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临场对策

2022-08-11

第一篇:高考作文的临场对策

高考临场作文的万能公式

万事“开头”难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4、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中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

5、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凝练、平易、深刻、

精辟。

6、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都掉光了。”“那以舌呢,还在吗?”“还在。”“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了文章的观点

7、事例开篇,简洁 铺陈

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生死之间》)

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扞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

8、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9、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美丽的离别》)

有“头”有“尾”

优美的乐章要有好的尾声,或余音袅袅,或震人心魄。议论文的结尾能起到归纳全文、照应全篇、深化主旨的作用,并可以综合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段,使文章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回味无穷,又称豹尾。这样的结尾,通常有以下几种:1.名言归纳式

例如一位考生以“忙宜有度”为题,表达出“忙也应‘内紧外松’,切勿忙得疲于奔命,才能使合理的忙持之以恒”的主旨,颇有新意。文章的结尾这样写道: 古人云:

“引而不发,跃如也。”让忙碌的人们在忙中反思,忙中积累,忙中锤炼,从而持久高效地忙,忙出一片璀璨夺目的天地!

(作者以一句颇具哲理的古训,归纳全文,并拓展了文章的意蕴。)2.总结升华式

如《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作者这样结尾:

综上所述,忙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充实,但是我们的忙应有张有弛,这样,才能保证生活的质量,人人都能忙出效率,忙出成果,从而带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者将张弛之道的效果,由个人而延及国家、人民,使文意丰富深化,自然升华了主旨。)3.铺陈排比式

这样的结尾在内容上能照应前文,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有深化主旨的作用,更兼语意亲切感人,语句富有节奏韵律,能使阅卷者击节称叹。如: 忙碌的身影,也已为现代化建设加瓦添砖;

忙碌的身影,也曾让世界为你感动呐喊;忙碌的身影,也向关怀你的人倾诉爱的呼唤!

(作者有意将三个排比句独立成行,强化了结尾的意图,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以上三种结尾形式常常互相兼容,使结尾的形式更为丰富。显然,要写好结尾,作者必须有着全文脉络的强烈的整体感,有着深化中心、升华主旨的强烈意识,遣词造句要抒发饱满的激情,从而使结尾蕴含震撼力。

新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一. 探讨性材料作文,“抓手”是所探讨的问题

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传说,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长途跋涉,经历八十一难方修成正果;如今,“速成,,“一夜成名,,的标语处处可见’娱乐圈“超级女声”“一曲成名”等节目让普通人迅速走红。

古人往往十年磨一剑;现代人短时间成名得利似乎变得容易。

成功或成名也许需要经过长途的磨炼,或许在当今只需走个捷径。你是如何看待此类社会现象的?

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类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二.

寓言性材料作文,“抓手”是揭示寓意的词句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

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模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

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三. 评述性材料作文,“抓手”是议论抒情词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07宁

夏)

法国化学博士别捏迪克做实验时,有一个烧瓶掉在地上裂而不碎。他很好奇又一时找不到答案,就将烧瓶贴上标签,注明问题,保存起来。一天,他偶然看见报道说,有两辆客车相撞,司机和乘客都被挡风玻璃碎片划伤。他立刻联想到那个烧瓶,经过化验,发现烧瓶曾盛过硝酸纤维素溶液,这种溶液蒸发后留下一层无色透明的薄膜,牢牢地黏附在瓶壁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将这种溶液用到汽车玻璃上,车里的人不是更安全吗?因为这个意外的发现,别捏迪克博士获得20世纪法国科学界突出贡献奖。对此,有人评论说,创造需要机遇,更需要执著的追求。也有人评论说,创造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四. 事件性材料作文,“抓手”是揭示因果的词句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

用玻璃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攻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攻击,它又失败了,而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 多次攻击无望后,它就决定不在攻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玻璃拿开,鳄鱼一动不动,它无望的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的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饿死。 五. 文学性材料,“抓手”即是体现哲理的语句

能够成为作文材料的文学性材料,一般都是十分简短而又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与人生哲理的诗歌或散文片段。这些材料或者通过意象(形象)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及意象(形象)之间的关系来体现哲理,或者在材料中直接揭示哲理,因此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如下面的材料: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这是一首精粹的现代小诗,其中“你”“别人”这两个形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主、客体互为相对、共生、双赢的哲学观念。

议论文拟题六要

议论文拟题六要 :

题好文一半。好的文题往往是传达文章主旨、内容和意蕴之神的“眼睛”,它可以为文章画龙点睛,增添色彩,从而诱人阅读。就议论文而言,拟题的总体要求是醒目舒畅。具言之,就是要准确、鲜明、简洁、形象、别致和整齐。

一、准确

准确的文题就像健康的眼睛,而健康是美感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准确的具体要求是:没有错别字和语病;符合事理,如《没有污泥怎有莲花》之类的文题,与常理明显不符;题与文要一致,即文题要涵盖文章的内容或与其相关,切忌题文泾渭分明,互不相干;给材料议论文中,文题须切合材料的内涵,或抓住材料的中心话题。最后一点与审题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审题出现偏差往往在文题上有所反映。如果对材料把握不透,最好拟非论点式的题目,如“由……想到的”、“从……谈起”、“有感于……”等。

二、鲜明

文题要清楚地向人透露文章的议论话题、大致内容乃至基本观点,使人一看就明白文章的论题,或者是文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简言之,鲜明就是要有透明感和清晰感。如《反对党八股》、《责任重于泰山》、《走创新之路》等。

三、简洁

写文章要求“文约而事丰”,拟题亦然。要用简明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以少少许胜多许”。文题要有简洁之美,可用概括的语言勾勒出文章的缩影,使人一目了然,即“弱水三千,我自取一瓢饮”,如《自知者明》、《良心无价》等。也可引用蕴含哲理的古诗文名句做文题,如《满招损谦受益》、《祸患常积于忽微》等。

四、形象

形象的标题最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拟题力求形象,必须避免平、实、熟和抽象。平常或一般化的题目,太实在的题目,常见的题目以及抽象的题目,要尽量给它们披上形象的外衣,使人一见而生清新之感。如《人生离不开自立》可改成《自立——人生的风帆》,《谈理解》可换成《搭起通向理解的五彩桥》,《环境影响人》可形象化为《近墨者黑》,《走出自卑》可修饰为《天空中也有你的星座 ——走出自卑》。

五、别致

文题要醒目,吸引人,必须有点别致,产生悬念效应,让人看其题就一定要读其文。文题别致,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其一,把一些不相关的概念、事物或现象组合进文题,产生错位感,如《文学与出汗》;其二,题目貌似不和谐,产生突兀感,如《金钱颂》、《猴子屁股》;其三,仿词成题,如《享福和享苦》、《消除“前怕”心理》;其四,巧用谐音,如《近水楼台“贤”得月》、《呼唤“民”牌》;其五,引用或化用流行语句,如《真情不“下岗”》、《更新我们头脑中的教育“软件”》、《该出手的不出手》等。

六、 整齐

如果文题内容较多,可运用对偶或对举的手法,显示出整齐之美。如《走出呵护 展翅蓝天》、《公仆·公款·公愤》考场作文应注意。

“四美”

考场作文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和紧张的气氛下成文的,这就要求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写出富有个性色彩的文章来。面对考场作文题,多数考生能够准确地理解题意,按照要求作文,然而却鲜见上乘之作。怎样才能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呢?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立意美

一篇好文章必须有美的思想、美的内涵。对考生来说,就是要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能够展开丰富的想像,从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美的内涵。要有正面,积极,向上的思想。高考作为就是为了选拔思想正面,符合高学历高素质要求的人才的试炼场,而作文则正能够全面、全方位的考查学生。所以一定要有深度,有内涵。

二、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可以提高文章的品位,使平板的行文变得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同学们在确保语言规范、准确、连贯得体的前提下,还要讲究文采。要达到这个要求,同学们首先要掌握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准确自如地使用各种词语反映客观事物。如,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应当注意两点:一是语言要有个性,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思想、性格,使读者看了对话,就好像见到了说话人,听到了他的说

话声。二是语言要简练,言短而情深。如,孔乙己的“多乎哉?不多也”就是简练传神、声态毕现的典型之笔。其次,同学们还要恰当地选用各种修辞方法,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选用对偶句可使文章整齐典雅;选用排比句可使文章气势磅礴;选用拟人句可使语句真切形象;选用比喻句可使语言生动易懂„„

三、头尾美

开头、结尾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阅卷老师对文章的等级评定。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考场作文的开头,一定要精心构思,力争展示自己的风采,写出亮点来,使阅卷者眼前一亮,爱不释手。文章结尾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章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结尾给人以圆满充实的感觉。这就好比吃香甜可口的花生,吃最后一颗时也是好的,就会给人留下余香满口,回味无穷的感觉;反之,本来香甜满口,可最后那颗偏偏是坏的,就令人大倒胃口。

四、文面美

文面犹如人的脸面,引人注目,是阅卷者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文章得到“心理印象分”。可以想像,在众多的试卷中,书写格式规范、标点正确、字迹端正且文体优美、卷面清晰整洁、没有或少有错别字的文章会给评卷者以赏心悦目的美感。相反,如果字迹潦草、涂改较多且难以辨认、错别字太多、书写格式不规范,就会使评卷者产生厌恶感,从而从严扣分。因此,规范的书写是考场作文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要在考场上做到上述几点并非是容易的事,毕竟考场上时间有限,任务繁重,同学们不可能慢慢地行文,冥思苦想开头和结尾,因而同学们应该在平时的写作中加强基本功训练。

人与路

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还记得么?那时的我,小小的,瘦瘦的,你从我妈手中接过我说:“这孩子,瘦成这样难养啊!”于是,你省吃俭用,把攒下来的钱给我买奶粉,买糖葫芦。渐渐地,我胖了,会走路了,一张小嘴甚是乖巧,一有空就跟在你后面,一个劲地叫“奶奶,奶奶”。而

你却瘦了,村上人见了说:“老太婆怎么这么瘦啊?”你笑呵呵地抚摸着我的脑袋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啊!”每到周末,你牵着我的手,走过那条羊肠小道来到村口等我妈来接,把我“归还”后你折身就走;奈不住我一再对你的呼唤,在小道的尽头,你转身再朝我挥挥手。我模糊地看到,你用袖子使劲地擦着自己的脸。

那条羊肠小道,如今已铺上水泥了罢?那些你踩过的脚印,早已不在了,可是,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再大些,路是一根电话线,你在家里,我在远方。

就像鹰要成为翱翔苍穹的使者,就必须离开母亲的怀抱,用双翅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蓝天,我离开了家,去远方念书,独自一人。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和你早就准备好的大袋水果,还有更沉的,是你的千叮咛万嘱咐。身处异地,成绩的不理想,以及同学关系的难处,让我屡次垂泪。于是打电话给你,向你倾诉,你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洗涤着我浮躁的、不安的心灵。慢慢的,我适应了环境,也很少想起你。偶尔打电话给你,听你用高兴而微颤的声音,叫我注意身体云云。我呢,总是用不在乎的口气应和着,老忘了提醒你不要吃热过几遍的菜。我知道,你一直在攒钱,为我。我听到你对隔壁的李婶说过:“俺孙女聪明着,俺现在多攒点钱,供她上大学!”

