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摩语言的妙方

2022-09-11

语言文字的训练既是语文学习的核心任务, 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因此, 语文学习中要扎扎实实的强化学生揣摩语言的训练。揣摩语言, 就是感受、理解、品味文章的语言, 领会语言蕴含的深意和表达的情感, 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 提高阅读鉴赏能力。那么, 在语文学习中如何进行语言揣摩呢?

一、质疑探究法

质疑探究法, 就是语句或句中的关键词, 通过设问设答来探究语言的方法。杨朔在《荔枝蜜》中写道:“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 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抓住句中关键字“颤”质疑:“我”为什么不禁一颤呢?联系前文叙写蜜蜂的文段, 以及“颤”字后的议论抒情句, 就会探寻出“颤”字的妙处:恰到好处地概括了蜜蜂的勤劳无私 (寿命短, 贡献大) 在我心灵深处产生的震撼, 以及我对蜜蜂的由衷赞美之情。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中写到:“到徐州见着父亲, 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又想起祖母, 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根据“眼泪”设问:“我”为什么会“不禁簌簌的流下眼泪?”要回答这个问题, 必须认真阅读前两句话:“那年冬天, 祖母死了, 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 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奔丧回家。这两句说明了“我”回家的背景:在祸不单行的时候回家奔丧。到徐州见到失业的父亲, “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 又想起“祖母”, 怎能不“簌簌的流下眼泪?”由此可以感悟到:该段中的“眼泪”自然是伤心之泪, 表达了我的悲伤之情。对一个句子的理解, 有时可以多次设问质疑, 逐步探究揣摩。如《散步》的最后一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如何理解这句话?先设问:为什么说“慢慢地, 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因为“我”背上是年迈的母亲, 她背上是年幼的儿子, “仔细”, 表现了家庭的亲情和尊老爱幼的美德。再设问:为什么“背上的加起来, 就是整个世界?”因为“我”肩负着赡养老人和抚养孩子的使命。通过逐步质疑和探究, 我们深刻地感悟到了句子的人文内涵:人活在世上, 就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珍惜温馨的亲情。

二、推断猜悟法

语言的含义是丰富多彩的, 对有些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 才能准确理解它们的情感意蕴。推断猜悟法, 就是通过理解字面义, 结合语言环境来推断确定赐词语或句子的语境义和隐隐含义, 理解渗透在语句中的思想感情。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写到:“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 他爱我们, 并没有存心要打意思。”句中“狡猾”的本意是“诡计多端”, 是贬义词。联系该句的语境来看, 作者的用意是表现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爱戴。由此可以推断出“狡猾”在句中不能是个贬义词, 属于贬词褒用, 应理解为“机灵”的意思。鲁迅的《故乡》中有一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一气, 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 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恣睢而生活。”句中三个“辛苦”的字面义为“身心劳苦”, 但它们的语境不一样, 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为生活劳碌奔波的知识分子, 由“如我的辛苦辗转”推断出“辛苦”的含义为“劳碌奔波”;由闰土的生活状况, 可以推断出第二个“辛苦”的含义是“辛苦劳累”之意;第三个“辛苦”是“处心积累、挖空心思”的意思, 是由“如别人”和“恣睢” (任意妄为) 推断出来的。可见, 同样的词语, 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了不同的含义, 包含着不同的情感。

三、联比分析法

揣摩文章的语言, 要善于抓关键句、关键词。描述性的语言常以动词、形容词为关键词, 议论说明方式的语言, 常以副词为关键词。阅读中解读鉴赏语句、句式、感情色彩、表达方式、笔法技巧等,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联比分析法。联, 就是关联;比, 就是比较。所谓联比分析法, 就是觅动情点、析关键词、抓关键句, 对文章的语言作增、删、调、换的改变, 或者结合相连关联的语句进行比较揣摩, 从而领悟语言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运用联比分析法揣摩语言, 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进行:

1、相关因素的比较。

将同一课文或不同课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比较, 同中见异, 异中见同, 体会精要语言的深刻内涵, 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搏。如《背影》中四次写“眼泪”, 《社戏》中两次写“行船”, 《范进中举》中“三笑”的描写, 《变色龙》中三次写“军大衣”等。同是写月, 曹操的“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辛弃疾的“明月别枝惊鹊”;《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中写“笑”的意蕴等。这样联系比较相关语句, 就能捕捉到语句中的弦外之音、醉翁之意, 深刻透彻地理解语言中隐含的旨趣。同时, 也能培养求异创新能力。

2、增删调换的比较。

下面的广告语, 哪一则更生动优美呢? (1) XX牌皮鞋油, 为足下增光 (原句) 。 (2) XX牌皮鞋油, 为足下您增光 (改句) 。 (1) 句中的“为足下增光”言简意丰, 妙趣横生。有两层含义:擦亮皮鞋, 不仅使“脚下”增光, 而且也为您增添了光彩。 (1) 中的“足下”一词一语双关, 既是第二人称的敬辞, 又有“脚下”之意。 (2) 句中的“为足下您增光”, 增加您字, “足下”仅有“脚下”之意。多用一字, 画蛇添足, 淡然无味。相互比较, (1) 句用了修辞方法, 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意蕴, 当然比 (2) 句好。又如:“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句中的“伏”字能否删去?“伏”字能否换为“停”或“叮”呢?联系科委和具体语境比较后可知:“伏”字不仅与前面的“肥胖”相照应, 而且给人一种胖嘟嘟、沉甸甸的憨态美, 极富情趣, 给人美的享受。因此“伏”字不能删, 也不能换。否则, 就不会给读者造成联想想象的空间。另外, 对同一个句子, 还可进行语序的变换、句式的改变、表达的变异等比较揣摩, 来培养自己揣摩语言的能力。

四、想象体验法

想象体验法, 是通过联想和想象, 充分展现语句描述的情景来品味语言的方法。想象揣摩时, 要把读到的语言文字和自己的生活经历, 情感经验沟通起来, 借助联想想象, 对精妙的语句进行“填补、重组、完形”, 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语言文字再现为画面、镜头, 设身处地体验作者渗透在语句中的思想感情。如《背影》中有一句:“我读到此处,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揣摩该句时, 要联系生活和作者当时的处境进行想象, 把自己置身于语句所描写的情景之中, 激起感情共鸣, 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意。从“我”的喟然长叹和泪眼中再现父亲的“背影”, 就可以想象出“我”当时的心情:情意绵绵, 怀念深深!此外, 对词语、句子、语序、句式、表达方式等, 也可以发挥想象进行填补重组, 从多种角度揣摩作者遣词用语的妙处佳境。对于描述性的语言, 更应调动想象吟诵品读, 细心体味语言的情态美、意境美。

上一篇:精制装置液化气铜片腐蚀不合格原因分析下一篇:信息技术是语文课堂的“双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