(1887—1927)翻译出版了丹麦雷普斯丁的《心理学概论》;1917年,陈大齐(1886—1983)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并于次年编写出版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1920年南京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中国成立了心理学会。1977年以后,我国心理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为实际部门解决各种难题,警务心理学就是应我国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警务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

(一)警务心理学在现代心理科学中的地位

心理学既是自然学科,又是社会学科。警务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位于法律心理学范畴之内,它下面还包含有警察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证人心理学、受害人心理学等学科。

(二)警务心理学的结构体系

警务心理学的分支包括四个方面:

1.警察心理学

2.犯罪心理学

3.证人心理学

4.受害人心理学

警务心理学分支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心理学结构体系的逐步形成。 第三节 警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警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警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警务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 1.实验法 2.观察法 3.访谈法 4.问卷法 5.测量法 6.文献历史法 第四节 心理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一 )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常识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在睡眠或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样。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物人”。 (二)神经系统的发生

1.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由瓦尔岱耶于1891年提出。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和中间神经。

2. 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四)神经冲动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五)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一个由神经元构成的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1.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 (六)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1.大脑的结构

主要有三大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和四大叶(即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Pian Zhi)体。

2.大脑的分区和机能

(1)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2)初级运动区:第4区,又称运动区

(3)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4)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七)脑功能学说

1.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学说

4.模块说

(八)内分泌腺的分类和机能

腺体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组成。外分泌腺即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内分泌腺即无管分泌腺(如:内分泌物和荷尔蒙)。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决定:身体的发育;一般的新陈代谢;心理发展;第二性征的发展;情绪行为;有机体的化学成份。

1.甲状腺——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2.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3.肾上腺——维持体内钙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4.脑垂体——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称为“主腺”;

5.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一种反映

人的心理从感知觉到个性,不论多么离奇,都是一种反映,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高水平的反映形式。

(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所谓客观现实,是指存在于主体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社会现实和主体自身的机体况状。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为源泉的,没有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之所以为人,其决定因素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现实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风尚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具备人类生理解剖特点的个体,一旦离了人类社会,其心理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

客观现实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内容,但客观现实不会自发地决定的反映。人在现实中总是积极地活动着、实践着,只有客观现实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条件和对象时,对人的心理活动才有意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低级走向高级。成年人由于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同,所以心理发展的方向就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第二章 感知觉第一节 感觉的种类

一、 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脑中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直接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以把感觉分成两大类:外部感觉及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属于这类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质觉;内部感受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和运动及内脏不同状态的感觉,属于这类感觉的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

(一)视觉

眼睛是视觉的器官,它具有较完善的光学系统(折光和感光)以及各种使眼睛转动并调节光学装置的肌肉组织。从眼睛的构造来看,它的光路系统是由这几部分来完成的:角膜、水样液、虹膜和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由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组成。

视觉的一些现象:①暗适应;②明适应;③马赫带;④后像;⑤闪光融合;⑥视觉掩蔽;⑦视敏度。

(二) 听觉

耳是听觉器官,它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外耳包括耳廓(即通常称为耳朵的软骨结构)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和一条通向咽部的咽鼓管等。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内耳中和听觉有关的是耳蜗,听觉的受纳器细胞就位于耳蜗内。振动频率为16—20000周/秒(赫)的声波为听觉的适宜物理刺激物。听觉有音高、响度和音色的区别。这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振幅和波形这三个基本物理特性来决定的。

听觉的基本现象:①音调和频率的关系;②音响和频率的关系;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赫兹-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④声音掩蔽。

听觉理论:①频率理论;②共鸣理论;③行波理论;④神经齐射理论。

(三)嗅觉

嗅觉是由挥发性的、有气味的物质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受细胞所引起的。嗅觉系统对我们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毒的物质除了苦味以外,常伴有恶心和臭气。由于有害的细菌在其中形成,常常产生难闻的腐烂气味,这可以起到警告信号的作用。温度有助于嗅觉的感觉,嗅觉的适宜温度是37-38℃。身体状况会影响嗅觉的感受性,例如伤风、鼻炎会使嗅觉感受性大大降低。

(四)味觉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在成人的舌头和软颚上大约有9000个味蕾,在口腔内的硬颚、咽、喉以及其它区域也有少量味蕾。通常把味觉分成四种:苦、酸、咸、甜。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味觉的感受性略有不同: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味觉的感受性还与机体的需要情况有关,饥饿时对甜、咸的感受性增高而对酸、苦的感受性降低。

(五)皮肤感觉

皮肤受到刺激时可以产生多种感觉。皮肤感觉分为触压觉、温度觉(冷若冰霜觉和热觉)和痛觉等。各种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在全身分布是不均匀的。外界物体接触皮肤表面所引起的感觉叫触觉。如果接触到一个物体表面,再用更大的力量去压它,那么压力将引起痛觉。在皮肤表面上,热和冷的感受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寒冷最敏感的是背部,最不敏感的胸部。目前的资料表明,热觉的最小绝对阈需要皮肤增加0.003℃,而冷觉的绝对阈则是皮肤温度需要降低0.004℃,这两种情况是将腰部以上全部皮肤表面都暴露在辐射热的热源下进行的实验结果。

(六) 运动感觉(动觉)

对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称为运动感觉。动觉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中,肌肉中的感受器叫肌梭,肌腱中感受器叫腱梭,关节中的感受器叫关节小体。运动感觉提供有关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强度、速度和轨迹的知识。大量的运动感受器分布在手指、舌和嘴唇上。运动分析器的皮层部分位于中央前回,它使人能够协调和控制自己的动作。

(七)平衡感觉(静觉)

平衡感觉反映着我们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其感受器分布在内耳前庭器官中,前庭器官包括内耳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半规管位于三个相互垂直的平行面上,是反应身体或头部的旋转运动的感受器。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头部的旋转加速度,等速运动并不引起静觉。前庭器官过于敏感的人容易产生眩晕,又称“晕船病”,平衡感觉对于从事航空、航海工作的人有着重要作用。平衡感觉过于敏感的人,难以适应飞行和海上颠簸,而出现晕机和晕船症,因此在选拔飞行员和海员前要进行此方面的检查。

(八) 内脏感觉(机体感觉)

这种感觉是在内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通过脊髓可以把内脏活动的信息(如饥饿、痛等)经传入神经传送到大脑,机体觉产生时如果伴随着明显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那么将影响内脏的活动。内脏感觉的满足(如消除饥饿)则与一种积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内脏感受通常不是那么精确的,有时很难分辨。有些内脏的感受器并不引起主观的感觉,由内脏引起的感觉往往被综合成一种感觉——自我感觉。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测定

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不一来度量的。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感觉。要引起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低于感觉阈限的刺激,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刺激阈限值低,就表示感受性高,说明感觉能力强。感受性是指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两者成反比关系。如果我们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便可用公式表示:E=1/R。

各个分析器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人的一个嗅细胞对于相应气味的阈限只要8个分子,然而要引起味觉要比嗅觉高25000倍个分子,否则就不产生味觉。人的视分析器的感觉性特别高。例如,在空气完全透明的情况下人能看见一公里远处4分之一的烛光。

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机体的状况而不同。绝对感受性在人的一生中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儿童期感受性发展很快,至青年期达到了高水平。一般来说,老年人的感受性都表现下降的趋势。第三节 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当物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该物体的完整的映象,这种对客观物体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和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二、知觉与感觉的差异

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感觉取决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要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的影响。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物体的直接反映,其映象都是物体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三、知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外来信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维量变化较多的刺激也比单维变化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人的知觉选择性不仅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而且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以及以往的经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 知觉的整体性

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事物知觉为整体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事物的关键性的成份对知觉的整体性起着决定的作用。所谓事物的关键性成份,是指那些与人的生活实践联系较直接、比较突出的部分。这样的部分其物理强度并不见得是最强的,但它是这一事物中最有特点的部分。

(三) 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

人的知觉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过程,它要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对某一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在知觉这一事物时,知觉的内容越丰富、越深刻、越精确。

知觉的恒定性或不变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这一术语是指:尽管关于物体大小和形状的视网膜像变化很大,但我们并不觉得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变化的现象。根据知觉的类型,可以把知觉恒常性分为颜色恒常性、开关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等。

四、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是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等特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的结果。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称为时间知觉。时间知觉不仅与活动内容、情绪、态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它还依赖于刺激的物理性质。在判断时间间隔方面,不同感官是不同的:听觉和触觉对时间间隔的估计最为准确,听觉辨认时间间隔的最高限度为1/100秒,触觉辨认的最高限度是1/40秒,视觉辨认的最高限度则是1/10—1/20秒。第三章 注意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有选择的集中。人在任何一个有目的活动的开始时,必须首先注意,不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个心理过程在开始之后,注意并不消失,它伴随着心理过程,并保证着心理过程顺利地进行。虽然发生的注意贯穿于心理活动过程的始终,但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根据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划分为内部和外部的两种。外部注意是指向我们对周围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而内部注意则是对本身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注意。第二节 注意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1.注意的选择功能。心理活动指导向于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各种刺激,而避开或抛开那些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注意的保持功能。即当外界大量信息进行感觉、记忆时,每个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转换成一种更持久的形式而得到保持;

3.注意的作用功能。有意注意可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而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能集中注意和是否能根据需要转移注意,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节 注意的大脑机制

注意的实质是在于对各种刺激作用的选择,而这咱选择必须是在有机体觉醒状态下才能进行。虽然支配心理活动的最高位置是在大脑皮层。当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到达皮层的感觉信号不会被觉察的。网状结构起着唤醒皮层的作用。他们又把它叫做网状激活系统,简称RAS,它对保持有机体的觉醒状态和选择性的注意是必不可少的。网状激活系统只能保证最一般的觉醒状态和注意,但要对各种信息加以区别和比较,还必须有大脑皮层边缘叶和额叶的重要作用的参与。

注意是伴随着人的感知觉进行的。注意的引起是与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被人集中注意的对象总是处于人的意识中心,大脑皮层边缘叶和额叶重点对意识中心的内容进行加工,而其余的对象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则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以致不能被清楚地意识到或不被意识到。注意中心与注意边缘可以经常变化。第四节 注意的形式和影响因素

注意的两种形式。如果在没有人的任何意图、没有预先提出的目的、不要求意志努力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注意,这就是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如果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并经过意志的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这就是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刺激物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①强度;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及刺激物的新颖性;③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第五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是否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上的一种品质。

二、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

所谓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了当前应指向和集中的客体上,而指向其它无关对象上了。

三、注意的广度

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二方面:第一,知觉对象的特点;第二,注意广度的大小。

四、注意的起伏

人在感受同一个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固定不变,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现象,可称为注意的起伏。

五、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的时候,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转移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

六、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是需要注意的稳定情况下,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使注意离开了所需要注意的对象,这是一种缺点。第六节 注意的应用与实验

一、集中注意(focused attention)和分散注意(divided attention) 集中注意是指同时向被试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而只要求对其中一个作出反应的情况。分散注意是指同时呈现至少两个刺激,且要求注意所有输入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情况。

1.听觉性集中注意

2.视觉性集中注意

二、视觉搜索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视觉集中注意的例子就是视觉搜索。

三、练习(practice)——通过练习提高熟练性使注意所占据的脑资源减少

双重任务同时进行和“熟能生巧”。常识告诉我们通常所说的“熟能生巧”这样的谚语特别适合于双重任务的情况。

1.练习导致自动化加工;

2.动作失误。动作失误是注意失败的直接后果。

四、任务难度(task difficulty) 被试同时完成两项任务的能力也受任务难度的影响。

注意研究存在三个重要局限性。第一,尽管我们既能注意到外部环境,也能注意到内部环境(即长时记忆中关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和信息),但绝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前者。第二,我们在客观世界中所注意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当前的目标所决定。第三,在现实世界里,我们通常注意三维的人与物,并且根据这些人与物来确定哪些行动是合适的。第七节 注意的理论解释

认知理论解释。1.过滤器理论;2.衰减理论;3.后期选择理论;4.多阶段选择理论。

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1.认知资源理论;2.双加工理论。第八节 对运动物体和人体的注意与判断

警察经常需要对运动体的注意与判断以及注意对面孔进行识别的工作特点,如驾车追捕或抓捕嫌疑人等,都会对“接触时间”有一个判断。我们可通过如下步骤计算出这个时间,如先注意估计出目标(如汽车或对方)距我们的距离以及我们自身的速度,然后汇合上述信息并借助距离除以速度的公式可得到目标接触我们的时间。Lee提出了一个测量接触时间的概念T或tau。T被定义为视网膜像的扩展速率的倒数:T=1/(视网膜像的扩展速率)。这一理论总体来说假定关于接触时间的信息是直接可利用的。根据Lee的观点,当目标接近我们或我们接近目标时,关于tau的信息就被利用起来。

