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2024-04-29

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通用6篇)

篇1: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荣成市实验小学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校围绕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内部潜能,以物质文化建设为依托,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规范管理,深化改革,用扎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和勇于拼搏的实干精神努力造就特色鲜明、和谐向上的文明集体,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新起点上出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在原有50多个荣誉称号的基础上,我校又被评为“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少先队工作规范化学校”及“荣成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一、管理文化——储备学校发展强势

管理文化是推进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本我们继续通过“实”、“细”二字严格要求,凝聚力量,为学校发展储备强势。

1、示范带动规范

我们把“精细化管理”确立为学校管理的基本策略,强调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提出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口号,实践出“三无”“三有”的工作方法,即:执行无理由、工作无借口、管理无缝隙;思想有人交流、情感有人沟通、工作有人引领。在教职工会上,学校领导郑重做出“一切向领导看齐”的承诺,“有学生的地方就有教师,有教师的地方就有领导”是领导干部的常态做法。坚持开展好“校长主任一日动”活动,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将生活服务、教学管理、安全防护、监督指导等工作在“勤”字中做精做细,以自身的示范带动全校的规范。

2、心细带动精细

学校要求领导成员要做工作的“有心人”,对自己分管的工作必须有清晰的工作思路,确定分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避免工作的随意性。进一步完善《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从教师的“德、能、勤、绩”到日常教学中的备、讲、查、批、导等都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使学校的管理制度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环环相扣。每周例会上,分管领导都要对工作自检回头看,下阶段工作进行细打算,一事一清,一周一通报,一月一小结,让每一名教工都能明白自己在某一时段、某一活动中的所得所失,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工作针对性。

二、学习文化——增强学校发展底蕴

引领教师成长是学校发展第一要务,为此我们积极推出“学习富脑”工程,把学习活动与师德建设、教师业务素质提高结合起来,使其形成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

1、师德专题学习让教师牢记为人师表。历时45天的“讲师德、正校风、做楷模、树形象”专题教育活动,我校严格按照市局要求,开展好每个阶段专题工作。通过观看影片、举办专题报告会、演讲比赛及“三评议”、“三自查”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涌现了大批表现优秀的教师。总结会上我们隆重表彰了19名先进典型。在全市组织的读书评比活动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陈雪源老师获演讲比赛一等奖,周景静老师获读书笔记一等奖。

2、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让党员教师率先垂范。3月份我们全面启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兴民同志莅临我校为全体党员上党课,实地参观调研后,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管理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委综合指导组也几次到校进行实地指导与抽查,对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表示赞同,并将我校的经验性做法在全市学习实践活动专题简报上发表。另有4篇报道发表于市局科学发展观专题网站,成为全市宣传报道较多的学校之一。

3、读书专题讲座让教师学会打点幸福人生。继全市组织陶继新《读书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报告会后,我校又专程将陶教授请到学校,为教师零距离作专场报告《打点幸福人生》。此次学习给全体教师带来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震撼,学习体会真实、感人。开展“我的工作我负责”主题论坛活动,全体教工历时一个多月完成了全程参与、全部交流的任务。大家结合工作谈认识、谈做法、谈打算,用理性的思考、实践性的例子,唤醒教师的责任感。很多感人的事迹及经验性做法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三项工程”提高教师工作能力。①继续教育工程。学校最大限度为教师大开继续教育之门,提供多样的学习条件和机会。先后派遣?人次的教师到南京、哈尔滨、潍坊等地学习培训,将先进经验带回,为学校发展添砖加瓦。多次组织学科培训、班主任培训及各类专题培训,集中学习《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的讲话》,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撰写心得体会,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政治素养,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②“结对子”工程。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带教,全力实施学科教材关、教育理论关、教育教学方法关。青年教师在辅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迅速成长,在各级各类评比中频频获奖,崭露头角,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的骨干力量。本优质课评选1节获国家级奖项,省级2节,地市级3节。18篇论文、教学案例获省市级不同奖项。③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学校致力打造一支观念新、能力强、科研型、学者型的骨干教师队伍,积极为一批年富力强、年轻有为的优秀教师提供发展平台,一批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教学科研中不断取得突出的成绩。2009年我校1人被评为“威海市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教师”、2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班主任”、1人被评为“荣成市师德标兵”、2人被评为“荣成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校长被评为“威海市十佳校长”。

三、课堂文化——筑牢学校发展基础

2009年是全市推行教学改革新举措的实施年。我们通过抓牢教学中心,抓住课堂主阵地的做法,严格教学管理,形成严谨教风,让教师具有扎实的授课技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举措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学科树标与全员达标相促进。为了让教学真正落实到“高效”上,我们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达标活动。本次达标在原来“分科达标、同步进行”的基础上,增加了“先树标后达标”的环节,各学科骨干教师勇担学科树标任务,为新型课型的构建及之后的“学标、达标”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所以达标环节中教师都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上出了各自精彩的课例,使本次教学达标活动焕发出了新的生命活力。

2、校内铺开与校际联谊相融合。面对今年教学工作的新策略,我们首先从思想上入手,让教师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一是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让有效教学在课堂落地生根》、《高效课堂的秘诀是什么》、《语文课,让习惯培养“如影随形”》等资料。之后又介绍了《洋思中学成功经验介绍》、《洋思中学教学模式简介》,要求任课教师针对学习内容实施方法的移植改造,寻求自己课堂的秘诀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二是印发并学习《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堂教学达标》评估标准,并对照标准探索、构建学科教学最优化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案一体化”设计要求,从改进教案入手,让自己的课堂更贴近常态,更注重实际。其次是从实践中摸索,让教师在相互探讨中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为了确保“教案学案一体化”的顺利实施,我们实行了“小块实验”的策略,每名教师上交一份自主研发的教案“模子”,教导处进行梳理、汇总。然后借助全校教研的时间,我们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全体老师进行专题培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从教学程序的设计到研读教材、处理教材应注意的事项等都一一做以说明,为教师在实际中更好地进行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理清了思路,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与此同时,我们认真开展联谊校活动,积极邀请市教研中心各科教研员到校进行实地指导,与联谊校教师同课异构,共同研讨“教学案一体化”设计要求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同课异构实施模式为联谊校研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素材,得到了教研员及联谊校领导与教师的高度评价。

