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管理并重打造高素质技能人才

2022-09-10

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的培养就是能力的培养, 只有加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才能跟上世界变革的潮流。全社会要努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格局, 营造一种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技工学校升格为技术学院, 学校规格高了, 教学与管理水平也应上一个等级。技术学院的学生初中、高中、大专学历都有, 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自我管理水平较差,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必须加大教学与管理的力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即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际能力、管理能力、生活能力等。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对学习和将来的职业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学生只有喜欢所学专业, 才能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才能胜任这种职业。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 专业兴趣的培养更为重要。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所认识, 要了解将来工作岗位的职业要求, 发展前景, 要让学生了解他的学哥学姐的工作经历,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采用灵活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教师授课应首先考虑如何引导学生对专业产生兴趣, 不能只是老师讲, 学生听, 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学, 让学生养成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 开课初期, 让学生先参观老生的学习成果, 如车工专业学生加工的各种工件, 精美的葫芦, 花瓶;钳工专业学生制作的精巧的小锤子、别致的套件等等, 看到这些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如开展《机械制图》画图与模型制作大赛, 要求学生用石膏作材料, 自制模具, 学生们做出的模型经过打磨上色完全可以作为教具使用, 学生很有成就感, 通过大赛, 激发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和热情, 培养了动手能力, 密切了师生关系, 同时也是《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的新尝试。

组织各专业的学生搞作品展, 如服装专业展示学生做的各种衣服, 从衬衣、裤子到礼服、婚纱, 一一展示到模特身上, 或穿到学生身上搞服装表演, 这样学生很有成就感, 通过展览会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积极开展订单培养与双向选择的培养模式, 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 不断调整专业设置, 更新教学内容, 改进教学方法。社会需要什么专业的学生, 我们就培养什么专业的学生, 市场需求的专业就保留, 社会需求多的专业, 就增加专业班数, 市场不需要的专业就停办, 增加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 然后招生, 学生报名时就知道毕业后自己去哪个企业, 或想去哪个企业就报相关专业, 学校根据企业要求把好招生关, 不符合企业要求的学生不招, 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就业率达9 8%以上。

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传统的精品专业要保护好, 这是学校的招牌, 要培养精品学生。例如我校的纺织保全专业、钳工专业、车工专业是我校的传统专业, 二十多年来, 我校为我市的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走进工厂从车间到办公室到处可以看到我们的学生, 他们已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于教材内容落后于企业现有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的部分, 及时调整为新设备、新工艺内容。不能让学生所学知识落后于实际应用。

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 加快建立弹性教学制度。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 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技能人才, 要时刻牢记培养目标, 理论教学一定要为实习教学服务, 开设课程与课时安排要根据实习课的需要设定, 与实际操作有密切关系的就多讲, 理论与实际不密切的就少讲, 能在车间里上的课就到车间上, 老师在教室里讲机器构造, 与在车间里让学生看着机器, 老师讲构造, 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职业院校的学生整天坐在教室里学书本, 他是学不好的, 因为他在没接触实际之前, 对专业理论知识很难理解。我校在实践中证明, 教学程序最好是一看、二讲、三操作。一看就是老师在讲这个课题之前, 先带学生到车间去看, 老师做大体介绍, 让学生先有一个感性认识;二讲是老师回到教室里借助挂图、模型等教具具体讲解构造、原理;三操作是指学生到车间进行实习操作练习, 实习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操作要领,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掌握操作技能, 操作课时间尽量多安排;教学采用模块化教学, 学会一个课题再开下个课题。

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 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 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让学生考取多个资格证书, 例如钳工专业的学生除本专业资格证外, 还可考取焊工资格证书, 计算机证。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多学知识, 一专多能。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 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技班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 高级班的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实习期间, 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 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 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这种模式我校已执行多年, 效果很好, 实习期间学校要与企业经常沟通, 共同做好管理工作。

3 加强学生管理,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做到有章可循, 有章必循, 违章必纠。选好班干部, 树立良好班风。班风好校风就好, 学生干部的选拔尤为重要, 班干部的选拔不能只由老师来指派, 应让学生竞争上岗, 设置班级干部岗位, 通过学生自愿报名, 班主任把关的方法进行竞选, 由全班同学当评委选出班委会。这样选出的班干部有威信, 能够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有利于正气的树立, 学生参与管理, 既可使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得以很好的落实, 又能让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 锻炼管理能力, 交际能力。

开展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各种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交往能力、活动能力。班级配合学校适时组织演唱会、大合唱、舞蹈比赛的各种文艺演出活动;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陶冶情操。组织演讲比赛,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可锻炼学生参与活动的胆量。经常性的组织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比赛, 这样不但充实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增强了体质, 还发挥学生的特长, 培养了爱好, 让学生养成了终身受益的长期锻炼身体的习惯, 同时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班级体呈现出生动活泼, 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综合能力强的技能型学生走上社会后, 适应环境的能力快, 能很快顶岗, 工作成就与平时不爱活动的学生相比要大。

摘要:开展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加强实习教学, 专业理论课为实习课服务, 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管理, 培养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管理他人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管理,实训,能力,模块化教学

上一篇:地铁车站火灾安全疏散评估下一篇: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思考及完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