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探析

2022-09-10

一、中国传统绘画色彩理论发展

1、“五色观”

中国传统绘画用彩,早在我国原始社会就开始了,当时的彩陶就已有各种色彩。而我国古代就有“五色”的说法,在西周《周礼.冬官考工记》中就载有: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这就是古代所说的青(蓝)、黄、赤(红)、白、黑五色,这是正色,是古人常用的色彩。其他为“间色”,这种观点很接近现代的色彩学概念,虽不十分成熟,却对色彩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2、随类赋彩

南齐谢赫的“六法”中,就曾明确指出“随类赋彩”的理论,阐述了中国画中的设色原则,即根据物象的固有色施以彩绘。“类”也就是对客观事物,色彩,情感进行分类整合后体现人的情感意象,所以这样的“类”实质就是体现人的智慧,当然也是体现人自身所把握到的宇宙规律。

3、以色貌色

也称“貌色法”。指描绘对象的色彩,南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提出:“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指出以色彩记录描绘物像,是中国早期画论提倡的把深入观察自然作为艺术创作根本条件的观点。

二、两宋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的形成因素

1、早期花鸟画色彩对两宋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影响

在中国历代以来的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代表宫廷画派的的艺术来为他们所在的阶层歌功颂德。我们要谈论宋代的工笔花鸟画色彩就不得不分析唐代以及五代时期的花鸟画对其影响。自宋以后的评论家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唐代的边鸾,以及五代的黄筌、徐熙被视为古今之正轨,黄筌和徐熙分别开创了富贵和野逸两种不同的风格。

而五代的黄筌作为富贵的象征,继承了边鸾方面的中原传统,在画院的仕途上弘扬着正统、正宗、正规的宫廷花鸟画艺术,同时自己也随之跟随在富贵气息之中,这必然使他的内心修养耳濡目染了富贵气。宋代的花鸟画色彩延续了这一皇家富贵的画风,但在设色上面又和其他时代有所区别,很多的作品画家们巧妙的融合墨色、水色和石色,使画面艳而不俗、清幽淡雅、厚重沉着。李嵩的《花蓝图》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精致的花篮中盛满了各种争相斗艳的花卉,设色单纯匀静,画面丰富而大气,万紫千红的春色彰显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生命和鲜活美丽。

2、传统哲学思想对两宋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影响

两宋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绘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自然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一定的关系。而要讲到哲学对两宋工笔花鸟画的影响,最为深刻的应是在色彩方面。而“儒家”、“道家”思想对其影响最为深远。

在两宋时期儒家思想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宋太祖当时就提出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而在儒家思想中也有许多关于色彩的直接描述,儒家的色彩观中将黄、白、黑、赤、青看作正色。古人把五色同人的尊卑贫贵相连起来,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色彩有了确定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的地位以及权力。例如统治阶级就根据官位大小与宗教礼仪选配相对应的正色。

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学说,道家的色彩观念正好与儒家的相反。道家主张“道法自然”,他们认为自然才是上乘之美,而黑白便是“自然”,所以主张黑白的色彩观,以最自然的黑白色代替所有的色彩,追求朴实的单色选择。在《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中就有谈论两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作者认为工笔画的最高境界是‘古朴’,‘古朴’不是旧,而是要古而有新,朴而不艳”。这其实就是道家美学中的“虚静”。北宋画家文同的《墨竹图》、苏轼的《潇湘竹石图》、水墨花卉画家扬无咎的《墨梅图》、《四梅花图》以及南宋赵孟坚的《白描水仙图》、《墨兰图》都是其“古朴”的典范代表作品。

三、情感因素对两宋工笔花鸟画用色的影响

画家在他心灵的美好状态时所产生的色彩感,可以充分的展现在其优秀的画面上,使之充满生命的活力。各种不同的色相之所以给人不一样的情感,是人们观看色彩时对自然界色彩感受的心理反应。工笔花鸟画的色彩不仅仅是体现意象的表达和生命的象征,同时也是每位画家个人情感和个人修养的体现。抒情一直是中国画内在性的追求,同时通过画面可以看到作者的情感表达,例如宋代赵昌的传世名作《写生蛱蝶图》,作者在写生作画时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使得画面设色清新典雅,淳朴自然,表现出一份隐逸的情怀。南宋画家林椿的《果熟来禽图》算是工笔花鸟中的精品,作者描绘的是一只欲留欲停的小鸟站在一棵结满果实的海棠树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描绘出果实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果实白里透红,鲜美而水嫩,叶子则用几种不同层次的绿色和赭石等颜色表现其正反面,以及枯叶的质感,画面中色彩浓淡的微妙变化,我想正是作者当时绘画时的一种诗意般的心境。

四、两宋工笔花鸟画色彩对当代工笔花鸟的影响

当今工笔花鸟画坛可谓是百家齐放,画家们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宋代工笔花鸟的影响,色彩的应运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宋代的工笔花鸟作品,无论在构图还是设色上,都可以堪称经典的模板,这也就是为什么学习工笔花鸟要从宋代的作品中选择临摹的范本原因,当代的许多名家在学习借鉴宋代花鸟画的同时,他们走出了一条“古韵新风”的道路。所谓的“古”指的是宋代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美、意蕴美、雅致美,如黄筌,林椿的作品风格便是如此,而“新”则是当代工笔花鸟画家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色彩突破、技法创新、格调高雅,例如画家江宏伟,苏百钧的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风格。“古”有“古”的色香,“新”有“新”的味道,在当今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画坛上的风格也是各有所异,但是我想,无论如何变化,我们都要从学习古人的开始,吸取其中的精华,当然,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加以创新,从而变成自己的东西。

摘要:中国花鸟画的色彩发展,最早是出现在彩陶上的,传统的彩陶上出现的花鸟形态的色彩是力求贴近自然生活的,这也表现出了古人对色彩的初步认识。宋代作为中国花鸟画史上一个巅峰的时代,其色彩语言更是丰富多彩。本文针对两宋工笔花鸟画的色彩特征进行分析论述,无论我们是在临摹还是在今后的创作中,都应该好好的体会其中的色彩语言。

关键词:宋代工笔花鸟画,色彩,特点

参考文献

[1] 宋力著《中国花鸟画通——霜前雁后》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2月

[2] 卢胜辅《中国花鸟画通——姹紫嫣红》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12月

[3] 姜今《中国花鸟画发展史》广西美术出版社,2001年7月

[4] 《中华遗产——中国美色(上)》2012年11月总第86期

上一篇:刍议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下一篇:关于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