3、常规督查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我们坚持教学督查制度,强化每天的课表执行情况、学生作业负担情况、有效课堂教学情况、校本教研情况、大课间、活动课等学生参与情况的日常检查,将定时检查与随时抽查相结合,做到有检查必有通报,并将成绩记入教师百分考核之中。同时强力推进教师过“教材关、教法关、学法关”活动,引导教师深入挖掘教材,研究各种教法的内涵和外延,洞悉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掌握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内在规律,借“过三关”的拉练,提高教师授课的高效性。

实践的同时我们坚持做到及时总结,有效提炼。我们先后召开了“有效课堂”达标活动总结会、教学质量分析会、名师素养培训会等专题会议。会上介绍、交流了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及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亮点,大量的经验做法、成功的教学案例给广大教师以启示,提供了众多有益的借鉴。

4、科研实施与信息素养相带动。本学年我们继续做好1个国家级,2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和3个县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国家级课题“小学数学动态课堂的生成与发展性教学手段运用策略的研究”经过教师大量的资料收集与实践研究,形成了内容详尽的档案资料,正在准备结题之中。省级科研课题《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顺利结题,课题研究报告获省级一等奖。英语组负责的网络课题省级获奖,研究论文获省级一等奖。另有荣成级两个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渗透》和《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网络建设研究》已于9月份顺利结题。

继续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及应用,以网站建设为平台,丰富资源,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积极组织教师上传优秀稿件于学科网站和学校网站,大量稿件被录取,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学习资源,为学校赢得了荣誉。同时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力度,提高课堂效率。本学期对教师进行了“中教育星网络教学平台”、“教室多媒体”、“趋势杀毒软件”的使用与维护的培训,现在学科教师均建立了个人电子资源库,大部分教师能进行网上备课、网上教学。同时还征集各学科自制的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设计等资源丰富了学校资源库,促进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高了课堂利用率。

四、环境文化——提升学校发展的品味

以全市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会为契机,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功能完善,凸显其特色,实现了文化品味的上档升级。

院落改造

利用暑假的时间完成院面的改造工程,平整宽阔的前院与后操场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拓宽学生的活动范围,为多样化的锻炼活动提供可能。充分利用操场跑道将其划分若干活动区域,让孩子在蹦蹦跳跳中锻炼身体,享受乐趣。借助大花坛及墙角平台,设计制作文化黑板,让教师勤练基本功的同时,达到了练字炼人的目的。

橱窗文化

在原有东西两大宣传长廊的基础上,我们又于西面小树林新增长达11米的橱窗,集中展示我校实施的“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和“做文明实小学子,创和谐礼仪校园”两大活动的目标体系,标准细化、操作具体化让学生更易规范自己的言行,借以达到修身立本的目的。

墙体文化

新开辟励学楼长达150米的墙角文化,以问答的形式展示百余条有关国学内容的知识点,不经意间即可扩大知识贮备。充分利用校园各功能区的墙体设计内涵丰富的大字标语,激励全校师生奋发进取,展示自我。院落中11根柱子上则是名诗经典、礼仪故事等不同内容,字里行间传承着中华文明,浏览诵读中与圣贤同行。

主体楼文化 我们将4大主体楼命名为励学楼、善学楼、博学楼及艺韵楼,原来的阶梯教室命名为博汇厅。重新铺设地面,更换所有老式座椅,为我们今后开会、组织各类活动提供了更为舒适的环境,也为我们承接上级的各级各类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德育室全部装修一新,集中制作了涵盖学校概况、安全法制、党建、师德、少先队、妇女儿童六大类46块宣传看板,可根据需要变换不同内容,大大提高了一室多能的利用率,达到和谐、自然、时尚的文化要求。

走廊文化

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我们在每间教室门旁的墙裙上设有专题,并于展示台上张贴不同时期评选的礼仪之星,鼓励更多的孩子行动起来,让文明相伴,让礼仪植根。国学经典则突出弟子规、论语、楚辞诗赋等内容,古典的设计不仅给人以视觉享受更启迪着学生的智慧。为凸显艺术特色,艺韵楼的廊道我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我们的民族舞蹈及民族器乐,而跳动的五线谱则展示了我校艺术教育的丰硕成果。善学楼则分楼层悬挂着学生的彩画、书法、国画、手工作品,精巧的画作配以精美的装裱,不但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水平,更为大家创设了一个知识化的人文环境。

处室文化

班级文化以打造优秀团队为主旨,突出环境布局、班级制度、精神文化三大方面,将养成教育、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渗透于各学科之中,寓于各种活动之中,让学生得到文化熏陶的同时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办公室文化我们要求统一中求个性。在原有布局基础上,广大教师发挥自身才能,动手剪裁各种边框用于墙面装饰,亲自动手制作相框用于展示教师风采,当件件作品展示于墙的时候,给人的不仅仅是精神的享受,更是技能的提高。专用教室文化根据省级标准,我们努力配齐各类专用教室的设施与设备。在此基础上,做到制度、标语、挂图等上墙,营造各富特色的专有文化。图书室在增加藏书量的同时,我们更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放阅览室,开设阅览课,与书为友,书香常伴。实验室、劳技室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上好实验与操作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未知,提高能力。