Cavallo和Laurent(1988)检验了Lee(1976)的理论。

行走和奔跑。Lee、Lishman和Thomson(1982)研究了奔跑所牵涉的某些过程。Lee等(1982)认为跳跃中存在两个关键过程:(1)控制只是“调节一个运动参数,即步子的垂直力;(2)tau在跳跃的结束阶段被利用。

汽车驾驶。Lee(1976)认为车辆减速或制动是由前车或其尾灯的视角扩张速率(rate of angular expansion)决定的。Stewart、Cudworth和Lishman(1993)认为驾驶员的速度以及障碍物的直观距离也影响到刹车行为。根据Land和Lee的观点,驾驶员可能在利用切点和运动方向之间的视角来判断应该把方向盘打转多少。

人们可根据与视网膜像扩张速率有关的相当简单的信息来准确估计接触时间。

对运动人体的注意和判断。Cutting、Proffitt和Kozhwskl(1978)指出男性的肩膀比臀部倾向于展示幅度更大的左右(或摇摆)运动,而女性则正好相反。Cutting等(1978)发现瞬间中心与性别判断有较高的相关。Mather和Murdoeh(1994)也运用了人工光点画面。有两个相关线索可能被观察者用来帮助辨别性别:1.结构线索;2.动态线索。

Bruce和Yang(1986)的面孔识别模型。Bruce和Yang(1986)的模型包含8个成分:结构性编码(structural encoding)、面部语言分析(facial speech analysis)、指引性视觉加工(directed visual processing)、个人身份结点(person identity nodes)、名字产生(name generation)、认知系统(cognitive system)。对熟悉面孔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结构性编码、面孔识别单元、个人身份结点和名字产生等4个成分。相反,对不熟悉面孔的加工主要涉及结构性编码、表情分析、面部语言分析和指引性视觉加工等过程。

Bruce和Yang(1986)的模型对关于面孔的各种信息以及信息的关联方式给出了统一的解释。模型的另一优点是对熟悉和不熟悉面孔加工进行了明确区分,模型的局限性是:第一,对不熟悉面孔加工的解释与熟悉面孔加工相比,显得很不细致。第二,对认知系统的定义很模糊。第三,一些证据并不支持“名字只有通过贮存于个人身份结点中的相关自传性信息才能被加工”这一观点。第九节 脑科学研究的新的先进技术

一、事件相关电位(ERPs)。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在头皮表面记录大脑内部的电活动情况而获得的。EEG的关键问题是脑电活动的自发性或大量的背景活动阻碍了对刺激引起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记录。

二、正电子发射层析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根据对正电子的检测而获得有关大脑活动的信息的。PET被多次用来研究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其主要优点之一是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达3--4毫米)。PET也存在许多局限性。第一,其时间分辨率很低;第二,PET只能间接测量有关的神经活动;第三,这是一项侵袭性技术(invaslve technique),即实验者需要向被试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液。第四,研究者很难对根据减法逻辑获得的证据予以充分解释。

三、磁共振成像(MRI和fMRI)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去兴奋大脑中的原子。MRI技术已经被用来测量大脑的活动以提供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高活动量区域的三维图像。Tootell等(1995b)采用fMRI技术完成的一项关于瀑布错觉(waterfall illusion)的研究就显示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所谓瀑布错觉指如果长时间目视一个朝一个方向运动的刺激(如一个瀑布),那么紧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固定目标朝相反方向运动的错觉。MRI的一个缺陷是它也只能对神经活动进行间接测量;另一缺陷是其较低的时间分辨率(数秒钟),因而也不能追寻认知活动的时间轨迹。第四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概念

信息论的观点认为,记忆是指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和提取和过程。它是我们过去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痕迹。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

一、识忆、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即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使其处来信息能被主体已经形成的经验体系所接纳;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它的对立面是遗忘。回忆——即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和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和保证,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证明。

二、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事先没有确定目的的无意形成的记忆,可称之为无意识记。这种无意识记是记忆的初级形式。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按一定的方法、步骤,经过意志努力去进行识记,以取得记忆的结果。

从识记材料的性质分析,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材料本身缺少内在联系,只能靠多次重复和经常使用来识记,这种识记叫机械识记。材料有内在的或外在的联系的意义,可以靠理解意义来识记,这种识记叫意义识记。

三、保持

保持是对输入的信息积极进行加工、整理和掌握的过程。

人们对客观的信息识记得如何和保持得怎样,鉴别的办法有两种,即再认和再现。再认是在重新面对某一客体,重又知觉时所发生的记忆现象。客体不在面前发生的记忆现象,叫做再现。再现可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第三节 记忆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的一种积极活动过程。第一,人们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能够主动地进行编码,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第二,人们接受外界信息是有选择的。第三,记忆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它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几乎可以说没有记忆,就不能进行活动。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就没有心理的发展,一个人某种能力的出现,一种良好的或不良的习惯的养成,一种良好的或不良好的行为方式的养成等,也都是以记忆活动为前提的。第四节 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四类:1.形象记忆。是指以过去感知的事物,内容为具体形象的记忆。2.语词逻辑记忆。是指用词的形式,在头脑中以概念、判断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或命题等为内容的记忆。 3.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4.运动记忆。是指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一种材料,都需要两种或多种记忆类型的参与。

根据记忆信息的输入和编码方式的不同、贮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以下三类。也是记忆的三个阶段。1.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人脑中还能继续保持一个很短的时间的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其特点是:第一,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有一个较大的容量;第二,进入瞬时记忆的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它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大约为一分钟左右的记忆。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第一,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第二,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容量扩大。3.长时记忆。是指导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的记忆。它保存的时间长,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乃至终身。

日常记忆的几个代表性的研究:1.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针对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2.难忘记忆。关于自身信息(自引性效应)以及关于重要、戏剧性和令人惊讶的公众或个人事件的信息一般来说都被很好地记住。3.超常记忆能力。一些人可能天生就具有很好的记忆力。4.前瞻性记忆。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效果会比基于时间的前赡性记忆更好一些。第五节 记忆的保持

一、记忆保持的过程

保持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在头脑中编码和贮存的过程。经验在记忆中的保持是发展变化的:1.记忆中保持内容的变化;2.记忆保持内容变化的恢复现象。

二、保持记忆的基本规律

十八世纪,霍布士(Hobbes. T. ,1588-1679)和洛克(Locke. J.,1632-1704)提出"联想律":①接近联想:主要因时间、空间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②类似联想:由类似的事物,引起的联想。③对比联想:由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想到其中一个,就可以联想起另一个。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H.,1850-1909)曾指出人的记忆既有质的区别,也有量的差异。

俄国的生理心理学家谢切诺夫(1829-1905),把记忆看作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巴甫洛夫(1849-1936)指出记忆的生理基础是暂时神经联系。

三、记忆贮存原理

记忆和学习的三个阶段:编码(encoding)、贮存(storage)和提取(retrieval)。

记忆的三种形式:感觉贮存(sensory stores):每一种感觉贮存保持的时间均非常短暂而且是感觉道特异性的(即只局限于一种感觉道)。短时贮存(short-term store):贮存容量很有限。长时贮存(long-term store):贮存容量相对无限而且保持时间也可以很长(其中可能有多重贮存发生)。

记忆的近因效应。自由回忆(以任何顺序回忆所学内容)中的近因效应是指即时回忆时,材料表中最后的那几个项目会比中间的项目回忆得更好的现象。第五节 遗忘

遗忘就是对曾经感知过、体验过、动作过的对象和现象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是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能再认不能回忆称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称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称永久性遗忘。

遗忘的过程。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发展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遗忘的里程最初进展得相当快,以后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与遗忘相关的因素。1.学习态度。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4.材料在序列中的位置。第六节 目击证词与记忆的心理生理机制

一、确认偏向(confirmation bias)可以歪曲目击证词。当对一个事件的记忆受到期望影响时就会发生确认偏向。

二、事后信息。人们对于事故的记忆可以因随后的询问而被系统地歪曲。

三、目击者记忆事后误导信息效应(effect of post-event misinformation)。一个记忆探测词(如,问题)参与之存在交叉的记忆痕迹,这一记忆探测词可以激活各种来源的记忆信息。

四、目击者辨认。目击者在进行列队辨认嫌疑犯时是很容易出错的(Wells,1993综述)。

五、影响目击者证词的其他因素。即那些一般被目击研究专家认为是可信的和有效的、且并不符合常识性知识的因素。目击者的自信心不能预测辨认的准确性。第七节 提高目击证词质量

通过学习心理学有关记忆的原理,可以提高获取目击证词的质量。警察开展工作时应该着重下面几环节:

1.认知面谈。警察质询(police interview)时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无意地歪曲目击者的记忆,进而降低其可信度。面谈技巧应该基于下述观点:记忆痕迹通常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一条提取线索的有效性依赖于它与记忆痕迹中所贮存信息的交叉程度(这就是编码特异性原则)。各种提取线索都可以介入任何特定的记忆痕迹,如果一条提取线索是无效的,那就再寻找另一条线索。

2.认知面谈技术。Geiselman等(1985)利用这些观点发展出了基本认知面谈技术(basic cognitive interview):目击者试图重构犯罪发生时的情景,这会包含环境和内部信息(如心境)。目击者会报告他或她能想到的任何事情,即使这些信息是零碎的。目击者会以各种顺序报告事件的细节。目击者也会从各种角度来报告事件。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一) 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 (二) 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二、 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为思维操作。 (一)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各个部分、各种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二) 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 (三) 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的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 (四) 系统化与具体化

通过概括,人们可以找出事物间的共同特征,据此就可以把事物加以系统化,即进行分类,分类时还需要比较,比较出事物的异同才能对事物加以分类。

具体化是一种同抽象相反的过程,是把某种一般的东西用相适应的特殊的东西加以说明的过程,即找出某个特殊的具体的事物,用这个特殊的、具体的事物来说明那些一般的东西。

三、 思维的种类 (一) 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区分: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1. 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践的动作。

2. 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3. 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较强的任务,而且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 (二)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 (三)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又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一、 表象

(一) 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二) 表象的特征

1. 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

2. 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3. 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三)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 表象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

2. 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 想象 (一) 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境,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二) 想象的功能

1.想象的预见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同时,想象的新颖性、形象性也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的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 (三) 想象的综合过程

1. 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 夸张:又称强调。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 典型化:它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4. 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 (四) 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 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以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 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1) 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 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3) 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相像特殊形式。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这种想象叫做理想。理想指向于示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这和幻想相同。但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第三节 概念与推理

一、 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非本质特征则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

概念和词是不可分的。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借助于词和句子来实现的。词的意义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概念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但是,概念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词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能表达概念,而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同一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所包括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来分类的。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2.合取概念和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来分类的。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例如,高低、上下、左右、大小等。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来分类的。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的确定。

二、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并对人工概念和形成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然概念的形成。

(一) 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的变量。如:赫尔的研究和布鲁纳(Bruner et al.,1965)等人的研究。

(二) 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由布鲁纳等人提出

2.样例学习说:由茹什提出

三、 推理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一)三段论推理

它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二)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线性三段论。

(三)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推理。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 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纽威尔和西蒙(Newell & Simon,1972)提出了“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纽威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二) 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与界定含糊问题

这是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来分的。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这是根据在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来分的。在解决对抗性问题时,人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非对抗性的问题是指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一) 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 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手段目的分析

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①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②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③实现子目标。④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到问题的解决。

2.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三、 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 知识表证的方式

(二) 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三) 功能固: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四) 动机: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

四、 创造性

(一) 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 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创造性的测量

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2.远距离联想能力

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关系的能力。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远距离联想能力强的人能根据某些要求把互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系。

3.与创造力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想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三)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酝酿与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的思索之后,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但是当你稍稍体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种情形有人称之为酝酿。

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创造性。第六章 动机与情绪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和功能

(一) 动机的涵义

一般认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Pintrich & Schunk,1996)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动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

动机要求活动,有生理的和心理的活动。生理活动承受着个体活动的努力和坚持,并负责执行一些外在的行为。心理活动包括各种认识行为,如计划、组织、监督、决策、解决问题和评估等,这些活动促使个体获得或达到他们的目标。

(二)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整功能

二、动机的种类

(一)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的性质来划分的。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

(二) 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这是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们是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的。习得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即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

(三)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来划分的。人的动机有一部分发生在意识的水平上,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但是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他们的行为动机是无意识的;在成人身上,也有无意识的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

(四) 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的来源来划分的。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由于儿童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对学习有了兴趣,因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 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结构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2.需要的结构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论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都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求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四、 动机与行为效率

(一) 动机与行为

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多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学习动机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动机占主导地位,称主导动机,有些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称从属动机。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在活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这里的“效果”是指行为的社会效果。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效果,这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统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 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五、动机与价值观、意志

