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审计内容范文

2022-06-13

第一篇:净资产审计内容范文

净资产审计需提供资料清单

备查类资料:

1、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2、公司章程、协议;

3、单位基本情况、组织结构图(包含与关联公司关系);

4、设立、变更验资报告;

5、上年度审计报告;

6、财务会计制度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

7、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报表附注;

8、股东会、董事会决议及其它重要的资料; 财务类资料:

1、总账、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凭证;

2、所有银行账户清单、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3、科目余额表(至最末级);

4、现金盘点表;

5、应收帐款、其他应收款明细表及账龄情况(须注明对方单位名称、联系地址);

6、存货清单(需标明名称、数量、单价、总金额等);

7、固定资产分类及明细清单、折旧表(需标明固定资产名称、数量、购置日期、原值、预计残值、使用年限、折旧额、净值);

①房屋建筑物(房产证、购进付款发票复印件、自建房屋预决算报告、竣工验收报告书); ②设备(行驶证、购进付款发票复印件、购进安装合同); ③固定资产清单;

8、无形资产清单,及相应的权属证;

9、待摊费用及长期待摊费用清单;

10、短期借款(借款合同、借据、银行进帐单、贷款证、抵押担保资料);

11、应付帐款、其他应付款明细表(须注明对方单位名称、联系地址);

12、未交税金(纳税申报表、完税凭证);

13、相关收入、成本等重要经营合同、协议,房屋租赁合同;

15、制造费用、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明细表;

第二篇:固定资产审计

任务五

固定资产审计

一、确定固定资产审计目标; A 内控是否完善

B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固定资产是存在的。 C所有应记录的固定资产均已记录。

D记录的固定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

E固定资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已恰当记录。 F固定资产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对比:一般审计目标分为九项:①总体合理性;②真实性;③完整性;④所有权;⑤估价;⑥截止;⑦机械准确性;⑧披露;⑨分类。这九项适用所有项目。

二、审计程序

1、初步评估风险

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以下比较,并考虑有关数据间关系的影响,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

1)分类计算本期计提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并与上期比较。

2)计算固定资产修理及维护费用占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并进行本期各月、本期与以前各期的比较。发现差异,进一步调查并获取充分的解释和恰当的佐证审计证据

2、内控制度的测试: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流程,了解内控制度,进行被审计单位的内控测试

3、实质性程序的分析

三、案例分析

基本案情1:审计人员对某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审查时,发现下列问题:

2008年9月购入专用设备一台,买价300 000元,共发生运杂费2 000元和设备安装费2 500元,两笔费用都计入管理费用。专用设备于该年9月投入使用(该设备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折旧,年折旧率为10%)。

分析要点:指出上述处理存在的问题,并作账务调整。

答案提示:存在固定资产的计价错误。购入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运杂费和安装调试费。由于计价错误,将会影响到本损益及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项目及折旧额。现调整如下:

应补提的折旧数=4 500×10%×3/12=112.5(元) 借:固定资产 4 500 贷:累计折旧 112.50 以前损益调整 4 387.50 基本案情2:审计人员在审查2008年11月基本生产车间设备计提折旧情况,在审阅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时发现以下情况: ⑴ 10月末车间计提折旧额为14 000元,年折旧率为6%;

⑵ 10月末购入设备一台,原值20 000元,已安装交付使用;

⑶ 10月份将原来未使用的一台设备投入车间使用,原值为10 000元; ⑷ 10月份交外单位大修设备一台,原值50 000元;

⑸ 10月份技术改造设备一台,当月交付使用,该设备原值为200 000元,技术改造支出50 000元,变价收入20 000元;

⑹ 11月份该车间设备计提折旧21 000元。

分析要点:该企业10月份计提折旧无误,验证11月份计提折旧数是否正确。 答案提示:审计人员依据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验算该车间2008年11月份应提折旧额:

14 000+[20 000+10 000+(200 000+50 000-20 000)]×6%/12=15 300(元) 该企业多提折旧额=21 000-15 300=5 700(元) 审计人员对有关会计人员询问后证实,多提折旧系会计人员计算差错所致,建议企业将多提折旧予以冲回,账务调整如下:

借:累计折旧 5 700 贷:制造费用 5 700 基本案情3:审计人员对某公司固定资产进行审查时,发现下列问题: 2008经批准出售车床一台,原价57 000元,已提折旧12 840元,净值44 360元,出售所得价款35 560元,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35 560 贷:营业外收入 35 560 借:累计折旧 12 840 营业外支出 44 360 贷:固定资产 57 200 分析要点: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审计结果编制调整分录。

答案提示:固定资产清理会计处理错误。出售固定资产业务,均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正确的会计分录为:

借:固定资产清理 44 360 累计折旧 12 840 贷:固定资产 57 200 借:银行存款 35 56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5 560 借:营业外支出 8 8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8 800 该公司会计处理错误,但不影响资产和收益,不必进行调整。

基本案情4:审计人员审查F公司自营建造的厂房时,发现其账面所列投资额与现实状况存在较大出入,怀疑该公司可能将工程支出挤入了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审计人员查阅了本的产品成本及管理费用,发现该公司某产品1月至6月的单位成本水平高于以往任何时期,同期的管理费用也高于正常情况。根据这一线索,审计人员详细审阅了该期间的生产领料单,发现领料单中所记录的原材料20吨总额50万元实际用于在建工程。审计人员通过对照工资分配表上的姓名,发现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列入了同期管理费用,共计100 000元。