五、活动文化——彰显学校发展活力

学生的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为此,我校积极拓展学生活动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彰显了“动态”文化的魅力。

1、“星级班级”于竞争中强化常规。出台的《星级班级考核细则》涵盖了六大类共计80余条的学生常规要求,政教处及少先大队坚持做到天天有监督,周周有评比,每周一升国旗时授予表现优秀的班级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班级”称号。“星旗”的流动实现了双向制动,在“争旗、夺旗、保旗”的过程中强化了学生“文明、有序”的行为要求,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2、“文明礼仪”于言行中体现素质。开展“做文明实小学子,创和谐礼仪校园”礼仪教育系列活动,以礼仪、礼貌、礼节“三礼”教育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为重点,重点树立学生“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公德礼仪”三大文明形象。同时结合我校开展的“随乐走路”和“音乐指挥下的大课间”常规训练重点抓落实,形成实践中逐步完善,完善中具有特色的育人模式。

3、主题活动于引导中渗透教育。结合“学雷锋活动月”我们开展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为主题的班队会,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并提出学雷锋活动的班级口号。3月5日组织部分学生走进军休所进行义务劳动,听老红军讲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在亲历实践中增长见识,增进才能。“三八”妇女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五大感恩行动”,融洽亲子之情。为纪念四川地震一周年,我们开展了“心手相连 你我同行”主题教育,聘请边防官兵到校做专题讲座并组织学生进行逃生演练,主题班会、网上纪念等活动让全体同学再次体会到博爱、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央4台新闻60分及山东电视台早间新闻栏目分别做了报道。积极组织开展“阳光体育,健康快乐”趣味运动会,倡导学生全员参与,在分享健康运动的同时,也品尝了趣味运动的快乐。“减少污染——行动起来”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中,“绿色小卫士”走进社区,积极向街道行人宣传绿色环保、减少污染的重大意义。变废为宝的创意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绿色家园,从我做起”的理念根植心间。九月份,我们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契机,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及传统教育,组织收看《开学第一课》,倡导大爱从小爱做起。为庆祝见过60周年,我们举办了歌咏、口风琴比赛,然师生于嘹亮的歌声中抒发对祖国60辉煌成就的赞美之情。

六、特色文化——熔铸学校发展品牌

艺术教育是我校的特色,更是我们的品牌。本学年我们进一步找准定位、普及教育,借辐射效应提高特色建设的整体水平。

1、组织好专项活动。学校需要品牌,更需要展示品牌。第六届校园艺术节创历届参加人数之最,内容多样之最。教师的全员参与、学生的全面参与、家长的积极参与,让我们这届艺术节盛况空前。艺术篇中多样的曲艺形式充分展示了特色教育的丰硕成果,阅读篇将国学经典搬上舞台,实现了艺术与文学相溶,和谐篇中家长的登台献艺成为本届校园艺术节的亮点,家校联谊让我们的教育更具向心力。艺术节的圆满落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家长的赞誉,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效应。

各类单项比赛,如分列式表演、大型口风琴展演、庆元旦文艺演出、各类主题的书画展、手工作品展等等,以及外事活动,如全市文艺汇演、教师节庆祝演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等都显示我校一定的实力,成为学校独特的标志和永不褪色的名片。

2、抓好品牌项目。在抓好百余人乐队训练的基础上,我们在3-5年级学生中普及口风琴。班主任老师积极协助音乐教师辅导学生的口风琴练习,大型活动中学生均可完成集体演奏任务。全面开展“翰墨陶情 练字炼人”规范书写活动,注重教给学生写字方法,对各年级的写字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人手一本写字本,随堂练字,随文练字。定期写字竞赛活动,以赛促写,以赛促练。舞蹈作为主打项目,更加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为今后确立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绘画方面,教师的巧妙引导与艺术氛围的创设,进一步提高了孩子的绘画才能,本在国家、省市级赛事中获奖连连。综合实践活动,我们继续抓住农田和木工两大特色,扩展编织、环保手工等项目,将学习技能与创意活动结合起来,使其更有创新空间。在全市素质教育成果展中,我校学生创作的各类作品构思奇妙,种类繁多,得到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极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才能。2009年在全市的特长生比赛和文艺汇演中,我校均以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位居榜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级书画比赛,每次都有大批学生获得等第奖。特别是在全省第三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中,我校的舞蹈、声乐、绘画、书法分获二三等奖,4名教师获省级优秀指导奖,学校荣获“山东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这是全市教育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

环境吸引人,文化影响人,特色造就人。2009年,作为基层学校,我校多次代表全市教育系统迎接省市级检查验收工作,先后接待市内外10余次参观学习活动,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科学发展观“三进”及课程实施情况、省文明办文明礼仪教育、威海市督导室教育示范县复查、威海市卫生先进单位、荣成市委科学发展观综合检查组及荣成市校园文化建设观摩会等检查验收工作,得到了省市领导及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文化引领,打造品牌;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教育没有终点,教育没有等待。新的形势,新的压力;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会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和汗水承载实小人宏伟的梦想,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篇2: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殷店镇天河口小学2017-2018年上学期工作总结

在即将过去的一学期里,天河口小学全体教师在殷店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沿着学期初制订的目标,全体教师团结奋进,务实进取,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稳步、有序、健康地推进。

特别值得一提是开放周的成功举办,让我校形象在镇内焕然一新,我校的诗韵特色在开放周大放异彩,赢得参观领导的赞赏。

王林森老师在湖北省少先队辅导员技能赛喜获一等奖,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校的德育特色。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日常细致踏实工作的体现。现将本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德育,创建文明和谐校园

