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心理学选修课论文

2022-05-14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爱情心理学选修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开展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为探讨医学形态学教研室的课程建设和新时期研究生的培养提供重要信息。

第一篇:爱情心理学选修课论文

书法选修课对于大学生 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

摘 要:新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许多的变化,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力不断增强,使得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时,容易产生抑郁、孤僻、焦虑的心理问题。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美的艺术之一,在运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作用。从本质上来看,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书法练习有助于调节大学生的身心活动和治疗心理问题。文章通过探讨书法选修课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提出相应对策,旨在推动高校书法选修课教学发展方式改革,提高书法选修课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书法选修课;心理素质;培养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会面对各种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大学生难免会产生许多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人数在逐年上升,由于心理问题退学、休学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科学地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方式迫在眉睫。书法可以帮助大学生静心,提高其注意力,控制其冲动的情绪,提高其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帮助其找到科学的发泄情绪的渠道;通过不同的书法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对于治疗心理问题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另外,大学生通过书法选修课,一方面能促进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状态,调节其负面情绪,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高校书法教学的发展。

一、书法选修课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影响

(一)书法选修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

书法选修课内容具有培养良好的心理、塑造良好的品德的作用,能够在书法的学习中培养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良好心态。书法选修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隶书、草书和行书等,能够为每个大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高校书法选修课教师要在书法选修课教学中发掘每个大学生的优势和闪光点,并根据每个大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大学生发现自身的优势,树立生活信心。

(二)书法选修课能够帮助大学生克服消极情绪

学习书法能够给大学生的思维情绪带来积极的影响。长期练习书法能够使大学生在练习后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可以使大学生身体器官以及神经的活跃性得到提升。学者们的研究显示,人心情的好坏与大脑分泌的内啡肽有着直接关系。书法练习可使大学生内啡肽的分泌增多,而内啡肽素有“快乐激素”之称,尤其是一个好的字或一幅好的作品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指数,从而帮助大学生克服抑郁、压力、焦虑等消极情绪[1]。另外,大学生在练习书法时,注意力会自动地集中在写字上,从而削弱其对产生消极情绪事物的关注,从而实现改善心情的作用。

(三)书法选修课能够帮助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书法选修课是集体性的授课形式,能够为大学生提高交流沟通能力提供条件。高校书法选修课教师可以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书法教学内容,增强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书法选修课中,书法课教师要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性,将更多的练习空间留给大学生在课堂上自行处理,从而激发大学生练习书法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利用书法展示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使其感受集体的力量,并在书法展览的过程中体会审美带给自身的喜悦感和兴奋感,从而帮助部分性格孤僻的大学生尽快融入大学学习和生活中。

(四)书法选修课能够帮助大学生开发潜能

书法选修课不仅仅是对大学生写字能力的一种提升,同时也能够在练习中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开发出大学生潜在的能力。学习书法的过程有助于大学生的智力开发与思维开发,包括练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字帖的观察、记忆和临摹能力等。例如,在模仿字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模仿好字帖上的字体,还需要对书法家的字体进行判断和思考,根据细致的观察推断出其规律和韵味等。

书法选修课教师可以利用大学生对于书法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潜能,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大学生学习书法的实际情况展开深入了解。每个大学生字的好坏、学习背景以及心理状况迥异,这就需要书法选修课教师根据每个大学生的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方案,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在书法上有一定的提升,从而使大学生在遇到困惑时能够有较为成熟的办法和策略[2]。

(五)书法选修课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品质

现在很多大学生均为独生子女,在家长过多的呵护中很少遇到挫折,这也导致很多大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容易出现恐惧、退缩的心理。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害怕挫折的缺点,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书法选修课教师在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时,需要根据大学生自我心理状况设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书法练习目标。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达到书法选修课的目标与要求,从而激发大学生書法练习的热情。

