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会计模式的优化研究

2022-09-11

现阶段, 在大部分高校会计专业中都增加了实践环节, 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岗位。但是从实践来看, 高校会计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缺少系统化的设计、对理论教学的深入研究、教学计划与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偏离, 学生的实践能力达不到岗位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会计专业模式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才能适用现代社会发展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一、现阶段高校会计专业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 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已经付诸于行动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会计环境、教学体系和师资力量方面仍然是薄弱环节, 迫切需要解决。在下文中, 笔者根据对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研究, 分析了在当前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一) 高校会计专业缺少完善的、科学的体系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都需要有一套完善的体系, 而会计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更应该有完善的教学体系保障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现阶段, 我国很多高校会计专业缺少高水平的师资团队, 且教师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 导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 教师重视程度不一, 仍然缺少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体系。甚至还有部分高校存在跟风的现状, 这种盲目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会使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轨, 甚至还会起到反效果,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不利于高校会计专业长远发展。

(二) 缺少适合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环境且模式较单一

在高校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给学生布置一些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比如手工账、电算化会计等。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缺少对会计实践教学的认识, 或部分学生只会将其作为作业完善, 缺少实践性, 知识和技能掌握不牢固。而且在实践教学环境方面也主要是课堂或计算机室,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缺少适合的教学环境, 导致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在毕业就业后还很难快速适应岗位。

(三) 有丰富教学经验会计教师较少且对学生的指导性有待提高

现阶段, 我国大部分高校中还缺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会计教师。受到传统教学体制和教学理念的影响, 高校会计教学过程中主要还是理论知识的教学, 认为学生只要掌握理论就可以, 不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在传统教育中, 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就业时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工作中。随着各行业向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企业对于实践应用型会计人才需求加大, 既是对传统高校会计教育的一种冲击, 也是推进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 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转变, 尤其重视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并将会计实践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中。但因为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比较少, 所以日常实践教学还远远不能满足会计课程的需要。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比如会安排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实习, 并对学生实习表现进行评价, 保证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所以, 如何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正是现阶段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四) 会计教学实践地基建设存在困难, 投入力度不足

近年来, 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凸现出来, 因为优秀人才数量不断增多, 也给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尤其对于企业的会计岗位来说, 对于会计人员要求比较高, 很多用人单位更愿意花更多的薪资招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多年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 而不愿意花少的钱招聘实习生。因为存在这样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建设会计实习基地, 尤其是一些没有知名度的高校, 缺少实践教学基地已经成为高校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阻碍因素。甚至还有一些高校为了保证会计专业学生能够有实习的机会, 提出了零报酬的条件, 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实习生。

二、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高校会计模式优化提出的建议与策略

通过在上文中对当前高校会计教学现状分析可以发现阻碍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在于缺少“双师型”教师团队、科学的教学体系、会计教学实践基地和必要的教学环境。综合这几点影响因素, 笔者探讨了优化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建议与具体做法, 为实现高校应用型人才目标提供重要的保障。

(一) 高校会计教学的目标定位

1. 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高校会计教学体系

作为会计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会计实践教学对提高会计教学整体水平, 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率以及高校不断完善会计教学体系都起着重要作用。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体系中, 包括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会计技能与知识素养、学生综合素质等的培养, 涉及的内容较多。其中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 提升学生的岗位职责意识、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既是有助于学生自身得到更好发展的重视因素, 也有助于高校在行业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实现高校与学生共同发展和进步;专业技能与知识素养主要是对学生会计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的教育, 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快速使用岗位需求, 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也就是对会计专业学生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养, 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 满足现代化企业和用人单位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但是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大难题。在高校毕业大学生中大部分具备一定理论基础但是实践能力不足, 与企业用人要求严重偏离。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必须重新定位自己和培养目标, 顺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 才能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并且推动高校教育更好的发展。所以现阶段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已经成为高校会计教育的重要导向, 必须紧跟市场趋势, 重视会计实践教学。而高校会计教学模式的优化也应该结合这一发展理念不断创新。

