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旅游与民俗开发

2022-08-05

第一篇:传统旅游与民俗开发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

[摘 要] 通过分析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以及民俗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破坏的三种形式,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和保护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由于它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因而已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异常,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但是,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刚刚起步,大量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仍然散失在全国各地,任其自生自灭,甚至已走向消亡。本文拟从民俗文化的角度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探讨。

一、开发民俗旅游的意义

1.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民俗旅游资源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征,尤其是原始民俗旅游村,稍加投入改造就可以接待游客了。当地居民是民俗旅游资源的载体,所以许多居民可以作为旅游从业人员参与其中,扩大就业机会,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而对于山水、文物古迹旅游资源,增加其自身的民俗文化内涵,可以充实和丰富游览内容,改善旅游产品结构,从而有效地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和增加旅游经济收益。

2.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冲击,都在发展变异,只是进程快慢而已。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使原本习以为常的民俗成为可以转换成财富的 “珍宝”,就可以促使人们保存民族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使之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通过适当的旅游宣传,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这是抵制民族同化的有效手段。同时我们可以用发展旅游的收入帮助其长久保持、恢复一些已失传的民俗文化,保持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3.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增强旅游产品的生命力随着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层次的提高,外出旅游的目的已不再单纯是为了观光、猎奇,而更多的是为了追求文化品位、增长知识和休闲娱乐等多重目的。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我国目前的旅游产品基本上都属于单一的观光型产品。而开发民俗旅游产品,挖掘民俗文化,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可满足现代旅游者的新需求,以充实旅游者的精神生活内涵。

二、民俗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破坏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致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以及民俗文化的变异。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1.民俗风情的同化民俗风情的同化是指本地或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在内部和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逐渐消失,并为异地、异族的民俗风情所取代的现象。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与外部世界交往较少,生活具有相对的封闭性,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情民俗得以保存下来。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然而,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大量涌入旅游地,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艺术、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接待地人们的建筑、服饰、饮食、生活方式等物质民俗和社会民俗在逐渐汉化的同时,人们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和传统道德观也逐渐退化和遗失。

2.伪民俗和民俗庸俗化在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弘扬民族文化,促进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但是,在开发旅游经济学研究 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研究陈红玲,裴锐南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或企业为了某种目的,任意编造、添加或随意拼凑、生搬硬套一些根本不属于当地的民俗,从而使民俗虚假化。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于功利主义的动机和短期行为意向,一些旅游目的地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的、突击性的旅游开发,造成民俗文化商业化。旅游地的文化成了商品,为了迎合旅游者,一切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 使本来丰富多彩而健

康向上的民族文化,显得肤浅而苍白,失去了旅游地文化的风格和品位,致使民俗文化庸俗化。另外,不尊重民族的信仰、意愿,随意解说、展示他们的习俗,伤害了民族自尊和宗教感情。

3.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旅游者与旅游地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互动的,双方都会受对方的影响而变化,但事实上,异地文化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影响更大。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旅游者所带来的异地文化强烈冲击、影响着民俗旅游地的文化,并可能造成一些消极影响。表现为:旅游接待地居民传统的观念意识发生变化,经济状况、经济意识、社会关系、审美倾向等的改变,甚至滋生色情、赌博等违法犯罪事情。

三、民族文化的保护对策

1.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完善旅游规划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地的风土人情、礼俗习尚、民间歌舞等人文旅游资源,是确保旅游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开发,规划先行。在规划中要通过对市场需求状况、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诸多条件的综合分析,权衡利弊,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有层次、有重点、分区进行配置,按步骤进行开发。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同时,在开发中要体现保护的原则。规划还应根据资源的配置情况,合理地划定资源的保护范围,确定保护的轻重缓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一经批准通过就应严格遵守,不要随意变动。

2.正确认识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加强舆论宣传,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目前,旅游地居民以至一些开发商、管理者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不全面甚至支离破碎,对其价值不了解,这是民俗风情旅游资源被破坏、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正确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才能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中使这些独特的资源得到恰当的体现和弘扬, 才能调动人们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避免民俗的庸俗化。所以,我们要加强舆论宣传的作用,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自觉地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另外,我们要把握好发展中的扬弃,在保留自身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适当吸收外族文化的精华。在消费方式上,要引导人们往符合自己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和道德观念的方面发展。在供给意识和行为上, 要引导旅游地居民立足于旅游地所具有的传统特色,通过向旅游者提供旅游地的产品来反映和弘扬自己的文化。

