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写作复习资料

2022-07-25

第一篇:影视写作复习资料

影视写作大一

单选:10分,5题;多选:10分,5题;名词解释:20分,4题;

简答:20分,4题;论述:15分,1题;材料写作:25分,1题。

 单选。

1.影视写作者主体的定位,就是协调自身与其他成员之间的相对位置,协调自身的创作意图与其他制约性因素的关系。

2.玛尼利亚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御用”女演员。

3.所谓造型,是指通过视听形象来表现创作意图的各种形式和动作。

3.悬念。指观众对戏剧性情节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悬想、不安、焦虑。它是基于对情节的关心和人物的同情而产生的对于影片展开方向,展开方式的预测和充满激情的期待。

4.电视专题片是电视制作者针对某一问题、现象、人物或事件运用多种电视表达手法,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专门报道的一种节目类型。

5.意识形态,即“理念”的“逻各斯”,字面上可称为“观念学”或“理念学”。意识形态意义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所不同,大体经历了自我意识的存在论,认识论意义时期,直至转向社会的理论基础意义。

6.作者论:

7.电视剧的题材的“雅”主要体现再题材要有可挖掘的深度,要有高雅的情趣,有表现心灵性方面的内容。

8.电视专题片是电视制作者针对某一问题,现象,人物或事件,运用多种电视表达手法,围绕某一主题进行专门报道的一种节目类型。

 多选

1.剧本的构成方式:(1)镜头(2)场景(3)段落

2.冲突的形式:(1)思想的对立(2)情感的对立(3)意念的对立

3.电视的传播特性:(1)视听兼容的共时性传播(2)覆盖广泛的共享性传播(3)包罗万象的连续性传播

4.对人物具体设计:(1)人物个性特征、人物动机、人物处境。

5.声画关系分哪几种关系:(1)声画同一(2)声画对位(3)声画并立

6.“画”的优势与局限:(1)电视画面的直观性(优)(2)电视画面的现在时态(优)

(3)电视画面叙事的模糊性(局)

7.口播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是为了增加新闻的时效性,因此电视口播新闻写作主要考虑两点:一是语言的口语化;二是是内容的简约化。

8. 影视评论写作中分析的工具:(1)描述性工具(2)引述性工具(3)资料性工具

9.对象的处理:(1)截取(2)浓缩(3)移植(4)复合

 10.报纸新闻的标题往往会采用复合式标题,由引题,主题和副题组成。 名词解释。

1.蒙太奇:原为建筑学上的术语,即装配.构成的意思,意为将各种不同的材料构件组成一个整体。借用到影视创作中,便是组合与剪辑之意。狭义的蒙太奇是作为一种艺术语言符号系统而出现的,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镜头组接起来,产生叙述,描写,对比,呼应,暗示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在观众的心理上产生不同的影响。广义的蒙太奇是从剧作开始到完成的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

2.创意。创意是指这个电影剧本最初的阶段,总是需要先产生一个基本的意念,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去发展去丰富,去生成电影剧作的其他构成因素,如人物、情节、结构、场面等。创意即创造一种意念。

3扁平人物。在电影里有着类型性格人物被称为扁平人物。他们最单纯的形式,就是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扁平人物的好处就是容易辨认和记忆。一旦形象被赋予一两个突出的类型特征,观众在接受这个形象时,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比较强烈的印象。

4戏剧性。是就情节整体特征而言。不管是去掉那些平淡无奇的片段,还是把人物拉出生活的常轨,指的都是情节的整体构思,(戏剧性的产生还需要一个初始的原因来作为情节的推动力。)

5.激励事件。实际上就是积极地推动主人公去追求一个目的和欲望的对象,并运用戏剧手法使故事逐步升级,走向人物和主题的升华的一个事件。也可称为原始动力事件。

6.电视专题片中的“画面派”与“语言派”。

画面派:又称为“电影派”。认为专题片应该以画面为主,解说词为辅。在这种方式的专题片中,解说词只是起着补充画面内容,完善叙事或承接叙事传递的作用。

语言派:又称为“广播派”。认为专题片应该以应该以解说词为主,用解说带动换面运动,来完整的地阐述专题片想要传达的内容和思想。这种方式在表达心理活动、抒发情感、阐述看法以及深化主题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

7.充分确认原作本身的价值。首先,作品本身要有改编的思想价值。其次,作品要有适合影视艺术表现的内容和形式元素。再次,改编对象的内容与改变着的生活积淀应具有某种程度的契合性。

 简答

1.冲突的形式:(1)思想的对立。这种对立通常表现在任务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道德情操等方面(2)情感的对立。电影中表现情感的对立同样也是多方面的,比如亲情、爱情、友情,都经常构成影片戏剧性的冲突(3)意念的对立。当性格冲突主要表现在对立双方的意志较量上时,影片总是和完成某个人物或要达到某个目标相关。

