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传统武术论文范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中华武术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容丰富、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文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武术的文化特性,为武术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第一篇:传统武术论文范文

承传传统武术不能脱离传统文化氛围和背景

古柏先生曾提出:体育学院的武术系应改名为‘武术文化系’,体育大学的武术学院应改名为‘武术文化学院’。传统文化中的琴、棋、书、画都要学,传统中医、传统哲学也要学,而不仅仅是学运动训练、生理解剖等。古柏先生的意见我是完全赞同的。武术系要象现在这样办,与运动系、体育系有什么区别呢?武术如果仅仅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项目,还有什么必要专门成立一个武术系呢?我们以为:即便武术文化学院无法同体育学院分离分立,那武术学科的名称独立和武术专业的教材体系,都有重新论证重新建立的必要。

按现有武术专业的教育模式,我们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武术人才,这已经由几十年的历史得到证明。我们中西画结合的美术学院,完全背弃了中国传统绘画写意的风格,而盲目遵从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规律,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要学生以学西画的方式练习速写、素描,以与西画法则符合的科学的方式了解透视和解剖。于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作品,无论山水人物花鸟,比例色彩越来越真实了,但也越来越不象国画了。所以我们的美术学院,至今也没能培养出象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那样的国画大师。

武术运动员普遍没文化是公认的,我们大多在武术系教过书,感觉武术系学生普遍也没文化。奇怪,他们从小学读到大学,中小学学了12年的语文外语数理化,大学四年又学了运动训练心理生理啊,怎么还是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他们究竟缺了什么“文化”?曾经偶然和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老师学生坐到一起,谈话间我们出乎意料地感觉到:这些学生和武术系的学生一样给人感觉没文化。和他们的一位老师谈起了这一点,他笑着总结道:“所用武器不同,没有文化一样”。试想,一个学国画的学生,对中国哲学、文学、历史基本上一无所知,也基本上不练书法,一手字象狗爬,就懂得西洋画的速写素描,那他们的画能叫国画吗?历史上的画家,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进士出身不用说熟读孔孟典籍,亦精于音律,还深通佛法;吴昌硕的画,则是“诗、书、画、印”合一,诗、书、画、印都是自己创作;齐白石明明是以画得大名,但他始终坚持认为他的诗第一、画最次。他们的画能有大成就,与他们的传统文化的整体素质不无关系。我们常见的传统武术家,多是深通书画者。大成拳宗师王芗斋与大画家李苦禅的友谊众所周知,王芗斋的诗、书、画也有相当造诣,所以他和李苦禅往来诗书唱和;李苦禅的武功也有相当功底,所以他和王芗斋可以不时切磋。民国年间威震四川武林的大武术家陈子庄,遗嘱曾自信地说自己生后画作必将灿烂辉煌,现在他的画果然声震画坛身价百倍。现在这些学国画学武术的年轻人所缺的“文化”,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的“文化”。这样的画画人,哪里是什么画家,实际上就是所谓“画匠”;这样的习武人,也不是什么武术家,实际上就是所谓“武棒子”。

中医培养的失误和失败的例子更为典型。据《光明日报》陈永杰《重建中医药重大战略地位》报道:在所谓“中西医结合”和“中医科学化”的名义下,“按西医模式培养中医学生,中医教育日益衰退,且严重西医化。语言上,外语要求不低,中文要求不高,古汉语训练缺乏,许多学生基本不看也看不懂中医古籍;课程安排上,中西医课时几乎相等,西医理论学习要求不低,中医理论训练严重不足,甚至《黄帝内经》等经典也不研读;技能培养上,西医实验不少,中医望闻问切等训练不多;毕业后,学生普遍不会用中医思维看病,多半人转行西医,或名为中医实以西医为主。中医药学研究生深造者,大都不是在中医理论及临床上提高,而是遵循西医教育方法,实验要求硕士做到细胞水平,博士做到分子水平,才能毕业。不少中医硕士博士不会用中医理论与技能临床看病”。“《执业医师法》规定,须有4年以上医学院校学历方能参加资格考试,且考试内容近一半是西医。这使得那些虽有医术,但只是学徒出身、未受过正规西医教育的民间中医拿不到行医资格。传承千年的坐堂医师制和中医师个人行医,非常方便就诊。但现行医疗制度不予承认,全国已经停止批准新设个人医师门诊。临床自制中药是中医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民间秘方均是自制药。但现行制度严格限制使用自制配药,否则,将以非法制售药物之名受到制裁”。可以比较一下,武术系学生所学,和中医院系学生所学,是多么的相象;中医师的景遇,和传统武术家的景遇,是多么的相象;传统武术的处境,和传统医学的处境,是多么的相象。这绝对不是偶然。

