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论文范文

2022-05-14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传统美德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环境的优劣对人的道德理想、个性气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校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影响同样重要,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要保持校园洁、齐、美;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如此,才能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篇:传统美德论文范文

传承传统美德,构建诚信班级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可是,却有部分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缺失“诚信”。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诚信教育: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诚信”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初中语文;诚信教育;德育

“诚,信也”“信,诚也。从人从言。”“人言则无不信者。”从以上《说文解字》中对“诚”和“信”两个字的解释来看,诚信,就是说诚实之言使人相信。在古人眼中,它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更是被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列。无论古今中外,诚信都是一个人必备的精神品质。可是,“诚信”并没有受到部分初中生的重视。

一、部分初中生缺失“诚信”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经常会遇到学生迟交、缺交作业、不做值日生、违纪后不主动承认错误、测验作弊等现象。学生往往为了逃避批评教育而撒谎,甚至为了一个谎言而编造出更多的谎言。如:

情景一:

教师:你为什么迟交作业?

生一:我写了,早读前忘记交了。(其实往往是回校之后补做的)

情景二:

教师:你为什么还不交作业?

生二:我昨天已经完成作业了,但是忘记装回书包,所以今天没交作业。(其实往往是没写作业,作业本就躺在书桌里)

教师:那叫你家人把你写的作业拍照传给我看看。

生二:我家里没人。(或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不会用手机传照片)(其实家里有人,爷爷奶奶也会传照片,但学生往往会为了掩盖没有完成作业这个事实而不得不编造出更多的谎言)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它对为我国培养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除了应该利用每周一节的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德育之外,还应将德育渗透到我们每一科目的学科教学之中,让学生真正意识优秀品质的重要性。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妙渗透诚信教育

(一)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诚信”教育素材

诚信对应部编人教版语文教材选文情况表

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可是友人却“日中不至”,因此“太丘舍去”。陈太丘“去后”,友人“乃至”,当陈太丘的朋友得知陈太丘离开之后,“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从友人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友人只关注了“期”,却不够重视“期”的时间,因此遭到了陈太丘的儿子元芳的驳斥,指出友人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到来,是“无信”的表现。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写的“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一样,太丘的行为正是与朋友交往过程中的一种不诚信的表现。友人听到元芳的驳斥后意识到了自己行为的不诚信而感到十分惭愧。在《邓稼先》中,“我”曾问邓稼先,寒春是不是像美国谣传的那样参加了中国原子弹工作,邓稼先不光只是依照自己所掌握的情况回答了我,而且还承诺会进一步去证实,弄清楚确切的情况,然后再告诉我。邓稼先果然在当月的16日,特意托人送了一封信给我证实此事。邓稼先身上的诚信品质可见一斑。

在《伟大的悲剧》中,去南极探险的斯科特一行人,在到达南极之后,发现已经有人先他们到达南极,并且让斯科特一行人为他们的抢先到达南极作证。在人迹罕至的南极,如果斯科特一行人不为阿蒙森队作证,那么恐怕再也不会有人能证实他们两队究竟是哪一队先到达南极的。可是,斯科特一行人选择了为自己的对手作证。这种诚信的行为令世人震撼,因此,位于南极点的唯一一个科学实验站被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在选自《礼记·礼运》的《大道之行也》这篇文言文中,孔子在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中提到“讲信修睦”,意思就是说在大同社会,社会成员之间是讲求诚信,崇尚和睦的。看来远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就已經深刻地意识到了“诚信”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在《我的叔叔于勒》中,全家人本来怀揣着于勒已经成为有钱人,会在经济上救济我们的憧憬。可是“我”的母亲却在载着全家去旅行的船上得知于勒叔叔其实并没有发财,仍然是个穷鬼之后,对于勒叔叔的称呼立马由“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变为“贼”“流氓”,并且没有将于勒叔叔的真实情况告诉自己的女儿和女婿,而是选择继续欺骗。在《出师表》中,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在刘备临终之际,接受了“寄臣以大事”。诸葛亮信守承诺,为了兴复汉室,迁回到旧都,他日夜忧虑筹划,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毛之地,平定南方……

从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篇目来看,里面蕴含着古今中外的许多诚信教育资源。它们或以小说的形式呈现,或以散文、语录的形式呈现,在我们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下转第10版)(上接第9版)(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

1.依托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巧妙渗透

在挖掘出教材的“诚信”教育资源之后,我们要依托教材,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巧妙渗透。

(1)在课堂导入中巧妙渗透

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巧妙的导语,可以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出师表》的教学伊始,我设计了如下导语:

“江苏扬州的扬大附中有这样一名学生,他在放学骑车回家的路途中,不小心刮花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奔驰车,在苦等车主半个小时无果后留下字条离开(PPT显示字条内容)。这个孩子用半个小时、一张字条及可能承担的经济损失彰显了什么精神品质?(生答:诚信),今天,我们要学的《出师表》的主人公诸葛亮,更是用自己的后半生来履行自己的承诺,彰显出了可贵的‘诚信’。下面,让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通过一个现实生活中的诚信小故事来导入新课,不仅让学生感知到了诚信就在我们身边,而且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中主人公的距离,能够引起学生们对诸葛亮身上“诚信”品质的学习、探究热情。

(2)在研读赏析中巧妙渗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在教学《伟大的悲剧》时,我们可以通过课后习题二对重要语句的体味来感知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语句的体味,我们能够感受到斯科特一行人到达南极点之后的失望和落寞,能够研读出他身上的绅士风度,诚实守信等品质,以及这种“诚信”品质的可贵与伟大。在课堂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时,通过对友人的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的研读赏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友人的不诚信及无礼的行为,通过结尾的动作描写,我们感受到了友人知错能改的精神品质。

(3)在拓展延伸中巧妙渗透

在课堂的拓展延伸环节,我们可以进行随文练笔,以便内化升华。如在课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在分析完人物性格之后,我们可以在最后的教学环节中设置一个拓展延伸的小练笔:“当父母的不诚信行为被识破,我的姐夫知道了我的叔叔于勒是个穷光蛋之后……”请你根据文中的人物性格及故事情节,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篇100字以上的小短文。这个小练笔的设计,既巩固了课堂教学的成果,加深了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又让学生认真地审视“诚信”。我们一家或许要为“不诚信”付出十分惨痛的代价,从而意识到在生活中诚信品质的重要性。

2.延伸课外,进行“1+X”群文阅读

在针对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基础之上,我们教师还可以推荐给学生与“诚信”同一主题的群文进行阅读。这不仅可以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体现语文的实践性,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受到“诚信”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诚信”品格。如在教学《陈太丘与友期》之后,我们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曾子烹彘》《冯俊扔假银子》《一诺千金》《范式千里赴约》《查道摘枣留钱》《商鞅立木》《立木为信》《烽火戏诸侯》以及《济阴贾人》等。

(三)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

文化渗透最典型的是借助隐性课程。因此,我们要注重与语文相關的隐性课程的开发,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人文景观、人际关系等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诚信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总之,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地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诚信”教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渗透,并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以便更好地进行诚信等德育渗透,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2]汪潮.语文学理:语文学习的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65.

[3]杨雪梅.运用初中语文文本渗透诚信教育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6(第17期):154.

[4]王卓.初中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研究[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 2018:17-35.

作者:冯丽

第二篇:弘扬传统美德优化学习环境

摘 要:环境的优劣对人的道德理想、个性气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学校环境的优劣对学生的影响同样重要,因此,要想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要保持校园洁、齐、美;教师与学生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如此,才能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美德;优化; 学习环境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6.059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以儒家经典为主体的传统美德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学校教育问题上,传统文化强调环境的作用。环境与人的关系怎样?如何优化学习环境?也是我们今天应该继续探讨的课题。

中学生学习的环境,主要指所在班级和学校。学校环境的好坏优劣,对人的成才与否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十分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他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孔子认为,应该与具备仁德的人住在一起,以便随时向他学习。假如跟不具备仁德的人住在一起,就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最先实践了孔子这一观点的是与孔子相距一百多年的孟轲。孟子年幼时并不嗜学上进,孟母为了让孟子改掉顽劣的坏习惯,曾三次搬家,最后住到一个学宫的附近。从此,孟子天天能听到朗朗读书声,天天能看到莘莘学子刻苦读书的情景,从而幡然醒悟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儒家大师。

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环境的优劣对人的道德理想、个性气质、行为习惯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个道理同样适应于今天的学校教育。如果一个班级和学校,纪律严明,秩序井然,学习空气浓厚,师生关系融洽,如此良好的环境定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反之,如果课堂上乱糟糟、闹哄哄的,学生之间不团结,师生关系很紧张,教师不愿教书,学生无心向学,这样的环境里想要出人才,无疑就困难多了。

既然环境与人成长关系如此密切,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孟母一样频频选择自己中意的学校和班级,动辄逃离不合意的学校和班级呢?显然这是不现实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行动起来,优化我们的学习环境。

1.优化学习环境,首先,要保持校园的洁、齐、美。学校是社会的细胞,它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环境的洁、齐、美,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对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社会精神文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应该像花园一样,绿树成荫,空气洁净,教舍俨然,宣传刊物精致美观,教室里窗明几净,为学生创设一个刻苦学习,为国成才的良好校园文化的物质氛围。