(一)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和理想等。

价值观对动机的调节和控制有直接影响。

(二)动机与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如学生在复习考试中,必须克服外界环境引诱和干扰,这就是意志。意志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意志的力量。第二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动机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的动机本能理论。

20世纪20年代末,本能论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但仍在一些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一个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另一个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一批习性学家再度爆发出对本能行为的研究热情。他们主张探讨控制本能行为的主要因素,如感觉输入机制、特定刺激、学习的作用和中枢机制等,企图揭示出影响动物行为的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驱力理论

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对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以后,赫尔(C.L.Hull,1884?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Hull,1943)。

三、唤醒理论

由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人提出。唤醒理论的三个原理:第一个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第二个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第三个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四、诱因理论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导该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复杂的条件和情境,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如痛苦、贫困、失败等)称为消极诱因。其代表人物有赫尔。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一)期待价值理论

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其代表人物有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

(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其代表人物有海德(Heider,1958)和韦纳(Weiner,1971)。

(三)自我决定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1975)提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

(四)自我攻效论

由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第三节 意志行动

一、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般把意志行动分为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

(一) 准备阶段

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

(二) 执行阶段

在此阶段,意志的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标的行动。

二、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一) 什么叫冲突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引起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二) 冲突的种类

1.双趋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双趋冲突。

2.双避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避开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双避冲突。

3.趋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想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

4.多重趋避型冲突: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多重趋避型冲突。第四节 情绪概述

一、 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一)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由此可见,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Compos,1970)。

同时,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Izard,1977)。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二)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消失,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三)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 情绪的分类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0世纪70年代初,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

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是罗素(Russell,1980)提出的。他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强度又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由此可以组合成四个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

(二) 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

1.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事件引起的。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都是激情状态。

3.应激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三) 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体验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影响。第五节 情绪的理论

一、 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 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分别于1884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

(二) 坎农巴德学说

由坎农(1927)提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坎农的情绪说得到巴德(Bard,1934,1950)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农-巴德情绪学说。

二、 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由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 B. 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二)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 Schachter)和辛格(J. Singer)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们认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从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三)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Lazarus,1970)是情绪认知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第六节 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分析,情绪调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体情绪的调节

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

(二)唤醒水平的调节

情绪调节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及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

(三)情绪成分的调节

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

二、 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一)生理调节

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

(二)情绪体验调节

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三)行为调节

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采用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

(四)认知调节

道奇(Dodge et al.,1991)等人认为,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

(五)人际调节

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在人际调节中,个体的动机状态、社会信号、自然环境、记忆等因素都起重要作用。

三、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第七章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份。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人格有时和个性同义。有时仅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能力;有时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一)个性的整体性

(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三)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第二节 个性倾向

个性倾向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和行为倾向,是指诸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这类特殊的需要。个性倾向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个性具有动力和调节的作用。

个性倾向在整个个性中居于比较高的层次,它对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和整个心理活动具有统帅、支配和调节的作用。

一、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的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的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2.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兴趣与爱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兴趣是一种认识倾向,爱好是一种活动的倾向。

二、理想

理想是人对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将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想象,是一种向往和追求。

理想从内容上看,可分为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生活理想等。职业理想是指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设想;道德理想是指将来自己要成为具有什么样道德品质的人;社会政治理想是指将来自己要为什么样的社会、国家而奋斗;生活理想是指对自己将来家庭生活的设想。

三、信念

信念是指一个人深信无疑并且身体力行的观点和准则,它是个性中比较高级的个性倾向。

信念是认识、情感、意志高度统一的综合体,是世界观的形成条件和组成部份。

信念按其内容可分为政治信念、道德信念、科学信念、生活信念等等。

信念不同于迷信。迷信是缺乏深思熟虑的,具有盲目性,而信念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是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四、世界观

世界观是由一个人各种信念构成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层次。

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作用表现在:①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②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度;③制约情绪的性质与变化;④调节人的行为习惯。第八章 个性心理特征第一节 技能与能力

一、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技能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融合体,是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必要条件。

现在心理学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动作技能主要是肌肉活动,表现在外部行动上。心智技能主要是思维等内部的认识活动。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阶段

(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3)动作初步联合阶段

(4)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练习曲线表示。练习曲线是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

三、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

(一)明确练习的目的。有无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是区别练习和简单重复的基本特征。

(二)正确的练习方法。为了顺利掌握技能,应该有一套正确的练习方法。

(三)了解练习的结果。了解练习的结果是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适当分配练习时间。练习时间的正确分配对练习效果有着重大影响。

四、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1.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被称为才能。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有杰出的才能,这个人就被称为天才。

2.能力和知识、技能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存在着的。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系统,主要是指外部动作系统。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的密切系是:第一,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第二,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促进能力的提高。很显然,知识、技能、能力都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条件,但作用却不是等同的,其中,能力是影响活动效率的最基本的因素。

3.能力的种类

(1)能力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2)按照能力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3)按照能力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4.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

(2)能力水平的差异。生活中大家都承认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这就是能力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各人在能力表现的早晚上不完全一样。

五、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个体的能力是在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支配下由成熟和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致使能力得到发展。

遗传就是父母把自己的性状结构和机能特点传给子女的现象。

素质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特点。素质是遗传的,它服从于遗传规律。一般认为,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不能发展相应的能力。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质,就难以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

环境指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般认为,大多数儿童的素质是相差不大的,其能力发展所以有差异则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的。

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生产方式是影响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能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营养是影响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幼年的营养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能力的发展。

社会生活条件对能力发展的决定作用,通常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影响。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就发展了能力。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是在主体的积极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优良的个性品质又推动人去从事并坚持某种活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推孟(L.M.Terman)指出,具有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和好胜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能力的测验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心研究,提出了一些测量能力的方法。下面仅就智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作一些介绍。

1、智力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和医生西蒙创造的。1905年他们通过大量测验制定了智力量表,这是测量智力的基本工具。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结合美国的实际对比纳?西蒙量表进行修订,被称为斯坦福?比纳量表。以后又经过多次修订,成为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智力量表。根据比纳西蒙量表,同一年龄(实龄)的儿童测出的智力,年龄(智龄)很可能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实龄和智龄的关系,也为了便于不同年龄儿童智力的比较,推孟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智力商数(智商)的英文是Intelligent Quotient,通常简写为I.Q。

制订智力年龄量表是以假定智力年龄同实足年龄同步增长为前提的,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儿童达到一定年龄(通常到15岁左右)智龄就不再随实足年龄而增长。这时如果继续使用上述计算IQ的方法,就会出现IQ值下降的结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人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智力的发展就停留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大约到40岁以后,智力才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可见上述计算IQ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从1960年开始,改用威克斯勒的计算方法,使IQ只表示一个人的智力在正常同龄人中的相对地位,即离差智商。

威氏采用离差智商来表示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其计算公式是:

IQ=100+15 公式中,X为个人测得分数,X为个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同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式中

实际上是教育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标准分数Z。

人们的智商在群体中是正态分布的,这是一个事实。威克斯勒假定这个正态分布的平均数是100,标准差是15。于是才有上面的离差智商公式。

2、创造力的测验

本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等心理学家发现,智力测验不能测量人的创造力。目前所编制的创造力测验的题目多属开放型,导致在评分和确定效度和信度方面的困难。创造力测验目前还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际上主要的创造力测验有:

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吉尔福特和他的同事编制了一套发散性思维测验。测验的项目有: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表达流畅性、非常用途、解释比喻、用途测验、故事命题、事件后果的估计、职业象征、组成对象、绘画、火柴问题、装饰。前10项要求言语反应,后4项则用图形内容反映。

②托兰斯创造思维实验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托兰斯(E.P.Torrance)等人编制了另一个著名的创造力测验,该测验分为3套,共有12个分测验,为了减少被试的心理压力,用“活动”一词代替“测验”一词。

(1)语词创造思维测验。

(2)图画创造思维测验。

(3)声音语词创造思维测验。

③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盖泽尔斯( J.W.Getzels)和杰克逊(P.W.Jackson)等人根据吉尔福斯的思想对青少年的创造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60年代编制了这套测验。这套测验包括下列5个项目:

(1)语词联想测验。

(2)用途测验。

(3)隐蔽图形测验。

(4)完成寓言测验。

(5)组成问题测验。

3、特殊能力测验

许多研究表明,智力和各种特殊能力之间的相关并不大。各种特殊能力都有自己的结构。为了测定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能力,就要对这种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所要求的心理特征,然后根据这些心理特征,列出测验项目,设计测验,以便测量特殊能力。

国际上主要的特殊能力测验有:

①音乐能力测验

②美术能力测验

③数学能力测验

④文书能力测验

⑤机械能力测验

⑥飞行能力测验第二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心理多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等方面的特点。

“气质”这一概念与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相近似。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它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例如,一个学生每逢考试就表现出激动,等待朋友时坐力不安,参加比赛前沉不住气,并且经常抢先回答教师的提问,这个学生具有情绪激动的气质特征。气质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可塑性的一面,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二)气质的学说

人的气质受到普遍的关注。许多学者探讨了气质问题。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等人指出,学者在定义气质时各有所侧重。有的着重个体的情绪方面,有的强调气质的生理因素,还有的重视个体在动作反映上的特征。

1、《黄帝内经》中的气质理论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间一部以医学为主的科学百科全书。《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气质一词,但在医学理论中溶合着丰富的有关气质的论述。

《内经》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的比例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还运用五行学说将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再根据五行各属性的五音(宫、商、角、徽、羽)将上述五种类型的每一种类型划分为1个主型和4个亚型,共得出25种类型。阴阳五态和阴阳二十五人的分类,不仅是观察的结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哲学原理的发挥。就其内容的丰富和细致来说,完全可以与西方气质理论相媲美。

2、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学者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提出人体“四根说”。他认为人体由四根构成,血液主要是火根,呼吸是空气根,液体部分是水根,固体部分是土根。“四根”配合的好,身体就会健康,并且决定有机体结构的特征。例如,美术家手的“四根”配合得最好;演说家舌的“四根”配合得最好。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发展成为“四液说”。他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血液出自心脏(相当于火根);黄胆汁生于肝脏(相当于空气根);黑胆汁生于胃部(相当于土根);粘液生于脑部(相当于水根)。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四种体液调和,人就健康幸福。

罗马医生盖伦(C.Galen,公元2世纪),从希腊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将人体内的体液的混合“比例”用拉丁语命名为“Temperamentum”,这便是近代“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他除了用生理和心里特性之外,还加进了人的道德品行,这些因素组成13种气质类型。后来,简化为4种气质类型,即流行于今的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3、气质的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士米尔和美国心理学家薛尔顿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体型决定的。他们依据人的身体形式和组织,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运动型(又称斗士型)的人,肌肉发达,对新事物反映较快,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易患癫痫病。肥胖型(又称矮胖型)的人,身体矮小较胖,善交际,性格较开朗,情绪不稳定。瘦长型(又称高瘦型)的人,身体瘦长,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胆小退缩,害羞沉静。畸形型(又称异常型),身体发育不正常,如呆小症、白痴等等,他们往往具有异于常人的心理特征。

4、激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伯曼等人认为,气质类型与内分泌腺活动有关,根据某种腺体在人的所有腺体中所占的位置,也就是说占优势地位,可以把气质分为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甲状旁腺型和性腺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激素对人的气质确有影响。激素激活或抑制着人体的不同机能,激素过多或过少对个体的行为有影响,例如,肾上腺特别发达的人,会表现出情绪容易激动的气质特征。生物化学测定也表明,人在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人在发怒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人体内有两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对于气质具有调节作用,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夸大其作用,特别是作为气质类型划分的标准是不可取的。

5、活动特性说。美国心理学家巴斯以反应活动的特性作为指标,把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

6、血型说。日本的一些学者认为,血型与气质之间的关系密切,血型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古川竹二根据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血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究竟如何?目前尚无权威性的论据予以说明,就大多数人而言,人们不赞成血型决定气质类型。

二、气质的生理基础

气质的生理基础是十分复杂的。气质不仅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而且与皮层下活动有关;气质不仅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而且与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关。“显然,影响到气质的不仅有神经系统的特性,而且还有整个个人的身体组织。”因此,不能把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等同起来,也不能以个体的某种生理亚系统(体液、体型、神经活动)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但是,一般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直接和密切,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这两个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个体的大脑皮层细胞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它被认为是精神类型的最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意义。研究: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强刺激引起强兴奋,弱刺激引起弱兴奋。但是,刺激很强时,并不是所有的有机体都能以相应的兴奋对它发生反应。兴奋过程强的人,对很强的刺激仍能形成和保持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的人,对很强的刺激不能形成条件反射,并抑郁和破坏已有的条件反射,甚至会导致神经过程的“分裂”。抑制过程强的动物可以耐受不间断内抑制达5-10分钟,抑制过程弱的动物则不能耐受持续15-30秒钟的内抑制,甚至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个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否相当。有的人这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平衡的,而有的是不平衡的,在不平衡中又有哪一种神经过程占优势的问题。实验表明:不平衡的动物一般具有较强的兴奋过程和较弱的抑制过程,也有少数动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过程和较弱的兴奋过程。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人与人之间在兴奋和抑制的灵活性上也存在差异,有人灵活性强,有人灵活性弱。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神经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成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普洛夫指出:“由于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一些可能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的可能组合,就一定会发生神经系统的各种类型,计算起来,至少有二十四种类型,但证诸实际,其数目可以大加缩小的,即缩减为特别显著的、醒目的四种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主要类型是:

1、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型)

2、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

3、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

4、弱型(抑制型)

巴普洛夫认为,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

巴普洛夫曾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看作同一个东西。现在一般认为,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并不是用一个东西。气质是心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

三、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具有积极或消极的成分。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做出较大的成绩。尽管如此,研究气质类型特点,对于实践活动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一)气质研究在职业选择中的意义

1、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大适合;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

2、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宇航员、潜水员、雷达观测员等,对人的其特征有特定的要求,必须经过心理测定,进行严格的选择和训练,才能使他们胜任这类工作。1988年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空军战斗飞行员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在战斗飞行员中,多血质的人占45%左右,胆汁质的人占20%左右,胆汁质与多血质混合型的人占15%左右,而没有发现抑郁质的人。艾森克指出,外向的人不能很好地承担“警戒”任务。他认为,雷达管理人员应该由内向的人来担任。

3、心理学家还研究了人的气质类型对群体协同活动的影响。罗索诺夫(B.M.Pycajiob)的研究表明,两个气质类型不同的人在协同活动中,比气质类型相同的人配合所取得的成绩更好。皮卡洛夫(N.X.IInkajiob)的研究表明,气质特征相反的两个人合作,不仅合作的效果好,而且还有利于团结。

(二)气质在公安管理工作的意义

公安部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物,而且更主要的是要管人,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材。

了解本单位、部门的人员的气质类型,对于合理安排使用人才和采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例如,需要灵活多变能力的工作,多血质的人最适合;需要勇气、力量和速度的工作,胆汁质的人最适合;需要耐力的持久性工作,粘液质的人最适合;需要安静而又细致的工作,抑郁质的人最适合。进行说服教育和批评表扬时,更应考虑到每个人的气质特点,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例如,对于多血质的人,尽可能让他们参加多种活动,以便锻炼他们的耐力和稳定性,批评不能过于严厉,对于胆汁质的人,可以进行严厉批评,但注意不要激怒他们,日常工作中要锻炼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对待事物;对于粘液质的人,批评教育时要详细讲清原委,并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切不可急于求成;对于抑郁质的人,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最好采取谈心的方式,和风细雨地进行,同时注意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第三节 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被理解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果断或优柔寡断等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地说,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而人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二、性格和气质

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含在人格之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但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粘液质的人表现在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点,在职业训练过程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结构

(一)性格特征的分析

格特征就是指性格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

人对客观现实的影响总是以一定的态度给予反应。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特征

②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

③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的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对行为的明确程度的特征

②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③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④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情绪强度特征

②情绪稳定性特征

③情绪持久性特征

④主导心境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称为能力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有:

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②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

③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中,最主要的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其中又以性格的态度特征更为重要。

(二)性格结构的动力特征

性格特征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存在着,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性格具有动力的特性。

①整体性

②相对性

③可塑性

四、性格的类型理论

性格的类型论的性格的特质论是两种主要的性格理论。类型论用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特质论同时用人的多种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例如,类型论说某人是一个内向的人;特质论说某人是沉静、较孤僻和处事谨慎的人。类型论是一种性格分类的理论,特质是一种性格分析的理论。

(一)、我国古代学者对性格的分类

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讲性格的是孔子,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性是在先天“相近”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由于后天习得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本性。孔子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中行”、“狂者”和“狷者”三种类型。

(二)、斯普兰格类型论

德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F.Spranger)用价值观来划分人类型,他将人的性格划分为6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三)、弗洛姆的类型论

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E.F.romm)把性格分为两个部分:“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社会性格”是性格结构的核心,为同一文化群体中一切成员所共有:“个人性格”是同一文化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行为的差异。人的性格主要是由社会性格所决定,要此基础上表现出个人性格的差异。

弗洛姆将人类的性格划分为两大类型:生产的倾向性和非生产的倾向性。生产的倾向性是健康的性格;非生产的倾向性是不健康的和病态性格。一个人的心理是健康,取决于个人身上积极的和冰河消极的性格特征的比例。

(四)、霍的类型论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J.L.Holland)提出性格-职业匹配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准备密切相关。他把人类的性格划分为6种类型:社会型、理智型、现实型、文艺型、贸易型和传统型。每一个人可以主要划分为一种性格类型,每一种性格类型的人,对相应的职业感兴趣。

(五)其他的性格类型论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T.Ribot)根据个体的智力、情绪、意志三种机能何者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他把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五、性格的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是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性格特质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①共同特质(common trait)

共同特质是指同一个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共同特质被认为是一种概括化和性格倾向。

②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

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

奥尔波特进一步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个体性格影响和意义不同,划分为3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⑴首要特质。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一个人的性格最独特之处,往往只有一个。它在性格 结构处于支配的地位,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例如,吝啬被认为是葛朗台的首要特质。⑵主要特质(central trait)又称“重要特质”。这是性格的“构件”,个体的性格是由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主要特质所组成。主要特质虽不像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但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⑶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这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它不是性格的决定因素。

2、卡特尔的特质论

英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是用因素分析法研究特质的著名代表。卡特尔的主要贡献在于把许许多多的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人格结构的内层,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人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卡特尔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确定16种根源特质(如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个性因素问卷,是国际上通用的个性问卷。

六、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上,历史上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遗传决定论,另一种是环境决定论。现在持极端看法的人已经很少了。一般认为,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

(一)家庭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认为是“制造人类性格诉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从出生到

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爱抚下成长。从教育的顺序上来看,也是首先是家庭,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关系最为密切。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教育者。母爱在儿童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家庭诸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家庭情绪气氛可以划分为融洽与对抗两种类型。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表明,宁静愉快家庭中的孩子与气氛紧张及冲突家庭中和孩子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别。父母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社会信仰、规范和价值等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而传给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孩子随时随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孩子与父母的性格往往相类似。

家庭结构、出生顺序也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儿童的性格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接受政治和品德教育,形成优良性格特征。学生在学校里五项原则了良好性格,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反之,则会发生各种问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的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地说,学生年龄盐越小,受教师的影响越大。教师不仅对言教,还要对学生身教。教师对学生的关系也影响学生性格发展。

(三)、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的要求对性格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长期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社会他反复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动,从而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它们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社会各种影响只有更为个人理解和接受,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去行动,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性格形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大而且日益增强。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

六、性格的测量

(一)问卷法

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简称MMPI)

该问卷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明苏达大学哈撒书(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制定的。因为它可以同时测量性格的许多特征,因此称为多相个性问卷。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应用和筛选,它在临床和研究中应用愈来愈广。

2、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将人格划分为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并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这个测验包括成人问卷和少年问卷两种,分别适合调查16岁以上和7—15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EPQ在我国有陈仲庚和龚耀先两人分别主持修订的版本,这里我们以陈仲庚的版本为例来说明。此问卷的成人式包括85个题目,少年式包括74个题目。

EPQ涉及的人格维度较少,容易掌握,施测方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3.“大五”人格问卷(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NEO PI)是由“大五”人格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考斯塔和麦克雷于1985年编制的。NEO即神经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三个单词的缩写,但不意味着此问卷只包括这三个特质,实际上它是“大五”模型的测验工具。修订的“大五”人格问卷(NEO PI-R)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Personality Inventory-Revised.,包括自我报告和观察者报告两种形式,都是由240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包含一个描述性格的形容词,如严肃的、务实的、谨慎的、自怜的等,问卷将被试对每个题目的反应,从完全适合到完全不适合,分为五个等级来记分。

(二)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主试向被试提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投射测验有利于主试对被试作整体性的解释、探讨潜意识。但是,投射测验计分困难,目前还缺乏方便、有效的信度和效度标准。

国内外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第九章 警察心理健康公安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工作,警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警察提高综合素质,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第一节 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WHO,1947)。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限定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这个解释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多年来人们一直用这个解释去评价人们的健康状态。7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为这个解释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解释,依据此解释,没有人会是健康的。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三分法的基础上, “整体健康观”被现代人所认同。整体健康观在原有三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重要方面:智力和精神方面。智力方面主要是指人们认识事物和创造性的水平,精神方面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这样,健康就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智力和精神五个方面的内容。80年代汤纳特尔(R.J.Donatelle)等人认为,健康要符合现代人的实际,健康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他们提出“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尽管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完全健康水平,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最佳健康水平。这种健康水平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也包括社会关系和人日常的生活方式。他将健康的水平划分为三种状态,每一个状态又有水平的高低。这三个状态分别是疾病状态、一般状态和理想状态。疾病状态是最低水平,如果所患疾病是不可抗拒的,就会导致最差的健康水平——死亡;第二是一般人的健康状态。一般人的健康状态在智力功能、生理适应性、情绪适应性、活力水平、应付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三是比较理想的水平,也是最佳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是个体希望达到的水平。处于第二个健康水平的人很多,或者说绝大部分的人都处于第二水平,但只要人们通过一定方式进行调整,都可以逐渐获得最佳的健康水平。

尽管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还是一致的: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表现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在1999年发表的心理健康报告中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心理功能的成功性表现,它带来富有成果的活动,完善人际关系,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逆境。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幸福、家庭、人际关系、社区和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学家英格里西(H.B.English,1958)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不同心理学派的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比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或机能完善的人具备五种特征:

1、经验开放;

2、时刻保持生活充实;3对自身机体高度信任;

4、有较强的自由感;5有高度的创造性。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健康的心理活动应该具备9种特征:

1、良好的现实知觉;

2、自觉发动自己的行为;

3、能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

4、有独处和自定的需要;

5、讲究原则,不盲目服从;

6、对生活经常有新的感受;

7、社会关系良好;

8、具有民主的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心理承受能力强。心理学家考夫卡(Ake Akoff)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9种标准:

1、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2、情绪平稳,愿望与环境协调;

3、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4、个人成长顺利,自我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5、个人成熟度达到该年龄的成熟水平;

6、个人整合良好,有效地发挥判断力和控制力,积极主动,善于应变;

7、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面对问题能够进行理智思考,并给予解决;

9、自我独立,独立自主并能够自律。日本学者大多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安全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换句话说就是,遇到任何障碍困难的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方式进行克服,凡是具有这种耐性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状态。

我国心理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解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比如学者王登峰认为,心理健康包括: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学者景怀斌于1999年提出了五个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健康的人生观;

2、有客观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中介机制,即心理健康的人对客观事物、环境中的事件等环境信息有准确的反应,既不缩小,也不夸大,从而准确地把握现实;

3、有适应和谐发展的行为习惯;

4、自我感觉良好的身心状况;

5、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

(二)心理异常的表现

1、什么是心理异常

DSM-IV(心理异常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心理异常是这样规定的:“产生于个体身上或与当前心理压力(如心理痛苦)或无能力(如损害一个或多个功能)联系的,或显著增加死亡、痛苦、无能力或自由的危险的,且有临床显著行为和心理症候群或行为方式的状态,为心理异常。”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异常的特性:首先,心理异常是个体性的。心理异常尽管也会出现传染性的群体现象,但就一般来讲,大部分是个体性的。其次,心理异常的诱因是个体遇到了特殊的压力事件,如重大、巨大压力等。第三,压力性事件是当事人当前不能独立克服的。当事人经过自己有意无意的努力,自身仍不能应对。第四,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有潜在的严重后果。心理疾病表现为个体对生活不适应,个别的可能会出现自杀等增加死亡的可能性。第五,这些异常行为的后果使个体的功能性丧失。功能性丧失指在一个或多个生活方面的功能受到干扰或限制,包括日常生活技能方面,如吃饭、穿衣等;也包括日常生活的管理方面,如金钱管理、社区活动等;还包括当事人的家庭、职业和教育等多个领域。

2、心理异常时的表现

心理异常时的主观感受是判断心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异常产生的时候,个体常常(而不是绝对)出现以下一些特征:

(1)痛苦感。在心理异常时个体常常会出现明显的难受感觉,情绪低落,心里烦躁;

(2)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在心理异常的时候,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受到损伤,二者的平衡状态被打乱,表现在该休息时,不能进行很好的休息,该工作时,又不能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3)心理异常时个体关注的中心往往不再是周围世界,而是自身,过度地关注自身的各种问题,并为此而苦恼;

