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

2022-05-13

第一篇:心血管医学论文范文

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教学中具体实施的应用方法

【摘 要】随着我国乃至世界循证医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我们日趋意识到循证医学理论和其思想在心血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同时也是循证医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那么本文就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教学中具体实施的应用方法展开深入的探究,以便循证医学理论更好的指导心血管教学。

【关键字】循证医学;心血管;教学;具体实施;方法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

循证医学是在九十世纪二十年代,由临床实践中迅速发展并且备受广大医学界的关注的一种医学理念,循证医学的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客观研究证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充分考虑病人的实际情况和愿望,把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治疗措施,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一个患者。

二、循证医学与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的区别

传统医学是通过非系统观察的方式来获得一种临床经验,并且我们的医生依靠这些经验和熟练的技能来指导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医疗实践,以生物学原理评价治疗效果,靠小规模培训来获得。虽然我们的传统医学在临床实践中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旧是存在一些主观的偏倚性和盲目性,所以,循证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就显得很是必要。循证医学以设计严谨、方法科学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IKO),尤其是它还以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双盲IKO的客观证据为基础,所以我们说循证医学的研究结论更具可靠性和可信性,同时也促进了临床治疗决策的革命性变革,成为临床实践的重要指南。

三、循证医学思维的必要性

不论是在世界上还是我国的社会上,心血管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并且是多发病,对我国和世界人民的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威胁。可见治疗心血管疾病非常紧迫。

因此在临床教学中树立循证医学思想、培养医学生的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对于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造就高素质医学人才、应对医学知识日新月异的挑战,具有十分迫切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在心血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对于临床前期的医学生

我们一直强调理论一定要与实践相结合,不能陷于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所以,我们在心血管教学中要多与实际相结合,将治疗疾病方案的循证医学依据和新的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但使其学到心血管领域最新的知识,而且教授了循证医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及时的获得最新的信息,并且积极促进学生之间开展相关的讨论,培养其自学、思考及获得新信息的能力,为其将来能更好的进行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指导学生积极进行循证医学实践,在实践中体会循证医学的重要性。

2.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对于进入临床的医学生

已经进入临床的医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以一种被动或者是灌输的方式来解决。大致方式是,上级医师提出心血管实践中的问题,然后学生检索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并通过上级医师结合实际的患者情况和学生双方进行讨论、查证真伪,同时就如何应用查询的最新的知识和循证医学的理论指导患者的临床诊治。此外,我们还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国内外的经典讲座,讲授国外著名的RCT的具体设计、结果及对于结果的分析,这样的内外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我们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从而避免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尴尬结果,更好地处理患者的问题。

五、总结

循证医学是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它代表了世界医学的发展趋势,代表了现代医学的前进方向。医学教育必须顺应这一趋势,充分认识循证医学的本质内涵,自觉地按照循证医学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医学教育质量。临床医生要紧跟循证医学的脚步,将循证医学理论的精髓传授予学生,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医学工作者。

参考文献:

[1]Blettner M,Sauerbrei W,Schlehofer B,Scheuchenpflug T,Friedenreich C.Traditional reviews,Meta-analysis and pooled analyses inepidemiology[J].International Epidemilogycal Association,1999,28(1):122—340.

[2]DonnaF.Stroup,Jesse A.Berlin,Sally C.Morton,Ingram Olkin,G.David Williamson,Drummond tkennie,David Moher,Betsy J.Becker,Theresa Ann Sipe,Stephen B.Thacker:Meta-analysis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J].JAMA,2000,283(15):2000—2100.

[3]Stroup DF,Thacker SB,Olson CM,Glms RM.Characteristics of Meta-analysis submitced to a medical[A].From:International Congresson Biomedical Peer Review and Global Communications[M].Prague:Czech Kepubhc,1997.

作者:谢岩

第二篇:小血管医学图像的增强与实时提取

摘要:利用一种新的非线性各向异性反应扩散血管图像增强方法,对小血管图像增强后,再采用快速推进算法及融合区域信息的速度函数对小血管自动提取.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增强血管的一致性取向结构及血管与背景之间的边界,并能《艮好地滤除噪声.借助高效的快速推进方法求解曲线进化方程,为提高算法的实时性,在数值求解中同时采用多初始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实时地提取6~7级肺部小血管分枝.