分析要点:指出F公司在建工程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审计意见。 答案提示:审计人员认为该公司将在建工程支出列入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混淆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界限。虚增当期费用,影响了当期损益,也造成在建工程成本计算不真实。建议F公司冲回多计的生产成本及管理费用,调整在建工程成本。调整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 685 000 贷:库存商品 500 000 管理费用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5 000 基本案情5:注册会计师张红审计夏华股份有限公司2008会计报表时,了解到该公司固定资产的期末计价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008年末该公司部分固定资产有关资料及会计处理情况是:

设备A:账面原值10万元,累计折旧零,减值准备零,该设备因长期未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经认定其转让价值为2万元。夏华股份有限公司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设备B:账面原值200万元,累计折旧50万元;已提取减值准备150万元,该设备上已遭毁损,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在上年已全额计提减值准备,夏华股份有限公司本又计提累计折旧3万元。

分析要点:指出上述夏华股份有限公司的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处理?

答案提示:对于设备B,只有当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长期闲置不用,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再使用,且无转让价值的情况下,方可计提全额准备,而夏华股份有限公司的该设备虽然由于闲置不用已无使用价值,但仍有转让价值2万元,因此,不符合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条件,夏华股份有限公司全额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将会使企业的费用多计、利润少计、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减。应冲回所计提的减值准备,同时考虑该项调整对当期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

对于设备C,企业的固定资产在遭受毁损,以至于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时,应在按规定程序核准报废处理前,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而且在对资产计提了全额减值准备后不再计提折旧,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夏华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未对此设备进行处理,反而计提了2万元的累计折旧。此做法将会使企业费用虚计、利润少计。注册会计师应建议首先将计提的累计折旧冲回,并按规定程序处理该设备,同时考虑该项调整对当期利润及所得税的影响。

基本案情6:注册会计师张红、李利审计夏华股份有限公司2008会计报表的固定资产项目时,发现2008公司对综合办公楼进行了较大的改建,并于2008年7月投入使用,改建总支出为400万元。在改建过程中实现变价收入50万元,改建后预计可使用年限为15年。截止7月31日原办公楼的原值为800万元,累计折旧为400万元,已使用年限为20年,剩余使用年限为20年。夏华公司对于改建后的办公楼仍采用40年计提折旧。

分析要点:指出上述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处理? 答案提示:《企业会计制度》第三十六条规定:企业因更新改造等原因而调整固定资产价值的,应当根据调整后价值,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按选用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因此,夏华股份有限公司的上述事项,是在原有固定资产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改善或扩大了原有固定资产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能力,故此,应根据原有的剩余账面价值加上新支出作为新的原值入账,即800万元-400万元+400万元-50万元=750万元,并根据此原值扣除预计的净残值后,按改建后的预计可使用年限即15年计算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

基本案情7:注册会计师张红、李利对夏华股份公司2008年会计报表中“固定资产及累计折旧”项目审计时对该公司2008固定资产增加、减少情况实施了必要的抽查,并对实物资产进行了抽盘。根据固定资产实物盘点资料记录,非生产用东风140汽车账面20台,实际盘点16台。经查阅有关资料及向有关人员调查,了解到这4台汽车已于2008年6月20日变卖,实际收款48 000元,并将实际收到的价款计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这4台车变卖时的账面原值为220 000元,累计折旧170 000元,净值为50 000元,该固定资产月折旧率为10%。分析要点:指出上述交易事项存在的问题及应如何进行调整。

答案提示:

存在问题:1.由于变卖的固定资产未减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造成多计提折旧6个月,计22 000元(220 000×10%)

2.变卖出售固定资产收入48 000元,应记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不能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3.固定资产出售应作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

为此,应建议夏华股份有限公司首先冲回多提的折旧,即:

借:累计折旧 22 000 贷:管理费用——折旧费 22 000 然后,根据上述说明进行如下调整:

借:固定资产清理 72 000 累计折旧 148 000 贷:固定资产 220 000 借:其他应付款 48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8 000 借:营业外支出 24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4 000 基本案情8: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某公司账目时,发现现金支出日记账的一项摘要栏记录有“付拆除设备劳务费600元”,在“库存现金收入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收入日记账”中却没有发现相应的记载。注册会计师怀疑该公司可能将报废固定资产的清理收入转入了“小金库”。注册会计师首先审阅该记账凭证,其原始凭证为一张领导批准的白条“支付给王某设备拆除费600元”,该公司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 600 贷:库存现金 600 同时,注册会计师审查了该公司的固定资产明细账,发现本月份的一张凭证的摘要栏记录有“报废设备一台”,调出该凭证,其会计处理为:

借:累计折旧 80 OOO 营业外支出 20 000 贷:固定资产 100 000 根据调查,该设备已经被运往LM公司,而且LM公司出价40 000元购买该报废设备,并有该公司的白条收据。

分析要点:被审单位上述的会计处理表明了什么?指出被审单位应如何进行调整? 答案提示:上述事实表明,该公司在清理固定资产过程中,通过将清理支出记入管理费用,而将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转入“小金库”,在账务处理上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以掩人耳目。