(4)异常心理固着。心理固着是指个体在一定时期内为某种想法所困扰,不知任何处理,又无法排解的心理现象。

三、如何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1、理论标准。这主要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或原则而确定正常或异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计学标准。将那些很少发生的行为界定为不正常。实际上社会行为规范标准也符合这一点;(2)偏离理想标准的状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应该有积极的社会目标,要自我实现,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我实现或创造,就是不正常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动力要平衡,如果不平衡,就会不正常;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成熟的人要有竞争力、有自主性,能够抵抗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就是不正常;(3)文化标准。此观点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要看这个人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比如,在古希腊同性恋被认为是做男性的美德,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应有的品质,但在基督教时代,它却是罪恶的代名词,甚至要被处以极刑。而在当今,同性恋在个别西方国家已经合法化了。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狎男妓、童妓的陋习,狎妓者中不乏有达观贵人,但在当时却没有人将其视为性变态。再比如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中国的父母、教师,甚至医生都容易夸大儿童的多动行为,许多被我国诊断为儿童多动症的儿童如果按照美国的诊断标准,都不够多动症的条件。其根源在于中国文化对儿童多动症的认定要低于美国文化。

2、实践标准。这种标准是基与临床实践和实用主义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痛苦感。主要是以个人的心理体验为标准,来判定心理正常或异常。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理不适,就是健康的。否则,就是心理不健康。

(2)功能丧失。主要是以社会适应为标准,来判定心理是否健康。能够顺利适应社会者,就是健康的,否则就是不健康的。也就是说如果个体不能处理应当能处理的生活、工作等,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如学生不能学习,家庭不能和谐,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此外,功能丧失的比较可能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与个体的潜能比较。如果一名学生的智商高于140,但他却不能学习好,可能就有一定的问题。

四、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

结合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考虑到公安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警察的心理健康是指警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表现为经常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相一致。

(二)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以将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具有正常的智力。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它包括能悦纳自己,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优势、发展潜力以及自己的劣势和发展障碍都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虽然有时也可能会遇到不顺意,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

3、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悲、忧、愁、怒等情境是警察经常会遇到的,但一个心理健康的警察,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惧退缩。对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保持愉快和稳定的情绪,从而使自己心胸开阔,乐观热情,把握现实,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4、有坚强的意志。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决定了心理健康的警察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够长时间专注于某项任务,面对各种诱惑,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面对突发事件,善于分析情况,决策果断,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

5、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警察必须要比普通人更善于与人交往,能认识到与他人交往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能被他人所理解,被他人和集体所接纳。能够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沟通和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警察应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复杂、多变,都应该正确认识周围环境,并能主动去适应它,而不是逃避。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能够充分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现实。

7、具有完整的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警察,其人格结构的各方面能够平衡发展,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统一;人格的各个结构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五、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职业因素

1、警察的职业环境危险而恶劣

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了解这些因素十分必要。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警察始终战斗在最前沿,同各种违法犯罪现象进行着殊死的斗争。他们不断面临着刀、枪、棍、棒的威胁,甚至是生死的考验。用“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想象中的危险比实际面临的危险更可怕,对人的身心伤害也更大。警察正是时时处在预警担忧之中。他们身处危险现场,拼杀打斗,毫不畏惧。然而,当他们回忆往事时所产生的“后怕”心理、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高度戒备状态对他们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缺乏缓释压力的技术和心理调节的方法,他们的身心损耗得不到及时补充,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免疫力降低,各种职业性疾病丛生。

2、工作超负荷

由于警力严重不足、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不得不长时间工作,超负荷运转。

3、非警务活动因素。除警务活动外,地方一些派出所既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任务,又要完成乡镇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

4、职业危机感。为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全国机关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考试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警察的录用和晋职晋衔都要通过考试,基层上岗也实行了“量化考核,低分培训,末位调整和辞职制度”,甚至有些地方还实行了“群众点警办案”制度。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确实激发了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也增加了个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5、权益保障因素。警察的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形成鲜明对照。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乡镇派出所,正常的办案经费都无法保障,警察的津贴和医疗费更难落实。

6、恶意投诉。投诉本来是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途径,而现今的恶意投诉已成为警察不可忽视的压力源。

(二)执法环境因素

1、群众的误解

2、不正之风

3、社会认知偏见

4、媒体宣传

(三)警察机关内部因素

1、管理体制

2、心理服务机构欠缺

(四)家庭因素

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警察在赡养老人、照顾家属、教育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等方面,无法与其他行业的人相比。

(五)警察个体因素

从事同样的公安工作,有些人能够面对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变压力为动力。而有些人则被压力压垮,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一名警察心理是否健康,与其对自己的角色、形象、能力的认知、情绪的控制及人格品质有直接的关系。

六、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一)保持警察心理健康,个人是关键

1、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2、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知态度,保持情绪乐观

3、要有适宜的成就动机水平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形成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6、修正不良的个性

7、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二)保持警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领导要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从优待警。领导要公正严明,在单位内部形成愉快的工作氛围,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和谐相处。

2、在警察现职的教育培训中引入心理训练内容,在广大干警中普及心理常识,以提高的心理素质。

3、成立专门心理服务机构,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及时为广大民警解决自身难以缓解的各种压力。

4、尽量减少的非警务工作,努力提高警察的待遇。

5、做好家属工作,解决好的后顾之忧。

6、在招录新警中进行心理选拔,真正使高心理素质的成员进入警察队伍。

(三)保持警察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因素对警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和睦的家庭生活是警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无论是对公安工作,还是对警察的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主要包括:

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较少出现打骂和不愉快等现象。

2、家庭真正成为每个警察的避风港,在这里,每个成员都可以找到温暖、舒缓压力、放松自己。

3、为了给警察提供好的心境,家庭成员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使警察赌气上班,不带着沉重的包袱去上班。第二节 警察心理挫折与应对

一、什么是警察的心理挫折

警察心理挫折是指警察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

警察心理挫折是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要具备产生的情境,即一个人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的内外障碍或阻力,比如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受到群众的误解或者是被群众围攻、谩骂和殴打等;其次是警察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价;第三是伴随警察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比如愤怒、焦急、攻击、躲避等。当三者同时具备时就构成了警察的心理挫折。需要注意的是,假如没有真实的挫折情境,警察只是对可能出现的情境进行想象时,也会出现心理挫折。

在遭遇挫折时,当事人的下丘脑会过度兴奋,影响脑垂体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以增加抗紧张激素。从而破坏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会使人体衰弱,给精神上造成痛苦,还可能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行为异常,如不及时进行调整,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二、警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心理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指外界事物或情境阻碍警察达到目标而使警察产生的动机受挫,包括自然和社会两种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个人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比如人的生老病死和各种天灾人祸等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政治、经济、风俗、伦理道德、工作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给警察所造成的心理挫折比较复杂,给警察个人所带来的干扰和阻碍往往也比自然因素大,比如在家庭中,由于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教育孩子、操持家务,致使老人病情恶化,子女升学就业出现困难或夫妻关系紧张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警察产生挫折感。在工作单位,由于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紧张、职务得不到及时调整、遭遇诬陷排挤或亲眼目睹战友被犯罪分子残害等,也会使警察产生挫折感;在社会上,由于警民关系紧张,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遭遇群众的误解、围攻,甚至打骂。由于社会风气不正,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案件久贞不破,很难进行,而上级领导限期结案。诸如此类的社会因素对警察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二)主观因素

导致警察心理挫折的主观因素是指由于警察个人的心理因素而带来的阻碍和限制,包括警察生理条件的限制、动机间的冲突和能力与期望间的矛盾等等。不良的生理状况容易导致警察心理上的挫折感,比如一些警察因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而患上的慢性病,身体虚弱,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心理因素主要是指警察个人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主导心境、报复水平及个性品质等因素。心理因素对警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警察个体对自己认识不足,没有一个恰当的抱负水平,成就动机过高或者过低。成就动机过高,超出了个人的实际能力,目标得不到实现,便会产生挫折感;如果能力很强,但动机水平较低,则会产生空虚无聊情绪,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挫折感。此外,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是警察产生的一个心理因素。在警察的实际工作中,如果自己没有被领导重视,一直未能晋升或者是自己在工作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而警察本人意识到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太低或者是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这时警察也会产生挫折感,如此等等。

三、警察遭遇挫折后的表现

(一)积极的心理防卫

积极的自我防卫是用理智的方法对抗遭遇到的挫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升华。个体将挫折给自己带来的负向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2.调整目标、改变策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阻碍,会使当事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报复水平、需要结构,从而改变策略,重新鼓起勇气实现目标。3.补偿。因在某一方面遭遇挫折,而暂时放弃,用另一方面的成功加以补偿。

(二)消极的自我防卫

消极的自我防卫是以非理智的方法对抗遭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为:

1.攻击行为

2.冷漠

3.倒退

4. 固执和逆反

5.厌世

(三)妥协

妥协是指当事人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来对抗,这种方式不具有积极意义,也不具有消极意义,只是能够维持心理平衡。

1.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是指个体遭遇挫折后,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进行自我安慰,这种方法也有人称之为合理化。合理化的辩解有助于精神安慰,比如自己没有得到晋升,心理很不是滋味,但在别人面前确说“当上官,操心多,自己幸亏没被选上。”

2.责任推诿。个人遭遇挫折后,不是分析自身的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向他人,埋怨他人,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不安。这种对抗的方式只适用一般或不严重的挫折,对于一些严重的挫折互相推诿往往会引起人际关系紧张或冲突,这时,这种方法所起的是消极作用,而不是妥协。

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

应对挫折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只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式方法。

1、试着改变自己的认知角度,也就是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遭遇的挫折。

2、要弱化情境,万不可将挫折无限放大。任何一个挫折作为一种信息,它总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输入到人脑再通过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进行加工,而后才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人将挫折事实已经输入了大脑,那就应该尽可能地不去加深记忆、不去思考、不去想象,也就是对这个信息尽量不储存、不加工,更不要自己将其放大,自寻烦恼。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能使自己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去。

3、要学会体谅和宽容。

4、利用抵消法,消除挫折所带来不良情绪。当某一挫折使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时,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行动,寻找另外一些刺激,使之抵消原有的挫折。

5、宣泄是消除挫折感不可忽视的途径。第十章 警察人际交往心理第一节警察人际交往概述

一、警察人际交往的概念

警察人际交往是指警察在警务工作中与周围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是警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警察交往对象,可以将警察的人际交往划分为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警察相互之间的交往属于警察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内部交往。警察与老百姓的交往属于外部交往。

二、警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对象的多样性

(二)对象的不可选择性

(三)困难性

(四)交往的不稳定性第二节 警察人际交往的方式

一、警察的言语交往

(一)人际称呼要适当

人际称呼反映了交往双方之间的关系及感情的亲密程度。称呼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交往的过程和交往的效果。就一般而言,称呼适当能够为进一步的交往创造积极的心理氛围,有利于交往的展开。

(二)问候要主动

问候是交往的开端。交往双方彼此问候,表现出对对方的亲切和友好。寒暄和问候的内容没有特定的限制,只要与交往的特点和情境相协调即可。

(三)谈话态度要诚恳

要想让交往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下去,诚恳的谈话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夸夸其谈或者是假、大、空话连篇,将对方根本不放在眼里,都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感觉。如果谈话时态度过于谦恭,又容易使人觉得虚情假意,高傲瞧不起人。因此,警察在交往中只有态度坦诚,才能使交往气氛和谐,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才能达到预想的交往结果。

(四)说话的语音语调要适中

交往中语音语调的强弱高低、语速的快慢都直接反映出谈话者的感情变化。谈话者可以根据交谈的内容,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语音语调,来帮助交往对方理解谈话者的情感。语音语调的使用要自然,与谈话内容协调一致,切记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警察的职业特点容易使一些人说话声高语重,在交往中要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不同调整。

(五)说话多少要适度。

在警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初次见面,打过招呼,说明来意后,要创造机会让对方说话,以示礼貌和谦虚。根据谈话的需要,适当做出回应。交往中要听、说结合,切忌把自己当成交往的“主角”,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垄断整个交往过程,根本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同时,也不能只听不说,使交往很难进行。

(六)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

交往对方在讲述或评价某个事件或问题时,警察尽量不打断对方的谈话,应该等他说完之后再提问或表述自己的看法。如果中间有必要插上一两句话,一定要预先打招呼:“对不起,我插一句。”当表述完自己的意思后,请谈话者继续讲下去。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表示出对谈话者的尊敬,能够使交往顺利进行下去。