1.巧抓师德工作,建设和谐团队

这学期,我校教师缺编,在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但老师们任劳任怨。如快要退休的陈文举老师在教学一线带主科,卢树青老师已到退休年龄,因岗位缺编,仍然坚持上岗。

这些和谐团结的现象与学校重视师德有密切关系。校长平时常与长者交心,讨教学校发展思路。例会上,组织教师政治、业务学习,要求每一位教师安心本职工作,树立以“人民教师”为荣的思想。生活工作中,处处关心年青的新进教师,告诫他们多向老教师学习;鼓励他们外出学习,观摩;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各项事务中去。

2.开展主题队日活动,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我们我校继续重视少先队主题日活动的开展,使德育在活动中得到落实。每月进行一个德育主题教育,并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九月份进行“红领巾爱校园”主题教育;十月份进行“红领巾爱祖国”主题教育;十一月份进行“红领巾爱平安”主题教育;十二月份进行“红领巾爱集体”主题教育。各种德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活跃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气氛,而且培养同学们的行为习惯。

(住读生中秋晚会)

二、抓常规管理,政教总齐头并进

1、常规教学月查制,月考制已成惯例。要求教师先周备课,鼓励教师写教学反思。学校每月进行常规教学检查,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做了详实的记载、分析。既对教学工作督导,也从中发现了老师们的优秀做法,让大家同学习,共进步。

每月初第一周星期二,学校统一组织月考,一学期共四次单元月考、两次期末模拟考试。平行班级循环交换监考,年级统一阅卷、登分,教务处对过程巡视督查,各教研组对综合指数作记载、分析和评比,结果在例会通报并公布在学校QQ群里。以扎实的教学常规保证教学质量。禁止对学生按成绩排名,更新质量评价观。

家校沟通已成为家校联系的重要纽带。每班每天利用QQ群和家长交流家庭辅导知识、发布安全营养小常识等。要求各班每次段考后在班级QQ群发布考试分析,更大程度地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地理解、对学生教育地关注。家长间交流育儿经验。

2、教研常规化。教务处确定以教研促成绩提升,促教师发展。鼓励教师将平常上课当作练兵场,坚持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主动探索“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方式,完善我校“1223”教学模式,重视课堂评价。且每次讲课、听课、评课必须以此为重点。

推行小组教研制。每月拟定教研主题,围绕主题展开研讨,防止盲目、随意。中低年级语数分开教研,保证学校周周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打破组别参加教研活动。

随堂听课制常态化。例会上明确规定青年教师应主动听课,随机随堂听课,鼓励值日教师、干部在教室停一停,听一听。

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新老教师结对相互学习。将新老教师分组结对,让老教师向青年教师学习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青年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课堂组织、教学重难点的把握。积极组织新教师参加教研活动,鼓励、指导他们参与展示、锻炼。

3、诗韵特色常规化。诗韵广播、晨读、校歌韵律操、诗韵操、诗韵兴趣小组活动已成每日常规。成立“童韵”诗社,诗社成员值日,每天晨读、校歌韵律操时间到各班巡视,并作好记载和每日通报。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写诗,并在每周一上交语文老师。由语文老师整理上传,社长汇总。每班开辟诗韵园地专栏,语文老师每月将学生作品制作成诗配画、诗书法作品,张贴在教室,引导学生相互学习交流。

4、德育活动细致有成效。我校要求各班主任每个星期组织一次主题班队活动,并积极与科任老师配合,把行为规范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我校的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得到了有效的开展及落实。

我校利用每周一集会时间,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文明礼貌”“言行规范”“社会公德”洁美校园、净化心灵”“了解祖国、爱校爱班”等教育。从实际出发,从细处着手,循序渐进,指导学生从细微处入手,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使学生体验到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重要及意义,树立信心,响应号召,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生自制力和持久性差,我校在开展训练活动中推选出一批行为习惯较好、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监督员,组建了“少先队安全文明监督团”。监督团成员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随时随地督促其他同学的日常行为。我们从教育队员坚持佩戴红领巾抓起,每天一次集体检查,日常多次抽查,再加上中队自行检查,现在90%以上同学都能坚持佩戴。少先队组织建设完备,大队、中队、小队都落实到人,并佩戴队干标志。队干们担负起队员们日常管理的重任,成为老师开展工作的小帮手。

通过学生监督,学校里违规犯纪现象逐渐减少,校园环境卫生状况良好,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慢慢开始养成。

5、后勤服务精细化。开学初,重新调整了教室布局,提前搞好了校园环境卫生,购置必要的办公用品及劳动工具并及时发放到位,确保学生到校后能正常有序上课。

每月一次后勤工作会如期召开,总结本月最佳后勤职工,点评工作中不足。狠抓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注重餐厅环境卫生与炊具的消毒,将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开放周期间,配合其他各处出色完成了新教育开放周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

坚持定期对校园校舍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解决。及时为损坏的课桌椅、门、锁、窗、水电等进行维修,保证正常教学秩序。定期对学校供水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加强水电管理,规范教学楼用电和学生宿舍用电用水管理,节约水电避免浪费。

进一步加强学校的绿化工作,将蔬菜基地苗圃内的树苗移栽至校园内花坛中定期为花草树木浇水,施肥、除虫、整形等,将教学楼前假山池修缮补漏并放养锦鲤等鱼苗使学校环境优雅舒适。

学生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蔬菜基地不仅为师生补充了土豆、白菜、萝卜等新鲜的蔬菜供应同时也成为我校的第二课堂,师生在劳动中不仅能体验生活收获喜悦更能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三、发展特色,重提升,树品牌。