关键词:小血管;各向异性;增强;变形曲线;快速推进;提取

作者:缪亚林 张红梅 卞正中 缪相林 张大龙

第三篇:中国医学创新目次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和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及血脂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同期体检的42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pro-BNP水平及血脂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并对血清pro-BNP水平与血脂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pro-BNP水平及血脂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血清pro-BNP与TG、LDL-C呈显著正相关(r=0.507,P=0.000;r=0.428,P=0.000),而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r=-0.454,P=0.000),与血清TC无相关性(r=0.043,P=0.713)。结论: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pro-BN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血脂TG、LDL-C水平均與血清pro-BNP正相关,表明血脂水平与血清pro-BNP水平升高的VD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大,对这类患者应密切监测血脂水平。

【关键词】 血清pro-BNP; 血管性痴呆; 血脂

Studies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pro-BNP Level and Blood Lipid i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Dementia/YUAN Zhao-hong,LI Ning,XIE P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7,14(19):052-055

【Key words】 Serum pro-BNP; Vascular dementia; Blood lipid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Ganzhou,Ganzhou 34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9.015

BNP是心肌細胞分泌的一类激素,可用于心功能的评价,在心力衰竭的诊断、筛查、预后及指导治疗方面已被广泛应用。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可靠性很差,基于BNP与心功能的密切关系,许多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工作以探讨其临床应用。血脂代谢异常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不均衡,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高脂血症的研究较为广泛[1-2],但对血清pro-BNP和血脂的关系报道较少,文献[3]报道,血清pro-BNP与D-二聚体、hs-CRP水平有相关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及血脂的相关性,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满足条件的76例VD患者为研究组,经临床诊断均符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诊断标准[4],患者近期未服用降脂药,排除标准:(1)意识障碍;(2)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3)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痴呆;(4)急性感染,合并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疾病及重癥糖尿病。研究组中男28例,女48例;年龄60~81岁,平均(73.64±4.87)岁。另从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中随机抽出4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63~79岁,平均为(72.38±3.9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和仪器 所有患者用无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2 h内离心(3000 r/min,10 min),分离血清待测。pro-BNP水平由德国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的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pro-BNP检测试剂盒、校准品、质控品。测定线性范围5~35000 pg/mL,测定变异系数(CV)2.2%~5.8%,本法检测参考范围为0~125 pg/mL,

超过125 pg/mL视为异常。血清血脂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值由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试剂为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试剂盒,检测均按照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血清pro-BNP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描述[M(P25,P75)],两组间pro-BNP数据差异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血脂指标TC、TG、HDL-C、LDL-C值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数据正态分布时用Person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中血清pro-BNP和血脂水平比较 研究组的血清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34,P=0.000),见表1。研究组血脂TC、TG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研究组患者不同血清pro-BNP水平对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中血清pro-BNP水平为125~400 pg/mL,均未发现心力衰竭;血清pro-BNP水平为401~1500 pg/mL,15.15%(5/33)发现心力衰竭;血清pro-BNP水平>1500 pg/mL,29.41%(5/17)发现心力衰竭,说明血清pro-BNP水平较高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高,见表3。

2.3 研究组患者血清pro-BNP与血脂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组血清pro-BNP与TG、LDL-C呈显著正相关(r=0.507,P=0.000;r=0.428,P=0.000),而与血清HDL-C呈负相关(r=-0.454,P=0.000),与血清TC无相关性(r=0.043,P=0.713)。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的生理健康被医务人员广泛关注,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多发的脑血管性疾病,约占全部痴呆患者2/3,已成为人类常见死亡原因之一。一旦患有血管性痴呆,将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且患者本人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

BNP是一个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含一个17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结构,是由心脏分泌的短肽激素。刺激BNP释放的主要因素是心肌张力的增加,但神经体液因素如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等可能也起一定作用。近年研究表明,缺血缺氧也是pro-BNP释放的重要启动因子,心肌细胞缺血除了可直接诱导BNP基因高表达外,其所导致的区域性室壁异常运动和心室功能障碍也可刺激pro-BNP合成和分泌[5]。

