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

2022-09-02

第一篇: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

如何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也是职工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具有组织体制健全、联系职工群众广泛、熟悉基层情况、了解职工意愿的特点,在参与做好群众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新形势下各级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要提高思想境界和水平,提高本领和能力,讲究方法和措施,并做好职工群众利益的维护者,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工会做好群众工作的新路子。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属,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并针对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一、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对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将党和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与土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把热爱群众、尊重人民群众、时刻为了群众,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把人民群众看成自己的衣食父母,深怀爱民之心,真诚地与他们交朋友,认真地为他们解难题,在工作中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茶请喝、一句热心话相送”,许多看似难乎其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否则,如果对待群众冷、冲、横、硬,把为群众办实事看成是找麻烦,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这样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好群众工作的。为此,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首先要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他们真正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和深厚感情,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石。

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古人尚且知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当今的共产党人更应该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坎上,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利益。为此,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问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扰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为群众办事是多样的、具体的、长久的,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搞一阵风,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从眼前的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用自己的一生实践党的宗旨,为民谋利,为党增辉。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我们的党是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党,从而得到群众的信赖和拥戴。

三、工会要做职工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为职工群众谋利益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要积

极开展维权全合作行动。为农民工追逃欠薪、维权维稳,建立健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员队伍,根据车间、班组对劳动安全进行监督。建立健全“凡伤必探”制度,坚持对工伤职工进行探访。二是要建立健全帮抚网络体系和困难职工电子档案,开展好“生活救助、大病补助、金秋助学”三大品牌的“送温暖”活动,开展就业介绍和下岗职工、农民工技能培训活动。三是要建立健全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在建立职代会和厂务公开制度方面,要着重提高非公企业的建制率。开好职代会和实施厂务公开,落实职工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表达权。要建立工会“12351”职工维权热线,建立工会法律援助志愿队伍等,成为职工群众的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维护人,第一责任人。

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发展步伐,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需要,从而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内在的原动力。首先发展经济,这是做好群众工作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实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条件改善了,才能更好地执政安民,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安居乐业。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群众基础就越扎实,群众工作也就越好做。经济没有搞上去,一切都是空的。其次是发展民主政治。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全面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建设,不断扩大群众对政务、财务和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尊重和维护群众的民主权利。再次是发展先进文化。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开展“文明职工”、“文明科室”、“文明行业”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五、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群众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石,思想政治工作是对群众工作的捍卫,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就做得不深不透,没有群众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便失去了立场,丧失了根基。在新的形势下,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导,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或说明情况,澄清事实;或明确原则,确定措施;或纠正错误,调整政策;或诉之法律,依法处理。无论那一种情况,都要近距离地接触群众,对群众中的各种思想问题,都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工作,沟通情况,增进了解,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一要学会运用发扬民主的办法、说服教育的办法、耐心疏导的办法、依法调处的办法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力戒粗暴生硬、强加于人;二要加强直接联系群众,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疑解惑,理顺情绪,整合思想,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树立对立面,激化矛盾;三要加强党对群众组织的领导,发挥好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的桥梁纽带作用;四要维护好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构建和谐社会消除障碍,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和利益表达通道。

六、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准

群众工作的实质,说到底就是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我们的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首先政绩观要端正,要把为人民造福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为了党的事业、国家的利益、人民的福祉,而不

是为了谋取高的职位和换得个人一时的荣誉;其次取得政绩的手段和途径一定要正当。创造政绩,要靠艰苦的工作和实干精神。那种靠所谓“形象工程”得来的“政绩”,靠虚报浮夸骗来的“政绩”,都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政绩,而是地地道道的败绩。再次衡量政绩的标准一定要看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把评判权交给群众,看是否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我们理应更加密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要增强公仆观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意识,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职工群众,关心职工群众疾苦、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群众利益,真正做到发展依靠职工群众,发展成果让职工群众共享。要增强服务观念。树立为人民的事业、为党的事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把服务职工群众与实现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把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展现个人才华、体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作为重要的政绩,形成以服务职工群众为荣的风气。要增强奋斗观念。紧紧围绕“十二五”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职工群众矢志不渝、坚韧不拔、攻坚克难、艰苦奋斗。要掌握发展规律,把握发展大局,破解发展难题,要抓热点、难点、薄弱点,以身作则,靠前指挥,开拓工作新局面。