3.正确对待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强民俗的封闭性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独特的民俗风情被同化。发展必然会造成民族传统习俗的破坏,而传统习俗的破坏又使该地区失去一种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宝贵资源,失去一个文化的种类。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在社会发展与民族民俗保护之间,尽量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和结合点,就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采取相对封闭措施是一种保护民俗旅游资源的方法。如,通过建立“民俗文化村”、“生态博物馆”,以保持传统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的村落的相对封闭性,延缓传统民俗的变异。

4.健全法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法规,设置与健全旅游市场检查队伍和保护管理机构,对旅游资源开发中破坏旅游地民俗资源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干预,对有损旅游地形象的行为加以控制和制裁,加强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的技术研究等,能够有效保证民族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篇论文发表由http:// 提供依法治旅是管理和发展民俗旅游业的基本方略,在立法上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另外,政府可以有目的、定期的举办一些民俗活动,如民俗节庆、民俗表演等,组织群众尤其是青年人参加。通过亲身的参与,加深对民俗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民俗的文化气氛,增强他们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温锦英.文化:民俗旅游开发的灵魂[J].广东民族学院学报, 1997,(3).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

[3]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6,(3).

[4]蔡雄,连漪,程道品,等.旅游扶贫[J]·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第二篇: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摘要: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但是,由于旅游事业本身过于年轻,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者的钟爱者们忙于享受“异乡情调”或经营“万种风情”,忽略了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造成了民俗资源的破坏。因此,把开发民俗旅游与文化的交流结合起来, 同时将民俗旅游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 做到统筹规划, 合理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正文:

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 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 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使其成为必然的旅游资源。把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 不仅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更可以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早在汉代就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即民俗风情。民俗旅游者越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损害也随之加大。在文化旅游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出现了一批以深邃的文化内涵,优美的园林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管理的民俗村,风情园,文化村等。但也出现了急功互利,假冒伪劣的民俗经典,乱修乱造石艺粗糙,形式和格调庸俗低下的庙宇及鬼城,组织封建迷信活动,肆意渲染某些不健康的民俗的倾向。如何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成了旅游事业一门重要课程。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 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游戏竞技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旅游学的理论一般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 其中,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例如我国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和口头语言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它是民

俗旅游最重要的资源。民俗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文化,因此,也有些学者提出用“生活文化”指代民俗文化。与精英文化或宫廷文化相比,民俗文化更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独特性、生动性和大众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当代大众旅游的诸多特点相吻合,使得民俗文化成为民俗旅游的主体资源,这也是推动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 都各有特色, 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 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民俗旅游一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 由于它满足了游客“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 的心理需求, 成为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 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 对于国内游客来说, 了解民众生活,深入民风,可使旅游旅游者领略各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活动和民情风俗,通哓各民族,各地区的历史,现状和民俗习惯,由此感知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和光辉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文化传统。有利于文化交融和民族谅解,增进民族团结。实际运行中,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各民族相互之间文化和人民有着强烈的认识和了解的欲望。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每一个旅游者都明白,热情洋溢的民俗活动来不得半点虚假,民族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民族的了解,文化的交融。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升华,从而促进民族间的理解和文化融合,增进民族团结。对于海外华人来说, 通过体会祖先的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产生更大的兴趣, 从而形成更紧密的情感联系。

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开发原则:①独特性原则。这是指发挥“为我独有”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只有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判断某一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具有独特性,可以参照旅游资源主要度量指标: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完整度,审美度,组合度。以上旅游资源评价的七个标准体系,应用时必须分别判断,综合比

较。以此为可观,科学的依据,开发出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和产业。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或产业才会具有生命力。

②保护性原则。在这里,保护性原则有二重含义:其一是指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有不少人面对它时,不是加倍珍惜,妥善保护,而是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甚至还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因此,保护和抢救民俗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没有抢救即将消亡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也就是等于一纸空文。保护与开发是辩证关系。

③参与性原则。随着旅游者阶层的扩大,旅游知识的增长,级别等级的提高,“经历”越来越成为购买的核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有冒险的趣味,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民俗风情旅游最大优势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俗风情,参与民间活动,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我们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时,应该让旅游在美景中参与到故事中去,当一次“神”,做一次“仙”,过一次异乎寻常的生活。

