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引领特色发展

2022-07-18

第一篇:文化引领特色发展

65特色文化引领企业发展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创建特色文化纪实

文/张光林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着力打造具有本公司特色的“科技创新、差异发展、精细管理”的企业文化,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凝聚了人心,推动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以绝图强,打造市场文化

在建筑市场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背景下,只有走出一条有自己公司特色的发展道路,才能防范被市场淘汰出局的风险,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近五年来,公司始终按照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长留提出的“保饭碗、干绝活、栽摇钱树”的“十字”发展战略和“得人心、能挣钱”的价值理念,加大产品科技开发力度,提升企业竞争力。

公司于2000年初进入我国西部开发十大重点工程之一的重庆轻轨二号线一期工程PC梁施工领域。这项工程引进了日本技术,除甲方提供的一张图纸外,其它全部靠自己。面对高科技的技术含量,在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和成型产品参考的情况下,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敢于向高、尖、精技术挑战。

一方面,加大技术攻关、工艺设计和产品研制力度。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就先后自行设计、研制加工了跨座式轻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体、高精度可调试模板等产品。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而且有三项技术和工艺获得国家专利,并分别获得四川省和中铁建总公司的“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项目先后被评为“重庆市‘三峡杯’优质结构工程奖”、“市政工程金杯奖”和“全国市政工程优质奖”、“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参与施工的轻轨工程被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联合授予“2005年度全国十大建设技术成就奖”。近年来,美国、印度、德国、以色列、韩国、越南等国家以及上海隧道设计院、广州地铁公司的专家和上海磁悬浮轨道公司董事长吴明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施仲衡先后来公司参观考察。

另一方面,改造生产能力,提高工效。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生产PC梁987榀,总计长度达20公里。产品经过国家和重庆市相关部门检验和近三年时间的运行,一次性合格率达到100%,优良率达到98%,无一返工现象。公司PC梁项目部先后荣获重庆市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委员会授予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质量信得过单位”和中国铁建授予的“安全质量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凭着PC梁品牌效应和技术优势,公司领导从扩大经营范围、确保长远发展的实际出发,瞄准重庆交通和市政工程项目多、投资大的建筑市场,迅速转变经营观念,确立了“稳固重庆、兼顾西南、打入华中、挺进西北”的经营战略。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并举之路,铁路、公路、隧道、桥梁、民用建筑、城市轻轨等多元经营齐上,成效十分明显。目前,公司在建项目已达到11个,工程总额约10亿元,年施工能力达到15亿元,实现了局集团公司“前三年强基固本争上游,后四年跨越发展当一流”的目标。

精干高效,打造管理文化

公司从组建开始就本着精简机构、精干高效的原则,积极探索小机关大服务、项目由施工生产型向管理效益型转变、所有工程施工人员全部实行对外招聘、择优录用。在人员少、项目多,工程任务重的情况下,公司从机关到项目紧紧围绕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克难攻坚,项目管理各有特色。

小机关,大服务。公司机关从董事长、党委书记到一般工作人员仅有32人,公司领导及部门负责人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大小工作亲历亲为。一般工作人员每人身兼多职。工作中,他们把围绕中心、服务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坚持做到工作中心下移项目部、组织指挥下

移项目部、服务保障下移项目部、分忧解难下移项目部、思想政治工作下移项目部的“五下移”原则,紧贴企业、紧贴一线、紧贴员工,保证了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

创佳绩、保荣誉。担负重庆轻轨三号线建设的PC梁项目部,发扬二号线优秀的项目文化和争先创优的精神,提出了“科技领先、打造精品、再创佳绩”的目标。员工把每榀梁当成工艺品精雕细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艺和技术。近两年来,员工提出的创新项目达28项,其中有25项被采纳,分别获得50元至2000元的奖励。

铸精品、争第一。郑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部积极响应局集团指挥部提出的“全面工作争第一”的号召。近百名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在全线17个梁场率先完成了第一榀长32米、重900吨的双线整体箱梁的试制任务。箱梁进入批量生产后,项目部严格按照业主的规定和要求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效益等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在业主先后组织的三次综合信誉评价中,公司梁场荣获“三连冠”称号。 强素质、解难题。公司承建的武水高速公路P4合同段集路基、桥梁、隧道为一体,其中黄草岭隧道是二十三局集团在建工程中最长的公路隧道工程。桥墩高,隧道长,施工环境差。为提高员工的整体业务素质,项目部从开工伊始就开办了职工夜校,开展理论、安全、质量、技术等实用知识的培训。在项目全体员工中推行经理、书记轮流值班制。当班员工在完成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行使经理和书记的权力,积极参与项目经营管理,组织协调施工生产,处理党政日常事务,广泛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为项目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方案和建议。项目全长6472.3米的黄草岭隧道有破碎泥岩、沙熔洞和石灰岩三种土质,地质变化较大,隧道塌方,钢格栅孔架出现较大偏差成为制约施工生产的“瓶颈”。项目部QC小组组织破碎泥岩施工难题的技术攻关,及时改变施工方案,改进施工工艺,解决了塌方难题,保证了隧道施工的正常进行。

