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24-05-04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共9篇)

篇1: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附件一

黔东南州中小学(职校、特校、幼儿园)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登记表

(内容注明:□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职校、□特校、□幼儿学校,请在□内

论文学科有: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心理、德育、思品、科学、信息教育、职教、特教、幼教、学校管理及其他。

注:此表可复印,必须订在论文首页。除最后两栏外,其余均由作者填写。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杨秀华

摘要: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打破传统思维和习惯,扩大教育视野,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出发,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素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并据此改变历史教学评估的手段和标准,唯其如此,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便有了源头活水和通畅的渠道。

关键词:初中历史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教育在发展知识经济的进程中,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的历史使命。中共中央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创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新局面。因此,学校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但是,我们有些教育工作者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够,教育观念陈旧,没有很好地把握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依旧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顺从的地位。

诚然,要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但是,课堂教学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渠道,因此,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课程改革和学科教育中。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谈点个人的见解。

一、建设一支具备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保证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少年说》指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培养造就一支具备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良、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几年的支教生涯,我深刻地体会到:当一名教师难,而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更难。因为这份职业是特殊的,不是任何人都能胜任的。漫漫执教路,不仅使我懂得了怎样教书,更使我懂得了怎样育人,而我更懂得育人必先提高自己。人们经常把教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表达对教师工作的敬仰。可从教师的角度看,我们考虑更多的恐怕应该是怎样让知识的蜡烛更持久灿烂。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的许多知识已经严重老化,切不可有吃老本的思想,而应不断学习,进行知识充电,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只有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只有了解当今新技术发展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者,为了构筑人类昨天和明天的桥梁,必须从教不息,学习不止。而历史学科有它的特点,它包罗万象,其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历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在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历史观和开发他们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有着包含政治课在内所有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感、现实感、使命感。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更要以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为起点,积极而主动地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教师必须不断拓展专业基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实践历史教学的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法,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掌握,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体现在用何种方法把教学内容变成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终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把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即个性兴趣和求知欲放在首位,努力营造“不愤不悱,不启不发”的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教学内容能有最充分的感知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其中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是引发动机,激发兴趣,发展个性的最佳选择。通过小品表演、动手制作、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等有积极意义的感知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的表现欲、求知欲,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比如,我在讲“一国两制”的构想内容时,采用制造意境法和讲授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把历史与现实链接起来,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具体做法是:

首先是播放两首歌曲《东方之珠》、《七子之歌》和朗诵诗歌《国殇》介绍香港、澳门被分离的历史引进课文内容。让学生回忆台湾与大陆的历史,启发学生初步感悟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顺利地将历史教育与情感教育融合在一起,引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热切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真挚

情感。

其次,实施情感教学:为了探究理性认识。我们必须实施情感教学。比如再次播放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录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为祖国的强大,洗雪国耻而自豪,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当学生一旦进入学习意境,互动课堂即为开始。教师适时展示探究问题,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问题(1):港澳台问题国家为什么要采取“一国两制”方针?启发、引导学生分析实行“一国两制”解决港澳台问题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互动学习中,我采用了制造意境法、步步诱导的方法,组织及启发学生探究、讨论、分析,结合教师串讲、归纳、小结,使学生更好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其时,这种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就是对学生提高思想素质的过程。问题(2)组织讨论:中国为什么能在20世纪实现香港的回归?探究这一问题时,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加强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教育。问题(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是什么?问题解决之前,我先播放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录像,加深学生的印象,接着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使学生对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通过这种教学实践使得教学方式由原有的教师填鸭式的说教,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历史课变为师生互动、学生探求,主体弘扬的课堂,切实提高历史课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目的。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达到我们的教学目标。从技术层面上讲,网络技术的发展并开始逐渐打破校内与校外课程资源的划分界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得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广泛交流和共享成为可能,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相互转化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和本课程资源相关的影视、录音、录象类资料也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如文献记录片一般能真实生动地再现某段历史,刻画某些历史人物,是重点利用的音视资源,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影视作品和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它们或多或少能够提供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增强他们的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实践证明,历史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历史资源的开发必须多元化和社会化,而要实现这一切需要实现教学策略的转变,而教学策略转变的核心是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性转变。而要实现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新课程的目标要求,打破传统思维和习惯,扩大教育视野,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出发,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素材,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并据此改变历史教学评估的手段和标准,唯其如此,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便有了源头活水和通畅的渠道。

总之,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21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未来需要的人才是有创新开拓能力的人才,只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国家才能富裕,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作为一名历史教育工作者教师誓言告诫我面对成绩,面对荣誉,我没有陶醉,更没有固步自封,而是戒骄戒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勤奋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忠诚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潜心做素质教育的先行者,为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而努力奋斗。

