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2022-12-04

好的工作计划能为我们更好的完成工作拟定方向和实现路径,帮助我们实现更好的成长,在新的阶段,让我们一起来做好计划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筝校本课程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古筝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古筝课程开发的前提

古筝——周梅发言

方老师的课于我有眼前一亮的感受,整节课不离古筝音乐,为我们诠释了何谓琴棋书画,尤其是配乐习字环节“书香琴韵”四个字在古筝曲《江南》的清音中徐徐展开,让人内心涌动思绪,荡漾不已,正如魏老师所:世外桃源—尘世间的营营琐事都已摒弃在外,净化孩子们的心灵。由此我深受启发,由于第一季古筝教材中古筝演奏技巧、技法和音乐中的双基教学占比很大,学生有了一定古筝演奏基础,第二季教材内容梳理后,在课堂内容呈现中,加大诗情乐韵比重。比如:融合中国古典诗词、协议绘画等,提升音乐情趣,流畅的表述乐思,准确抓住音乐灵魂。第二着眼点是内心听觉力的培养,让学生做到心中有乐,真正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已经,因此加大名家欣赏力度,结合书法、绘画、国文等特色课深化内心情感。

第二篇:《古筝基础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古筝基础教程》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IV407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1、课程的兴致、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针对成人学习古筝开设的也与课程。通过学习,系统、全面了解古筝的指法、各流派的特点及演奏技巧,为丰富业余生活提供导向。培养学员喜欢古筝,热爱古筝的情感,达到寓教于乐、健康身心的目的。

2、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初步的古筝基础知识和基本演奏技能技巧,基本上能独立、正确地处理和表现常见体裁、风格的筝曲。

3、基本要求

筝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器乐,其演奏需要一定的技巧掌握和长时间的训练。教学中要注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对重难点要通过反复的听、练,反复实践、体会,掌握正确的方法。

二、学制与教材

学制两年,每周2学时,每学期32学时,共128学时。

三、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第一学期

1、古筝简介、演奏姿势、掌握常用指法和演奏技巧,学习基础音乐知识,培养识谱能力及兴趣激发

·····················6学时

2、《小夜曲》(大撮、勾托练习)

····················6学时

3、《一吻千年》(上下滑音练习)·························4学时

4、《萍水相逢》(综合练习)·····························4学时

5、《渔舟唱晚》(河南流派)····························12学时 第二学期

1、摇指特点的介绍及学习;各流派简介,示范欣赏········2学时

2、学练曲《轮指练习》、《套指练习》(

一、二)············8学时

3、《化蝶》(摇指练习)·································4学时

4、《女儿情》(转调)···································4学时

5、《小九妹》·········································14学时 第三学期

1、通过示范视频的观摩,进一步提高表演技巧和舞台经验···················································4学时

2、《迎宾曲》·········································18学时

3、《凤凰筝筝龙凤祥》(古筝班主题曲)··················10学时 第四学期

1、系统介绍汉民族六大流派的特点及欣赏················2学时

2、《绣金匾》(陕西流派)·······························6学时

3、《寒鸦戏水》(潮州流派)·····························6学时

4、《云庆》(浙江流派)·································6学时

5、《汉宫秋月》(山东流派)·····························6学时

6、《出水莲》(客家流派)·······························6学时

四、教学方法和建议

1、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点线面结合,互助结合。

2、,面授为主,示范与讲授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

3、坚持循序渐原则,系统性、趣味性原则,坚持吃透重难点。

第三篇:校本课程计划

杨家中心小学 吴斯文

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除正常的常规教学以外,更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折纸艺术则契合了素质教育要求,活动中很容易创设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和情景,使学生在感受折纸艺术独特魅力的同时,艺术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开阔孩子的视野,发展孩子的思维,丰富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激发孩子们对折纸兴趣 。

一、学期目标

1、注重学生的经验积累,开展多种活动方式、方法,加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

2、在学生的生活中寻找孩子关注的主题内容,开创学生的思维,使之成为新的主题内容。在折纸操作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3、注意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加强学生对各种折叠方法和剪、画的使用,培养孩子参与折纸活动及表现具体内容的积极性和探索的欲望。