精细管理、打造效益文化

公司所承揽的工程大都是低价中标,加之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为了把“鸡胁”熬出浓汤,多创效益,他们注重在修旧利废、节支降耗上下功夫,确定了“精细管理、增收创效”的理念。公司全体员工人人参与,个个献计出力。一是各项目部在物资、设备的采购和选用上积极出主意、想办法,严格实施公开招标,阳光采购,从源头控制采购成本和资金流失。PC梁项目部在重庆轻轨二号线施工中,对用量较大的水泥采购进行货比三家,价比低廉,每吨水泥价格比同行要低20元。浙赣铁路项目部对原确定的物资采购价格重新进行多家报价,公开招标,钢材价格由原定每吨5100元降为4810元,减水剂价格由每吨345元降为330元,仅两项就节约资金114万元。重庆鱼洞长江大桥工程开工时正是钢绞线价格上涨的高峰,项目部及时对市场价格进行分析、比价,瞄准价格下降的时机,一次性购进了工程所需的365吨钢绞线,仅此就节约资金100多万元。武水项目部针对工程所需物资材料量大的实际,采取短期合同、淡季供料的办法,灵活调整地材和原材料价格,主材比原定价格降低3%至5%,辅材价格有较大幅度的下跌。经过两次调价,比原采购计划节省近100万元。郑西铁路客专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先后8次对梁场工艺平面布置进行优化和改进,减少耕地租用98亩,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节省100多万元。二是公司对PC梁和郑西客专项目等可定性定量的工程项目班组的物资、材料消耗实现定额核算、限量发放、量化考核。由工程部门对项目每个班组承担工程量所需的物资进行核准,根据其工程进度的需要进行定额发放,节约提成,超支处罚,使工程成本普遍下降。三是对机关的差旅费、通讯费、招待费、办公费实行包干使用。公司组建近五年多来,就降低成本、减少非生产性开支1000多万元。 典型引路,打造品牌文化

任何一项工作的推动都离不开典型引路,某个时期的典型体现着时代特色和时代精神。通过培育典型来培育企业精神,是公司打造特色品牌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

公司PC梁项目部钢筋工黄梅英,在2007年“中央企业职工技能大赛”钢筋工比赛中获得

金奖,分别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铁建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和四川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为了培育更多的优秀品牌员工,公司党委作出了“向黄梅英同志学习,争做品牌员工”的号召。评选表彰技术拔尖的生产技能、综合管理方面的金银铜牌品牌员工。公司上下一股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品牌员工的热潮蓬勃兴起。

在领导干部中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在党员中开展“党员岗位践行承诺”活动,把每个党员的工作职责和承诺内容进行公开,每个季度进行一次测评,将结果公布于众,接受员工的监督。真正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员工一张‘名片’”;在员工中开展“学知识、比技能、讲奉献”的活动,结成一对

一、一对二帮学对子,让员工牢固树立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的观念,尽职尽责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黄梅英精神的激励和先进事迹的感染下,公司员工学文化、学技术、练本领的风气空前高涨。爱岗敬业、钻研技术、勤奋工作、岗位成才者层出不穷。先后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物,如:全国优秀项目经理、局集团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张玉萍;铁道部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陆小兵;中国铁建优秀党务工作者冷清安;中国铁建员工先锋号标兵文超;中国铁建“科技标兵”、詹天佑奖励基金获得者及局集团公司“双十佳”优秀共产党员余洋;埋头苦干的老黄牛黄德超;精打细算的好管家刘太兴;生产技能品牌员工代志国;综合管理品牌员工段绪江等。由于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和发挥,保证了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作者系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六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

第二篇: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2)

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荣成市实验小学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校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内部潜能,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规范管理,深化改革,用扎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拼搏的实干精神努力造就特色鲜明、和谐向上的文明集体,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新起点上出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年度在原有50多个荣誉称号的基础上,我校又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及“荣成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一、管理文化——储备学校发展强势

管理文化是推进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本年度我们继续通过“实”、“细”二字严格要求,凝聚力量,为学校发展储备强势。

1、示范带动规范

我们把“精细化管理”确立为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强调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提出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口号,实践出“三无”“三有”的工作方法,即:执行无理由、工作无借口、管理无缝隙;思想有人交流、情感有人沟通、工作有人引领。在教职工会上,学校领导郑重做出“一切向领导看齐”的承诺,“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教师,有教师的地方就有领导”是领导干部的常态做法。坚持开展好“校长主任一日动”活动,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将生活服务、教学管理、安全防护、监督指导等工作在“勤”字中做精做细,以自身的示范带动全校的规范。

2、心细带动精细

学校要求领导成员要做工作的“有心人”,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必须有清晰的工作思路,确定分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避免工作的随意性。进一步完善《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从教师的“德、能、勤、绩”到日常教学中的备、讲、查、批、导等都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学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环环相扣。每周例会上,分管领导都要对工作自检回头看,下阶段工作进行细打算,一事一清,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小结,让每一名教工都能明白自己在某一时段、某一活动中的所得所失,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工作针对性。

二、学习文化——增强学校发展底蕴

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第一要务,为此我们积极推出“学习富脑”工程,把学习活动与师德建设、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

1、师德专题学习让教师牢记为人师表。历时45天的“讲师德、正校风、做楷模、树形象”专题教育活动,我校严格按照市局要求,开展好每个阶段专题工作。通过观看影片、举办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及“三评议”、“三自查”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涌现了大批表现优秀的教师。总结会上我们隆重表彰了19名先进典型。在全市组织的读书评比活动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陈雪源老师获演讲比赛一等奖,周景静老师获读书笔记一等奖。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党员教师率先垂范。3月份我们全面启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兴民同志莅临我校为全体党员上党课,实地参观调研后,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委综合指导组也几次到校进行实地指导与抽查,对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表示赞同,并将我校的经验性做法在全市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简报上发表。另有4篇报道发表于市局科学发展观专题网站,成为全市宣传报道较多的学校之一。

3、读书专题讲座让教师学会打点幸福人生。继全市组织陶继新《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报告会后,我校又专程将陶教授请到学校,为教师零距离作专场报告《打点幸福人生》。此次学习给全体教师带来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学习体会真实、感人。开展“我的工作我负责”主题论坛活动,全体教工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全程参与、全部交流的任务。大家结合工作谈认识、谈做法、谈打算,用理性的思考、实践性的例子,唤醒教师的责任感。很多感人的事迹及经验性做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三项工程”提高教师工作能力。①继续教育工程。学校最大限度为教师大开继续教育之门,提供多样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先后派遣?人次的教师到南京、哈尔滨、潍坊等地学习培训,将先进经验带回,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多次组织学科培训、班主任培训及各类专题培训,集中学习《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撰写心得体会,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养,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②“结对子”工程。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带教,全力实施学科教材关、教育理论关、教育教学方法关。青年教师在辅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迅速成长,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频频获奖,崭露头角,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骨干力量。本年度优质课评选1节获国家级奖项,省级2节,地市级3节。18篇论文、教学案例获省市级不同奖项。③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校致力打造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科研型、学者型的骨干教师队伍,积极为一批年富力强、年轻有为的优秀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取得突出的成绩。2009年我校1人被评为“威海市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为“荣成市师德标兵”、2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校长被评为“威海市十佳校长”。