建议被审单位作如下调账分录为: (1)调整支付拆除费

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贷:管理费用 600 (2)收到清理收入

借:库存现金 4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000 (3)计算应交营业税金 ( 40 000×5%=2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 000 (4)调整营业外收支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 000 贷:营业外支出 20 000 (5)结转清理结果

借:固定资产清理 17 400 贷:营业外收入 17 400 常见固定资产错弊:

1.未按标准和原则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 2.固定资产分类不正确 3.固定资产计价错弊 (1)计价方法错误;(2)价值构成错误;(3)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4.固定资产修理业务及其支出不真实、不合理。

5.企业不按照国家有关财务制度规定提取折旧,以通过扩大或缩小折旧费用最终达到减少或扩大利润的目的。其主要表现在:

(1)未按规定的范畴计提折旧(2)未按规定选用折旧方法 (3)未按规定确定折旧年限(4)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随意变动

(5)固定资产的净残值预计不符合规定(6)月折旧额的计算不真实、不正确

第三篇:资产清查工作审计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的有关要求,顺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任务,会计师事务所应组织业务的骨干参与资产清查工作。根据资产清查的目的及特殊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资产清查工作。

一、基本情况

本次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由各级财政部门按财务隶属关系组织本级政府管辖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财政部将成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小组”,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并组织开展中央级资产清查工作。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资产清查工作。

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成立资产清查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地区资产清查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具体组织机构和职责,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执行确定。

二、审计目的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文件的规定,资产清查的审计目的是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现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在行政事业单位以20xx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全面清查资产、负债及收支的基础上,对相关会计记录和资料进行审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溢、资金挂账的准确性、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

三、审计范围

(一)被审计单位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相关文件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纳入本次资产清查范围的单位包括:

1、20xx年12月31日以前经机构编制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的、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2、执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并同财政部门有经费缴拨关系的社会团体等单位。 行政单位附属的未脱钩经济实体,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兴办、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列入此次清查范围,但须根据本方案规定上报相关数据。

(二)审计资料范围

1、资产清查基准日的会计报表。

2、各单位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内部控制制度。

3、各单位会计账簿、会计凭证及相关文件等。

4、各单位按照资产清查文件规定编制的基础表、报表及申报清查损溢的相关证明材料。

5、资产清查审计过程中需要的其他资料。

四、审计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协助、配合资产清查部门做好政策、规定解释;协助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资产清查工作。

会计师事务所要完成对主管部门及其所属单位的审计工作,并出具各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和汇总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出具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和单位申报的损溢及经济鉴证意见的准确性、可靠性承担责任,对个别事项出具经济鉴证意见。

五、工作要求

(一)资产清查工作机制

财政部门与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建立定期沟通制度、固定联系人制度与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1、定期沟通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定期(具体按照本级财政部门有关要求执行)将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通过电子邮件或书面形式进行汇报。内容主要包括各参审所(审计小组)目前的工作进度,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需要资产清查部门协调的事项。 如遇重大问题,财政部门可随时召集会议。

2、建立固定联系人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应明确资产清查审计工作的总负责人和对各单位进行审计的项目负责人。?

3、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

各项目小组在工作中遇到的重大、紧急的、需及时与有关各方沟通及协调处理的问题,经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清查审计总负责人提出初步意见后,以重大问题报告的形式随时向财政部门提交。

(二)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职责

1、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咨询和指导;

2、按照资产清查部门制订的总体审计方案完成专项审计工作;

3、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交事务所经济鉴证证明、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等有关资料;? ?

4、完成资产清查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六、审计主要依据

(一)?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1、《行政单位财务规则》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3、《行政单位会计制度》

4、《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5、《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6、《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7、《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

资产清查工作审计方案第2页

则》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有关规范性文件:

1、《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

2、组织资产清查的组织单位制定的相关文件

七、审计方法

本次资产清查审计主要采取盘点、函证、检查、计算、询问等审计方法。

1、银行存款、往来款项、投资及借款主要进行函证,对于银行存款及借款要求全部进行函证。

2、实物资产主要进行盘点。

3、资产损溢主要进行检查、复核、鉴证、盘点等,对资产损溢要求一笔一审。

八、重点审计领域

(一)资产类

1、货币资金

主要是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的余额是否正确。

(1)对库存现金的清查,应当查看库存现金是否超过核定的限额,现金收支是否符合现金管理规定;核对库存现金实际金额与现金日记账户余额是否相符,如有差异,应说明原因;编制库存现金盘点表及现金倒轧表;对库存外币依币种清查,并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汇价的中间价折合为人民币金额。

备用金余额加上各项支出凭证的金额应等于当初设置备用金数额,对单项备用金余额较大的,应由持备用金的相关人员予以签字确认。

(2)对银行存款,主要清查各单位在金融机构开立的人民币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以及经常项目外汇账户、资本项目外汇账户的情况。检查各单位在开户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各种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中该单位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根据银行存款对账单、银行询证函、存款种类及货币种类逐一查对、核实银行存款金额。检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未达账项的真实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合记账本位币所采用的外汇市场汇价是否正确,折算差额是否已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 ?a.?存款明细要依不同银行账户分列明细,应当区分人民币及各种外币; ?b.?定期存款应当索取银行定期存款单予以检查,并取得复印件; ?c.?各项存款应当由银行出具证明文件如询证函回函、对账单等; ?d.?外币存款应当按外币币种及银行分列; e.?银行存款列有利息收入时应当详加注明。

