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2022-12-26

当前, 开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行业一个热门话题。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素质教育这件事只是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却很难。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应考重点关注的问题是什么?本文就上述问题, 并结合笔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素质和素质教育

1.1 素质

素质的原本定义, 是指人的神经系统以及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特点, 特别是大脑的微观结构和功能特点。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 如有缺陷则会造成能力发展的障碍。

除了以上的含义外, 我们通常所说的素质, 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智力、能力和内在涵养。如一个人所具备的高尚品质和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 在科学文化、专业知识、艺术修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准, 以及在求学、处事中所表现出来的才干等。通常说到的人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文化科学知识和劳动生活技能、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等均属素质概念的范围。

1.2 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 是指为提高人的素质而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通常意义的素质教育, 主要是指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的素质教育。这是指学校为完成一定阶段学生发展的培养目标, 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 素质教育就是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开展素质教育, 要切实地贯彻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就在于使人的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 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既具有阶段性特征, 又能连续提升学生素质的培养目标体系。明确学生素质发展的质量标准, 是实施素质教育、安排教育教学活动, 以及评价学科教学和素质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依据。

2 开展素质教育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既艰苦又有意义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应重点关注如下若干问题。

2.1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

在教学中, 应结合化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和审美观的教育, 指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 它是大自然客观规律的反映, 它既受辩证唯物主义的制约, 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 在化学教学中, 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在教学中, 可介绍我国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取得的巨大成就, 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激励学生为将来更好地建设祖国而刻苦学习。

2.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 对学生开展科学素质教育,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化学基础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 还要具备相应的实验操作技能。学习化学必须从观察和实验出发, 把观察和实验的结果进行高度的分析和概括, 并运用数学作为推理工具, 上升为理性认识, 形成概念, 建立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到反映客观事物性质的基本规律, 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化学教学中, 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素质教育,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会学习的人, 这一点非常重要。一个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的人, 一个不会学习的人, 将来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3 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

在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这主要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在化学教学中, 通过对基本现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中弄清楚这些概念、规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概念、规律和方法之间的联系, 从而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 使学生在学习上进入一种良性循环、螺旋式长进。这对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化学教学中, 除了重视智力因素外, 还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这主要包括, 如兴趣与爱好、对事业的热情、愉快的情绪、对挫折的忍受力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心、远大的理想等方面。非智力因素会影响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在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包括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独立思考能力, 以及在遇到困难时, 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顽强意志。

2.4 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要重视化学实验课, 对学生观察、动手和思维等方面的训练。化学实验能力的提高, 能帮助学生在实际劳动中全面考虑和处理问题。从化学实验中获得的技能, 不但能提高学生动作的灵敏、准确、和谐, 而且掌握这些技能又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在化学教学中, 通过揭示大自然、生产技术与化学的联系, 通过对化学实验的熟练操作来展开的劳动技能教育。从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思想出发,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在生活、生产和医学实践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劳动技能。

2.5 建立教与学的和谐氛围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有关现象、解答化学习题、解决实际问题。并从教学评估中找出差距, 让学生接受教师的评估意见, 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 改进学习方法。

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起到主导作用。化学教学的效果如何, 也取决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和谐。能否及时调整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种教与学的和谐氛围, 这是保证在化学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3 开展素质教育的几个环节

实施素质教育, 要求在教学中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 又能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实施素质教育要讲落实、看行动、求实效, 要注意避免素质教育演变成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一种空话。

3.1 明确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并将它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学生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 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向学生传递人类的科学思想和社会经验。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知识系统化, 不断地完善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化学教学方案的制定, 是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完成的。开展化学教学活动应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要开放 (包括课内外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等) ;二是要交流 (包括启发和相互讨论等) , 三是要思考 (包括对化学知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等) 。化学教学的本质, 就是通过传递人类探索化学世界的思想方法、理论体系和社会经验, 来构建学生的化学认知结构。

3.2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学生化学认知结构的基础, 是靠学生主体与化学世界客体的相互作用。突出以学生主体, 就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 (化学世界) , 这种能动作用表现为两个飞跃, 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四点。 (1) 强调客体的重要作用。客体就是指化学世界或说化学环境。要使学生在化学环境中学习化学, 要通过各种直观形式, 包括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现生动具体的化学世界。 (2) 强调主体的积极作用。学生的化学认知结构的建立, 只有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通过主体的能动反映来完成。 (3) 强调实现两个飞跃, 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来开展。教学要以化学认知结构的形成、发展规律为依据, 采取有效措施, 创设必要条件, 自觉地促进学生化学认知结构的有序形成和发展。 (4)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是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保证学生完成有序构建知识的重要条件。

3.3 加强启发式教学

教师设计教案、选择例题等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选择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内容和题目, 其内容应能充分反映化学概念、规律的关键和本质, 反映分析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并能针对学生在解答时容易产生的错误和问题来考虑。教学中, 要注意精心启发和引导, 把重点放在教给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

还要切实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教材中要求的习题应放在课内完成, 学生可以少交或免交作业, 要指导学生对课堂练习采用互查法。提倡和建议而不是强迫学生选做课外习题。只要采用适当措施, 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完成练习和复习。

在化学教学中, 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教法设计上要博采众长, 综合运用, 合理组织。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贯彻启发式、互动式。让化学课堂始终处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 使教学活动成为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 让学生从课堂上既能获得知识, 又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举个例子, 一个启发式教学的片段。

已知某病人血液的氢离子浓度为4.82×10-8mol/L, 试计算其酸碱度的pH, 并判断其血液是否正常 (人体血液pH的正常值是7.35~7.45) 。

【师】关于pH的计算, 一般难度不大。下面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一下这个题目。

【生】解:由pH=-1g[H+],

得pH=-1g (4.82×10-8) =8-1g4.82=7.32<7.35

答:人体血液pH的正常值是7.35~7.45, 可知此人为酸中毒。

(注:教师巡视了解到全班大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解答此题)

【师】为什么要用对数形式的pH来表示弱酸弱碱溶液的酸碱度呢?

当时的调查表明, 有的学生能够明白这个问题, 但也有部分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pH。

(这时, 有学生举手要求回答这个问题)

【生】如果直接用氢离子浓度指数来表示弱酸弱碱溶液的酸碱度, 一是其负幂指数计算非常繁琐, 二是其结果表示也不够直观明了。而采用对数形式的pH来表示, 则可将弱酸弱碱溶液的酸碱度简洁、直观地划定在0~14之间。

【师】对, 回答的很好。这里涉及到的是方法 (指数学方法) 教育问题。采用对数计算有很多优点, 它可以“化乘除为加减”, 从而简化计算;另外, 采用对数, 有时可以很方便地表示数据 (例如, pH的表示) 。这正是数学家采用对数的妙处所在。这也是为什么要采用氢离子浓度常用对数的负值pH来表示弱酸弱碱溶液酸碱度的道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还会经常遇到需要用对数来处理的问题, 希望大家能掌握这种方法。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 探讨了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素质教育。内容包括素质和素质教育的意义, 开展素质教育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开展素质教育的几个环节等。只要教师能够重视素质教育, 化学教学就能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质教育,教学研究

上一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其滑坡下一篇: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