三、课堂文化——筑牢学校发展基础

2009年是全市推行教学改革新举措的实施年。我们通过抓牢教学中心,抓住课堂主阵地的做法,严格教学管理,形成严谨教风,让教师具有扎实的授课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举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学科树标与全员达标相促进。为了让教学真正落实到“高效”上,我们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本次达标在原来“分科达标、同步进行”的基础上,增加了“先树标后达标”的环节,各学科骨干教师勇担学科树标任务,为新型课型的构建及之后的“学标、达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所以达标环节中教师都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出了各自精彩的课例,使本次教学达标活动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2、校内铺开与校际联谊相融合。面对今年教学工作的新策略,我们首先从思想上入手,让教师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一是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让有效教学在课堂落地生根》、《高效课堂的秘诀是什么》、《语文课,让习惯培养“如影随形”》等资料。之后又介绍了《洋思中学成功经验介绍》、《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要求任课教师针对学习内容实施方法的移植改造,寻求自己课堂的秘诀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二是印发并学习《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堂教学达标》评估标准,并对照标准探索、构建学科教学最优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案一体化”设计要求,从改进教案入手,让自己的课堂更贴近常态,更注重实际。其次是从实践中摸索,让教师在相互探讨中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了确保“教案学案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我们实行了“小块实验”的策略,每名教师上交一份自主研发的教案“模子”,教导处进行梳理、汇总。然后借助全校教研的时间,我们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老师进行专题培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到研读教材、处理教材应注意的事项等都一一做以说明,为教师在实际中更好地进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此同时,我们认真开展联谊校活动,积极邀请市教研中心各科教研员到校进行实地指导,与联谊校教师同课异构,共同研讨“教学案一体化”设计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实施模式为联谊校研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素材,得到了教研员及联谊校领导与教师的高度评价。

3、常规督查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坚持教学督查制度,强化每天的课表执行情况、学生作业负担情况、有效课堂教学情况、校本教研情况、大课间、活动课等学生参与情况的日常检查,将定时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做到有检查必有通报,并将成绩记入教师百分考核之中。同时强力推进教师过“教材关、教法关、学法关”活动,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研究各种教法的内涵和外延,洞悉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在规律,借“过三关”的拉练,提高教师授课的高效性。

实践的同时我们坚持做到及时总结,有效提炼。我们先后召开了“有效课堂”达标活动总结会、教学质量分析会、名师素养培训会等专题会议。会上介绍、交流了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及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亮点,大量的经验做法、成功的教学案例给广大教师以启示,提供了众多有益的借鉴。

4、科研实施与信息素养相带动。本学年我们继续做好1个国家级,2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和3个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国家级课题“小学数学动态课堂的生成与发展性教学手段运用策略的研究”经过教师大量的资料收集与实践研究,形成了内容详尽的档案资料,正在准备结题之中。省级科研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顺利结题,课题研究报告获省级一等奖。英语组负责的网络课题省级获奖,研究论文获省级一等奖。另有荣成级两个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和《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网络建设研究》已于9月份顺利结题。

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及应用,以网站建设为平台,丰富资源,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积极组织教师上传优秀稿件于学科网站和学校网站,大量稿件被录取,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学习资源,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同时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力度,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对教师进行了“中教育星网络教学平台”、“教室多媒体”、“趋势杀毒软件”的使用与维护的培训,现在学科教师均建立了个人电子资源库,大部分教师能进行网上备课、网上教学。同时还征集各学科自制的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设计等资源丰富了学校资源库,促进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了课堂利用率。

四、环境文化——提升学校发展的品味

以全市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会为契机,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功能完善,凸显其特色,实现了文化品味的上档升级。

院落改造

利用暑假的时间完成院面的改造工程,平整宽阔的前院与后操场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活动范围,为多样化的锻炼活动提供可能。充分利用操场跑道将其划分若干活动区域,让孩子在蹦蹦跳跳中锻炼身体,享受乐趣。借助大花坛及墙角平台,设计制作文化黑板,让教师勤练基本功的同时,达到了练字炼人的目的。

橱窗文化

在原有东西两大宣传长廊的基础上,我们又于西面小树林新增长达11米的橱窗,集中展示我校实施的“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和“做文明实小学子,创和谐礼仪校园”两大活动的目标体系,标准细化、操作具体化让学生更易规范自己的言行,借以达到修身立本的目的。

墙体文化

新开辟励学楼长达150米的墙角文化,以问答的形式展示百余条有关国学内容的知识点,不经意间即可扩大知识贮备。充分利用校园各功能区的墙体设计内涵丰富的大字标语,激励全校师生奋发进取,展示自我。院落中11根柱子上则是名诗经典、礼仪故事等不同内容,字里行间传承着中华文明,浏览诵读中与圣贤同行。

主体楼文化 我们将4大主体楼命名为励学楼、善学楼、博学楼及艺韵楼,原来的阶梯教室命名为博汇厅。重新铺设地面,更换所有老式座椅,为我们今后开会、组织各类活动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也为我们承接上级的各级各类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德育室全部装修一新,集中制作了涵盖学校概况、安全法制、党建、师德、少先队、妇女儿童六大类46块宣传看板,可根据需要变换不同内容,大大提高了一室多能的利用率,达到和谐、自然、时尚的文化要求。

走廊文化

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我们在每间教室门旁的墙裙上设有专题,并于展示台上张贴不同时期评选的礼仪之星,鼓励更多的孩子行动起来,让文明相伴,让礼仪植根。国学经典则突出弟子规、论语、楚辞诗赋等内容,古典的设计不仅给人以视觉享受更启迪着学生的智慧。为凸显艺术特色,艺韵楼的廊道我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我们的民族舞蹈及民族器乐,而跳动的五线谱则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善学楼则分楼层悬挂着学生的彩画、书法、国画、手工作品,精巧的画作配以精美的装裱,不但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水平,更为大家创设了一个知识化的人文环境。