那根电话线,也许是天下最“窄”的路吧,可它却承载着天下最阔大的爱。 后来啊,路是一张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

你说,你要等我回来再走,可是你忍了三天三夜,念叨了一个礼拜,我还是没回来。看到你时,你那双在田间耕作了半个世纪的手凉了。我问自己,上哪找你?唯有借着这些冥币,让它们为我铺一条“心路”,寄托我的深情,问候天堂里的你„„

点评:这篇块状结构记叙文用三个过渡句“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再大些,路是一根电话线,你在家里,我在远方”、“ 后来啊,路是一张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串联起文章的三个片断,既提示结构层次,又丰富文章韵味。对过渡句或领起句的要求:尽量做到结构一致,尽量做到与上下文实际内容切合无际,逻辑上有并列关系或层递关系。结构构成一致,内容前后呼应本身就有内在地含蓄地提醒和标明层次的作用。妙就妙在这里,有提醒但很含蓄,有标志但很内在,很中国化,受众易理解,乐接受,老少皆宜。

第二篇:谈高考临场作文技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013 更新时间:2006-4-12

谈高考临场作文技巧

高考在即,不知作为语文试卷中重中之重的作文同学们复习得如何了。大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哟!

应该说,到目前为止,你的写作能力想有一个较大的进步恐怕已很难实现了。因为它与你长期的知识积累、思维能力以及对语言的驾驭能力都有密切关系,这些方面在短期内是很难有明显提高的。但如果你在原有的写作基础上,在临考之前和应试之时,在以下几方面多加注意,多下功夫,相信会为你的高考作文增光添彩,或者锦上添花!

一、根据自己擅长,准备作文材料

作文离不开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平时老师写作课上也强调这一点,但那是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压力之下的点滴积累。而处在高考前的材料积累,应该是一种具有突击性质的有意识的材料储备。平时的材料积累可以说是零散的,缺乏针对性的;而现在就要尽量使之系统化、目标明确化。 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作文可以看出这样一些特点:

1、越来越淡化政治色彩,而逐渐转向注重于人文思想的阐发。内容的范围偏重于人伦道德、生活感悟、心灵抒发等方面。比如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等。所以在材料的积累和储备时就有了目标和针对性。这时如果还像平时一样,仅满足于散见在报章杂志上的材料搜集,显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高考作文的需求。这时应该搜求新近出版的“时文选萃”之类的有关书籍,还注意结合背诵名篇名句,集中时间阅读摘录,分类整理。

2、越来越淡化文体限制,而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文体。这样在搜集材料时就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擅长于写议论文的同学,注意收集一些有哲理意味的有一定深度的议论语言和名人名言,并利用休息时间阅读一些名人故事,作为写议论文的事实材料,还要阅读一些典范的议论文,作为模板使用。擅长于写叙事类文章的同学,最好利用休息时间多读几本《小小说选刊》,学习别人精妙的构思,并在心中多存几个故事,到时自然会有妙用。擅长于写散文的同学,可利用休息时间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精品散文,注意其结构,注意其语言,注意其修辞,更要注意其主题的表达。在目前这段时间里,我建议大家不要贪多,最好根据自己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准备材料,既节约时间,又确有收获。

高考作文淡化文体,我以为写叙事类文章较好。因为这种文章有曲折的故事,有真挚的情感,更可造波澜、设悬念。试想,还有比这更能打动阅卷老师的文章吗?

有备无患,胸中有底,已经觅得“精米”的你,在考场上可以根据需要顺手拈来,左右逢源,何愁做不出好“饭”来?

二、借用各种技法,拟好作文题目

有人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虽有些夸张,却有一定道理。还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最容易令人“一见钟情”。我认为文章题目也如同悬于篇首的一盏明灯,它可以统照全篇,更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情趣。鲁迅先生对于文题是相当重视的。他的一部散文集最初题为《旧事重提》,而后来在再版时就改为《朝花夕拾》了。这两个标题比较起来,其中的优劣高下是不言自明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是否读一篇不熟悉的文章,往往是由题目决定的。能否引起阅读欲望和兴趣,应该说和文题有密切关系。在高考中,从文章的题目可以看出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那也就直接影响阅卷老师对你文章的整体评价。

文题自拟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一个突出特点,但从以往的高考阅卷可以看出,大部分考生没有对自拟文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出现一种草率拟题的现象。或从提供的材料入手,直接拟出《从XXX所想到的》、《从XXX谈起》之类;或信手拈来,直接把话题当作题目。如《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诚信》、《心灵的选择》等。更有甚者,干脆就没有文题。即使是忘记了, 也说明对文题的不重视。高考语文阅卷评分中就规定,无题目的文章扣2分,而实际上受此影响所损失的不止于此。有人作过试验:将几篇较好的作文,按保留标题和隐去标题请两组老师评阅,其分数差别竟在8分以上。可见,拟题在高考作文中万万忽视不得!

(一)遵循拟题的原则

1、要形象生动、醒目引人,不要就事论事、平淡无奇。

如:出于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重、爱戴、感激之情,想写一篇文章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如果题目是《致老师》,就显得平淡,题目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意义上。如果改为《园丁的赞歌》就给人形象生动之感。这个题目有唱的动态形象,又有园丁辛勤耕耘的意境,而且含有亲切感和强烈的赞美之情。

2、要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不要平实浅显、一览无余。

如:写同学间深厚友谊一类的文章,如果题目是《友谊长存》,就显得平实浅显,落入俗套。如果改为《天还是那么蓝》,则含蓄隽永,意味悠长。用蓝天象征友谊的深厚纯洁,意义深远、意境开阔。

3、要新奇风趣,不要陈词旧调。

如:想谈谈自己对学习的认识,阐明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成材的道理。如果题目是《谈谈学习的重要性》或《努力才能成材》,就显得陈旧不新。如果改为《成龙与成虫》,则风趣新奇,令人耳目一新。

(二)拟题的技巧

1、借“名”拟题法

名人、名物、名事、名言已在人们大脑中形成稳定的记忆,拟题时巧妙借用,就会勾起读者记忆的再现从而产生熟悉感,亲切感,增强文章吸引力。如: 巧借名人:《我们班的“布什”与“萨达姆”》、《不要当阿斗》、《我家的爱迪生》。 巧借名物:《老师赐我尚方宝剑》、《我心中的泰山》、《家庭“安理会”》。 巧借名事:《爸爸向我“负荆请罪”》、《败走麦城之后》。 巧借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团结就是力量》、《人间诚信今犹在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诚信满乾坤 》。 巧借名作:《诚信无价》、《诚信飘流记》。 妙借术语:拍卖“诚信”,心灵的审判。

2、行话移植法

巧妙移植不同领域的行话,能起到新颖活泼、妙趣横生之效。如: 移植政治军事术语:《老师的“一国两制”》、《家庭内战》。 移植音乐、美术术语:《爱的交响曲》、《写意人生》。 移植金融、交通术语:《一个透支生命的人》、《当生命亮起红灯的时候》。

3、矛盾生疑法

题目中提出与日常生活相悖的命题,或借用意义相反相对的词语构成矛盾,进而引发读者的探究欲望。如:《陌生朋友》、《小偷闯大祸》。

4、词语妙用法

拟题时,充分挖掘同形、同音词语的表现力,能收到似曾相识又出人意料的效果。如:《是打假还是假打》、《学会与会学》、《移山不如移家》、《希望工程大有希望》。

5、符号点缀法

恰当运用符号拟题也能收到醒目、形象之效。如:《压力=动力》、《1+1>2》。

6、巧用修辞。

如:诚信如水(明喻),十字路口(暗喻),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借代,其中“皇帝的新装”代指生活中的种种虚伪事),一句话,一辈子(引用),若为人生故,诚信不可抛(拟用),诚信何价?(设问), 拷问灵魂(拟人),真诚的“不懂”与不真诚的“懂”(对比),无愧于天,无悔于心(对偶)。

以上是些有形的招数,而我们真正在作文拟题时,应综合利用,切记“无招胜有招”。平时在阅读中也应该注意搜集好的文题,以便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只要在拟题上开动脑筋,广泛地联想联系,相信同学们在高考中一定会拟出新颖别致、不同凡响、能够表现出你的文学才华,并能使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的文题来!

三、精心设计打造,做好文章开头

部分同学有一种观念误区,认为只要文章主体写好了,开头怎样关系不大。所以,构思的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主体部分,而没有在“开头”多下功夫。其实,这种做法对于你的作文得分影响是很大的。

在高考作文的批改中,由于时间紧、天气热、任务重,阅卷老师很难把每篇文章看得很仔细。一般首先是看你有没有按照所给要求,在规定的范围内写作;其次是看你的语言基础。虽然通篇都可以显示出你的语言表达水平,但最为醒目、最能体现语言能力的、最能引起老师注意的,还是文章的开头。这“开头”给老师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能影响老师对你作文的评判。所以考生不仅不应该忽视“开头”,相反更应该在这个地方狠下功夫! 古人作文之法的“凤头、猪肚、豹尾”,比较形象地道出了文章各部分的追求目标。“猪肚、豹尾”指文章的主体和结尾部分,暂且不谈,先来谈谈“凤头”。 “凤头”,指开头应该不同凡响,有吸引力,能有引人入胜的效果。一般要具有“新”、“奇”、“短”、“趣”的特点。但考生们往往在开头上存在这样几种不足:

1、不必要的释题,多此一举;

2、故弄玄虚,转弯抹角,入题太慢;

3、照抄原材料或引用复述不简练,中心话题“千呼万唤不出来”。因此在高考应试时一定要避免这几种弊病。

开头的方法很多,大多的作文辅导材料都有介绍,考前应该多参考,多学习,多体悟。接触见识得多了,就可以灵活把握,随机而用。下面归纳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1、讲故事,引人入胜。如:

“早上一进教室,便觉察到了一股不太对劲的气氛。平是安静的屋里充斥着细小的议论声。每个人的头都埋得低低的,不安分的眼睛却并未盯着课本,而时不时地互相交换着什么意见。古老师面色凝重地站在讲台上,……”(《遗忘的角落》) 文章一下子进入故事,怎能不引起阅读的兴趣呢?