篇2: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就在不断的同自然作斗争,在这斗争的过程中人类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这就演变成现在的教育。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由过去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带历史学科的教师也要在历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这就要求我们对素质教育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素质教育有三个要点,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第三是让学生主动发展。这种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承认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同时又弘扬学生主体精神,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称之为“素质教育”。要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思想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去。因为素质教育本身是优化教育教学结构、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冲击和突破。这里,就历史教学而言,谈谈本人是怎样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最关键一条是要走进课堂。课堂教学是我们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必要补充。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实施素质教育的难点也是在课堂,要促进素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必须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使他们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用3-5分钟时间,通过轮流办法,每次由一名学生讲故事,并做到:(1)用自己的语言讲。(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3)与上课内容要有联系。(4)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讲的内容丰富,知识面也很广。“有卧薪尝胆”、“为什么要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交情?”、“为什么管宁与华歆绝交时要割席?”、“为什么要用两袖清风来形容清官?”、“为什么鸽子被世人喻为和平的象征?”、“中国丝绸为什么堪称世界一绝?”、“中国瓷器为什么受到世界各国欢迎?”等等。教师在关键处起“点石成金”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人才规格才会有多样性,如果都是机械被动地发展,那将来都是一个模子。龚自珍说,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没有主动发展,就不可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二、在教学中利用历史教学特点,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很广,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这里有“金字塔之谜”、“十进位、六十进位、十六进位制”等数学知识、有“负荆请罪”、“纸上谈兵”的成语故事等等。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马拉松长跑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x譬如讲“秦如何巩固统一”一块内容时,涉及到货币的知识;“衡”是称质量,是一种质量标准;文字有小篆、隶书和楷书以及介于楷书以及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行书(通过板书字体来比较);“坑儒”和儒家的主张是什么等问题都可以揭示一下。讲匈奴,可联系王昭君的历史故事和杜甫的诗;讲秦“万里长城”时可以同明长城比较,通过数字,来说明它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三、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的.优势对学生的思想素质进行培养

初中学生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实在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且富有实效。譬如,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没落比,让同学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制社会早了近千年,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故国之一,且排列第二位,祖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灿烂的文化。“教育者的基本态度应是选择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装的个性差异,从思想上,行动上接纳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素质教育。

四、要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1)规范作用;(2)组织作用;(3)传授作用;(4)管理作用;(5)评价作用;(6)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对于学困生的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譬如,第三册“早期人类社会”结束时有这么几个问题:原始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怎样的?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原始社会是理想社会吗?金属工具和原始手工业的出现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为什么说私有制的产生和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这里涉及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劳动者”、“生产工具”、“个体化”、“私有制”、“贫富分化”和“阶级”几个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教师必须通过图表的形式讲清楚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的主导作用(现在的菜农有的赚钱多有的赚钱少)。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使得人们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才能勉强维持自己的生存,所以那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了原始平等的互助合作关系,大家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到了牛耕地、铁器和炼钢技术时代,生产力又向前发展了,劳动者生产技术提高了,经验丰富了,使得个体化成为可能,随之私有制产生了,伴随而来的是贫富分化,贫富分化的加剧就出现了阶级。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也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结构,就要根据大纲规定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同学生认知水平联系起来来全面设计学习目标。教学目标中认知内容的了解、理解、掌握;技能的初步学会、学会;思想感情的接受,初步具有,都要做到了如指掌。例教学“春秋”一节,要求学生掌握的是春秋起讫时间和春秋五霸,而“吴越争霸”和“奴隶制没落”是理解内容,这样学生记忆的负担就减轻了。

篇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中学教学的每一个学科中,都应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历史课程的新标准,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高度尊重学生的个性,面向全体学生,重新整合了历史知识体系,淡化处理了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和概念;精选内容,删减了一些偏、旧的知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质疑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新理念、新标准指导下编写的“北京师大版”历史新教材,以学习主题的形式来构建新的历史教科书体系,大幅度减少了知识点,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课文内容多样,具有选择性,鼓励学生从多种途径解决历史问题。针对新教材对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的特点。新学期开始后,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组织丰富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创新学习上,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素质。那么,如何实施历史课教学的素质教育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疑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是问号。”对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学生基本上能看得懂。如果依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当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因而,教师需要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在交流对话中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探求性。教师要使学生时刻面临问题,但也不能为问而问,问题过于平淡,让学生感觉无趣。当然问题也不能过难,学生不能答出也是毫无意义的。课前设计问题时要精心准备,使之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和价值,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知识的金矿,体验发现的快乐。

对于学生来说,在教师引导下探求知识是一种能力,善于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肯尼思·胡佛认为:“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巴尔扎克也说,问“是深入的阶梯,是长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大杠杆。”诚然如此,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催命符,是近代资产阶级诞生的助产妇,更是西方现代文明的启明星。

