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责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文一共涵盖3篇精选的论文范文,关于《经济法责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经济法责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任务是解决因违反经济关系所造成的损害结果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

第一篇:经济法责论文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机制的思考

摘 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建设是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如何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机制,是当前审计工作必须正视和抓紧研究的课题。文章就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机制的有关问题展开分析研究。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问责机制 研究

文献标识码:A

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界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七种情形和五种问责方式。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0]32号),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和内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和审计结果运用都做出了规定。这一规定的颁布,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与问责机制的法律基础

(一)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本文所讲的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管理的结合。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是干部监督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实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时俱进,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为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

(二)问责机制的法律基础及相关规章制度

1.问责机制的法律基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第二十七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由此可见,建立并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制是我国立法的要求,具有客观的法律基础。

2.相关的规章制度。2009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的情形、方式、适用以及实行问责的程序进行了规定。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党首次将“问责”制度纳入党的纪律条例,首次规定出问题不仅要问责行政负责人,同时要问责党委负责人,也是首次对被“问责”官员“复出”作出明文规定。201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强化行政问责,对失职渎职,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各地区、各部门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要执行有力,绝不允许各自为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行政。”既表明我国对政府责任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中国的政府问责制将逐渐走向制度化的道路。

二、影响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的因素分析

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维护财经秩序,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在经济责任问责体系中,审计机关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依法依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受一些的制约,经济责任审计的问责力度还远远不够,问责作用的发挥还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依据向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延伸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复杂因素引发的暴力事件时有出现,相关党政主要负责人不是引咎辞职,就是被问责免职。经仔细分析认真总结这些问责事件,发现很少真正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定责,而后由问责部门对其进行追究问责。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客观、充分的证据并没有成为定责的重要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与问责之间的实质性联系不强,问责依据向审计结果的延伸呈现不到位,审计和问责两者割裂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

(二)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成为审计问责的根本性原因

目前开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上存在偏差,监督的重点不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过程及效果,而是把常规的审计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为重点;在审计过程中,没有认识到合规、合法性审计,效率、效果性审计哪轻哪重;同时,忽视了经济决策审计;在审计结束后,出具的审计报告内容针对性不强,审计责任界定模糊,审计评价笼统等等。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普遍不高,使其难以为问责提供可以依据的客观基础,没有准确、客观的责任界定,问责部门没有充分的问责依据,进而影响了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与转化。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问责机制不健全

审计机关只是国家治理的经济监督控制系统中的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是揭露和查处经济案件的线索,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责任界定”,其本身的责任追究权很有限,对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的“责任追究”,主要是纪委监察、司法机关等行业主管部门。

三、完善经济责任审计问责机制的构建

(一)加大审计成果运用,更大范围发挥审计监督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监督的有机结合,因此,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的成果运用,充分发挥其在干部监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是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审计机关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协调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并建立健全审计情况通报制度;二是完善干部监督管理方式,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并作为其考核、任免、奖惩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当然,要加大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首要前提是要进一步提升审计质量和水平,审计成果能用、管用、好用,其他部门才用。既要把握总体,又要突出重点,既要深刻揭示问题,又要客观评价,既要深入分析原因,又要提出恰当建议,既要体现审计专业性,又要搞好报告实用性。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继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使问题的定性更加准确、所提问责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审计人员,要依法问责,严肃追究审计质量责任;导致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通过高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问责的功能和作用,强化权力监督制约的“紧箍咒”,把审计机关建成廉洁机关、俭朴机关、法治机关,当好国家利益的捍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败斗争的“利剑”。

(三)加强制度保障,健全问责机制

经济责任审计功能的发挥,还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一是健全问责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监督、经济问效、责任问责是互为前提,缺一不可。有责必问,有错必究,这既是国家治理的价值理念,也是审计工作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经济责任审计的问责制度包含两个层面,既包括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问责,又包括对审计人员的问责;二是扩大监督范围,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实现审计监督、干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多层次监督体系,更大范围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功能;三是推动完善审计整改,实行审计整改公告制度,促使审计发现问题得到切实纠正和整改。

总之,经济责任审计自身就是问责机制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而探寻经济责任问责制度,是完善问责制度、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审计工作者要在宪法和审计法赋予的职责范围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积极推动经济责任问责制度建立与完善,以促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全面转化落实,更好地发挥其在政府问责中的专业化监督作用。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编号:13JD042)]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3] 郑颖.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审计研究,2009(3)

