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22-09-10

1 引言

2015年3月5日,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年7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29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 发展分享经济, 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至此, “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随着“互联网+”的到来, 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 高职高专肩负着为国家、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因此要对现有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从而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2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指导下, 以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为目标, 以应用为主导制定配套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能力为取向进行教学评价, 使学生通过系列学习后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过程总和。

3 当前高职高专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课程体系不完善

目前, 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理论课程设置主要以专业课为主, 实践课程的建设也主要是手工记账、会计电算化、ERP沙盘实训等, 忽视了互联网相关知识的教学, 学生既不能从根本上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不能掌握相应的计算机能力, 会计专业的教学仅仅是停留在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 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在“互联网+”背景下, 会计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知识, 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虽然高职高专院校在会计专业刚入学的第一年也开设了计算机课程, 但是教授的都是比较初级的知识, 会计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是比较差, 因此, 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增加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开设, 完善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3.2 教学模式单一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对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也较高。目前,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主要是“重理论, 轻实践”, 注重对学生会计理论知识的教学, 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虽然高职高专院校为会计专业学生适当安排了实习课程, 但在操作过程中往往是流于形式, 有些实习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更像是课后练习题的延伸, 跟实际企业里的业务操作相差甚远, 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会计实习的作用,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差, 在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纸上谈兵的结果, 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3.3 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还主要是“一言堂, 满堂灌”, 以老师教学为主, 老师提前备课, 按照相应的教学安排, 通过板书或多媒体的形式给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学生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解来理解会计相关的理论知识, 无法真正进行实际操作。这种先教后学的教学方法, 对于有学习主动性、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 教学效果可能会很好;但是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 这种教学方法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也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时间比较少, 会使许多高职高专的学生上课不愿意听讲, 学习积极性差, 对专业知识不感兴趣。

3.4 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

高职高专的教师队伍主要以青年教师为主, 这些青年教师大多都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就到学校工作了, 没有真正的会计实践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很难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在一起。同时,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对教师不重视培养, 没有给教师提供入企培训的机会, 再加上很多教师注重学术研究、科研成果、职称评审等, 没有时间考取会计师证书, 也不注重自身实践技能的提高, 造成“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 无法形成一支既掌握会计专业理论又熟悉实践技能的专业教师队伍, 师资素质有待提高。

4“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4.1 建立多元化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互联网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应建立多元化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在开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理论课的同时, 增加电子商务、计算机、网路安全、数据库、风险防范等互联网技术相关课程, 使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重视互联网知识的学习, 使学生具备互联网思维, 掌握互联网安全及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知识, 从而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4.2 引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职高专院校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 更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引入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 与企业联合,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开展产学研等多方面合作,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校的教学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 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有企业需要, 企业所需求的人才有学校培养。每学期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 剩余的几周时间可以让学生去企业实习, 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还可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3 创新会计学专业教学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平台, 比如可以引入翻转课堂、慕课、微课、云班课等教学方法,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老师也可以提前把教学资料发到网上, 让学生先学, 然后带着问题进课堂, 在老师讲授的过程中, 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 或者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答疑解惑。在理论教学中, 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学生小组自学等方法;在实践教学中, 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型教学法;这样既拓宽了教学渠道, 也提高了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效率和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互联网+”背景下, 同时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老师还比较缺乏, 因此, 高职高专院校应重视对会计专业教师的培训, 合理安排教学任务, 留出时间定期组织老师到国内外先进机构或深入企业进修学习,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加强会计专业教师的互联网知识和计算机水平, 让老师在闲暇之余参加计算机相关的培训, 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完善激励机制, 对于“双师型”教师给予涨工资或实行岗位聘任制等优惠待遇, 鼓励青年教师考取会计师相关证书;也可以从校外引入优秀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经理或注册会计师来企业充当实践教学导师, 充实实践类教学师资队伍。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高职高专应紧跟时代步伐, 树立互联网思维, 探索合适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本文从当前高职高专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出发, 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四个方面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进。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高专,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蕊, 吴杰.“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5 (12) .

[2] 姚美娟, 董必荣, 王瑶瑶.“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 2017 (03) .

[3] 王娟娟.地方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经营管理者, 2017 (05) .

[4] 乔雪琴.基于互联网+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 2016 (12) .

上一篇:莆田市金银珠宝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建议下一篇:分布式数据库应用于检察机关统一业务系统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