④文化性原则“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时在建设民俗风情项目时,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既要有较高的起点和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摒弃民俗文化中落后,反动的成分。所以,首先要鉴别,评定民俗风情项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否确定属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如果是属于优秀文化的民俗风情,还要科学地实事求地评平定其水平和价值。达到一定水平和品位的至少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是最好的或一流的,并在更大范围内有一定吸引力,才予以肯定和进行恰当地开发建设。

⑤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民俗风情是反映本土性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它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古朴性。如果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不遵循这一原则,将民俗风情庸俗化或“洋化”,这就会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特色的丧失。

民俗旅游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 对于一个景点, 人们往往已经不仅仅只关注它自身的特色了, 而是希望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其他的收获, 得到更多的享受。比如游客前往一个民俗旅游区旅游的时候, 自然景观和当地的风俗会是他们

的首选, 但一部分游客也希望在旅游过程中得到一些别的新奇的东西, 比如收集一些民俗特色的小工艺品, 纪录当地民族习俗的书籍, 出售一些民族特色的服饰, 也可以举办一些与游客联欢的活动, 总之, 要把眼光放的宽一点, 不能只局限一点。统筹全局, 用系统的观点看待民俗旅游的产品的开发, 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的开发,盲目地开发只能是破坏。保护并不是把民俗风情装进博物馆。要求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保护,只能传承与活人,要有年轻人一代去继承,应用创新,使民俗文化的血脉得以活跃,而不使之席在珍藏中,这就需要开发,利用。破坏性的开发,其结果只会造成民俗文化的消亡和人力物力的浪费。每个民族都需要发展,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更好地生存,但在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建立在合适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寻求自身文化,应该建立在提高各民族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需要科学的理论知识和行之有效的手段。

民俗旅游要想健康发展, 一定要做到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大力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坚持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经营的全过程, 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 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这样, 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 又能形成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相对神秘性, 刺激游客旅游动机的产生带来更多的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这一事业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的新兴事业。它作为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认识到以上各点,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刻的讨论,只要民俗旅游资源的管理部门在旅游开展中实施严格的科学管理,加上其他部门的配合,相信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旅游事业一定会出现更上一层楼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邓永进.民俗风情旅游.云南大学出版社 [M].1997年,

[2]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旅游学刊, 1997年,

[3] 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高师理13科学刊, 2004年,

[4],杨振文旅游资源开发四川人民出版社 [M] .1996年.

第三篇: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发布时间:2011-8-

3信息来源:《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年第4 期

作者:田斐 彭永胜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张家界市地处湖南省西北部的澧水之源,武陵山的腹地,总面积为9563 km2 . 它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地,其气候湿润,四季宜人,享有“三千翠微峰、八百琉璃水”、“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等美誉. 张家界市以其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闻名于世,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旅游者,2006年各景区景点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6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79亿元,与2005 年同期相比分别增15%和23%.然而长期以来,公众只知张家界的自然风光秀美,却不知除了奇山秀水,张家界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拥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旅游资源,成为张家界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笔者拟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张家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发和利用当地悠久、丰厚的民俗资源,结合自然资源不断创新、开发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经济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对促进张家界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潜在经济价值分析

任何一个民族的民俗形成都是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并具有很深的社会根源、历史根源和地理根源. 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具特色的物质生活和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以及婚、丧、礼俗等也日益形成,久而久之,就逐渐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即民俗. 在当今世界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开发能反映民族性格、代表民族特征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张家界旅游经济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1.1 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色

1.1.1 承传性和独特性 每一种民俗都是历史遗传的结果,有一种自然的承传性. 张家界现有土家族人口99.7万人,是全国土家族最大的聚居地. 几千年来,土家族在此繁衍生息,在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 如土家族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支独立语言,茅古斯、摆手舞、打溜子、咚咚奎、硬气功、吊脚楼、织锦(西兰卡普)、社巴节、三月

三、六月

六、黑神会等,这些都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土家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而土家族这种原汁原味、不可替代的特点,在其他地方不可能真切的欣赏到,旅游者来此既能饱揽美不胜收的山水风光,又能领略到民族文化的异趣.

