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2022-08-27

第一篇:谈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浅谈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走进新课程,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作文教学 提高 实效性 策略

写作教学又叫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小学生普遍存在写作恐惧心理,只觉得苦而尝不到甜,不愿意写作。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新课程,使之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高作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一、激发兴趣,调动情感,让学生乐于作文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小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是影响其写作兴趣的心理障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学生对写作有兴趣,是作文教学的最大成功。因此,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使学生树立作文信心,打破作文恐惧感,让学生在学习的乐趣中自然而然地接触作文,学习作文。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方法有很多。一是故事激趣。即通过给学生

1 讲述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刻苦写作的故事,激发起学生从小立大志,追求崇高理想的蓬勃热情。二是鼓励激趣。即鼓励学生大胆地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老师对小学生作文的批语要富有激励性、启发性,让学生把写作当成一种乐趣,达到爱写、乐写、善写的理想境界。三是榜样激趣。即通过举办优秀作文园地,评奖优秀作文,评选优秀小作家等形式,让学生破除优秀作文高不可攀的神秘感,确立好作文就在你我之间的亲近感。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儿童情感的“金钥匙”。如,指导学生看一幅校园的全景图,想象校园中的景物有生命,会说话,把他们当作人,用拟人的方法写景物。这样学生融入饶有兴趣的情境,扬童趣,写童心,也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写好“两记”,加强积累,让学生奠定语言基础

“两记”指的是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写作水平的终南捷径之一。日记是记录喜、怒、哀、乐的宝典;日记是“出气筒”;是倾诉心声的“知心朋友”。 我们所生活的家庭、社会、学校,每天都发生着许许多多的事情。我采用指导学生写日记的形式,及时感悟,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这些人和事。比如,一次难忘的班委竞选、别开生面的野炊活动、教师节为敬爱的老师献一份礼物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事,似大似小,似浅似深,我都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下来,让他们在实践中加强体验,感悟人物的心灵,讴歌人物的真善美。因为要记,学生必须对每日所见所闻,“知之尽量详,识之尽量真,思之尽量明。”天天动笔就会

2 开阔学生的思路,积累大量词汇、语言素材,越写越熟。而且日记也是一种积累材料的过程,这样,一天记录一件事,一年就是几百件事。学生的写作素材自然也就有了丰厚的积淀。平时积累, “活期储蓄”,随用随取,“存”、“取”两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 作文时选择使用,写起作文来也就水到渠成信手拈来,全不费工夫。

读书笔记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心得。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是摘抄,比如摘抄一些好的语句,或是精彩片断,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为写作积累词汇、语言。

三、留心观察,加强体验,让学生易于动笔

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写作源泉,学生在实践中有了体验,自会写出让人惊喜万分的文章来。作文的欲望和激情来自于生活的实践,充实的生活积累和体验是学生作文的重要源泉。我指导学生作文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中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想,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土壤中吸取丰富的写作源泉。有一次,我让学生写《秋天的景物》,大部分学生无从下笔,只是想到蓝天、白云、秋风、落叶,写不好作文。于是,我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秋景的特点,感受秋天的气息。一连几天,我都让学生在上学、放学的路上留心观察,为写作唤起表达的欲望。我再指导学生写这篇文章,学生能把观察到的,通过大胆想象,把景物写得生动、形象,有创意。如刘小兰同学的习作这样写:

3 “一片片黄叶,飘落在地上,叶落归根,回报大地的养育之恩„„”。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如“日出”、“火烧云”、“下雨”等,以及家里、班是发生的小事,在学生的大胆想象下,也能写出新意来。这样既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的习惯,又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鼓励大胆、有个性地表达,让学生思想自由驰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写作有个性,有创意,这是作文之关键所在。自由表达,拓展创新思维空间。所谓自由表达,就是教师提供一种或几种习作的范围,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题材,自己选材立意,不限体裁,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诉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让学生的习作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插 上想象翅膀,少一点条条框框,多一点稚气。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不是说就可以不需要教师进行习作方法的指导,而是说学生刚进入习作状态,教师不应用太多的框框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习作时考虑较多的不是写作的方法,而是学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生活,至于教师的写法指导应在学生完成习作初稿之后。指导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如,在一次以“春”命题的习作练习中,一位学生觉得大家都是写景,毫无新意,于是他别出心裁,写出一篇与从不同的