第二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与乡村干部打交道,时常听到一句话,就是“现在的群众工作不好做”,表现出一筹莫展,一脸无奈。群众工作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大局稳定,事关基层组织的巩固加强,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当前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乡村干部“官小事多,权小责大”。“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方面乡村权力在缩小,另一方面任务和责任却在不断增加,权力有限,责任无限。各种指标考核和一票否决让乡村干部倍感压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与集体的关系发生变化,靠集体生产生活的依赖程度降低,乡村基层组织缺少直接给老百姓带来实惠的平台,又没有影响老百姓生产生活的约束机制。尤其在免征农业税后,尽管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越来越大,但在涉及到集体公益事业的时候,群众的义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却相对“淡”了,上级部署的工作、下达的任务,乡村干部只好靠个人魅力和私人感情去动员群众完成。一些乡村干部由于受旧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束缚,一时转换不了角色,对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不知所措,信心和底气不足,有畏难情绪。加之个别乡村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缺少细致耐心的思想工作,对诸如特困户补助、低保补助等事关民生的事暗箱操作,不能做到公平透明,造成个别群众意见多、抵触情绪大,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干群关系,影响了乡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面对当前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应对,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党的事业成败,关系着基层战斗堡垒的强弱,也是对每一个乡村干部执政水平、执政能力的考验。我们每一个干部都要引起重视,不可听之任之。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权为民所用,权为民所系。”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是人民公务员,必须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当好人民的公仆。其次,要提高政策水平。“打铁首先要自身硬。”要积极推行阳光政务,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我们要先老百姓学习和掌握,才能运筹帷幄,争取主动。同时,要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是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破解新形势下“三农”工作难题的有效手段。结合“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乡村干部不妨在“五要五戒”上下点工夫,也许对做好群众工作是个有益探索。

要有责任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要本着对群众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是我们每一个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有热心。热心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动力。作为一线基层干部要对事关民生的事,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要放在心上,对群众愿望要上心,对群众生活要关心,对群众疾苦要动心,决不能冷眼观之,冷漠处之,多一点真情就会少一些矛盾。要有耐心。对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要细心听取,耐心解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能敷衍塞责,尤其不能对群众动粗,杜绝“通不通,3分钟;再不通,龙卷风”。要有平常心。要换位思考,要站到老百姓的角度去考虑老百姓关注的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要与群众打成一片,

不能用有色眼睛看待群众,特别是对待来访群众,要以一颗平常心待人处事,要有亲和力,要以处朋友、交心的方式来对待群众。要有诚心。“有诚则灵”,一方面要多为老百姓办些惠及民生的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我们是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对群众承诺的事要认真落实。另一方面,还要诚心对待群众的批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要戒浮。干工作不能浮在表面上,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是要不得的,要沉下去,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唯有此才能掌握情况,了解问题,解决问题。要戒躁。做农村工作急不得、躁不得,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农民朋友,要心平气和、理性地面对群众,多讲道理、多沟通。在处理问题时,要依法依据,合情、合理、合法。要戒贪。要清正廉洁,勤政廉政,切不可为政不廉,为了蝇头小利,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败坏党风党纪,影响干群关系。要戒蛮。不了解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不充分听取民生民意,盲目决策,只能事如愿违,劳民伤财。不可粗暴蛮干,要依法行政,注重程序,务求实效。要戒虚。崇尚实干,多些做功,少些唱功;多些务实,少些务虚。唯有一心扑在党的事业上,一心贴在老百姓的心坎上,把老百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老百姓谋发展的创造性迸发出来,我们的工作才能无往不胜,我们的事业就能如马克思所言“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机关工作要重心下移,基层干部要坚守一线,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基层特别是经济落后、问题较多的地方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帮助解决困难。”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并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取得一切胜利的力量源泉和基本保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更加注重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一、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物质利益等逐渐多样化,群众思想问题日益增多,各种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解决不好,就会越积越多,就会影响人民的根本利益,影响大局的稳定。

为此,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理顺新思路,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群众工作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上下功夫,带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实感做好群众工作。一是要解决想不想干好的问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一切伟大事业的成功,所有奇迹的创造,都必须有伟大的精神支撑。为此,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更加自觉在基层工作中、在与群众的接触中,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要扎下根来,踏踏实实沉下心来,为群众做事,为群众谋利益,要与群众心贴心,做到办事公道,是非分明。二是要解决能不能干好的问题。要有满腔激情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要时刻把党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望挂在心上,时刻不忘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实处,不断提高执政意识、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时刻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在心,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要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铸就乐于奉献的崇高品格,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三是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群众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我们上下协调,多方奔走,既要有准确的语方表达能力、还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和协调处理能力。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看起来虽小,能否落到实处,是检验我们工作责任心和抓落实能力的标尺。为此,我们一定要增强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努力提高能力和水平

《尚书·费誓》说:“石砺刀锋刃。”只有历经磨砺,刀锋才能锐利,也只有历经磨砺才能砥砺品格,锻造意志。一是要有真心。我们要始终做到真心为群众服务,就要把他们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切实关心他们的疾苦,做到认认真真办小事,千方百计解难事,一丝不苟办好具体事,千方百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

众之所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建立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稳定。二是要有爱心。爱心是作好群众工作永恒条件,也是亘古条件。做好群众工作就要求我们在与群众的朝夕相处中,与群众交朋友,在繁杂、琐碎的生活中解决群众的每一件小事。这就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在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的过程中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要把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挂记在心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三是要有细心。服务群众的工作首先要求我们做到心细,尤其要多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要多关心、勤慰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真挚的感情抓好群众工作,脚踏实地为群众谋利益,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真抓实干,把对自己工作的评价权交给人民群众,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经验,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三、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要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