痴呆往往由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梗死引起,典型病例有短暂脑缺血发作的病史。近期研究发现,缺血缺氧条件下也会促使pro-BNP合成分泌增加[6]。有研究表明,血清pro-BNP水平的增加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及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7-8]。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的血清pro-BN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734,P=0.000),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相符[9-1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pro-BNP浓度明显高于无心衰者。王克俊等[12]還报道与心衰严重程度成正比,如果BNP<100 pg/mL,心衰的可能性极小;如果BNP>400 pg/mL,心衰的可能性极大[13]。鉴于此,将血清pro-BNP水平分组进行分析血管性痴呆(VD)患者发生心衰的可能性,本统计发现VD患者血清pro-BNP检测中位数为578.8 pg/mL,>400 pg/mL,VD患者血清pro-BNP水平在401~1500 pg/mL,发现心力衰竭5例占15.15%;血清pro-BNP水平在>1500 pg/mL心力衰竭5例,占29.41%,说明血清pro-BNP浓度升高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较大,对这类患者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可能是这类患者年龄较大,所患的心脑血管疾病,脑梗死后遗症等慢性病,久卧病床,免疫力低下,内脏功能衰退,下丘脑缺血,低氧血症等可诱发心脏病的发生,使BNP升高。心功能不全是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危险因素之一[14]。何媛等[15]报道,老年脑梗死患者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且pro-BNP水平与和脑梗死灶的范围大小有关,进一步说明VD患者检测血清pro-BNP的重要性。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脂质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组血脂TC、T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42,P=0.000;t=-3.817,P=0.000),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26,P=0.002)。提示本组VD患者应引起注意,通过改善饮食,减少高热量、高脂肪等食物摄入,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老年人本身代谢功能下降,易造成脂质沉积在血管壁,部分老年人长期饮酒、吸烟、久坐等不良习惯,加之运动量少,导致血脂增高,脂肪代谢紊乱,造成TG和HDL-C异常,高脂血症会增加血液黏稠度,使血流速度减慢,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高脂血症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本文还通过血清pro-BNP与血脂各定量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VD组血清pro-BNP与TG、LDL-C呈显著正相关(r=0.507,P=0.000;r=0.428,P=0.000),而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r=-0.454,P=0.000),与血清TC无相关性(r=0.043,P=0.713)。TG与血清pro-BNP的相关系数最高,这进一步证实了高三酰甘油血症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独立危险因素[16-17]。结果显示,血清血脂TG、LDL-C水平均与血清pro-BNP呈显著正相关,表明血脂水平与血清pro-BNP水平升高的VD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有一定的相关性。此类人群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心力衰竭发病率逐渐增加[18],VD患者血清pro-BNP与血脂变化均可作为慢性心衰患者早期诊断的指标,这对于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等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的早期治疗,改善疗效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血清pro-BNP在VD患者中的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血清pro-BNP水平值与血脂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对这类患者应密切监测血脂指标,需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并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使血脂保持在正常水平,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辛续丽,杨桂花,胡海.等.高脂血症人群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变化趋势[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3,20(4):225-228.

[2] Enarena N O,Idemudia J O,Aikoriogie P I.Serum lipid profile and uric acid levels in preeclampsia in University of Benin Teaching Hospital[J].Niger Med J,2014,55(5):423-427.

[3]陈庆荣,李结华,唐海沁.高龄冠心病患者脑钠肽、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的意义[J].中华老年学杂志,2011,31(23):4524-4526.

[4] 范肖冬,汪向东,于欣,等译.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4-45.

[5] Heeschen C,Hamm C W,Mitrovic V,et al.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 tide levels for dynamic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J].Circulation,2010,110(8):3206-3212.

[6] Lewis S J,Mueller B A.Antibiotic dosing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receiving CRRT:underdosing is overprevalent[J].Seminars in Dialysis,2014,27(5):441-445.

[7] Kotasks K,Popelova J,Tiserova M,et al.NT-proBNP and BNP values in cardiac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degree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J].Biomed Pap Med Fac Univ Palacky Olomouc Czech Repub,2006,150(1):125-130.

[8]陳光福,蔡茵莎,刘丽辉,等.新生儿窒息后心肌肌钙蛋白I与心肌酶活性的时相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4(4):2812-2814.

[9] Troughton R W,Frampton C M,Yandle T G,et al.Treatment of heart failure guided by plasma amino 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s peptide(N-BNP) concentrations [J].Lancet,2000,355(9210):1126-1130.

[10]趙思勤,李秋,吴涛,等.心力衰竭患者脑利钠肽浓度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5,33(6):502-504.

[11]祁春梅,武维恒,李莉,等.血浆BNP水平评估ACEI治疗心力衰竭疗效及预后的价值[J].江苏医药,2005,31(3):81-82.

[12]王克俊,荆蕊平,任更朴,等.血浆BNP测定对老年人心衰诊断价值及预后评估[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847-848.

[13]陈灏珠,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38.

[14]赵慧颖,安友仲,刘方.B型利钠肽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9,21(5):293-295.

[15]何媛,周小娟.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3-26.

[16]周新,府伟灵.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8-84.

[17]黄静.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的检出与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7):869.

[18]林养,林荣华,郑海珍,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D-二聚体及超敏CRP检测的临床应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1):66-68.

(收稿日期:2017-03-16) (本文编辑:康玥)

作者:袁招红 李宁 谢鹏

上一篇:会计发展史论文范文下一篇:节能与环保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