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化形态和形式,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困难。

作者:程大力

第二篇:传统武术文化系统探析

摘 要:中华武术是经历了漫长历史发展过程而形成的内容丰富、社会价值广泛、文化色彩浓厚的传统体育项目。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文化和发展的视角出发论述了武术的文化特性,为武术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武术文化;系统;探析

引言

传统武术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融匯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并不断积淀而形成的民族文化精髓,是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传统武术历经几千年变迁,一直绵延向前。近几十年来,传统武术的发展却处于低谷。目前传统武术普及率低、后备力量不足,致使传统武术的传承无法保持系统性和完备性,许多拳种、技术面临濒危的局面,这是造成21世纪传统武术发展的主要障碍。传统武术无论作为一项体育运动,还是作为一种文化都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宝贵财富。

1 武术的文化特性

武术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手段和高雅的文化现象存在和发展,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特性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1 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哲理的一项体育项目,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把这些哲学思想作为自身发展的思想基础,是武术区别于西方体育项目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武术理论体系中,无论是拳理阐述、技法概括、训练机理、技击原则、武德修养,都深受中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影响。武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注重形体与精神的统一,以外练形体、内练精气神为训练目标,即我们所常说的内外兼修。而且,受天人观念的影响,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将自然界和人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包括选择习练场所)来达到练功的目的。“阴阳学说”是中国古典辨证思想的主要理论之一,用阴阳的消长来解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在武术理论中,以“阴阳变化”这种古代朴素辩证法为基本思想,在武术的发展中演绎出一系列对立概念:动静、刚柔、虚实、开合、内外、进退起伏、显藏、攻守等等。这一武术理论思想体系被广泛地运用到了各个拳种、流派的武术理论之中。正是有这些蕴含着古典辩证思想的对应因素的不同组合,以及在强调对立之间的转化中,构成了中国武术极为丰富多彩的技击原理与方法。儒家伦常作为一种道德、伦理的规范,对习武者的行为规范方面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东方儒学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在其影响之下,武术界形成了大家所共同遵循的武德规范和标准。尚武崇德是武林人士的优良传统,在“武以德为先”思想下将武德摆在了武术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成为习武者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武德首先表现在练武与修身、习艺与立人、技艺与品德的统一,把修心养性看作立身处世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此外,武术伦理观表现为使道德规范成为学习武技的准则,“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德为艺先”。在古代的武德观念中,习武的最终目的不是打击、伤害对手,而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为,而武术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一种手段。

1.2 技击性

产生、发展于冷兵器时代的武术,技击性是其一个显著特征,并在古代军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历经长期的历史发展,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古典兵法,不仅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样在武术的技击理论中也有着巨大影响。《孙子兵法》中的避实就虚、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欲放先收、欲要先给等战术思想在武术技击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渗透于武术的一招一是之中。中国武术技击重视多变,讲究方法巧、运用妙,丰富而多变。在空间上有上、中、下三路,前、后、左、右四方;时间上讲快、慢、疾、缓、顿、挫;劲力上有刚、柔、脆、绵、抖、化等。与西方技击的所讲究得快而狠、技法简单、标准化、强调打击效应的特点迥然不同,从而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门类繁多的东方武技宝库。武术传统技击中,多强调练功为主,而在交手比试过程中提倡点到为止。习武者在对抗中醉心于切磋技艺,在相互提高中同时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武术的技击性以不同的形式以任重而致远乎?”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种过分强调智力培育存在于格斗运动和套路运动之中,前者被直接体现在瞬息变幻而忽视身体综合素质培育的教育现象依然存在于我们现代的社的攻守之间,后者被形象地表达于淋漓尽致的演练之中。