只要能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完全有能力想出更好的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水平。一是严格自律。群众对我们党员干部总是听其言观其行的,我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党性锻炼,努力提高党性修养,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时时刻刻不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随时随地都努力强化自身的宗旨意识,就一定可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要自觉在与群众的接触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二是要砥励精神。廉洁自律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优良品格,也是加强党的建设,克服消极因素的重要举措。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做到严于律己、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胸襟博大,胸怀坦荡,志存高远虚怀若谷,要善于团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一道,开拓群众工作

新局面。三是要继承传统。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改进思想作风,要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使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时刻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做道德修养的表率。孔子曾以“修己以安百姓”为官德的基本标准,为此,我们要始终做到公正清廉、恪尽职守、勤政爱民,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的关系,做到亲民爱民为民富民安民。

(作者为中共保定市北市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

第三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由此可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是党中央统揽全局、深谋远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回顾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其中最为宝贵的一条经验,是必须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必须在学习、创新、落实上下功夫,努力作出新成绩。

一、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既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我们党的重要工作方法。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年代,群众观点始终是党的基本观点,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工作始终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只有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群众支持和拥护,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之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群众工作的本质并没有改变。牢记群众观点仍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做好群众工作仍然是我们必须坚守的职责。

当前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黄金发展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利益主体、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物质利益关系等呈多样化发展的特征。群众的利益问题日益增多,各类矛盾日益突出,容易出现人们心理失衡、道德失常,社会秩序失调等现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当前群众工作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

1.工作内涵日趋多元化。主要反映在“三个多元化”上:一是工作对象多元化。一方面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大量涌现;另一方面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乡贫困人口等社会底层群众大量存在。二是诉求问题多元化。群众所诉求的问题,层面多、领域广,既有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企业改制、就业保障等问题,也有安全生产、干部作风、分配不公、民族宗教、历史遗留问题等。三是群众需求多元化。群众的利益需求从单一化趋向多样化、从普遍化趋向差异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2.矛盾纠纷日趋复杂化。主要反映在“三个并存”上:一是直接利益冲突和间接利益冲突并存。这两种冲突并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群众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沟通、诉求机制不健全,民意得不到充分有效的表达和释放。二是合理诉求和不合理诉求并存。群众反映的问题,既有因为初次信访重视不够,该解决的没有及时解决,也有个别人存在不合理诉求的心态。三是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并存。当前许多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对抗性的苗头和倾向。一些重大群体性事件往往事先有策划、内部有组织、人员有分工、行动有方案。一些别有用心人员、境内外敌对势力则伺机利用人民内部矛盾,竭力挑拨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危害极大。

3.冲突成因日趋多样化。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带来”:一是决策失误带来的。个别地方在执行政策、制定决策过程中,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缺乏慎重考虑,致使群众基本需求得不到应有满足,群众合法利益遭受损害。二是干部失信带来的。少数干部作风飘浮、官僚主义严重,消极对待群众诉求,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处臵不公正。三是处臵失当带来的。由于少数干部工作方法简单,作风粗暴,有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与民争利、处事不公,导致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四是渠道失畅带来的。群众利益诉求渠道还比较狭窄,群众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部分群众心态失衡,产生怨气。一些基层政权在处理一般民事案事件过程中处理不当,常常成为诱发群体性事件的热点。

二、如何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群众的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合理利益得到实现,群众工作才不会丧失生命力。要心怀群众,深入群众,不断探索和创新群众工作新的理念、机制和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群众工作常做常新,开创更加生动、丰富的群众工作新局面。可以从以下四点把握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一要牢记“万事民为先”的群众观点

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都是党和人民给的,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从最基本的三个角度思考怎样才能把群众观点吸纳到政府工作中,怎样才能把群众工作落到实处。第一是为何做,就是要问政于民。我们从政,要问一问是为什么,那就是为了群众,群众利益至高无上。第二是做什么,就是要问需于民,倾听群众的所需所盼,群众的所需所盼就是我们工作的“第一信号”。第三是如何做,就是要问计于民,我们的计划、措施和方法,好不好,管用不管用,都要问问老百姓。

二要坚持“立党为公”的党性原则。领导干部要视党的事业高于一切,要有宽广的胸襟和昂扬的精神状态。说到底,就要牢固树立理当为公的意识,切实履行好职责。首先要站正立场。毛泽东曾说过,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项言论和行动,都必须以全党的利益为出发点,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绝对不许违背这个原则。党的领导干部,对党的事业、党的建设、党的发展,要站在党性原则的立场上,与党同呼吸、共命运,不能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旁观者,更不能高高在上、指手划脚,否则,就会失去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和支持。其次,要为党分忧。领导干部作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一定要有忧患意识,自觉为党分忧解难。工作中,不被暂时的困难所动摇,始终坚持对党所领导事业的信心,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要培养“关注民生”的真挚情感。领导干部要赢得人民群众,就要以真情、真心对待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多和群众交朋友,真正把人民群众视为衣食父母。毛泽东同志早就教导我们,一定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

