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2023-01-17

第一篇:论物流企业的服务创新

论现代物流服务与企业竞争力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制造技术的不断提高,物流及相关流通领域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作为企业顾客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的物流服务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指出了物流服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企业物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流服务水平提升的途径及实现合理化的步骤。

关键词:物流现代化;企业竞争力

前言:物流服务是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包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物流需求,开展一系列物流活动的结果。物流的本质是服务,它本身并不创造商品的形质效用,而是产生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站在不同的经营实体上,物流服务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要求。现代物流加快了物流速度、减小空间占用、大大节省成本,从而大大增加利润,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之一。

中国企业物流服务的现状:

我国企业一直以来重视生产而未轻视流通,对生产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物流环节顾及较少,可控能力有限。以及传统观念的限制,使企业物流服务水平还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

1、企业未注重物流服务带来的影响,以至物流服务水平不能与需求方达成共识,物流服务不能获得顾客满意。

2、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程序不清,高层管理人员不关心物流水平的确定,一味强调低成本运作,未从全局考虑就予以确定或直接交由物流部门确定物流服务水平,责任不清。

3、在物流水平的确定过程中,未能详细了解顾客有关物流方面的需求,也缺乏对竞争对手物流服务水平的了解。

4、企业对物流服务外包认识不到位。企业对使用专业物流公司提供物流服务的态度,仍然是阻碍专业物流供应商吸引客户的最大的障碍之一。许多物流企业在开发潜在客户的过程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能做,包出去干什么"。这说明许多企业可能就没有将物流外包的想法,没有认识到使用外部物流服务是提高企业自身物流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的物流服务难以得到根本的改善,物流服务没有融入到企业的竞争战略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最终影响企业的目标收益和长期的竞争优势。

下面将从作为客户服务一部分、物流企业产品、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竞争力的物流服务来分析企业的竞争力:

作为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

物流服务是企业物流系统的输出,是保证顾客对商品可得性的过程。企业物流服务属于客户服务的范畴,是客户服务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里,物流服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1、有顾客所期望的商品。

2、在顾客所期望的时间内传递商品。

3、符合顾客所期望的质量。现代物流对于服务要求:将合适的产品,

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到合适的地点。

作为物流企业产品的物流服务

物流企业的服务要满足货主企业向其客户提供物流服务的需要,无论是在服务能力上,还是在服务质量上都要以货主满意为目标。在能力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适量性、多批次、广泛性(场所分散)等方面;在质量上满足货主需求,主要表现在安全、准确、迅速、经济等方面。物流企业的服务市场,来自于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因此,物流企业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开拓市场,首先要把握工商企业的物流需求内容和特征,将物流服务融入到工商企业的物流系统当中去,树立以货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竞争力

作为企业客户服务一部分的物流服务,最终要通过顾客的满意度体现出来。客户对于企业物流服务的评价主要体现在商品的库存保有率、订货周期和配送水平等方面。在市场瞬息万变,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需求个性化日趋明显的环境下,供应商的供货周期长短,直接关系到作为下游企业零售商经营效益的高低。零售商期望制造商能够对订单做出快速反应,以便在最终消费者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所需商品,以便把握每一个商机。供货周期的缩短,还有助于需求方降低库存,节约费用支出。同样,对于最终消费者来说,希望能够在零售商那里买到品种齐全的商品,并享受到良好配送等服务。供货周期和配送服务以及库存保有率正是构成企业物流服务的主要内容,物流服务是增强商品的差异性、提高商品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运作水平,已经成为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物流服务的水平决定于企业的物流系统,而物流系统的工作涉及到众多的方面,如销售预测、结点网络设计、原材料采购供应、库存管理、运输和配送等。其中的每一项工作的质量,都会影响到作为系统输出的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首先必须提高物流系统中的每一项工作质量。

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具有比竞争对手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能力。由于企业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竞争力能力的高低,因此,如何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已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1、转变观念,树立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 物流服务水平的确定不应只站在供给的一方考虑,而应把握顾客的要求,从产品导向转变为市场导向。由于产品导向型的物流服务是根据供方自身需要所决定,难以适应顾客的需求,容易造成服务水平设定失误,同时也无法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格局及时加以调整。而市场导向型的物流服务则是根据经营部门的信息和竞争企业的服务水平有针对性的加以制定,因而更加接近客户的需求,并能对其及时进行控制。

2、开发差别化物流服务 企业在制定物流服务要素和服务水准时,应当保证服务的差别化,即与其他企业物流服务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这是保证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也是物流服务战略的重要特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具有对比性的物流服务观念,即重视了解和收集竞争对手的物流服务信息。