2.优化学习环境,师生之间要互敬互爱,共同学习进步,形成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学校教育就其形式而言,是靠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完成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情感因素又占有一定的比重,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教师输出的信息不但能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摄入,而且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诸如兴趣、情感、意志等,帮助学习知识,形成健康人格。反之,如果师生关系冷淡僵化,那么即使教师业务水平再高,学生接受能力再强,在知识传递过程中也会因为心理上对教师的抵触情绪而影响教学效果。

3.优化学习环境,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学生相互关系和睦融洽,团结向上,才能心情欢畅地学习进步。

与同学和睦相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真诚待人。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待人以诚,是取得信任,拥有朋友最重要的条件。友谊之树要靠诚实的甘露来浇灌,对朋友虚情假意,心口不一,只能使自己失去朋友。

第二,宽厚容人。《论语》有云:“宽则得众。”为人宽厚,多理解和尊重别人,少计较些个人的得失,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和喜爱。为人宽厚的人,往往心胸开阔,能容忍别人的过失,这是我们今天维护集体团结必须具备的品质,学生之间有时难免产生误会和矛盾,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一般都应该多体谅别人,各自多做自我批评,使矛盾化解,切不可因一点小事耿耿于怀,恶语伤人或拳脚相加,致使矛盾激化。

第三,热心助人,我国古代仁人君子十分崇尚乐善好施的义举,以此作为一种修身养德的途径来约束自己和教育家人。我国清代文人、大画家郑板桥在潍县做官时,曾写信教育刚入学读书的儿子以仁爱之心帮助生活困难的同学;唐代诗人杜甫也曾劝告自家亲戚吴郎,让他善待扑食门前枣子充饥的贫苦老妇人。

传统美德中的“仁者爱人”“乐善好施”,在社会主义的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青少年提出了三大口号,其中有一条就是“学会关心”。关心人、帮助人,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认识。我们应继承祖先的美好品德,将关心帮助他人的传统发扬光大。

同学之间的帮助,包括从物质上帮助生活有困难的同学,从思想上帮助有缺点错误的同学以及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而以后一种情况更为普遍。成绩好的同学应当热心地而不是敷衍地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扫清学习障碍,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尽快赶上队伍。

最后,我们也应看到,目前还存在同学之间不能和睦相处,不利于优化学习环境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在一些非原则性的小事上过分计较,不能宽容别人的过失,爱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避免和纠正的。

综上所述,环境与人的成长密不可分。优化学习环境,对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国民素质关系重大,不可等闲视之。中共中央最近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当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让我们积极響应党中央的号召,弘扬美德传统,优化学习环境,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王满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优质的育人环境[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8(5):121.

[2] 陈霞芳.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甘肃教育,2015(13):45.

作者:沈毅萍

第三篇:传统美德的时代承接如何可能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实现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文章认为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完成,仰仗于秉承传统精华的当代伦理精神的重塑过程、依赖于传统美德与当代日常生活的耦合过程,突显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型范导,实现于道德教育的现代转换与重塑过程。

[关键词]传统美德;道德教育;承接

[作者简介]林楠,南方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法学博士,广东广州510515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代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实现社会主义道德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但承接如何可能?在开放多元的当代社会条件下,如何找到合理有效的方式来实现传统美德的承接,则是一个更具有直接现实性和方法论意义的话题。面对世界多元差异价值观的挑战,我们必须致力于寻找传统道德资源迎接现代生活挑战的合理回应方式与自我创新方式,承接传统,并使之承载现代的价值。笔者认为,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完成,仰仗于秉承传统精华的当代伦理精神的重塑过程,依赖于传统美德与当代日常生活的耦合过程,突显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型范导,实现于道德教育的现代转换与重塑过程。

(一)目标指向——伦理精神的重塑

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理解,所谓社会伦理精神,应该理解为某一特殊历史时期内,在某一特殊社会或社会生活群体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价值导向意义的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随着现代化的深化。中国急切需要整合混杂的伦理道德观念,重塑适应时代要求,富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伦理精神。尤其是面对当前社会道德景况,伦理精神的重塑就显得尤为重要,更为迫切。伦理精神的重塑必须处理好适应与超越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要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伦理精神。这种社会伦理精神应体现明确的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社会价值体系的未来取向。“重塑”的基本目标是,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属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吸取那些深深积淀于民族心理结构之中的具有现实化的思想精粹,在综合平衡基础上以开放的文化姿态创造性地实现传统美德的现代转换,从而探索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传统美德的现代承接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文化问题,而其根本任务则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传统美德作出新的选择、诠释与更新。传统美德形成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它必然与现实社会基础发生矛盾,需要我们从道德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客观现实对道德的要求出发作扬弃和转换,赋予传统美德以现代内容。很显然,传统的道德文化是无法简单移植到当代社会中的。这不仅因为当代社会与传统社会是异质的,而且也因为现代人及其生活已经远远超出传统道德所能解释的范围。当代社会与现代人的道德生活是传统道德所难以料理的。而当今社会生活的现代性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必须在扬弃中寻找传统美德与现代的最佳结合点。