4 作文。他从春入手,写到春兰空调,写了自己家以前生活不怎么好,后来爸爸工资提高了,家里买了一台春兰空调,一台不够用又买了两台。这件事反映改革春风对人民生活的影响,真人真事,体会真切。像这样新颖、有创意、有个性的表达,教师应该多鼓励,多肯定。

五、指导修改,鉴别赏析,让学生感受习作快乐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作文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所以,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指导学生在修改作文时,首先选择一至两篇文章进行集体指导(优秀的或较差的),教给学生修改方法。指导学生先从整体入手,对照题意,看看文章的各部分是否都围绕主题在写,把偏离中心的段落和句子应毫不犹豫地删掉。再看一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否写具体,写详细了,若不够具体,就要作添枝加叶的补充,使文章有血有肉。其次,从局部着眼,也就是进行字词句的修改,看看标点符号运用的是否正确,谴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修改的方式很多。可师生共同修改,或学生自己修改、或四人小组内互相修改,还可带回家里给父母修改。除了在草稿纸上修改外,誊正时,还可边誊边修改,使文章更加完美,生动。通过修改,让学生赏析修改后的作文,不仅使他们学会自改、互改,能找准修改点,找到治病的良方,而且帮助

5 学生提高作文的鉴别、分析和欣赏的能力。

总之,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使学习完全成为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让学生大胆地说,大胆地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最终达到叶老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地。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以下引文均出自该课程标准.不再重注.

②周立群,庞车养.语文新课程教学论.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07-218.

③黄亢美.小学语文课程理念与实施.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35-142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七年级英语组2010.12.8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中学英语教师的共识。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多方位的智能开发转变,自然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点和发展方向。下面根据个人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材不是万能的,不是任何地方对学生都适用的。地区间有差异,学生也有差异。要做到因材施教,关键在于教师怎样驾驭教材,怎样把教材用活。我认为备好每一节课至关重要。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为了获得这一桶水,充分全面多方位备课就彰显出其重要性了。

1、备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没有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枉谈教学的成功。“因材施教”至关重要。在备课过程中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有的放矢,有侧重、有选择。一名好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自我调整。例如,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在同轨班级中基础比较薄弱,我在备课时,就会注重基础,非凡是知识点的讲解,侧重基础知识,适当扩充。

2、备教材

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看学习材料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如不符合该做怎样的改动,增补什么,还是删减什么。并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及通过不同的教学任务来达到。实现的效果要让学生看到,从而使他们有一种成就感。因此教师要有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较强的英语思维能力及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和信息,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科研能力,从教学经验型逐步转变为教学科研型。

3、备授课过程

为了使英语课堂言之有物,行之有效,每节课都让学生有所得,教师必须使每节课任务明确。这就要求教师清楚自己作为主导,学生作为主体,每一步该做些什么。所以教师应做到:指令要明确。教师应对话题的要求表达清楚,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任务。必要时要给出引导性强、直观易懂的examples。以学生为主体的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习的内因,尤其是英语的课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激励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才会让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

4、备练习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的活动方式,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教学中要对课堂练习进行精心设计,做到目的性强,层次分明,突出

重点,形式新奇,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轻轻松松地学习,使学生养成主动运用知识的习惯。我们还能通过学生做练习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把握情况,采取不同的矫正、补救措施,以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整体提高。

5、备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实现减负增效,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要根据教材内容而定,也要根据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定。传统的讲讲练练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现状了。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我们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

6、备语言

运用语言技巧,引起学生注重,提高课堂效率。语言是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也是教师教学和引起学生注重的重要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语言艺术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高,语言正确精练,严谨流畅,幽默含蓄,会深深的吸引学生。因此教师在讲课时,既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又要注重声音速度的快慢,强弱,音调的变化等。例如在讲重点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加强语气,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重,在有学生注重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忽然沉默或变换语调来提醒学生注重,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爱好

平淡无奇、呆板乏味的教学方法只会压抑学生的学习爱好。相反,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能使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积极地发掘自我,最大限度地获得语言能力。“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实践证实,当学生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时,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探索多样的、有趣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我们可以用录音、录像、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录像、动画、声音文件等,将各种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的无意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和热情,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把视觉、听觉等调动起来,集中注重力,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且有效的手段,对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优化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发展,提倡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在课堂上,我注重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威信应建立在自身的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只有受学生尊敬的教师,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同时教师应关心学生,但不溺爱。罗森塔尔效应表