2、引名句,起点高远。如: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元好问的确好问,也很会问。他这一问可谓一问问千古。多少年来,有多少人在这个问题上徘徊,又有多少人在付出代价后作出了人生最终的答案。但各家之言却如每个人的脸一样,各不相同。(”《问世间情为何物》)

引用后紧接着精彩的导入,不能不使你继续往下读。

3、作排比,造势磅礴。如:

“这个世界的人孤独得不得了,许多人蓄意保持距离,却希望别人先行靠近;许多人预估是否能够收获,再酌量付出;许多人渴望被人理解,却又将沟通束之高阁;许多人想要被爱却又不肯主动去爱,仿佛爱已经成为不合时代的事……”(《沟通》) 排比的使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一下子让人感受到了你不俗的文字功底。

4、巧设问,发人深思。如:

“信念是什么?信念是夸父奔跑时天边的太阳,是雨夜归家路上的那盏忽明忽暗的灯光,是天文学家望远镜中的一颗小星……也许在一些人的眼中它是那么的遥远和微不足道,但于你我而言,它却可以是你我一生的追寻。(”《信念——人生的罗盘》) 用设问的形式,勾人深思,引人遐想。

5、趣回环,别开生面。如:

“曲曲小巷,小巷曲曲。老家便在那迂回的深巷中。……”(《破屋—老家》) 使用回环的修辞手法,别开生面,怎不令人耳目一新。 当然“文无定法”,“开头”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只要根据文章的实际需要,以最能发挥出个人才能,显示出个人才华,最能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和兴趣为出发点,随文而悟,灵活运用即可。但考前应当多接触,多借鉴,多体味,多练习,否则纸上谈兵,难以实战。

四、找准恰当地方,设置奇峰亮点

一篇被人称道的诗文,并非字字玑珠、句句精华,它们之所以有阅读意义和文学价值是因为它们都有自己的“亮点”所在,是因为诗文中偶尔有几颗“珍珠”在闪耀。很难想象,如果没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宋祁的《 玉楼春 》一词会流传千古。 所以你的高考作文必须避免平庸平淡,应该用设置“亮点”的办法,使文章偶有“奇峰”突现。这样才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力,使其阅到此处不禁心头为之一震,甚而击节赞赏。有这样的效果,何愁不得高分? 以下几点同学们不妨试试:

1、旁征博引,展露才华。

你如果平时注意了课外阅读,知识丰富一些,就可以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地旁征博引。如典故逸事、中外掌故、名人名言等。一者可以丰富文章内容,二来可以显示出你不同与众的才华。但这些材料应该是新鲜的而不是陈旧的。如果是平时所不太为人知晓的,效果会更佳;更能显示出你知识面的宽广。所以考前要特别注意材料的搜集和储备。

2、注重细节,以情感人。

文贵有情,有情方能感染人。在构思谋篇时,就要注意选择最能打动人心的题材;在叙事时,特别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刻画。在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细加琢磨,力求写得细腻传神,有感染力量。各位可以从朱自清的《背影》中对于父亲的描写受到启发。倘若文中的细节能拨动阅卷老师的心弦,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3、凡人哲语,画龙点睛。

名人说出的话并非句句名言,凡人也未必说不出富有哲理意味或意义深刻的语言来。这样的语言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维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够引起阅读者的注意,耐人咀嚼回味,进而引起思想上的共鸣。这应该是同学们可以考虑和设置的一个“亮点”。大家在应试作文中除了直接引用名人名言外,也应该从自己所掌握的名人哲语中受到启发,根据提供的话题范围,化用或构思出一句或几句自己的凡人哲语来。或把它置于篇首作为题记,或在文中关键处作为凝练精辟的议论。这样,无疑可以起到画龙点睛,辉映全篇的作用,其效果就不言自明了。

五、保持头脑清醒,结尾不落俗套

托尔斯泰说:“好的结尾,就是当读者把作品读完之后,愿把它的第一页翻开来重新再读一遍。”明代许榛在《四溟诗话》中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这里他们都谈出了好的结尾的标准。同学们可不要放过这最后显示才华的机会,让文章的结尾显示出你不凡写作的功底。

要想结好尾,必须避开以下之忌:一忌冗长罗嗦,二忌空喊口号,三忌豪言壮语,四忌表示决心,五忌平淡无力,六忌画蛇添足。

好的结尾如干果,耐人咀嚼;如醇酒,令人回味;如妙曲,余音不绝;如撞钟,引人警醒。要达到这些效果,以下方法应该有效:

1、含蓄蕴藉,启人心智;

2、首尾呼应,整合一体;

3、吟诗作结,涵义隽永;

4、提疑质问,发人深思。

六、书写认真准确,文面整洁美观

书写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功,它最直观地展示你的语文功底。高考作文的书写,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定能博得阅卷老师的好感。如果书写极不认真,字迹潦草,且错别字连篇,怎能让人相信此文会是一片好作文呢?你的字不一定漂亮,但一定要工整,并尽量准确。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得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写完后一定要自己默读一遍,检查是否有遗漏或是多余的文字,并重点检查是否有错别字。

不一定人人都漂亮,但可以人人都整洁、大方、得体。文章也是一样,讲究文面是非常关键的。书写题目是有讲究的,要将题目写在一行的中间位置,最好在题目的上下各空一行,给人以天地宽阔的舒适感觉。每行末尾或开头的标点符号,也得非常注意,必须严格按要求书写,不要在一行的开头出现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等点号,也不要在一行的末尾出现前双引号、前书名号、前括号等,更不要把省略号、破折号等分开写之。

文面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同学们得加倍重视,试想,你会喜欢一个蓬头垢面的朋友吗?

另外,写作之前一定要看清作文要求,审清作文题目,根据要求作文是成功的前提,不要在脑中形成一种定势思维,要养成认真读题的习惯。

高考在即,同学们不妨按我上面说的这些去做点准备,我想对各位一定会有帮助的。

第三篇:三斧定乾坤——高考作文临场策略

考场作文有秘诀吗?有。

但其实也并不神秘,三斧就能定乾坤:素材联想,立意锁定,思路梳理。 然后胸有成竹地下笔成文,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素材联想

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拿到题目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素材联想。所谓素材联想,就是联想与题目所给的话题或题目所给的材料相近、相反或相关的素材,为写作准备原料,开掘情感,引发思考。

1、相近联想。指同类事物间的同质同构的联想。如由青年工人韩志雄利用工余的“少睡一会儿,少玩一会儿,少聊一会儿”的“三少”时间钻研技术,终成技术革新能手,联想到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这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忱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这都是惜时如金的同质同构的联想。这种联想一般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古到今等等。

又譬如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三则引言关于作者国籍弄错的乌龙事件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个话题还是很有价值的。

看到这几则引言,我们应该会联想到一些相类的素材。

譬如泰戈尔的诗句:“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里重新获得他的童年。”“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讯息:神还没有对人失望灰心。”叔本华的名句:“每个小孩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天才,而每个天才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孩子。„„事实上,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就是因为他把儿童期所特有的、占据优势的感觉系统和认知活动,以某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持久不断地保持终生。” 美国波兹曼的作品《童年的消逝》,杰克逊的歌曲《童年》,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绿山墙的安妮》等等。

2、相似联想。指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现象,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高考作文考题,很多都可以用这种联想去构思。如浙江一考生就由“童年”“童心”这一话题联想到了现代儿童的过分早熟如同“瓜未熟蒂已落”:

当金黄色的落叶铺满无垠的大地时,收获的季节便到来了。盼望了春夏,盼望了风吹雨打,盼来了成熟,盼来了瓜熟蒂落的一刹那。

每个人的孩童时期总是如一张白色素描纸那般纯洁。成长便意味着用五颜六色的笔在上头画下属于自己的轨迹,独一无二的历程……

社会时常被比喻成一个大染缸,倘若没有自身成熟的过程和完善的心智,被丢进染缸之后就失去了自我,只剩下纷繁的人间百态。有很多成年人在抱怨,在愤怒。他们谴责上天的不公,批评身处的环境。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心灵硬化得太快了,在少男少女时代便失去了纯真。尽管有许许多多客观因素,但我们必须承认,一个充满成年人思维的社会,一个只与利益有关的圈子将严重危及生存和发展。

随着周围越来越多的同伴被剥夺或放弃孩提的纯真,提早被社会形态所固化,很多刚满18岁或即将成年的少男少女都有迷惘和顾虑。我们尚未作好准备,便被推向了社会的前台。一切的喧嚣都催促着每个人的成长。代表童年的素描纸,正被染缸中的油漆所淹没。

瓜未熟,蒂已落。

这样的联想类比,把抽象的概念阐释得形象生动,使文章富有趣味性和说服力。

3、相反联想。由事物间具有的相反的特点而引起的联想,也叫对比联想或逆向联想,二者往往是一正一反,鲜明对比,取舍分明。

譬如还是这个“童年”“童心”的话题,有学生就联想到了一个反面的素材: 迈克尔·杰克逊那震惊全球的娈童案,纠缠几年后的真相却让人大跌眼镜。“孩子,你为什么说谎?”我想这是他最想知道的。2009年,迈克尔去世后,那位男孩的父亲因深深的自责和舆论压力选择了自杀,毕竟是他为了赔偿金而教唆儿子控诉迈克尔,他达到了目的,也永远失去了自由。很惊讶,那位男孩竟能如此从容地向法官诉说那些无中生有,将整个案件演绎得煞有介事。相比之下,那个年纪的我却将说谎视为禁区,是想都不敢想的。最荒谬的是,眼眸中满是无辜的迈克尔似乎才是真正的孩子。

迈克尔说,这颗星球已经病了。是的,还是重病。若病态的花朵不间断地散播着畸形的种子,该如何发展?若新生在蓓蕾中已腐败,要怎样盛开?莎士比亚说过:“因为容忍祸根乱源而不加纠正,危险已是无可避免的。”正如教育,在扎根时懈怠了,祸患在所难免——没错,那位小男孩后来走上了吸毒的不归路。

这种反面素材的列举,比正面说理更为震撼人心。

4、相关联想。从已知的观点或现象,联想到另一观点或现象,二者之间有表里关系(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或者二者背后有着相同的本质和根源。在这种联想中,思维流向一层一层向纵深发展下去,最终探触到问题的核心和事物的本质。