3、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为了谋求物流服务的高效率与高质量,必须建立一个能够迅速传递和处理物流信息的信息系统,这是物流服务的中枢神经和支持保障。利

用电子化、网络化手段完成物流全过程的协调、控制,实现从网络前端到终端客户的所有中间过程服务。

4、借助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包已成为商业领域中的一大趋势。企业越来越重视集中自己的主要资源于主业,而把辅助性功能外包给其他企业。发达国家的许多企业,已逐步将物流功能委托给外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有些公司虽然还保留着物流功能,但越来越多地开始由外部合同服务来补充。物流功能外包方式对于企业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及降低物流成本产生了积极作用。 首先,外包能够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物流成本通常被认为是企业经营中较高的成本之一。工商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物流公司,由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专业化物流设备、设施和先进的信息系统,发挥专业化物流运作经验,有利于取得整体最优的效果。企业可以不再保有仓库、车辆等物流设施和设备,对物流信息系统的投资也可转嫁给专业物流企业来承担,从而可减少投资和物流运营成本。 其次,外包能够使企业获得良好的服务。专业物流企业在帮助企业提高自身顾客服务水平上,有其独到之处。专业物流企业利用信息网络和结点网络,加快订单处理速度,缩短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进行门对门运输,实现货物的快速交付,提高顾客满意度。同时,通过其先进的信息和通讯技术,加强对在途货物的监控,及时发现、处理配送过程中的意外事件,保证货物及时、安全送达到目的地。另外,产品的售后服务、退货处理、废弃物回收等工作也可由专业物流企业来承担。

合理设定企业物流服务水平

企业对其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并不是漫无止境的,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须以高成本作为支撑,而过高的成本势必影响企业的收益,进而会对企业的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在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时,还应充分注意物流服务水平合理化的问题。在合理设定物流服务水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流服务应与顾客的特点、层次相符 由于顾客的需求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在确定物流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制定多等级的物流服务或服务组合势在必行。企业在决定物流服务时,应把物流服务当作有限的经营资源对待,根据顾客的经营规模、类型和对本企业的销售贡献度的大小,将顾客分成不同的层次,按顾客的层次确定服务水平。

2、在确定物流服务水平时,要权衡服务、成本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由于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存在“效益背反”的关系,高水平的物流服务必然导致较高的成本。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应使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保持平衡,并实现物流服务的整体最优。

3、对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要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对物流服务的实施情况,应根据市场形势、竞争对手状况、顾客的需求、商品特性等的变化,定期进行评估。检查有无索赔,有无误配、迟配、事故、破损等现象发生,了解当前服务水平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以便做出相应的改进。

【参考文献】 1.詹姆士.斯托克,莉萨.埃拉姆 .物流管理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宋华,胡左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3.翁心刚.物流管理基础. [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4.阿保 荣司.物流系统.(日)税务经理协会.1991年8月

第二篇:浅论国有金融企业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推荐)

浅论国有金融企业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 关键词:金融创新 国有金融 金融制度 金融工具 金融业务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摘要:由于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因地域限制的逐步取消和国内股份制金融企业的不断发展,国有金融企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为适应当前竞争形势,针对国有金融企业拟提出业务创新与服务创新思路,以加快推进我国国有金融企业的金融创新步伐。

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业务创新。从入世这几年的趋势分析,外资银行必将全面获准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而且国内大批中小股份制金融企业及地方金融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它们必将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先进的科技水平、高效便捷的服务手段,向国有金融企业发起挑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国有金融企业只有通过金融创新以不断完善业务功能,提供更加全面周密、更加灵便高效的服务,才能巩固和扩大客户群体,赢得市场。

一、业务创新方面的思路

业务创新可以促进国有金融企业金融产品的多元化,从而可能进一步化解金融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国有金融企业业务创新仍处于较低层次,虽然近年来推出了不少新业务,但真正形成气候,产生规模效应的不多,存、贷、汇等传统业务仍占据主导地位,新兴业务的规模和质量与发达国家、地区金融企业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结合到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及国有金融企业自身特点,业务创新思路有:

(一)个人业务方面的金融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是最重要的社会金融活动主体之一。私人将成为社会财富的占有者和支配者之一,因此,开拓个人金融业务是市场经济转变的必然要求。