[4] 张勇,苏奕.经济责任审计遏制权力寻租的理论分析.财会月刊,2010(10)

[5] 吴瑞勤,孟祥霞.基于经济责任审计的政府问责制体系的构建.财会研究,2009(7)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审计处 湖南吉首 416000)

(责编:贾伟)

作者:唐美荣

第二篇:浅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

摘要: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经济法责任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任务是解决因违反经济关系所造成的损害结果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以通过规则来补偿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为逻辑起点,确立由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以及天平归责原则组成的综合层级归责原则体系,适应了经济法责任的灵活性并排除了对受害主体保护的遗漏,保证受害主体能够获得最大的弥补。

关键词:经济法责任 归责基础 归责原则

归责,即法律责任的归结,是指国家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法定程序判断、认定、归结和执行法律责任的活动。经济法责任作为一种独立的法律责任,通过对其归责基础的研究,从而确立起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归责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直接决定着经济法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内容、承担经济法责任的方式以及赔偿责任的范围。如果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一直处于理论上缺失状态的话,那么经济法责任的体系就形同虚设。

一、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理论

(一)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界定

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指确定经济法责任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承担经济法责任的依据和标准。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决定在违反经济法的行为中,造成的损害结果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的问题。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即为确定此种赔偿责任提供依据和判断的标准,它不同于经济法的责任,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法责任的归责。从理论上看,经济法责任的归责是一个过程,经济法责任是经历归责过程后所得出的结果,而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则是贯穿于归责过程始终并且必须被遵循的标准。“如果把经济法上的损害事实作为起点,把确定的经济法责任作为终点,那么,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就是连接两点之间的过程,而经济法的归责原则是保证这一过程对相关行为规范定性的价值判断标准。”豍简言之,归责原则是可以被称为确定行为主体承担某一法律责任的推导方法。

(二)当前学界对于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的学说

当前学界关于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的讨论,主要观点有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以及较为新颖的天平归责原则。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过错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决定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应否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在确定了应承担责任的主体后,以过错的大小为标准来衡量责任主体所应承担责任的为多少,因此,无论是确定责任主体,还是确定承担责任多少,过错归责原则都是借用了一个主观上的标准。

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目的在于补偿受害人所受的损失,其理论基础是对危险来源的特殊注意义务,它所规制的是对危险源具有控制力的责任主体。采此原则说的学者认为,“经济法责任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不管经济法主体是否具有过错,只要其行为造成了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就应当承担经济法责任。”豎经济法领域中的调制主体主要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作出调制行为时的主观状态不易为外界所知晓,因而主要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违法原则,不问当事人有没有过错,只要调制行为的主体违法或调制行为招致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个人的损害,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原则是现代立法的产物,在经济法中广为使用,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以及宏观调控中更应如此。“经济法责任以公平责任为主要的归责原则还因为经济公平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经济法主体在主体地位,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交易机会,利益成果享有和责任承担等各方面都满足公平的要求。”豏公平责任原则在经济法责任中的适用是较为普遍的,因其能相对较好地中和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原则中的一些弊端,因而受到了很大一部分学者的追捧。

4.天平责任原则

天平责任原则是陈婉玲教授在其著作《经济法责任论》一书中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归责原则。它基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考虑,认为归责原则在内涵上都应包括定责和定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其又分别对经营者和政府进行归责。政府的定责原则是基于政府是否违反经济法为其预设的义务构想来决定其是否应承担经济法责任的理论基础。政府的量化原则是根据政府失范行为的形式和严重程度来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量化标准。而经营者的定责原则则基于经营者是否违反了经济法为其预设的义务构想来决定经营者主体是否应承担经济法责任的理论基础。经营者的量化原则是根据经营者主体经济违法行为的违法程度来决定其应承担多少经济法责任。分别讨论政府和经营者的经济法责任,并分别对二者进行定责和定量两个方面来评价,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目的。

二、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基础

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全面发展,因此,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为就是追究经济法责任的逻辑起点。对于经济法归责基础中涉及的正当性、合理性、确定性等问题,传统部门法领域对此已有了一定的研究。例如,在法律责任的根据方面,学者们提出了“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规范责任论”等等学说,它们对于说明归责基础的问题,都具有一定解释力。笔者认为,对于经济法责任归责基础的研究可以根据经济法自身的体系要求,从成本补偿的角度来进行探讨,对相关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拓补。