1.3 健身性

武术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武术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其健身性价值是贯穿其发展过程它不仅是我国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普通的一项重要特性。中国的传统中医理论同样在武术理论体系中大众所积极参与的一项运动。武术运动的意义在于通过身体锻有着重要作用。中国古典医学理论中的养生术与武术有着紧密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达到健身的效果;进行必要的技术练习或的联系。导引术正是传统养生思想与武术的完美结合。华佗曾技击训练,可以掌握防身自卫的本领,了解武术的各方面知识,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 有助于对民族文化的全面了解。

1.4 娱乐性

时代背景下,武术应在保存其文化主脉的同时,以博大的胸襟,早在我国奴隶社会,武舞就是一种宫廷中的娱乐活动,武与不断融汇和吸纳其它文化,使其在新时期的发展中显示出勃勃生机。之后,娱乐价值依旧是其一个重要特性。武术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精湛无比的技艺、精深广博的内涵,深受古今中外人们的赞誉,这与武术本身的娱乐性分不开的。千百年来,武术受到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影响,在其技艺中渗透着诸多如诗入画的传统审美元素,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都可以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武术正是以其独特鲜明的娱乐性活跃于社会各阶层的文化生活中。武术的娱乐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习练者直接从习练中获得身心的愉快;二是人们间接地在武术的观赏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博大精深的武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与戏曲、舞蹈、杂技、影视等文艺形式的都能够很好的结合,并在不同的舞台上都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愉悦心情,陶冶情趣,给人留下无限的美感。

2 传统武术的历史文化形态

2.1 传统武术的原始劳动形态

生产劳动是原始人类第一位的社会劳动。原始社会时期,人少而禽兽众,人为了生存在自然界中形成了拳打脚踢、跳跃滚翻等一些自然动作,出现了产生武术的基本因素和条件,人类将这些随意性的打击活动逐渐与生产、狩猎提供的攻防相结合,经过一段历史过程的选择,提炼稳定化为一定的结构层次。当原始人进化到晚期阶段,直接从生产、狩猎中筛选出来的某些身体活动形式,经过特定目的的加工、嫁接和复合,逐渐从劳动、狩猎活动中分化出来,其动作形式的性质开始抽象、复杂起来,形成了传统武术的原始劳动形态。

2.2 传统武术的宗教形态

人类由于对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和恐惧,因而产生了万物都是受神灵主宰的观念,由此导致了宗教活动的产生。图腾武舞是原始部落祭祀仪式的重要部分,从史料记载可知,图腾武舞要化妆、纹身、戴面具,舞蹈配有特定的歌曲,每个舞步运用都蕴含着复杂的意味,人类正是通过这种“舞”的形式来充分展示自己的情感寄托和肢体技能。他们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一拳一脚、一击一刺反复地模仿和重复,在“舞”中再现,使其传授和绵延下来,这一技能与最早的具有实战意义的“武技动作”有密切联系。在原始社会的巫术活动中,人们摹拟拳打脚踢的动作,喻以驱邪逐魔,慰藉人类的灵魂。至今,巫术活动中的“武舞”仍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构成了宗教形态的武术活动。

2.3 传统武术的军事形态

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由于战争,军事形态的武术占主要地位,在这些战争中,战斗非常激烈,这就要求人们必须掌握一定的攻防格斗技能。经过实践检验并能自觉运用的这些攻防格斗技能,在长期的军事斗争和日常生活实践中不断得到继承和发展,开始形成技击性的武术。这种军事形态的武术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成为武术发展史上最普遍、内容最丰富的一种形态,也是促使人们形成尚武观念的形态。近代以来,由于热兵器的出现,军事形态的武术活动在战争中的作用逐渐削弱,但在局部冲突中,仍是重要的军事手段,现代军警训练中的擒拿与格斗练习就是其突出的体现。

