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

2024-04-28

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共11篇)

篇1: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

作者 | 纸盆

1、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情

一个人的心情对一个人的学习状态是非常有影响作用的,有些人兴奋的时候学习起来非常的快,大脑转动也还灵敏,思维都能发散出去,很多知识就很容易就理解了,所以保持好愉悦的心情,就能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

2、梳理知识

我们学习的很多知识都蛮散乱的,所以我们更因该梳理它,让它们都构建一个知识框架,深入浅出的联系起来,而且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房间,学渣只呢个碰到的各种各样的破烂杂碎一股脑儿都放进来,而学霸则将这些知识变成家具装进去,这样学习会更简单更有条理性。

3、 记录时间

最好每天都要把自己的时间都记录下来,不管是学习还是干其他的,都记录下来,然后看看你一天之中干了什么?那些时间是有效的学习时间,哪些时间是被你浪费的时间,而哪些时间是日常生活需要的时间。这样你就能更好的根据这些时间来安排你的学习了。

篇2: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放权给学生,在学生展示后,常常会要学生来评价学习的成果,形成以生教生评价为主的格局,从而调动学生才与学习的积极性。但在实施初期,效果总是不理想。主要表现在:

1、分不清主体。只要是问题就急不可待地发言,不反思是自己的问题还是展示者的问题。

2、讲不清道理。只能会意却无法表达,意向不明让老师和同伴一头雾水。

3、辨不清是非。只发现存在的问题,找不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4、抓不住要点。只盯住问题面,当同学都展示后,不能概括地说出成败关键。

5、稳不住自我。只强调应该怎么做,说不出展示者应如何修正问题和方法。

篇3:如何让中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政治

一当下影响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因素

1. 网络对学生学习政治的消极影响

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网络。现代的学生除了学习时间外, 课余时间基本上都在上网。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网络上传播各种各样的价值观、世界观, 有些思想意识形态对中学生的思想造成了不良影响, 中学生的思想还处于发展时期, 还不成熟, 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而且其模仿力和好奇心强, 喜欢追求个性的东西, 因此, 网络上各种消极意识形态, 很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当然在思想上也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2. 教师的教学方式滞后

政治学本来就是一个理论型的学科, 一些教师除了照搬照套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外, 不能创造出新颖的教学模式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生硬的理论知识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不能让学生专心地投入到政治学习中去。政治是一门严肃的学科, 本来就需要学生具备非常正式的学习态度, 但过于严肃的课堂氛围, 容易使学生不敢打开思维, 甚至不敢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

3. 教学理念落后

很多学校都没有把政治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来教, 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政治课是副科, 不能为中考加分, 这就导致了学校和教师不重视政治教育。在进行政治教学活动时不抱认真的教学态度, 不能让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政治学习中来, 从而导致了中学政治教育的失败。

二让中学生有效学习政治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1. 转变政治教学理念

政治虽然不是作为中考科目, 但是, 政治思想将会伴随学生的整个人生, 因此, 学校和教师务必要重视政治教学活动, 转变传统的政治教学理念, 致力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培养学生独立的思想意识, 培养学生政治、法律意识。政治虽然离中学生的生活较远, 但是它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因此, 学校、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 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具备政治基本知识, 掌握好终生学习政治的基本技巧。

2. 不断更新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作为政治教师, 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来进行教育活动。当今的中学生思想成熟得较早, 知识面相对较广, 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所增强。所以, 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材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政治知识需求, 他们更愿意将新近发生的实事融入教材内容进行政治学习。现在学生更注重的是知识的应用性, 理论对他们来说不是最大的兴趣点, 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通过上网、报纸、杂志、电视等途径收集资料, 结合教材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只有根据实际生活中鲜活的事例来进行政治教学活动, 才能引起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 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而且能够将生硬的政治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的、具体的知识来传播给学生,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声、像、图等途径, 多方式、多渠道地向学生传送政治知识,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政治的乐趣。多媒体技术更是可以通过互联网, 实现即时信息资源共享, 让学生在教室里便能了解天下发生的大事, 这样就把学生与政治的距离拉近, 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接触政治。

4. 举行课外学习活动

学习政治的最主要目的是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而中学生学习政治最主要的目标是利用所学的政治知识来保护自己, 在实际生活中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作为政治教师, 除了在课内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活动外,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习活动, 例如, 参观伟人故居、举行社区服务、进行“学雷锋”活动等。政治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关于国家大事、法律法规的教育, 而且还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开展课外活动, 不仅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贡献社会的快乐, 更是一种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重要途径。