今天,我们高度评价四大发明对世界的深远影响,并不是要我们躺在伟大的历史丰碑下,沾沾自喜,盲目自大,停滞不前,而是要求我们应该在反思历史的基础上,充分弘扬中华先进的桥梁,是触发的引信,是觉悟的契机”。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鼓励学生质疑提问。讲到“孔子”一节时,利用孔子“当仁不让于师”一句,教育学生不唯书,不唯师。在学生质疑的过程中,师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探究越来越深,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得到激发而越来越强烈,他们的思维和能力也不断发展提高。在互动的过程中,师与生达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我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让他们发表见解,提出疑问,保护他们探求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快乐。

二、认真组织探究课与课外活动

1. 精心设计“学习与探究课”

每一个学习主题后的“学习与探究课”是北师大版教材新设的内容,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式创造性学习起重要作用。这一课型的设立,要求教师改变“一支粉笔,一本书,走进教室满堂灌”的教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设计“了解身边的‘历史’”一课时,我除了要求每个学生通过调查制作一课家族树,介绍家庭成员状况外,还组织学生自愿结合为四个小组,分别完成四个题目:(1)通辽一中的发展与未来;(2)我这十三年;(3)中国文字的起源与演进;(4)信息交流的实现。每个学生各负责查找一部分资料,由组长整理并写出调查报告。然后在课堂上集体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学生通过活动,在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在探求中获得知识的快乐,也实现了自我教育;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共同合作的重要;体验到挫折与成功的经验。这无疑会增强学生的个人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

2. 重视每节课的“活动建议”

布鲁纳曾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北师大版教材中“活动建议”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对每节课的“活动建议”我都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根据现实条件及学生状况或直接利用,或稍做变通。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的原设计是给成语故事配上图画,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为防止学生兴趣不大或应付了事,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我把它改为:搜集成语故事,写出给我们的启示。每个学生都做得很好,而且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活动实践中,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由衷地感到一种创造的快乐,每个人都兴趣盎然。对每一次活动我都及时反馈、讲评,以巩固活动的成果,巩固学生在活动中建立的学习历史的兴趣。

3.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历史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影民的创造、创新精神,为世界的科技文化发展贡献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彭西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问题教学策略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宁远县第八中学,湖南宁远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教学策略的正确运用,有助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关系的确立,有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交流反馈与评价小结等四个环节论述了历史教学中问题教学策略的运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策略历史教学运用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且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那么,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上述目标呢?笔者认为采取问题教学策略是其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善于设疑,为学生创造思考、探究的机会和环境,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为学生持久、深入的学习生成源源不断的动力。实施问题教学策略的主要步骤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反馈与评价小结等。

一、善于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前提是熟读教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非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如果一个人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不会发现问题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能被某些所谓的“权威”禁锢自己的思维和智慧,不能一味地盲从书本上现存的结论。人类历史上不少的巨大成就,其实就源自于对某些“权威”的挑战。所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批判性思维方式与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有积极影响的。人类的一切发明、发现和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和疑问开始的,这一方面,人们熟知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16世纪的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在自己学习、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否定了古代罗马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的、并被当时欧洲教会所维护的“地球中心说”,提出了全然相反的“太阳中心说”,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所响着学生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水平。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普遍较少。在教学中我注意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多读书,读好书”上。卡耐基说:“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探求思考,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自身能力。

学习“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一课时,我注意有机地穿插一些成语典故,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向学生推荐《东周列国志》一书,并与“活动建议”的内容结合起来。许多学生在读过之后与我进行探讨。至今,我已向学生推荐了《上下五千年》、《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课外阅读书目。学生把课外阅读的知识运用到课堂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我在学期末指导学生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让学生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收集材料,发表个人见解。使学生在探究中读,在读书中思,在思考后写,形成历史学习的良性循环。

三、“谈古论今”,引导学生探索现实

据调查显示,学生关心现实远胜于关心历史。实行“谈古论今”,不仅能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活化”、“升华”,而且把历

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一项不能被忽视的基础性工作。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做好了这一步工作,才能顺利进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环节。

二、敢于提出问题

问题是进行探究活动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问题的主体应该是师生双方,既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预设的问题,也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的问题,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而共同生成的问题。现在使用的新课标教材中,也编入了许多有趣味性和思维质量的问题,有时还提供了一些能产生问题的情境材料,通常用“想一想”、“你认为”等形式出现。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条件,精心设计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链,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下面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提出有思维含量的问题。

总体而言,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征;提出的问题链要有思维上的层次性和梯度,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既不能是过于简单化的“是不是”、“对不对”,也不能让学生跳起来都摸不着;提出的问题应是开放的、有新意的、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而不是那些形式上新颖,本质上却仍然落于俗套的,容易把学生禁锢在按部就班的思维模式和向书本知识寻求答案的问题。具体而言:

首先,要立足现实提出问题。现行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教学“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历史总是前后相承的,今天的时政即明天的历史。从现实出发提出问题,能创设生动的思维情境,拉近甚至消除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既让学生身处其中,又让学生超乎其外,让学生有理可循、有话可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现实空间,让学生觉得历史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立足现实提出问题也有利于学生摆脱书本的束缚和固定的思维模式,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以史为鉴”、“学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把了解过去与认识现实乃至预见未来联系起来,使历史教学更贴近时代,更显现历史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当前,改革开放向深层次发展,时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学习“商鞅变法”时,学生了解了变法背景以及变法使秦强大,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但由于触及旧贵族的利益,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车裂而死的情况,从而认识到改革的必然性、艰巨性。改革是向旧时代、旧制度的挑战,必然会遇到阻力;改革是进步,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革的过程。随后,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事业。在探求中学生加深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谈古论今”,在教学中除了“以古鉴今”的内容外,还包括“就古评古”、“据往知来”、“以古证今”、“中外相鉴”等涵义。北师大版教材删繁就简,给教学中“谈古论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谈古论今”也具有某种社会实践的意义,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形成一个启发式、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局面,引导学生探索现实具有重要作用。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中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新教材必将成为灿烂春天里的一朵奇葩。

摘要:笔者通过对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详细介绍,阐述了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在中学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可以实施素质教育,通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具有高素质、高能力、高品质的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篇4:论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目标;教学情境

教学应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可是许多教师的历史教学仍然停留在单纯的知识讲授上,不给学生独立思考、相互讨论的机会,不让学生质疑问难。更因为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束缚学生自我潜能的发展,致使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失望、厌恶状态,创新意识缺乏,创造精神泯灭,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从教学目标入手,识别知识要点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应达到的最低标准,这个最低标准不仅是针对教师的,更重要的是针对学生,使学生学完一节课后知道自己该掌握什么,该做些什么。所以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非常重要的。每一课在教学开始时,师生定出这课的学习目标,结合“标题、子目、带星号的图表、课后练习”四个方面寻找知识要点的大体方向,再据此进入子目的深究。如学习《鸦片战争》,①从标题可见要探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②从子目①可知:A.战争发动者是谁?B.战争经过怎样?③从子目②可知:抗英斗争有哪些英雄事迹?④从子目③得知: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名称和内容是要点;⑤从子目④可知影响是要点。⑥从三幅图片之一得知带星号的“鸦片战争形势图”是重点历史地图。

二、设计新颖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颖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使其思维活跃,调动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不经意中进入学习状态。

贴近生活是教学成功的一大法宝。如在《世界历史》第一册讲“为什么要学习世界历史”时,能否消除学生“学《世界历史》难,外国和我们太远,人名长而难记”之类的疑虑,是能否教好整个《世界历史》的关键环节。教师在导入这节课时,充分利用贴近生活的实物——“扑克”进行激趣:“学完了中国历史,为什么要学世界历史呢?有用吗?我们还是来认一样东西。”出示4张不同品牌的黑桃K扑克牌,教师先展示扑克牌背面,质疑后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是“扑克”;后出示正面,让学生认出是“黑桃K”;再问“牌中的人是谁”,到这时学生就答不出来了。此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最佳良机,教师因势利导:“这就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世界历史知识。当你读了第46—47页的正文再对照第46页第一幅人物肖像后,你就知道黑桃K是谁了。”当学生明白黑桃K是查理大帝后,教师顺水推舟:“同学们,学世界历史有用吗?”“有!”“所以我们应该把世界历史学好!”这样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顺利地导入全册新课。

三、采用灵活的记忆方法,强化记忆效果

历史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史实。而史实繁多而杂乱,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如何将繁杂的史实灵活记忆,显得非常重要。所以教学中注重记忆方法的引导是强化记忆效果,提高历史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学中对其中某些至关重要的时间年号、人名事件等可以灵活记背,避免枯燥。其中用“谐音法”巧记有事半功倍之效。

四、创设教学情境,启动创造性思维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的情感反应的过程。它可以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多疑好问,并时常把握教材的关键,不断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情境创设成功了,学生的好奇心就被激发起来,就会顺着教师指引的思路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学起于思”,一个好的提问,就可以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和解决矛盾的愿望,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达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在教红军长征这课时,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并结合右边的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和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思考,看谁最先发现和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泸定桥架设在大渡河上,红军长征的路线应该是先夺桥再过河。可文段中却表述为红军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红军既然已经过河,还要夺桥干什么?教材的表述是不是错了?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同样首先充分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然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素质教育的核心不在教书而在育人,在于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和创新的能力。整个教育应竭尽全力全方位地实践探索,以期待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有独立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创造者。

篇5: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2017-08-28 18:58:32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7年8期