对传统美德观念的重新诠释、论证和话语转换,都必须充分意识和考虑到新型的社会生活变化和新的异域伦理价值观念的挑战这两个方面。而后一个方面实际上又决定了传统美德观念的转换方式不仅是现代文化诠释和现代合理性论证的,同时也必须是在多元对话语境中实现的。要创设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开放性的对话与自我更新的机制。一方面,我们必须开放地面对现代世界,接受并认同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现代道德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另一方面,这一接受和认同又不是无条件、无限制的。相反,要使传统美德实现健全而有效的现代转换,就不能不对现代世界性的道德知识有所选择。某一传统伦理观念系统的转换往往是在与异己传统或域外文化的遭际、冲突、事例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这是其转换的外部动因或外在条件。相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西方现代伦理价值观念系统与其所依托的社会文明呈现出一种先进对落后的“文化落差”,因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剧烈挑战和冲击,迫使后者在迎接全新的社会生活挑战的同时,不得不迎接西方现代伦理价值观念的冲击。唯一恰当的方式是在对话中反思自我,在差异对比中寻求相容互补,在保持自我立场的同时积极改进,在批判“扬弃”的同时开放地吸收一切合理有益的新鲜元素,以充实自身、改善自身,最终实现传统自身的超越性转换。

(二)实践归宿——日常生活的耦合

道德与日常生活有直接的联系,日常生活是伦理道德的生长点和作用点,离开日常生活的基础,道德将走向虚无。道德并不是仅体现在一些政治原则的大道理中,而是更多地体现在人伦日用的实际生活中。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理性,其作用与功能就在于对人们的庸常生活有所指导。换句话说,它的真理性与合理性也正是从日常生活中形成的,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强化的,道德真理并不总是一些抽象的政治原则,而是充满着朴素性的生活真理和为人之道、人际之方。传统美德之所以被那么多的人所信奉与实践就在于它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紧密的联系。

我们在谈论传统美德现代承接的问题时,绝对不能把眼光和话题局限于观念或理论的层面。“一种传统的生成与传递方式,最主要的是生活实践的方式。生活的传统才是观念传统的真实生命之所在。儒家传统伦理的生命力正是通过人们的日常人伦关系和道德生活展示出来的,即使社会的宏观结构和运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人们的日常人伦关系结构,家庭伦理情感、道德意识和日常行为方式等微观因素并不一定都会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这种情况要求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美德相承接一定要面向生活、面向实践,研究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根据这种变化了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生活实践要求创新建构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这种新的道德体系建设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个源头的。我们应当自觉地对本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更深层的发掘,以我国现代化的现实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实际为基本生长点,发现当代社会普遍的道德问题和人们生活中的道德需要,直面现代道德生活的挑战,并使人获得解决人类精神困惑的智慧、技能,从而获得对传统美德价值的超越和升华。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我国传统道德资源这个流,能继承的和要继承的,主要是抛弃其封建国家政治伦理的糟粕,继承其个体道德、家族道德与社会道德中的合理成分,以指导当代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美德相承接应一改远离生活实际的弊端,而要从虚空落到生活的大地,即对现实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心理困惑采取积极的回应。我们尤其要重视传统美德的人伦日用的原则,使传统美德与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并且以其人伦日用的特点给人以实效感和亲切感,让伦理精神点点滴滴地导入人们的生活,以生根发酵,产生化育的功能。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发扬之

并不需要复杂的方式,要求每个家庭和个人从日常生活做起,政府相关单位、学校及社会有识之士用最简洁的方式从旁提醒、辅导和加强,以求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传统美德回归日常生活,结合人们日常生活的有序化要求,对人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化和道德行为的指导,同时也引导人们进行自我道德践履与道德训练。

(三)典型范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可以说当前对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最好诠释和载体,就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论述精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和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