譬如2013年宁夏高考作文题: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知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就有学生联想到复旦大学发生的一桩高材生投毒的案件,联想到美国的种族歧视,并且更深入地联想到背后本质的原因:“不懂得尊重”。并以国学大师季羡林为例加以阐释:

“学会尊重,尊重他人是我们应有的人生姿态。国学大师季羡林给予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在一次白岩松对他的采访中,白岩松正准备拿名片,季老便起身,弯腰等候。在白岩松一行人离开时,季老更是亲自送到门口,在门前伫立目送他们远去。国学大师以身作则,教我们学会尊重,因为学会了尊重,我们才能进一步得到内心的升华。而尊重,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礼仪的重中之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待人,接物,都需要尊重,只有学会了尊重,才能学会做人。”

最后告诫人们:

“如果没有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变得危急,这会让人们感到恐慌。如果没有尊重,争吵等一切不和谐的问题都会接踵而至,社会、国家也将变得动荡不安。可见,学会尊重是我们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训练自己在写作中的联想力,一要注意扩大自己的表象积累,使联想具有大量的素材;二要学习联想的知识,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联想因素,让自己懂得联想的本质、种类和特性,提高自己展开联想的自觉性;三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咏物抒情、托物言志、寓理于事的联想定向训练,以期熟能生巧。

立意锁定

1、提取

认真阅读材料,从题目所给材料中提取关键词,力求正中靶心。材料反复出现的词语可能就是关键词,譬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习近平)

同样一只鞋,并不是所有的人穿了都会合脚。(古罗马绪儒斯) 鞋子合了脚还要合了意才能卖出去。(佚名)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看法?根据其中的一条或多条结合自己的思考与体验,写一篇作文。 题目所引用的三则材料,反复提到“鞋子”,所以“鞋子”肯定是关键词。还有另一个关键词:“合”(“合脚”“合意”)。所以可以确定,作文的立意要从“鞋子”的“合脚”“合意”方面去考虑。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作文题所引用的材料并没有重复出现的词语,它的表述是一种隐喻。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必须细心体味这个隐喻,通过对喻体的理解与分析,提取出其本体。这个本体,就是关键词。

譬如2013年福建的高考作文题:

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这首诗就是一个隐喻。其实这道作文题几乎可以算是2010年北京卷作文题的翻版:“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就是诗人所说的“自由”地追逐理想,变成流星在天宇飘行;脚踏实地,就是诗人所说的“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

唯一的区别就是:福建题加入了“自由”的元素。

那么,其关键词就应该是:“自由”与“现实”,或者说“飘浮”与“潜沉”。 再譬如广州市07一模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枫叶上

露珠红红地闪烁,

在荷花上

露珠有着泪滴似苍白的透明。

……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这是一首哲理诗,包含着一种隐喻。

同样是露珠,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因为它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折射不同颜色而产生了不同的形象。

参考立意:

① 相同对象(人/事/物)在不同位置(背景/环境)会有不同的形象(角色/价值) ② 不一样的环境(位置),不一样的人生。

③ 学会(多角度/全方位)观察/认识 (人或事物)。 ④ 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⑤正面立意:顺应环境。

反面立意:坚守自我;不因环境(际遇)而失去自我。 ⑥选择合适的位置(环境)让自己发挥才能。

⑦顺应环境,身处任何环境,都能焕发不同的光彩。

2、取舍

有些作文题的材料往往会牵涉多个对象,要明确哪些是主要对象,哪些是次要对象。立意时要分清主次,适当取舍。

譬如2013年陕西高考作文题: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这则材料涉及到三个人物:商人、老工匠、年轻工匠,这些人都可以成为立意的角度,但商人只是事件的起因及见证者,只有老工匠和年轻工匠才是主要人物。

至于话题对象,涉及到两个对象:经验和勇气。这两个对象之间,又有立场有取舍:抛却顾虑的勇气(或曰开拓精神)比技术上的经验(或曰知识技能)更重要。重点显然要放在“勇气”上。

又如2013年上海卷的作文题: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这里就涉及到两个对象: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更重要的事。 前者是自己主观的判断,后者是客观的判断。

这就形成了一组对比,并且是有取舍的,有立场的:不要仅仅关注自己认为重要的事,而要更多关注那些更重要的事、真正重要的事。

这个题目与上面陕西的题目不同,它必须两者都谈到,但要有明确的立场:肯定后者,倡导人们重视后者。

陕西的题重在鼓励,所以不提“经验”亦可。

上海的题重在唤醒,首先必须提醒人们看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怎样的混沌状态,然后才带领他们去寻求一个正确的判断,讨论一个正确的方向。

3、挖掘

高中生的作文要以思想和才情征服读者,所以立意时要充分挖掘,要有足够的深度。如何挖掘立意的深度呢?可以运用因果思维分析、比较思维分析、互联思维分析、临界思维分析、质疑思维分析等方法。

譬如2013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这样的题目实则是一种隐喻,充满了哲理。从日常流行中挖掘,在不经意间引出深思,看似琐碎小事,实则是重大的哲学命题。

这样的作文题,立意时就要充分挖掘,譬如湖北一考生的作文《顺时适势 方圆天地任驰骋》,就运用以下分析方法进行了深度挖掘:

因果思维分析——“灵活机变为人,随和变通理事,成就了巨人的伟绩: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的勾践,忍气吞声、以退为进的刘邦,胯下受辱、委曲求全的韩信,更有今人邓小平,如果没有他的大度隐忍,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极有可能推迟十到几十年。”

比较思维分析——“方,正直、正义的代名词,萦绕其中的往往是花环、赞誉。圆,圆滑、狡诈的同义语,如影随形的常常是鄙视、唾弃。”

质疑思维分析——“然而,任何事物均有其两面性。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世界,世界五彩纷呈。就说方吧,坚守过了头就是迂腐、愚昧,过于坚持则是固执、呆板。比如赵括、马谡的死守教条不仅使得自己身败名裂,还给国家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比干的犯颜直谏,于事无补搭进了自己的性命,反而加速了商朝的灭亡;王鼎的尸谏,同样没拽住清王朝覆灭的脚步。圆呢,变通随和,灵活机变得恰到好处就是一种睿智:大丈夫能屈能伸,屈是为了更有利的伸;识时务者为俊杰,暂时的退让是为了日后的东山再起。”“很多时候圆比方难以做到,如战争年代的轰轰烈烈赴死,不难;而头顶汉奸骂名,干着不为人知,随时有可能去死,而又死得不明不白的潜伏,则很是不易。有时候,做到圆比做到方更难——赵氏孤儿中的公杵臼一死成大义,不难;程婴的头顶骂名,几十年忍辱抚养孤儿却是无法想象。”

临界思维分析——“大是大非面前的坚贞、方正,值得歌颂、仿效、发扬。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随和、变通。因为我们大多是普通人。普通人面临的是家庭、同事与朋友,待处的是生活平常事。而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是国家。家庭和睦,‘家和福自生’;国家和谐,国家就稳固繁荣兴旺。”“当然,我们说的“圆”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在法律、正义面前,当方则方。我们说的识时务,不是汪精卫的卖国,三鹿奶粉的牟利,为了达到个人目的的变节、虚假。”

互联思维分析——“天地之大,有的人如鱼得水,来去自如;有的人则走投无路,处处碰壁。原因是有的人能方能圆,有的人只方不圆。而要做到方圆并举,就得站高看远,胸怀全局,舍小取大,甚至牺牲个人的名利。”“如果说方是屈原的坚守,海瑞的廉洁,包拯的公正,商人的诚信,规则、正义的代表,那么圆就是适应时势,随形变化,灵活机变的为了达到目的的技法与途径。诚如是,广阔的天地就能任我驰骋!”

4、创新

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大家都是以其独特的逆向思维使得作品的立意不俗,文章常新。如刘禹锡一反古人悲秋之情,写出了昂扬向上、催人奋进的名作《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堪称逆向思维的典范,为我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作文中,很多同学只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想法,文章就无法令读者耳目一新。

立意创新,常用的思维方法是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逆向思考、多向辐射、巧设比喻。 譬如山西一考生写那道“经验与勇气”的作文题,就运用了巧设比喻的方法:

“‘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老切割师说得对。有时,我们总会有太多的顾虑,手忙脚乱甚至看不清自己,就像天晴了,我们却还披着蓑衣。天已放晴,让我们脱掉身上的蓑衣,鼓起勇气,拥抱这明媚的晴天。”

接下来,用了三个段落层层推进:

脱去蓑衣,脱去名利的面罩。(素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没有因为名利而改变自己的本质。他脱去了名利的蓑衣,让人们看到他的真,他的诚。) 脱去蓑衣,脱去对自己的怀疑。(素材:林书豪,脱去对自己怀疑的蓑衣,甩掉了一切顾虑,勇敢做自己,终于刮起一股“林旋风”。) 脱去蓑衣,脱去荣誉的重负。(素材:一度因为荣获中国影帝的荣誉而在接戏时挑肥拣瘦的黄秋生,无所事事了一年之后开始反省,最终他把金像奖扔出了门外,从最小的戏份重新做起,再次获得了金鸡奖。还有居里夫人,把自己诺贝尔奖的奖杯扔给孩子玩,解决“庞加莱”猜想的格里高里拒绝哈佛的邀请等等。他们的成功都是因为抛开了荣誉的重负,脱去了那一层“蓑衣”。)

结尾继续统一于“蓑衣”的比喻,让文章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天已放晴,让我们脱去蓑衣。抛开顾虑、功名,看清自己,认识自己,相信自己,鼓起勇气迎接一个崭新的晴天!”

多么富有创新色彩的立意!多么生动而形象的说理!