去”的群众路线。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无数事实证明,什么时候我们的党员干部能时刻关心群众,真正与群众打基础成一片、融为一体,什么时候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就能增强,党就有号召力。为什么老百姓喜欢我们党的政策,却不喜欢我们的一些干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有的同志不深入基层,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有的同志热衷于浮在上面,对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干什么、需要什么心中无数,情况不明,导致工作失误;有的同志热衷于迎来送往的事务性工作,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的感情疏远了;有的同志玩风太盛、吃喝过度,失去了群众的信赖。其结果,必然是损害了群众的利益,伤害了与群众的感情,这对党的事业危害是相当大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与普通群众交朋友,与群众打成一片,必须放下架子,丢掉官气,真心实意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群众的疾苦、冷暖时刻挂在心上,并把这种要求作为党员干部立身处世的准则。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要求的那么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最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广大群众的知心朋友,才能与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赢得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四要提高“执政为民”的学识本领。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有执政为民的丰富学识,才能有效地为人民谋利益,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有很强的亲和力。领导干部的能力水平从哪里来?靠天上掉不下来,靠地上长不出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生不出来,靠宣传叫不出来。不学习,就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精彩,人类历史的厚重,生命涵义的丰富,正义事业的神圣;不学习,思想就会缺少灵气,讲话就会缺少中气,行动就会缺少朝气,工作就会缺少锐气,个人成长也就没了底气。好的素质从哪里来?关键要靠学习。学什么?就是要了解基本的,熟悉相关的,掌握共同的,精通本职的。怎么学?还是要坚持学中干、干中学,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静得下脑子,广泛涉猎新知识,主动吸纳新

经验,做到学用相长,融会贯通。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要把学习当工作,把学习的过程变为分析新矛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经验的过程;要把学习当责任,把学习看作是职责之所系、事业之所求、时代之所需;要把学习当品位,树立学习是立身做人、执政为民之本,陶冶情操、净化灵魂之根,拒腐防变、贞守气节之基的观念,从而孜孜不倦地钻研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执政本领,切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带领人民群众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只有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党群之间的血肉联系,才能以党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四篇: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

6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饱尝艰辛、历经磨难,以伟大的创新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从而使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世界东方。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在各个历史时期,自觉围绕中心,始终服务大局,特别是30年来新的历史时期,统战工作更是不断取得新成就和新发展,实现了具有政治历史意义的升华。统一战线,真正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

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实现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的统一战线。

新世纪新阶段,统战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找准切入点,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特有优势,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最广泛的力量支持。

创新工作方式,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战线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努力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要立足甘肃实际,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把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提升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上,把统筹区域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发挥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上,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开发人才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把统筹人与自然

和谐的着力点放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上,把统筹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着力点放在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壮大多元投资主体上。采取有效措施,支持统一战线成员发挥聪明才智,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用更大力量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探索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重视发挥工商联的作用,健全工商联民间商会职能,广泛联系省内外的工商界人士,吸引更多的省外投资,为促进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及时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下功夫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同省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搞好同港社会各界特别是专业界和年轻人士的交往,发挥各种联谊会的作用,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牵线搭桥,为开拓国际市场献计出力。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和活动载体,注重把我乡的优势和对方的优势对接起来,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更好地服务于民主政治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进一步完善民主协商会、座谈会、通报会制度,扩大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和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拓宽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渠道,广泛听取和吸纳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推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要健全监督制度,完善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党外人士履行民主监督的职责。各级纪委和

监察部门要定期向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并听取意见,邀请他们参加党风廉政建设有关专项检查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凡是有条件的都可在党外人士中聘请特约人员,充分发挥各类特约人员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要营造敢于讲真话、讲心里话的宽松氛围,鼓励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畅所欲言,敢于坚持正确意见。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按照参政党建设的目标和原则,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加大党外代表人士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力度,努力培养造就一支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的党外代表人士队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党外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协中所占比例和数量的规定,积极培养选拔符合条件的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领导职务。积极支持党外领导干部的工作,保证他们有职有权有责,放手让他们依法履行好职责,不断巩固党与党外人士的合作共事关系。

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服务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艰苦奋斗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有机地融为一体,大力培育和倡导务实创新、勤奋创业、协作创先的精神,充分展示陇原儿女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充分发挥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等领域中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促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

发扬光大。支持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和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形成有利于创业的文化氛围。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支持民主党派和有关人民团体及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国内外民间文化交流,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甘肃,树立和展现甘肃良好的形象。

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一要认真做好民族工作。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做好民族工作直接关系社会和谐的大局。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更快发展。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要不断提高对宗教事务管理的水平。甘肃五大宗教俱全,宗教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三要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要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切实做好新的社会阶层的工作。要加强同他们的联系,关注他们的利益诉求,扩大他们有序的政治参与,做好相应的协调服务工作,发挥他们在促进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四要动员全省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从帮助党和政府解决关系

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积极投身和谐社会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探索我省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应有的作用。