4、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有意识的去收集各种优秀作品,引导他们去观察、探索折纸作品中的操作技巧,鼓励他们去学习,同时培养孩子欣赏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做做玩玩中学会技能,在玩中观察、在情景中培养情感,活动中思维想象,达到主动的创造表现“故事情景想象作品”。

二、具体措施

1、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学生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创设折纸活动区,提供必要的材料,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活动。

2、 引起学生对创作的构想,使学生产生试一试的愿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除了学习基本的单张纸外,学习两张纸以上的折纸组合。

4、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折纸的教学外,在日常生活中如晨间活动、游戏时间为学生准备好纸和剪刀、彩笔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折纸练习。

最后,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折纸技能,回家后可用窗花、拉花装饰自己的房间,也可做礼品赠送他人,使学生自己的小天地充满艺术的气息,当他们欣赏自己作品的时候,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第四篇:校本课程计划

城北学校校本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面向”教学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促进兴趣、需要和特长的个性化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当前与未来生活质量的提高,着眼于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结合学校的具体特点与传统优势,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构建适应学生发展和潜能开发、完备而富有弹性的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体现 “文明 好学 求实 创新”的校训精神及“合格+特长”的办学特色,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㈠、课程目标

1、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人文素养。

2、突出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组织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3、充分发掘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

4、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过多重视学生学科成绩的倾向,以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一种更适合学生需要的育人环境。

㈡、学生发展目标

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注重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保护童心,给学生能力的钥匙,不给学生思想包袱。

㈢、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实施内容:

1、确定校本课程结构,我们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确立学校校本课程:

⑴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意愿,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 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师资和设施等。

2、具体内容:根据学校的师资力量,学生的兴趣和课程是否具有社会适应性,在以下方面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音乐:合唱、乐队、舞蹈 负责人:吴巍松(4个) 美术:国画、素描、油画棒、线描、蜡笔水彩

负责人:毛震球(5个)

书法: 负责人:张子平(2个) 朗诵与演讲: 负责人:刘玲(3个) 科技制作: 负责人:廖曙光(2个) 英语: 负责人:李海燕(4个) 电脑: 负责人:顾青(1个) 体育:篮球、排球、羽毛球、足球、武术、体操

负责人:晏红建(6个) 快乐阅读: 一年级负责人:袁红日 二年级负责人:严丰华 快乐阅读: 三年级负责人:毛贤妹 四年级负责人:曾君丽 五年级负责人:唐末胜 六年级负责人:周练辉 趣味数学: 一年级负责人:张妹春

二年级负责人:曹俊华 三年级负责人:陈双飞

四年级负责人:涂小燕

五年级负责人:何曼桂

六年级负责人:李娟娟

四、教学管理

1.过程管理

(1)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制定长远的教学规划,上交教务处审定。 (2)向全体学生公示校本课程开课计划,学生自主选择门类报名。(优先27个特色班)

(3)课时安排:校本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每周二课时,课程的容量以此数量进行开发。

2.学生管理

(1)选修同一课程的学生成立新的班集体(教学班),可选出班长配合老师管理班级。

(2)对学生的评价根据平时考勤及考试考核情况综合计分,或者给予等级评价(优、良、及格、不及格),成绩记入学生期末成绩册。

(3)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评教评学,以便及时调整改进。 3.教师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务处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五、考核评价

1.对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

反映(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对学生的评价:学校根据课程特点选定考试或考核方法,如书面检测、作品展示、实践操作、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学习方法等,可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学生评优条件。

第五篇:校本课程计划

* * *

中 学

2013.8.25

***中学校本课程计划

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国家或地方教育部门的指导性文件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规定:在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至少获得6个学分。这样赋予了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了保障。

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要求学校将校本课程列入学校整体课程规划中,确保学校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保证学校课程开发的质量。

2、我校的教育哲学及办学思想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学校发展遵循“三高三新”的办学原则,即“高起点、新体制、实行现代化管理;高标准、新思想,组建高素质队伍;高质量、新方法,培养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3、学生的需求评估 校本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通过在学生中的调研,已形成了学科提高、学科拓展、体艺技能及方法讲座四大类。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还要再次调查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对已有的校本课程进行调整和重组,构建新的校本课程体系。