2.日常生活的再现性:“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这三贴近要求以成为电视剧工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日常生活的再现也成为电视剧的一个重要的艺术特征。这一特征是由电视的传播特性决定的。电视传播的特征决定了电视剧在题材和内容上具有家庭成员共享的特征,必须更多的把镜头聚焦于普通人,表现平凡的日常生活,注重时代生活的再现,重构人间真情。电视剧是生活流模式,正是在对当下生活的关注上,达到对现实时空的复现。

3.电视剧主题的要求:1.日常性。电视剧的观赏环境一般是家庭的客厅,这是非仪式化的自由环境,它带来的随意性和非专注性2.思想性。3.生动性

4.电视剧主题的表现方式主要有:(1)人物的行动指向主题。主题给编剧之时了一个方向,也间接地给任务制定了一个行动的目标,人物行动有了目标,行动就有了动力。(2)情节的建构表现主题。情节的建构过程以清晰、生动、饱满地展现主题思想为基本目标。主题的表现是情节构建活动的动因,也是它的主要指向。(3)恰当的表现形式使主题逐步明确、深化。在电视剧本中,一定形式因素对主题的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叙述视点、细节的处理。

5.戏剧式的结构:电视剧戏剧式的结构的特点。一是有一条矛盾冲突的主线结构全片;二是人物的矛盾冲突作为剧作的核心;三是注重戏剧段落的整一性;四是有不同的场景和景别的变化。戏剧式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结构方式,它在叙述的流程上呈线性发展趋势,像奔腾的河流一样,虽然遭遇急流险滩,但始终朝着一个方向奔涌向前。

6.散文式结构:这是一种生活化的结构,编剧有意识的淡化情节和冲突,不追求结构的缜密和整一,也不强调情节发展的严格的因果逻辑关系,而是追求哲理的风格和意蕴的呈现,以生活本身的过程结构作品,以作品“意”统领全篇,类似于文学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结构特色。该结构一般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不一定明显的表现出人物冲突形成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的阶段性。

7.电视剧结构的开篇方法:一种是在故事开端,以奇事异趣作为引子;第二种是在故事的开头设置悬念;第三种是打破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抽出全片中最精彩的部分作为开头。

8.截取法。截取法是从一部作品中选出相对完整的一段给予改编。节选的部分往往是任务、时间、场景较为集中的段落。

 论述

1.剧本的构成方式:(1)镜头。镜头是电影文学中最基本的表意单位。剧本不用写的多有文学性,语言动作也不用写的多具体。这样的好处在于语言描写简括;镜头成了基本构成单位。(2)场景。将一系列在内部有更紧密关联的镜头组织在一起,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场景。在电影剧本中,场景是比镜头更大的相对独立的构成单位。电影剧本的每个场景无一例外的都必须包含着人物、事件、环境这几个基本的因素。有的剧本在每场戏开头先写上场次、地点、事件等提示,有的剧本则没有,但也没有大碍。不过人物、事件、环境这几个因素确实必不可少的。(3)段落。一系列在内部有更紧密关联的场景组织在一起,与别的场景形成内容上相对独立的部分,这就构成了一个段落。段落是比场景更大、层次特更高的一个剧本构成单位。段落的划分便更和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相应相称了。

2.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体现原作思想,又有创新。

(1)改编的作品,特别是采用移植方式处理素材的作品,应该最大限度的忠实于原作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如电影《城南旧事》电视剧《三国演义》等,这些作品的改编是忠于原作的典范。在改编中,尤其是对名著作品的改编更要忠于原作,这是因为就名著而言,在受众心理已经有了形象定位,如果编者不忠于原著,会怕坏经典人物的形象,受众也会在对比中对改编作品进行怀疑。

(2)改编要忠于原作,并不等于复制原作,要把文字描写出来的情节和人物,灵活灵现的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没有影视艺术化的创意是不可能的。

(3)在新时期的文学改编类作品中,对于经典名著的改编依然遵循“忠于原作”的思想,但第五代导演们更希望作为一个有主见,有思考的创作者来发言,而不只是一个经典作家的应声虫。由此可以看出,第五代导演正渐渐接近于西方某些艺术家把文学原作看做是一堆未经加工过的素材这样的改编观念。但是文学的影视改编的观念无论怎么变化,创作者们无论怎么特立独行,体现原作的思想,又有创新,这个基本原则是不会变的。

 材料写作

木有划什么重点,到时候考场自己发挥吧。亲们。

第二篇:影视评论的写作流程

影视评论的写作流程 影视评论写作的作用:影视评论的过程是一次分析和诠释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解析影视创作的运作方式和外在的表现,来诠释它的内在涵义,同时它也是一种传播活动。

影视评论的目的:1.指导观众进一步理解和感受作品 2.促进影视艺术创作 3.丰富影视艺术理论

《太阳照常升起》1.实际上是四个短片集锦 2.呈现的真相是线性叙事【a.奇异的山村中“疯”的故事 b.革命语境下的性压抑的“恋”的故事 c.姜文在青春期的理想的“枪”的故事 d.对1950年代稀缺性幻想的“梦”的故事】 《蓝》,为什么是从一场车祸开始? 一.带着问题看片:

1.看摄影。这里包括机位,色彩,景别,光线等(《雁南飞》) 2.看影片中的场面调度,也就是导演对演员在表演空间的指导以及摄影机对电影空间和情绪的再创造。

场面调度:在电影中“场面调度”是导演的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是导演为了把主题思想、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环境节奏等通过自己的艺术构思,传达给观众的一种独特的造型手段。电影场面调度把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作为不可分割的创作手段,统一起来加以运用。 场面调度的作用:1.刻画人物性格 2.渲染环境气氛(《雁南飞》女主角薇拉以急迫的心情奔向车站想和即将开赴前线的丈夫见面) 3.叙述情节(《克莱默夫妇》开场的人物调度) 二.看影片的剪辑有没有特点?影片剪辑点把握是不是准确? 剪辑是电影制作工序之一,剪辑是电影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的整个工作,也是一部影片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

衡量影视作品剪辑成功与否的一般标准是:1.流畅 2.保持一种方向感 3.保持清楚的连贯性 4.调整好节奏

三.看故事情节的讲述。(《如果爱》戏中戏的结构,即在戏里还有另一场戏) 四.看影片中的人物

对人物的分析应该把握以下问题:

.1.分析人物在影片中所担当的角色。如《魂断蓝桥》中的罗伊和马拉,一个是贵族,一个是平民,影片正是通过这对男女的爱情悲剧,抨击了当时英国上层社会的门第观念,同时也谴责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分析人物在电影中的表现:a.人物外形表现(《飞越疯人院》中的麦克墨菲进入疯人院后穿着黑色的皮夹克,头戴绒绒帽,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与周围死气沉沉的白色环境格格不入,也意味着最后的悲剧收场) b.人物景别表现 c.人物形体表现(《我的父亲母亲》,彩色回忆时空段中,年轻的“母亲”,人物的形态永远都处在运动中,处在站立和跑动之中;而黑白现实时空段中,年老的“母亲”则恰恰相反,大部分形体表现处理成为静止的形态和坐姿状态) d.人物位置表现(《黄土地》的人物位置的整体风格都是居中处理。

五.看影片包含的文化内涵以及意识形态的运作。主要看影片中包含的文化、宗教、民族或者是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的内容。(《喜宴》中传统婚俗的文化内涵和伦理观念 六.分析影片和一些影视理论之间的关系。(《筋疲力尽》) 影视评论写作中分析的工具

一.描述性工具:主要有分镜头、场景表、以及影片中人物关系图、场面调度(演员调度、摄影机调度)图等。

1.分镜头:就是在影视作品中,两个剪辑点之间的那一段影片(如苏联《十月》分镜头多大3225个。

焦点:与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焦点。

弥散圆: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象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景深: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做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 场景:是现代影片的重要的造型元素。场景可以是现实空间环境,也可以是非现实空间环境。 内景:在摄影棚内,专门为影片的拍摄搭制的人工场景。 外景:大自然中自然景观的场景。这种场景的空间比较广阔。

实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自然建筑的场景。这种场景具有生活气息。

场地外景:为了影片的拍摄,按一定比例,专门在选定的自然环境中人工搭制的场景。 特技合成景:人工搭制的,用于配合特技拍摄的小比例的人工场景。 计算机模拟景: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创造的现实的场景环境。 场景的排列的意义(影响到以下几个问题):

1.场景决定影片的风格(外景出意境,内景出戏,实景出调度,外景利于影片的气氛,内景利于影片的光线运用。实景利于影片的空间表达。

2.场景影响影片的空间感觉 3.场景制约人物形象的塑造 4.场景关系到影片的影调的构成。 二.引述性工具:影视评论是借助于抽象的文学形式,来对具体、直观的影视作品进行推介、诠释和阐述。

画格:是影视作品中流动的影像中抽取的定格的静态画面。 三.资料性工具

资料性工具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是影片发行之前产生的相关资料

2.影片发行上映后的相关资料

3.是他人的评论性资料 形式分析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

形式分析取向影评的焦点集中在影视作品的形式结构等本体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一部影片的结构和风格,或是影视的叙事形式在影片中特定的组织形式的评论。

在叙事和风格的形式分析取向的影评写作中,就是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影视评论分析的:

1.从决定影片的组织结构是叙事性还是非叙事性形式系统出发,了解影片是如何合成一个整体的

2.分析影视作品的形式和风格,辨识影片中使用的技巧,包括影片的色彩的运用、拍摄的风格(是纪实的还是写意的)、镜头的运用、场面调度的构成特点、影片剪辑以及影片中音响的运用

3.找出整部影片中的技巧模式 4.找出这些重要技巧的功能,也就是找出风格在影片整体形式中所扮演的角色(如姜文(太阳照常升起),希区柯克的《群鸟》中的快速剪辑所形成的震惊和紧张的气氛,特定的技巧在影片的表达中形成了一定的意义,吸引了观众。【大题目 举例】