坚持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是统一战线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执政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断提高领导统战工作的能力,推动全省统一战线工作迈上新台阶。要高度重视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各级党委要深刻认识做好统战工作的重要性,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解决统战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为统战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带头做统战工作,带头落实统一战线政策,积极支持统战部门的工作,积极参加统一战线的活动。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本着尊重、理解、帮助、团结的原则,积极做好党外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的工作,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更好地团结他们,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认同和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要抓好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做好统战工作的基本前提。有没有统战观念,懂不懂统战政策,会不会做统战工作,是各级领导干部政治上是否成熟的重要体现。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明确了统一战线若干重要领域的方针政策。各级党委要广泛宣传党的统战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办法,切实把统一战线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要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工作的体制机制。统一战线涉及许多部门和诸多领域,必须坚持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统战工作体制。要把统一战线知识、统一战线理论、统一战线工作纳入对党政领导班子工作的考核,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培训课程,纳入宣传计划和国民教育计划,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统战部作为党委主管统一战线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担负起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加强理论政策研究,注重研究解决统一战线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增强统战意识,关心和支持统战工作,加强同统战部门的沟通和配合,提高贯彻执行统战方针政策的能力。

要加强统战部门和统战干部队伍建设。要高度重视统战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把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具有民主作风、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干部及时选拔上来,把各级统战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要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关心和爱护统战干部队伍,教育和要求统战干部继承和发扬统一战线工作的优良传统,努力建设一支勤奋学习、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的统战干部队伍。

第五篇: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工作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工作(政府副乡长刘彪 )

结合在乡镇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乡镇工作这个课题和大家共同学习探讨,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我谈一下第一个问题:摆正位置,正视现实是履好职尽好责的基础。

自参加工作至今,我就十分热爱和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从一名普通的工人走到今天的副职领导,偶尔抱怨不公,静心思过知足(目前的心态),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完成,乡镇政府的工作目标、工作性质、工作任务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基层干部从“要钱、要粮、要款”的三要干部中解脱出来。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和任务,转变管理方式,转变干部角色,这是摆在乡镇政府和干部面前的一大任务。因此,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关于乡镇工作职能、运行方式和主要职责。

(一)目前乡镇的职能定位。

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一是定位在落实农民所想、所盼的服务型政府上来。要搞好政策服务。把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通过多种方式,把群众的意志统一到党的意志上来。二是定位在竭尽全力引导农民致富这个最强烈的愿望上来。乡镇干部应把引导农民走向市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产前服务主要是给农民提供先进技术、优良品种、优质农资和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水、电、路等必备的生产条件;产中服务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及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产后服务主要是市场的引导问题,解决农副产品的销售问题,帮助农民更好地实现劳动成果的市场价值。要坚定不移地把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本乡镇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引导农民突出区域特色,形成合理的种植、养殖、加工基地,实现规模型的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三是定位在为农民排忧解难以及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上来。当前一些干部服务人民的宗旨意识不强,为民排忧解难的群众观念淡薄,存在着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的“三难”和“怕苦、怕累、怕干”的三怕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存在“压、拖、掩、踢、绕、交”思想,“压”即是解决问题自己不露面,压下属出马,问题解决得不好,好有“替身”;问题解决得好了,自己“幕后指挥”有功。“拖”是指实在“压”不出去,就采取缓兵之计,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一天天往下拖,一直把对方拖得精疲力尽、甘拜下风为止。“掩”是为了减少麻烦,掩盖主要矛盾和事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踢”是遇到了问题象踢皮球似的,你踢给我、我踢给他,踢来踢去,直至把“球”踢出“场”外。“绕”是一看势头不对,绕道就走,设法躲到“安全”地带。“交”是遇到了问题困难没能做到尽心尽力去解决,简单处理一下应付差事,把矛盾上交给上级领导和机关。以上情况,都是直接导致一些地方遗留问题较多,干群关系较紧张,环境不和谐的很重要原因。所以,乡镇干部都要真正做到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办群众所需,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乡镇工作的运行方式

过去乡镇政府统揽一切,工作包罗万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忽略了市场对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单靠行政命令,结果许多工作事与愿违。要真正成为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就必须在以下五个方面重新调整工作思路和转变工作方式。一是在思想观念上由抓“大农业”向抓“大市场”转变;二是从过去“管、收、批”的干预型缺位政府转变为“扶、帮、带”的服务型补位政府;三是把以往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管理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是把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到组织、引导、协调的轨道上;五是把工作重点从直接催种催收等具体事务转到对农户和各类经济主体进行示范引导上来,转到抓招商引资、上项目上来。

(三)乡镇主要职责任务

1、执行政策,把握前进方向。长期以来,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具有通常所说的“千条线”和“一根针”的职能特点,其工作的策划谋略也是在党的大政方针指导下进行的,是沟通中央和农民群众的桥梁,对维护党的形象和体现上层建筑的管理意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强村富民,壮大农村经济。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偏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依然表现得十分突出。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就应该把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3、循优起势,拓展服务领域。按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和农业税费改革后乡镇的实际,确定转变政府职能的重点是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最终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4、构建和谐,维护社会稳定。现阶段的农村方面,由于日常中的村级换届、农村财务、干群关系、两级分化等,从而引发的事件逐年呈上升趋势,这些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标在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离不开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快发展应该成为乡镇工作的核心,它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可靠保证,对于保持农村稳定,巩固基层政权,广大农民群众安居乐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加快发展,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乡镇干部队伍,加快发展乡镇经济是保持农村稳定的基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备条件。