处室文化

班级文化以打造优秀团队为主旨,突出环境布局、班级制度、精神文化三大方面,将养成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渗透于各学科之中,寓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学生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办公室文化我们要求统一中求个性。在原有布局基础上,广大教师发挥自身才能,动手剪裁各种边框用于墙面装饰,亲自动手制作相框用于展示教师风采,当件件作品展示于墙的时候,给人的不仅仅是精神的享受,更是技能的提高。专用教室文化根据省级标准,我们努力配齐各类专用教室的设施与设备。在此基础上,做到制度、标语、挂图等上墙,营造各富特色的专有文化。图书室在增加藏书量的同时,我们更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放阅览室,开设阅览课,与书为友,书香常伴。实验室、劳技室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上好实验与操作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未知,提高能力。

五、活动文化——彰显学校发展活力

学生的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为此,我校积极拓展学生活动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彰显了“动态”文化的魅力。

1、“星级班级”于竞争中强化常规。出台的《星级班级考核细则》涵盖了六大类共计80余条的学生常规要求,政教处及少先大队坚持做到天天有监督,周周有评比,每周一升国旗时授予表现优秀的班级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班级”称号。“星旗”的流动实现了双向制动,在“争旗、夺旗、保旗”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文明、有序”的行为要求,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文明礼仪”于言行中体现素质。开展“做文明实小学子,创和谐礼仪校园”礼仪教育系列活动,以礼仪、礼貌、礼节“三礼”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重点树立学生“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公德礼仪”三大文明形象。同时结合我校开展的“随乐走路”和“音乐指挥下的大课间”常规训练重点抓落实,形成实践中逐步完善,完善中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

3、主题活动于引导中渗透教育。结合“学雷锋活动月”我们开展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为主题的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并提出学雷锋活动的班级口号。3月5日组织部分学生走进军休所进行义务劳动,听老红军讲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在亲历实践中增长见识,增进才能。“三八”妇女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五大感恩行动”,融洽亲子之情。为纪念四川地震一周年,我们开展了“心手相连 你我同行”主题教育活动,聘请边防官兵到校做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主题班会、网上纪念等活动让全体同学再次体会到博爱、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央4台新闻60分及山东电视台早间新闻栏目分别做了报道。积极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健康快乐”趣味运动会,倡导学生全员参与,在分享健康运动的同时,也品尝了趣味运动的快乐。“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绿色小卫士”走进社区,积极向街道行人宣传绿色环保、减少污染的重大意义。变废为宝的创意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理念根植心间。九月份,我们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契机,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及传统教育,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倡导大爱从小爱做起。为庆祝见过60周年,我们举办了歌咏、口风琴比赛,然师生于嘹亮的歌声中抒发对祖国60辉煌成就的赞美之情。

六、特色文化——熔铸学校发展品牌

艺术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更是我们的品牌。本学年我们进一步找准定位、普及教育,借辐射效应提高特色建设的整体水平。

1、组织好专项活动。学校需要品牌,更需要展示品牌。第六届校园艺术节创历届参加人数之最,内容多样之最。教师的全员参与、学生的全面参与、家长的积极参与,让我们这届艺术节盛况空前。艺术篇中多样的曲艺形式充分展示了特色教育的丰硕成果,阅读篇将国学经典搬上舞台,实现了艺术与文学相溶,和谐篇中家长的登台献艺成为本届校园艺术节的亮点,家校联谊让我们的教育更具向心力。艺术节的圆满落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家长的赞誉,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效应。

各类单项比赛,如分列式表演、大型口风琴展演、庆元旦文艺演出、各类主题的书画展、手工作品展等等,以及外事活动,如全市文艺汇演、教师节庆祝演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等都显示我校一定的实力,成为学校独特的标志和永不褪色的名片。

2、抓好品牌项目。在抓好百余人乐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在3-5年级学生中普及口风琴。班主任老师积极协助音乐教师辅导学生的口风琴练习,大型活动中学生均可完成集体演奏任务。全面开展“翰墨陶情 练字炼人”规范书写活动,注重教给学生写字方法,对各年级的写字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写字本,随堂练字,随文练字。定期写字竞赛活动,以赛促写,以赛促练。舞蹈作为主打项目,更加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为今后确立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绘画方面,教师的巧妙引导与艺术氛围的创设,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绘画才能,本年度在国家、省市级赛事中获奖连连。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继续抓住农田和木工两大特色,扩展编织、环保手工等项目,将学习技能与创意活动结合起来,使其更有创新空间。在全市素质教育成果展中,我校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构思奇妙,种类繁多,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才能。2009年在全市的特长生比赛和文艺汇演中,我校均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位居榜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级书画比赛,每次都有大批学生获得等第奖。特别是在全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的舞蹈、声乐、绘画、书法分获二三等奖, 4名教师获省级优秀指导奖,学校荣获“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全市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环境吸引人,文化影响人,特色造就人。2009年,作为基层学校,我校多次代表全市教育系统迎接省市级检查验收工作,先后接待市内外10余次参观学习活动,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科学发展观“三进”及课程实施情况、省文明办文明礼仪教育、威海市督导室教育示范县复查、威海市卫生先进单位、荣成市委科学发展观综合检查组及荣成市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会等检查验收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及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文化引领,打造品牌;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没有终点,教育没有等待。新的形势,新的压力;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会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和汗水承载实小人宏伟的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第三篇: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 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江苏省东台市 王卫东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培育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准则和工作学习作风的总和,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重要平台。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通过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建来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呢?