2、应收款项(暂付款)应收款项的清查内容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 (1)清查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预付账款(暂付款)时,索取各单位与对方单位金额核对一致的对账确认单或向对方单位发函询证;对有争议的债权要认真清理、查证、核实,重新明确债权关系;对长期拖欠款项,要查明原因,了解催收情况。中介机构要做好有关取证工作;

(2)索取各单位职工个人借款明细表,对借款金额较大的应由该个人签字确认; (3)分析应收及预付款项的账龄、检查回函确认或不确认的情况以及坏账损失的确认情况,索取坏账损失的相关依据。

3、对外投资

(1)对国库券、各种特种债券、股票及基金进行清查,取得股票、债券及基金账户对账单,与明细账余额核对;盘点库存有价证券,与相关账户余额进行核对;

(2)对其他单位投资的清查,索取有关投资的合同、协议、章程,以及有关政府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确认目前拥有的实际股权、原始投入成本、所占股权比例、历次分红情况等;

(3)对已纳入汇总、合并范围的法人主体,需单独进行资产清查,编制资产清查报表并出具资产清查报告。

?

4、存货(库存材料)

存货的清查范围主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1)要求各单位配合中介机构认真组织清仓查库,原则上要求对所有存货全面清查盘点; (2)对长期外借未收回的存货,可以进行实地盘点或向对方单位实施询证,并查明未收回原因,检查各单位催收情况及是否按规定作价转让;

(3)代保管物资要各单位提供代保管单位确认的清查明细表; (4)重点核实存放时间长、闲置、毁损和待报废的存货。

5、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要求各单位配合会计师事务所认真组织清查,原则上对所有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 (1)对固定资产要检查固定资产原值、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关注固定资产分类是否合理;详细了解固定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等;

(2)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要检查相关租赁合同;检查各单位账面记录情况,检查是否已按合同规定收取租赁费;

(3)对临时借出、调拨转出但未履行调拨手续的和未按规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资产,要求各单位收回或者补办手续;

(4)对清查出的各项账面盘盈(含账外资产)、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5)检查房屋、车辆等产权证明原件并取得复印件,关注产权是否受到限制如抵押、担保等,检查相关取得的相关合同、协议;

(6)对批量购进的单位价值低的图书等,如果被资产清查单位无法列示明细金额的,按加总数量清查核对实物,按总计金额填列固定资产清查明细表,并注明总数量。

(二)负债类

负债的清查包括各行政事业单位的流动负债、长期负债,以及账外负债,要求核查负债的性质、种类、金额和合法性。对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作为本次清查资产损溢处理。

1、借入款项

借入款项包括向财政部门、上级单位、金融机构的借款和向其他单位借入有偿使用的各种款项。借入款项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向银行和其他债权人单位发函询证;索取相关借款协议或财政部门、上级单位的相关文件;核实借款数额、借款条件、借款日期、还款日期、借款利率;测算借款利息计提是否充分,有无欠息与逾期未还情况,如有欠息是否已足额预提。

2、应缴预算款

应缴预算款主要包括应缴财政预算的各种款项,如非营利组织的预算管理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和其他按预算规定上缴预算的款项。应缴预算款清查时重点关注是否按照财政规定的缴款方式、缴款期限及其他缴款要求及时办理缴库,有无缓缴、截留、挪用或自行坐支的现象。

3、应缴财政专户款 应缴财政专户款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上缴财政专户的各种预算外资金,按预算外资金的类别列示明细。核查重点同“应缴预算款”。

4、应付款项(暂存款) 应付款项(暂存款)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待结算款项,应按暂存款项的类别或单位、个人列示明细;与对方单位进行对账,核实金额和性质。重点关注是否将应纳入单位收入管理款项列入暂存款项,是否存在长期挂账未及时清理结算的情况。

5、应交税金

应交税金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交纳的各种税费,按应交纳的税费种类列示明细;查阅相关纳税认定、纳税通知、纳税优惠等文件;核对有关会计期间完税证明,对期末未交税金余额复核其是否正确,列示是否允当;关注是否存在税收罚款的情况。

(三)收支类

收支类清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检查资产清查期间的收支数额是否真实反映会计期间的收支情况,对重大跨期现象予以调整。

(四)其他事项

1、各单位资金往来

以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采取倒轧的方式对各项账务进行全面清理,要求各单位做好内部账户结算和资金核对工作。要做到内部各部门之间、上下级单位之间往来关系清楚、资金关系明晰。

单位内部往来款项原则上不能作为资产清查损溢申报。但为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控制单位的“家底”,如实反映单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资产状况,内部的单方挂账在同时取得下列证据时可以作为资产清查损溢:

(1)单方挂账产生的内部证据,包括:会计核算有关资料和原始凭证;相关经济行为的业务合同;形成单方挂账的详细原因;

(2)债务方提供的不承认此笔挂账的理由; (3)中介机构对该笔挂账的经济鉴证证明。

2、资产损溢

中介机构在资产清查中发现的资产损溢,应按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有关政策的规定予以确认;