思路梳理

1、议论文——引议联结

仍以上文“鞋子”“合脚”“合意”的话题为例,说说议论文最常见最简单但也最实用的一种思路:引议联结。

《鞋子的文明》(写作提纲)

◇熊芳芳

一、引:

习近平说,鞋子合不合脚穿了才知道。又有人说,鞋子合了脚还要合了意才能卖出去。看起来,似乎只要鞋子合了自己的脚,且合了自己的意,便万事大吉。

二、议:

事实上,鞋子合适不合适,有时并不完全由我们个人说了算,还要看环境容许不容许。穿鞋子是文明的标志,一个社会对不同鞋子的包容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三、联:

(一)反联:

削足适履的悲剧——用毁坏身体来适应美,是对个体生命的残害 三寸金莲的闹剧——用统一尺码来人造美,是对个体生命的侮辱 文革时期的喜剧——用单一色调来约束美,是对个体生命的否定

文革时期的时尚是穿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无论什么衣服普遍有补丁,文革时期最流行的鞋子是解放鞋。1966年“文革”开始,毛泽东穿上军装,戴上红卫兵袖章,在天安门城楼检阅了数以千万的红卫兵。受到鼓舞的女学生们把长辫子剪成短发,梳成两个小辫子(俗称“小刷子”),戴上军帽,穿上军装, 腰扎皮带,足蹬解放鞋,和男同学一个模样。

(二)正联:

改革开放让人们的精神与审美得到了解放,鞋子也便百花齐放。(举例:各种鞋子) 当下社会,五彩缤纷的鞋子成了人们幸福生活的标志,也成了人们自由精神的一面镜子。

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鞋子的世界精彩了,人类的文明也便欢腾起来了。

(三)深联: 和鞋子的文明一样渐渐变得多元的,还有我们的社会文化:

我们学会了接纳很多不同的思想。(譬如一国两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梦) 我们学会了欣赏很多不同的人。(譬如六门功课亮红灯的韩寒,譬如让儿子退出学校由自己亲自进行教育的郑渊洁,譬如草根明星大衣哥朱之文)

我们学会了为不同的活法鼓掌。(譬如“中国最著名的屠夫”北大才子陆步轩,譬如身价40亿的“土猪大王”陈生,譬如“网坛一姐”李娜的体制外胜利)

四、结:

不要仅仅要求鞋子能够容得下我们,我们也要能够容得下鞋子。

容得下不同的鞋子,并且能够容许每一个人自己作主选择鞋子的社会,才有可能走出更宽广的道路,创造更具生命活力的文明。

要强调的是,“议”是自由电子,在任何一个板块中都可以随意穿插出现。并非只能在第二步中呈现。

写完这个提纲才发现,所谓的800字,其实是多么微小的空间啊!这个简要的提纲就已经有整整800个字了!然而面对这区区800字,你还处于无法完篇的困境中吗?

多角度思考,拓展文章的容量;多方举例,加强说理的力度。800文字,有何堪忧?

2、记叙文——彩线串珠

如果要写记叙文呢,彩线串珠就是一种常见的构思技法。“彩线”即线索(一个具体的人、事、物或者一种感情),“珠”即材料(对记叙文来说,就是细节和事件)。无论是写人还是叙事,都应当有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细节和事件串连起来,让读者看见一个有灵魂的整体。运用“彩线串珠法”法,必须遵循“线固珠明,珠不离线”这一原则。文中用于连缀材料的“彩线”,应该牢固有力,足够承受所有的材料而不至断开,且要一贯到底,首尾圆合。也就是说,所有细节和事件必须围绕“彩线”展开,不能游离于“彩线”以外;线索在文中要多次出现(或表现),前后要照应。

譬如下面这篇作品:

父亲的爱

【美】艾尔玛·邦贝克

父亲不懂得怎样表达爱,使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是我妈。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妈则把我们做的错事开列清单,然后由他来责骂我们。

有一次我偷了一块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诉卖糖果的说是我偷来的,说我愿意拆箱卸货作为赔偿。但妈妈却明白我只是个孩子。

我在运动场打秋千跌断了腿,在前往医院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妈。父亲把汽车停在急诊室门口,他们叫他驶开,说那空位是留给紧急车辆停放的。父亲听了便叫嚷道:“你以为这是什么车?旅游车?”

在我生日会上,父亲总是显得有些大不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把插着蜡烛的蛋糕推过来让我吹的,是我妈。我翻阅照相册时,人们总是问我:“你爸爸是什么样子的?”天晓得!他老是忙着替别人拍照。妈和我笑容可掬地一起拍的照片,多得不可胜数。

我记得妈有一次叫他教我骑自行车。我叫他别放手,但他却说是应该放手的时候了。我摔倒之后,妈跑过来扶我,父亲却挥手叫她走开。我当时生气极了,决心给他点颜色看。于是我马上爬上自行车,而且自己骑给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好美。

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接。” 我结婚时,掉眼泪的是我妈。他只是大声擤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间。 我从小到大都听他说:“你到哪里去?什么时候回家?汽车有没有汽油?不,不准去。”父亲完全不知道怎样表达爱。除非——

会不会是他已经表达了而我却未能察觉?

文章的标题是“父亲的爱”,记叙的线索是父亲的爱的表达。作者从反面着笔,处处以母亲的爱的表达来与之对比,处处写从来没有感觉到父亲对自己的爱。这种写法跟正面着笔相比,有何种意义呢?首先是角度新颖,我们惯常的笔法是,用种种细节来表现父亲对自己的爱,以期感动读者。殊不知这种写法令读者厌烦而被动,会产生一种被勉强要去认同的感觉。而反面着笔,会让读者站在一个主动的位置上,忍不住要去点醒那个处于“混沌”中的傻小子,恨不能马上帮他条分缕析地让他理解父亲细节处流露的真情和言语中掩藏的深爱。有了读者的主动参与,作品就成功了。其次,这种反面着笔的写法,不仅表达感情更加含蓄,还能令文章主旨更加丰富。如果从正面着笔,主旨无非是赞美亲情感恩父爱,单一而老套;而从反面着笔,就不仅能够表现这一主旨,还能表现另一内涵:真爱需要用心体味,不同的人表达爱的方式有别,我们要有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同时,也表达了我多年后才渐渐懂得反省的一种深深的愧疚。线索清晰,牢固有力,前后照应,处处点题,将零散的“珍珠”串连起来,珍珠的流光溢彩照亮了父亲的内心世界,也让读者看见了作品的灵魂。

3、散文——理物相契

散文讲究意思、意义和意境,是一种把理、物、事契合为一的艺术。

以上文“鞋子”“合脚”“合意”为话题,笔者曾写过一篇散文体裁的下水文:

关于鞋子

自从人类步出蛮荒,我们就少不得要穿鞋子。

小时候赤脚在田埂上奔跑,一群小伙伴光着小脚丫在草地上玩“点点班班脚,盖被窝,被窝薄,种荞麦,荞麦开花籽弹落……”的记忆,已经很遥远了。

穿鞋子,是文明人的标志。 长大了,就该讲体面,讲文明。

于是小小的鞋子肩负人类文明的重任,在我们的生活中承担起重要的角色。

小时候见过最美的鞋是新娘子的绣花鞋。大红缎面,绣着鸳鸯荷花,一般是新娘子亲手绣制而成。村里的姑娘们,比漂亮,比温柔,比农活,更比一手好女红。闲月里纳鞋底儿,绣鞋垫儿,绣枕套,谁家姑娘针线好,一村儿的人都知道。甚至,邻村也会有人慕名而来,向她求取纸样,学习针法。

平常,我们当然穿不得绣花鞋,我们穿黑色松紧布鞋。那是一个时代的流行色。既是为大众所接受的审美,也是适合大众的消费。

我的小姨却冒了天下之大不韪,买了一双白球鞋回来。

我那个时候并不知道除了黑色松紧布鞋我们还可以有别的选择,小姨用她的勇气告诉了我,虽然因此她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被爷爷拿着大木棒一直追打到邻村的邻村的一条小河边。

记忆中爷爷一直追在小姨身后,而我一直追在爷爷身后。

才五岁的我,不懂发生了什么,一双鞋子而已,为什么那么温和的爷爷会大动肝火。 后来听说邻居家的姑娘烫了发,结果被父亲一剪子给咔嚓了。又听说邻村的一个姑娘买了一条喇叭裤,被父亲撕成了八片,成了名副其实的“喇八裤”。

我才明白爷爷在想什么。

那个时代,是会从一双鞋子来判断你走的是一条什么路的。

人们口中的词语我虽然听不懂:修正主义路线,资本主义路线……但也能略略感觉到一些什么。

那是一种严冬刚过,春寒料峭的气候,熟悉了自然规律、懂得看云识天气的农人们,小心提防着倒春寒。

老天爷没个准儿,但农人们得靠天吃饭。

然而也就是那个时候,邓丽君的歌声以势如破竹之势席卷而来,那是我们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声音。如闻仙乐,却又分明满溢着人间柔情。那个时候的我刚上小学,最熟稔的歌曲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还有“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等等之类。邓丽君的声音让大人们阵脚大乱,姑娘小伙子们以势不可挡之势裹挟着青春如潮水般袭来。

于是,我看到了姑娘们半透明的衣衫,满头蓬松的卷发,猩红闪亮的高跟鞋。 父亲们自然是应对不暇了,也力不从心了。

我也再没见到爷爷追打小姨,只见小姨的白球鞋已经渐渐旧了,不再像先前那么白,小姨就拿白粉笔往刚洗的球鞋上涂,干了就显得白些。

之后小姨当然也买了漂亮的高跟鞋,爷爷似乎也并不过问。 那时候我便明白,鞋子合适不合适,其实不是我们的脚说了算。 当鞋子给我们的脚一个美丽舒适的空间的时候,我们也该给鞋子一个美丽舒适的空间。 文明只可能被文明所接纳,就像水融于水。 在一个特殊的时代,鞋子即使“合脚”又“合意”,却不一定“合适”。一个时代自身的文明程度,决定了它对于文明的接纳程度。当我们希望鞋子容纳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容纳鞋子。

这是我要说的“理”,通过“白球鞋”“高跟鞋”等等之类的“物”和与之相关的“事”传递出来。力求在轻描淡写中将物、事、理契合为一。

4、小说——尺水兴波

所谓“尺水兴波”,就是指在短小的篇幅里也能写得一波三折,以舞台之小却能表现天地之大。小说的语言要以一当十,情节要丰富曲折,使文章富于层次,富于变化。古人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平铺到底,让读者看了头便知尾,就很难引人了。尺水兴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好看,更是为了表现一种气象或晓谕——告诉或警示读者些什么。

譬如浙江一考生的《孩子的公园》,开篇说:“这是一个漂亮的孩子,一座漂亮的公园。孩子最喜欢这座公园,这里有长过他脚踝的软绵绵的草地,这里有抬头一望无际的天空,这里还有他喜欢的猫猫狗狗,围着他打转。于是,他一次次牵着妈妈的手,不厌其烦地看着这里的大千世界。”然后依次写这个孩子三次接受妈妈的教导:

有一次,他遇上了一只浑身雪白的吉娃娃,他松开妈妈的手,奔向那只可爱的狗,但妈妈告诉他,狗不能随便玩,搞不好会咬你,会带很可怕的病给你。

孩子回头一看,果然,那只狗正瞪大了眼睛,像怪兽一样大叫,它的叫声刺耳尖利,非常可怕。

于是孩子再也不靠近狗了。

又有一次,他遇上了一个戴着粉色发卡的可爱女孩,他松开妈妈的手,奔向迎面而来的女孩,妈妈冲过来告诉他,女孩子的手不能乱牵,你还这么小,这些事都是不允许的!

