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科技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本文阐述了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产生知识产权争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科技成果管理知识产权一、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1.科技成果管理及其特征科技成果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知识产权科技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知识产权科技管理论文 篇1:

高校科技管理创新中的知识产权战略探析

摘 要:提出了科技管理中“三同步”的知识产权战略原则。从现代管理理论与科技管理的结合点人手,简要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对高校科技发展的影响,初步探讨了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成果转移的促进及保障作用。关键词:管理创新;知识产权战略;激励机制

作者:郭秋梅 谭晓宁 叶青峰

知识产权科技管理论文 篇2:

保护知识产权 强化科技成果管理

[摘要] 本文阐述了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产生知识产权争议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科技成果管理 知识产权

一、科技成果管理与知识产权

1.科技成果管理及其特征

科技成果管理是一项政策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科研管理的核心环节。

重视和做好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有利于正确评价和肯定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推进科技进步的发展。科技成果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在现阶段,我国科技成果依行政规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而确认,并且用科技成果登记的方式来维护成果“优先”权,这种成果可以按合同法进行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相比,科技成果没有专有权,成果所有者无法独占。

(2)科技成果的权利没有地域性,但科技成果的水平有地域性,如我国科技成果存在国内领先(区域在国内)、省内领先(区域在省内)等。

(3)对科技成果鉴定确认的是成果的水平,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成果才成立,否则就不是科技成果。科技成果鉴定在主观上没有确认其成果权的意识,但是鉴定时的区域性和鉴定时间的先后性,通过科技成果登记在客观上表达了承认其成果权。

(4)科技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科技成果除了能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应用作用之外,还会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即理论创见和技术创新,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借鉴性和启发性。

(5)科技成果的无形性是指科技成果是一种无形财产权。这个财产权不象物权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它既无形,也无体。

2.知识产权概述

根据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规定,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知识产权的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即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无形性和法律确认。

(1)知识产权有法律上的专有性,其实质在于未经知识产权人同意,任何人均不得使用其无形资产,否则构成侵权。

(2)知识产权有在空间上的地域性,即知识产权作为一种国家特别授予或认可的专有权,其效力只限于授予国境内,但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除外。

(3)知识产权有在时间上的有限性,指知识产权只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受到法律保护,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有效时间,就成为社会的公共财富。

(4)知识产权的无形性是指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这个财产权不象物权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它既无形,也无体。知识产权的“权”离开了任何有形物照样存在。

(5)在通常情况下,知识产权的保护还需要由一国知识产权法律所确认,这也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特征。它涵盖了知识产权客体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

二、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产生知识产权争议的原因

1.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我国是世界上建立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加入WTO,标明我国在加强知识产权立法和执法方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但也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有些法规之间不协调,如在科技成果申报奖励时,按照知识产权法律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的每个完成者都有享受奖励并在获奖证书上署名的权利,然而现行的奖励办法对报奖成果的完成人名额有限制,致使参与部分成果的完成者榜上无名,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组织课题联合攻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国民知识产权意识淡薄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尚未普及,人们对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知识知之甚少,守法意识较差,法制观念淡薄,不少公司和企业随意侵权,甚至将其作为发财致富的门径;也有不少企业和法人不懂自我保护,上当受骗,从而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3.缺乏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懂法的管理队伍

一个科研项目从选题立项开始到最终取得成果或批准专利的全过程应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应培养和配备一大批知法、懂法、守法,具有知识产权意识和技能的管理人才,从而将知识产权保护从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实施监督和科学管理等各个方面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但相当多的单位由于没有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队伍和规章制度、防范措施,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知识产权培训,导致知识产权保护执法不力,引发不少争议案。

三、科技成果管理中知识产权争议防范应采取的对策

1.转变观念,强化意识,深入开展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竞争意识日益加强,各种新产品、新商标、新成果层出不穷,而各种假冒伪劣的产品也堂而皇之登上经济舞台,社会上各类知识产权案例逐渐增多,呈上升的趋势。显然,要处理好知识产权争议,必须要转变观念,强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教育,使知识产权保护成为广大民众的自觉行为,做到不随意侵犯人的知识产权,并能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不被侵犯。通过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创造一个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的社会环境。

2.强化科研管理,重在保护成果

科技成果是广大科研人员辛勤劳动的结晶,它的管理包括登记、评审、鉴定、奖励、推广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

(1)科研工作实施操作阶段

科研工作实施操作阶段包括:科研计划的制定、技术条件准备、实验研究、课题总结和相应的管理程序。在这整个阶段都离不开查找文献资料,它是开展科研工作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之一。为避免日后可能会发生的知识产权争议,要注意课题组人员智能结构,既要搭配合理,以保证科研任务如期完成;又要考虑各成员的具体分工,以确定其在课题中的地位和贡献大小,使科研人员心中有数,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此外,还应制定相应的量化指标,便于定量评估,不留下任何争议隐患。