1、诗润品牌

我们将师生诗作制成精美的展牌,贴在教学楼走廊柱子上,气势磅礴。诗韵长廊展示了师生作品,妆点了校园,以浓浓的诗韵氛围给同学们积极的引领。

我们用相框装裱师生诗韵作品。师生亲手制作诗画作品,图片精美,一首首小诗充满童趣,一幅幅插图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经过装裱更富有观赏性。

开办的诗谜小组,诗书小组,诗手工小组,诗词朗诵小组,诗画小组,作品精益求精,展现学校丰富的诗韵活动,诗韵活动提档次。

每班的诗词园地图文精美,诗画黑板报美观、洁净、大气,以良好的形象,提升了校园文化氛围。

2、德育活动品牌。

本学期成立红领巾合唱团。各中队“动感中队”创建工作也在火热进行中。少先队活动课也正式启动;

成绩显著:建队日活动,我校喜迎团县委领导莅临指导,是目前来我校指导工作最高级别的领导。我校王林森老师12月份参加省少先队辅导员技能比赛,获得一等奖的佳绩。这是我校长期以来德育特色的见证,擦亮了我校的德育品牌。

3、幼儿园阳光品牌

我校幼儿园通过优化常规管理,结合实际,修改和制定了各类规章制度,并通过考核奖励,骨干培养,校内组织学习等,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制度,调动每位教职工的积极性,将幼儿园办成真正让家长放心、满意的幼儿园。

幼儿园积极开展特色活动,家长会,亲子活动,亲子运动会,展示了幼儿的特长,受到上级领导及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是对学校极好的宣传。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学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操场坑坑洼洼,晴天满校灰,雨天满场泥。

2、教师缺乏且年龄结构老化。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发展不是很平衡。

3、教学教研还不够浓厚,成果不多。

五、2018年展望

2018年,我们将坚持继承中创新,改革中发展的理念,稳步推进校本教研,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继续开展社团活动,为实现“学生有特长,教师有专长,学校有特色”办学理念搭建平台;继续勤俭节约办学,争取上级资金,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党建工作,增强教师的爱校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精神。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扬长避短,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把我们的学校办成教师向往、学生喜爱、人民满意的学校!

篇3: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一、强化保障机制, 筑牢发展基础

坚持“站在高处看档案、跳出档案抓档案”, 准确把握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进一步明确了档案部门的文化定位, 把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推进档案“三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引领档案事业跨越发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委高度重视、十分关心档案文化建设工作, 市委秘书长亲自担任大庆市档案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就相关工作多次作出指示, 为大庆档案文化发展繁荣创造有利条件。市档案局牢牢把握档案文化发展的主动权, 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档案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加强对全市档案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调动和发挥全市档案工作者推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 凝聚促进大庆档案文化繁荣的发展合力。二是注重档案文化人才培养。档案文化建设关键在人。我们坚持培养和使用相结合, 不断加大档案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投入。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的办法, 邀请专家座谈、现场指导, 选派参加各种学习考察和培训活动, 对中青年档案文化骨干人才进行重点培养。采取“搭台子, 压担子”的方式, 结合重点工作和重大档案文化建设项目实施培养人才, 市档案局在文化建设创新实践中逐步造就出一支锐意进取、适应需要的高素质档案文化人才队伍。三是提升馆藏档案文化内涵。我们坚持从群众的档案文化需求出发, 不断扩大档案接收范围, 积极开拓档案征集新渠道, 在大庆电视台、《大庆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发布档案征集公告, 倡导社会捐赠, 探索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 推进重要档案资料征集工作, 加大对珍贵档案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与各收藏协会、社会名人加强联系, 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广覆盖的档案接收征集网络。结合举办档案展览、档案编研等档案文化活动, 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档案征集, 馆藏内容更加丰富, 馆藏结构有效改善, 馆藏文化底蕴得到提升。

二、细化工作举措, 推进文化强档

坚持以文化为媒、以文化为魂, 组织开展一系列化繁为简、化深为浅的群众性档案文化活动, 培育和发展档案机关文化、档案行业文化, 档案文化宣传导向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彩, 群众更加喜闻乐见。一是坚持机关文化引领, 发展档案文化。以倡导树立“自尊、有为、厚德、亲和”的档案部门新形象为主要内容, 全面开展档案机关文化建设活动。新建和完善文化走廊、活动室、陈列室等文化场所, 利用纪念日、节假日组织开展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 培养激发机关干部的团队意识和进取精神。坚持把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机关党的建设有机结合, 营造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开拓创新的良好氛围。市档案局先后被授予“市直机关示范党支部”、“市级文明单位标兵”荣誉称号。二是坚持特色档案编研, 丰富档案文化。近几年来,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的编研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 让胡路区“聆听奋进的足音”系列、《探索让胡路的故事》、《让胡路之最》, 龙凤区《龙凤地名考述》, 林甸县《百年林甸》等优秀编研作品的出版, 加深了全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 编研工作成为拓展档案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为切实提高大庆档案编研工作的组织化水平, 我们将编研职能从档案管理科独立出来, 于2013年1月成立档案编研科, 以开发馆藏优质资源为立足点, 深入挖掘档案文化内涵, 提炼历史文化精粹, 筹备推出《大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大庆会战老照片集》等具有大庆地方特色和档案历史价值的文化产品。三是坚持宣传平台共建, 传播档案文化。“借船出海, 借风扬帆”, 不断丰富和创新档案文化传播渠道, 借助《大庆日报》、《大庆晚报》、大庆电视台等公共传媒做好档案文化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 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主动自觉与其他部门、有关团体联合互动, 搭建档案文化交流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档案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以《档案法》颁布25周年、“国际档案日”等纪念日为契机, 组织包括油田、石化大企业档案部门在内的全市档案系统“我与档案有约”、“档案在你身边”主题文化活动, 传播档案文化观念, 将档案文化建设要求转化为全市档案工作者的自觉行动。我们还成功承办全市社科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社科系统“放飞梦想、坚定理想”演讲比赛, 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2013年9月, 大庆市档案学会被授予“全国先进社科组织”荣誉称号。