三结束语

总之, 对中学生进行政治教育, 不仅要求教师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出发, 不断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来进行教学, 丰富教学手段,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 要求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让学生从教室走出来, 到实际生活中、到社会中去体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乐趣, 引导学生向健康的人生迈进。

摘要:只有让学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 才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中学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作为政治教师, 不仅要把政治意识传达给学生, 更重要的是, 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具备政治思想和政治素质, 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根据政治事件的发生, 做出正确的判断, 有利于学生的人生发展。本文主要是讨论如何有效地让中学生学习政治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政治,政治教育,学习政治

参考文献

[1]熊川斌.政治教育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高玲玲、杨明全.新课程下的教师观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篇4: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没有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即使再完美的课程标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我们在实践课改新理念的同时,更应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关注如何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钻研教材是有效学习的基石

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把教学内容理解透彻。其次,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再次,要分析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认真仔细的钻研教材,才能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才能为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有效。

二、培养兴趣是有效学习的源泉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则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情感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在音乐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一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学生的情感,促成良好的审美心境。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的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都是美的形象,自然就会对音乐产生一种期待、期盼、渴望的情绪。因此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创设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联以及所要探究的知识密切联系的情境,增强他们参与探究活动的激情,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例1:上一年级《小蜜蜂》一课中,教师绘声绘色地导入”美丽的早晨,太阳露出了笑脸。鸟儿醒了,花儿开了,草儿笑了,森林醒来了。小蜜蜂们也出来了,看!小蜜蜂们开始辛勤的劳动了。“一下子把他们带入了歌曲中来。例2:上四年级欣赏课《水上音乐》时,针对学生理解此曲有一些难度,我并不直接出示曲目,而是以语言描述导入:”天色渐亮,东方露出鱼肚白,远处的湖面雾蔼缭绕…………“用诗般的语言创设情景来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接着,教师播放乐曲,要求学生闭目聆听,优美的旋律,加上深情的描述,一下子把他们带入了美的意境中,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对乐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欣赏后,我及时要求学生谈感受,学生们激情很高,有的同学说:”仿佛置身在湖面上,看到了诗画般的美景。“有的同学还说:”乐曲把一天的劳累都带走了,心里感到特别的舒畅。“这种由声入景、由景生情的引导,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表象,激起学生更深层理解音乐的兴趣,使音乐欣赏真正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一个效的情境创设出来了,教学活动就成功了一半,只要教师的积极努力,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的进行。

三、正确引导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学习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主探索并非是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由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少,有时不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自主探索时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例如:在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收集相关的蒙古大草原资料的作业。很多学生都收集了:有蒙古的风俗习惯,有关蒙古丰富的物产等。上课时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蒙古的感受,许多学生都说到了: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和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学生学习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热情一下就高涨,下课了,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意犹未尽……。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进行引导、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四、關注个体是有效学习的策略

“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作为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时首先应该熟悉学生,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

篇5:如何让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课堂

【内容摘要】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景,设计真实情景下的交际活动。

三、适时地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扬起自信的风帆。

【关键词】和谐的师生关系

真实情景下的交际活动

适时的评价

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全面落实。从理论上讲,学生对学习英语的情感和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才能乐学,才能积极地进行语言交际,实践证明: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交际情景,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给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松的教学氛围。(1)在课堂上,我们首先应面带微笑,亲切和蔼地与学生交流,这样的课堂师生间目光对视,无心理距离。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多表扬,让学生感到“我也能行,我也可以是很棒的。”让学生体会到尊重,理解和信任。(2)课堂上创造不同程度的说和练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在学习Unit 2 Topic 1 Pollution causes too many problems Section A 时,我让学生看图,回答:“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让基础差的学生说简单的词“clear river, beautiful flowers,bees,butterflies...”让基础好的同学说得更多、更深“I can see a beautiful place with lots of flowers and grass.The air is fresh and the water is clean...”力争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让他们的智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情景,设计真实情景下的交际活动。英语语法学习是令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理解起来就比较难,更别说让学生张口进行语言实践了,我认为创设情景进行英语语法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创设直观,形象接近生活的教学手段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容易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例如,在进行现在完成时,时态学习时,我采取了创设情景的方法进行教学,课堂效果甚佳。

1、在学习have has been to 与havehas gone to的区别时,我通过动作表情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

T:(示意,一位同学去门口)where is xiaoli?