从经济学的角度上看,现实生活中的违法主体也都是有限理性的利益主体,当然会考虑到自己的成本和收益,在其从事违法行为时,会在客观上对他人和社会带来成本。经济法主体承担的法律责任既可能是基于弥补私人成本而产生,也可能是基于弥补社会成本而产生。因此在发生私人成本即私益受损时就应考虑如何弥补私人成本;当发生社会成本也即社会公益受到损害时,同样应考虑应如何解决“公害”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基于对两类利益的保护,以及经济法基本矛盾(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解决,对于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必须通过规则来补偿,这就是经济法责任制度产生的原因,也是能够归责于相关主体的基础。

三、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建构

(一)对当前归责原则理论的分析

1.过错责任原则

过错责任的归责基础是行为人对于损害的发生因主观意思欠缺而违反了行为人应有的注意义务。其通过对具有主观恶性的过错进行惩罚,实现了法律责任的正义价值,同时促进被损害利益的恢复与补偿。但根据这一原则,原告须要证明被告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尽到“合理注意”的义务,才有可能胜诉。在某些情形下,如由于产品质量缺陷造成消费者权益被损害的情形下,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举证责任是有难度的,在道义上也欠公平;还有在环境侵害领域,其侵害的发生往往涉及一些常人无法知晓的深奥的科学技术,而受害者无法完成法律规定的举证责任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面对这样的情况,过错责任原则在对受害人的保护上明显呈现出了不利的一面。

2.无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是通过特殊的注意义务和法定的免责事由共同作用,来确定责任主体是否要承担责任的。但是,对于应承担责任的责任主体到底应该承担多少责任的问题,这个归责原则就显得捉襟见肘。在过错归责原则中,在确定是否要承担责任和责任多少的问题上采用的都是过错标准,在无过错归责当中,对于责任量化问题缺乏可行的判断标准是其一大弊端。

3.公平责任原则

公平责任作为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能较好的保护市场经济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方的合法权益,但一味的适用公平责任原则,不对个案加以区分,任何风险以及责任都由主体双方来承担,那么对于受害方反而不公平。如受害一方主体能够胜任举证侵害行为的有主观过错的责任时,那么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来进行归责可能更加有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

4.天平归责原则

对于天平归责原则采用针对不同的经济法责任主体分别进行讨论归责原则的方法,但其所构建的具体制度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赋予弱势一方更多的权利,对强势一方则规定更多的限制,这样的做法和公平责任原则有些类似。此外,天平归责原则的归责基础是社会整体利益,忽略了个人作为经济法责任主体时其合法权益也会遭受损害。我们应该认识到,经济法责任制度要维护的不仅有社会整体利益,也有单个消费者的利益,何况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恰恰又有着非常庞大的数量。

(二)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体系的建构设想

在当前的经济法责任中,不论是传统法律上的归责原则还是一些较为新颖的归责原则,其单独适用均会存在一些弊端。笔者认为,出于经济法责任较之其他法律责任更为灵动,其归责过程更为复杂的原因考虑,综合几种归责原则,在经济法责任中作不同的适用,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

建构经济法责任归责原则体系,应当从责任主体的不同、经济法侵权个案中的特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从对受害者损害的最大化弥补目的出发,借鉴侵权责任法中对于不同类别的案件采用不同归责标准的做法,形成以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以及天平归责原则共同组成的综合层级归责原则体系。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排列出层层递进的归责原则,逐一进行适用保证受害主体能够得到最大化弥补。普通的经济法责任案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当主体一方是明显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时,如因产品质量问题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环境污染侵权案等等,则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但要注意其惩罚的严厉性,在适用范围上应受到一些法律法规的限制;如果政府作为一方行为主体出现时,则可考虑天平归责原则的做法,定量定责分析适用;公平责任原则的适用则要求责任主体间地位必须是实质平等的,且主体双方都不存在过错。此外,天平归责原则中的定量、定责原则可以被其他三项归责原则所吸收,混合搭配使用。

总体来说,构建一个综合层级适用的归责原则体系,逐层筛选进而得出经济法侵权个案中的归责原则,对于灵活性较强的经济法责任来说可操作性更强,也能更好地避免对受害主体利益补偿的缺漏。

参考文献:

[1] 陈婉玲,等.经济法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2] 焦富民.论经济法责任制度的建构.当代法学.2004.11(6).

[3] 段葳,曹胜亮.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7(4).