三、活化阵地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

篇4: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紧扣学校发展的核心——教师的发展

1)“教师”是一种职业,自然涉及到工资待遇福利问题。笔者意识到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工作热情,因此笔者代表学校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分期分批解决满足教师的各种合理要求,甚至教师没提出的,学校都会预先想到。近两年的教师代表大会,教师提案基本都是如何有效提高或改进教育教学的建议。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教师已融合到了学校这个共同体中。

2)满足教师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确立教师的精神地位。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精神上、人格上的追求,往往超过物质上的要求。因此,要真诚地为教师创设平台,让教师们有机会展示才华,从而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标。

3)确立竞争意识,使之成为教师发展的生长点。教师间没有竞争,学校就没有活力。在任课安排方面就注重了这方面。我们安排学科和年级中的业务突出的教师作为领跑者。在评优评先考核、奖金分配上实行团队捆绑制,突出整体实力;学校也不以考试的几分差距,评判某位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教师间的竞争成为阳光下的竞争,各年级班级之间学科成绩整体较高,差异很小。

4)教学常规督查奠定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教学常规督查包括“六认真”,检查和随堂听课制。学校还禁止教师私自征订各类教辅资料,并定期通报教师印制的讲义数,由此促进教师精选精练,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校发展的根本——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显性表现,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学校历来注重发展管理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学校管理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遵循的教育原则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要教育内容是“班级文化建设”。同时注重及时和家长沟通,以告家长书、短信的形式,把每一次活动都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这也促进了良好的家校沟通。

凸现学校发展的亮点——创硬笔书法特色学校

2009年,学校提出创建硬笔书法特色学校的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要让学生在练字中感受中华文字的魅力、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探索发展之路,打造特色教学品牌

倡导公平教育

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3个层次: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

校本教材多样化

一所优秀的学校,在完成国家、地方课程的同时,更应该有自己的符合当地实际和学生实际的个性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过程。学校在20世纪80年代就创办了《未名花》文学社,是当初吴县中小学中创办最早的一个文学社。不少学生在认真学习的同时,积极向文学社投稿,至今已经培养出了一大批爱好文学创作的人才。学校“未名花文学社”的学员,在参加省市、乃至全国征文比赛中,连连获得佳绩。93届毕业班多个学生,囊括了全省古诗文竞赛的一、二、三等奖。

课堂教育新模式

“丰满课堂,及时巩固,快速反馈;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对课本研讨,提高课堂教育效果。”这是本校在教育上形成的独特模式。作为一所乡镇中学,学校率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实现无纸化备课。既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又提高了备课质量和效率。此外,“双语教育”,也是学校的一个亮点,学校派出3名教师先后赴加拿大、英国培训深造,现在已成为“双语实验初中”。

众志成城,硕果累累

正是得益于全体教职员工的无私奉献与开拓创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历史记录屡被刷新,树立了学校作为相城区初中校第一方阵的形象。在学校层面上,先后获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平安校园”“相城区四城杯”“先进集体”“2009至2010学年相城区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相城区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考核壹等奖”等。此外,还获得“相城区中小学篮球赛第六名”“相城区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相城区中小学体育运动会第四名”“2009至2010年度人区教育信息与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相城区第九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三等奖”。教师在个人荣誉上获全国级1人,市级奖3人次,区级31人次。学生在各项竞赛中获市级奖9人次,区级奖21人次。

时代呼唤着教育进步,时代期待着教育创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也都是管理者,都要肩负起教育管理的重大责任,为中国教育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自己的不足,以务实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坚持改革方向,下大力气狠抓内涵发展,为相城区、黄桥街道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黄桥中学)

篇5:树卓越文化 引领特色发展

4月1日下午,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在建工楼三楼会议室召开理论中心组“大学文化”学习研讨会,本次会议旨在更好地理解、传承与发扬土木学院“永争第一”文化和钢筋混凝土精神,就当前土木学院精神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院领导及全体理论中心小组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陈雁书记主持。大家重点围绕校党委副书记梁远海在介绍中山大学时提出的“大学是学术共同体”、“教授就是大学”、“善待学生” 三大理念展开深入研讨,小组成员积极发言,现场讨论气氛活跃。教职工一致认为,在我校筹建、更名广西科技大学的关键时期,结合学校的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土木学院需要进一步提升“软实力”,特别需要在科研立项和专利申请方面有所突破,以文化创新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强调精神驱动促进事业发展,力争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土木学院深入开展“解放思想、赶超跨越”活动2012年“攀登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建设旨在进一步加强土木学院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综合素质,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添砖加瓦。

解放思想转观念 深入调研促发展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赴广西医

科大学开展调

研工作

4月6日,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成员在党总支书记陈雁、副书记周明的带领下,赴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调研学习。

此次学习交流活动受到基础医学院党委罗桓书记、王宇清副书记的热烈欢迎。会上,罗桓书记向土木学院老师们介绍了基础医学院的概况,特别是在教学、科研、专业设置、党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情况,并分享了方面的经验。

陈雁书记对罗书记提到的基础医学院医学基础论坛、未来学术之星、党建工作、魅力团支部评比等多项工作表示赞赏。同时,也介绍了广西工学院大学生创业情况和学生工作开展的相关情况,并希望兄弟院校在学风建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各方面多给予指导,能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随后,双方老师分别就党建工作、团建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资助工作、学风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换意见。