1、发展以银行卡为核心的个人金融产品,银行卡的发展能吸引大量的存款。银行卡发行量逐年增加,交易量也逐步递增,有巨大市场潜力,因而必须重视银行卡的发展。但是银行卡业务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不足,例如持卡消费比例低,这是因为持卡人持卡消费意识不强,先存钱后消费将银行卡当作存折用,且特约商户一般在大商场,忽视了一大批中小商场,再加上银行卡相关业务水平低,这些都严重压抑了持卡消费的愿望。对此应大力鼓励持卡消费,一方面大力开拓银行卡功能,增加活期存款自动转存、电话银行、网上购物代收代付,针对不同群体持卡人年龄、职业、收入进行信用卡市场细分,设计出具有附加特定功能的信用卡,增强信用卡吸引客户的能力,推广使用IC卡,提高银行卡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加强对银行卡风险监控,从内部控制上防范风险,外部控制上强化银行卡业务市场监管,制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的公平,加强对个人的大额非法资金交易的控制,对信用卡欺诈行为运用法律武器予以严惩,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内部风险控制做到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工作环节相互制约和监督,对银行卡业务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从而促进信用卡制度化、规范化。

2、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消费信贷的业务。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个人消费能力得到了增强,出现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大需求,从实际放款情况看个人消费信贷普遍低的逾期率的事实说明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低风险,它也是培育国有金融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的主要途径之一。对此应加大技术部门和信用卡部等部门的合作,加快建立个人金融信息数据库,健全个人信用调查系统,我国目前尚无专业的个人资信评估机构,个人资料难以收集。个人信用制度的不完善,使银行在开拓个人消费信贷市场时不得不采用抵押担保手段控制风险,增加了手续,降低了效率和贷款的发放力度。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解决这一问

题应运而生,以中央银行为组织和实施主体,各同业银行参加,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基础上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对个人信用状况评级。其结果作为消费信贷的发放依据,从而降低风险,更重要的是能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准确地进行客户筛选,带动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

3、建立个人金融业务客户经理制,培养个人金融业务人才,提供全面个人金融服务,从而开发和培养潜在客户,维护和巩固优质客户。针对不同客户特点开发个人金融产品,以达到客户对服务满足的最大化,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二)中间业务方面的金融创新

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金融企业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具有收入稳定,服务性强,风险小的特点。中间业务与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构成了现代金融企业的三大支柱业务,是增加利润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国有金融企业已开始重视中间业务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我国银行中间业务起步晚,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总体来看品种少、范围窄、科技含量低,主要集中在结算、代理收付结算业务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业务。高科技含量、高收益中间业务如信息咨询、金融衍生业务较少,而且功能也不完善,因此中间业务创新应注意大力拓展新的中间业务领域。

1、开发新的结算代理业务。这几年国际贸易有较大发展,由此导致结算业务大幅度增长,国有金融企业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现有的资金清算系统、结算系统和账户系统,通过国际结算吸引客户,并据此加强结售汇、贸易融资、账户服务等业务。同时银行应突破原有代收代付结算业务的局限,拓展代理业务范围如代理融资、资金管理等。

2、信息咨询与评估。充分利用国有金融企业网络密布,传递信息快的优势,通过已建立的信息数据库与国家经济信息网联网,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和服务项目包括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信用评估、项目评估、投资方向及环境等,充分挖掘银行现有的资源,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并带动其它业务的发展。

3、家庭银行和企业银行服务。采用计算机终端与银行计算机网络中心相连而实现这两种服务,前者服务于家庭(个人),后者服务于企业(集体)。个人(集体)客户在家中(或办公室)通过联网的计算机终端办理与银行的往来业务,可免除客户往返银行之烦,在家中或办公室处理工资交费缴款,账户余额查询等业务。

4、开展承诺担保类的业务。国有金融企业利用自身的国家信誉保证,适应信用经济发展的需求,要有为一些信誉较好的企业开办备用信用证业务,为信誉卓著的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发行短期单据提供发行便利等。

二、服务创新方面的思路

服务创新可以促进国有金融企业金融服务品种的沿伸,从而可能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质量。金融企业经营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一)货币商品的同质性。各个金融企业经营的都是货币这一特殊商品,货币本身只是一般等价物,不存在功能与质量上的差别。我们不能说一家银行比另一家银行提供的货币要“好些”或者“坏些”。要说银行经营的商品之间存在差别也仅仅是附着于货币这种同质商品之上的服务存在差别,银行竞争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货币本身,而是取决于它们所提供服务。

(二)金融工具的相似性。金融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一些基本金融产品是相同的,存款种类和贷款种类在各个金融企业都差不多,要想多吸收存款和争取更多的优质贷款户,金融企业只能在附着于存款和贷款之上的服务(如结算)方面多动脑筋。

(三)经营范围的一致性。金融企业,在经营范围上是一致的,当一家金融企业开发出一种新的金融产品后,一般会很快被别的金融企业加以模仿或改造。因此,一家金融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从服务的角度不断创新金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融产品。