孩子回头看了一眼,果然,女孩头也不回地跑开了,她的辫子甩动着,充满了敌意。 于是孩子再也不靠近女孩子了。

再有一次,公园里传来了救命的呼喊,一个落水的女子正拼命挣扎着。男孩想冲下去救她。妈妈面色凝重地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事,叔叔们会处理,你千万别去,这不关你的事。现在是,以后也是。

这一次,孩子没有松开妈妈的手,也没有回头,他转身和妈妈下了桥,走进这座漂亮的公园。

结尾是一句不动声色却又意味深长的话:“软绵绵的草地,一望无际的天空。”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小说。

前面的两次都是铺垫,是缓缓的蓄势。到第三次的时候,小说尺水兴波,掀起高潮,量变终于导致质变:又一个孩子消逝了。不是成长,更不是成熟,而是畸变与腐朽。人类的童心渐行渐远,无可救赎,防范、封闭与自私让世界从公园变成了囚牢。

程咬金三斧定瓦岗,你也可以三斧定乾坤。 写作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考场作文,不过这么些招数。而招数,其实是救不了命的。 真正决出高下的,还是你的思想、情怀和文采。 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练好内功,才是上上策。

熊芳芳,笔名麦子,生命语文首倡者及践行者、专栏作家、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名师透视:语文教学智慧篇》收录的30位名师之一。系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全国一等奖第一名得主、《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多家中文核心期刊杂志的封面人物。曾被《教育家》杂志做人物专访深度报道《生命语文:种子的事业》。出版著作《生命语文》(朱永新题字,曹明海作序,魏智渊、王开东等题写封底评荐)、《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孙绍振作序,曹文轩、刘亮程、黄厚江、郑逸农等题写封底评荐,入选“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教师喜爱的100本书”)、《语文不过如此》(孙绍振、王尚文、潘新和、王开岭等题写封底评荐)、《高考微作文》(张丽钧、林茶居、苏小和等题写封底评荐)等。

第四篇:高考语文临场夺高分答题要诀

高考临场夺高分答题要诀(修订)

陈继英

(一)

高考不仅考能力,还考毅力和心理。 沉着冷静是关键,时间分配要合宜。 进场前后心莫慌,回忆以前辉煌史。 注意事项心中念,消除紧张靠技艺。 开考之后先莫急,看清要求再答题。 似曾相识需警惕,认真辨析要牢记。

词语成语病句看语境,观看全体压缩成小句。 主干看清再辨修饰语,歧义、逻辑、两对一, 仔细斟酌要心细。

(二)

现代文阅读很重要,整体把握莫忽视。 看清题干找依据,有了依据再动笔。 阅读文字较长又含蓄,整体理解划层次。

俯视全文划中心句,过渡、总结、议论、抒情句。 根据题干找原文,运用原文语句兼整理。 选作试题须早定主意,当机立断莫犹豫。

(三)

文言阅读先整体,再把全文故事做回忆。 结合最后一题读原文,理解内容再做题。

辨析实词虚词依句意,指代、省略要在原文找依据。 选对、选错要看清,最后一题要据文意,

张冠李戴是命题技,注意全文感情特色和语意, 评价题目看全文,注意文中关键句。 翻译要求有规则,字字落实依全文意。

不要只看本句就下笔,依据全文还要调语序, 或留或删或补或调均要看文意。

(四)

古诗鉴赏先通诗文意,以文解文据诗句。

语序调整帮理解,联系作者、背景、标题看诗意。 感情、意境和手法,几种手法先识记。

律诗分清首、颔、颈、尾联,起、承、转、合是规律。解答书写引诗句,简洁明快要到位。

(五)

压缩概括看全文,找出关键词句、要点再动笔。 分析整合来提炼,写全要点莫忘记。 图文转化看要点,平心静气有顺序。 一时难以快下笔,看看图表要素齐。

新鲜题型可能有,仔细分析要机智。

(六)

最后作文是重头戏,关键之处是审题。 分析材料、导语划出重点句, 根据整体事件含意来立意,

“引语、提示”作向导,此时用5分钟为适宜, 沉着冷静求切题,再求“层次”有深意。 深意根据内容和积累,因果分析才见实力。 构思写作书写快,人名难字暂时难记起, 放过一会就有了主意。两三个层次是佳作, 文中最好设有中心句。

行文多作假设因果来析理,多问为什么深分析。 写作之时要联想,典型新鲜看用例。

开头结尾很重要,一定要照应材料和话题,

运用修辞看文意,题目、材料关键句一定要写进作文里。

(七)

全卷做完若检查,必须把题干要求看仔细。 涂卡书写莫违规,整洁美观有人气。

(八)

个别难题肯定有,心平气和想主意,

相信自己复习扎实又细致,正常发挥肯定就“折桂”。

请阅读: 一种作文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bkjc.html 请阅读:作文教学体系的理想构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3751810100cn9g.html

以下文字,系根据网络信息改写:

高考作文高分要诀:审准题 有亮点 卷面美

备考建议:

1.做到四个意识:①文体意识。②思辨意识。③脸面意识。④材料意识。

2.找到金牌熟材料,能拿来转换化用。模拟题中的材料可以做作文材料,像贝聿铭、季羡林、任继愈、吴良镛等大家的材料,是很好的备考素材,不灵活使用着实可惜。

3.各种新材料作文题型都要训练一下考。无论何种题型,都强调开放与限制并存。 作文主题的开掘应该关注“人生、社会、发展”。

一、考前五分钟看看作文题

考前五分钟,会拿到考卷。在完成了基本的填写姓名、地区、学校等程序以后,如果答题铃声还没响,可以先看看作文题,为写文做好准备。既然要看,就要看得仔细,初步有个判断,以免紧张答题时时看不清楚题意,引起错觉,影响写作质量。

先看作文是为了有一个写作准备,但不要先写作文。因为作文太耗时间和精力。考试开始的时候是精力最好的时候,这时候要用来解决前面的基础题。等到正式准备做作文时,还需要仔细看题,确保万无一失!

二、5—6分钟审题构思很重要

花60分钟时间写作文是比较适当的,用8-10分钟构思很重要。因为,一旦写到一定字数发现思路不好,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来不及了。

高考作文审题难度并不大,你一定有话可说。花点时间,仔细研究题目,包括卷面上的所有文字提示,抓住关键字词审清题意,决不能脱离所给关键字词另起炉灶。

审清题意后,要运用自己最熟悉的成熟思路,构思基本写作框架,着重经营好自己的题目、开头、结尾与三个以上分论点,列出文章的结构提纲。不要怕花时间。

三、审准题意三要领:对象、特点与关系

高考命题肯定开放与限制并存。审准题是作文的第一要务,命题人叫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写出你对所给关键词的独特认识,才能使作文得高分。

分清作文类别。材料作文要挖掘材料中包蕴的主要意义。 注意对材料进行语言与对象分析。

把握写作重心,力求深刻。对文题中的题眼、要义或内核,必须充分展开,不能少于整篇的三分之二,否则就会被阅卷者视为游离中心或旁逸斜出。在准确的基础上,审题应追求深刻。即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这需要两种思维来强力支撑,即鞭辟入里、由表及里的纵向思维和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思维。只有熟习这两种思维,才能进行深刻的审题,进而才有底气去抢占高考作文发展的制高点。

四、标题确切精练生动而新颖

2 多数作文要求自拟题目,题目某种程度上成为作文提分的关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也是阅卷教师对文章的第一印象,阅卷教师很看重考生所拟的标题。俗话说:“秧好一半谷,题好一半文”,可见拟题的重要性。

拟题出彩要点:

题目忌宽泛、不明确、太大众化,如“论人文奥运”“价值”等。

确切:把话题关键词嵌入,表意明确,不模棱两可。如: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精练:提倡短句,动宾短语或主谓短语或对称结构。如:让爱双向流动;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拒绝平凡,绽放生命

生动:用点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新颖,有意蕴。如寻找自己的碧海蓝天

新颖:名言为题,比喻为题,设问句为题,数字为题等。

五、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作

明确高考作文文体的要求。“自选文体“的含义是:可选用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做熟悉的内容来写,但选什么就要像什么,不能模糊文体特征,不能写成“四不像”作文;“写一篇××文”的要求是只能写成指定的文体;“除××外,文体不限”的要求是不能选用被禁用的文体,但写什么要像什么。

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最有感觉的材料来写。考场文体实际是:最保险的文体是议论文,最易得高分的是议论性散文,最忌讳的是平庸记叙文。提倡写中规中矩的记叙文、议论文,写出丰厚内容与得体形式完美结合的文章,特别是要生动新鲜、原汁原味地反映当代中学生生活。可以采用书信体,但务必符合书信格式,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地点,要情真意切。一般不要写另类作文(四幕剧、病例、甲骨文等),风险很大。

议论文写作要领: 开头角度要明确,针对性要强,避免论述大而空,比如从青少年角度谈问题。如标题“少年,请关掉你的手机”

中心要突出,观点要鲜明,在题目、开头等处明确中心。如开头之尾用判断性句子明确中心“只要有爱,就可以雕琢出心中的天使”。

文章思路要清晰,或并列,或正反对照,或递进,三个分论点以上,内在联系要强,首尾要呼应。

论据要充分,古今中外,理论与事实,事例贴切(根据论点裁剪材料,只写对表达中心有用的那一面),表达简洁,概例详例结合,注重事理分析。避免大话、套话、废话满天飞,空发议论,无病呻吟,滥提口号,乱发号召,空表决心等

六、内容:精彩的构思必须用丰富的内容来支撑,丰富的内容必须紧扣中心。 要注意文章的主题不要偏离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虽然现在强调高考作文只要能够自圆其说,怎样的观点都可以,但这里必须有个度,这个度就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不要触及敏感的政治事件(如乱说教育的不是等),少政治术语,少谈宗教话题,不要单纯发牢骚,不要写早恋等敏感话题,就算批评社会现象,也要用公德意识、法律意识、忧患意识、国家意识等主流思想进行分析,显示比较宏阔的视野和思维。

写作时要根据中心展开丰富的联想。为了使文章内容充实,要围绕关键词和中心,充分而恰当地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正面写到反面;由自己写到别人;由古代写到现代;由中国写到外国;由动物写到植物;由自然界写到人类社会;由学习写到生活;由社会活动写到思想认识;由文学写到艺术;由体育写到军事;由凡人写到伟人„„但无论何种联想,都必须注意回到话题中去,扣住话题以免中途“跑题”。但写议论文不能堆砌材料,堆砌材料缺乏分析,只是表面的“丰富”,反映不了你的思考力和表达力,与议论性文章考察目的背道而驰。