(2)实行科研成果的程序化管理

国家为了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和规范科技成果管理,制订了有关的科技政策,包括科技成果鉴定和奖励办法等,这是避免和解决科技成果管理中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依据。科研管理部门应对上报的科技成果实行程序化管理,首先要考虑知识产权保护,履行申请保护的必须手续,查阅有关文献资料、设计图纸和实验数据等信息,然后才以论文的形式发表、进行成果鉴定、参展交易和申报奖励,使纠纷杜绝在萌芽状态。

3.掌握知识产权信息,增殖知识产权财富

科研课题在选题和立项时,要加强对文献的查新和检索,力求项目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和实用性,避免低水平的盲目重复和资源消费,提高研究开发的起点和效率。依照知识产权法律规定,不具备创新条件的智力成果是不可能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的,还有可能与他人的知识产权发生冲突,引起纠纷,甚至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因此通过知识产权信息,监视与本单位相关的国内外知识产权发展状况,随时掌握本研究在同领域发展中的坐标关系,不断调整研究开发方案,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抢先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

4.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

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科技成果管理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争议问题,针对科技成果可能发生的争议,制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人们的行为,统一到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上来,尤其是企业在进行股份改造和合资、合作生产中,要做好专利价值的评估工作,同时注意解决好人员流动中的专利申请权问题和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以及知识产权的合理使用与侵权等一系列问题,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

5.淡化成果概念,强化专利意识

对科技成果实行鉴定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在国际上无通用性,无法融入国际化的知识产权领域,即使进入国际市场,也很难得到法律保护,如一些短、平、快的科技成果,一旦出现在市场,很快就会被人仿制,严重挫伤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损害单位的利益。为此,企业在课题研究、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凡是可以申请专利的,就应及时申请专利,以取得知识产权保护,然后进行成果鉴定,即由成果概念转专利保护。

知识产权是保护智力成果权利及调节因智力成果产生、传播和使用而发生的各项权利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其实质就是依法给予智力劳动者创造性劳动应有的权益,就是依法保护广大从事科学技术研究者的智力成果。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参加复关谈判,并迟早成为关贸总协定的成员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要求我们必须按国际惯例行事,使我国尽快与国际接轨,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让中华民族以其辉煌的智力劳动成果面对新世纪的挑战。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纪建梅

知识产权科技管理论文 篇3: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以“鼓励创造、重视保护、加强转化、创新管理”为知识产权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建设,应以知识产权运用为导向,围绕科研项目实施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和法律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进一步刺激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科研项目来源和重要程度对科研项目进行分类管理。立项阶段,科研单元负责人负责组织,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项目科研人员承担项目立项前的知识产权主题检索分析,分析该科研项目所属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和竞争态势,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科研项目研发方向,确定知识产权布局。在项目执行阶段,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配合,搜集和分析与科研项目相关的产业市场情报及知识产权信息等资料,跟踪与监控研发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动态,适日引周整研发策略和矢口识产权策略,持续优化科研项目研发方向;定期做好研发记录,及时总结和报告研发成果,及时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估确认。申请专利时明确保护方式和权益归属,适时形成知识产权;对研发成果适时进行专利挖掘,形成有效的专利布局;及时跟踪和防范相关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有效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性指标,与此同时,知识产权的管理在现代法治社会也逐渐突出,知识产权战略成为我国正在构建的重要战略。当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产学研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地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创新的主源头,更是科技转化的主阵地,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转化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容忽视且更需要重视。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的知识产权管理是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发挥创新能力的严重掣时,为此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作全面客观的认识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水平意义重大。

1 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的理论分析

知识产權的竞争,逐渐成为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重点,许多国家都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不〔保护并将其提升为国家的总体战略,从而来提高科技竞争优势。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迅速但发展历程较短的国家,在知识产权管理中,无论从制度上、体系上,还是从实际操作中,都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高等院校在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高等院校是我国人才、资源、信息的集合点,是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的重要基地。每年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研究在全国所有科研创新研究中,占据着极大的分量。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二院所还是优秀人才的产出和培育基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都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同样也培养出大量学法懂法,特别是熟练掌握知识产权法理并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成果的人才。未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工作,需要大量的这种人才来制定更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等等。所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对高校和科研院所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除了要研发更多新项目,培养科创新人才,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外,还要为国家、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具有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2 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保护的现有问题分析

2.1 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

很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管理人员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意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知识掌握得也相对比较少,所以在和一些科研二人员签约的时候,存在着过分的迁就,在合约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条款比较简单随意,不够深入明确。还有些高校和科研院所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取得了科研成果,但是因为学校内部知识产权制度的缺乏,影响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不仅学校不能获得收益,而且对于科研人员来讲,挫伤其积极性,对科技研究的进一步创新和转化,将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由此可见,无论在推动研究创新发明方面还是成果转化方面,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都有着重要意义。