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国有金融企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创新来谋求自身的发展。这是因为:社会投资融资渠道发生的巨大变化,导致银行经营空间的缩小;利率水平的降低使得银行的利差空间进一步缩小,银行靠吃利差过日子越来越难。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西方金融企业继续拓展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使其服务费收入比重越来越大。这种从“吃利差”为主转向“吃服务费”为主的趋势,对我国的银行业来说也是不可逆转的大潮流,这就使服务创新显得愈加重要。随着金融竞争的不断加剧,与银行打交道的客户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客户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懂得的金融知识越来越多,对金融服务的鉴别评价能力越来越强,银行如果缺乏持久的服务创新,就很难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二是客户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过去单纯的考虑融资的收益与成本,发展到现在的多种要求,既要价格低,又要功能强,还要节省时间和轻松愉快。银行只有不断地创新服务,才能拥有忠实长久的客户;三是客户的主动权越来越大。客户由过去与一家金融机构打交道发展到现在与多家金融机构打交道,在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上有更多的选择余地,银行若想赢得客户,除了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外,别无他途。服务创新要重点做好:

(一)营造温馨的服务氛围,突出企业文化。服务也是一种文化,优质的服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意识,精神风尚,价值观,职业道德的综合反映,是银行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支柱。国有金融企业必须突出自己的企业文化,创建自己的品牌,才能展示出自己的形象和实力。在资讯爆炸的今天,客户对金融企业的选择更具理性,国有金融企业必须细分自己的竞争对手,把握 无忧论文网 机遇获得成功。每一位员工都要时刻牢记“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原则,从内外进行企业文化的塑造。一方面是企业形象企划,运用创意策划,广告宣传,公共关系等手段把企业的经营思想与经营方式用统一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行为规范和形象效果传达出来,不断向外塑造企业形象与展示企业精神,使其受到社会公众的青睐。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客户满意工程,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从客户的角度和观点而非企业自身利益和观点来分析客户需求,用高层次的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

(二)加大对其宣传力度,开展有益的公益服务。如群众普遍反映兑换零钱和残破人民币难,对此银行要公布兑换残破币的标准,使客户兑换时心中有数,营业网点要主动配备必要的零钱,义务为群众兑换大小币;又如银行在收缴假币时客户易在心理上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可能与银行员工发生争执,对此银行应加大假币防范工作宣传力度,公布收缴假币有关规定,减少客户误会,只有客户对银行服务感到满意,才能义务作好宣传,扩大客户群。

(三)服务社会,开展理财服务。在金融多元化的今天,要按客户的需求提供金融产品,以客户为中心,以资源、服务为杠杆,充分利用银行内外部资源,根据客户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科学实用的建议,如针对高收入阶层的理财咨询、个人信托、代客投资的组合服务、针对中等收入阶层的消费信贷,信用卡的组合服务;针对低收入阶层的代收代付,借记卡的综合服务等,既可赢得更多客户,又可提高盈利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正罡.西方金融创新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2002(2).

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

第三篇:论物流企业文化的构建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论物流企业文化的构建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加入WTO,不断开放国内市场,拥有雄厚资金、成熟管理模式的国外知名物流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何提高中国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问题的关键。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利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中国物流企业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性力量。因此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了物流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物流企业的文化建设

物流企业文化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企业从一开始诞生,无论是小企业和大企业,就有了文化。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点不在于文化的有无,而是文化是否成熟。

每一个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管规模大小,都必有其独特的文化雏形,这些雏形刚开始可能是来自创业者的某种直觉,它是用来指导和约束员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条例和规范,并有意识或无意识对企业员工进行灌输,使之融入企业管理行为中,自觉自愿地遵守所形成的约束激励机制,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企业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道德观,从而形成一种企业凝聚力,使之推动企业高速发展,达到物流企业文化之真正内涵。

物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它是物流企业做事的方式,无论物流企业规模的大小,凡是物流企业都有物流企业文化。针对初创的物流小企业,一般不要盲目学习物流大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观念,要对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地摸索,在不形成条文不影响企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下逐步完善,形成企业自己特色的物流企业文化。

物流企业文化其实质是人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企业家文化,物流企业经营者文化,物流企业领导人文化。没有优秀企业家就不可能创造出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企业家在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静态地看,企业家与物流企业文化呈现出内在结构一一对应的关系。企业家的知识、能力和品质等要素成为物流企业文化生成的原生酵素,决定着物流企业文化的性质和风