二、书法选修课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路径

(一)加大书法选修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力度

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中,书法选修课教学不仅要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同时也要强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书法选修课以动静结合、提升审美的优势,成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高校书法选修课应当秉承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加强书法教学环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高校书法选修课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言与行引导大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对待书法选修课。书法选修课教师在渗透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还要根据大学生的身体特点,采用丰富有趣的书法教学内容和形式,吸引大学生参与书法学习、热爱传统的书法,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实践基础。例如,在书法选修课教学中,除了对大学生书法技能进行培养外,还可以将心理游戏引入书法教学中。书法选修课教师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书法展览,在完成展览作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发现问题,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法技艺。

(二)加强对书法选修课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

书法选修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通过书法选修课教师的教学得以实现的,因此,书法选修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水平,直接影响到书法选修课对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效果。高校应当加强对书法选修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通过专业、全面的培训途径,使书法选修课教师的德育教学水平得到提高。传统书法选修课只是对书法选修课教师的书法技能等方面进行培养和考核,忽视了对他们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这需要师资培养单位和教师工作单位共同努力。

(三)不断完善书法选修课教材

书法选修课教材是书法选修课教师设计教学内容的关键,在高校书法选修课教材的编写上也需要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书法字体内容,大学书法选修课教材可以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增强大学生在书法学习中的心理体验。例如,书法选修课教师可以推荐大学生临摹他们比较喜爱的如颜真卿、柳公权、王羲之等字体以及网络上经典的书法古籍,让大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对书法历史、书法的发展以及书法背景的故事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优化书法选修课教学环境

书法选修课环境也是影响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应当重视对书法选修课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条件。高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布局,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要及时更换和维修教室硬件设施,从而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开心地进行书法选修课学习[3]。此外,还需要通过营造和谐、民主的书法学习氛围,激发大学生选修书法课的积极性。良好的书法选修课学习环境可以使大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强化大学生良好心理品德和精神,真正实现书法学习和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融合。

大学阶段和中学阶段有较大的不同,学生都是来自天南海北,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生活和交流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新入学的大学生,刚进入大学阶段,表现自己的想法非常迫切,希望可以更快地获得同学和教师的认可,但是急功近利反而会适得其反,这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打击,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另外,大部分的大学生都习惯了来自家庭的宠爱,特别容易产生落差,引发心理问题。为了可以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帮助大学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素养,可以从课程入手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其中可通过书法艺术让大学生静心,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4]。通过书法选修课练习书法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一定的疏导、化解大学生沟通障碍问题的作用,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原以婧.高校书法选修課教学思路管见——以长治医学院为例[J].艺海,2020(1):97.

[2]井润贞,魏东,白东清,等.天津农学院开设公共选修课《软笔书法入门》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45):225.

[3]秦安建.美育视角下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与实

践——以硬笔书法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6):90.

[4]顾晓凤.书法与人生——开设高校书法选修课的重要性[J].艺海,2019(1):130.

■ 编辑∕陈晶

作者:张永昌

第二篇:“病理学”研究生选修课的教学初探

摘 要 “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开展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病理学”选修课程的教学实践,为探讨医学形态学教研室的课程建设和新时期研究生的培养提供重要信息。

关键词 研究生 病理学 教学 选修 实践

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使命和责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需要,是21世纪人才储备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2017年10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了“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要论断,对新时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提出进一步的要求。[1]“病理学”课程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其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开展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近年来,随着教育政策的倾斜,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医学院校招收的生源中,学术型硕士比例逐渐上升,在这一类学生中,有不少生命科学专业背景的研究生,缺乏医学课程学习经历。因而,值得思考和探索如何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好“病理学”课程的教学优势和作用。

1 课程特点

“病理学”是从组织、细胞以及分子水平探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机体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局和转归),从而阐述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课程描述显微镜下人体组织结构的医学专业词汇多,不易理解、晦涩难懂、难记忆。[3]另外,学生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很难将教学内容与课题研究联系起来;鉴于此,值得思考如何开展好“病理学”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借助昆明理工大学校内教改课题,基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为切入点,提出探索如何在“病理学”教学中发挥好课程优势,希望为医学院形态学教研室的建设和新时期研究生的培养提供重要信息。