我谈的第二个问题是:提高素质,完善自我,是做好乡镇工作的前提

干部素质和能力是开展工作,完成任务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我认为,一名合格的乡镇干部除了应具备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五种基本素质外,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四型”干部。 一是成为“学习型”干部。坚持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市场经济知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涉农法律法规知识,虚心向群众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树立勤学好学的新形象。

二是成为“服务型”干部。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真心实意做好农民的“服务员”和“勤务员”,努力为基层和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农村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是成为“创新型”干部。基层工作艰巨繁重,乡镇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干事创业的饱满热情积极工作,善于以新观念和新思路积极协助村党组织建好班子、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出好办法、好建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是成为“务实型”干部。发扬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本着“为民、便民、利民”的目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切体会农民群众眉梢之喜、眼前之急和心头之忧,解决农民群众的最急、最需、最盼。

完成工作还要具有八种基本能力

1、较高的政治鉴别能力。政治方向是每一名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时刻都要认真对待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作为我们在座的年轻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表现出一名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觉悟、思想和态度。要提高看问题的角度,把工作放到大局中思考、审视、谋划和落实,时刻想着大局、关心大局、胸怀大局,服从和服务于全乡镇、全县乃至全市工作大局。比如: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正在举行,信访稳定工作成了全国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如果你没有政治鉴别能力,还按步就班地工作,对信访稳定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出了问题,就把你的一切工作否定了。

2、科学发展的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乡镇干部要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因此,乡镇干部要走出“唯财是举”、“速度第一”的思想误区,避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要科学判断,在统筹协调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当前的农村既有发展不快的问题,更有发展不好的问题,所以,乡镇干部必须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抢抓又好又快的发展机遇。每个乡镇领导干部都要通过熟悉乡情,体察民意,整合资源,集思广益,进一步理清和完善发展思路,认真解决好思想素质、工作方法、工作能力不适应的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身心投入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上,才能提高领导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只有这样,加快富民兴镇的步伐才能落到实处。

3、开拓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时代的进步。同样,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实现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乡镇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一线位置,直接面

对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过程中,需要我们保持锐意创新的精神状态,以创新寻求工作的突破,实现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因循守旧,以旧的思维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面临的新问题,工作是不可能取得新的突破。

4、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作为领导农村发展的直接责任人——乡镇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技术知识才有可能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大有作为。目前有些地方一些农户长期难以摆脱贫困,除了历史和自然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科技含量低,产业附加值低,产品没有市场竞争力。同样是喂猪、养羊、种菜,为什么有的地方就养出了规模,种出了效益,而有的地方就很难呢?当然和农户本身的素质和能力有很大关系,但是作为指导农村发展的乡镇干部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调查了解到,当前乡镇干部的知识结构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现象:一是懂文学的多,懂技术的少;二是懂社会管理的多,懂经济发展的少。

5、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乡镇干部要做到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中不打折扣,不走样,更不能断章取义、自行其是,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或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及时、全面、准确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各项政策,把党的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使之成为群众的行动指南,从本地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的政策,这是检验乡镇领导干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由于各个乡镇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经济基础各不相同,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也各具特点,特别是农民的思想观念、生产习惯和致富的能力更是千差万别,因此,乡镇领导干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必须既吃透上情,又摸清下情,在政策和原则的大框架下,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符合乡情、镇情、村情、民情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并扎扎实实地组织实施。

6、依法办事的能力。乡镇干部必须学会运用民主的方法处理同农民的关系。农民最讲现实,最尊重实事,要他们做什么,不允许做什么,一定要以理服人,即使是办实事、办好事,也要摆事实,讲道理,循循善诱,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并且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征求群众的不同意见,充分发扬群众民主,使所做的工作、所讲的道理得到群众的理解和认同,所做的事情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群众的法制意识越来越强,有了问题,不找政府找“条文”,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识。这说明了在新的形势下做好农村工作必须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7、敢于承担责任的能力。乡镇干部处在农村展的最前沿,要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把一方百姓的福祉放在自己的肩上,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思路。由于乡镇工作千头万绪,即便乡镇干部个个都是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但是在工作中也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干部敢于承担自己工作失误带来的损失,敢于接受挫折和群众的批评,敢于在吸取教训中站起来。以一种对未来负责的态度和不求做大官、只求干实事的责任心,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鼓足勇气、坚定信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8、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新时期党员干部政绩观的新要求。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对于身处基层一线、直接面对群众的乡镇干部来说,突出地表现为化解矛盾的能力。乡镇干部要提高化解矛盾的能力,首先要有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化解社会矛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心血,没有一种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很难把工作做深、做透、做实。其次要有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抓住主要问题,找出主要原因。吃苦耐劳、服务到位的干部最受基层群众欢迎。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工作着力点落到为民服务上来,改变“发号施令型”的工作方式,树立“执政就是服务”的理念。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是“四型”干部,大部分都具备了这八种能力。

第三个问题:理清思路,明确重点,是做好乡镇工作的根本

乡镇是我国现行国家体制最基层的组织,是解决三农问题最前沿的观察哨和指挥所。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性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乡镇工作纷繁复杂,门类众多,我想就自己在乡镇工作的一点感想和体会谈出来与大家一块儿探讨,以期对同志们有所启迪或借鉴。