摘 要:我国传统儒家思想教育,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求每个人在做好自身修养之后,将家庭和睦当做小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国家安定做贡献。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还是以家庭美满,社会稳定为目标。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也将家国情怀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高中历史 家国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139-01 1 历史与家国情怀 1.1古代历史上的家国观念

家庭是社会组成的最小单位,也是国家的组成单位。我国历史上一直将国家看成是民族大家庭。古代的家庭指的是以血缘关系为依托的社会单位,然后又以宗族形式存在。宗族制是建立在以权力分配和义务履行为标准之上的,而我国古代国家的构建也是建立在权力分配和义务之上的。在家庭中,父亲的地位一般都是作为领导者和权威的象征而存在,家庭成员必须服从父亲的命令,后代对父亲还要旅行赡养的義务,这就是孝道体现;国家的领导者君主同样具备这种特点,他高高在上,臣民必须服从,还要无条件地忠诚于君,这样才能使国家稳固。对君主的服从与忠诚,其实是家庭对父亲服从与孝顺的延伸。

古代对家庭对父母的重视,发展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地步,甚至为“父要子死子不死不孝”,又延伸为“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这样盲目的地步。这种家国情怀是建立在专制家庭和专制国家基础之上的,用家庭结构来要求民众对统治者的无条件服从,来达到国家稳定的局面。在今天看来是不足取的,更是缺乏民主的。

但是尽管如此,我国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国家也因此相对稳定。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无数爱国爱家的英雄人物,这些人常常将皇帝当做国家象征,不让君王受辱,保护君王的生命成为臣民的义务,哪怕这个君王并不爱民。

1.2 现代的家国情怀

现代的家国情怀和古代大不相同,尽管家国结构相似,但家庭中父亲没有绝对权威,家庭成员都是互敬互爱,父母有抚养孩子的权利,孩子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无论是法律还是亲情上,不存在“父要子死”这样的极端要求。

现代的国家观念,也没有封建时代的专制式权威,对国家的忠诚体现在国家这个大单位,也就是大家庭的概念。

现代的家国情怀,指的是捍卫国家稳定,家庭和睦,这两者是相互相成,只有国家稳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使家庭和睦。而家庭作为社会基本单位,只有和睦了,才能减少生活矛盾,而生活矛盾越少,社会越稳定。家国情怀不仅有内部因素,还有外部因素,那就是在国际上,国家之间的交流,自己的国家受到外来侵犯时,同仇敌忾,保卫国家和平,捍卫国家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2.1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学要求 家国情怀教育需要在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中进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就明确提出了关于家国情怀的教育,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进一步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和民族历史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在教学方式上,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水平,利用时代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学习。

时代性是指要体现在社会现实和时代主题相联系的基础上,既要切合现实生活,又要符合历史发展逻辑。不能用今天的观念去解释历史事件,但要将历史事件作为借鉴,来审视今天的社会现实,这样才能活化历史。

多样性教学是以教材为基础,利用历史资料,影视作品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历史,还要通过历史来思考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2.2 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在教材编排上,将每一段历史都安排为中外对比式,前半段是中国历史,后半部是世界历史,这样方便学生记忆,也能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在世界发展史中的作用。

在内容结构上,是按照政治制度,国家经济结构,传统文化,政治体制改革和历代思想家的顺序安排的。

从这样的结构,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虽然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但我国属于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而西方却是民主制;我国的国家经济结构是农业为主,发展到商业和农业并行发展,而西方却是工业产生较早;在传统文化方面,我国的人文思想从汉代到清朝都是沿袭儒家思想,而西方却经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在文化艺术方面,中国有无数的发明,还有独特的文化艺术;西方在工业和自然科学方面有更多的成就;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中国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外国有欧洲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在政治家和思想家中,中国有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外国也有克伦威尔,拿破仑,华盛顿等人,中国有孔子,外国有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

2.3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可以利用教材的编排结构,让学生通过中外对比,来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和外国的区别,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我国的民主观念没有西方成熟,这主要是长期的政治形成;在经济发展方面,我国的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这些都可以让学生对比现实生活来进行思考。但在文化方面,中国却比西方更加丰富,这些包括传统文化,和思想家政治家都不逊于西方,用这些来培养民族自豪感。

通过对比学习,可以发现我国某些方面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用今天的现实,来反省自己国家的不足,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教学方式中,不仅要利用课本知识进行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文献资料,利用国内外影视剧来学习中外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篇6: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一、中学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作为一门修身和认知社会的学科,是一种长期的、含蓄的、意识导向型的学科,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和认识社会现实进行科学决策,但是这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过程,不像数理化等工具学科在提高人的技能方面,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我国社会在人才的选拔考试中,绝大多数不考查被选拔者的历史水平,这在客观上强化了“读史无用论”。在历史教改存中也还存有种种误区。当前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仍然是“人才”,而首先不是“人”,考分和升学自然成为学校的首要目标,考试成绩成为衡量教学效果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尺度。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如果不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历史教育的这种应试性很难改变。