(七)说话用词要准确通俗。

交往中双方使用的语言一定要准确,通俗易懂,不使人费解。尤其是在和一般老百姓交往的时候,尽量不使用公安专业术语,除非交往对象学过相关知识。语言通俗,老百姓一听就懂,有助于交往的进行。语言贴近交往对象的实际,使之感到朴实真诚,愿意交往。切忌咬文嚼字,滥用辞藻,使老百姓产生烦厌。

(八)说笑话要掌握分寸

由于职业的性质,许多人都认为警察是副冷面孔,与之交往紧张呆板,很难与之心理相容。要想改变人们的这种印象,在交往中警察就应该在适当的场合,适当地说一些幽默笑话,让人觉得警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与警察交往同样轻松愉快。当然,说笑话要有一定的分寸,如果不注意时间场合,甚至开玩笑过头,都会适得其反,既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又使双方关系变得紧张,不利于交往的进行。

(九)告辞要谦逊诚挚

在结束或有事提前退出交往时,双方彼此要告辞。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礼貌,另一方面是表示交往双方以后还有相见的愿望,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再见”、“对不起,我先走一步”、“感谢您的支持,再见”等等,告辞时态度要谦逊真挚。切忌趾高气扬,满不在乎或者不辞而别。

二、体势语交往

一个人的姿势、眼神、动作,能从多方面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会给交往对方留下不同的印象。它通过人的手势、身体的各种姿态、面部表情等将信息传递给交往对方,因而也叫非言语交往。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最重要的表情,它携带着最多的可辨认的信息:

交往中眼睛也会说话,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喜、怒、悲、欢一目了然;眉毛也是表情的重要部位,双眉紧锁是痛苦和忧愁的表示;双眉倒竖,表示愤怒;双眉展开,表示心情舒畅;嘴的变化也能代表不同的信息。眼、眉、嘴的不同配合,构成了丰富的面部表情。

在面部表情中,目光能显示出心灵深处的信息,它所携带的信息是身体其他任何部位都不能比的。在有些场合,目光比口头语言更能表达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就眼神在交往中的作用问题,有许多技巧在其中。目光可以表示彼此的心理距离:用目光可以拒人千里之外,表现出自己对他人不屑一顾,显示自己的优越地位,也可以拉近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

当然,目光所表达出的心理内涵,如果能与其它体势语言相配合,效果则会更理想。就一般而言,交往中每次注视的时间平均约为3秒,相互注视的时间为1秒。若注视的时间过长,则可能包含喜欢、亲密,也可能含有敌意。长时间的目光接触,能引起对方情绪和生理上的紧张。因此,在警察的人际交往中,要恰当地运用目光注视。与普通人交往,大多避免直接的目光注视,除非在特殊的场合和必须的情况下,与犯罪分子交往,注视则是很重要的。

(二)身体动作

身体动作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可以表达许多重要的情感和信息。

1.握手

握手的先后。握手的一般原则是主人先伸出手;女士先伸手;长辈先伸手;上级先伸手。警察个体要对自己的角色身份有正确的把握,要创造良好的交往开端。握手的方式。握手时,一般是用右手。如戴手套,应摘下手套,注视对方,用力适度,时间不宜过长。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久太紧。如果对方与自己关系密切,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可以上下微摇几下,双手相握可表示更亲密,更加尊重对方。握手时应该避讳的问题:贸然伸手;目光游移,心不在焉;长时间不放手;交叉握手;当两人正握手时,跑上去与正在握手的人相握或打招呼;握手时,该出手时,慢慢腾腾或该先伸手时不伸手,以及握手后用手帕擦手。

2.拥抱

它是交往双方亲热程度的一种表示,也是一种礼节。除情人、亲人拥抱外,老朋友久别重逢,拥抱会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同事、战友刚刚遇到极为悲伤的事情,两人相互拥抱,体现出对对方的理解、同情和关爱;与西方人进行交往,多是出于礼节。 3.轻拍

在交往中,人们常用轻拍来打招呼、贺喜和安慰,也可能表达爱意和友善。如果是与成年人交往,轻拍的部位通常只限于手、臂、肩膀和背部。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影响交往的效果。

4.走路步伐、姿态要分场合

无论男女双手插进口袋走路,都是不雅观的,也是与人民警察的着装规定不相符的。警察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脚步应干净利索,切忌拖泥带水或走路像砸锤。走路步伐、节奏要与出入的场合相适应。几个人一起行走时,应与大家保持协调,过快过慢都会显得格格不入。

5.身体放松要适度

进入某一个交往情境,身体要适当放松。

6.交往中的坐姿要讲究。

在交往中,警察落座要轻稳,落座后两眼要平视,注意交谈者或发言者。坐的姿势要端正、自然、大方,无论坐在椅子和沙发上,最好只坐一半,上身挺直。坐得时间长了,可靠在椅背上,但不可双脚前伸,半躺半坐,更不能歪斜地靠着。坐时,双腿要并拢或稍分开。男性可翘“二郎腿”,但脚不可过高或抖动。女性小腿可交叉,但不可直伸。

谈话过程中,切忌指手画脚、手舞足蹈、评头论足、将身体靠在人或物体上。当着人的面伸懒腰、挖鼻孔、掏耳朵、打哈欠、剔牙,不加控制地狂笑,点头哈腰等,都属不良的动作姿势,在交往中都应注意。这些虽属小节问题,但影响很坏,会降低人民警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会给他人留下非常不良的印象。

(三)空间距离。

亲密带。这种地带是指交往双方的距离在0——0.5米。常在恋爱、角斗、互相抚慰或一方保护另一方时使用,双方通过感觉通道来交流信息。

个人距离地带。这种距离为0.5——1.25米。一般的亲密朋友,在交往中的距离在0.5——0.8米之间,普通百姓在0.8——1.25米之间。这种交往较少有身体接触,用这种距离与人交往,既能体现警察与百姓的亲密友好气氛,又会使百姓感觉到这种友好是有分寸的。

社会地带。这种人际距离一般为1.25米——3.5米,这种距离表示出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已不在是私人性质,是公开的。在这种交往中,双方一般都本着公事公办的态度,说话自然而响亮,谈话的内容也不需要保密。一般警民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交往。公共地带。公共交往距离一般为3.5——7.5米,常用于正式的交往。比如集体会议、各种庆典活动、警察先进事迹报告会及警察对社区百姓的述职会等等。这种交往常常有一些很正式的规范控制。不要误认为,交往双方距离比较远,就可以开小差或与周围人闲聊。为了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在进行这种交往时,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这些行为是有损于警察形象的”。

人际交往的距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一般男性之间的交往距离要大于女性之间交往的距离;如果是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引起对方的不自在,甚至产生误解,出现尴尬局面;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进行交往时,距离要稍远一些。

三、警察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微笑是警察人际交往的敲门砖

(二)认同是警察人际交往的切入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一些百姓不愿意与警察打交道,针对这种情况,警察要主动地接近对方,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没话找话”,寻找或创造机会与对方接触,消除百姓的疏离心理。生活中认同的话题很多,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比如同乡、同学、衣着服饰、生活习惯等等。其实,认同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认同,双方能够相互接触。为了达到比较好的认同结果,一般都不将太难或太严肃的事作为认同的内容。寻找认同内容时,切忌“没事找事”“没茬找茬”。

(三)保持交谈兴趣是警察交往顺利进行的关键。有了自然的接触,共同关心的话题,接下来需要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自然接触中,要有意识地控制交往的方向,自然将话题过度到我们要了解的话题上来。为了使对方保持谈兴,需注意以下技巧:首先要耐心倾听并及时鼓励对方谈下去。在交谈中,如果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不妨用请教的口气说:“哦,原来如此,你能在展开谈谈吗?”。尽量不破坏对方的谈兴,不使用拒绝口气。其次,在倾听对方谈话时,要习惯用一些应答语,“哦!”“是吗?”“真的!”等等。只有这种及时的反馈,对方才能更有信心,更有激情把话谈下去。切忌在对方讲话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呆若木鸡,没有反应。第三,在交往中,与初识者交往,不要过分亲热,以免引起误会;尽量避免争议,使交往顺利进行下去。

(四)感谢是警察真情交往的回报。在交往结束的时候,一定别忘了感谢。感谢既是对这次交往的真情回报,也为下一次的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在感谢对方时,态度一定要诚恳,感谢要发自内心,要不卑不亢,既不是低三下四,也不是阿谀奉承。第二节 警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警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途径

(一)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警察应当对人际交往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格调,多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多观察社会生活。既要使人际交往能力自发得到提高,又要自觉地去发现、挖掘、探索、领悟。双管齐下,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定会迅速提高。

(二)人际交往知识的系统传授

警察的交往能力除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提高以外,还可以通过对人际交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来提高。人际交往知识的系统传授可以给警察的人际交往提供理论指导,向警察提供一条提高交往能力的捷径。

二、警察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

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训练。

(一)彼此相识训练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学会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学会彼此接纳并建立起相互信任感;训练自己在有限时间内记住更多的朋友。具体练习:

1、由指导者组织一个彼此不熟悉的群体,根据自己的爱好,每人各自选择一张卡片(根据人数,组织者已制作好的,1-5种颜色不同、7-8种形状各异的卡片),在卡片上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属群体等,拿在手上或挂在胸前。然后讲一讲,为什么选择这张卡片?

2、指导者宣布,按图形分成7-8个小组,在自己的小组里做详细的自我介绍。包括籍贯、原单位、性格特征、业余爱好等等。(约20-30分钟)

3、指导者宣布,按卡片的颜色分组。继续与小组人相识,力求记住大家的姓名及最典型的个性特征。(约20分钟)

4、小组人员原地不动。指导者请各小组成员自愿将自己组里刚刚认识的朋友介绍给全体同学。先发言的组可以简单一些,后发言的组要增加难度,比如介绍完身边的,接着介绍其旁边的成员。(约20分钟)

5、全体成员在一起自由交谈,尽量找自己还不熟悉的人尽快相识。(约10分钟)

6、组织者最后做出统计,谁认识的朋友最多,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7、最后组织大家谈谈这次训练的感受。

(二)交往形象训练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提高对自己人际交往形象的认识。

准备工作:

1.每人准备若干张白纸;

2.将熟悉的人分成4-5人的小组。

具体操作:

1.每人先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点写在一张纸上。如随和、宽容等。

2.请想象同学眼中的你,他们会用人际交往的那些词来形容你,请写在第二张纸上。

3.再想象一下老师眼中的你,他们会用哪些词来描述你交往的特点,请写在第三张纸上。

4.在小组中讨论。将大家的全部描述随机放在一起(每张描述都不写姓名),每人轮流抽出一张,当众宣读,让大家猜想写得是谁?像不像?哪像?哪不像?

5.对自己不满意的交往形象,请组员帮助看看如何克服。对写得比较准确的人,大家认同率比较高的人(比如三张纸上的内容都猜中是谁的)给予精神或礼物奖励。最后,请大家谈谈这次练习的感受。

(三)交往礼节训练

训练的目的:

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特点及不足。

具体操作:

1. 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与别人通电话的过程,或电话中确定一个主题:“请你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同事之间电话邀请。然后,反复听录音,请别人给自己挑毛病,看看自己是否有失礼和不妥当的地方,是否有口语毛病等,并注意在实际生活中克服。

2. 运用所掌握的礼仪用语,给自己最尊敬的师长写一封信。如果可能的话,写好信之后,读给周围人听听,请他们评价一下。

3. 尝试记住在一周之内你所认识的新人的姓名及主要性格特点。自己可以给自己订一个数,比如10人、15人等,并在生活中努力去寻找,去接触,有机会向自己的同事或同事谈谈这样做的体会。

(四)交往观察力训练

训练目的:

学习观察了解他人,掌握交往的方式和技巧。

具体操作:

1.准备工作:

(1)将参加的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人左右);

(2)准备一些纸和笔;

(3)组织者向学员宣布训练的目的、方法及主要观察的内容。如每人需选择3人为对象,主要观察他(她)的身材、相貌、衣着、发型、饰品及打扮等。

(4)将观察到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要写出被观察者的姓名*** 我看到...... 我感觉到...... 2.具体操作:

(1)第一层观察。每位成员挑选3位对象,仔细观察,主要是外表,写在纸上。如“王老三”。

我看到:他身穿......,梳的发型...... 我觉得:他很活泼,爽朗...... 每人写好后,在全组内分析讨论。观察者先说,而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看他观察的准确度,并分析影响其观察的因素。

(2)第二层观察。观察你所关注的几个对象在与他人互动中的状况,请用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

(3)请被观察者谈感想,主要是看观察者的观察力及分析水平如何;观察者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自己观察的情况与被观察者本人感觉一样或不一样。

(4)组织者总结,或请大家交流训练的体会。

(五)表达和理解情绪训练

训练的目的:学会准确恰当地表达自我的情绪体验;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

具体操作:情绪表达与理解训练是以小组训练为主,6--8人为一组。

1.准备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面写一种情绪,如喜悦、悲哀、恐惧、愤怒、惊奇、烦躁、忧虑、郁闷等。