一、诵诗育人,让精美的旋律飘荡起来

池柳影摇书,窗竹风翻墨。六年来,我校坚持“晨诵、午读、暮写”,加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逐步形成了擦靓书香校园的诗文诵读特色。2013年底,通过答辩评审成为江苏省首批特色文化课程基地。2015年春高分通过省教育厅诗文特色文化建设中期考察评估, 1200平米“诗文馆”已如期竣工。对全体学生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开发《含英咀华》诗文诵读校本教材,遴选167篇融汇里下河水乡地域特点和东台乡土风情的精美诗文,分年级段设定诵读量,人手一册,鼓励多读多诵,争星升级,让这些精美的诗文在绿树红花间亮出来,在走廊板报上展出来,在校园音乐中唱起来。每一层楼布设诗文匾牌,每个教室安置图书角、展示板,每个班级设计各具特色的名片,每天的晨诵、每周一节的诵读指导、人手一册的诗文本自抄自录、每月末的班级展示和次月初的校级展评雷打不动,“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校园,如一本硕大的诗文教科书,徜徉其间,感受着语文与生活和谐共生,让每个学生时刻滋润在学校浓郁的特色课程文化之中。

精心泡大“小雨点”诗文社,组织主题诵读,推进双语阅读,组建班级和校级考核小组,依据现行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明确诵读篇目,按不同学段要求分别授星升级。“池柳影摇书,诵读听琅琅——诵诗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演诗文”“诗是有声画,画是有形诗——画诗文”“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唱诗文”,“散学归来早,染香芳草地——诗文手抄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诗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文诵读争星升级”,系列活动异彩纷呈。邀请国家一级播音员徐诗春等来校讲学,邀请盐城日月路小学、东台市实验小学的优秀教师送教到校,以名师支撑基地、成长教师、发展学生,带动课程共同开发。

二、自化化人,让定格的风景灵动起来

“天地万物,唯人为贵”。教师是推动摇篮的手,推动摇篮的手可以推动地球,必须让所有教师自主自理,自化化人,人人享有教育的尊严和阳光。让教师走向国旗下讲话,走上政治学习讲坛,积极推介吴非《一盏一盏的灯》、崔永元《不过如此》及《窗边的小豆豆》《五十六号教室的秘密》《教师的幸福资本》等大家名著„„走进好书,“神与物游”,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于是,圣人不再遥远,经典不再尘封,现实也就少了几许迷茫。推行班子成员走动管理和首问负责制。推行每日五个“两分钟”——到校巡视两分钟、提前候课两分钟、下课停留两分钟、课间观察两分钟、放学交流两分钟,推行红领巾广播站、卫生监督岗、餐桌长轮值制,推行分年级段梯次放学,精心组织每日的新闻播报、诗文诵读、午间习字和两操两课,每周一的升旗仪式、行政例会、政治学习,每周四的卫生日,每周两档的红领巾广播站,每月一次的应急疏散演练,每双月一期的黑板报,每学期一期的校报和家长学校。少先队工作独树一帜,《相约西溪》《寻访东台村史馆》《抗战老兵访问记》等“红领巾寻访”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多次荣获东台市少先队“四十佳”“盐城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英雄(朱廉贻)中队”“江苏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等称号,2012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少先队活动课程实施纲要》试点校,2015年被授予“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品牌项目”“全国优秀红领巾国学小社团”。

倡导“宽容、慎独、自化化人”。认真审视学校文化标识,确定校训为“只争朝夕”,创作校歌《只争朝夕》,确定学校主体楼分别为“行思楼”“行知楼”“行远楼”。强化政治学习和法规宣讲,强化支部、工会职能,修订完善《廉贻小学章程》《家长委员会章程》。班子成员自觉起步领跑,静下心来研究,潜下心来工作,引导大家在单位时间达到高效,在休息时间内享受生活,在工作时间释放最大的激情,努力成为校园里的行者、思想者。职称上岗、大件采购、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重大校务阳光操作,让教师在主体参与中得以认同和内化。教师群体勤勉劳作,不事张扬,多人荣获德育先进个人、“彩云妈妈”、优秀班主任、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和“无偿献血”奉献奖,以美好的情感、美好的情绪、美好的情商和美好的情趣演绎着个人应有的风采和魅力。

确立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和效果意识,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充分运用各种资源,追求教得有效;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经历发现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提升学习能力和人生智慧,追求学得愉快;聚焦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最终的高度达成,追求考得满意,突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盐城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个案研究 》《“数学实验”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如期结题,《小学优秀诗文诵读课程基地建设的个案研究》通过开题论证,《小学优秀诗文读诵写一体化的实践研究》申报为省教研室立项课题。2014年12月加盟全国“新体系作文教学研究共同体”,我校教师被评为学术委员,主持中国写作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体系作文教学实验研究”子课题《小学生本动态作文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为我校教师搭建了“入格—升格—风格”的专业发展阶梯,使教师的职业生涯由过去一成不变地重复昨天的故事转变为不断丰富、完善的研究之旅。近年来,新培育盐城市德育学科带头人2人、英语教学能手2人、教坛新秀6人,东台市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能手5人,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报刊发表,多人获工会网络知识竞赛全国一等奖、春联创作大赛盐城一等奖、科技创新成果省三等奖、盐城一等奖,数十人次参加市级以上会教、基本功竞赛、论文大赛、解题能力竞赛等斩金夺银大显身手。

第四篇:以鼓乡特色文化,引领社区教育和谐发展

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社区学校钱庆丰

摘要:月浦“锣鼓”这一特色文化,正起着引领月浦社区教育和谐发展的作用。通过实践,我们认识了“锣鼓特色文化”的魅力。同时,我们认识了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应把握的关键点。