二、何谓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这两个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就出现了。《说文》:“文,错画也。”王筠注:“错者,交错也。错而画之,乃成文也。”“匕,变也,从倒人。”甲骨文(化),从人一正一倒,有倒人为正,二人相顺不背之意。即变正相顺,含有教化的意思。文化构成一词,见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是指与“武力”相对的文治教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1)源远流长。

中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相比,“第一就时间绵延上讲,中国是由一个人自始至终老在作长距离的跑,而欧洲是由多人接力跑。第二,就空间来说,欧洲文化,起自希腊、雅典,由这个文化中心,向四周发散。后来希腊衰微,罗马代兴,文化中心便由希腊搬到罗马,由罗马再向四周发散。……所以西方文化,常有由一个中心向各方发散的形态,而且这些文化中心,又常是由这一处传到那一处。这种情景,连带会发生一种现象,就是常有文化中断的现象。”(钱穆《国史新论》“中国传统之演进”)(2)博大精深。

比如学术上有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考据学等,都形成完整的体系。尤其是儒、墨、道、法四家具有世界影响。诗歌创作上,周代就有了《诗经》,后来有了《楚辞》,以后有两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递相继承,不断创新。小说方面,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戏曲方面,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还魂》、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尤其是关汉卿一生写了杂剧63种,比写过36个剧本被称为世界大戏剧家的莎士比亚还要早300年。绘画方面有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韩滉《五牛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稀世珍品。雕塑方面有云冈、龙门、敦煌等石窟雕刻。有秦始皇兵马俑。书法方面,有东晋“书圣”王羲之、唐初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家”,“草圣”张旭、创立颜体的颜真卿、柳体的柳公权。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宋徽宗首创“瘦金体”,元代赵孟頫、清代傅山等。(3)影响深远。

早在周代,商朝王族箕子率领5000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诗书礼乐、百工技艺。随后在西汉时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一条通往西域的商路,我国的丝绸、生铁炼铸技术以及农产品、手工业品,便沿着这条商路源源不断运往西亚和欧洲各地。之后,四大发明也通过阿拉伯人逐渐传到欧洲,对欧洲的工业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我国特产瓷器、茶叶、草药等不断输往南洋、南亚和非洲国家。日本与中国交往,始于东汉初,大规模输入文化在公元四至五世纪。日本的文字则是在东汉中国文字输入后,被日本仿效和利用的。唐代日本先后派120多名留学生和学问僧来我国,全面学习中国文化,回去传播使用。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等也受我国古代文化影响很深。迄今在世界各国大都市中建立的“唐人街”仍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影响。

四、中学历史教学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以经典诵读为先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千百年来尽管经历了封建社会的千锤百炼,但传统美德依然流传至今,并散发着无人能及的独特魅力,也正是这样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打造了国人“忠勤,仁义,厚德,睿智”的优秀品质。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学历史教学可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布置经典诵读内容。从《论语》、《三字经》,到《千字文》、唐诗、宋词,到古代散文、名人名言等等。要求学生每天利用晨读或早自修时间,饱览古今传统经典,理解内容,注重理论实践结合,阐述表达现实意义。从“学而知”入手,逐步达到“知而行”。

(2)以历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中学生中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古代文化的教学时,注重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品德修养教育,灌输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升华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渗透情感教育、审美教育等,不断促进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提升中学生的精神境界,加强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例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习俗。课后让学生调查一下,在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目前我们还保留了哪些节日?在各种洋节进入我国后,传统节日是否受到影响?学生自己家里过哪些传统节日,在过节时有哪些习俗?

(3)增强学校特色。如果一所学校有意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它的校园文化也一定会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当然,除了“孔子书院”之外,像上述所说的公立中学是不多见的,所以如果有中学如此行事的话,一定会非常有特色。比如课外活动课可以开设学写毛笔字,学画国画等。

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的心灵,使传统文化与美德深入学生心灵。利用节日活动,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中华美德教育。如果举办一些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礼制与礼俗,如新学期举办一个拜师礼,提供一个让学生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环境,对于向学生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很有作用。尤其是我国的古代劳动人民聪明绝顶,早已将数学运用到了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全校师生一起通过“古典数学节”来领略古人智慧的结晶,就可以在愉悦的节日气氛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比如说,我国很早就用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成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60个名称来记60天的日期,同学们可以根据这种计算方法,重新对日期做命名。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紧密结合传统文化研究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渗透整合,进一步开发完善以传统道德为主要内容的校本课程,使学生在所有课程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课堂上获得道德体验,让一个以知识教育为主的道德教育走向强调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整合的以感受体验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注重深层挖掘、重视熏陶感染和情感的体验。