2 教学活动

2.1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病理学”是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研究生的选修课程,36学时。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人体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情况下,出现在宏观、微观上的结构变化,并理解与其功能的关系,希望为学生未来开展临床疾病相关的学位课题研究做好铺垫。授课教师团队以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以及学科前沿动态为遴选教学内容的切入点,授课教师明确教学任务后,分工钻研,整合多学科知识点为基础的教学内容后,撰写教案,再集体说课。近年的部分授课内容有:组织损伤与细胞代谢障碍,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胎盘计划-医学伦理;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脂肪变性-脂肪肝-肝硬化,肿瘤的概念和特性-大肠息肉-大肠微腺瘤-大肠癌的病理变化及其演变过程,肿瘤间质与恶性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等教学内容。其次,讲授与课题研究密切相关的部分组织学技术,例如:H-E染色的定义及原理,石蜡包埋切片和冰冻切片的异同点,免疫组化与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的原理及其异同点,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用于检测HER2的临床意义等教学内容。另外,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放大倍数的含义,手术切除标本取材的注意事项-固定液的选择,“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体外内模型,细胞自噬、凋亡的形态学特征-诺贝尔奖, PCR的概念及原理,测序技术,流式细胞技术等列为课后自学内容。

2.2 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面对非医学背景生源为主的学生,如何有效的传授知识是授课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笔者授课团队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进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为主教学方法。其次,将形态学课程学习方法中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立体与断面、结构与功能、从静态结构了解动态变化的关系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学习方法。[4]另外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开口参与课堂讨论,尝试学用结合,将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研究课题联系。由于是面向大部分缺乏醫学课程学习经历的学生授课,授课教师值得思考如何浅显易懂的讲授知识点,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储备及应用多学科知识点,因而,需要探索适合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基于“病理学”课程特点和授课内容,近年授课教师团队在教学中引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学习(organ-system-based learning, OSBL)”“文献研讨式的学习(Literature-seminar-based learning, LS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式学习(case-based discussion and learning,CBDL)”等教学模式。[2,5-7]

“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学习”是在教师主导的理论讲授中,依照器官系统划分将具有关联性的课程内容紧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基于某一器官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形态,从健康的组织结构到疾病状态,从功能改变到机制探究,从而形成以器官系统为基石的知识模块。通过“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学习”,易于梳理知识点,对某个器官和系统从不同层面形成一个整体概念,有助于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的培养,为后续开展临床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储备医学知识和科研思路。“文献研讨式的学习”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上由学生主讲,形成学生-学生、学生-老师相互交流讨论的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查阅研究型论文后,由老师遴选教学内容相关的研究型论文,学生通过自学,在课堂上以PPT的形式口头报告,围绕以下问题讨论论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是在怎样的研究背景下提出来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怎样的实验设计?获得了什么重要结果和结论?下一步可能延续开展的工作是什么?该文献存在什么不足?该文献对您有何种启示?通过讨论分享文献,提高了同学自主查阅资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挖掘问题的能力。

2.3 课程考核与评价

成绩由两部分组成,过程性考核的成绩和结果性考核的成绩。医学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但是面对研究生,不提倡学生死记硬背;授课团队明确以过程考核为主,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挖掘问题的能力为主,而不在于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比60%,以考勤、讨论、文献阅读报告以及自学答题组成;结果性考核成绩占比40%,以闭卷考试获取。

3 结语

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课题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遴选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使“病理学”课程教学携载丰富的、学以致用的知识点;另外一方面,面对朝气蓬勃、积极求知探索知识的研究生教学,对教师有鞭策和启发作用,是教学相长的展现。总而言之,希望在有限的培養时间里,助推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学习兴趣发挥好本课程的作用和优势。

*通讯作者:撒亚莲

基金项目:昆明理工大学教研项目(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形态学教研室建设项目)

参考文献

[1] 徐晖,赵欢,卢昌波,杨涛,张明,邝芳,武胜昔.学术型学位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9,39(3):444-446.