关键词:月浦锣鼓、特色文化、引领、社区教育、文化品牌、和谐发展

特色文化是指具有独特鲜明个性,易为广大市民接受认可,喜欢亲睐的文化。在推进终身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进程中,特色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月浦“锣鼓”历史悠久,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备受月浦人民喜爱,成为了月浦地区的特色文化,同时也使月浦拥有了“锣鼓之乡”的美誉。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宝钢建设,全国各地的建设者来到宝山,纷纷落户月浦,山西的“威风锣鼓”、“太原锣鼓”、东北的“辽远锣鼓”、江南的“浙东锣鼓”等许多不同风格的优秀鼓种也随之融进了月浦,形成了气势更加恢宏,更具艺术表现力的新型的月浦“锣鼓文化”。为了更好地培育月浦“锣鼓文化”,上世纪90年代末月浦镇确立了两年一届的“鼓乡欢乐节”,并通过有规划、有序列、有主题的举办月浦群众文化艺术展示活动,切实有效地推进月浦群众性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那么,如何进一步体现月浦“锣鼓文化”海纳百川的兼容性,并富有创造性的开发利用锣鼓文化,提升月浦社区市民文化素养和品味。1999年6月,由月浦镇党委、政府牵头,宝钢各冶建公司的加盟,月浦镇成立了“上海市宝山区月浦地区锣鼓协会”,将月浦的“锣鼓”作为特色品牌文化来加以弘扬与发展,并以此引领社区教育整体性和谐发展。

一、以“鼓乡特色文化”引领社区教育的建设与发展

(一)发挥“锣鼓文化”优势,全力打造群众文艺活动展示品牌

为了充分体现“鼓乡欢乐节”锣鼓文化之神韵,切实有效开展好社区群众文艺展演活动。2006年初,我月浦镇设计了主题为“为宝山变样,为月浦发展增实力”的社区群众文艺系列展示活动的总体方案,明确了主办、协办、承办、指导等各方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有系列地举办社区群众文艺展演活动。至2007年底,先后举办了颇有影响的展演活动近二十场。如:2006年的国际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第五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暨月浦镇第八届“锣鼓年会”,以及《春色满园》、《纪念三·八节》、《欢乐在钢城,和谐在月浦》、“走到一起来”《钢城欢歌》、《军地情深》、《群英荟萃》等系列专场文艺汇演。2007这一年创下了自月浦镇“鼓乡欢乐节”创立以来,参演团队最多,涉及面最广(欧洲国家多个代表团也应邀参加),观看人数最多,表演场次最多,节目最为精彩的几个最佳记录,成为了月浦地区文艺表演活动的丰富年。

(二)凸现“锣鼓文化”魅力,全心打造社区教育整体性和谐发展品牌

月浦“锣鼓”,它以恢宏的气势,给人激越奋进的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使月浦人民对社区文化拥有了亲和力和融合力。为此,我月浦镇将社区各类文化教育活动与“鼓乡欢乐节”文化艺术展示活动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将文艺活动与社区市民文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彼此渗透,相互促进,联动发展。这几年,我们凭借“鼓乡欢乐节”组织管理方法,有效落实了社区市民文化教育主题活动。先后举办了一系列文化艺术节。如“书画艺术节”、“沪剧表演节”、“民族舞蹈节”、“体育健身节”、“科普知识节”、“文明礼仪节”等。同时,举办相应的主题赛事活动。比如:“盛海杯”舞蹈赛;“中田杯”健身赛;“龙腾杯”歌咏赛;“合力杯”戏曲赛;“育苗杯”中小学生科技创新赛;“创业杯”职业技能赛;“健康杯”老年人保健知识竞赛;“家园杯”书画艺术展和“安全杯”青少年安全知识

1竞赛等。

在有效展示社区教育和谐发展过程中,我们按照“鼓乡欢乐节”活动组织形式,强调了以市民的自主参与和自主管理,不断组建社区群众文化自治学习型团队。先后又成立了“盛桥书画会所”、“月盛沪剧文艺小分队”、“宝莲湖丝网花制作社”、“新月读书会”、“爱心编织社”、“月浦之歌合唱队”、“常青艺术舞蹈队”、“老年健身体操队”等等,使原本50来个社区群众文艺团队发展成为81支团队。

也正是在“锣鼓文化”魅力引领下,这几年月浦镇社区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不仅创作了不少优秀文艺、书画、工艺作品,而且还参与了区级以上各类文化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了多项奖励。例如:社区学校先后两度荣获了宝山区宣传部和教育局联合举办的“和谐社会欢乐年”和“我的文化家园”社区市民文艺展演和书画展活动优秀组织奖。期间,民族舞蹈《山那边的女人》、《春回大地》,沪剧《好媳妇夸婆婆》,健美舞的《拐杖操》、《梆梆操》;摄影《镜中情》、《欣赏》和书画《春艳》等优秀节目和艺术作品分获

一、

二、三等奖。另外,月浦镇居民在区2007年科普知识演讲和竞赛中也分获团体一等奖和多个个人优秀奖等。

(三)丰富“锣鼓文化”内涵,全新打造社区群众文化教育活动课程品牌

为进一步丰富“锣鼓文化”内涵,拓展“鼓乡文化节”发展思路。我月浦镇积极开展“全国先进文化社区”、“学习型社区”和“全国文明镇”等创建活动,精心组织举办了“欢乐在社区”广场文化主题活动。做到了“广场演出天天有”、“村宅电影周周放”、“乡村文艺月月演”。两年间仅由群众文艺团队自发组织举办的下乡展演活动11场,露天电影150多场次。如今,一支支群众文艺团队正活跃在月浦社区群众文艺表演舞台上,正带动和促进月浦社区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在不断繁荣社区基层群众文化艺术的过程中,月浦镇积极开展了“一居(村)一品一特色”创建工作。将社区文化活动与居民小组学习结合起来。如今,月浦社区“一居一品一特色”工作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月浦八村、十村的书画,宝莲湖、新月丽苑的“丝网花”、盛桥地区的沪剧、乐业新村的“盆栽花卉”,月浦

七、九村的“健美舞蹈”,月浦实验学校的中小学生的“腰鼓队”等特色文化已颇有影响力,成为了月浦社区文化园中一朵朵奇葩。

与此同时,根据区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工作要求,我月浦镇镇切实加强了市民文化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第一,坚持不懈地开展主题文化教育。如:围绕“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等重大纪事,为社区各类居民举办专题报告或讲座,组织居民参观月浦公园“解放月浦攻坚战纪念碑”,开展“我的月浦,我的家园”家乡史情主题教育等活动。通过教育活动,培育社区居民的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第二、根据社区市民不同文化需求,合理开发各类居民文化学习课程。如:健康教育、老年教育、家庭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失地农民与来沪务工人员就业培训等学习课程。