[4] 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中国法学.2003(4).

[5] 戴敏.宏观调控行为法律责任的认定与归结初探.湘潭大学学报.2005(5).

作者:张晓

第三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一体化模式构建初探

2009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问责暂行规定》)规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七种情况及五种问责方式。随后,2009年8月南京审计机关出台了《南京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建议暂行办法》,明确和细化了审计结果运用,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联系起来。尽管如此,“经济责任审计”与“问责”在“结合”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何理清经济责任审计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内在逻辑关系,将经济责任审计的“定责”优势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机制中“定责”的客观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建构审计与问责的一体化模式仍存在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结合不足

(一)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依据向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延伸不足

自2003年非典时期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被问责以来,先后多名高级党政领导干部被问责,如2007年山西临汾洪洞县新窑煤矿瓦斯爆炸,临汾原市长李天太被免职;2008年因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冀纯堂被免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职务、国家质检总局原局长李长江引咎辞职;2010年又发生了轰动全囯的江西宜黄暴力折迁命案,原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县长苏建国被免职,等等。仔细分析近年来的问责事件,问责依据大多以影响范围广、性质恶劣、民愤极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标准进行主观上的“判断”并定性,由问责部门迅速反应,首先对机关领导干部采用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方式进行问责,然后再追究责任人的其他党政纪责任和法律责任。还没有发现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定责的案例。审计机关在审计过程中获取的客观性证据并没有自然而然地成为定责的基础,问责依据向审计结果的延伸严重不足,审用背离、审计和问责“两张皮”的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

(二)审计问责协调机制不完善,导致审计问责的现实尴尬当前开展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问责特性不明显,与问责制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在审计内容上,并没有把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过程及效果作为监督的重点;审计过程中,存在重合规合法性审计、轻效果效率性审计,重资金管理审计、轻经济决策审计,审计报告内容针对性不强、审计责任界定模糊、审计评价笼统等等问题。因此,当前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难以为问责提供可以依据的客观基础,进而严重影响了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审计机关只管完成项目审计,然后向政府提交审计结果报告就标志着该项目审计工作的基本完结,至于审计结论能否发挥作用、能发挥多大作用,基本不予关注,审计后的“责任”由于受“权限”制约,审计结果往往不了了之,问题无人负责,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行问责基本上无从谈起。与此同时,审计机关一般不具备充分的问责权,在加强和改进党政领导干部审计问责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与其他政府问责人之间的协调配合,但现实情况是审计问责的协调配合机制还不完善。如,由于审计之后的纪委、监察和司法机关跟进不及时,导致在许多事后查明为大要案的一些涉案嫌疑人不知所踪,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有关部门之间协调配合机制不完善,政府相关监督部门之间协调不够,一定程序上影响了审计问责的效果。

二、经济责任审计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内在逻辑

(一)“定责”是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的重要依据 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问责”的前提是清楚地界定党政领导干部所承担的责任,需要一种制度(如,经济责任审计)定期地检查他们是否履行了责任以及履行的效果如何。任何领导干部上任前,应被告知应该履行哪些经济责任,并作出书面承诺,针对这些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后续的经济责任审计。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所关注的经济责任是党政领导干部问责责任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对人”和“对事”的监督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作出评价的同时,主要对党政领导干部的个人履职行为进行评价,界定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直接导致或间接影响经济后果等行为应负有的责任,这一特点与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可以承担起“定责”的任务。对责任人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评价结果理应成为问责的依据。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应包括: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的“定责”部分和以责任追究为主的“问责”部分,作为问责的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的“定责”对随后的“问责”具有重大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利用专业化手段和技术通过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责任量化,促使责任监督制度化、日常化,强化领导干部责任履行的意识,有利于领导干部问责制由追究有过向无为的转变,由偶发的灾难事故问责向常规性履职、绩效问责的转变。将经济责任审计纳入到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问责制中,作为问责的依据,让审计部门成为重要的定责主体,有利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充分、有效运用及问责制度的科学与完善。