“作者论”取向的影视评论写作 1.导演个人的生活基础、文化空间和时代背景是批评者在探询一个导演风格时应采取的切入点

2.导演通过电影处理事物的角度和他对世界的看法,也是评价导演创作特色的角度 3.导演与类型的关系,也是批评者关注的角度

“电影作者论”是具有法国色彩的电影实践和批评理论。 “作者论”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1.导演经常处理同一个主题或题材 2.导演有一套鲜明的个人风格(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红高粱; 3.电影能够表现导演的个人视野,通过电影可以看到他如何处理事物和他对世界的看法。“视野”指导演的态度与立场,并不等同于“世界观”。 从作者角度研究电影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导演个人的生活基础、文化空间和时代背景是批评者在探询一个导演风格时应采取的切入点。 2. 导演通过电影处理事物的角度和他对世界的看法,也是评价导演创作特色的角度。(举例:陈果,表现香港底层人生活的无望、挣扎,香港被英殖民后脱离祖国母亲的襁褓,变成“无根”的孤儿) 3.导演与类型的关系,也是批评者关注的角度。(该作者是否对某种电影表现技法(如长镜头、特写、大远景等)有偏好。 类型研究取向的影视品论写作

类型电影的特征:1.二元性 2.相似性:类型电影,尤其是每一种类型的电影都有相似的故事架构、相似的视觉图谱、相似的人物类型。 3.模式性 4.梦幻性(情节幻觉、情感幻觉、意识形态幻觉) 5.大众性 6.怀旧性 7.娱乐性

在类型电影的批评中应注意:1.类型影片的产生与原型密不可分,一切人类社会无论表面生活多么复杂,抽象到最后就是那么几种模式或原型。(求生存、谋发展:为自我寻找情感的归属,迎接偶然的天灾人祸的挑战)

2.每一种类型的产生,除却对应人类在最基本层面上存在的原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西部片与美国西进运动的关系) 3.类型片与人类娱乐的关系(歌舞片) 4.类型片也是由人类的情感所决定的 5.类型片的变异与人类审美变化的关系。(歌舞片的MTV与人类审美的激越化,碎片化有关)

第三篇:影视脚本的写作方法(定稿)

承龙 个人资料

影视脚本的写作方法

介绍一些声音与画面的关系以及解说词的写作的基本方法,顺便介绍蒙太奇的一些基本知识,注意写作电视脚本时运用一些蒙太奇思维。

从表现形式看,影像解说词与一般的文章是有区别的,一般的文章其语言是唯一的表现手段,而处于立体交叉的语言环境中的解说词,与之发生关系的不仅是语言,它更多地和画面发生关系。解说词是否写得好,要看它是否很好地与画面紧密配合。电视节目解说词往往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从文字上看,它断断续续,段落与段落之间似乎缺少语言和形式逻辑上的连贯性,既不适合于朗读,又不适合于单独作为报道发表。一般来说,解说词只是影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能单独存在。

一、影视表现的基本手段: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电视表达的基本方法,电视声音的构成可以用以下的模型来表示:

(一)、声音:解说词+同期声+后期音乐音响…

脚本创作不是指解说词的创作。而是包含声音的画面在内的整个节目的架构。

1、 文字语言基本作用

影像解说就是把观众的想象活动与画面上呈现出的直接感受结合起来,把间接信息和直接信息结合起来,通过画面形象和有声语言的碰撞和交流,产生新的效果,大大扩展了画面的外延,深化画面内涵,使画面表现力大大扩张。

(1)串场:叙述情节

(2)转场

画面:

晨曦的大海

上海外滩

浦西公寓巷口

浦西公寓楼下

解说:

张达伍把时间几乎全部交给了大海,献给了事业。那么,他在事业和家庭的关系

上又是怎样对待的呢?张达伍的家在繁华的大上海。 我匆匆赶到这里,寻找浦西公寓72号

以上这段解说词将节目的场景从大海转到家庭。

(3)补充画面

画面:

人群

列车在桥上飞驰

列车仪表特写

司机聚精会神地驾驶

解说:

广深准高速铁路全长147公里,投入运行的机车和车辆是我国最新研制的。机车采用大功率东风1型内燃机车,装有机车监控系统和速度分级控制系统,能确

个人资料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翻印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保行

车安全,并配有无线电话供旅客使用。准高速铁路的建成将带动我国铁路、通信、 信号、机车车辆制造和运营管理技术的全面进步和重大改革。

请大家注意看这段片子的解说词,光从画面上是看不出这些信息的。

2、文字语言的局限性和主动性

文字语言在电视节目中的位置,相对在其他的传媒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在电视节目中,画面语言永远是载体,离开了画面(哪怕这画面只是一个黑场),任何文字语言都不可能存在。所以,几乎任何一位电视专家都会告诫你:文字语言要少写。

文字语言的少有两方面的对比:

一是文字语言永远比画面少。在电视节目中,画面是载体,文字是附载体,文字只能比画面少。过去,一分钟的画面只能录210~230字,现在社会生活的节奏加快了,电视节目的录音速度也在提高,但一分钟的画面也只能录250—270字的文字语言,再快,观众就听不清,或者是顾了听,没法看。所以,几乎在每一本谈及电视文字语言的书里,都会告诫读者:文字语言要少写,因为电视是看的,不是读的。

在电视节目中,画面是永远的主体。画面有的内容、画面能够表达的意念,文字语言都不必写。单位时间内,文字语言不能多写,但可以少写。在这方面用得最多的是现场声的过渡,有经验的剪辑者往往会在一个场景的头尾留出几秒的现场声,让文字语言有一个淡进淡出的过程。

二是旁白要少写,留出更多的空间给其他的声音语言,譬如:人物自白、对白,现场的解说、现场采录的嘈杂人声甚至现场的鸟鸣兽语,机器和其他物体的声响。突出电视写实、多维、多层次的立体空间感。“没有画面的声音是活的声音,没有声音的画面是死的画面”。即使在默片时代,人们也要在影片播放现场安排一支乐队,使声音充满观影的过程,这足以证明听觉元素在人们接受影片时的重要性。

系列片《中国农民》用一个长镜头记述了一个农民的一句话。记者在采访一个文化传统浓郁的村子时,问一个在田间劳动的年轻妇女,有没有经商?有没有摆摊?妇女都笑着说不,再问为什么,妇女笑而不答,良久,才不无自豪地说:我爱人是个教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如果不是现场采访,没有画面表现出来妇女的羞赧神情,用旁白去描述,很难表现。

文字附载于画面,文字永远被动?

不,恰恰相反,文字在电视节目中必须是积极的,主动地与其他元素相配合。因为他心中有目标,这就是节目的主题。按照节目主题这个目标,节目的作者从节目的策划开始,就会有目的地寻找素材,拍摄节目时就会有意识地涉猎画面。 当然,在整理素材,撰写文字语言的时候,记者或作者的主题意识已经明确,他将依据他的主题思想写作文字语言,这时,文字语言就会表现出它的主动性。

3、文字语言写作要注意和避免的情况:

注意:A、写实性。因此文字语言要以画面为基础。

B、文字具有跳跃性。因为有现场声加入。

C、形象性。画中有话,话里有画。画面要有思想逻辑,文字要有形象。

D、时间性。时间上的不可重复性。

个人资料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翻印

E、口语化。能读,好读。

需要避免:

1、两张皮 声音画面没有必然联系。万能画面

2、满堂灌 宣传工具,过份重视解说

3、一锅粥 大量采用纪实方法

(二)、画面:主播+被摄对象(被采访者+被摄现场)+字幕或特效…

在以上模型中,各声画元素并非并列出现而是交叉出现的,即每种声画元素都可能与其他元素出现在相同的电视时空中。画面的局限性 一般表现进行进态 照相是瞬间。电视是过程。 表意具有模糊性,容易产生歧义。举个例子来说:1999年9月14日,***主席访问新西兰,电视新闻上看到当地的毛利族手持长矛、摇旗呐喊,气氛十分紧张。只见***小心翼翼地与一个毛利族人周旋,并从地上拣起一个矛头递给那个毛利人,这时全场的毛利人又是一阵鼓噪。听到新闻的解说才知道,这是当地毛利人欢迎来宾的一种传统仪式,古代的毛利人通过来客拣起和传递矛头的方向,判断对方是敌人还是朋友。

二、 解说与画面的基本关系:

(一)、历史流变除了电视剧的台词、文艺节目的串词,电视新闻节目和专题节目的画外声音语言被很多人叫做解说词。电视节目的文字语言为什么叫解说词?其实,电视节目解说词是沿袭电影解说词的名称。

早期的电影摄影机用胶片拍摄,录音不能同步进行,所以要靠画外音解说画面。后来有了录音胶片,但同步录音的工艺技术复杂,成本很高,难以普及,电影纪录片解说词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电影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格里逊式

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著名导演格里逊首先采用画外音解说来制作纪录片,打破了“默片”的沉闷局面。这是纪录片录音技术发展的结果。解说词大大加强了纪录片的影响力,但当时的画外音制作比较粗糙,灌得太多,也引来了非议和指责,批评“解说词明显压倒了画面”,纪录片成了“长篇说教”等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日等国的独裁者利用纪录片灌输法西斯主义,更败坏了纪录片的名声。到了50年代,格里逊式的纪录片失去观众的宠爱。

2.“真实电影”

格里逊式纪录片之后,电影界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影片通篇不加一句解说,连记者对被访者的谈话都尽量避免。导演捕捉日常生活未经修饰的事件场面,拍成纪录片,“所见即所得”就是“真实电影”。美国的苏珊、阿兰•雪曼拍的《警察局录影带》就是范例。