格,并制约和向导着物流企业文化的个性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物流企业文化塑造、控制、发展的动态过程中,企业家又扮演了定位、创建、控制、变革等举足轻重的角色,从而成为某一物流企业文化动态模型中第一位的活跃因素;物流企业文化考验企业家毅力和胆略。没有优秀企业家就很难创造出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因此,物流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当解决好企业领导人和各层次负责人的文化观念建设问题,实现这些人的高文化素质构造。

二、我国物流企业文化的现状

(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

我国现代物流企业多为传统运输企业转型而来,保持着我国特有的“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和“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特色。中远现在世界各地有五千多个外国雇员。这些人与中远的国内员工一样,都以被评上中远劳模为荣。中远形成了“尊重劳模、关爱劳模、崇尚劳模、争当劳模”的行动氛围,是我国国企特有的劳模企业文化特色,对国企员工的行为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二)克隆文化有所成效。

我国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模式各种各样,更多成功的例子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物流企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建设而来。如:在我国快递行业发展迅速的民营企业“宅急送”从日通公司“宅急便”的发展中寻得成功经验,公司从成立到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业务模式、网络结构等,都借鉴日本“宅急便”这个原型,同时它也不断吸收了像UPS、联邦快递、中外运等先进企业的基因。这一模式的成功要点在于,企业发展战略要有前瞻性,在体制上、机制上确保战略自标的一致性。

(三)品牌建设执行不到位。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总数已达几十万家,但真正能够在世界上叫得响的牌子,却是屈指可数。而国际上的物流企业,诸如DHL、UPS、FedEx、EXEL、TNT等品牌却在我国市场上已经有了极高的知名度;相较于这些外来品牌,在国内已经经营了几十年的老传统国有企业转型过来的像中外运、中远物流和中海物流、中邮物流以及新兴的宝供物流等本土品牌,普通民众却陌生得多。.

(四)文化独创性不强。

由于体制、传统的关系,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市场竞争主体地位不强,

企业领导者的主观能动性不高,这就使得我国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独创性不足,企业文化雷同化的程度十分严重。如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企业精神大全》,收集了北京33家企业的企业精神表述,它们几乎都是用大同小异的标语口号表述出来的。20家使用了“团结”一词,14家使用了“创新”一词,12家使用了“求实”一词,分别占总数的60.6%,42.4%和36.4%。

三、构建物流企业文化的意义

现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物流企业文化力的较量,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民营物流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物流企业文化理念和物流企业文化氛围,构建企业文化的主要意义有:

(一)优秀的物流企业文化是物流企业战略战术制订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优秀的文化能够突出物流企业的特色,形成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而且物流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有利于物流企业制定出与众不同的、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二)物流企业文化是战略战术实施的重要手段。

企业战略制订以后,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的贯彻实施,正是物流企业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及辐射等作用,激发了员工的热情,统一了企业成员的意志及欲望,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三)物流企业文化与物流企业战略必须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

一个物流企业的文化一旦形成以后,要对物流企业文化进行变革难度很大,也就是说物流企业文化具有较大的刚性,而且它还具有一定的持续性,会在物流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强化。当物流企业制定了新的战略战术要求企业文化与之相配合时,物流企业的原有文化变革速度非常慢,很难马上对新战略战术做出反应,使企业原有的文化很可能成为实施新战略的阻力,因此在战略战术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内部新旧文化的更替和协调是战略战术实施获得成功的保证。 结语

结语现代物流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效益的竞争,也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物流企业文化力的较量,物流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民营物流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企业内部没

有形成与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物流企业文化理念和物流企业文化氛围。要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物流企业文化,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发展乃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核心动力,应该在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上实行全员参与的民主管理,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培养职工的评价意识,激发职工的竞争意识,激励职工的创新意识,建设有创造力的学习型企业,打造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只有所有的物流企业都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并建立起属于企业自己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只有形成了一个良性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物流行业, 才能使一个物流企业始终处于物流行业的顶峰。

参考文献:

陈莹.物流企业文化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

李晓龙等.现代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骆温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谢小江.试论物流企业文化及其构建[J].冶金丛刊,2004

第四篇:论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和对策

摘要:基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既是企业应对竞争、开拓市场的需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就要从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流通加工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五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绿色物流;我国企业;

面对国内飞速度发展的物流行业,迫切要求规范行业,绿色物流应运而生.