在健康教育上,我们主要通过举办市民健康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等知识等讲座,提高市民科学的健康理念。

在老年教育上,我们从老年人修身养心,愉悦身心的角度出发,开设了书法、国画、合唱、舞蹈、钢琴、瓷画、健身操、太极拳、丝网花、沪剧、学说上海话、串珠、法律维权知识等课程。并将“月浦十村”、“月浦八村”居委作为镇老年教育示范小区。

在家庭教育上,在镇妇联牵头下,以镇小红帽、盛桥新村、月浦新村近十家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开展了《社区家庭道德教育方法指导》研究。通过举办《家长与孩子沟

通》、《如何做合格父母》等主题知识讲座,组织开展了“亲子游戏”、“老少同乐”等游艺活动,以促进了社区家庭教育的发展。

在青少年教育上,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关工委志愿者师资力量,利用寒暑期、双休日为青少年开设“迎奥运、迎世博”——“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知识”、“做合法文明市民”、“争当时代好少年”及民族精神主题教育等系列知识讲座;举办“观看武警战士消防演练”、“参观月浦公园和月浦锣鼓纪念馆”、“学礼仪,做敬老爱老的好少年”等夏令营活动。

在职业教育上:充分发挥了政府的主导地位,积极主动与区内有关的教育培训机构组织联手,发挥社区保障中心的服务功能,利用社区学校的场地资源,切实加强了月浦镇企业职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失地农民和进程来沪人员就业技能培训。

2007年开设的企业职工职业资格、工种技能证书或复证等培训课程有:电工、焊工、行车工、铲车工、企业会计审证、办公自动化、会计电算化、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十几门课程。

2007年为失地农民与来沪务工人员就业开设的培训课程有:“超市营业员”、“社区绿化保洁员”、“建筑物保洁员”、“社区交通安全、市容管理协管员”、“创业者创业指导”以及城市文明礼仪、婚姻家庭知识、法律法规、计划生育、安全卫生等课程讲座。

总之,社区教育市民文化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既进一步丰富了月浦锣鼓文化的内涵,同时奠定了基础,赋予了课程开发的活力,激发和培育了市民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四)注重“鼓乡文化”科学研究,全情打造社区文化教育科研品牌

社区文化教育的发展,需要用科学理念引领。对此,围绕“社区文化”的功能和特点,月浦镇进行了“社区文化与文化融合”,“社区文化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社区教育文化的共建”以及“社区文化教育运作模式”等课题研究,并撰写了:《社区文化与文化融合》、《社区文化及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整合资源,构建整体性和谐发展的社区教育运行模式》,《城镇结构的多元化与学习型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及《学校、社区共建的实践》等文章。其中《社区文化与文化融合》荣获上海市社区文化研究协会论文三等奖;《整合资源,构建整体性和谐发展的社区教育运行模式》论文荣获了第五届上海市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并被入选2006—2007《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论文集》。

总之,通过科学的实践研究,不仅提升了鼓乡特色文化品牌效应,同时也提高了月浦镇社区教育工作整体性和谐发展的价值。

二、以“鼓乡特色文化”引领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的认识与体会

(一)“特色文化”在社区教育发展中的魅力

1、历史积淀:造就了文化品牌的潜在优势

一个地区的文化特色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和延续。深厚的文化积淀不仅是形成这一地区文化品牌的重要源泉,也是成功定位一个地区文化品牌的重要支点。月浦锣鼓起源于清朝中期,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在月浦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凝聚人心,激励人奋进的作用。所以传承这一优秀文化,既是展示月浦锣鼓文化的神韵和魅力,更是推进整体性和谐发展社区文化教育的原动力。在社区教育建设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所需要的正是这种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力量,以调动起广大社区居民学习的热情。

2、与时俱进:奠定了文化品牌的生命力

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只有不断地赋予社区文化新的内涵,才会使社区文化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对此,近年来,月浦镇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加快社区文化设施建设,为月浦镇充实了新的文化元素。月浦镇市民活动中心、金悦市民文化活动广场等建设的新景观,使古镇更具魅力,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当社区广大居民看到了社区

文化发展态势,便拥有了自觉参与社区教育的热情,由此,也加快推进了月浦镇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月浦镇“学习型社区”、“全国文明镇”等各项创建工作深入发展。

3、互动效应:成就了文化品牌的扩张力

当今时代,文化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并正推进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月浦镇坚持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给经济发展中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近年来,在努力打造月浦“锣鼓”社区精品文化的过程中,月浦镇又开辟了休闲文化的农家乐旅游景点,培植了“钢城月浦”工业园区的经济文化等,使月浦社区“锣鼓”文化具有带动社区经济发展的扩张力。

4、市民参与:扩大了文化品牌的影响力

人民群众既是塑造地区文化品牌的主体,更是地区文化品牌长盛不衰的动力。社区文化品牌确立之后,我们必须强调的是居民和社区的互动,让社区居民认同社区的文化品牌,为自己的地区文化品牌感到光荣,并身体力行成为地区文化品牌的推销员。近几年来,月浦镇无论在举办“鼓乡欢乐节”大型文艺展演,还是在组织市民开展小型的社区文化教育活动中,都积极引导广大居民广泛参与,使广大社区居民既成为了先进文化的受教者、享受者;更成为特色品牌创建的实践者和传播者。

(二)“特色文化”引领社区教育发展所应把握的关键点

1、“以人为本”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核心

“特色文化”之所以备受社区广大居民的喜爱,是因为满足了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展示了地区的人文精神和风貌,激发了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热情。所以,我们要以“特色文化”为引领,根据社区人群年龄结构的差异性;文化层次的多样性;学习需求的多重性,因地制宜开展社区居民各色各类社区文化教育活动。