1.1.2 地域性和民族性 多样性、丰富性和民族间的差别性正是张家界民俗的重要特征. 各民族民俗的差别是因各民族不同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状况、文化特点等造成的. 张家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境内生活着汉族、土家族、苗族、白族、回族等20 多个民族,其中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60%. 这些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繁衍、发展、承传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绚丽多彩的风情习俗,包括生产生活习俗、婚嫁丧葬习俗、信仰习俗、岁日节令、歌舞曲艺等,内容丰富、门类齐全. 其中,以土家族的摆手舞、茅古斯舞,白族的仗鼓舞,苗族的接龙舞,融合多民族的九子鞭,傩愿戏、花灯,以及大庸阳戏等最具代表性,这些民俗旅游资源正是一座价值无限的宝藏.

1.1.3 广泛的群众性和娱乐性 张家界的土家族、白族等传统民俗文化,源自生活,来自民间,流行于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这个显著特征决定了这种民俗文化能够极大的吸引观光旅游者的兴趣,进而调动旅游者参与的积极性,可以自娱自乐,增添旅游文化氛围,丰富旅游活动内容.

1.2 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的潜在经济价值分析

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而民俗是2 个特色最为突出的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产品是最具有垄断性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之一. 可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张家界市开发利用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和巨大的潜在价值.

(1) 依托被国内外游客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的绝美风光,通过恰当的开发和合理的利用张家界民俗文化,让山水与民俗文化相得益彰,使游客进入张家界市境,随处可见土家吊脚楼、苗寨、石磨水碾、笕槽筒车、小桥清溪,让这些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浑然一体,双胜并美.

(2) 张家界市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基础,实际效果已经表明张家界的民俗旅游资源具有诱人的魅力. 如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均得到了广大旅游者的赞誉. 2006 年“天门山旅游文化周”活动的举办,使张家界独具特色的民俗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3) 张家界拥有肥沃的民俗资源土壤,许多在其他地方已经失传的文化在此得以完好保存,例如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戏”、传统傩面的制作、土家摆手舞、白族仗鼓舞、苗族猴儿鼓、土家薅草锣鼓、茅古斯舞、八宝铜铃舞等. 这些民间艺术精品的挖掘和开发给张家界秀丽的山水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为自然的山水增添了神奇的韵味,这些民俗文化资源蕴藏着巨大的潜在价值.

2 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对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还未认识到民俗文化对旅游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没有长远的眼光,就难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旅游市场占一席之地. 其次是对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汉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巨大冲击,许多民俗文化有的已经消失,如土家族特色的吊脚楼,古建筑、雕刻等,有的正在消失,如土家族语言、服饰等,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如果不加大保护和专业的整理收藏将面临着消失. 第三,对民俗文化资源的研究工作滞后. 导致出现了把汉语方言当作土家族语言、把其他民族的文化当作是土家族文化、把“社巴”等土家族词语阐释错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民俗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之,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提高对民俗旅游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再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研究,恰当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

3 张家界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措施

张家界在旅游开发实践中要在山水风景旅游的基础上,着力挖掘和利用民俗资源,提高旅游品位,深度开发民俗的旅游功能和旅游的民俗属性,通过民俗资源与旅游的嫁接、融合,促进张家界旅游的发展、腾飞.

3.1 深度挖掘民俗资源,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首先,对张家界民俗文化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大规模的收集整理,如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指定专人,编撰出版《张家界民俗资源汇编》,以利于规范和保存张家界各个少数民族文化释义,促进对各民族民俗的深入了解. 其次,对现存的或濒临失传的民俗资源即时展开行之有效的保护和抢救,如对许多没有文字流传,仅凭口耳相传或散藏于民间的土家族文化古籍或事物、实物文化等进行搜集、抢救,整理成书出版或利用摄像等方式制作成可永久保存电子文档、音像资料. 第三,加强对民俗资源的研究,以便使有益的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在开发利用民族传统文化时,既要尽量保持民族文化的完整性,又要认识到迷信落后的一面,但决不能人为地因为其具有迷信活动而轻率的否定它. 如梯玛活动,既有用药治疗的科学性,又有法术治病的迷信内容,我们就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宣扬其积极的一面.