篇6:1文化引领发展 特色铸就品牌

——以文化引领园所特色发展

办好一所幼儿园首先要对幼儿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幼儿园是什么地方?幼儿园是幼儿的生活场所。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决定着他们童年生活的质量,影响幼儿未来的发展。我们办幼儿园就是在创造幼儿的生活,创造幼儿的童年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办幼儿园首先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一是“我们要办什么样的幼儿园”;二是“我们怎样来办幼儿园”。第一个问题关系办园的方向,反映办园者的教育价值观;第二个问题关系办园的方法,反映办园者管理理念和专业能力。可见,办园思想不仅仅是管理思想,更重要的是要为幼儿营造一种怎样的生活和教育。我们在办园的实践当中,一定要努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一、幼儿园文化建设。

办什么样的幼儿园和园所的有效管理直接相关,为幼儿营造怎么样的生活和教育更加和园所的有效管理直接相关。一个好的园长就是一所好的幼儿园,每一个园长在办园过程中的风格与特质都是不同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客观准确的认识她人和周围环境,并且才能确立适宜的管理思路与目标,才能契而不舍得朝着既定目标努力。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一个个棘手问题的解决,使我日益坚定了信念:要想办好一所幼儿园,“爱和发展”是关键要素,要坚持“以爱促发展”,坚信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良好的园风塑造人!也就是说,要在管理的最高层次——文化管理方面下功夫,以文化来凝聚人心,以凝聚人心来提高效率,将有效管理的基本要素融入到幼儿园文化之中,以幼儿园共同的价值观来引领全体干部向着有效管理的目标去努力,引领全体教职工向着有效工作、快乐工作的目标去努力。

针对幼儿园发展的特点及现状,致力于延续幼儿园传统,建设棉幼特有的“以爱促发展”的幼儿园文化。以文化为核心,挖掘幼儿园特色,创建幼儿园品牌。在前期大量的学习、分析与思考中,我把棉幼的文化诠释为管理文化、教师文化、教研文化和课程文化四个方面,拎出了办一所幼儿园最重要的四种元素,也是管理最需要重视的四种元素,确立了管理的一条主线,即,以幼儿园文化建设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园所的发展,实现有效管理、快乐工作的目标。如何使幼儿园文化渗透在每一个人心中,真正形成“以爱促发展”文化的育人环境?每一个文化如何落实?下面谈一下我的实践体会。

(一)管理文化:确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

作为一名园长,我认为管理更多意味着责任,要确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到行动,真心诚意为幼儿、家长和教师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

1.服务于人:做到真诚做人、真诚为人

管理是关于人的工作,“人”是服务的首要对象,园长要全心全意为幼儿、家长和教师服务。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教师创设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成就她们的价值。我认为,其中关键在于两点:第一,是真诚做人,第二,是真诚为人。要诚恳表达想法,踏实做好工作,站在幼儿、家长和教师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

(1)真诚为幼儿和家长服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管理首先要为幼儿和家长服务,使幼儿和家长如沐春风,心灵相通;要开放心态,与社会共商共享教育。

为幼儿和家长服务是我们学前教育的一大特点和根本宗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服务的内容。在二十世纪初期,幼儿我面临着体制改革的任务,面对民办园的兴起,必须打破公办园“等靠要”“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观念,提出:转变观念,主动服务。首先,确立在改革中需要明确一个理念,即,明确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理念。第二,转变两个关系,A.要转变“师幼”关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以温馨良好的师幼关系吸引家长;B.转变“家园”关系,从满足家长的合理化需要做起,为家长服务好。第三,提出了三项精细服务,A.允许家长随时接送幼儿;B.拓宽了与家长联系的八种方式,供家长依据方便自由选择;C.运用信息化手段与家长建立沟通与联系,使交流更为便捷与通畅。在全园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幼儿园用优质服务赢得家长的信赖。

为了实现开放办园的目标,我们开设了“宝宝视频在线点播系统”,家长可以随时上网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游戏情况,给家长以教育的知为情权,建立畅通的家园共育渠道。最初,有些教师对这种做法不太理解,通过分析教育发展的长远与未来,网上在线即是家长的需求,也是高品质幼儿园建设的需要。针对这个问题,我用研究的态度开展了教师与家长的调研工作,与干部教师一起讨论,和教师们坦诚交流,引导她们辩证而全面思考问题,挖掘开放给幼儿园及教师带来优势和便利。最终我与教师们达成共识:“教师爱孩子已成为棉幼人的名片和口碑,要使好的教育成为常态,为什么不把这种在线开放,看作是我们对教育质量的不懈追求呢?”同时,这种开放也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更有助于和家长沟通,实现家园共育。就这样,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和看法来影响教师们,激发他们对于事业的使命感和价值感。我们棉幼人的爱要无私的、无隐藏地奉献给幼儿和家长,以实际行动来展示我们最真诚的服务。时至今日,我们的“宝宝视频在线点播系统”已经坚持了10年,天天如此,教师们对这种开放和展示已经坦然接受,并且视之为棉幼优质教育质量的展示平台、家园共育的桥梁。常态化的开放使幼儿园的保教质量越来越高,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态势。几年来我们为社会提供了公办园的教育质量优势,民办园的全方位服务的特色,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幼儿园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们开放心态,树立大教育观,与社区实现资源共享,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送教下社区,建立“棉幼流动亲子园”,对居民进行家访,定期发放学前教育宣传材料。年轻教师志愿者把教育送到农民工集中的“四环市场游戏小组”,把图书玩具送到“菜娃”手中,让社区里没入园的儿童享受到棉幼人的爱。我们与远郊区县、外省市近十所幼儿园建立手拉手关系,传播棉幼人的品行以及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社会实现教育共商、共享、共发展。(2)真诚为教师服务,帮助他们实现自身价值。