一、绿色物流概念的提出

现代物流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运输车辆的燃油消耗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包装所带来的废弃物污染,运输和流通加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资源浪费、城市交通堵塞等。基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绿色物流概念应运而生。所谓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同时,实现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具体说来,绿色物流的目标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主要是为了实现物流企业的赢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这些目标最终均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绿色物流除追求上述经济利益目标之外, 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既具经济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意义

1. 企业应对竞争的需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倡大生产大市场大消费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现代物流的同时,创建我国的现代绿色物流,提倡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我国加入WTO 后,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2005 年1 月1 日起已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我国企业加紧发展绿色物流,是应对未来挑战和在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机遇。

2. 企业开拓市场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经营者和消费者对物流绿色经营消费理念非常淡薄。经营者展现给我们的是绿色产品、绿色标志、绿色营销和绿色服务,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绿色享用和绿色保障,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却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发展物流的同时,要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的绿色形象来达到市场开拓的目的。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就能赢得顾客,谁就能把握市场先机。

3. 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保证社会实现良性循环。目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首先,我国的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据73 个城市的调查,超过限额的城市已占70 %左右;其次, 目前我国水资源匮乏及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全国有300 多个城市缺水,每年因供水不足影响工业产值1 200 亿元以上;再次,我国城市道路噪声14 年来居高不下,全国有47 % 的城市区域受到噪声的污染;复次,垃圾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市每年的生活垃圾产量在1 亿吨以上。环境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并已引起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 必须在环保方面承担起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就是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承担社会责任,将物流活动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使物流活动有利于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我国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对策

1.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解决我国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实行绿色供应链管理,有利于企业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给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和绿色的品牌形象。绿色供应链管理采用全新的生态设计,既可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又可减少环境治理费用, 如排污费、废弃物处理成本等。企业应树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观念,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

2. 开展绿色运输 (1) 采取多式联运方式。多式联运是指吸取铁路、汽车、船舶、飞机等基本运输方式的长处,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实行多环节、多区段、多运输工具相互衔接进行商品运输的一种方式。这种运输方式以集装箱作为联结各种工具的通用媒介,起到促进复合直达运输的作用。为此,要求装载工具及包装尺寸都要做到标准化。全程采用集装箱等包装形式,既可以减少包装支出,降低运输过程中的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还可以实现一票到底,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选择最佳的运输路线组织合理化运输。 (2) 开展共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为提高物流效率,在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时,由多个配送企业联合在一起进行的配送。它是在配送中心的统一计划、统一调度下展开的,主要有两种运作形式:一是由一个配送企业对多家用户进行配送。即由一个配送企业综合某一地区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全面进行配送。二是仅在送货环节上将多家用户待运送的货物混载于同一辆车上,然后按照用户的要求分别将货物运送到各个接货点,或者运送到多家用户联合设立的配送货物接收点上。这种配送有利于节省运力,提高运输车辆的货物满载率。因此,共同配送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员、物资、资金、时间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去除多余的交错运输,并取得缓解交通、保护环境等社会效益。

3. 采用绿色包装绿色包装就是符合环保要求的包装。它要求商品包装无害于生态平衡,无害于人类健康。具体而言,绿色包装泛指包装用料节省资源,尽量减少包装废弃物,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和再生成为其他有用之材,填埋时少占地而易于降解。实现绿色包装的途径如下: (1) 充分利用可回收容器。我国是发展中大国,虽然人均资源不足,但是废弃物利用率却很低,例如纸的回收率仅为15 %。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物流包装中应广泛采用可回收容器,可回收容器一直是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大多数可再利用的包装品为钢或塑料包装等,不过有一种趋势是,对于许多小物品及零件,也使用可回收保障材料运输于各厂之间以及仓库到零售商店之间。可回收包装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均有一个完整的标记系统以控制容器的流传。 (2) 包装模数化。确定包装基础尺寸的标准,即包装模数化。包装模数标准确定以后,各种进入流通领域的产品便需要按模数规定的尺寸包装。模数化包装利于小包装的集合,利用集装箱及托盘装箱、装盘。包装模数如能和仓库设施、运输设施尺寸模数统一化,也利于运输和保管,从而实现物流系统的合理化。 (3) 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这种途径有利于物流系统在装卸、搬迁、保管、运输等过程的机械化,加快这些环节的作业速度,有利于减少单位包装,节约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有利于保护货体。 (4) 开发新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器具。包装的发展趋势是包装物的高功能化,即用较少的材料实现多种包装功能。从我国的出口包装上看,存在的问题是材质差、衬垫不良、运输捆扎不合理、外观不清洁以及卫生标准不过关等。面对国际市场上的绿色包装要求,必须大力推进包装科技的开发。

4.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方式。发展第三方物流,由这些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为供方或需方提供物流服务,可以从更高的角度考虑物流合理化问题,简化配送环节,进行合理运输,有利于在更广的范围内对物流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和配置,可以避免供需方自有物流带来的资金占用、运输效率低、配送环节繁琐、企业负担加重、城市污染加剧等问题。