2、广泛参与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前提

“特色文化”活动之所以能深入持久地发展下去,最主要的因素在于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对此,以“特色文化”引领社区教育发展,就在于更好地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地参与到社区各类文化教育活动中去,以确保社区教育有序发展。

3、有效培育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基础

“特色文化”的发展,除其内涵吸引力外,很大程度取决于对特色文化培育的程度。有培育才会有发展,所以我们要用培育“特色文化”的热情来培育社区教育,积极有效地推进“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组”、“学习型社区”等创建工作的开展。

4、提升素质是社区教育发展的重点

开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社区的根本宗旨在于提升社区广大居民文化素质。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盛和文化繁荣的国家。所以创建学习型社区,提升社区市民文化素质已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重点。“特色文化”是富有内涵的文化,是社区居民乐意接受和传承的文化,所以我们在开展社区教育中要充分利用“特色文化”教育活动中的魅力元素,使其渗透于提审市民素质的社区教育的全过程。

5、整合资源是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

“特色文化”虽然是社区独特的文化,但它与辖区内其他文化具有相互影响,互为补充的作用。对此,在发展社区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发挥好“特色文化”的引领性,对各类教育资源加以有效整合,使各类资源(如:社区内的教育资源、文化资源、以及人才资源)产生互为影响、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作用,同时发挥好社区内相关的学习教育机构功能,形成资源共享的良好局面。

6、形成合力是社区教育发展的保证

“特色文化”活动之所以能有条不紊得以展开,很大程度上依靠了政府的统筹领导,依靠了各条线部门的通力合作。从活动的策划,计划实施,经费落实等方面,都得到了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所以,社区教育发展的关键,需要体现组织管理机构的合力。

总而言之,以特色文化引领社区教育事业发展,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好方法,因为它备受社区居民喜爱和认同,是富有社区居民情感的文化,这种文化既有亲和力,又有凝聚力。所以,凭借“特色文化”之魅力,引领社区教育发展无疑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参考书目:

《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理论和实践》——叶忠海著,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4月出版

第五篇:以文明引领发展 以文化彰显特色——无锡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创全国文明单位小结

以文明引领发展 以文化彰显特色

无锡市交通运输管理处

无锡市交通运输管理处成立于1983年5月,是无锡市交通运输局下属全民事业单位。现有职工126名,党员6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工108名,占职工总数的85.7%。近几年来,运管处坚持把创建活动与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紧密结合,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交通行业文明单位、无锡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夯实基础,探索文明发展之路。紧扣行业发展规律,夯实文明创建基础,探索文明发展方向是无锡市运管处抓好创建工作的重心所在。一是文明发展以紧扣行业为基。运管处党委领导班子坚持“一把手抓创建”,分别制定了无锡各市(县)、区运管处基层文明创建调研制度;市处各科室基层文明创建调研工作方案;基层文明创建调研成果反馈制度。三年来,领导班子深入基层调研30次,解决制约行业发展和老百姓关心的问题45个,制定并落实便民服务措施20项,提升了行业文明创建成效。二是文明发展以丰富内涵为本。通过各种活动来丰富创建内涵。以开展“争创文明示范服务车”、“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为载体,处积极从文化、执法素质、党政教育等方面开展各项活动,如“我为运管献一策”、“我看运管20周年”、“我身边的廉政典型”、“我与公交同步、与奥运同行”、“迎奥运羽毛球比赛”、“包粽子比赛”、“职工摄影竞赛”、“执法大练兵”、“学雷锋 树新风”志愿者服务、廉政文化月等活动,切实丰富

了创建内涵。三是文明发展以典型培育为纲。始终坚持在文明创建发展过程中,以树立典型带动整个行业队伍建设。在创建工作中注重培育典型、发掘典型,全行业涌现出树典型、学先进的热潮。无锡市志愿者爱心车队,成为江苏省第一批优质服务品牌;全国劳模秦向峰的“快乐工作法”成为行业服务的标准;英雄市民顾建明的“顾建明工作室”也成为出租汽车行业的一面旗帜。

二、与时俱进,凸显创建主题特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运管处文明创建的宗旨,在努力拓展文明创建工作深度和广度的同时,深入发掘文明创建的特色。一是文明创建与作风效能建设相结合。不断创新服务便民措施。建立执法公示制,对社会实行了运政管理服务承诺,做到服务“一站式”、投诉处理率和申告回复率“两个100%”。实施首问负责制、处长接待日等制度,做到服务便民,执法文明。二是文明创建与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相结合。倡导行业诚信服务是我处构建行业文明的主旋律。先后在客运出租车、汽车维修、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行业实行了信誉排行榜制度。驾校教练员“黑名单”制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投诉监督方式,三年来清退违规教练员61名。三是文明创建与志愿服务和谐建设相结合。在全行业创建多个志愿者服务团体。每年组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爱心车队服务高考”、党员志愿者车站服务等活动都取得了良好反响。

三、抓住根本,强化行业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是文明行业创建的根本所在,三年来我处十分重视行业文化建设。一是强化行业监管文化。通过行业监管

抓手,强化创建力度,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在出租车行业建立驾驶员信誉考核制度,提升服务水平;在货运企业,严把市场准入,加强监管力度,消除安全隐患;在驾驶员培训行业,规范监督管理,加强驾校经营行为和培训质量的监管力度。二是打造行业服务文化。通过“积极倡导,正确引导”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服务文化。开展出租汽车车星级评定,争创客运企业“星级文明优质服务车”、“文明乘车示范点”,提升客运的文明形象。货运企业、货运交易市场积极开展创建“文明企业”、“文明货运市场”活动。24小时服务的96520汽车维修救援网络自开通以来已受理救援服务28400余起,成功救援25200余起。三是构筑行业诚信文化。在行业的文明创建过程中,不断构筑行业诚信体系。爱心车队、顾建明班组、青年文明号、文明货运市场、文明汽修厂、文明检测站等一个个诚信品牌不断涌现,共同构造了行业文明的诚信品牌。

上一篇:五个过硬心得体会下一篇:网格员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