2.4 传统武术的艺术形态

艺术形态的武术活动首先体现在古代的“百戏”之中,“百戏”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表演活动。兵械的舞练与技击对抗是汉代“百戏”的重要内容,称之为“武戏”。兵械与杂技的结合等形式,是秦汉时期极其生动的体育活动形式,这个时期“百戏”中的武艺活动种类繁多,且技艺娴熟。发端于“百戏”之后的武舞、武剧及民间节日中的演武活动等均是以攻防技击来表现社会人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艺术种类,构成了艺术形态的武术活动。武术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思维方式”的影响下,传统武术融汇了易学、哲学、中医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在中华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发展,形成了“人”与“自然”的系统性、“身”与“心”的系统性以及“个人”与“社会”的系统性等系统性思维框架,使得武术的思维方式也打下了系统性思维的深刻烙印。

3 传统武术的系统性

3.1 “人”与“自然”的系统性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多认为自然秩序与人的衣食住行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易经·系辞传》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认为自然秩序的变动,及其所潜藏的诸多原理与原则,与社会现象的内在结构之间具有同构型,因此具有可参考性。古代道家认为自然世界的诸多变化如飘风、骤雨等现象,对于人的思考具有高度的启发性(见《道德经》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传统体育文化作为社会实践的文化现象之一,尤其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的传统武术,其理论与技法多是模拟自然想象及自然变化的启发而产生。

3.2 “身”与“心”的系统性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的“身”与“心”之间构成一种互相渗透的有机联系的系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体的构成一为形(身) ,即由筋、骨、皮、血、肉组成;一为神(心);形神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形与神是高度统一的,神寓于形,形去神散。因此,武术要求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形神兼修、内外合一、身心并完实为中华武术整体思维之精髓。因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虽然也重视锻炼人的形体,但是更注重的是人的“心”,也即内在气质、品格、精神修养的修持,注重内在的运动,主张内外兼修、身心合一。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通过身体锻炼来以外达内、由表及里、由“行而下”的身体有形的活动,促成“行而上”的无形的精神心志的升华,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由此,在传统的体育活动的方式手段上也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特点。如:中国传统体育尤其注重“养气”、“养生”、“养性”、“养心”等。而传统武术在纠正错误动作时还提出了“全身之病,腰腿求之”,“梢节之病,根节求之”,又说明人体这个小宇宙中不仅部分与部分互相感应交互影响,而且某一部分中也有类似的关系,即身体自身也是一个有机的系统。

3.3 “个人”与“社会”的系统性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等语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个人与社会密切相连的关系。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个人”,深深地浸润在群体的脉络与精神之中。从时间范畴上来说,“个人”与过去无以数计的祖先与未来生生不息的子孙构成绵延不绝的传承关系;从空间范畴上来讲,“个人”与社会上其它的“个人”透过“心”或“良知”的感通而构成一种密切互动的关系。古代中国的圣贤在他们面临生命终结的那一刻,都心胸坦荡,了无挂碍,就是由于深刻地认知个人的生命虽有时而穷,但是社会的群体的共业却绵延不绝,而个人生命的意义正是在群体的共業中彰显,因此,个人生理生命的终结常常被视为是群体的文化共业的开始。而在传统体育文化中,这种个人与社会的系统也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

4 结语

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过程, 传统武术文化也不例外,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一、传统武术的物质文化形态研究对现代武术的技术和训练体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也是挖掘中华传统武术精髓的主要历史依据;二、传统武术的制度文化形态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武术是否能得到持续发展不仅仅表现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 还有全社会、全方位的发展, 全民意识的形成是传统武术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这为当今管理层在决定传统武术发展方向上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三、我们可以从传统武术的精神文化形态中提炼出一些有借鉴意义的、值得现代社会沿袭的价值形态, 提高全民的身心素质与艺术修养。如何从传统武术文化中吸取精髓, 让传统武术得以持续性的发展, 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从传统武术文化形态的分析研究, 或许能使我们得到一些启迪。由于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文化沉淀, 传统武术文化是一个无止境的研究宝库, 它不纯粹表现在武术是传统文化这一层面上, 还包含了一系列的相关领域的研究,都是值得有待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于志钧. 中国传统武术史[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童昭岗. 人文体育—— 体育演绎的文化[M]. 北京: 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2.

