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创业能力的研究

2022-09-10

工作室一般是指由个人或几个人建立创意生产和工作的空间, 形式各异。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起源于1919年德国包豪斯学院创设的作坊制, 最初用于培养艺术设计人才。其办学思想的核心是让知识与技术相结合。这种教育理念对于现代设计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 我国部分美术学院以及一些综合性大学的设计学院都纷纷开始探索工作室教育模式。工作室创业热情也在综合性大学日渐兴起, 因为工作室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唤醒学生主体意识,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实践, 这种教学加实践的模式深受高职院校师生的欢迎。本文基于艺术类专业设计工作室模式的实践, 以培养和提升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为基础, 探讨艺术设计类工作室的创业如何提高品质, 赢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

一、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模式的政策基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 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要求, 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重要部署, 普及创新创业教育, 健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提升大学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二、艺术类专业工作室创业教育模式特点

(一)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自己的学科独特性, 创新机制是艺术设计行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和要求。艺术市场发展迅速, 信息瞬息万变, 如果不能把握市场导向, 不能用新的知识结构去讲解, 必然会导致课堂教育和市场的脱节。工作室的模式可以很好的避免此缺陷的存在, 在教学模式上把设计工作室为载体, 把教学、专业课程、项目实践融为一体, 将传统课堂以教师教学为主, 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实践学习为主。在专业基本理论学习的基础上, 以项目为主导, 以专业技术实践应用为核心, 将实践与教学紧密集合。学生在承接和操作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术的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生产实践中, 缩小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在教学组织上, 工作室教学组织形式开放, 以学生自主自愿加入为主, 教师与学生以项目为载体核心, 构成工作小组。在教学实施上, 根据创新创业的市场现状和需求, 以专业优势为依托, 带动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灵活应对市场的化。

(二) 艺术类工作室的创办要求

艺术类工作室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要求更高, 其一表现在工作室的内部环境和装潢上。艺术行业要求有较高的设计审美, 和较高的设计水准, 工作室内容如果设施陈旧, 装潢过时破旧, 将会导致甲方对工作室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很可能导致项目接洽不顺利, 甚至对工作室有偏见, 进而使得项目流产, 终止。但学校工作室的创办将需要学校加大设备投入, 提高设备环境的质量。其二, 工作室所有电子设备必须具有较高的配置, 能安装并且顺利快速运行较大的三维作图软件。设计行业中如果软件落后, 做出的图纸效果将大打折扣, 也会影响到所做项目的最后成效, 影响工作室在市场行业中的信誉。

三、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创业模式的实践现状

(一) 艺术设计创新实践教学缺乏学科特色

艺术设计学校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教学设施落后陈旧等问题, 这些问题都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多样化、实践性目标的实现产生了阻碍作用。创新实践平台管理方法滞后, 缺乏多样性, 特别是在实践项目选择、实践平台利用率上, 缺乏与行业前沿的有效衔接, 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工作室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展示效果不佳, 在行业中处于中底段的档次。

(二) 工作室项目来源不稳定, 运行效果差。

高职院校学生以学业为主, 在完成繁重的课业外有较少的时间去做项目。项目本身实施结果较差, 同时也导致恶性循环, 项目来源不稳定, 时有时无, 项目也多数是在教师指导下才能完成。一些项目必须在学校为背景的情况下去完成, 但学校人力资源有限, 无法长期服务与各个创业工作室, 工作室内部必须独立培养能够支持拿到项目的人才, 但往往这种学生人才欠缺, 导致工作室项目不能长期稳定。

(三) 缺乏市场竞争力, 创新创意转换力差

以学校为背景机制的工作室多数缺少市场竞争力, 在管理上和市场行业中的企业差距大, 因竞争力低, 经济收益也相对较差, 这种情况的持续存在严重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业激情。新的创意也无法较快的转化为成品, 也偶有项目无法实施, 或者, 因为经验缺乏, 导致项目实施到一半便发现严重问题, 导致项目无法继续运营。反复修改打磨浪费极大的人力物力, 同时给甲方印象不佳。

四、设计专业工作室创新能力的提升要点

基于以上的问题, 工作室创业模式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增强审美与创新意识

创新是引领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创新能力更是贯穿艺术设计始终的基本素养。艺术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在于设计创意和艺术设计服务能力,

艺术设计本身实践性强, 所包含的学科知识体系又具有广泛性。从艺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能整合上, 来激发学生的创意想法, 来渗透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认知理念向实践成果的转化, 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 按照市场企业流程管理工作室

在教师和学校相关领导的带领下, 参观和学校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 将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到创业工作室模式中, 企业管理对一个新工作室的创办初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和市场企业经营有极大的不同, 高职院校学生的时间比较自由, 不固定, 往往在做项目的过程中穿插各种活动。导致项目进行缓慢, 或者效果差, 创意被打断或者中断。使用企业管理的时间观念综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制定出严格工作时间与奖惩机制, 将能很好的规范工作室的管理, 提高项目运行效率和效果。

(三) 将实践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扩大宣传力度, 提升市场知名度

将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 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校企合作新领域, 借助于项目化实践运作过程, 学生能够从自我角色体验上, 增进对市场岗位的了解, 提升自我的协作能力、岗位设计适应力, 特别是在职业素养养上, 创新能力获得锻炼和提升, 为后期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用多种方式扩大宣传力度, 例如在网络注册公司, 并且投放网络广告。在学校的经济支持下引发宣传单、宣传册, 并且参加行业展会, 展示自己的优秀作品, 增加行业中的知名度。同时, 提高了工作室在高职院校的口碑, 打响了企业品牌与知名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拓展了社会实践渠道, 发掘了学生潜能。

五、展望与小结

综上所述, 艺术类创业工作室是深化实践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新生事物, 是一种集实践性、主体性、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于一体的组织形式, 不仅是一个研究、教学、实践的场所, 也是一个具有市场经营功能的综合性场所。工作室创业模式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实践的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增加学校在行业中的知名度, 学生可以在学校接触到真实的设计公司的操作流程, 也为以后毕业后的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作室如果创业成功, 也会成功留住优秀学生, 继续执导下届学生的实践实习, 为老师和学校节约人力资源, 效果也比单纯的灌输式教育好。

扎实的以实践创新为基础, 努力推行设计类创业工作室成功开展和运行, 提升工作室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抓住市场和机遇, 把高职院校工作室的创业作为学校重要工作去落实, 把学生实践与行业市场结合作为重要导向, 必能提高本身院校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同时创业成功的工作室也可作为一个高职院校推广范本, 提供给同等院校做研究成果的参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行业的发展, 设计类工作室在各个高职院校中成功开展, 但是创业成功的设计类工作室并不多, 基于这种现状, 本文在综合研究文献和高职院校工作室经营现状上提出如何尽快提升工作室的创业能力, 提高创新能力, 并且提升工作室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工作室,创业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长沙: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38-39.

[2] 凡欣, 杨燕群.工作室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平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12) :39-40.

[3] 孙以栋, 金阳.基于“校企合作”的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装饰, 2007 (07) :137-138.

[4] 胡昌送.刍议行业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定位[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106-107.

[5] 刘咏松.构建校企合作背景下的“设计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J].新西部, 2010 (04) :179-180.

[6] 储艳洁, 任磊.工作室教学模式: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探索[J].上海商学院学报, 2009, 10 (06) :69.

上一篇: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选择下一篇:SA106-C下降管热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