也就是“吃透三情,围绕三新,实现四个转变,坚持四个必须。

(一)吃透三情。就是掌握上情,了解下情,切合实情。

一是掌握上情。掌握上情是确保工作有一个明确导向的根本,掌握上情,就是要吃透和深入领会上级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知道哪些允许做,哪些不允许做,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作为上级是宏观调控,作为乡镇干部是微观操作,你的工作思路,要与上级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工作导向合住拍。我们一定要把吃透上情作为确保对上负责落到实处的基础和干好工作的根本,认真学习上级政策,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全面把握党在农村的大政方针,务求学以致用,避免和防止工作失误,确保决策正确、思路准确、方向明确。

二是了解下情。是确保有针对性开展工作的基础。一个乡镇、一个地区,农村的发展状况如何,发展的要求是什么,形成当前的发展局面的原因是什么,你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搞好调研,深入农村,深入基层,主动下访,做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提高调研的准确性、时效性和针对性。在调研过程中,贴近当前工作,贴近上级精神,贴近农村实际,围绕上级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搞好调研。真正把了解下情作为确保对下负责的重要途径,做到了解下情,体察民情,找准工作的结合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强化工作的有效性。工作中把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工作下沉,重心前移,根植基层,心系群众,主动及时解决群众的难点问题,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靠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切合实情。是确保工作有效性的前提与保证。切合实情,就是要在掌握上情,了解下情的基础上,做出切合实际的科学决策,能使工作对路,符合上级的要求,符合自身的发展实际,不至于走弯路,绕圈子。我们要把切合实情作为检验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正确的关键,根据发展的要求,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把好事干到为民造福、为党增辉上,确保工作到位,求得实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二)围绕三新

应重点围绕"实、新、特"三要素开展工作。

实,即实实在在,实事求是。这是乡镇工作能否体现宗旨意识,群众意识,以人为本思想意识的关键所在,是加强基层政权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根基,是党和政府在群众中树立崇高威信和良好形象的具体表现,乡镇工作必须围绕"实"作文章。乡镇工作任务在基层,目标在农村,发展和稳定是乡镇工作最重要的两大课题,这个课题它不依人的意志的转移而转移,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客观事物。这就要求必须注意调查研究,讲究实事求是,认真思考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要解决发展和稳定的问题,离开"实"字,乡镇工作将一无所有。

新,即新颖,创新之意。树立敢想,敢干,敢闯,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乡镇工作面对具体的事务,头绪多,没有创新,一切照搬照抄照统只会被发展的洪流淹没。

特,即独特,特色。创造别人没有的东西就是特点,就能体现特色。乡镇工作纷繁复杂,能够处理好各种事务并从中解脱出来,结合乡镇所处地理位置,人文环境,自然条件,做好适合自己特点的各项工作,乡镇工作特色也就能够体现。特色是比较之下产生的,没有比较就没有特色,比较之优劣乃特色之大小。

(三)实现四个转变

首先,行政理念要由“管、收、批”向“扶、帮、助”转变。从过去“管、收、批”的干预型越位政府转变为“扶、帮、助”的服务型补位政府,把以行政推动为主的工作模式转到以服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只有想方设法为农民服务,农民的生活改善了,农村富裕了,我们的基层政权才会被农民拥戴,才会稳固,农村的诸多问题才会好解决。乡镇政府若想把工作做好,让老百姓拥戴,就必须转变职能,做一个能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的服务型政府,一句话,要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其次,工作重点要由抓大生产向抓大市场转变。把工作重心定位于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为农产品转化为商品牵线达桥。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使农村离困脱贫,基层政府就必须改变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治理方式,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处理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要做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员、服务员和组织者” 第三,干部职能要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乡镇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要做到“三个转变”:一要从“经验型”向“知识型”干部延伸。要彻底突破传统经验的束缚,甘当学子,甘做小学生,从头开始,精通一

两门农村实用技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适应农村发展变化的趋势。二要从“守摊型”向“创新型”干部延伸。要克服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观念,放下架子,敢闯敢试,在摸索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使创新的意识在带动群众创业致富中创造价值。三要从“行政命令型”向“依法服务型”干部延伸。要淡化任务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多为农民服务,多为企业服务,多为经济发展服务,把过去单一的生产服务功能转变为生产、生活、生态的多功能性服务。

第四,公益事业由“花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自治化,即对乡镇与村的关系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实现村民自治。建立和完善村委会、社区和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组织)等社会组织,通过社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保护农民的利益,维护农村的社会治安,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协调农民之间的互助等。

(四)坚持四个必须(也就是工作必须树高目标,工作必须要快节奏,工作必须求实效,工作必须方向正) 一是跳起来摘桃子,工作必须树高目标。

发展思路是反映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重要环节。工作目标是做好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在工作中,要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立足于自身实际,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的基础上,树大目标、求大发展。要创新思路,创新观念、创新思维、立足长远、着眼未来,使工作目标思路具有开创性、超越性、前瞻性。敢于实现新跨越,要克服因循守旧,克服不思进取,克服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尤其是要破除“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陈旧观念,树高树大目标,求大发展,真正做到“满意而不满足,做好力求更好”。