苏联导演兼电影理论家齐加•维尔托夫在报上撰文,他认为:一切场面的调度、电影剧本、演员、摄影棚,都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应该一律抛弃,形成“电影眼睛派”。其实质是看到什么就拍摄什么。

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出现,维尔托夫和他的兄弟米恰依•考夫曼又鼓吹“生活即景”,把“电影眼睛”与“无线电耳朵”结合起来,形成声画对位的蒙太奇。二战后,便携式摄影机和录音机的发明,同期录音技术的普及,“真实电影”流行一时。

3.访谈式

将被摄者或解说员、主持人直接面向观众讲话,并结合会见采访,这种访谈式

个人资料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翻印

手法首先在美国一些女权主义的纪录片中采用。访谈式纪录片的长镜头拍摄和实况效果声,体现了作品“照像”的本性和“摄影形象本体论”的美学原则。访谈式纪录片的当事人,直接向观众叙述,避免了编导的介入,作品使人感到公正、客观、可信。在访谈式纪录片中,语言成了主要的表现手段。

4.个人追述式

个人追述式是9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纪录片风格。它把叙述者的议论混杂在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的观念。这种模式使纪录片不再成为观察现实的窗户,制片人本身就是事件的见证人、参与者。

个人追述式影片工作起来像个自主的整体,影片将各部分组织结构起来。一是吸收进来的人声、背景音响和画面;二是电影片整体的风格讲出的“声音”,以及历史环境三个部分。

综观纪录片从无声到有声的过程,除了“真实电影”时期,解说词都在逐步发展,而且是向着广义的、由多元素组成的音响效果发展。

最早的电视新闻和专题片都是用电影摄像机拍摄的。20世纪50年代,电视开始传人中国,但直到六七十年代,中国仍有不少的电视台使用电影器材拍摄节目。电视诞生后,解说词也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现在,专业的电视拍摄起码有两个声道。一声道录现场声,二声道用来配解说或配音乐。而电视剧的拍摄录制甚至多达八个声道,以便进行多个声道的录制和混响。在这其中,文字语言占有主要的地位。

(二)声画之间什么关系?根据节目的具体形态而定,可以做以画面为主,也可以做以声音为主。

三、“蒙太奇”表现手段

影视文学的表现手段多种多样,但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莫过于蒙太奇的表现手段。

(一)蒙太奇的含义

蒙太奇,法文原义指建筑的结构和装配,借用到影视艺术,有剪接、组合之意。蒙太奇的完整含义,至少应当包括这样三层意思:

第一,作为影视剪辑的技巧和方法,蒙太奇将影视艺术的各种元素如声音、表演、造型、摄影等组合、联系在一起,形成连续不断、完整统一的视觉形象。最初,蒙太奇只是画面和画面的组接,目前发展到包括场面与场面、段落与段落、画面与声音、声音与声音之间的组合关系。

第二,蒙太奇是影视的基本结构手段和叙述方式。一组镜头可以组成蒙太奇句子,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场面可以组合蒙太奇段落,从而形成整部影片。同时,蒙太奇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 分切与组接,又可以对素材进行选择和取舍,并且创造出独特的影视时间和空间,形成不同的节奏,从而创造出不同的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

第三,作为影视反映现实的艺术方法即蒙太奇思维;蒙太奇思维是影视独特的思维方法,是其他艺术所没有的,影视编剧在进行创作构思时,应遵循蒙太奇思维方法。

(二)蒙太奇的艺术功能

爱森斯坦曾经说过,两个镜头的组接产生的效果并不是两者之和,而是两者之积。这说明了蒙太奇这一表现手段的巨大效用。

个人资料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翻印

关于它的艺术功能,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1.蒙太奇可以把镜头有机地组织成一部刻划人物,表达完整的思想内容,又为广大观众所理解的影视作品。

2.蒙太奇可以按照艺术的需要,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压缩与延伸,既增加作品的容量,使故事情节更加集中和概括,又能获得令人信服的真实感。

3.蒙太奇可以发展平行剧情,平行动作以加强影片的悬念。它还可以造成或激烈、或舒缓、或紧张的节奏。影视创作者可以通过不同长度、不同类别、不同方位的镜头的组接,使影片的节奏丰富多变、。生动自然而又和谐统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蒙太奇可以通过声画分立和声画对位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声画分立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同步,互相离异,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是以画外形式出现的。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与统一,使声音从依附于形象的从属地位中解放出来,’成为独立元素.加强了声音同画面形象的内在联系,使之更加富于感染力,从而奉富了影视的表现手段。声画对位是指声音和画面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各自以其特有的内在节奏独立发展,分头并进而殊途同归,从不同方面表明同一内涵。声画对位的结果,产生某种它们自身原来并不具备的新的寓意,通过观众的联想,达到对比、象征、比喻等效果,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个人资料 未经本人允许不得翻印