4、学校、社区课程资源的评估

校本课程的设置还必须考虑到课程资源的问题,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的保障。没有这种可能性的保障,再好的课程也是一种理想。学校社区的公共资源、人力资源,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都需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要每隔一个时间段就对课程资源进行一番评估,及时进行课程资源重组,以确保校本课程健康和有序地进行。

二、我校校本课程课的总体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6、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防事业。

7、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学校为本。校本课程开发是以本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活动。校本课程必须反映学校的办学特点,利用学校现有的和社区可开发的资源与条件,表现学校师资教学特长,从而形成校本课程。

2、学生优先。校本课程是国家、地方课程的补充,是为了满足全体学生个性要求的课程。教师开发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需要,切忌开发远离学生需要,不切实际的课程或国家课程已有的课程。

3、开放合作。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科组为单位,挖掘教师潜力,形成合作互补,使课程开发特色突出,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体现开放性。

4、集体审议。教师开发的课程必须通过备科组、教研组、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等三个层次以上的审议,通过认真修订,严格审核后方课开课。

四、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结构

1、开发方式:一是对国家或地方课程的改编与整合,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开发;二是对学科课程的拓展与提高;三是对体、艺、劳活动的课程开发;四是对学生学习、做人、处事的方法的课程开发。

2开发课型

(1)学科提高类(I)-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英语等在内的兴趣提高课。

此类课程在深化学科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及科研能力。通过活动和辅导,有利于部分学生脱颖而出,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这样可培养一批参与各级竞赛的学科尖子,为国内、国外名牌大学输送精英人才。

(2)学科拓展类(II)-此类课程是教师根据学生兴趣要求和发展需要所开发的,是学术性课程的拓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体艺技能类(III)-此类课程旨在增强学生体制和运动协调性,提高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从国际教育的经验上看,学生在运动方面的交流,在艺术欣赏、器乐合奏及合唱方面对团队精神的培养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4)方法讲座类(IV)-此类课程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以及自律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进取、开拓、创新精神。

(5)交流协作类(V)-此类课程以演讲为基本载体,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此类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它现实的意义,在国际教育的视野下,演讲能力作为未来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手段已经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我们的学校校本课程应该给一席之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锻炼、提升沟通交流能力的平台。

3、开发流程

学校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根据自身特点,以备课组为单位参与开设选修课或活动课。课程开发流程为:需教评估——目标确定——框架建构——课程申报——课程评议——选课指导——班级组建——评价反馈。具体操作为:教师拟订目录,写出《课程纲要》,征求学生的意见,经备科组、教研组初审,报送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经学校审议通过后,列入选修课程,提供给学生选择。

4、课时安排及学分分配 各年级每周为5课时。

五、我校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课程方案的评价

建立较为规范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由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课程的评价更多地依靠学校进行自觉自律的自我评价,通过对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问卷调查及必要的专家指导,不断反思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在课程定位、学生学业负担、教师工作量等方面是否符合国家课程计划以及相关的政策?是否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校本课程目标是否科学、合理、有效?课程结构和门类是否合理?是否有利于学习方式的改变或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程评价的方法是否多元,是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是否关注学校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是否体现实用性、可行性、适切性、准确性等等,及时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改进,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健康顺利运行。

2、学生评价 学生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类,以此作为学生获得该课程学分的依据及评选优秀学生的依据之一,具体由任课教师负责执行和落实,在该课程结束时由教导处统一登记并存档管理。学生如有不同意见可向学校提出,学校负责核实并及时反馈。

(1) 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 (3) 学生的小组评议意见和任课教师的评价; (4) 学生家长的反映;

(5) 学习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记录于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

3、教师评价

(1) 教师对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2) 教师在平时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 (3) 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的反映; (4) 学生家长的反映; (5) 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配套措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师资培训、师资整合,对教师或备科组上报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进行集体审议及指导。

2、学校聘请中心校的相关领导来校担任校本课程的指导工作。

3、教导处、备课组积极协调、安排和组织教学计划的执行。

4、校本课程计入教师工作量,并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载入老师的业务档案,将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绩与教师的各项评聘挂钩。

5、学校保证课程开展必需的场地、器材、经费等物质条件,严格做到从时间、师资、内容、评价、保障等各个方面落实到位。

上一篇:给文章取标题阅读练习下一篇:公务员面试言语表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