明:教师的关心和期待对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起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一视同仁,做到严格要求优等生,提携中等生,倾斜学困生,帮他们学会学习,树立自信心。。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爱使学生亲近教师,产生信任,对教师的教育必然乐于接受,也就能起到效果。反之,没有信任的教育就如没有沟通的桥梁,更谈不上教育的效果了。

四、提高自身素质,致力于教科研

想成为课改形势下的优秀教师,我们必须要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地汲取现代的教学理念,不断地健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就会得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会相应提高,也才能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提高英语课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但归根结底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在学生身上下功夫,让他们想学、乐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好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因此,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通过及时的教学反思,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的教学资源。它们有时是奇思妙想,超越教师的思维,有时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有时是“节外生枝”或“锦上添花”。经过教师科学反思而利用的这些动态的教学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还能弥补教师教学中的不足,教学因此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第三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它不仅要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

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二、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是小学《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具体方式如下。

1.学唱乐谱要充分发挥学生听与记的能力

唱谱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识谱的实际能力出发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听力的最佳时期,可在反复听和模唱中学谱。例如,我在教学低年级的学唱歌曲《小红帽》时,就是让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中,让学生靠听和记忆来学谱,在某种意义上这比视唱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高年级学生则可分乐句视唱,个别程度好的学生可带领全班唱谱。

2.采取节奏、歌词和歌谱相结合的学歌方法

传统的教唱歌曲时,都是先学节奏和歌谱,后唱词。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歌曲中的词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将学词和学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通过歌词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语调的变化中体会旋律的变化。例如在教《校园小戏迷》时,我先让学生随着歌曲伴奏,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这样既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降低学谱的难度,又能让学生通过歌词的朗读,去体会旋律变化和歌曲的意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会歌谱。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谱的自信心,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3.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用艺术感染教育学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最容易激发感情、表现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易随音乐而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挖掘歌曲的内涵和感情因素,以情带声、以声表情。

三、使用语言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不经意地使用语言,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性,但当教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神奇的妙用。例如,我在教学歌曲《草原上》时,柔美而悠扬的音响舒缓而悠长,充盈着整个教室,学生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个音符,?っ僮乓衾种械男畔?,此时老师调低音量,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草原的美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那迷离的音乐和撩人的语丝交织在一起,牵着学生的情思与遐想,将学生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听到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般的声音,仿佛看到微风吹过的草原,串串珍珠洒落在绿缎上的美景。学生沉浸在音乐里陶醉了,痴迷了,体验了,感动了,达到了“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的艺术效果。

四、运用光线,创设情景

恰当地使用光线,不仅仅是增加明暗效果,更主要的是创设教学情境,烘托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更准确地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

记得我在教学《闪烁的小星》。铃声响了,同学们排队等候在音乐教室门口,准备上课。与往常不同的是,教室里光线很暗,非常安静。这时,我播放多媒体课件,静静的夜空星星闪烁的动画片段,安详地弹起《闪烁的小星》。同学们伴随着音乐静静地走进教室,静静地围坐在一起,静静地倾听音乐,静静地感受体验此时、此地、此曲以此种独特的形式表达来的情感。

不需语言,不需行动,不需任何要求,只在音乐和老师为音乐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然心态安详,表情端庄,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不仅学会歌曲,还能准确地理解、把握音乐的风格,并且会永远难忘这节音乐课。

五、采用唱游

新课标指出“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及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在演唱歌曲中,创设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以情境中的角色去聆听和歌曲旋律,改变传统的、机械的歌曲教唱模式,使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感情,激发学生自信地表演,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培养歌唱的能力,用歌唱的方法去享受生活的能力,用歌唱的方法去与人们沟通感情。

一遍遍地演唱歌曲,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不断地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能达到巩固与体验歌曲。正如《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巧用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能有效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行个性化教学。

总之,追求音乐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音乐教师长期的努力和实践,也需要我们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我们迎着 新课程改革的强势东风,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音乐课程绚丽多彩“教学景观”吧!