(5)着力提高历史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通过各种途径诸如讲座交流研讨等方式丛师德学养气质兴趣等诸方面提升教师素质让教师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力军。(6)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游历让学生了解人情动态;南北风俗;山川气象;参观当地历史博物馆等扩大实际见闻。开展传承传统文化的各类活动如知识竞赛调查探讨开发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等。

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智、信、忠、孝、礼、义、廉、耻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只有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八荣八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对在中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有重要作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炎黄子孙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深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超越功利的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加强自我修养、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体现。“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是这些传统美德在现代的集中概括。“八荣八耻”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行为准则。当今社会应该教育学生树立被大众认可和接受的价值观,如诚信、合作、公正等等。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务之急。只有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与荣辱,才能把青少年培养成具有崇高追求的社会主义新公民,才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篇7: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钟育芬)

面对着21世纪以来各种世俗文化的冲击,当前中学生自我观念的强化,外来文化带来的意识形态上的模糊混乱,造成无纪律、无道德,集体观念淡薄、法制意识弱化的现象。而作为担负教育祖国未来希望的教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内心深处提高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十分有必要而又刻不容缓的。

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而初中社会学科的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在这个物质需求被充分扩大化的时代里,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更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自然地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寓于具体的教学过程之中,使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我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就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谈谈几点意见。

一、历史学科的特性决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向

在近些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历史学科对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比较真实,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以八年级抗日战争的复习为例,在讲述长达八年的抗日历史中,从杨靖宇讲到张学良,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到南京大屠杀,从抗日义勇军

到西安事变,从台儿庄战役到“密苏里”号,在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之时,在这保卫华夏、保卫炎黄子孙之时,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次次壮烈的历史事实,让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在国与家的选择中,进一步对爱国主义进行了升华,真正领略到什么叫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丰富多样的教学素材打造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在初中的历史学科教学中,涉及地理气候、世界史、中国古现代史、科学技术、市场经济、资源环境等内容,教学素材可谓丰富多样,而正是这些生动具体的教学内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正所谓“知国才能爱国,爱国才能立志报国”,知国、爱国、报国三者是统一的。只有知国才能激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在初中教学素材中,学生能学习到关于中国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介绍,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的体现,有英勇顽强的斗争历史,也有改革开放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这都能在根本上使学生热血沸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骨子里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这就是爱国主义教育最直接的效果。

三、利用时代信息和热切关注的时事是对爱国主义最直接又有效的方法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在我们传承着的伟大中华民族

精神中,不管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的长征精神还是井冈山精神,不管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是抗洪精神,从古至今,无不都是体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爱国主义教育正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最好诠释。如果说,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爱国主义教育集中表现在“拯救中华”上,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爱国主义则集中表现在“振兴中华”、“爱我中华”上。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史实对学生进行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所取得的令世人瞩目、令国人欢欣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懂得我们所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沿着怎样的道路前进,使学生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他们高昂的民族凝聚力,自觉地树立起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其次,对于一些热切关注着的时事政治,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加以利用,比如“9.7”钓鱼岛事件,对事件发生的过程和历史缘由加以说明,再加以对中国近现代史上遭受的屈辱历史教育,以德引导,旁敲侧击,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情感的体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当然,分析钓鱼岛事件,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并不是说要下一代记住历史,报仇国耻,而应该以此为动力,深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由此不但有效地落实了教材和时政知识,更诱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绪,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多形式的教学手段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大保障

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下,当前的教学不再是教师长篇大论的“灌输式”教学了,取而代之的是还原课堂本身、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一堂课学习的主角的创新性教学,由此也引发了教学手段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最常见的有多媒体电子教学,比如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屈辱岁月,可以通过《甲午风云》、《南京大屠杀》等影视资料,给学生一个更加饱满的、贴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地激发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又如“9·7”钓鱼岛事件发生后,在课堂上播放由中国感恩教育专家、著名演讲家一横老师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夕公开发表的爱国演讲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多分钟时间,但使学生的情绪空前高涨,而此时再加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则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升华,这才是一堂新形势下历史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最大实现。当然,除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外,还可以在《屈辱的岁月》一课完成后开展全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可以通过朗诵《七子之歌》、演唱《爱我中华》等方式加以学习,使学生不但增强学习的乐趣,而且深切体会到爱国的重要性。更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写一些爱国主义题材的小论文,通过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感悟历史,珍惜时光,热爱美好生活,让爱国主义永驻心田。

五、结合乡土和实践的教学是对爱国主义教育最后的完善“爱国始自爱家乡”。乡土历史是祖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民