第四篇:浅谈影视广告文案写作

目录

摘要................2

一、影视广告文案写作的目的...........2

二、影视广告写作的方法.........3

三、影视广告文案的表现形式...........4

四、结语.............5 参考文献.............6

浅谈影视广告文案写作

学生姓名:xxx学号:xxx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

指导教师:xxx职称:讲师

摘要:影视广告文案是影视广告的特殊形式。由于影视广告文案在写作过程中除了运用一般的语言文字符号外,还必须掌握影视语言,运用蒙太奇思维,按镜头顺序进行构思,这颇似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因而又被称为影视广告脚本。

影视广告的各种构成要素:素材、主题、艺术形式、表现手段以及解说词等,都是广告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必须首先通过影视广告脚本的写作体现出来,从而使影视广告文案显示出有别于其他广告文案的特殊性。

关键词:影视广告、文案写作

影视广告文案,即影视文案脚本,是影视广告创意的文字表达,是体现广告主题、塑造广告形象、传播广告信息内容的语言文字说明,是广告创意的具体体现,也是摄制影视广告的基础和蓝图。

影视广告文案与平面广告文案的写作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它不是广告的最后形式,而是为导演进行二度创作提供一份详细计划和蓝图,是影视广告作品制作的基础和前提。

一、影视广告文案写作的目的

影视广告文案的写作不同与文学创作,它有其自身独具的异常明确的目的性。因而,从事影视广告文案写作时,一定要了解、吃透广告文案写作的这些特性,才能有的放矢的写出成功的文案。具体来讲影视广告文案写作的目的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一则广告创意给予文字说明与文字表现

创意是广告的灵魂,但有了创意并不等于优秀的广告作品,要把好的创意变成一件能够诉诸于消费者的真正的广告作品,则必须通过语言、文字创意表现出来,对创意进行综。合整理。使得广告主在看过这一创意文稿后能够认可,并作出决定。这就要求我们任何一个广告文案撰稿人在进行文案写作时,一定要从这样一个目的出发认真地动笔写作。

2.对广告所要诉求的的商品品牌信息给予恰当、新颖、独特的文字表现

企业对其广告中商品品牌信息的提供和所希望发布出去的经常是多样繁杂的,他们生怕自己的商品特点说不明白,别人不了解,因而通常会提供众多信息,希望什么都表现,但其实这样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厌恶情绪,使得建立一个不良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从而导致整个广告宣传活动的失败。因此在撰写广告文案时,要根据整个广告策划战略、广告定位和广告创意的表现来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进行筛选,以使广告作品能最大程度地到达消费者心中,引发他们的兴趣与购买欲望。

3.选用适合品牌表现的特定写作方式与风格

一则广告尽管在对其进行文案写作前广告策划与创意就已经定下了该品牌的诉求风格,但选用什么方式、采取什么风格,文案中字、词、音韵以及语言特色都需要在文案写作过程中反复推敲,仔细斟酌,直到最后写出合适的广告文案。

二、影视广告文案写作的方法

将消费者的消费期望与产品相结合,作为主题概念的基础,针对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消费者和商品连结形态分为主张概念、印象概念、提案概念和象征概念四种类型。

1.主张概念说明消费者从使用该产品所能得到的好处或效用,并强调该商品与其他竞争品牌不同的销售重点,多采用理性诉求。包括以下四种表现方法: 1) 创造独一无二的销售主张 2) 提供购买产品的理由 3) 解决何种特定的问题 4) 可以降低某种风险

2.印象概念广告投射出商品的印象或形象,并使消费者在情感上获得满足。也就是说让消费者在商品上投射出“自我”。包括: 1) 人格的反射。如万宝路香烟的广告 2) 产品性格的反射。将产品人格化,展现出赋予生命的商品性格。让消费者在商品上投射“自我”,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如加土葡萄干的广告。

3.提案概念通过对消费者“生活形态”的研究,找出消费者在日常生活里所作的事及所参与活动的规律。确定广告表现主题。在广告中说明某一商品如何让消费者产生一个美好的新生活形态,或者让产品适用于某一特定的群体并体现个人的价值体系。简而言之,提案概念就是在广告主题中,提出一种新的方式,让消费者藉由消费该产品,获得更好的生活形态或实现梦想的生活形态。如黑妹牙膏的电视广告,分金亭特酿的电视广告。

4.象征概念在现代社会,消费符号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消费者行动不只限于“物的消费”这一经济行为,而是转化为有关物品的感性和意象的消费这一女人行为。也就是说消费者希望从商品消费中寻找社会文化的意义,这超过对商品功能效益的需求,因而,广告表现上追求符号价值的差异性,即对消费者的新意识和行动,捕捉适当的符号,发展为象征概念,强化并传达蕴涵在那符号背后的意义,即为广告主题的象征概念表现。

三、影视广告文案的表现形式

电视广告的表现形态多种多样,同样的主题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态将讯息呈现于目标视听众眼前,并产生不相同的沟通效果。常用的表现手法有下列几种:

产品主角型 这种表现手法是让产品本身演示,表现产品“固有的戏剧性”,把产品变成一种有趣的激动人心的东西;吸引人们观看它、记住它。

示范型:这种表现手法是将产品的特色或确实过人之处,在荧屏上展现给观众看,让人们亲眼看到该产品的功能是否名副其实,以化解其怀疑心理,强化广告讯息的可信度与说明力。此类型表现手法应注意:不要愚弄观众,惟有诚实可靠的示范,观众才不会怀疑那是过分夸张的宣传。 如果可能,将示范过程以一个镜头完成,不要切接,以取信于观众。 必须与诉求重点密切相关,且具趣味性、戏剧性或惊喜性,切忌枯燥单调。必须能有力证明产品的独特之处,而且很简洁,很容易了解,示范愈直接,愈强烈,就愈具说服力。

生活片段型:在广告中藉由人们日常生活的片段,很自然地带出商品的特性或需要。采用此手法,广告的内容情节一定要从目标视听众日常生活中取材,并务求真实自然,切忌矫揉造作,而且片中人物应是消费者的化身,对话以消费者的生活语言、口吻进行,只要适当地融入广告信息,从交谈中自然地带出来,切忌出现赤裸裸的推销用语。最好能以温馨、幽默的方式表现,将会引起广泛的共鸣。

解决问题型:将解决消费者生活中的某种问题加以突出,以引起消费者的正视,然后将产品介绍出来以解决消费者的困绕。解决问题看来似乎平凡,但不可简单从事。如果问题本身对目标视听众来说,是无关痛痒或毫不真实的,或者解决问题的表现方法过分夸大,难以使观众相信,就会陷入陈腔滥调,甚至侮辱观众的危险,因此,运用这种手法时应注意:问题本身必须是确实存在造成困绕,应该是简单直接有效、切实可行的。为了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可以把问题戏剧化,或强调其负面影响,但必须掌握适度,而且在最后别忘了给消费者一个正面的肯定。

名人推介型:找一个能够跟产品联想在一起的权威人士向观众推荐产品或在广告中担任角色,以提高消费者的注目度与偏好度,成败关键在于名人的可信度及他与产品的关联性。须注意的是,一旦选择某权威人士推介其产品时,要尽量维持双方之间长期固定关系,在一定期间限内要求其不能为别的产品拍广告,选择才会有积累效应,才使品牌与其形成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结越紧密,名人广告的威力就愈能发挥出来。

证言型:由消费者现身说法,真实地表达出消费者对产品的切身感受,以引起观众的注意,诱发其购买欲。

故事型:通过精心设计,把广告讯息巧妙地融入故事情节里,这个情节经过开始到中间到结尾,就像微型电影一样,把观众吸引到故事中,然后又领向戏剧性结尾,让观众看完故事后,也对讯息留下深刻的印象应注意的是,由于电视广告时间短,因此故事情节一定要简洁易懂,让人看了就知道它在说什么,不能太复杂、太悬疑,也不拘泥于情节的完整性,故事只是广告讯息的依据,讯息是主角,是沟通的在重点,千万不能喧宾夺主,为故事而故事,如果观众看了为故事而喝彩,但忘却广告讯息是什么,不如不做。

四、结语

最后,广告文案要对消费者负责,无论怎样的表现手法和方式,都要自觉遵守广告人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的广告法规,坚决杜绝任何虚假、违法的广告内容。

参考文献:

[1] 崔银河 《影视广告编导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 严三九 《广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初广志 《广告文案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第五篇:毕业论文提纲-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论文写作提纲

论文题目: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的影响

序论

1. 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的影响(影视艺术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体现及其对新闻写作发展趋势的改变)

2. 说明写作意图

本论

一、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产生影响的前提条件

(一) 新闻写作的时代特征,易受文化领域的影响;

(二) 影视艺术的迅速发展产生了某些因素影响了新闻写作的多样性

(三) 影视艺术与新闻写作同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互有影响(你写的是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的影响,所以这个标题去掉,最多在

一、最后点到为止,一笔带过。

二、目前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影响的基本现状

(一) 当下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的积极影响:丰富了新闻的手法(包括电视新闻写作、

报纸新闻写作、网络新闻写作)

1. 新闻写作更多的采用“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

2. 影视特写在新闻写作中的借鉴

3. 影视“蒙太奇”在新闻写作中的运用

4. 新闻写作“空镜头”的意义

(二) 当下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的消极影响:影响新闻写作的本质要求(包括电视

新闻写作、报纸新闻写作、网络新闻写作)

1. 一定程度上影响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2. 使新闻写作容易附带感情色彩

3. 影响新闻写作的短小精炼,生动简洁

三、促进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积极影响的对策

(一) 坚持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二) 将新闻写作与艺术创作相区分

(三) 对艺术的借鉴取决于新闻写作的需要

结论

1. 概述当前影视艺术对新闻写作的影响趋势和我们的任务

2. 呼应开头的序言

上一篇:影视音乐的重要性下一篇:医生进修总结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