二是跑起来干工作,工作必须要快节奏

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有些乡镇干部对发展不尽心,工作推推动动,缺少积极性,老牛拉慢车,工作停留在口头,应付了事,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会创新,不敢创新,对问题不思考,不研究,不深入解决,图形式,走过场。这些都会对干好工作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我认为,干工作应该是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干出成绩,思想上要想干,行动上要快干,还要学会“会干、大干”,提高冲刺发展的能力,真正达到“干实、干好”效果。

三是沉下去抓落实,工作必须求实效

落实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抓好落实是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应尽的责任,抓不好落实是领导干部最大的失职。我们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做到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在“实”上做文章,在“实”上下功夫,靠实干谋发展,靠实干赢民心,靠实干促民富。工作立项要务实。努力把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见实效上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群众受益为根本,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贪大求全,实施重点突破,不搞花架子,力求实际实用实效。工作作风要扎实。坚持把学习理论、更新观念、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起来,按照有了问题不能不知道,发现问题不能不解决,解决不了不能不汇报的工作原则,树立发现问题就是水平,解决问题就是政绩,回避矛盾就是失职的思想,形成说的就算,定的就办,干就干好的作风。为民服务要真实。我认为有三句话很值得我们借鉴:开会+不落实=零,布置工作+不检查=零,狠抓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落实。

四是站起来挑担子,工作必须方向正

坚持围绕目标,不唯目标,超越目标的原则,不求工作过程,旦求工作结果。努力把工作的出发点、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到见实效上来,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群众受益为根本,工作中要深怀爱民之心,把群众的情绪视为“第一信号”,切实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恪守为民之责,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抱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和群众的评判;要善谋为民之策,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办利民之事,始终把群众遇到的难题作为“第一抓手”,多干一些暖民心、聚民心、得民心、稳民心的工作。 第四个问题:提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是干好乡镇工作的重要保证

乡镇干部工作在前沿“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工作头绪多、各种情况杂,由此而遇到的“复杂棘手”问题也就比较多。在一个乡镇范围内,自然灾害、矛盾纠纷、治安案件等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都可能发生,如果遇到某一复杂棘手问题解决得不好,对整个工作都会带来影响,甚至导致整个工作前功尽弃。这就要求乡镇领导干部要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必须具有独当一面的处理能力。一

旦出现突发事件,必须尽快深入第一线,弄清真相,及时研究对策措施,面对面地加以解决,避免由于延误时间或处理不当扩大事态的情况发生,把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在处理复杂问题过程中,我觉得应该注意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首先,对复杂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有的人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将它想得很难解决。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复杂问题都难以解决,也并不是所有难解决的问题都是复杂问题。对复杂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果认识不正确,就会给自身增加心理暗示,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因为当我们认为它很难解决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从难处入手来寻求解决之道,从而忽略了最容易、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不仅如此,将问题想得过于复杂,想得过于难以解决,还会影响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因此,在遇到复杂问题时,不仅要看到它的复杂性,看到它的难度,更要看到在它那复杂性的表层下所具有的简单性本质,以及解决的易度。 其次,要抓住复杂问题的本质。牵牛要牵牛鼻子。任何复杂问题都有其本质特征,有其内在规律,抓住了复杂问题的本质,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复杂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就像打鱼时抓住了网上的大绳;整理皮袄时抓住了领口。

第三,要学会复杂问题简单操作。“复杂”与“简单”是两个相对的哲学概念。认识这两个概念,应该具有辩证思维。复杂问题解决起来未必就困难,简单问题解决起来也不一定就容易。因此,面对复杂问题,我们应该善于运用简单性思维,学会复杂问题简单操作。这种“简单”,并非是把问题简单化,而是揭开问题复杂性的外衣,或由繁入简,或删繁就简,直刺问题的本质。有这样一个故事:

某家媒体曾经举办过一项有奖征答活动,题目是:在一个充气不足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科学家。这三位科学家,一位是环保专家,他的研究可以拯救无数因环境污染而面临死亡厄运的人们;一位是核专家,他有能力防止全球性的核战争,使地球免于被毁灭的绝境;另一位是粮食专家,他能在不毛之地运用专业知识成功地种植食物,使几千万人脱离因饥饿而亡的命运。热气球即将坠毁,必须扔出一个人以减轻载重,让另外两个人得以存活,请问该扔下哪一位科学家?

问题登出之后,答案纷至沓来。最后结果揭晓,巨奖得主是一个小男孩。他的答案是:将最胖的那位科学家扔下去。(主席放屁的故事)

这道题如果从表面上看很复杂。但在复杂的表层下,却有着简单的本质。问题的本质就是怎样让其他两位科学家存活。小男孩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因此给出了简单而有效的答案。看来,复杂的不是问题,而是看问题的角度。

只要大家牢记各级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常怀帮民、富民造福社会的鸿鹄之志,安下心来,扑下身子在乡镇工作,就一定能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上一篇:小学生森林防火知识下一篇:小学四年级教学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