S:然后帮助学生回答:she has gone to the door(示意该生回来)T:where have you been?

(帮助她回答)I have been to the door.通过如此反复的几个动作,学生已经能够很轻松地辨析者两个句式了,这样对于他们来说,交际自然不会有问题。

2、在理解学习现在完成时的用法及现在完成时的时间状语since+时间点,for+时间段时,我通过组织学生做动作,对话引入知识点。

T:(我示意一组学生做“玩乒乓球”的动作)Look at the watch and ask: What time is it now ? S: It’s 10:28.T: What are they doing ? S:They are playing table tennis..(过了一会儿)T: What time is it now? S: It’s 10:30.T: We can say:They have played table tennis for 2 minutes.Or They have played table tennis since 2 minutes ago.类似这样的对话再操练几组,学生自然能够正确使用for 和since了,而且学习热情较高,也不像以往“死记硬背”那样吃力了。

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各种教学手段,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所要学习的语法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心情愉悦和精力集中的情况下,认识和理解新的语法知识,把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变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二、适时地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扬起自信的风帆。古罗马教育家普罗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种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 巧妙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用语不再局限在知识认知领域内指点迷津,更多的时候是照亮和温暖学生的内心世界,减少学生的烦恼。

以前,我的课上很少运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Did you work hard? I told you many times.” “ That’s so easy.Why can’t you do it”,我发现这种责备性的语言常常造成学生的消极情绪,如紧张、害怕甚至有时感到沮丧。意识到这一点后,我在课堂上,作业上也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评语,“That’s quite ok” “Well done!”“Excellent!” “Wnderful!”。在课堂上,我经常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地表扬:“Very good.” “You did a very good job!” “Well done!What a bright

idea you have!” “Thanks for sharing it with us!” “I’m proud of you!” 对于那些表现好或者有进步的学生,有时我会拿出小礼物奖励他们,即使学生的表达不够精彩,我也尽量地运用大量的鼓励性的语言: “Try it again.You did better this time.I’m sure you will do even better next time.”等去引导、欣赏、肯定学生,让积极地评价走入学生的心灵,达到与学生心灵的对话。

我们班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差,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我把新单词书写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这样便于学生记忆。在学生领读记忆的时候,我适时地用目光鼓励那些记忆稍慢的学生,对于他们的进步轻轻地点头、竖起大拇指、鼓掌。学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学习效果相当好。很多同学英语基础较差,没有学习的兴趣,杰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我校举行的运动会中,我发现她擅长跑。于是,在上课时。我请她回答:Are you good at running ? Do you know what’s the meaning of “be good at?” 她竟然答对了,我当时很高兴,及时地表扬了她:”You are good at running.If you work hard ,you will make great progress in study,may you succeed in the future!”大家顿时鼓掌了。从此,她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可见,老师的一句赞赏是多么地有力量,使她享受了成功的愉悦,扬起了自信的风帆。

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运用恰当的评价语言,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真正让评价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全面发展!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设计真是情境下的语言交际活动,适时地评价鼓励学生,让学生有效的参与课堂,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6:如何让学生作业订正更有效

作业是对一天、一段时间学习的检测结果,错题是这段时间学习的漏洞所在,及时订正,及时反思,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好处。

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许多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一道题在平时练习时做过了,错误的同学也进行了订正,但到考试时,这些学生仍有错误。分析其中的原因有多种,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平时学生作业订正效果不佳,有些学生可能是在老师讲评时,并没有真正听懂,又碍于脸面,不愿去问老师和同学,就只记住了题目的答案,因此订正时,题目做得既快又对,但一到考试就又不会了。所以我们老师不能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在改进自身教学的同时,得改善学生作业订正的方式,体现出作业订正的有效性。

作业上的漏洞,往往就是课堂听讲及课上练习的漏洞所在,怎样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练习的正确率?我也曾做过尝试,比如让学生分学习小组,由组长利用课下时间对组员进行检查,督促改错,但学生之间的这种检查时间一长,就流于形式了,效果不佳。即使回家作业中的全批全改,效果同样不十分理想,不仅教师作业批改时间比较浪费,学生收益也没有最大化。所以一定要采取些更有效的措施。在进行了相关学习和亲身实践之后,自己归纳出一些方法。