3.2 合理规划和布局,突出民俗旅游特色创品牌

在当今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只有运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多层次、多角度去打造出独具魅力和个性鲜明的民俗旅游品牌,才能吸引更多旅游者的青睐. 首先,可有选择性的恢复独具民族特点的传统节日,举办盛大的节日庆典. 如将土家族的社巴节、四月

八、六月

六、女儿会等具有浓厚民族情结的特殊日子定为张家界市的庆典日,结合火塘文化、民族歌舞文化,采取跳摆手舞、对歌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节日庆典活动,不仅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还能营造独具魅力的民族文化氛围. 其次在城区和景区有策略地修复古建筑及民族特色建筑. 如以张家界市城区老南门口为中心,在澧水两岸修建土家吊脚楼为主的仿古一条街和土家民族旅馆. 对天子山上、中、下三座天子庙和张家界公园的朝天观等古建筑进行修复重建,让庙观和名山相互辉映. 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将茅岗土司城、桑植土司城、慈利九溪卫城等古城遗址结合千年古镇苦竹寨修复经验进行重建,让游客入住土家吊脚楼,参与当地各种民俗活动,以增加旅游文化项目. 促使张家界市建为独具民族文化风格的旅游胜地. 第三,开发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张家界地处湘西北,独特的地貌和气候条件,孕育出独特的物产资源,这些物产都是世界珍稀品种,具有垄断性. 如张家界具有丰富的石料资源、森林资源,同时又有许多民间传统工艺匠人,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加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秀华山馆就是张家界民族工艺品展中的一朵奇葩,又如土家织锦系列产品,土家族传统食品系列产品, ,苗族腊染、刺绣等系列产品,都是特色旅游产品,在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帮助下,可使其成为张家界旅游创汇中另一个经济增长点.

3.3 大力开展民族文化旅游品牌的宣传和推介

成功的品牌对众多旅游者有较强吸引力,给其留下美好的印象,并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让张家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加强宣传意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手段,广泛宣传民族文化的作用与价值,宣传有张家界特色的民俗文化,不仅让旅游行业重视民俗文化的开发,而且让市民共同关注,积极参与,营造出广大旅游者“乐不思蜀”的民俗旅游氛围. 具体措施除了通过编制各种光碟、画册的宣传材料,还可以借助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传播媒体,宣传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

总之,丰富多彩的民俗旅游资源与张家界绝美的山水风景相得益彰,只要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资源,一定能够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长远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蓝万炼,庄大昌.论湖南省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经济师,2001,(5):91-92.

[2]向延振.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业优势[J].湖南社会科学,2002,(2):86-88.

[3]李应军.湖南省民俗旅游经济及其特征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2):70-72.

[4]刘建平,阎友兵.湖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M].长沙:湖南地图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5ZC88)

作者简介:田斐(1978-),女,湖南张家界人,湘潭大学商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少数民族旅游经济研究.

第四篇:试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 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第五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

自动化1301 黄梓径 201321095037 摘要:土掌房 传统文化 保护 开发 关键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一、土掌房

1、基本介绍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土掌房的远观

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一样的平顶,一样的厚实。所不同的,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修建时用夹板固定,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这一带土质细腻,干湿适中,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城子古村隶属云南省泸西县永宁乡,地处两州(红河、文山)三县(泸西、弥勒、丘北)鸡犬相闻之地,距泸西县城25公里。

古村背山面水,屹立于飞凤山上,山前碧水环绕、绿野铺陈,土黄色的建筑物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芒,遥遥相望清涧翠谷、漪澜涟涟、鱼跃虾戏;坡头屋后、白云浮蓝天、峰峦迭障、草林葱茏、风光旖旎、景色诱人。

城子古村被誉为民居建筑发展史上的活化石,是一处集喀斯特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少数民族古建筑于一体的胜地。彝族土掌房1000多间,层层叠叠、集中连片、背山面河,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极具特色。城子古村的土掌房被誉为泸西的“布达拉宫”。

2、特色

多为平房,部分为二屋或三层。

土掌房是最古老的彝族传统民居,大多建筑在干旱少雨的高寒山区和河谷地带。

建筑材料以泥土为主,添加适量的木板木头。山区泥土丰厚,石头众多,在村寨边的山坡上随手撬来一些大石头,立起一二尺高的墙脚墙基,再用夹杆夹好筑板作为模板。

挖来红土倒进夹起的模板中间,用木杵舂筑坚实土墙,等到土墙风干晒干以后,再把加工好的圆木头架放到墙顶上,作为主梁。

土掌房冬暖夏凉,防火性能好,非常实用。

彝族土掌房1000多间,层层叠叠、集中连片、背山面河,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极具特色。