[3] 周洪宇. 关于文化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哲社版) , 1987( 6) .

[4] 温力. 中国武术概论[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5.

[5] 王岗, 王铁新.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6] 易剑东. 体育文化学[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6.

[7] 编写组. 武术( 上册) [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

[8] 杨建营. 武术文化特色研究[J]. 体育与科学, 2005( 5) .

[9] 江百龙等. 武术理论基础[M].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

作者:杨雷

第三篇:独特的贵州苗族传统武术

在我国悠久历史中,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和多民族休戚与共的生活经历,使得56个民族之间,始终进行着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个历史进程中,盛行于中原地区的汉族武术,早就与苗族传统武术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苗族传统武术”,是指那些源于苗族祖先原创;或虽然明显是从汉族武术中引入,但这种外源性武术,在引入后已经与苗族武术、苗族传统文化充分融合,具备了鲜明的苗族传统文化特征武术运动方式。

贵州苗族传统武术流行较为普遍,安顺、紫云、镇宁、兴义、贞丰、望谟、安龙、威宁、平坝、松桃、思南、铜仁、都匀、凯里、镇远、黎平、榕江、从江等广大苗族居住区,大都有开展。尤其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坪块乡麻旦村,凯里市鸭塘乡青虎寨、青曼乡青冈林,麻江县龙山乡秧塘寨,安顺市七眼桥镇小关口和凉水井及三股水苗族乡,普定县补郎区以及台江县五里河乡等,都是开展得较好的地方。

1984年,笔者在参加贵州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及多年来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调查中,接触和了解、认识了苗族传统武术,发现这种武术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同风格和结构的苗族拳种套路有100余种,如:苗族拳、四门拳、杨家拳、张家拳、花拳、矮拳、猴儿拳、猫儿拳、犟子拳、八门拳、六合拳、小令、五虎闯优僧、八步赶蝉、八门擒打、八路连环、娃崽拳、养身拳等等;器械套路有苗族棍、牛尾棍、四门棍、三步棍、八方棍、排棍、桥棍、苗刀、苗族双刀、环首刀、双环刀、环钩刀、竹刀、苗族镋钯、三解阴叉、苗族刀矛、苗族双锤、竹条镖、烟杆、棒棒烟、苗族刺、苗族斧、苗族鞭、苗族戈等等。

不论是拳术套路还是器械套路,总体上说来,苗族传统武术的主要风格如下:

一是动作小巧多变,注重实战和交手,动作艺术化处理和夸张程度相对于现代武术说来不强,多数套路精短;手法多讲究短手短打,追求寸劲,手法和器械使用方法多而腿法相对较少;步法注重闪躲多变,游走四方捕捉战机,讲究一攻、二防、三变、四合。从运动量、套路结构与内容上看,有动作较多、内容更为丰富、难度较大的武术套路,又有内容相对较少、难度也不大的武术套路运动。这一特征决定了苗族传统武术也具有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身体条件的人练习的广泛的适应性特征。

二是此类武术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十分鲜明。无论是拳术套路还是器械套路,较少有大跑大跳的动作,行进的路线多直来直往,完成套路所需场地面积远远小于汉族武术。这显然与贵州苗族长期生存于山地的自然环境有关,使苗族传统武术比汉族武术更容易在贵州农村开展。在所用的武术器材上,除常见的枪、棍、铛钯等与汉族武术所用的器械结构相似外,还有形似日本战刀的“苗刀”、用于生产劳动的“弯刀”,柄长6~7尺、顶端为小镰刀的“钩钩刀”等。这些在苗族武术活动中常见的器械,却在汉族武术中极为鲜见,甚而几乎不见。

苗族历史上不乏有名的武林高手,如柳邓、杨岳斌、张秀眉等。近年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苗族武术人才。安顺市民宗局的王华,其表演的苗拳,曾在1982年贵州省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优秀项目表演奖”;1985年参加全省为做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而组织的武术比赛,获“三献二等奖”;1986年参加为做好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而在徐州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获国家体委颁发的“雄狮奖”。(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体育系)

作者:冯胜刚

上一篇:课程思政论文范文下一篇:传统图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