一、针对课堂随堂练习的处理。

针对课堂中的随堂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及时的改正,在教学和联系中要留给学生改正作业的时间和机会。因为在课堂上的随堂练习往往是在新授课之后的紧跟练习比较多,这时候学生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牢固的掌握,学生作业中存在这样那样的差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当学生做错的时候,一定要留时间让他订正,以加强正确结果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正刺激,让学生体会和发现自己的错误,能及时改正。

对于学生存在的较大面积的错误则要进行,集体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一理解题思路,顺一顺因果关系。

二、针对一般学生独立完成的课堂、课后作业。

此处所指的学生作业是指如:配套的《数学作业本》、《数学同步练习》等课后巩固性作业。我采用的方法是:开展学生自我反思式的作业订正。具体做法是:

1、让学生划出做错的地方。这样的要求一般学生都能做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的问题所在,只有找到问题才会对问题有重要的认识。这点在我们的科技中是常用的。比如:火箭发射前发现有故障,技术人员会花非常长的时间把火箭一点点拆开,一点点寻找问题的所在。这样的过程往往要经历很长时间,但是每次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对于这项技术来说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进步。学生的作业同样也是如此,只有自己明白错在哪才有办法对问题进行整改。

2、让学生找出做错的直接原因。

出现这种现象要么说明该生没有认真面对错误,敷衍了事;要么是该生真的不明其理,拿粗心来应对。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时候,要求学生结合图意填写比例,有一个学生只写了一个3:4 这一点也要教会学生。能找到错误、能发现问题,不会改、不会弥补这还是不行的。针对问题、针对错误的原因,应在学习方法上如何去补救,学生通常不清楚。有的时候学生会改正题目,但是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目他还是会发生错误,这就说明上一次的改正对于学生来说意义并不大,或者说只是做了一次量的练习,而没有质的突破。所以指出应如何弥补非常重要。

这是订正工作中的一个难点。只有做好了,学生才可能具备自我纠正的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的做法有时候常是“我要认真听课”“下次我要仔细计算”之类的回答,我觉得这样也行。遇到这样的回答,我常常是说:“你看这就是重要的,上到这你更要仔细听,才能会做。”时间长了学生就开始会听课了。

《如何促使学生及时有效订正作业》——汇报

今天周五,我们集体研讨,内容为一年级教研组和四年级教研组的小课题汇报展示活动,作为四年级组备课组长,我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了,汇报内容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批改学生作业是教师们最经常性的工作,我们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让学生订正作业中的错误,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是我们教师批改作业的根本目的。可目前我们学生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辛辛苦苦批好的作业发给学生,有些学生只看了一下分数或等第后,对作业的错误不屑一顾,下次交作业时,原有的错误又“完璧归赵”,令我们教师心灰意冷。

及时订正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指当天订正当天清。第二层指及时有效地订正,区别于那种“为了订正而订正”、“不及时订正”、“反复订正”的现象。

二、课题的目标内容:

通过对学生作业订正习惯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及时有效订正作业的必要性分析:及时订正作业是学习效果反馈的重要途径,也是预防和矫治学生“学习误差”的必要手段,它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对强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作业订正实施的策略:

1、合理布置作业:适量性,忌“多”,要精,让学生在有限数位时间内,主要进行学习方法的探索和知识的系统归类

2、认真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准确批改。

3、及时引导作业订正:首先引导学生以“认真的态度”对待订正,逐渐树立起“订正比作业更重”的思想。教师可以把订正也视为一项“作业”。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减压,明白作业做错是正常的。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明确订正的作用,使学生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多关注错误背后的原因。

4、一对一帮扶,对于一部分后进生在订正作业时可能遇到困难。可以采取与一部分优秀学生结对,一帮一完成。

5、要求学生做到当天作业当天订正,小组长(优秀学生)认真检查,及时督促。

6、二次批改:能及时、重点纠正学生在订正作业中的二次错误,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二次讲解。

(三)订正作业的要求:

1、重新审题:别急于订正,如果计算题,先看一下题目是否抄错。如果是解决问题,重新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不同类型的题目:

(1)判断题、选择题:订正时要写出理由。

(2)计算题:要先找到自己错在那里?