社会主义荣辱观凸显了中国传统道德的耻感特征。古人认为,“人而无耻非人也”,知耻是立人之大节,有之则进于圣贤,失之则堕为禽兽。在中国丰厚的道德传统中,“知耻”与“荣辱”是人之要义。人只有知耻才能自觉地趋荣避辱,为善去恶,有所不为。中国传统道德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人性善的理论,形成了中国传统道德注重耻感的典型特征。概言之,儒家在界定人性为善之时,一方面通过将善提高到与动物性相区别的高度,把“仁、义、礼、智”“四端”作为人与禽兽相区分之所在。强调善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又从与命为仁的思想出发,认为心之善是上天赋予的,心之仁是成人所在,即所谓“此天之所与我者”,“夫仁,天之尊爵,人之安宅也”(《孟子·公孙丑上》),由此为“仁、义、礼、智”作为人性的特点且入追求之的无条件性提供了形而上的依据,从而将违背善而产生的道德耻辱感置于一个绝对高度,即为人的根本诉求与不可违背的天命使然,在此基础上即形成了中国耻感文化的独特特征。这种扬荣抑辱的耻感文化精神,已经深深地渗入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上至仁人志士、下至寻常百姓共同认同的基础性伦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正是通过在“荣”与“耻”的“一正一反”的伦理道德的“立”与“破”中强调了道德耻辱感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性,它是道德从外在规范转变为人的内在诉求的转化器,是巩固人的道德为善追求与强化人的道德良心机制的提醒仪,是承继中国传统道德善之养成与善之主体自觉的重要机制。

社会主义荣辱观汲取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美德精髓。我们的祖先在长期道德实践中凝聚下来的世代相传的行为方式、道德心理、道德习惯,形成了特有的荣辱观,成为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生命之魂,在今天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在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扬弃中形成的,就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社会主义的荣辱观正是通过“八荣八耻”的道德标杆的树立和宣扬,汲取了中国传统道德的美德精髓,并赋予其现代伦理价值的有效转化,涵盖政治、经济、社会、人生、人际等诸多方面,成为健全个体道德意识的新启蒙、推动道德观念的新发展、促进道德境界提升的价值指南。这更加证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对传统美德的承继与发展。没有传统美德的价值转换,社会主义道德将会僵化与停滞,丧失发展生机。

(四)价值桥梁——道德教育的转换

在当代社会,作为伦理道德建设的具体支撑和落脚点的道德教育,只有紧贴时代脉搏,实现自身的历史性转型,才能架起社会主义道德与传统美德的价值桥梁。与传统社会辉煌的道德教育功绩比照,当下实存的道德教育的功能与作用却难有昔日景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惑和价值失落。尽管传统美德仍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自发朴素地得以传承,但在某种程度上,人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缺乏应有的了解,对传统美德体认和践行有明显的断裂感。而且由于教育环境与主体状况的改变,可以说当下的道德教育“所要和所能达及也只是人的行为表现,无法穿透人的心灵”。由此放眼全社会,我们认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的生活基础与社会环境发生改变后,必须实现道德教育理念与范式的转换,才能重新获得在当代社会境遇中的价值合理性基础与前提。伦理美德的根本特征在于人的自觉与主体的自律,因此,其维持手段和调控机制最主要的仍然是心灵的教化。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教育手段有政治化、简单化的偏颇而否认一切教育手段之有效性。我们应该从基础道德教育体系的建构人手,以民族性作为基本前提,确保伦理道德的中国特色,寻求传统美德在普遍意义上被接受的可能性。

传统美德的教育仍然需要从知、情、意、行诸方面下艰苦细致的功夫。适应这一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加强道德教育。首先要从传统美德的知识教育人手,使人们具有传统美德的知识。如果人们连传统美德是什么都不知道,他们何以继承发扬。其次是强化传统美德的情感培育。激发主体内在情感体验,让个体在真实的关系中产生、积累、孕育情感经验,进而接受传统美德。再次是推动传统美德的践行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德性与理智德性的重要区别就在于,伦理德性的获得是要在后天的实践并通过习惯而逐步养成的,而不能像人的理智品质那样仅靠知识的传播和认知就能有效。最后是传统美德的环境教育。借助民间与政府两方面的力量,营造适应传统美德教育的人文环境,推动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此外,我们还要突出传统美德的开放教育。在愈加开放的当代社会背景下,站在世界的参照系中,去认识和领略中华传统美德之精华的历史风采和现代价值;去正确解读其他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等精神产品,汲取其中之精华。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我们不妨从我们生命所系的历史传统中汲取力量的源泉,充分重视传统美德的资源性价值,突破道德教育自身的巨大时代局限,对之重构与创新,使之获得“现代性”的品格,真正成为现代境遇下有现代生命力的教育资源。

[责任编辑:霁 月]

作者:林 楠

上一篇:小本创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发展趋势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