5. 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变消费者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如饮食服务业对食品进行集中加工,以减少家庭分散烹调所带来的能源和空气污染。二是集中处理消费品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以减少消费者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废弃物的污染。如流通部门对蔬菜集中加工,可减少居民分散加工所造成的垃圾丢放及相应的环境治理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 环保:物流管理新趋势[J ] . 中国经济信息,2002 , (15) . [2 ]乌英格. 对“绿色包装”问题的思考[J ] . 科学管理研究, 1999 , (1) . [3 ]林敬松,钟唯希. 对发展绿色物流的思考[J ] . 物流,2002 , (8) . [4 ]刘志学. 现代物流手册[ M ] . 北京: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1. [5 ]王之泰. 现代物流学[M] .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6 ]舒辉. 论现代物流的资源整合[J ]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4 , (4) .

第五篇:论美国企业的创新管理

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友转载点击数:447更新时间:2007-11-16

摘 要: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源泉,企业创新需要有效的 管理。美国企业的"创新管理"可以概括为目标管理、人文管理、开放式管理、参与式管理 、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等方面。这些"创新管理"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借鉴。

关键词:美国企业;创新;创新管理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动力, 也是当代企业文化的活力之源。而企业创新行为的产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成果的涌现 离不开有效的管理。所谓"创新管理",是指企业对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有意识的引导、调 控和激励。美国企业依靠其卓有成效的"创新管理"和浓厚的创新文化氛围,确保了企业创 新的持续性,造就了企业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也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深入总 结美国企业"创新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企业的创新管理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目标管理

创新需要正确的价值目标来引导。一方面,正如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所说的,创新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其主要目标在于满足、引导和创造顾客需求,企业必须以此规范企业和 员工的创新思想和行为,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美国企业始终坚持以顾客需求为目标来规范、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以对顾客需求的高度敏感性来创新企业的产品、技术或服务,以对 顾 客需求的满足程度和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程度作为衡量创新的根本标准,从而赋予企业创新以 明确的目的性和价值导向。另一方面,正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所说,"团队的 智商可以远大于个人的智商",创新的基本单位是团队。所以,企业通过建立具有使命感和 责任感的共同理想和价值目标,即所谓"共同愿景",来培养员工的整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 神,塑造"创新团队"和"创新斗士",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有组织地进行创 新。在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总是不断提出前瞻性的"愿景",把员工间的竞争以及员工个 人的创造性集成到企业发展的整体目标之中,集成为团队的创新行为。在这种共同目标或" 愿景"引导下,员工个人可以自由自觉地竞争,真心实意地合作,执着地学习,自觉地创新。

另外,既然创新本身是企业的职能,美国企业普遍以创新与变革为基本价值观和发展目标, 抛弃僵化和保守,推崇变化和灵活,在创新和变化中寻求和把握机会,并使员工体验工作的 意义和乐趣。如"追求卓越"就是IBM公司的三大价值观之一,GE(通用电气公司)以"进步 是我们最主要的产品"为基本理念,HP(惠普公司)则强调"以世界第一流的高精度而自豪" ,"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则是微软成功的秘决之一,3M公司立志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精 神的公司",这些公司都把争创一流、永不落后、追求更高更新的技术和业绩作为全体员工 和整个企业创新目标,成为企业内部创新的动力源。

二、人文管理

创新依赖于企业的人才资源,依赖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人文管理就是对人的文化 管理,对员工的创 新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激发,它要求管理的艺术性和灵活性,培育人性化的企业文化。美 国企业的人文管理包括:一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尊重员工的个性、人格与尊严。这是 其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观。二是把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目标结合起来,坚持每一个员工都是创新者的信念,鼓励员工不断自我超越,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因为许多美国企业 认为,企业不只是 赚钱的机器,汇集到企业的人才都把希望和梦想与企业更高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所以,企业必须创造员工实现理想、提高素质、追求卓越的条件和环境。三是关心员工生 活,重视情感交流,创造和谐温馨和企业氛围。如英特尔公司以"让员工乐在其中"作为管 理追求的境界。而近年成长迅速、由旅美华人王嘉廉等合伙创办的国际联合(CA,又称冠群) 电脑公司为体现其"我们是一个团队"、"你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的理念,甚至在其总部 办公大楼内配置高标准的托儿中心,以满足公司众多青年员工的实际需要,成为公司塑造家 庭式文化氛围的象征。