第四篇: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

平利县三阳初级中学

孙铁斌

要:现阶段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由于多种原因,教学实效远达不到要求。为扎实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也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体育教学

实效

专业化发展

学习兴趣

言:目前,农村中小学目前体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很多体育老师都是非专业教师,所以体育课不知道应该教学生们那些技能,只好在跑完步后让学生自由活动,导致长期下去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活动课。再加上体育设施器材的缺乏,导致很多内容即使想上也无法上,只好上一些不用器材的内容或干脆就让学生自由活动,长时间恶性循环,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湮灭,导致体育课教学实效性不断下降。因此,提高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促进素质教育在农村小学的不断推进,已是刻不容缓。

客观地分析教学实效性的一些主要因素,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师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以及学生主体积极性的激发等。

一、.加强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加强引进,促进农村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现如今,由于教育资源配备的不均衡,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化问题相当严重,普遍就是其他专业教师兼带体育教学,他们的精力分配不足,再加上专业知识的缺乏,导致体育教学缺乏正规性、系统性,教学效率低下,就连学生原先对体育学习的一点兴趣也逐渐被消磨,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解决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应该是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引进力度,补充更多的新教师充实农村体育教学力量,让停滞的血液流动起来,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就我校而言,原先只有一名专业教师,其他几位都是兼职教师,体育教学基本处于随意状态。2008年9月我校引进了一名新教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在两个年轻人共同带动和指导下,其他教师的工作热情也被激发教学逐渐趋于正规化,课堂教学效率也在逐渐提高。与之相衔接的各种体育兴趣小组也相继组建,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高涨,再经过课余适当训练,发现了很多体育苗子,使学校的体育教学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也促进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二)立足现有资源,加强培训力度

一方面立足于引进,另一方面应着眼于立足现有资源,加强非体育专业教师的培训,促进他们基本掌握体育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使之能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虽然市县每年都要搞一两次体育教师进修与培训。但是笔者私下认为培训的力度与培训的面还不够,应该再加大。另一方面,教师的培训应立足于“走出去、请进来”,要尽可能的为体育教师创造走出去的机会。农村体育教师普遍存在课务多、教学任务重的情况,学校要尽可能的克服困难,有计划的安排体育教师外出学习或参加培训活动。看得多了、听得多了、理论联系实际多了,受到的启迪、感悟也多了,认识也就深刻了,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素质自然也就提高了。另外“走出去”活动要引向深入,即:请参加培训或听课学习回来的体育教师把学习过程中所听、所见、所想与没有去学习的教师进行传达,起到二级培训共同提高的作用,起到了的信息传递和榜样示范作用。听课学习回来的老师,在校内开一节教研课、汇报课或示范课,与同事们一起进行研究。通过“走出去”,切实提高农村体育教师实际教学水平,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请进来”,可以请一些城区或邻近学校的优秀教师来给大家上示范课,进行讲座,也可以进行校际之间的互访,通过不断交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体育教学内容应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注重科学性、技能性、实用性等等。

(一)科学性。即在教材安排上做到先后得当。例如学生在课初思想和注意力比较集中,对学习新技术比较有利,因此必须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使运动负荷的变化符合人体活动的规律,应将运动负荷较小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为了持续激发学生对课的兴趣,应该将游戏和比赛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为了不致于使学生疲劳而影响学习,一般应该把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的练习,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而把力量性、耐力性的教材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

(二)实用性。教学内容的安排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应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联系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当安排一些诸如 “跨越比赛”、“平衡比赛 ”、“攀爬比赛”和“负重比赛”等有趣味的练习和游戏。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三)趣味性。即对现行的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材进行适当改编,使之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又由于中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性强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多样的竞技形式,不仅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可以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陶冶情操。

(四)阶梯性。教材有适当难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智力发展。在教材的处理上,使每堂课内容 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譬如在低年级学生初步掌握前滚翻的动作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和巩固动作技术,在复习课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一种是限制性练习,如在颔下和两膝之间夹小手帕进行练习,以强化低头和并腿的动作。还可在两条直线中间练习前、后滚翻,连续前滚翻以强制左、右手脚用力平衡。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持续性

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从事任何学习都需要有兴趣作支撑,否则学习的效率难以提高。当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好奇,练习的兴趣也就随之而来。保持、发展学生在体育课中练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保障。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通过增设体育比赛的氛围,让农村学生充分展示自我,毕竟他们展示的机会太少了。学生亲身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得到乐趣,从而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运动,指导他们练习的方法,让他们确立经过努力锻炼,就能实现力所能及的目标的意识,使其体会成功感受,从而培养体育兴趣,从一个侧面促进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另外也可以促进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逐渐形成。