2.组织一个6—8人的训练小组,训练前将卡片分给每个成员,每人1-2张。要求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卡片收好,不能让别人看到。

3.先请一个人将自己卡片上写的情绪表达出来,同时要求其他成员进行仔细观察,看这个人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并把观察结果写在一张纸上。小组成员不得相互讨论。照此方法,每个人都轮流做一次。

4.评分:观察正确或基本接近得1分,不正确得0分;表达准确或接近得1分,不准确得0分。如果是6个人的小组,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别人的观察得知),满分应为5分;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满分也是5分。通过评分就可以了解自己在表达和理解情绪方面的水平高低。

5.每个参加者都这样轮流一遍,以了解自己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和理解别人的情绪。

(六)角色扮演(理解及同情心)训练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增强对别人需要、动机、情感及表达方式的敏感性;通过观察他人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提高行为的内外吻合度(既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又要顾及他人的主观感受)。基本操作:

对他人的需要、动机、思想、情感和愿望的理解,对别人境遇的同情,是与人建立和维系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提高人际理解力和同情心的心理训练法。所谓角色扮演就是模拟某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一个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以使其了解别人的要求与感受,而改善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比如,一人可以扮演司机,另一人扮演警察,双方处理一起交通肇事。事件处理完毕后,各自谈谈自己的感受。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让警察经常扮演不同的角色是不现实的,它要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如果能在心理上或观念上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交往的对象,如遇到情境常想“我要是他的话„„”“他要是我的话„„”也会收到角色训练的效果。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通过主观努力都能做到。有人也将这种方法称为“心理换位”或“感情移入”。第十一章 警察心理应激第一节 警察心理应激的概述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研究心理应激问题,有必要先探计一下应激的概念问题。应激一词最初来源于英文单词“Stress”,意思是“来源于外界的阻力”。Stress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表示“用力拉或捆绑”的意思。后来这个词主要用于表示“艰苦”或“灾难”的意思。到了18世纪,应激这个词被引入物理学当中,表示施加在物体外部的压力。1910年,奥斯勒首次从心理学角度为应激下定义:应激是由于工作过于疲劳,导致各种心身的疾病。1930年,汉斯·塞利给应激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他认为应激是人们的身体接受外来的紧张刺激后,从而使自己产生生理上的强烈的反应,而此种反应又是由脑垂体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所控制的。汉斯·塞利是现代应激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应激理论仍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理学、医学、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关于应激的概念主要有4种不同的观点:首先,把应激看成是源于外部的压力,人们只能在外部压力状况下求得生存。例如,1998年夏天,我国发生的大洪水,2001年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被恐怖分子炸毁等事件就是源于外部的压力。其次,把应激看成是内部的紧张。人们意识到了危及生命安全的人和事件,在内心产生紧张、焦虑与恐惧。例如,一个人横过马路时,对于突如其来的车辆所产生的无奈与惧怕。再次,把应激看成是躯体的唤醒。应激使躯体达到高水平的唤醒,并以此消耗更多的能量,来达到平衡。此观点由汉斯·塞利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最后,把应激看成是交互作用的结果。上个世纪70年代,拉扎洛斯提出应激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在交互作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以上阐述的有关应激概念包含的内容,可以把应激定义为“在警察预想之外出现的与警察具有一定利害关系的人或事件,引起警察发生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应激的产生源于各种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人或事件,这些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人或事件通常称做应激源。

二、警察心理应激的类型

1.根据时间长短进行划分

根据警察体会的心理应激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把应激分成两种形式(见表11-1)。

表11—1 依时间长短划分应激类型

类 型 持续时间 特 点

长期应激 15天至数天 弥漫、持久,但不十分强烈

短期应激 几秒至15天以下 十分强烈,有时达到应激反应极限

2.根据性质进行划分

依据应激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应激分成日常心理应激和极端心理应激两种形式(见表11—2)。

表11—2 根据性质划分应激类型

类 型 应激源特点 反应特点

日常心理应激 源于日常工作,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危害小 引起一般性的焦虑反应,出现轻度睡眠问题,对决策速度和反应速度影响较小

极端心理应激 源于特殊的工作任务,数量少,持续时间短,危害大 一种是出现紧张、恐惧、愤怒、痛苦等情绪体验,动作迟缓,决策缓慢;另一种是情绪稳定,决策速度快,动作反应快

3.根据应激源进行划分

根据应激源的不同,可以把应激划分成4种形式(见表11-3)。

表11—3 根据应激源进行划分

类 型 特 点 影 响

工 作 源于工作,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工作有关 影响较大,有些应激源属于极端类型

生 活 源于生活,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生活有关 影响比较小,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社 会 源于社会,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社会有关 影响比较小,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个 体 源于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个体有关 影响比较大,具有直接性和针对性

三、心理应激发展的阶段

汉斯·塞利认为,有机体对于应激的反应是一个综合化的过程,他将其称为综合适应症候群。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主要经历警觉反应、抵抗和衰竭3个阶段。警觉反应是应激的第一阶段,当有机体意识到应激源出现时,会马上作出反应,动员身体体内部的相应器官对应激进行反应。如果应激源不能马上消失,就有可能过渡到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有机体由于受持续刺激的作用,又苦于无法应对,就会动员机体能量贮备,最终进入最后阶段。如果有机体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而应激源又不消失,有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出现某些疾

第五篇:档案管理学概念

1、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方式和载体的文件。

2、档案的时效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档案会发生失值、降值、增值等 不同的变化。有些档案的价值是有一定时限的特点:它们只在某一段 时间内有着查考作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档案的作用则逐渐减 少,以至消失。这些称为档案作用的时效律。

3、社会档案意识:个人对档案的具体认识以及社会上对档案带有普 遍性的认识程度,这种社会性的观念在档案学上称为“社会档案意 识”。

4、档案机构:档案保管与管理档案工作的机构。按照《档案法》等 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管理的原则,对国家的全 部档案和全国档案工作必须设置全国规模的档案机构进行管理。各级 机关的档案,由机关内设立档案室集中管理,各机关形成的需要长远 保存的档案和历史上形成的档案,则设立各级档案馆统一保管。全国 的档案工作,又由各级档案行政机关统

一、分层监督与指导。这些保 管档案和管理档案工作的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完 整的组织体系。

5、档案室:是各机关统一保存和管理本机关档案的内部机构。是整个机关的组成部分,属于机关管理和研究咨询性质的专业机构。从全国档案工作来说,档案室又是国家档案工作组织体系中最普遍、最大量、最基层的业务机构。

6、档案馆: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是统一保管党组织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所以它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是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7、档案行政机构:党和国家指导和管理档案工作的部门。由于我国 的党、政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因而各级档案行政机构,同样也既

1 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的机构。其基本职责:在统一管理党、政档案 工作的原则下,分层负责地掌握全国档案事务,对全国档案工作进行 监督、检查与指导。

8、档案工作:档案工作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上说,是指档案事业所包括的档案馆工作、档案室工作、档案事业管理工作、档案教育、档案科学研究和出版工作等。 狭义上说,是指档案室和档案馆所从事档案业务工作,即用科学原则和方法管理档案,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

9、档案工作基本原则: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 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便于社会各方面 的利用。

10、综合档案室:统一管理本机关全部档案的档案室,负责对普通档 案、各种专门档案和特殊载体的档案进行统一综合管理。

11、凭证作用:客观的记录了以往的历史情况并保留着真切的历史标记。

12、参考作用:也叫情报价值它记录了人们在各种活动中的思想发展。

13、档案收集: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具体而言,它就是将分散形成或保存在各机关、单位或个人手中的档案及散失在国内(外)的档案,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例行的征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办法,有计划地分别集中到各有关档案馆(室)的活动。

14、档案接收:档案馆(室)收存档案的活动过程。它是整个档案收集工作的中心内容,是档案部门取得和积累档案的主要渠道。

15、档案征集:档案馆按照国家规定征收散存在社会上的档案和有关文献的活动。它是档案馆取得和积累档案史料的必要补充渠道。

16、归档:各机关的文书处理部门或业务部门,由文书工作者将工作、生产活动中形成并办理完毕的文件,整理立卷,定期移交给本机关档案室集中保存的活动过程。即归档就是按照国家规定把档案交给机关档案部门集中保存的过程。

17、优化馆(室)藏:以最低限度的费用消耗,保存社会或机关需要利用的最大限度的档案信息资源。馆(室)藏的优化和丰富是我国馆(室)藏建设的重要内容。

2

18、归档范围:是指办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应当归档及不归档的范围。归档范围主要取决于文件本身的保存价值。

19、馆藏结构:是指组成馆藏的各种档案及资料之间的相互搭配和排列。

20、全宗: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或个人在其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档案的有机整体。

21、联合全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全宗联合体。但是这种联合不是人为拼凑式的联合,而是一种客观的不得已的联合。

22、全宗补充形式:档案馆中常有许多档案无法严格地按照全宗进行管理,或按严格全宗管理起来很不方便的现象,为贯彻全宗原则,就必须对这些档案采用灵活的类似于全宗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我们称之为全宗的补充形式或变通形式。全宗补充形式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全宗,但在实际管理中却作为正式全宗来对待并实施管理。具体的全部补充形式主要可以划分为联合全宗、汇集全宗、档案汇集三种。

23、汇集全宗:汇集全宗又称全宗汇集。一种由若干独立全宗人为地汇集而成的全宗补充形式。其所汇集的全宗,必须是档案数量极少、各自按独立全宗管理起来确实很不方便的小全宗。汇集全宗内部应按各小全宗的重要程度、关系紧密程度等顺序排列,不能将各小全宗的档案真正混淆起来。

24、档案汇集:由若干全宗所属不明或其所属全宗已不复存在的档案汇集而成的一种全宗补充形式。组建档案汇集必须充分考虑档案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所组建成的档案汇集必须有确定的名称(题目),不能组建大杂烩式的档案汇集。档案汇集大体有三种类型:(1)历史事实性档案汇集。(2)逻辑问题性档案汇集。(3)人物性档案汇集。

25、全宗群:由若干具有某种联系的全宗构成的群体。全宗群并不是一个实体性的保管单位,也不是一个确实的秩序层次和管理层次,而是全宗之上的一个“虚类”,一个观念性的概念。全宗群对于档案管理只具有宏观的理论观念性意义,并无实际的管理操作意义。

26、大流水编号法:大流水编号又称顺序流水编号法。即一个档案馆对其所有全宗接进馆顺序用自然整数由小到大顺序编号,第一个进馆的全宗就编为1号,第二个进馆的全宗就编为2号,依次类推。这种

3 编号方法的优点:一是简便实用,且符合唯一性和系统性要求;二是全宗号同时反映全宗进馆的先后顺序和全宗数量。

27、全宗内档案分类:把立档单位所形成的档案,按其来源、内容、时间或其他形式特征,划分为若干类别,使其进一步条理化、秩序化。这一工作一般由档案室承担。

28、个人全宗:个人全宗又称人物全宗。某一著名人物或著名家族所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

29、案卷:档案基本的个体保管单位,是由若干互有联系的文件构成的组合体。立档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在作为档案移交给机关档案部门保存(即归档)之前,均要按照档案部门的要求将其组合成一个个便于管理的案卷(即立卷)。

30、档号: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件号、卷内文件所在页号或件号的合称。通常简称为全宗号,目录号,卷号,页号或件号。档号事档案实体最基本的秩序号,在档案管理中具有基础性管理作用。如果没有档号,档案管理工作就无法正常有效地进行。档号若出现混乱,档案管理活动也将出现混乱。

31、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是一种对立档单位及其全宗档案基本情况进行概况性叙述说明的文字材料,在档案管理和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文字材料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全宗及其立档单位概况的说明书,不仅可用于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观念性的指导,而且可以作为一种介绍报道工具在日后的提供利用工作中发挥作用。立档单位与全宗历史考证一般由档案室负责撰写。

32、档案管理工作:是建立档案实体秩序,使所保存的档案有序化、条理化,为整个档案管理工作创建秩序化的管理对象基础的工作。

33、立档单位:凡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组织或个人,其所形成的档案就可以构成一个全宗,该组织或个人在档案学术语中被称为立档单位或全宗构成者。

34、组织全宗:是一个具有社会独立性的社会组织在其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是全宗的整体性。

35、档案保管期限表:用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档案保管期限的指导性、标准性文件。它是档案馆、档案室鉴定

4 档案的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的依据。

36、直接鉴定法: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直接、具体地审查档案,通常把这种方法称为直接鉴定法。直接鉴定法要求档案鉴定人员逐件审查档案材料,从它的内容、作者、名称、可靠程度等方面,全面考查、分析、确定其价值,不能只根据文件题名、名称、文件目录、案卷题名、案卷目录等确定档案的价值。