(二) 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优化的思路分析

建立科学完备的会计教学体系是为了保障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 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优化会计教学模式应该从完善会计教学体系入手, 并围绕这一基本思路对现有教学方案、教学计划、教学目标等进行完善和更新, 实现实践促进教学, 提高会计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首先, 高校和会计教师都应该意识到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对于会计岗位人员来说, 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基本的职业操守。所以德育教育十分重要, 需要落实到会计教学实践中。

其次, 高校和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实践能力等的培养。这是实际岗位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最后, 会计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在高校会计教学模式优化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 也要适当地结合实践教学, 保证学生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经验。

(三) 高校会计优化的建议与策略

1. 将简单的会计实务练习与案例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经常会鼓励学生自学, 而学生自学过程中也主要是掌握一些简单的理论知识点, 很少能接触实务, 也不能进行实践操作。而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少的学科, 学生只有在实践学习中才能将理论知识内化, 加深理解, 单纯的学习理论知识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且学生的能力也只是体现在教材上, 实践能力远远不够。所以, 会计教学必须与实务练习在一起, 实现实践与教材的有效衔接。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会计实务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 还可以用真实的账簿引导学生实践操作。但是教师需要注意这一过程应该循序渐进, 不是一蹴而就的, 要重视学生的基础并不断深化。在实务练习中最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给予指导, 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错误并纠正, 避免在以后工作中存在各种失误。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会使用案例方法, 它已经成为会计教学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一些教学资源稀少和教学条件有限的高校中, 案例教学无疑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所以会计教师必须重视灵活使用案例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针对这一问题, 高校可以配备专业人才收集一些企业的真实案例并将其改编成为经典的教学案例, 既可以让学生感受真实的会计业务,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账务处理与教材存在的差别,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

信息化的发展不仅对高校教育、企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同时也推动会计方式发生转变。传统手工做账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错误, 在查阅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逐渐被电算化取代, 是会计行业在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会计电算化不仅解决了传统手工做账存在的弊端, 而且实现对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分析预测等, 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及准确性。在新时期, 对于高校会计专业学生来说电算化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所以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建设会计模拟实验室, 定期更新财务软件, 为学生提供实践练习的保障。

3. 建立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基地

为了保障会计专业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岗位, 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高校应该为学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这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有条件的高校中可以为学生建立校企实践基地, 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 实现校企双赢的目的。

建立校外实践地基是开展会计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和保障。但是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会计岗位设置有限, 而且会计岗位对于会计人才的技术性、理论知识等要求非常严格, 实习生缺少经验和实践能力所以很难胜任这样的岗位, 无形中加大了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压力。或者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只为实习生提供简单的岗位, 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 高校可以尝试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比如在教学过程中, 高校可以聘用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指导, 或者鼓励现有的教师进行实务培训、到企业进行锻炼等。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性的指导与建议。另外, 高校可以采取高薪聘请的方式, 招聘一些具备“双师型”资质的优秀教师, 推进高校会计专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和长远发展。

4. 加大会计实践教学经费的投入

高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会计实践教学。比如建立实践教研部门、编制新的教材、收集更多的教学案例或者进一步完善会计模拟实验室等为会计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在一些高校中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 可以采取筹资的方式, 比如通过培养优秀的财务人才获取报酬再投入到会计实践教学中。

三、结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校为了保障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为用人单位培养优秀的财务人才, 必须重视会计教学模式的优化,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同时, 高校应该加大投入经费的力度, 为学生建设会计实践教学基地、建立科学的会计教学体系, 与企业和用人单位建立长久合作关系学, 保障会计专业学生的顺利实习和就业, 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胜任岗位需求,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社会和企业的发展对于应用型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并且现代化企业中具有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赢得市场竞争的核心力量。所以, 如何培养出应用型会计人才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同时也对高校会计人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探讨了如何优化和创新高校会计教学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会计专业,优化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晔, 孙梅.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 2012 (4) :45-47.

[2] 周莉.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 2011 (11) :78-79.

[3] 金韵韵.“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J].当代会计, 2017 (3) :63-64.

[4] 李晓煌.会计专业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学习, 2017 (5) :203+205.

上一篇:“双轨制”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下一篇:新媒体在企业党群政工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