四、.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

体育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即教师和学生在何种氛围中发生互动和如何互动。教学不但要对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场地器材的布置等认真研究安排,还要对学生个体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社会交往、情感态度、体验感受等方面认真分析、关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则制度。

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必要的规则制度在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对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学生要遵守规则,同样教师也要遵守规则制度,教师良好的行为会影响着学生行为的养成。教师要以身作责,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教师要做到,严格遵守各项规则制度,不减量。例如上课着装的要求,教师应首先做到,这样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愿意接受。

(二)严肃课堂纪律

学生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是体育课所追求的形式,但不能单纯的为追求气氛活跃,而就放弃必要的纪律要求,对明显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教师要及时指出,提醒学生注意,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以保证正常的课堂环境。

(三)体育骨干的培养

体育骨干是体育教师的得力助手,他们在体育方面有特长,身体素质好,在班级中有影响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体育骨干,一方面可以学生的领导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也发挥学生特长,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实效性,而且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观树立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教学策略得当 教学策略得当与否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原本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在不断地彼此交流、相互竞争中巩固技能,获得参与的乐趣。好的课堂参与气氛不是简单形成的,它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长期和谐的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在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下,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参与的个体来说,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活动的新资源,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团结协作。总之,在这样的课堂参与氛围中,学生主体更加易于克服参与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自信心不足、害羞等,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提高自己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要求的机会。在课堂中真正做到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总之,我们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创造出一切有利的条件,以促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实效的提高。体育教师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尽力提高体育教学的艺术和水平,为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不断推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政协乡镇委员活动的实效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政协的优势在于委员之中。要发挥政协委员主体作用,关键在于搭建活动平台。乡镇政协委员学习组活动,是政协委员履行职责的一个主要载体,提高乡镇委员学习组的实效是发挥政协委员作用的关键,直接影响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和党委政府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如何提高乡镇委员学习组的实效,结合我区政协工作实际,我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我区乡镇政协学习组现状

**区政协现有委员93人,分区机关政协学习组、乡镇政协学习组等14个学习小组。其中,乡镇政协学习组12个(含崔矿政协学习组),共有委员45人,占48.4%。乡镇学习组在吸收委员的同时,进一步充实学习组力量,集中各界人士智慧,让那些在当地有较高威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士加入进来,使学习组的参政水平和议政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大部分乡镇都能高度重视学习组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制定学习组工作计划,积极参与区上活动,组织学习组成员围绕当地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今年以来,区政协加强对学习组的管理,定期不定期检查学习组开展活动情况,办公室专门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区政协学习组名单,由主管政协工作的副书记任学习组组长,规范了

- 1 -

乡镇政协学习组织,促进了学习组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目前乡镇政协学习组存在的问题

目前,乡镇政协学习组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政协委员居住分散,受地域、交通等因素的制约,活动组织难度大,委员参与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活动小组召集人的责任心。二是委员调研成果转化、社情民意吸纳情况的反馈机制不够完善。三是部分委员参政意识不强。把政协委员当作是一种政治待遇,对政协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缺乏认识,对政协委员的建言立论、反映社情民意认为不过是做做样子,纸上谈兵罢了。四是个别乡镇不重视。只是在政协全会期间,组织委员除参加小组界别活动外,平时委员就处在一种游离状态。即使是有较强责任心的委员,也无从了解本乡镇三个文明建设情况,有的乡镇一年一度的地方人代例会,也不能通知本乡镇的政协委员列席。五是小组活动缺少吸引力。单一的坐会式学习交流,内容重复单调,既浪费时间,又无实质效果,时间一长,对委员就失去了吸引力,导致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少。

三、进一步提高乡镇政协学习组活动实效的措施

(一)选好组长,努力发挥表率作用

乡镇政协学习组是委员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抓好这一组织形式,就能丰富和活跃委员工作。学习组组长是活

动小组的召集人,代表小组活动的组织者,是联系委员和委员联系的纽带。主要任务是召集、组织本辖区政协委员开展活动。学习组活动开展得好不好,活跃不活跃,关键在于组长,因此活动组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所以,要引导委员推选责任意识强,有一定的政协基础理论,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热心政协工作的人士担任活动组组长。实践和经验都足以证明,这样的人士当组长,有利于委员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委员的自身素质及履职水平。乡镇政协学习组组长,担负着具体的组织联络工作,一方面要当好组长,负责搞好本小组的活动,另一方面,要经常保持与委员的联系,听取委员的意见和要求,并及时与乡镇党委、政府和区政协沟通情况,交流信息,确保委员活动组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政协学习组组长要做好表率,在参加调研视察、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方面都要起到带头示范作用,使自己真正成为本乡镇学习组的“领头雁”。