对清理出来的各种由于会计技术性差错造成的错账,应当根据会计制度关于会计差错调整的规定自行进行账务调整。

3、文物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固定资产,由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管理和收藏的单位负责清查登记。对文物原则上只登记实物量。一些有价文物可以按照国家文物局、财政部(89)文物计字第877号文发布的《文物、博物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第28条的规定办理:“对现有文物藏品,凡能够估价的都要估价入账;无法估价的,可登记品种、等级和数量。对于新征集的文物,应按实际收购金额入账;对接收捐献的文物可估价入账”。

4、或有事项

审阅对外借款合同、协议等,以发现对内或者对外的或有负债、担保情况、财产抵押和司法诉讼等线索,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编制情况说明。

九、审计关注的重点

为确保此次资产清查审计质量,确定本次资产清查的审计重点如下:

1、按申报金额排序,重点关注盘盈及报损额较大、证据不全及特殊的拟个案处理的项目 资产清查的重点应放在单笔报损金额较大、证据不全及特殊的拟个案处理的报损项目上。具体操作时可先对各单位通过初步自行清查提出的拟申报盘盈及报损清单中按金额及证据情况分为abc三类,a类是金额较大、影响较大或比较特殊可能需个案沟通处理的项目,会计师事务所应予以重点关注,督促各单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取证,收集材料,并积极与资产清查部门沟通;c类是金额不大或性质不重要的项目,对于此类项目,可予以适当关注;b类是界于a类与c类之间的项目,予以一般关注。

2、保证时间进度

会计师事务所按资产清查时间进度和审计内容制定审计计划,保证资产清查工作按期完成。

3、其他关注方面

会计师事务所关注已交付使用但长时间未转固的基建工程、以及已报废、毁损或丢失未销账的固定资产情况,同时应对资产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担保等情况进行必要关注。

十、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要求

1、为了控制审计风险,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的质量,资产清查部门向各会计师事务所就有关事项下发审计工作要求,各会计师事务所应按要求及时提交有关资料。

2、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审计工作总体进度,各会计师事务所及时就审计工作进度、重大事项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部门沟通。

3、各会计师事务所建立重大问题的及时反馈、汇报机制,资产清查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一些资产损溢,与规定的标准不相符的,要及时将问题反馈、报告给同级财政部门。 重大问题主要包括:

(1)?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和管理人员意见不一致的重大损溢申报; (2)?难以评估确定价值的资产;

(3)?对资产清查中发现的产权归属不清、有争议的资产等问题; (4)?与资产清查部门要求报告不一致的事项; (5)?任何影响资产清查报告期限的事项; (6)?其他重大问题。

?

4、各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将要求的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如未申报任何清查损溢,参审所仍应按要求出具报告)、管理建议书和重要事项报告等上报资料及时报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部门(包括纸版、电子版和报表数据库)。报送的资料要求签章齐全、装订成册,索引号、页码标示规范、清晰。

5、各会计师事务所项目负责人必须有相当的审计经验,熟悉行政事业单位业务,熟悉资产清查政策,能充分胜任所从事的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将负责审计的各行政事业单位名称及其项目负责人、联系方式等资料及时报给同级财政部门。 ?十

一、审计费用

资产清查专项审计费用,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由委托方承担。参与中央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部统一支付。参与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专项审计工作的社会中介机构所需费用,由财政厅统一支付。

二0xx年二月十二日

中介机构审核鉴证

1、会计师事务所对各单位清理出来的各项损益及提供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核实确认;

2、会计师事务所等有关社会中介机构对个别事项出具经济鉴证证明;

3、会计师事务所对申报有资产损益的单位出具《资产清查事项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中介机构出具经济鉴证证明的内容及要求

(一)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的情形

1、单位虽然取得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但其损失金额无法根据证据确定的;

2、单位难以取得外部具有法律效力证据的有关不良应收财款和不良投资损失;

3、单位损失金额较大或重要的单位存货、固定资产、在行程(如适用)的报废、损毁;

4、单位各项盘盈和盘亏资产;

5、单位各项资金挂帐损失。

(二)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经济鉴证应实施的必要程序

1、督促和协助单位及时取得相关损失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

2、在单位难以取得相关损失及资金挂帐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时,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应当要求单位单位提供相关损失的内部证据;

3、社会中介机构赴二作现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相关调查资料;

4、根据收集的上述材料,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职业推断和客观评判,对单位相关损失的发生事实和可能进行鉴证;

5、通过认真核对与分析计算,对单位相关损失的金额进行估算及确认;

6、对收集的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形成经济鉴证材料;

7、出具鉴证意见书。

(三)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应符合的要求

1、对于单位的相关损失应按照类别逐项出具鉴证意见;

2、鉴证意见应当内容真实、表述客观、依据充分、结论明确。

在单位损失经济鉴证工作中,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查阅单位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勘察业务现场和设施,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与核实;对单位故意不提供或提供需加会计资料和相关损失证据的,社会中介机构及相关工作人员有权对相关损失不予鉴证或者不发表鉴证意见。

第四篇: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xxx专审字[ 2014 ]xxxx号

xxxxx公司:

受xxxx公司的委托,我们审计了xx公司(以下简称xxx公司)截至2013年12月31日止的资产清查情况,对其单位的现行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进行了解,并在xx公司资产清查的基础上,对xxx公司资产清查结果进行了专项财务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我们本着独立、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现将以2013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清查核实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工作范围