2.2 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不够科学规范

知识产权管理不规范及从业人员技术秘密保护意识不够强、专业素质不强等,都会导致知识产权的流失和成果转化的失败。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都承担着大量的科研工作,其中很多都是技术秘密,部分还是涉及国家社会安全的相关研究。但很多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将这些设计技术秘密的成果在论文发表、学术交流等方面使用,这都严重制约着科技成果的安全专业。此外,还有更多的人为因素导致了知识产权的流失,如硕士生、博士生在校期间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离开学校后便将这些技术秘密带到企业中,造成了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还有部分退休教师在退休时,并没有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审查,退休后就擅自使用了这些技术等。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均导致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流失。更有甚者,某些技术人员,在技术转移中利用了合同不够规范、知识产杠扶见定不够明确的漏洞,为了利益,私自签约出售知识产权等等,最终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大量的科研成果和科研秘密被泄露,进而造成学校知识产权的流失。

2.3 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市场化的成果价值评估体系

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不够科学合理,同样也成为了现代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制约因素之一。科技成果一旦被授予专利,就能够从知识转化成为一种资本,这种资本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具有着重要的价值。科学研究成果不是简单的成本相加,而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潜力,有着价值不同的市场利润。在美国,就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评价工作,美国有专门的技术转让机构,以及一大批从事知识产权转让的专业工作人员,再加上美国严密的法律保护体系,所以美国在科研成果评估方面,已经形成了十分严密科学的体系。美国大学对企业往往只给予专利实施许可,但是不会轻易地把专利转让给企业。所以专利许可在美国大学转移中比较流行。但是在中国,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让科研机构和企业方均信服的市场化评估体系,再加上高校和科研院所缺乏专业的技术转移和推广队伍,所以在实践中,一个掌握专利技术的人往往都是采用专利人股的方式,虽然该方式也是采取自愿协商的原则,这类合作模式对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十分不利,往往一上来很和谐,随着公司运行在看不到收益情况下,双方不能有利配合,导致成果转化中途流产。

3 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分析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要想解决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应顶层设计并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确保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顺畅地进行,成体系知识产权制度的产生。培养并建立一个深入科研具有专业特色的懂技术、懂法律、懂经济、懂管理的专业化、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该机构直接对负责学校科研的校领导负责,保障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日常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该机构应结合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适合自己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科研成果研发人员及知识产权的从业者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3.2 以知识产权运用为导向实施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

高校和科研院所应该以“鼓励创造、重视保护、加强转化、创新管理”为知识產权工作指导思想,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的建设,应以知识产权运用为导向,围绕科研项目实施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知识产权保护提升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和法律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进一步刺激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部门应根据科研项目来源和重要程度对科研项目进行分类管理。立项阶段,科研单元负责人负责组织,由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与项目科研人员承担项目立项前的知识产权主题检索分析,分析该科研项目所属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和竞争态势,进行知识产权风险评估;根据分析结果,优化科研项目研发方向,确定知识产权布局。在项目执行阶段,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配合,搜集和分析与科研项目相关的产业市场情报及知识产权信息等资料,跟踪与监控研发活动中的知识产权动态,适日引周整研发策略和矢口识产权策略,持续优化科研项目研发方向;定期做好研发记录,及时总结和报告研发成果,及时对研发成果进行评估确认。申请专利时明确保护方式和权益归属,适时形成知识产权;对研发成果适时进行专利挖掘,形成有效的专利布局;及时跟踪和防范相关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有效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3.3 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充分调动高校和科研院所内各个部门力量的充分参与,是解决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关键。要想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就要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知识产权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主管领导,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以及全体师生都应该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教育工作,让全体行政管理人员和全体教师明白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熟知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科研人员的产权意识。只有提高了保护的意识,才能够制定更多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所以说,提升认识是关键,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地解决知识产权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

3.4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

法律是基本准绳,将合法和不合法,正确和错误划分界限,让所有人有所约束,有所限制。法律是国家统治者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秩序和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建立法治国家的前提也是依法治国。一个问题只有有了完善的立法,才能够有章可循。因此,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和基础。国家应该尽快修订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条,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制定《知识产权法典总则》。《总则》在内容中应对知识产权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都做出系统的规定;对知识产权相关的规章制度、评估方案和评估原则,以及评估方法等等,都应该给予系统的阐释;同时,对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同样也应该加大力度和可操作可执行,从而保障科技转化中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阳立高,贺正楚,柒江艺,韩峰.发展中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J].中国软科学,2013(11):123-138.

[2]刘思明,侯鹏,赵彦云.知识产权保护与中国工业创新能力——来自省级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2015(3):40-57.

[3]李莉,闫斌,顾春霞.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不对称与高科技企业资本结构[J].管理世界,2014(11):卜9.

[4]孙赫.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测量方法研究述评[J].科学学研究,2014(3):359-365.

[5]蔡虹,吴凯,蒋仁爱.中国最优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9):1339-1346.

[6]梅元红,刘嘉.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与维权策略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0):109-113.

[7]陈泉.新时代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8,15(4)69-77

[8]刘雪凤,杜浩然,闫莉.我国“985”高校知识产权能力绩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8,(2)65-74.

作者:张春育

上一篇:普高学生职业素养论文下一篇:成本管理模式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