自然环境优美、地方及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村。

3、性质价值

景观价值

城子村背山面水,屹立于飞凤山上,山前碧水环绕、绿野铺陈,土黄色的建筑物在阳光下发出金色的光芒,遥遥相望清涧翠谷、漪澜涟涟、鱼跃虾戏坡头屋后、白云浮蓝天、峰峦迭障、草林葱茏、风光旖旎、景色诱人。

城子村的民居依山顺势,成梯级向上,大多数房屋屋顶相接,形成长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台,全村一千多间土库房首尾相连,与山坡隔为一体,不可分割。城子村的村寨景观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建筑价值

城子村大多数的民居建筑,都是汉式建造技术与彝族传统土筑民居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外墙及屋顶的建造技术上,采用的是彝族土筑民居的传统技术,但在建筑平面布局及内院隔墙、开窗及防雨披檐和门头等的建造上,都是汉式建筑的典型作法以。聪明的城子先民在建造自己的住所过程中,不断的吸收外来文化和技术,将它们取精去粗,融会贯通,又将它们运用到住房的建造技术中,以进一步完善民居的使用功能与建造技术,使住所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及采光、通风等住房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人文价值

在近现代中国革命史上,城子村曾出过一位风云人物,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彝族爱国将领张冲。当时张冲的家乡小布坎一带没有学校,父母将他送到城子村小学就读,住在同学陈学易家,度过了自己的启蒙时期,后张冲在离村二十余华里的熊山梁子上进行抗日斗争,带出了曾任省民政厅副厅长的张士明和第一任宜良专区专员张永和,这三人合称“熊山三杰”,使城子村成为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在民主革命时期,城子村是中共泸西县地下党的核心堡垒、根据中心。1949年1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滇黔边区纵队前委、在此成立盘北指挥部,指挥泸西、陆良、师宗、弥勒、路南、邱北等县的武装斗争。1949年2月5日,“边纵”解放了泸西县城,同时中共泸西县委和泸西县解放委员会在城子村诞生。2月中旬,盘北指挥部在这里开办军政干部培训班,大批优秀的革命干部从这里走出去,奔赴解放滇东,解放云南的滚滚洪流中。

城子村历史悠久,历史人物众多,如“昂土司”、“李将军”等人物。

二、旅游开发

城子古村,无论从历史价值和景观价值上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村民经济条件的改变,城子古村周围崛起的现代建筑,使城子古村土掌房的古老容颜正开始淡出我们的视线。城子土掌房由于建筑用材的特殊性和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加之数百年来风雨的剥蚀,古村土掌房也由于年久失修,大多数也已成为危房,村中道路多被损毁、环境卫生差脏乱现象明显、从县城到城子古村无交通标志,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同时,由于城子古村旅游价值和旅游特点的特殊性,以及知名度不高、远离县城的局限,城子土掌房的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着诸多困难。要保护原貌、恢复原貌,实现景观的协调,不仅需要对原有的房屋进行维护,还需要对现在的居民进行搬迁安置,对周围部分建筑进行拆迁或改造;要提高城子旅游的知名度,就需要大量的宣传和包装,而宣传费和广告费的投入,又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些,仅靠泸西县的财力是远远不够的,城子古村的开发与保护也就成了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现新华社、云南经济日报、红河日报这些中央、省、州主流媒体,也在为此奔走呼吁。。。

三、保护研究

目前,城子土掌房已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泸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杨建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城子土掌房的保护与开发,我们请省有关部门做了规划。一是在开发上,将严格坚持保护性开发的原则,以保护为主,进行有效开发;二是在景观上,要尽量恢复城子古村原貌,实现环境、生态与景观的协调和一体化。三是在开发资金上,要以全县旅游资源整合为依托,在自主开发的同时,筹备对外招商引资。

土掌房是彝族的主要民居建筑,也是城子村彝族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城子村彝族人的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土掌房是彝族人智慧和创造力的象征,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角度来研究土掌房的现代保护价值,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餐厅服务员培训计划下一篇:长沙市城市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