[2] 张玉侠,倪芳,卢海妹,汪思应.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5):354-356.

[3] 刘青华,王晓晖,杨丽红,乔爱秀,李灵敏.基于微课的病理学教学模式创新应用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7):540-542.

[4] 周雯,王青松,齐亚灵,钟南田.多学科知识点整合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3):171-173.

[5] 周晓,李宪孟.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基础的病理学教学改革[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39(3):217-221.

[6] 杨敏,洪梦琴,范星宇,莫汉有,覃泱. “文献研讨式”教学法在风湿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9):15-17.

[7] 王爽,李祖国,丁彦青.器官-系统整合课程背景下病理学PBL教学法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5(4):284-286.

作者:李瑞玮 陈耐寒 陈天星 撒亚莲

第三篇:管窥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摘要 独立学院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体育教学,特别是体育选修课教学,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完善,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本文从日常体育课堂教学出发,探索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功能,研究体育教师通过课堂体育教学过程,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可行性。倡导通过开设体育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自信乐观、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促进大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体育选修课 大学生 健康心理品质

在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阶段,产生了独立学院这一在中国教育史上跨时代的产物。独立学院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范后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据教育部《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309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的生源大多为高考成绩不理想或者高中学习不尽人意的大学生。他们具有忧虑、孤独、自闭、自私、自卑等心理倾向。与此同时,大学时期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独立学院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突出问题。

时代要求大学生具有积极向上、自信乐观、善于合作、乐于助人的心理品质。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应运而生,是大学生依据个人爱好自主选择的体育课程,不具备必修课的强制性,恰恰迎合了大学生自我自主,彰显个性的需求。由于在以思维活动为主的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心理意识及外部行为不容易表现,因此,以理性的说教为主的课堂中,大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处于较低的活动阶段,也就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和训练。

开设多种体育选修课,教师可以选择相应的项目和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和训练,来调整和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健康身心的锻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成为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阵地。

1 体育选修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功能

体育选修课有群体性、竞技性、娱乐性和缓释性等特点,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缩影,又是社会活动仿真模拟,当学生沉浸在各种体育运动中,能够感受到丰富多变的情境,体验到和社会活动基本相同的磨难与心理冲突体验。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地体验、领悟,并内化为自我意识,在实践中付诸行动。

1.1 训练感官,提高认知能力

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各项活动都要求参考者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与感知,从而快速协调自己的身体以保证活动中动作的完成。从事长期的运动能促进大学生的知觉能力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知觉判断能力,使大学生在活动和运动中,变得积极主动、敏捷灵活。

1.2 轻松释放,亲身体验愉悦

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能给大学生带来欢快、释放的情绪体验。在选修课活动中,大学生能忘我地投入到运动中,同时,会产生来自于活动过程带来的兴趣和情绪体验,这是一种在学习、写作、交际中所无法产生的情绪状态。用力的运动可使人减少情绪上的负担,也能减轻因精神压力的偶发事件而造成的心理负担,使身心得到舒适的体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

1.3 协调合作,增进沟通交流

随着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及大学生自主安排时间的增多,许多大学生会感到缺乏适当的社会联系和人际交往。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在群体互动、游戏追逐中,大学生接触的形式丰富多彩,不仅增加了交往,增进了友谊。同时,大学生在活动中共同锻炼、相互竞争、团结合作、相互交流,可以使个体忘却烦恼,祛除疲劳,消除孤独感,实现人际交往,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1.4 身心互动,防预心理疾病

在心理疾病中,孤独、焦虑、抑郁和自闭是大学生遇到的几种最为常见的情绪困扰,严重威胁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有益的活动能有效地降低个体的抑郁情绪;经常进行身体活动,不但可以降低特质性抑郁,又能降低状态性抑郁的发生。长期参加身体活动者精神病患病的概率极低,可见,体育运动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更能有效的降低抑郁。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对预防和治疗大学生心理疾病有着一定的价值。