(3)解答题:有时可以让学生写出或说出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

四、几点思考:

1、关于作业订正的批改,我采用是小组长检查,进行二次批改。

篇7: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

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情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

襄阳市高新区邓城小学秦玺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新课程标准》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形成语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等方式,掌握语言的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交流与合作发展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篇8:如何让学生有效的学习

一、语文教师要重视关心每一位特殊儿童

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是特别敏感的,都是比普通人更加在乎细节上的东西。所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给特殊儿童传授知识之前,首先要把感情基础打好。教师,对于学生来说,是仅次于父母的人,有的甚至高于父母,也是陪伴学生时间最长的人。我认为,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在学习上帮助他们,在生活中也要尽可能地去亲近他们,去照顾他们,去爱护他们,去温暖他们。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要多关注特殊儿童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以及在各个时段的真实信息和发展水平,还要在思想上多对他们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和矫正他们的思想。

1. 孤独感和自卑感。

这是几乎每一位特殊儿童都会有的,因为无论是聋哑儿童,还是智障儿童,在他们的心里,都明白自己的缺陷,就会产生一种不能融入人群无法融入社会的孤独感和自卑感,因而会使他们内心特别敏感,情感特别丰富,自尊心特别强。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的调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与特殊儿童沟通,要充分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或者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语文教师不要摆高高在上的教师架子,要试着去他们做朋友,试着走进他们的心里,多关心他们。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他们,去陪伴他们,使他们充分的体会重视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教师要尊重他们。

2. 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是非常内向的,甚至有些会出现自闭的现象。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多和他们谈心之外,要多带领他们去人多的地方,并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尝试着与人沟通。语文教师还可以带领他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感受一下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学会感恩生命。

二、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

无论是普通人群还是特殊人群,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兴趣是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动力的,是可以推动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的。所以,语文教师在给特殊儿童传授语文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环节重视起来。关于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 现在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日益的发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是越广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教具。特殊儿童的思维都是很简单的,太复杂的知识一般都很难理解,对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教学中遇到的难理解的重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转化为一个一个鲜活的、简单的、直观的形象,这样就把许多问题都简单化了,也能在教学中给学生带来新鲜感,使学生很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如果学习轻松,学生就会愿意去接触,愿意去学。这也是激发特殊儿童学习语文这一学科的兴趣的一个方法之一。

2. 大多数的特殊儿童都会因为自身的缺陷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对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语文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与他们互动,多设置一些问题,让他们上课时多回答问题。无论回答对于错,语文教师都不能去批评,而要多表扬和鼓励他们。慢慢地,他们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并且,这种小小的成就感会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更加自信。如果特殊儿童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能够得到表扬和激励,并总是能收获一点自信,那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爱上语文课的。这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要大力发展特殊儿童的阅读

阅读是特殊儿童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开启特殊儿童知识宝库的大门。在小学这个时期,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是儿童学习知识的最重要的时期,也是培养儿童各种能力的最基础时期,这都需要儿童获取足够的知识。而阅读是儿童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阅读不仅能丰富儿童的知识,提高儿童的理解能力,还可以使儿童懂得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儿童的写作能力,使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等等。为了让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也要多了解他们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学习能力。

篇9:如何让学生轻松有效地学习

当前,在乡级公开课课堂上,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得拘谨严肃,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相去甚远。对此,笔者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认为原因有三:

一是教师备课工夫下得不深。现如今农村教师上课,大多沿用市场上的《星级教案》或《鼎尖教案》,这些市场上流行的教案,有些观念或引用的知识已经过时,根本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些教案设计得极其简单,没有具体指明采用何种引导方法、何种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即使提到,也是存留很大的空白,需要教师去思考、补充,更何况课堂效果还有地域环境、学生素质等实际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上出一堂生动活泼让学生身心愉悦的课,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而不是盲目使用这样的教案。

二是教师在课堂上放不开自己。也许是心理的问题,有那么多的教师在听课,执教教师的拘谨害怕,会使学生受到感染,主要表现为:表情上,教师面红耳赤,可能是发现自己忘了备课思路,或用错了话等,这种状况无形中传染给学生,让学生感到心神不定。动作上,教师觉得自己做不好不敢来第二次,匆忙收场了事,这不仅加剧学生的紧张心理,而且影响到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热情。

三是教学评价简单乏力。在农村课堂上,经常听到的评价是“读得真好”“回答真好”“大家表扬他”“他给我们开了个好头”等缺乏动感与想象的语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对此,笔者认为要营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要深而透的解读文本。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因为要使学生有感悟,教师首先要有感悟;要使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能体验;要使学生受感动,教师首先要受感动。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只有对文本有深而透的理解,教师才会胸有成竹,有信心去实施教学,才能思考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才能在知识与技能或过程与方法等某个知识点上找到最佳的突破口。