三、开放式管理

创新是一种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创造性活动,依赖于不同思想、意见的相互交流和撞击,需要 破除官僚主义和等级制度,创造开放性、自由交流、容忍不同观点的环境。在美国企业,开 放式管理实际上已经制度化为一种正式程序,成为一种企业文化,造就出一种特殊的创新生 态机制。如惠普的"走动式管理"、IBM的"门户开放政策",硅谷的大多数公司就是在一 种开放、自由甚至有些随意的环境中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IBM第二代领导人沃森说: "最容易使人上当受骗的是言听计从、唯唯诺诺的人;我宁愿用那种脾气不好,但敢于讲真 话的人,作为领导者,你身边这样的人越多,办成的事也越多。"美国公司推崇的所谓"头 脑 风暴法"就是一种激发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任何时候都不批评别人的想法;思想越激进越 要;尽可能产生更多的想法;鼓励别人改进自己的想法等。英特尔公司有一种开放、自由的 企业文化,员工不仅在开放式的环境里工作,而且可以在正式或非正式场合公开讨论任何问 题或困难而不受责难。许许多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就是在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方式和无拘 无束的自由交流中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

四、参与式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网络时代的到来,原来的那种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的等级组织结构正 在被以工作小组、团队为基本单元的扁平式、分权化的组织结构所取代。实行参与式的全员 管理,鼓励员工全方位参与管理、决策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给员工提供一个关心企业发展、 与企业融为一体的渠道和机会,既满足了员工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又可以达到提高企业效 率的目的。美国公司里有一个说法:"你不射门,你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率"。因此,他们都 非常重视参与式管理,要求员工随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定期填写对公司意见的调查表,鼓励 员工参与创新活动,并针对不同情况给予奖励甚至重奖。在英特尔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可以 无所顾虑地勇于向上级或同事直截了当地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IBM公司鼓励员工组织 "地下革新小组"进行自由研究,对那些有创新成功经历者,授予"IBM研究员资格",并 给予5年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支持,以使其更好地从事创新活动;国际联合电脑公司(CA)则通 过经常给员工调换工作,以确保员工对工作和创新的新鲜感和敏感性,使其在不同工作的同 时不断认识自己,提高才能,寻求工作的乐趣,参与到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去,企业也可由此 发现那些最适合某项工作的人才。彼德·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出:"

未来真正出色的 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在某些组织中 ,参与式管理几乎成了一种信仰"。参与式管理调动和激发了员工创新的热情和自觉性,在 企业内部创造出浓厚的参与创新的氛围。

五、风险管理

这里的"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对待和处理创新过程中的尝试、冒险行为及其风险问题的态 度和方式。创新意味着从无到有,开风气之先,因而充满着风险和不确定性。而有风险就意 味着可能遭到挫折或失败,但风险同时又意味着机会和未来。所以,美国企业崇尚行为,鼓 励冒险和尝试,同时也宽容失败,甚至鼓励犯错误,不以成败论英雄。英特尔公司以"鼓励 尝 试风险"作为公司文化的六条基本原则之一,公司创始人诺伊斯最常用的口头禅就是"别担 心,只管去做",鼓励员工发掘更多的新事物,尝试更新的方法,善于从失败与错误中学 习。美国企业宁愿让员工去冒创新失败的风险,也不愿失去任何创新的机会和可能;宁愿让 企业的利润暂时受损或承担创新失败带来的后果,也不愿员工丧失员工(特别是那些"创新 斗士")敢于创新和冒险的精神。这就是硅谷流传的名言: "It‘s OK to f ail." (失败是可以的)。鼓励尝试和冒险,宽容失败被公认为是硅谷成功的秘密之一。

六、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也可称"末日管理",是企业对忧患意识和危机感的管理。美国企业界有一句名 言:不创新,就死亡。对于处于激烈多变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快速发展的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企 业来说,不论如何辉煌的成就,都只能代表着过去,企业永远面对着未来市场和竞争对手的 挑战。事实上,那些导致过去和今天成功的因素,经常可能招致明天的失败,或者成为阻碍 创新的因素。美国企业和企业家信奉"世界属于不满足的人们"这句格言,从不陶醉在已有 成就之中,也不墨守成规、安于现状,而是时刻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危机感,以创新的确定性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淘汰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通 用电气公司(CE)原总裁杰克·韦尔奇在企业实行"末日管理",免去那些循规蹈矩的高级职 员,而启用大胆改革、敢于变革的管理人员,以保持企业创新的活力。因此,强烈的忧患意 识和创新的紧迫感是企业实行创新管理的必然要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反之,缺乏这种 危机意识,沉溺于往日的成就或满足于维持现有的竞争优势,就很容易被更新的技术和无情 的市场所淘汰。

作者:纪光欣

上一篇:两新党建城市基层党建下一篇: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