2 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的具体实施

在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缓解学生心理矛盾、消除学生忧郁和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帮助学生调节心理活动、维持良好状态,促进健康发展。

2.1 丰富多样的内容,培养全面心理品质

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是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挖掘其中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有目的地改善和调解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使学生适应繁重的学习生活及来自各方而的压力,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强、自立、自重和自爱的健康人格,为成功走向社会打好基础。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意志品质,在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高校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参加的体育项目,以及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因材施教,促进大學生心理健康,使大学生得到身心全面发展。

(1)增强团结协作的群体心理,培养果敢刚毅的心理品质。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不少是群体性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大学生奋勇拼搏,团结合作,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心理素质。针对性格比较内向、不合群的大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多参加一些集体性活动,如足球、篮球、排球、接力跑、拔河等,并多采用激励的方法,提供发言和练习的机会,以改变孤僻的个性,逐步适应与同伴交往,形成合群的心理定势。针对犹豫不决、缺少果断决策的学生,教师可让他们多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跑、击剑等反应灵敏性活动项目,并在练习中提出严厉的硬性要求,以培养其坚强的意志,果断和百折不挠的品质。

(2)培养不怕困难的个性心理,形成自信胆大的心理品质。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开展田径运动项目,能够培养学生的坚毅果断、坚忍不拔、奮发向上、吃苦耐劳等良好意志品质。游泳、滑冰、跳马及双杠等既具有表演风格又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这要求大学生不断克服怕摔跤和怕担风险等胆怯心理,来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对胆小保守、缺少风险意识的大学生可让他们多参加游泳、滑冰、滑雪、拳击、摔跤、平衡木等开放性的活动项目,以培养他们勇敢无畏跨越障碍的精神品质。

(3)锻炼稳定谦虚的心理特点,练就冷静沉着的心理品质。太极拳是一种轻灵、缓慢、沉稳的项目,其运动风格是“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达到“以意领气,以气运身”的境地,练习时要求动作、呼吸、意念三者合为一体。运动中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明显提高太极拳锻炼者“自我”意识的增强。对那些易于急躁、感情易冲动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让他们参加游泳、骑自行车、太极拳、慢跑、远足、射击等持久耐力性活动项目,来锻炼他们自我控制能力,从而改变他们易急躁、好冲动的心理倾向。

2.2 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促进健全人格形成

独立学院选修课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针对学生群体或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或问题,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帮助学生改善心理发展状况,形成健康品质和健全人格。

(1)小组互助学习法促进大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小组互助学习法,是在独立学院选修课教学中,将大学生分成几个教学小组,各小组为一个团队互助学习,与另外的小组形成竞争关系。这种方法加强了对责任感、创造力、协同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2)心理暗示法可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从过去高考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同时可以使学生在潜意识中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成功,比如,可以用语言提示,心理默念,播放音乐等具体的方法,实现短期的既定目标。心理暗示法可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心理适应及调节能力。

(3)创设情境法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积极的体验。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创设情境法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其获得积极的感受和认识,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并最终内化为认知结构,培养出良好的思想品质。

(4)音乐调节法可帮助大学生舒缓情绪,缓解疲劳。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中离不开音乐,不同教学阶段选择相应的音乐,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准备活动的音乐动感轻松,激发体育热情,便于热身;基本部分的音乐要求铿锵有力,富有节奏,强有韵律,可使大学生张弛有度,动感奔放;而结束部分的音乐则需要舒缓柔和,它可平复大学生的紧张心情,缓解大学生的躁动情绪,因此,音乐是调节大学生心理的一种极好方法。

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在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品质方面所体现的独有价值,成为我们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所在。我们可以根据独立学院体育选修课运动所具有的功能,挖掘各种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通过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从而更加有目的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达到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使独立学院大学生能够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任长顺.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 李安民等.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运动员自信心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4.

[3] 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

[4] 于勇.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湖北体育科技,2005.3.

作者:包莉

上一篇:大学生暑期三下乡论文下一篇:国际物流管理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