特别提醒:思维一定要深入,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解决问题(怎么办)是最常规的思路。

七、材料:要注意材料的运用。 检验你的材料储备。

1.素材积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考生应该关注和留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鲜活素材:①铺叙美好的亲情和友谊;②描摹美丽的景物和感人的场面;③关注现实生活的热点;④热爱有

3 品位的文化艺术;⑤省查价值取向、道德情操;⑥历练人生观念、思想方法;⑦了解前沿科学技术的发展;⑧展望、预测美好的未来。

2.情感积淀。人间真情最具有穿透力和震撼力,考生应该蕴蓄和勃发以下“五情”“五心”:“五情”就是亲情、友情、师生情、乡土情、爱国情;“五心”就是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关心捧给别人,把爱心洒向社会,把孝心带回家中,把信心留给自己。

3.文化积淀。文化底蕴最能提升文章的思想和文化品位,考生应该抢占以下八个文化制高点:①课本名篇;②读本精华;③名人传记;④感人故事;⑤文化散文;⑥鲜活时文;⑦名言名句;⑧睿智心语。

4.理论积淀。理性阐发可以使文章染上浓烈的思辨色彩,考生至少应该有如下十个方面的“理论武器”(基本观点):①实践论;②矛盾论;③方法论;④联系的观点;⑤发展的观点;⑥一分为二的观点;⑦存在与意识的关系;⑧外因与内因的关系;⑨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⑩主流与支流的关系。

时下,高三学生阅读原版的名著和经典不太可能,但作为一种“临阵磨枪”的急救招数,阅读如下三类材料还是可以收到“补钙”之效的:第一类是手头现有的——语文课本、读本和政治课本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常识;第二类是广为订阅和零售的——《读者》(感性较强)、《青年文摘》(理性较强)等期刊;第三类是经过分类整合的——《意林故事》《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等选本。悉心品读,虽不能臻至随心驱遣的化境,但使自己的文章增添一缕灵动之气还是可能的。

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力争材料新颖独特。

写记叙文,可选取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做到“人无我有” ,要写出自己对生活独到的发现和独特的感悟。一个学生写《记住这一天》,抓住夏天肥硕的黄瓜被青藤紧紧勒住却能茁壮地生长这一现象引发思考,由物及人,由物及理,联想到人的成长过程中的许多如青藤一样的规矩、原则,作者认为,这些规矩、原则的束缚与制约,“绝非晦暗的痛苦记录,而是你光辉的青春舞步”,“善待自己,不是抛弃原则,而是恪守原则,让自己被‘青藤’紧紧缠住”;“善待自己,就要勒着‘青藤’成长,让我们制约于条条准则”。作者能从植物生长的现象中顿悟出人生的真谛,认识到人的成长与生活中的无数规矩和准则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这一天”变得意义非凡。寻常事也能写出新颖独特的视角,使文章与众不同。例如写《母爱》,如果写母亲舍不得吃苹果,省给“我”吃等,会显得“俗”;反之,如果选取母亲教诲“我”做人的道理或母亲激励“我”战胜挫折等方面的素材,则显得“新”。 《我眼中的色彩》,有一名考生避开众多热门的色彩,另辟蹊径,欣赏的角度是“独享黑暗”,确实与众不同。作者的体验与感悟也别具特色:黑色具有独特的美:厚实与质朴;黑暗中可以独享宁静、延续思考、纵情欢笑、放声痛哭、获得享受、获得力量等。

写议论文,为了做到材料新鲜,建议多使用近几年出现的新人新事,使材料比较鲜活。如十大感动人物,社会方面的吸毒、腐败、治安改革等问题,科技人员方面的盖茨、袁隆平,自然环境方面的沙尘暴,高科技方面的基因技术、数码技术,经济界的人物,尤其是要结合政治老师列举的典型事例。对一些过于“新鲜”、评卷老师可能不知道的,要适当地交代人物的身份和影响、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大体情况,以免给人捏造之感。

引用材料宜概括,不要原文照抄。一篇文章800字,其中照抄原题提供的材料200多字,评卷老师对这样的文章第一感觉是这个同学在凑字数。引材料时也不要说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材料,听到一个故事等等,因为明明是给你的材料,还要说自己看到、听到,这不是在睁着眼睛说瞎话吗?如果引述别的材料,也最好直接引述,没有特别的必要,就不必使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爷爷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这样的插入语。议论文的材料引述,还要进行适当剪裁和分析。

特别提醒:材料一定不要与观点脱离或游离,一则材料脱离就会影响作文等次。

八、结构清晰关联强

高考作文要追求视觉冲击,主要体现在结构与卷面上。

某阅卷组组长讲了实话:“高考作文,要多一点‘二锅头’,少一点‘碧螺春’!何谓‘二锅头’?它是我国北方的一种烈性酒,一口下去,两眼冒火,浑身发热。何谓‘碧螺春’?此茶需要慢慢地品味,快喝猛喝是喝不出什么滋味来的。这当然是一种比喻。用写作‘术语’来说,就是:高考作文不能像平时作文那样,必须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4 以让阅卷老师在一瞬间被它吸引,被它打动。‘犹抱琵琶’,太曲折,太含蓄,都是高考作文的大忌。”

具体而言有如下几方面:

1.必须努力写好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

一上场,就使出你的“看家本领”。切忌在第一节中大量复述或引录命题中的“材料”,切忌把第

一、二小节写得平平淡淡。充分利用首因效应,确保开篇简洁,语句通畅,绝对不能出现病句和错别字,书写不涂抹,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开篇字数不宜过多,最多五句话,并且开头末句一定要有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开篇确立的主旨,一方面要符合题目要求,另一方面必须贯穿全文,切不可前后矛盾。开头要引人,或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或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说明情况,交待背景。

2. 作文思路,务必清晰严谨。

精心设计有个性的“亮点”,精彩之笔要尽量在文章的前头展示出来。要一“亮相”便获“满堂彩”,不能搞“图穷匕见”。不要玩“深沉”,玩玄而又玄的“哲理”。应当旗帜鲜明,快人快语,尽快释放“动情力”,迅速打动阅卷老师的心灵弦索。

主要强调议论文的结构问题。 首段一定要精彩入题,提出论点。

中间部分可采用段首点题的方式,彰显文章的思路,并且有一定过渡作用,作文容易写不完的同学可以让分论点句过渡句单独成行。可以采用小标题的方式组织文章。小标题的好处还体现在段落间繁杂的过渡。小标题之间的关系要明显,小标题的表述绝对不能违背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段落以5—8个自然段为宜,不能出现少于四段的情况。一段为起,提出论点。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二段为承,承上启下用几个问句。三到5段为转,用几个小分论点加例子加分析。6到7段可为辩证段(可有点到面扩展一下前几个分论点,使论证辩证些),使议论更加全面,可为现实分析段,针对现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尾段要有力,或卒章显志,点明主旨;或画龙点睛,升华主题;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或预留空白,引发想象或思考;或抒发情感,引起共鸣。开头结尾简洁明确能呼应。

九、语言规范而优美

“表达”是作文评分的重要标尺之一。语言表达训练首先要做到用词准确,造句正确,组合得当,上下衔接,语意通畅;在此基础上再追求一点灵动的文采。

立足通畅。应试作文的表述要朴实大方,干净利索。严禁文白夹杂;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方言;严禁使用别人看不懂的词汇;尽量避免欧式的语言表述方式;在作文中不要插上几句英语或自己独创的网络语言。

追求文采。纵观近三年全国各地的满分佳作,如下八法不失为使表达出彩的妙招:(1)在朴素叙述中融进丰厚底蕴;(2)在行文谋篇中输入情感血液;(3)在形象描述中飘逸诗情画意;(4)在平实对白中闪烁哲理光华;(5)在理性思辨中高扬人文精神;(6)在开掘穿透中加大思维当量;(7)在演绎生发中彰显逻辑特质;(8)在连词缀句中尽展修辞魅力。上述妙招只要借鉴得法,即使做不到“通篇大妙”,“时有风骚”还是可望可及的。

多点句型变化,多点恰当引用。多用短句少用长句;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

常用增加文采句式提示:

1、对称句:两两相对,相同或相反,不一定字数相同(如白天-黑夜、山上-山下、春天-秋天„„)

2、假设句:通过对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结果的推测,来证明论点正确的一种分析方法。因其用假设复句构成,所以称为“假设句”。

3、“名言+阐释+例证”句式 多引用贴切名言警句,可引用流行的通俗歌曲歌词,可引用百姓口头民谣(但取向一定要积极向上),可引进部分时代新词汇,融入分析之中。

4、排比短句: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等。多用短句少用长句,使表达流畅,生动活泼。

总之,表达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要简明、连贯、得体,要准确、鲜明、生动。

十、书写认真卷面洁

整洁漂亮的卷面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直接影响考生第二卷的分数,切不可马虎大意。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给阅卷老师留下好印象,至关重要!建议考生:

1、写字正确,不写错别字、繁简字。不写繁体字、不写不规范的简化字。特别是民间流传的简化字,可以算作错别字,要扣分的。尽量写楷体字,一笔一画清清楚楚,不要写草字。

2、字体工整、匀称,占方格三分之二大小,不要写得太细长。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字体工整”是一项重要的评分细则。一般不要求写得好看,但要求书写整齐易辨认。

3、字距适当,答题行距不宜过密。

4、字迹工整、清晰,不潦草,不随意涂抹,不乱写乱画,卷面整洁.