(二)《问责暂行规定》内嵌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功能 问责制是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配套制度基础,它与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经济责任审计侧重于责任的界定,问责侧重于责任的追究。责任追究是建立在责任界定基础上的,而责任界定的结果需要通过责任追究的效果来体现。事实上,《问责暂行规定》内嵌了经济责任审计“寻责、定责、问责建议”的功能,表明二者之间关系。根据《问责暂行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对因检举、控告……审计或者其他方式发现的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的线索,……,对需要实行问责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向问责决定机关提出问责建议”,由此得出结论,《问责暂行规定》赋予审计机关在执行审计任务,包括执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具有“发现党政领导干部应当问责线索”的责任。同时根据《问责暂行规定》第十三条、十九条规定,可以认定,在“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提出问责建议,应当同时向问责决定机关提供有关事实材料和情况说明,以及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及“问责材料归入其个人档案”时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可以联系审计力量提供在审计实施环节“具体”发现“问责线索”及“定责”依据的相关材料及说明。 另外,经济责任审计在出具审计报告前具有“审计沟通”程序,作为“前置程序”为定责机关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第十四条)的顺利进行奠定“铁证”基础。《问责暂行规定》潜规定(解释)了这样的情况:如果问责“线索”是审计发现的,并且依据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结果,那么,审计在“定责及问责建议”方面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威。同时,还避免了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的“重复工作”。

三、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问责一体化模式建构

(一)健全问责线索发现机制 经济责任审计是推动问责工作向多层次发展、多领域延伸的重要手段。应从审计对象的覆盖面及审计内容拓展二方面考虑问责线索的发现,健全问责线索发现机制。首先,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对象的覆盖面上不断扩大,向着“不断深化县处级以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推进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继续探索对省部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向继续推进;其次审计内容向包括领导干部决策权、管理权、执行国家政策的权力以及人个廉政情况等方面重点拓展。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审计内容的不断拓展和完善,为问责全面覆盖、全面问责和全方位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经济责任审计应根据干部管理权限及干部管理部门的委托,突出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点对象,如掌管资金分配权和资金使用量大、群众反映多的地区、部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以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全部受托公共资金为线索,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上,以重大经济决策为重点,以落实经济责任为落脚点,不断从审计内容上挖掘问责问题,为问题发现、问责程序启动、问题线索移送等奠定重要基础。

(二)健全审计定责机制 审计定责机制应明确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围绕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地区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或所在单位事业投入及发展情况,以受托公共资金为主线,以干部权利责任对等为原则,以评审发展经济责任、执法执纪责任、廉政建设责任为重点内容,健全审计评价体系,对被审计党政领导干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界定,重点分清其在亲自决定、主持、组织、指挥、参与、安排的重大经济活动或经济事项中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为问责提供重要量化依据,完成审计工作。具体包括:

(1)锁定受托公共资金范围。是指主要负责人对其担任特定职务管理运用的财政资金、国有资源与国有资本、其他有关基金与资金,以及从事其他有关经济活动涉及的各种财政财务收支资金。将全部公共受托资金纳入审计监督的视野,沿着收、支、管、用及绩效的脉络,全方位核查。如,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其他需要审计的事项等。

(2)把握经济责任问题界定原则。经济责任问题的界定,除了遵循依法依纪、客观公正、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等原则外,特别注意权责对等原则,该原则包括:一是所承担经济责任与其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二是审计评价责任要与审计的内容和职责范围相统一。严格按照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评价。审计评价不应超出审计的职能范围和实际实施的审计和审计调查范围。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问题进行界定,分清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

(3)框定评审责任。理论上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有较多划分方法。如,毛寿龙(2005)认为,包括四个层面:道义上的责任、政治上的责任、民主的责任、法律的责任;吴瑞勤(2009)着重强调政府的经济责任,将政府责任分为非经济责任(或公共管理责任)和经济责任两大类,等等。经过梳理,既能较为全面地概括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又不超越审计权限,切实可行的评价审计责任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发展经济责任。主要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自行制定的计划指标完成情况,任期内重大经济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通过审计综合评价一个地区、部门或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势,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情况。包括:决策内容是否合法,决策事项是否切合实际。决策程序是否规范、民主。相应的议事机制是否建立;规定的程序是否得到执行,涉及公众利益的决策事项是否按照“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集体决策”的程序执行;是否经过集体讨论,是否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决策事项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核查决策是否达到预期设定的目标,是否获得了理想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有无存在谎报、夸大决策效果,重点审查是否存在因盲目决策造成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二是执法执纪责任。执法执纪责任主要审查国家经济政策、财经法规的贯彻落实情况,是否存在严重违反《会计法》、《预算法》、《税收征管法》、《统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等财经法规、相关制度或规定的行为。是否违反党的纪律。重点核查土地收储、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扶贫、社保、“三农”等政策及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等。三是廉政建设责任。一要从班子整体廉洁情况来评价、衡量被审计领导干部廉政建设责任履行情况。二要从领导干部自身廉政建设情况进行审查。突出对重大违纪违规行为的核查,将违规出借资金、低价出让土地、违规发包工程及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等重大违纪违规行为列为审计重点。拓宽审计视野,将审计范围延伸至领导干部权力所至的各个方面。