其次,教师要懂得充实自己,才能放开自己。“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积累教育教学的思想或理论,让自己有宽广的知识。理论往往支配着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教师要向书本学习,尤其要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精彩案例的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也不妨涉猎其他书籍,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的知识。

再次,善于安慰出错的学生,这是自觉维护学生自尊的表现。出错的学生只有在自尊得到维护与扶持下,才能保持乐于学习的态度。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认可,有利于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当他们有了表达自己意见和思想的机会并得到教师尊重和理解的时候,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才会慢慢地提高。

最后,评价要多样而富有活力。评价是一门艺术,教师要让课堂更加精彩,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就必须讲究艺术。如果学生读得好,可以让学生先来参评,说出好的地方,然后教师评。如果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也要尽可能找出积极因素,如“敢于积极发表意见,非常勇敢。但考虑问题的思路错了,要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功!”有些学生平时极少发言,偶尔举手发言,又可能出错,教师评价更要着重鼓励其主动发言的行为,不要在发言质量上有太高的要求。只有在这样的评价氛围中,学生才少一点严肃,少一点拘束,多一点轻松与和谐。

篇10:如何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

---------英语教学中 “扶”和“放”的尝试

英语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工具,培养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开放型竞争型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已成为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为从事语言学科教学的英语教师 ,更应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认识,要积极利用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机会,在“扶持”和“放手”上多研究,多探索。抛弃那种死啃教材、坚守阵地的做法。

近几年来,笔者试图从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入手,在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上作了一点尝试,即“扶持”和“放手”,让学生走上学习的舞台,自己也当一回老师。实践证明,这种做法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 学生的自主性为主,教师的指导性为辅的原则

主体参与型的课堂应是培养、检查学生的自学能力,展示学生学习成果的舞台。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参与而学习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控制课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能力的机会,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反映的问题给予指导。

关于学生的自主性,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活动处处长陈刚在《关于开设活动课的辅导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学生的自主性表现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选择和参加活动,在活动中自我设计、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需要”要求学生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居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这样,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如何体现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呢?我们认为教师的指导作用应该贯穿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方案的设计、教学计划的执行和教学方向的掌握等都要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实现。

二、灵活性与创造性、交际性、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

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活化教材,将教材内容活化于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具体来说,就是要将文字活化为话语,使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相结合;把教学活化为交际,使语言技能转化为交际能力。例如,教材中出现了不少打电话的内容,教师在介绍这些对话时,应在模拟的情景中通过表演把打/接电话的模式和习惯用语活生生地教给学生,学生便可在交际表演的过程中学会这些形式。如果照本宣科,你念我跟,从文字到文字,就难以体现语言的功能,就无法将语言技能发展成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 师生、生生双向交流的原则

英语教学是一种动态活动,教学过程是交际活动的过程。课堂交际活动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师生、生生双向交流能力。为此,教师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改革值日报告,可让值日生随机指定一位学生进行对话或表演,以锻炼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此外,在口语活动中,教师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原则,不纠缠小错,只要不影响表达意念或引起误解,就及时给予鼓励,并发挥诱导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发现和纠正错误,尽量消除学生说英语的畏惧心理,培养他们想听、敢说的习惯,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

这种做法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大力提倡教学改革的今天显然不合时宜,更不能适应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连思维活动都受控制,一切以老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了一句空话。而由学生自己上课,既消除了教者与听者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方多向交流,又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教学双方都是学生,就自然多了一份亲近和默契,双方无拘无束,密切配合,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

二、培养学生参与竞争、共同合作意识和刻苦钻研精神

现代的中学生,独立自主意识较强,又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们大都争强好胜,富于冒险。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参与“上课”竞争。可以让他们自己选择课题,先举行“说课”竞争,即让参与者叙述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方法等,然后由全班评议,推荐出执教者,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

执教者为了上好课,势必作一番精心的准备,如广泛搜集材料、深入钻研教材、多方听取意见、选择教学方法等。他们会通过自己刻苦钻研,自觉吃透教材,甚至不放过一些细枝末节。上课前和上课时,教学双方都会通力合作,备好课,上好课,听好课,也使双方对教学内容高度重视,深入研究。