(一)xxx公司基本情况

xxx公司由xxx市人民政府以“xx府函发„1994‟53号文”批准成立,由xx公司、中国农业银行xx支行和xx工商局共同出资设立,其出资比例分别为47.5%、47.5%和5%。1994年取得xxx市工商局核发的xx南5003840000076761号营业执照,公司注册地址:xxxxxx1号。 2002年6月,原股东农行xx支行将其持有的xx公司47.5%的股权570万以25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xx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xx。

xxx公司经营范围:零售:百货、针织品、纺织品、五金、交电、化工(不含危险化学品)、土产品、日用杂品(不含烟花爆竹)、机械电器设备,市场内门面、设施出租;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为市场内门面、设施出租。

xx公司财务会计核算执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其后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以及其它相关规定。

(二)资产清查工作范围

按照xxx公司关于资产清查工作方案的要求,本次资产清查的范围为xxx公司全部资产、负债。

xx公司2013年12月31日资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范围共计1户,按xxx公司资产核实工作方案的要求及xxx公司的请示,实际进行本次资产核实的单位共计1户。

第1页,共6页

xx公司2013年12月31日列入资产清查范围的资产总额7,558,926.69元,负债总额574,843.35元,净资产总额6,984,083.34元。(其中:实收资本12,000,000.00元,资本公积107.51元,未分配利润-5,016,024.17元)

二、资产清查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1.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3年9月9日颁布的《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 (国资委令第1号);

2.2003年9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的通知》 (国资评价[2003]72号);

3.2003年9月13日颁布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工作规程的通知》 (国资评价[2003]73号);

4.2003年9月18日颁布的《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经济鉴证工作规定的通知》 (国资评价[2003]78号);

5.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于2003年11月11日颁发的《关于印发清产核资工作问题解答

(一)的通知》

(国资厅评价[2003]53号);

6.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于2004年2月12日颁发的《关于印发清产核资工作问题解答

(二)的通知》

(国资厅评价[2004]8号);

7.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于2004年4月29日颁发的《关于印发清产核资工作问题解答

(三)的通知》

(国资厅评价[2004]220号);

8.《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 9..企业会计准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11.《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12.资产清查有关的制度规定。

(二)行为依据

1.xx公司清产核资专项审计业务约定书。

2. xx公司关于做好未建立资本纽带企业清理整合后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三、资产清查过程及实施情况

第2页,共6页

1.资产清查工作基准日:2013年12月31日。

2.工作起止日期:2014年3月17日至2014年4月20日。 3.组织实施情况:

(1)根据国家和xx市资产清查的相关文件,在对xx公司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编制此次资产清查专项财务审计的实施方案;

(2)培训参加专项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协助xxx公司做资产清查基础工作; (3)对xxx公司资产清查基准日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以保证xxx公司资产清查基准日账面数的准确性;

(4)核对、询证、查实xx公司债权、债务,监盘xxx公司现金; (5)勘察、抽查xxx公司固定资产并验证其产权;

(6)协助xxx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资产清查的要求对单位有关会计科目进行调整;

(7)按照国家资产清查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xxx公司清理出的有关资产盘盈、资产损失及资金挂账进行核实、鉴证;

(8)复核xxx公司在资产清查基础上编制的资产清查报表; (9)出具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报告。

四、资产清查专项审计情况

(一)会计技术性差错调整情况

本次清产核资工作中,企业通过账务清理,对发现的会计技术性差错事项进行了调整,其中资产总额调减98,190.70元,负债调增1,025,894.43元,净资产调减1,124,085.13元,调整后资产总额7,460,735.99元,负债总额1,600,737.78元,净资产总额5,859,998.21元(具体调整明细见附件三“会计技术性差错调整表”)。主要调整事项说明如下:

1、以前发生福利费未入当期损益,调减未分配利润59,908.67元,调增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59,908.67元。

2、固定资产盘亏调减672,565.38元,累计折旧调减544,374.68元,营业外支出调增128,190.70元。

3、根据合同租赁期限,2014年租金收入应调整为预收账款,调增预收账款1,023,290.00元,调减主营业务收入1,023,290.00元。

第3页,共6页

4、调整2014年租金相关营业税金及附加,调减应交税金57,304.24元,调减营业税金及附加57,304.24元。

5、预付2014年卫生费应作待摊费用于2014年摊销,调增其他流动负债30,000.00元,调减管理费用30,000.00元。

(二)申报处理的资产损失情况 无。

(三)资产盘亏情况说明

在此次资产清查过程中,通过对xxx公司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发现xx公司固定资产中的建筑物垃圾站、公厕、广场、河堤未办理产权并已划入xxxx城市管委会。盘亏资产在此次资产清查过程中已进行了调整。盘亏资产明细如下:

资产 垃圾站 公厕 广场 河堤 合计

五、资产清查情况

1、公司资产清查情况

本次资产清查中,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的xxx公司资产7,460,735.99元,本次清查资产总额调减98,190.70元。资产主要明细如下:

单位:元

项目

流动资产

其中:货币资金

其他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净值 资产总额

2、公司负责清查情况

账面数

3,483,549.88 3,483,549.88

4,075,376.81 7,558,926.69

原值

27,748.65 180,572.82 57,191.92 407,051.99 672,565.38

累计折旧

16,699.21 108,709.42 51,606.82 367,359.23 544,374.68

净值

11,049.44 71,863.40 5,585.10 39,692.76 128,190.70

基准数

3,513,549.88 3,483,549.88 30,000.00 3,947,186.11 7,460,735.99

清查数

3,513,549.88 3,483,549.88 30,000.00 3,947,186.11 7,460,735.99

第4页,共6页

本次资产清查中,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的xxx公司负责1,600,737.78元,本次清查负责总额调增1,025,894.43元。负责主要明细如下:

单位:元

项目

流动负债

其中:预收账款

账面数

574,843.35

-59,908.67 267,739.46 76,612.70

290,399.86 574,843.35

基准数

1,600,737.78 1,023,290.00

210,435.22 76,612.70

290,399.86 1,600,737.78

清查数

1,600,737.78 1,023,290.00

210,435.22 76,612.70

290,399.86 1,600,737.78

应付福利费 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 其他应付款 负责总额

3、公司所有者权益清查情况

本次资产清查中,经会计师事务所审核确认的xx公司所有者权益5,859,998.21元,本次清查所有者权益总额调减1,124,085.13元。所有者权益主要明细如下:

单位:元

项目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

六、重大事项专项说明

1、xxx公司于1994年11月由南川供电公司联合中国农业银行xx市支行和xx市xx工商局以其对xxx市场的投资出资设立,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公司实收资本1,200.00万元未经具备相关资质机构审验出具验资报告。

2、xxx市场于1994年竣工,1995年办理决算及资产移交,2013年1月5日取得房地产权证,证载建筑面积13,259.95平方米,与竣工决算资料中交付使用房屋建筑面积15,936.43平方米相差2,676.48平方米。

七、报告使用范围

第5页,共6页

账面数

12,000,000.00

107.51

-5,016,024.17 6,984,083.34

基准数

12,000,000.00

107.51

-6,140,109.30 5,859,998.21

清查数

12,000,000.00

107.51

-6,140,109.30 5,859,998.21

以上资产清查审计报告仅供上级资产管理部门审批、xxx公司主管部门审查和检查资产清查单位之用,非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提供给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见诸于公开媒体。因报告使用不当造成的一切后果与本所及注册会计师无关。

附件一:xxx公司资产核实申报表 附件二:会计技术性差错调整表

xx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成都

第6页,共6页

2014年4月20日

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

第五篇:固定资产审计讲稿

企业内部固定资产审计

经济效益室 李仁义

固定资产审计按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分三个方面共同探讨。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

三、帐外资产。

一、固定资产定义

固定资产定义:新企业会计准则第四号—关于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为:第三条、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第四条、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第五条、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使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第六条、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按着新准则的规定对资产的定义现按龙媒的规定执行即(蓝本)

二、固定资产核算的错弊形式及审计要点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的审计

1、折旧年限的错误;

2、未按月计提折旧;

3、随意变动月折旧额。 例如:

经对某矿某原有固定资产与新增资产应计提的折旧额进行验证时发现,该单位全年计提折旧额小于应计提的金额。经逐月进行核对,发现10月至12月这三个月计提的折旧额不足。经进一步审查在8月新增资产5台,其他资产无增减变化。因此,进一步审查发现,新增5台资产少提三个月折旧。

审计结论:会计人员根据领导意图,故意少提折旧减少本期费用,增加利润,以使完成计划指标,多得奖金。

4、固定资产分类错误。因为不同种类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折旧政策可能不一致,导致折旧额不一样。如:将建筑物列入房屋等。

(二)混淆固定资产的确认界限

(1)将固定资产划入低值易耗品 (2)将固定资产划入费用

(三)固定资产计价不准违规问题

(1)固定资产计价方法错误。如对于能确定原始价值的固定资产也采取重置价值计价。

(2)固定资产价值构成范围的错误。有的单位将与购置固定资产无关的费用支出,如差旅费,甚至旅游参观费,统统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的组成部分;而有的单位则将应纳入固定资产价值构成范围,划入费用中核销,增大了企业的当期成本。例如

通过对某矿某的财务报表审计中,在审阅某月份固定资产明细账时,发现购入专用生产设备一台,价值50万元,所作会计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贷:银行存款

500,000.00

500,000.00 该项设备于9月份投入使用(假设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年折旧率为10%)。

该设备从外地运来,确没有运杂费;另外,按常理该设备必须经过安装并调试后才能投入生产使用,但是也没有安装、没有调试费。通过审阅9月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明细账没有发现问题,再审8月份明细账发现有一笔分录为

借: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30,000.00 20,000.00 贷:银行存款 50,000.00 凭证摘要记录为某安装公司运杂费、安装费。并注明为某专用生产设备安装调试费30,000.00元,运杂费20,000.00元,与上述记录吻合。

问题:上述属于计价错误,使资产原值虚减,进而影响折旧和本损益,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该单位应将上述费用计入固定资产原值中。

限期调账 借:固定资产

50,000.00 贷:销售费用 30,000.00 贷:管理费用 20,000.00 按直线法提取折旧

借:制造费用 1,250.00 贷:累计折旧

(四)其它问题

1、资产增加核算上的问题 发现问题:

经查,某单位2009年12月接受捐赠设备一台,价值500,00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产值为零,该单位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

500,000.00

500,000.00

1,250.00 审计结论:按着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接受固定资产捐赠时,应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并计缴所得税。