(4)健全审计评价体系。为避免和解决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随意性、偏差以及责任界定的不准确,使行政问责难以落实,应针对不同的审计对象建立一整套相对科学、完整的考核指标体系,如设立项目效益决策评价指标、资金运用效益评价指标等等,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将责任评价建立在绩效分析的基础上。

(三)建立问责建议机制目前涉及行政责任追究的法规有《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监察法》、《审计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法规较多但有些分散且欠具体化、量化,不便于实际操作。应探索建立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建议机制,这种机制除了要对相关经济责任进行界定以外,要重点考虑建立问责建议范围和问责建议程序,便于责任落实追究。

(1)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建议范围。按照前述框定的经济责任审计评审责任提出问责建议范围,细化具体情形。一是对发展经济责任不当履职的问责建议范围。由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执行不力,影响所任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或者所任职单位的事业发展,或者所任职企业的经营发展,影响全局工作安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纳入问责建议范围:无故未能按期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地区经济指标或考核指标,或交办重要经济事项;无故未能按期完成本部门收支预算,导致政府非税收入流失,或者重大项目预算支出未能按时完成,或者项目支出无效益;无故未能按期完成本企业与资产、负债、权益和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发展能力状况、社会贡献状况等经济指标。由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决策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经济损失。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纳入问责建议范围:制定、发布文件、决定或命令,造成资金筹集或者使用存在国有资产流失或者经济损失的;不按规定程序和议事规则对重要经济事项进行决策,个人盲目决策或者改变集体作出的重要经济事项决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者经济损失的;不当资金分配及使用,导致权益性投资、建设项目及技改工程项目投资、经济担保、产权和股权交易等方面造成损失浪费或者潜在损失的。二是对执法执纪责任不当履职的问责建议范围。根据相关财经法规,由于被审计主要负责人责任意识谈薄,监管不严、查纠不力,导致所任职地方、所任职单位或者所任职企业严重违反财经法规,导致公共利益或群众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主要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纳入问责建议范围: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款的;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骗取财政资金、补贴、补助、贴息、免息、减税、免税、退税款,实物以及金融机构贷款;或者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未上缴国有资源、国有资产收入或应当上缴的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违反国家规定处分国有资产取得的收益;或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或者擅自发放钱物的;截留、滞留、挤占、挪用、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环保等财政性资金或者财政专项资金的;保留账外资产、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者其他公款;越权批准土地征用、征收,或者违反规定划拨、出让、出租土地,或者擅自降低征地补偿标准,或者强令农民进行土地流转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违反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致使单位公共财物被贪污、挪用、盗窃、诈骗或者物资丢失、损坏和变质,以及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不负责任,造成损失的。三是对廉政建设责任不当履职的问责建议范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入廉政建设责任不当履职问责建议范围:指使、授意、包庇、纵容属下工作人员弄虚作假,违反国家财经法规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违反国家规定向他人收取的款项、有价证券、实物;违规领取各种补贴、津贴、奖金的;不履行职责,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失职渎职,造成经济损失的。

(2)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建议程序。审计机关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后,对查证的党政领导干部担任特定职务期间不当履行发展经济责任、违法违纪责任、廉洁自律责任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审计机关提出问责建议,并出具移送处理书,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送达同级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由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根据审计建议问责的移送处理书,启动问责程序,依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做出问责或终止问责的决定。由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与组织人事、纪检监察机关联系经济责任审计问责建议的后续工作。

[本文系2010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展问题研究”(C27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郑颖:《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审计研究》2009年第3期。

[2]刘颖斐、余玉苗:《宪政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研究》2007年8期。

(编辑袁露芬)

作者:阮滢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经济法责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行政问责论文范文05-10

当责事件范文04-11

履责报告范文05-16

问责机制范文05-17

责整改方案范文05-23

岗位责职范文05-16

行政问责范文05-18

履责报告格式范文05-29

履责情况报告范文05-29

履责情况汇报范文05-29

上一篇:古筝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治安治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