三、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精神

受年龄、心理因素和环境制约,初中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如小学生,课堂气氛一般“活”不起来。由学生自己上课,这一新颖的形式会引起学生极大兴趣,即便教者“照本宣科”,也会给听着许多新鲜感,这种新鲜感便会使听者较长时间保持有意注意。他们会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判断,一旦发现问题便立即作出反应,不象原来对老师那么迷信,他们会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大胆质疑问难。虽然这样常常会使教者措手不及而处于尴尬的境地,但整堂课却会气氛热烈、高潮迭起。这时,作为“总裁判”的

[1] [2] 下一页

老师再释疑,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就常常在课堂上见到教学双方各执己见、唇枪舌剑而引发全班热烈讨论的场面。这样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精神 。

四、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及表演等能力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读写,轻听说。近来这种状况有所改观,有的教材上还专门设计了听说训练,但在课堂教学中,这些材料在内容上与学生心理需求由一定距离,况且听说都得有一定的情境。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这样才真正达到训练目的。让学生上课,无论教者还是听者,都有了一个特定的情境――课堂,交流的需要非得他们相互听和说不可。对学生来说,这种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次极好的听说训练。

五、有利于指导教师以后教学,做到教学相长

由于学生听课很多,通过比较鉴别,他们已经能够对一堂课乃至一种教法的优劣做出粗浅的判断。在他们执教时,便会有意无意地借鉴和模仿那些他们自认为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或者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和方法组织教学。这些会给我们教师很大启发,从中我们不但了解到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选择标准,而且还可以借鉴和吸收学生在执教时一些先进的有益的东西,从而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做到教学相长。

当然,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老师,并非教师自己就轻松了,只做个听众而已。教师一定要全过程参与,从课文的选定、备课、资料的提供、教法指导、课堂听课、课后评议、教学建议等,都要一一过问,全面指导,如在选材内容上就要注意选择那些浅显的易学易教的篇目,或创造性地自编教材。否则,撒手不管,教者准备不足、听者不感兴趣、课堂上乱七八糟,非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严重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篇11: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常红芳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好的习惯可以克服惰性、化解困难、培养自信。差的习惯让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都和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这些学生往往也都想把学习成绩搞上去,但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很难改正,导致成绩进步缓慢或很难有什么进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受益终身。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可以养成,也可以改变,但是培养起来容易,改变起来困难。一年级学生刚刚入学,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在这期间如果能很好地加以引导和培养,就能比较容易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将直接影响这些学生今后数学学习的状况及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学习习惯上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大多只有七、八岁,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学习用具的收拾没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没有次序,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开学时在全班开展“自己准备学习用品”训炼, 要求学生根据每天的课表,开始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明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开始可以由上节课的老师下课时提醒学生准备,组织“自己整理书包、课本、文具”的比赛,经过训练,学生逐渐能独立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品,并及时根据学生的准备情况进行评价奖励。一个月以来,学生形成了课前准备这一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数学课对于他们来说一时很不习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首先是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这群只有七、八岁的孩子,他们的注意持久性较差,要他们象高年级学生那样认真地听讲40分钟很是困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合理安排,讲练问相结合,动脑动手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课、提问的良好习惯,作出积极的反应,对于参与得特别认真、积极的小朋友要及时鼓励,并建立个人红星榜,通过一次次的激励,学生认真听讲的兴趣大大增强了。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从一年级起就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课堂上,我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在独立思考、认真倾听和相互补充、共同评价中,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进行对比,学会发现优点、弥补缺点,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会慢慢养成的,在家里,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孩子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四、培养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尚未养成认真作业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如写好数字、加号、减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等,经常组织学生展开作业展览,展出写得漂亮的作业,在评分时也采用“双轨制”评分,即有正确率等级和态度等级,如果做得全对、态度又好,就可得“优优”;有的错了一点,但态度很好,则可得“良优”,这种“双轨制”评分法学生很喜欢,只要态度端正,肯定会得一个优的,特别优秀的在旁边再加在★,经过这种评分制度的实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