族灵魂的一个缩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具体的材料,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家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对本乡本土的历史人物、事迹、文物遗址多少有些了解。讲授历史时联系他们从小耳闻目睹的乡土历史,将使学生倍感亲切,产生自豪感和光荣感,从而激起对祖国的热爱。乡土教材蕴含丰富的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思想教育的内容。为此,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和祖国联系得更切实、更紧密,培养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中华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篇8: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学生主体,全面发展,教师主导

素质教育的要义是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出发, 承认学生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同时又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促使每个学生得以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这里, 就历史教学为例, 谈谈本人是怎样实施素质教育的。

一、内外相结合,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认识的主体, 也是发展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激发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诱发学生积极思维, 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并在学习活动中及时给予指点和引导, 使他们学会学习, 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为此, 我要求在每次上课开始前, 用3~5分钟时间, 通过轮流的办法, 每次由一名学生讲故事, 并做到:1.用自己的语言讲;2.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3.与上课内容相联系;4.具有教育意义。这样做学生积极性很高, 他们课外积极查阅资料, 认真准备。讲得内容丰富, 知识面也很广。

二、利用历史教学观点, 让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教学结构, 还要注意教育的全面性。历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 它融知识性、故事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精选教学内容, 掌握教学目标的同时, 还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如马拉松长跑的由来与当今的奥运会相联系) , 注意运用模型、幻灯、录像和计算机等教学手段,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实验活动,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素质教育应充分利用教材, 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让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知识, 使人的身体、思想和灵魂得到和谐发展。

三、利用教材优势进行思想素质培养

初中学生是初步形成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的关键时期, 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譬如, 讲“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基本结束”时, 可同我国春秋奴隶制的没落比, 让学生知道中国比西欧结束奴隶社会早了近千年, 这说明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有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1.规范作用;2.组织作用;3.传授作用;4.管理作用;5.评价作用;6.育人作用。在课堂教学传授过程中, 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

篇9: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实施主体教育

关键词:中学历史 主体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教育。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口若悬河;学生则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殊不知,如此紧张沉闷的气氛既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扼制了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学生喜欢某一位教师,就会对其任教的学科有兴趣,就肯下功夫去学习这门课程。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前提。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尽力去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并认认真真地倾听其发言。对于学生的奇思妙想,我也会适时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并给予评价。此外,我还会保护学生的自尊与自信,打消其畏惧心理,以便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乐于并勇于参与教学活动,从而真正做到“我要学”。

(二)创设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中学历史教学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就要善于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以疑激趣,以疑启之,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在《鸦片战争的烽烟》一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毒品及其危害的文字、图片、资料。在课上教师提出问题: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在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历史资料之后,教师做适当引导后再次提问: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这样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学生自然随着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思维,有效地在交流思考中掌握了虎门销烟的概况以及中英《南京条约》的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根据课堂的生成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以培养、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再如讲到《辛丑条约》时可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必须有一个思考过程,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的兴奋点就找到了。若在设问时能够环环相扣,就更能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层层深入地剖析,从而启迪其思维,开阔其视野,最终使其思维得到锻炼与发展。

二、运用网络资源,扩大知识面、培养创造性

美国著名教育学者认为,网络化教育是各国21世纪教育的重要手段。可见,运用网络化教学手段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从课程角度讲,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及网络资源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网络化教学不仅能唤醒学生的潜能,激活其封存的记忆,也可以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放飞其被囚禁的情愫”。

传统教学学主要采用师问生答的师生单一互动的交往方式,这种方式下,教师是“主角”,居高临下,独占课堂,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网络化教学则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学习,适当改变师生的位置,增加组内生生互动、组间互动和师生互动。教師既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和引导者。大量实验表明:在这种和谐宽松的网络学习氛围中教学,教师易于调控,便于调节,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主要表现为富有好奇心与想象力,敢于冒险,敢于向困难与权威挑战等。具有此种意识的人不满足现状,敢于并乐于探索未知,以达到最佳。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在历史课上,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物及事例极为丰富: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瓦特改良蒸汽机,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祖冲之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值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郭守敬把一年的周期精确地推算到365.2425天……这些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以上富有创新意识的事迹,可以深深地打动学生,促使其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

(二)鼓励标新立异,培养创新精神

标新是一种创新,立异也是一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教科书、置疑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尤其是提出不同于他人的想法,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首先,要从思想上引导。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任何学者与权威都不可能独占真理,任何人都有可能发现新知,因此,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其次,教师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如此就给了学生标新立异的机会。但是由于年龄与现有条件的种种限制,学生的标新立异可能会出现错误。对于这些,教师不能简单否定,否则不但会削减学生探求新知的乐趣,也会使其变得小心翼翼,害怕思考。事实上,只有出现过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标新立异,一定要进行保护和容忍。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工作者唯有顺应时代,结合其任教学科,根据教学实际,寻求种种方法与途径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上一篇:做表率建新功心得下一篇:南湖游乐园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