5、平时必须有顺手的黑色中性笔,书写速度要适当。且不可随便换笔。

6、须在答题卡的规定区域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题。千万别将字写出了框外或占用了其他题目的答题空间或者将题目弄错,把A题的答案写在了B题的位置上,甚至用箭头指来指去,这些情况一定会严重影响得分。一定要在指定的区域内答题。在答题纸上落笔之前,要看清题号,不妨先打个草稿,估略一下所用空间,给多少,就用多少。字的大小要合适,太小太密容易淹没要点,太大则会影响答题要点的全面。

小处要留心。标点规范,标点占一个格子,不能顶格。题目不要忘记写,否则扣三分。看清字数的要求,达到或超过800字,一定要写够数量或稍微超过50—100字才好。不写出格字,不写连笔字。

一、立足沉稳,追求灵动。

一位高考评卷专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总而言之,它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总得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里徘徊了。”

广大考生可以也应该在规定的“场地”和“跑道”上,使自己的考场作文不仅在基础等级上如山之沉稳,而且还要在发展等级上如水之灵动。

考场作文应该多一点内蕴,少一点花哨;多一点大智慧,少一点小聪明;多一点丰厚实在,少一点哗众取宠;多一点真情实感,少一点媚俗矫情。以实功脱颖而出,凭才情独领风骚。

第五篇:高考应试作文的偏向及命题对策

贾超英

一种作文形式被应试者适应而渐渐地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写作模式,从而影响测试的效果,这是自古就有的一种现象,最典型的要算八股文。今天,这种作文应试模式形成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话题作文”打破了恢复高考以来几十年中逐渐形成的“材料作文”的“三段论”模式(被人称为新八股文),但令命题创新者始料不及的是,几年时间,一种话题作文的应试模式已经形成,它让我们觉得应试作文似乎从八股文时代走向骈俪文时代。请看两个高考满分作文的选段:

1、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2、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的日出让一代圣人为之叹服,仅是那一抹红色的悸动,仅是那一山绿色的清风,一个流芳百世的“儒”字便刻在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里,难以磨灭。

苏轼看见了赤壁,驾一叶扁舟,饮一壶美酒 ,抒一腔愁绪,悟一生真谛。只是山间清风,江上明月,东坡却从中参悟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与豪气。

李白看见了长江,于是便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几世几代人浪漫的情怀。仅那一瓢长江之水,便让“谪仙人”的酒杯里长存一轮皓月,他从中品出了大千世界的辛酸苦辣。

贝多芬看见了月光,温柔地铺满盲女充满期待的脸。他的心在颤动,他的手在飞舞,他的灵魂在如纱的月光中格外闪耀,仅是那瞬间的触动,他看见了人间的真爱,一首如月光般的曲子便从此流泻在世间每一个角落。

凡高看见了一片夏日的向日葵,氰氲着生命的气息,一种躁动,一种恍若隔世的力量在他体内跳跃。从那明丽的花瓣里,他看到了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于是挥动画笔,用色彩记录这一感悟,用感情陶醉了几世几代的后人。

诗人在山川虫鱼中寻求旷达的灵性;画匠从日出日落间品读色彩的真谛;哲人在历史画卷中参悟不变的真理;政客从古书古语中总结历史的遗训。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感受到自然的轻松与愉悦?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闻到花香的纯朴与清新?

风起风落间,你可曾领悟到时空的变幻与神秘?

我们不能否定,这两位考生的语文功底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丰富生动的语言、出色的文字组织能力和扎实的语文知识积累,这样的文章得满分无可厚非,它们的确是这类文章中的佼佼者;但值得关注的是它们代表的某些普遍性的缺失。

综观近几年话题作文的满分答卷和有关高考话题作文应试指导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话题作文模式的一些基本特点:形式上,大多为“散文”化的结构, 常用描写兼抒情议论的笔法,语言华美,多用铺排(排比句或排比段);内容上,大量引用或呈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事例、古诗文的意境或虚构的意象;风格上,文学性、抒情性较浓,思绪、情感泛化。无庸否定,几年高考话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学生的语言、文学方面的修养。但这种模式所表现出来的缺失也是鲜明的(尽管这不是命题创新者的本意):华美的文辞掩盖内容的贫乏,丰富的史料回避生动的现实,空泛的抒情、“清谈”掩盖生活体验和思考的贫乏和肤浅。这种绮丽浮华的文风,显然不利于中学培养人才,也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我们应该注意到:近几年中学作文教学的普遍情况是,高一开始就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不是踏踏实实地进行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造成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的滑坡;而高校教师则抱怨学生不会写论文。

由此,笔者想到,我们在高考作文命题中是否也需要来一次“唐宋古文运动”,即倡导贴近实际的实实在在的文风。这“实际”是学生生活、思想的实际,中学语文教材的实际,高校对人才要求的实际;这“实在”是文章内容的实在,即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有真切的生活思考,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表达能力。当然,在倡导“实在”的同时,我们决不否定语言的文采,因为语言因素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要矫正当前高考作文中出现的偏向,就要发挥高考这根“指挥棒”的作用,在命题中,我们必须采取以下一些对策:

1、命题明确规定写作体裁。尽管在文章体裁上有许多分歧,尽管有人主张应试作文要模糊文体界限,但规定文体至少有这些作用:减少那些不伦不类的所谓“散文”或“杂文”,以及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创新”文;消除写作教学中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偏于一种文体的心态,踏踏实实地根据教材的要求,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能力。这也是符合考试大纲规定的写作要求的(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实际上没有对“说明”作出单独的要求)。在这里,我们不必担心考一种文体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其实说到底,任何考试作文都是带镣铐跳舞,再说千百年的考试作文,基本上就是论说文、记叙文两大方面。

2、采用一卷大小作文。长期以来一直有人主张高考只考一篇文章,这种科举时代的考试方式一直没有被再次使用,但我们应该承认它的某些合理性,我们可以适当地强化写作的考查,一卷大小作文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这种形式在1990至1998年的全国高考中共使用了7次,不乏许多精彩的题目,应该说效果相当不错,但考虑到考生答题时间和阅卷人力有限的问题而没有继续采用,近年来这种形式再次被人们关注,如2005年的重庆高考卷。其实,答题时间和阅卷人力有限的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减少题量或用小作文代替语言表达部分的题目等方法来解决;大小作文也可以设计为一个材料而两个不同的要求,一者侧重情感体验的形象思维,一者侧重理性分析的抽象思维。这样可以弥补单篇一种文体考查的不足,可以比较全面的考查写作能力、人才素质,既比较全面地体现了“考试说明”和中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又符合高校文理科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可以引导中学语文教学重视写作基本能力的培养。

3、创设具体的命题情景。试题的内容要具体化,让考生直接参与其中,在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对生活的体验和情感品质,因为这些是人才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考查这些也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比较我们的话题作文与美国等国家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区别:我们的命题“虚”的成分多,人家的命题“实”的多。如美国2003年几所大学的一些作文题目:想像你是某两个著名人物的后代。谁是你的父母呢?他们将给什么素质传改了你?“谁是你们这一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在愚蠢的错误和聪明的失误之间总是存在着重大的不同。请说说你的一个聪明的失误,并且解释它怎么给你或他人带来益处”,“假如你得到一年的时间为别人提供自己的服务,你将选择去干什么?为什么?”(黄全愈《高考在美国》)话题作文试题由于范围过大,考生不采用或不会用“以小见大”、“由实见虚”的方法,实际的考试中出现了记叙虚化,抒情故作深沉或造作、空泛,议论思维单一平面化以及缩构等问题(当然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正需要我们设计出既有普适性又是唯一性的试题。要达到这一要求,根本的解决办法只能从内容上考虑而不是试题的形式上,因为生活是千变万化的,供命题者选择的材料是无限的,内容可以设定成唯一。当然,为了避免以往“材料作文”中不必要的审题偏差,我们可以在命题中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4、评分标准要把文章的内容放在首位,考查语言形式要和内容结合在一起。在以往的评分中有这样一种偏向,有人重形式而轻内容,他们依照分类评分标准和发展等级评分标准,常抓住一点(特别是语言表达)而给满分,对此我们要特别慎重,以免产生导向的误差。另外,命题者对每一个作文试题,要在基本的评分标准的基础上,再作出一些关于具体内容的基本的评分标准,以避免作文评分中出现在内容理解上的偏差。(2006年)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1、以既有的成就为基础,确立人生的方向,提供奋斗的策略。

2、突破生活的格线,塑造清新充实的自我。

3、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

4、评估个人目标和现状的差距。

5、准确定位职业方向。

6、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并使其增值。

7、发现新的职业机遇。

8、增强职业竞争力。

9、将个人、事业与家庭联系起来。

二、正确的心理认知

1、认清人生的价值

社会的价值并不被所有的人等同接受“人云亦云”并不等于自我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括:经济价值、权力价值、回馈价值、审美价值、理论价 值。

2、超越既有的得失每个人都很努力,但成就并不等同。后悔与抱怨对未来无济于事,自我陶醉则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

人生如运动场上的竞技,当下难以断输赢。

3、以万变应万变

任何的执着都是一种“阻滞”前途的行为想想“流水”的启示“学非所用”是真理

三、剖析自我的现状

1、个人部份健康情形:身体是否有病痛?是否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影响健康的活动?生活是否正常?有没有养生之道?自我充实:是否有专长?经常阅读和收集资料吗?是否正在培养其他技能?休闲管理:是否有固定的休闲活动?有助于身心和工作吗?是否有休闲计划?

2、事业部份

财富所得:薪资多少?有储蓄吗?有动产、有价证券吗?有不动产吗?价值多少?有外快吗?社会阶层:现在的职位是什么?还有升迁的机会吗?是否有升迁的准备呢?内外在的人际关系如何?自我实现:喜欢现在的工作吗?理由是什么?有完成人生理想的准备吗?

3、家庭部份

生活品质:居家环境如何?有没有计划换房子?家庭的布置和设备如何?有心灵或精神文化的生活吗?小孩、夫妻、父母有学习计划吗?家庭关系:夫妻和谐吗?是否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是否有共同或个别的创业计划?父母子女与父母、与公婆、与姑叔、与岳家的关系如何?是否常与家人相处、沟通、活动、旅游?家人健康:家里有小孩吗?小孩多大?健康吗?需要托人照顾吗?配偶的健康如何?家里有老人吗?有需要你照顾的家人吗?

四、人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1、友伴条件:朋友要多量化、多样化、且有能力。

2、生存条件:要有储蓄、发展基金、不动产。

3、配偶条件:个性要相投、社会态度要相同、要有共同的家庭目标。

4、行业条件:注意社会当前及未来需要的行业,注意市场占有率。

5、企业条件:要稳定,则在大中型企业;要创业,则在小企业。公司有改革计划吗?公司需要什么人才?

6、地区条件:视行业和企业而定。

7、国家(社会)条件:注意政治、法律、经济(资源、品质)、社会与文化、教育等条件,该社会的特性及潜在的市场条件。

8、世界条件:注意全球正在发展的行业,用“世界观”发展事业。

五、人生成就的三大资源

1、人脉:家族关系、姻亲关系、同事(同学)关系、社会关系。

[解决方案]沟通与自我推销

2、金脉:薪资所得、有价证券、基金、外币、定期存款、财产(动产、不动产)、信用(与为人和职位有关)。

[解决方案]储蓄、理财有方、夫妻合作、努力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条件及职位。

3、知脉:知识力、技术力、咨讯力、企划力、预测(洞察)力、敏锐力。[解决方案]做好时间管理、安排学习计划、上课、听讲座、进修、组织内轮调、多做事、反复练习、经常做笔记、做模拟计划。

上一篇:公路保洁员岗位职责下一篇:锅炉房参观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