限期调账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

贷:营业外收入 同时做计缴所得税科目

2、资产减少核算上的问题

发现问题1 经审,某单位2009年11月发生一项固定资产出售业务时,其会计科目为 借:银行存款 累计折旧

20.000.00 80,000.00 100,000.00 贷:固定资产—车床

该项固定资产出售业务处理存在问题,首先没有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出售过程;其次一般固定资产的出售价格很少与固定资产净值正好相符,因此,进一步对出售车床日期相近的银行存款账目进行调查,发现另有收到由购买车床单位支付的款项3万元,其相应的记账凭证为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30,000.00 30,000.00 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车床出售共得收入5万元,2万元按正常处理,平了资产账,3万元存入了小金库。

审计结论:隐瞒收入 限期调账

如在年终决算前发现,作如下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000.00 30,0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营业外收入

如在决算后发现,作如下调整 借:其他应付款

贷:营业外收入 借:所得税费用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30,000.00 9,900.00 9,900.00 贷:应交税金—应缴所得税 借:营业外收入

贷:所得税费用

30,000.00 9,9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100.00 发现问题2 通过对2009某单位财务报表固定资产业务进行审计时,发现一笔对外捐出设备业务,原值80,000.00元,以提折旧30,000.00元,以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0,000.00元。调出会计凭证

借:营业外支出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

50,000.00 30,000.00

80,000.00 进一步对会计人员、经办人员及机电部门有关人员,并与接受捐赠方联系,证实了捐赠业务的事实。

审计结论:对外捐赠业务应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进行核算,而且固定资产减少时,应冲销其相应的减值准备,

属核算错误。

限期调账

该笔业务正确的会计分录是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因此,应做审计调整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营业玩支出 借:所得税费用

10,000.00

10,000.00 3,300.00 40,000.00 30,000.00 10,000.00 80,000.00 40,000.00 40,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300.00 借:营业玩支出

贷:所得税费用

10,000.00 3,30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00.00

3、设备报废核算上的问题 发现问题

通过对某单位的审查时发现,该单位发生一项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业务,并在2008年7月做如下科目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75,000.00

累计折旧 25,000.00 100,000.00 贷:固定资产

从凭证中可以看出,该项资产的净值占原值比例高达75%,说明他的使用期限并不长,仍然很新,但却提前报废。而且该企业在此期间内也没有发生火灾等意外事故,更没有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通过查询资产卡片,该项资产使用仅2年零4个月,无大修记录,说明它处于完好状态。因此,审计人员先后与该单位财务主管人员、该项资产使用保管有关人员交谈,了解事实真相。

审计结论:通过一连串的交谈询问,有关人员承认,该项业务是虚报固定资产毁损,实则将其变卖,所获款项部分被购买物品分掉,部分为企业员工发放奖金。

限期调账

该项资产已被变卖,对变卖款项应限期追回,其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 贷:营业外支出

75,000.00

75,000.00 并需要作补交所得税费用。

二、固定资产管理出现的错弊形式及审计要点(怎样审)

1、 设备资产号出现的错弊形式及审计要点

2、 设备利用率与完好率审计要点

3、 设备存放方面问题的审计要点

4、设备采购无计划库存设备过多方面的问题。如:现

场盘点,某矿2008年12月以来,购入的干式变压器、馈电开关库存分别多出30台、40台,其中:2008年12月干式变压器库存6台,2009年12月公司从别矿调入的10台,该矿再购入14台,至2010年10月未用。

5、设备内部调动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某矿规定《煤矿专项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中关于“各区使用的设备,段队之间调动,必须经过区设备员和机电管理部设备员同意„„”的规定。该矿井区、段队之间的设备调动未有通过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和办理调动手续,使设备管理部门对设备的去向没有及时登记上账,不能及时掌握设备的动向,给设备的管理工作带来被动局面。

6、设备闲置方面的问题。2009年9月末,某矿闲置设备223台。

7、备用设备问题。

经审2011年7月,某矿全部设备4644台,待报废设备73台,未使用待检修设备118台,备用设备942台,备用设备占全部设备的20.2%,设备利用率为75.6%。违反了龙煤双发〔2010〕9号文第三章,第三条1款,机电设备管理办法关于“按要求规定为备用设备”的有关规定。

8、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导致设备长期未用方面的问题。通过对71台设备的抽审,先后有11台设备从购入进库至今未用,最短的2年,最长的已达13年之久。如型号T630-8

∕1180电动机两台,于1995年12月购入在库至今未用;型号YB450Mr4∕450电动机6台,于2006年10月购入,2008年才筹建按装至今未办理交付使用;型号XXE-500∕1140馈电开关1台,2004年7月购入,由于未办理出入库手续,设备账内厂存至今长达4年之久。(低压防爆开关、馈电开关)

9、设备管理上的问题。如某矿1999年6月,机电设备库将两台型号PB3—6GA300,资产号为F737

53、F73762,原值85,280.00元高防开关,送至开关厂修理至2009年5月账内记载仍为再修,设备长时间存放修理厂家长达近10年之久。

10、设备租赁问题。租赁费欠缴问题。

11、设备丢失问题。某单位设备丢失8台,丢失时间均在7年以上。

12、外借设备问题。某单位外借设备17台,时间均在8年以上,有的已长达20年之久。

13、资产有账无物方面的问题

14、财务与机电设备及时对账问题

三、帐外资产

四、审计风险

上一篇:技校一学期总结范文下一篇:价值的自我实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