(二)定向视察,提高委员活动的实效

定向视察作为人民政协视察的一种新方式,由政协学习组定向联系党的纪检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按照法律赋予的职权开展调查、视察、检查、评议等活动。乡镇政协学习组可以向被视察单位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但不直接处理问题。被视察单位向政协学习组通报有关工作情况,邀请政协学习组参加有关会议、活动每年不少于两至三次,

并适时寄送有关资料,为委员更好地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可以把当前社会上群众反映比较大、与被视察单位职责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作为定向视察的主题,还可以把视察单位自身无法解决、需要通过政协委员呼吁帮助解决的问题作为定向视察的内容。定向视察在内容上,变综合性的视察为重点突出、内容单

一、专题性的视察,可以避免视察选题多、过宽,针对性不强,委员难以发现的问题,或找准问题缺乏有力的跟踪监督措施等情况。定向视察由于目的明确,视察对象、内容明确,视察选题将更早地与被视察单位沟通,以便其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可以尽早地告知委员,以便委员尽早关注被视察单位的相关工作,或深入一线窗口明察暗访,或广泛联系群众征求意见,委员们比较熟悉和了解有关单位的各项工作,也能及时察觉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到有备而查,从而使视察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有的放矢,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对被视察单位的整改情况也能进行跟踪监督,较好地体现委员的监督作用,调动委员知情出力的积极性,提高政协学习组活动的实效。

(三)创新举措,增强做好本职工作本领

人民政协靠探索深化认识,用经验推动工作。要使乡镇政协学习组工作保持新的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创新,提高能力。笔者认为,乡镇政协学习组工作可以概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面向党委政府,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作用,支持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另一

方面,就是面向社会,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无论面向党委政府还是面向社会,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拿出新举措,争取新成效。乡镇委员活动面向党委政府,主要是通过调查研究,建言献策,用提案、建议案、大会发言以及平时的意见建议等形式,参政议政;按照一定程序对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反映社情民意,畅通人民群众与党委政府的思想、言论交流渠道。在开展乡镇委员活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大局、选准角度、突出重点,要少而精,实而深。思考问题,既要立足现实,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立足局部,又要着眼整体;既要就事议事,又要理性思考。要更多地从发展战略上考虑,想大事、议大事,促发展、利大局,做到参政参到点子上,献计献到关键处。要让党委政府从人民政协真正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要使人民政协为地方的发展,真正起到一些想得到、看得见的作用。乡镇学习组面向社会,有大量工作要做。例如,广泛联系各个方面,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维护党委政府领导;号召委员在岗位建业绩,为社会多做贡献;体察民情,反映民意,让群众的要求得到反映,让群众的愿望得到实现;直接投入经济建设,招商引资、参与项目、创办实业等等。组织乡镇委员活动不但需要在宏观上进一步拓宽思路,更需要在具体工作中想更多的办法,做更细的工作。要知群众的冷暖,解委员的困惑,应企业请求,在为群众解决切身问题的过程中树立政协的威信,在为委

员的真诚服务中增强向心力,在为基层办实事中塑造政协形象。

(四)建立制度,实行严格检查考核

提高乡镇政协学习组的实效,保证委员积极参加小组活动是关键。目前乡镇政协委员都是兼职的,本职工作比较忙,在文化等方面参差不齐。有的委员不深入实际,倾听群众呼声,不参加政协学习组活动。政协委员是一种职务,国家赋予委员各项权利的同时,也要求其履行相应的义务。因此,有必要建立制度,对每个委员履行义务,尤其是参加小组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具体可考虑,一是实行评议委员制度,由委员就个人履行义务的情况向所在学习组成员述职,由大家进行评议;二是建立委员履职档案,把委员参加了几次活动,提出的建议的数量和质量,走访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等,逐一量化委员履职的责任和目标,并将其记录在案作为推荐连任、奖惩的依据,调动委员的积极性,保证政协学习组活动时委员的参加率,为提高委员活动的实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投融资平台建设方案下一篇: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