37、档案鉴定:所谓档案鉴定,就是指对档案价值的评价和预测,是对档案社会有用性的评价和预测。

38、档案价值鉴定原则:在档案鉴定工作中,要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用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效益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39、档案保管:“保管”一词在档案学中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保管就是指管理;狭义上的保管是指档案管理工作的八项基本内容之一,即对已经整理好已存入库房及其柜架中的档案进行的日常维护、保护性管理工作。

40、档案代理卡:档案代理卡又称代卷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微观管理手段。即预设若干空白的或印有确定栏目的卡片备用,每从库房中调出一个或一组卷号相连的案卷,就随手填写一张代理卡插入在所调出案卷的位置上,还卷时再将其取下。代理卡实际是案卷不在其位时的代替物。

41、全宗卷:全宗卷是对全宗的重要管理工作和手段。各档案馆必须作为一项基本的工作制度建立全宗卷。

42、“八防”:一般是指防火、防潮、防水、防霉、防虫、防光、防尘、防盗,这基本上囊括了对档案实体可能造成的所有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是库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43、档案存放位置索引:是以表册或卡片形式将档案在库房及装具中存放秩序情况如实记录和反映出来,以指引档案工作人员对档案的调取、归还和其他日常管理的一种记录、引导性的管理工具。

44、档案检索: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的存储和根据需要进行查找的工作。

45、档案信息存储:将档案中具有检索意义的特征标识出来,加以编排,形成检索工具和档案信息数据库的过程。

5

46、档案检索效率:在检索过程中满足利用者需要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程度。

47、交替类目:对于具有多重属性的类目,在不同的上位类下均予以列出,以便从不同角度检索该类档案;同时,又要规定该类档案实际的归属类目,以防止同一内容档案的分散。规定的实际归属类目称为“使用类目”,其他虚设的类目称为“交替类目”或“选择类目”。这样既反映了该类目的多重属性,又有效地保证了同类档案的集中。

48、复分表:复分表又称辅助表。为了使分类表简单,对分类表中某些具有共性的类目,从主表中抽出来,分别汇编成各种复分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分类表》中的复分表有两种,一种是适用于整个分类表各大类的,称为通用复分表;另一种是仅适用于某一类目的各下属类目或若干相近类目的复分表,称为专类复分表。

49、《中国档案主题词表》:一部由反映档案内容的主题词和词间关系组成的规范化词典。是进行档案主题标引和主题检索的词语控制工具。主要供档案馆(室)及文书处理部门标引和检索档案、文件、资料之间。

50、限定注释:指明该主题词的使用范围(包括时间或空间),用圆括号注在款目主题词之后,作为该主题词的组成部分。

51、含义注释:说明该主题词的特定内容,用圆括号注在主题词之下,不作为主题词的组成部分。

52、范畴索引:范畴索引又称为范畴分类索引。它是将主表中的全部主题词按照既定的类目分类排列,以便按类查词的一种辅助工具。

53、档案著录: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所谓内容特征,就是指对档案主题的揭示,表现为档案的分类号、主题词、提要等记录项。

54、段落符号式:将著录项目分为若干段落,每个项目之间用符号区分开来的著录格式。这种格式每一著录项目的字数不受限制,并与《文献著录总则》的规定相一致。

55、文件编号:文件制发过程中由制发机关、团体或个人赋予文件的顺序号。包括发文字号、科研实验报告流水号、标准规范类文件的统编号和图号等。

6

56、档号:档案馆(室)在整理或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对档案的编号。通常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案卷号、件号或页号。

57、档案标引:在档案著录过程中,对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和选择,并赋予其规范化检索标识的过程。

58、概念转换:在确定了文件的主题概念之后,应将其转换为检索语言标出,这个过程即为概念转换。

59、目录:将档案的著录条目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的检索工具。 60、索引:将档案及其组合的某一内部或外部特征及其出处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排列起来的检索工具。

61、指南:以文章叙述的方式,综合介绍档案情况的一种工具。如全宗指南、专题指南和档案馆指南。

62、案卷目录:以案卷为单位,依据档案整理顺序编制而成的检索工具。

63、案卷文件目录(全引目录):案卷文件目录又称“卷内文件目录汇集”或“全引目录”。它将全宗内的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汇集成册,兼有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之功能。

64、全宗目录:一种介绍档案馆所有全宗状况的检索工具。它的内容包括全宗的名称、全宗号、全宗内案卷数量及起止年代。

65、主题目录:根据主题法的原理,将档案的主题按字顺排列的一种目录栏。

66、档案馆指南:全面、系统介绍馆藏档案情况的工具书。又称全宗介绍。

67、全宗指南:揭示档案馆内某一全宗档案情况的工具书。又称全宗介绍。

68、专题指南:介绍和报道档案馆中反映某一特定题目档案的工具书。又称为专题介绍。

69、检索策略:人们进行检索的方案和计划。

70、查全率:档案检索满足利用者要求的全面程度,即检索出的有关档案与全部有关档案的百分比。

71、查准率:档案检索满足利用者要求的准确程度,即检索出的有关档案与检索出的全部检索档案的百分比。

7 7

2、分类目录:是根据体系分类法的原理,以分类号为排检项,依据档案分类表的体系组织起来的一种检索工具。

73、档案提供利用工作: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亦称档案利用服务。档 案馆(室)以所收藏的档案文化财富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 直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一项业务活动。 7

4、档案证明:档案馆(室)根据有关档案用户的询问和申请,为核 查某种事实,根据馆藏(室)档案中记载情况而摘抄编写的一种书面 证明材料。制发档案证明,是档案收藏部门开展档案提供利用服务的 方式之一。

75、档案咨询服务:档案收藏部门答复用户询问、指导其利用档案信 息资源的一种服务方式。

76、档案阅览服务:档案馆、室在特定的场所开辟阅览室,向有关档 案用户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这是目前我国档案收藏部 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一种主要形式。

77、档案展览与陈列服务:档案收藏部门按照一定的主题以展出档案 原件或其复制品的方式,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藏中有关档 案的内容与成分的一种具体方式。

78、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工作:档案用户需求研究工作,是档案利用服 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在深入调查、 掌握档案用户需求材料的基础上,揭示各类用户的需求特点与规律的 一项业务活动。

79、学术利用需求:在档案中查找有关学术研究所需的档案信息材料, 是一种推理性的利用。

80、实际利用需求:在档案中查找可以直接用于工作、生产或科研等 方面的相关信息材料,这种利用需求主要同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科 研管理等有关。

81、开放档案:一般可以公开的和保密期满的档案,解除“封闭”向 社会开放,允许档案用户在履行简便手续后,即可通过一定的方式, 进行开发利用。

82、档案解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解除档案文件上原来的保密等级, 使之成为可以向社会公开开放的非保密档案。

8 8

3、档案降密:通过一定的方式与方法,降低档案文件原有的保密等 级。

84、档案编研:档案工作人员以馆(室)藏档案为基础所进行的编辑 和研究工作。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编辑档案史料和现行文 件汇编,编辑档案文摘汇编,编写档案参考资料,编史修志。 8

5、档案文摘:对档案原文的缩写,它以简练的文字概要地揭示档案 文件的主要内容,是一种档案的次文献。档案文摘可以作为一种检索 工具编制和使用。

86、档案参考资料:根据档案内容加工编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如大事 记、组织沿革、专题概要、会议简介、统计数字汇集等。它所提供给 利用者的不是档案原件或复制件,而是对档案内容经过研究、综合而 加工编写成的作品。

87、大事记:按时间顺序记载一定范围内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 的参考资料。

88、组织沿革:系统记载一个机关、地区或专业系统的体制、组织机 构和人员编制等方面变革情况的参考资料。组织沿革有两个突出的特 点:即内容的专题性、事实的连续性。

89、专题概要:用文章叙述的形式简要说明和反映某一方面的工作、 生产或其他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 90、会议简介:简要叙述会议过程和基本情况的档案参考资料。是将 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编写成介绍材料,对于利用者了解会议简况、总 结工作经验、查证某一问题或筹办新的会议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9

1、统计数字汇集:以数字的形式反映一定地区或某一方面基本情况 的参考资料。统计数字的汇集把档案中分散记述的各方面数据按专题 汇集起来,具有数据集中、系统、内容简单明了等特点。 9

2、档案文献编篡:按照一定的作者、专题或文种等特征,把档案文 件选编成册,在一定的范围使用或公开出版。

93、档案登记:对档案管理活动中所有重要的事实、行为和数据进行 随时随地的记录的过程。其内容总体上可分为档案状况登记和档案工 作登记两部分。

94、档案统计设计:是档案统计工作的前期准备阶段,实际上包括决

9 策与设计两个步骤,即作出实施某次具体统计行为的决策,并根据决 策提出的任务和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

95、档案统计:运用一系列专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对档案工作领域 中的种种现象、状态、趋势等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研究,为工作决策 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96、统计整理:统计工作全过程的“中间制作”阶段。即对经统计调 查所获取的原始数据进行分组、归类、审核、计算等处理,使之规范 化、系统化的工作活动。其目的是为下一阶段的统计分析提供系统、 规范的数据。

97、统计分析: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即对统计整理的结果进行分析、 研究、最终形成统计结论的工作。

98、人事档案: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直接产生出来的,是能够反映个人的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并且是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历史记录。人事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它主要包括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学生档案、军人档案等四大类。 9

9、人事档案正副本:人事档案分为正本和副本。人事档案的正本是 由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全部人事档案材料构成。人 事副本是由反映一个人主要情况的材料构成,副本内容的材料,通常 是由正本中的履历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学历材料、审查结论 材料、处分决定、任免材料、工作级别等主要材料的重复件或复制件 构成。

100、人事档案的收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本机关人事管理权限 的范围及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范围,将有关部门形成的人事档案集中 起来,统一保管的工作。

10

1、人事档案鉴别:人事档案管理部门根据人事档案的归档范围、 要求、对收集起来归档的文件进行审查甄别,判定文件真伪和保存价 值,确定能否归入人事档案。鉴别工作是维护人事档案材料真实性的 重要手段,是人事档案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10

2、人事档案的整理:将收集起来并经过鉴别的人事档案,按照有 关规定和要求,以个人为全宗,进行分类、排序、编号、登记目录、 技术加工、书写卷名和装订成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对档案内容进

10 行补充的活动。

10

3、人事档案的清理:为了落实党的干部、知识分子、侨务等方面 的政策,机关人事档案部门需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及组织对某一人员 问题的复查、平反结论,或对原处分决定的改正意见,把存入人事档 案中的冤、假、错案材料和未查证核实的材料清理出来,分别进行处 理。同时,存入新的复查平反结论或改正处理意见,使人事档案内容 能真正反映本人的真实面貌。这样一种清出、存入档案材料的活动, 叫做人事档案的清理工作。

10

4、人事档案调整底账:人事档案部门除了坚持日常登记工作外, 还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档案的收入、转出登记帐进行清理调整,这项 工作称为调整底账。

10

5、人事档案的转递: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 部门与形成人事档案材料部门及利用部门之间转出和接收人事档案 或人事材料的活动。它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一项经常性的业务。 10

6、会计档案:机关、企事业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报表等具有保存价值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10

7、会计档案整理:将零散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得会计文件、通过科学的分类、组合、立卷、排列和编目,组成一个有序体系的过程。 10

8、声像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军事等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以音响、形象等方式记录信息的特殊载体,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亦称音像档案、视听档案。

10

9、照片档案:照片是采用感光材料,利用摄影的方法形成的单个画面。照片档案是一种专门性档案。

110、磁带录音、录像档案:利用电生磁原理、磁记录设备可将记录的信息转变成信息号,使文件载体的磁性层发生选择性磁化来保存信息;通过磁重放设备又将文件载体磁性层上的磁信号转变成电信号重放出来。通过这种磁记录形成录音、录像磁带,把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东西留存下来就是录音、录像档案。

1

11、电子文件: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之中,

11 依赖计算机系统存取并可在网络上传输的文件。

1

12、电子档案:将电子文件归档后即形成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全 部信息是以数字式代码加以存储的,信息的编码和解码过程都由计算 机完成;利用时须借助计算机等机器设备转换或成原有的文字或图像 形态,因此人们亦称电子档案称为“数字式档案”。

1

13、电子文件逻辑归档:电子档案归档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存储位置而实现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1

14、电子文件物理归档:电子档案的一种方式,是把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电子文件集中传输到独立的或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从而实现向档案部门进行移交的过程。

1

15、电子档案整理工作:是指在计算机中对文件分门别类,形成一个逻辑系统的过程。

上一篇:酒店各岗位职责范文下一篇:酒店年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