在教养方法上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起点要低。一年级的学生,只有六、七岁,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没受过正规的教育训练。欲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有耐心,对学生所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二、要求要细。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概念理解不够,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习惯要求不能太空洞,太笼统,要细,要实,要学生一听就懂,知道该如何做,操作性强。如要求学生上课要专心听讲,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我就编了一首儿歌“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听老师,小小手举起来,不乱说,不乱动,不乱站,这样上课真正好”。有时学生上课开小差了,做小动作了,随便讲话等,教师一说儿歌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是复习了上课听讲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三、训练要严。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如为了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要求学生上学见到老师都要打招呼。如果有人不打招呼,我绝不姑息,非得请他打过招呼才罢休。再如,为了强化学生的排队纪律,要求学生做到“静、齐、快”,每次排队时,我都从一数到十,告诉学生这就是排队的时间,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排到指定的位置,不能拖拖拉拉,而且不说话、不推人、拉人,人站正、队排直。如果有一位学生没做到,就重排,不管重排几次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虽然刚开始时花时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教育,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检查要勤。小学生持久性差,意志薄弱,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检查是督促学生长久做好一项事情的良方。因此,平时我对于提出的要求勤于检查。采用定时检查和不定时检查相结合,普查和抽查相结合。良好习惯的培养涉及的内容很多,有学习习惯的培养、有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劳动习惯的培养,有文明习惯的培养,有卫生习惯的培养等等,如果这么多的内容都由老师来检查的话是不现实的,时间也不允许。为此,平时我大胆任用小干部,并明确分工职责,每位小干部负责检查一个项目,如卫生委员负责检查每位学生的指甲以及手帕,劳动委员负责检查每天班级的值日工作和环境卫生情况,课间侦察员负责课间纪律,体育委员负责检查眼保健操,班长、副班长负责检查听到铃声响到正式上课前的纪律,学习委员负责检查课前准备等。这样采用教师查和小干部查相结合,既锻炼了小干部,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检查结果做好记录,及时通报,便于适时评价和前后对比。

五、评价要快。每个人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人们怎样的评价,一年级的学生更是如此。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在训练、检查过程中细心观察、记录典型情况。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表扬方式多样,可以是一种赞许的微笑,一次亲昵的抚摸,一句由衷的赞养,敲一个表扬章,送一颗小红星,贴一张小照片等,可以是当众表扬,也可以是单独表扬;不好的、退步的及时提醒。提醒方式也很多:可以是自身示范,可以是谈心教育,可以是榜样学习,总之要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信心。记得学生刚开始做值日时,地总扫不干净,桌椅总排不整齐。只要学生做了,我就表扬他们,毫不吝啬。即使是很不满意的地方,也用委婉的话语,希望的语言提出,保护学生对劳动的热情,在不断的激励中学生劳动越来越积极,打扫情况也越来越如意。

六、示范要多。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但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有时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而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示范的形式也很多:可以是教师自身的示范,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如要求学生每天佩戴好校徽,教师自己首先要每天佩戴好;可以是身边学生的示范,就是树立身边的榜样,如有的学生读书姿势正确,眼睛看好书本,声音响亮,我就请这些学生当小老师,当众读,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还可以是典型人物的示范、典型人物有名人、有英雄人物、有普通人、有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等,他们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便于学习,激发兴趣,常以生动形象的故事形式给学生讲解示范。

七、帮助要实。学生是一个个的个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当然习惯方面的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习惯不好的,要寻找原因多加帮助。可以通过教师的耐心教育,父母的行为指点,学生的榜样熏陶来培养,想方设法,使其上进。如我班有几位同学听课习惯差,上课自控能力差,丝毫坐不定,乱叫乱动,不但自己学不好,还影响别人。通过与其父母接触,知道促使其养成这一不良习惯的原因有二:一是幼儿园上的学前教育不正规,自由散漫惯了;二是父母宠爱,认为好动是天性,纵容他。为此,密切与其父母联系,要求在家注意培养其静心做事的习惯。为其设立一个独立安静的小房间;做功课时不允许做做玩玩说说;平时在家让其多进行下棋、画画、写字等安静的活动。同时,在校安排其坐在教室前面,尽量少受干扰;上课作业多督促,多给他们发言机会,并在座位周围安排好同学去经常督促他们;及时鼓励。通过多种方法的帮助,他们有了较大的进步,习惯较以前有所好转。

八、联系要密切。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光学校注重而家长不配合的话,那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而家长有的因为没有比较,对学生的习惯的现状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此,教师要及时地与家长联系,反映孩子在习惯培养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不足等。这样,有的放矢,双管其下地注重培养,必将比任其自由发展效果要显著得多。

上一篇:高情商读后感下一篇:运动会开幕式作文通用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