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代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的分析

2022-09-11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 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 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 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 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 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

1 创新教育的意义

开展创新教育, 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 创新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安身立命之本。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应该从教育入手, 在教育系统中特别是基础教育中确立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观念, 深入改革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 当然也包括中学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之一。

2 目前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以偏概全, 重点不清

片面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任务, 对传统的以增强体质为教学目标, 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导的教材体系大面积否定, 注重学生兴趣的发展, 忽视基础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违背了《大纲》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学科的基本要求。

2.2 教材内容的选择缺乏逻辑性

在选择教材的时候没有从学生原有经验和实践能力出发, 选择内容与所教年级、学校没有衔接性, 脱离学生实际。围绕教材创设的诱导练习, 辅助练习与教材基本无因果关系。

2.3 教学组织结构无序

在组织教学的时候, 违背教学规律、人体机能规律, 以游戏代替专项准备活动的现象较为普遍, 取消热身活动及整理活动也时有所见。将“放羊式教学”冠以“快乐体育”, 这种现象令人困惑。

2.4 教学内容和形式不统一

在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上, 只考虑它的外显效果, 而不去从学生身心健康及掌握知识、技术、技能效果方面去探究。如对教学环境的布置, 不能只注意五彩缤纷的形式, 不注意色彩对学生心理状态及生理过程的影响。

2.5 很少注重运动负荷是否安排得当, 只求学生玩得开心

体育教学, 以为学生开心了, 体育课也就成功了, 学生的心理也就健康了, 这种观念是片面的。“健康第一”应全面理解, 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指标是评价体育教学质量的客观依据, 是衡量学生身体机能的重要标准。

3 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树立创新教育新理念, 培育创新人才的教育氛围

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前提, 我们必须改变妨碍和束缚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旧的教育观念, 摈弃“填鸭式”教学方式和方法, 因材施教, 实行研讨式、问答式的座谈会或举行讲座,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质量的优秀学生, 而不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普通学生。

3.2 明确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教育中, 学生往往是一个被动的受体, 通过一套所谓高效地传授知识的方法, 学生被训练得能在短时间里记诵大量别人的观点, 其代价就是最大限度地扼杀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压制学生的个体感受。因此, 要从根本上改善教学效果, 就必须使学生成为渴望学习的主体,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 退而求其次我们应该记住体育教学还有一个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强制性目标。

3.3 要善于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独立地提出问题并坚持不懈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适当方案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所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 只有当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的时候, 体育教学才会向着美好光明的方向发展。

4 体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学应该注意的事项

4.1 正确理解传统和创新的关系, 走出认识误区

传统的体育理论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 经过历史验证的科学成果。我们所倡导的创新, 是在健康传统的前提下, 有所突破, 有所创造。对传统的东西, 不能一概否定, 更不能将创新概念模式化, 应采取“扬弃”的态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 是现代体育教学理念, 在“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 摒弃长期以来体育教学中的“教者发令, 学者强应, 身顺而心违”的弊端,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进行改革, 以培养勇于探索、敢于竞争、善于协作并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创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4.2 坚持科学发展观, 遵守科学规律

体育学科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性, 与其它学科相比, 它具有特殊性。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事各种身体练习。在练习过程中, 通过思维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 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 技术、技能、发展身体。体育教学的创新既要遵循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的规律, 又要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和动作技能形成的科学规律。如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课的教材内容的逻辑性, 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教材教法的和谐性, 内容形式的统一性, 学生接受的现实性。总之, 创新不能脱离学生的原有经验和现实基础, 只有这样, 创新才有价值。

4.3 以实践为基础开展创新教学

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基础, 创新是实践的最高境界。体育实践课的教学, 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其它科学无法比拟的。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有教师了解当今新校本发展的最新成果, 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 鼓励学生勇敢探索。作为教师, 不接受现代体育理念, 没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全面的专业素质, 在教学中就不能创新;作为学生, 如果没有体育基础理论的支撑, 没有运动技术、技能的积淀, 也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意识和行为。

5 结语

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准确引导和培养是发展创新的关键所在, 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力的前提是教师本身要具备创造力, 依靠创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 这样才有强大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克服科研工作中的艰难险阻, 使体育教学沿着创新、实用、多样化地道路向前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 创新教育特别强调与实际相结合, 其中包括教学内容联系创新实际, 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实际参与, 创新教育的方法既可以体现在正规的课堂上, 也可以隐含在不易被人察觉的环境熏陶中, 既可以体现在严谨的理论讲授中, 也可以实实在在地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总之, 创新教育不拘泥于任何固定的模式, 是一种全方位的开放式教育。

摘要:体育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体育教学中创新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注意事项及措施, 旨在进一步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创新,教学,体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陈伟霖.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99 (12) .

[2] 方阳明.关于体育教学中实践与创新的思考[J].健康和体育教育, 2006 (1) .

[3] 张福山.大学生体育教学的发展创新[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6 (2) .

[4] 罗发堂.中学体育教学与创新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 (5) .

[5] 张丽亚.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 2006 (6) .

上一篇:浅谈企业税收筹划的体会下一篇:探究大学生文化创意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镶嵌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