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中坚力量,管理还要为教师服务。在我看来,就是要特别清楚“园长”一词所蕴含的意义,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要考虑到干部和教师发展的真实需求,做到“成就他人、幸福自己”!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品质,保证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幼儿园先后引进北师大博士生、研究生,进入幼儿园从事最基础的保教工作。如何使用好她们,使她们安心幼儿园工作?对于这样的人才,我主动创造条件让她留下,要让幼儿园的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最宝贵的财富。首先给他更为宽松的工作环境;第二,精心设计适合她的工作岗位,提出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第三,充分发挥她们自身的优势与特长,搭建平台,成就其自身价值;最后,确立期望与目标,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她的工作。在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建设上,最终她不负众望使我园社会性园本课程建设课题,立项成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的校本研究专项课题。我们彼此都付出了真诚,也都获得了成长和发展。最后她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中层干部,承担教科室主任兼园长助理的工作,在园所文化建设、课程建设、教科研工作、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干部要发展,教师同样也要发展。对于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教师,给他们点拨,帮他们设计,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我园年轻的孟老师刚刚参加工作时,爱孩子,用心工作,是个好苗子。但她不太会处理人际关系,遇到了一些困难。我跟她谈心,讲述我年轻时当教师的故事,和她分享人际交往的方法,鼓励她在专业发展上高标准高要求。恰逢北京市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大赛举行,我鼓励她报名参加,锻炼自己,给她搭建成长的平台。孟老师取得了综合全能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也大大增强了孟老师的自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转变了人际关系,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区级骨干教师。胡老师是一名有经验的老教师,在传承棉幼爱的传统、进行爱的教育方面非常有自己的特色。我和胡老师多次恳谈,和她一起设计个人发展规划,帮助她分析自己的特点,使她认识到当教师更能展现自身的优势。胡老师兢兢业业工作,爱孩子爱事业成为北京市的名师之一,西城区第一届霍懋征奖幼教领域的唯一获得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教师,我都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给她们找到适合其发展的岗位,并使其获得成功与得发展。

“真诚做人、真诚为人”还要考虑到教职工实实在在的生活。园长无论多忙都要关心每一名教职工的生活,当他们有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当他们有喜悦时,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当他们迷惘困惑时,为他们点出前进之路„„争取让幼儿园里的每一名干部、教师和职工都能够体验到真诚之美、真诚之善,在工作当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优质服务:服务要民主和有效

管理还应当提供优质的服务,服务要民主和有效。这就意味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遇事要多协商,做到尊重、平等和信任。做到“关注人、发展人、成就人”,使之乐于接受管理,建立主人翁意识。一方面,服务的民主和有效要以制度为基础,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实践中非常重视幼儿园的各项制度建设和落实,并使这些制度不流于形式,切实成为收集职工意见、提高工作质量的保障。另一方面,我关注每一个教职工的发展,尊重他们的真实需要,帮助每一名教职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随着学期教育事业的不断扩大与发展,十年间幼儿园经历了多次的调整与合并,园所合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人员的交接、教育的融合、心态的调整、园风的建设„„对管理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尤其是教师的素质、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这个问题怎么处理?如果漠视这种差距,是对幼儿的不公平,势必会影响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我认为,既然已经合园,那么所有教师都应当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应当帮助教师们正确评价自己,发现自身真实需求,引导他们自己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第一,进行了聘任制度的彻底改革,实行聘任合同制,建立了竞争上岗机制,打破身份界限,使不同岗位之间可以流动。第二,建立评价机制,我组织教师们学习教师考核评价标准,了解不同岗位入职要求,引入教师自我评价机制,以评价结果作为岗位聘任和工作调整的依据。第三,注重评价过程,在评聘过程中,把评价标准当作职工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使目标贴近常态,并引导职工朝着常态化工作去努力。整个评聘过程,做到公开透明,充分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一名教职工都能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每一名教职工也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岗位。原本不同的园所实现了充分的融合,“努力、能力和成绩”成为衡量优秀员工的标准,充分地实现了服务的民主和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3.共同服务:让“服务”成为管理团队的愿景

管理仅凭园长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调动团队的力量。因此,如何让干部认同服务的理念,形成共同愿景?幼儿园一园三址,内设机构较多,每个部门干部都想把本部门工作做好。但在工作过程中,常常会忘记从别人的角度或大局考虑问题,更多只站在自己部门的立场上去考虑和解决问题,难免相互发生矛盾。这种现象的发生站在局部看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却不能兼顾各方利益。常常出现部门工作干得越多越出色,相互合作的问题就越明显。我认为,这种现象违背了“服务”的理念,影响了管理团队的团结和共同愿景的达成。于是,我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

(1)开放心态,承认和接纳差异。

不同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差异肯定存在。我认为,应当保持开放的心态,欣然承认和接纳这种差异,理解他们都在尽职尽责的态度和行为。将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给予每一名干部,使每名干部都能够独当一面,不怕因为犯错误而束缚了手脚。鼓励干部做出自己的特色与高质量。

(2)澄清认识,牢固树立“一切从孩子利益出发”的思想。作为园长,要帮助管理团队澄清认识。我深入各部门了解情况,与干部个别交流,召开园务会和民主生活会进行讨论,让他们知道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无论如何开展工作,必须牢固树立“一切从孩子利益出发,以孩子利益优先”的思想。如果你的工作违背了这一点,即便你的工作再出色,那么也是失职。有了这个统一的思想,各部门主任在开展工作时既完成了本部门工作也能兼顾整体,全体干部逐渐形成了“服务”的共同愿景,相互之间沟通融合,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3)掌握方法,提升服务能力。

有了服务的能力才能使服务落到实处。我现身说法,首先为干部们提供服务,通过批阅管理笔记、与干部定期谈话等给他们指出方向,和他们分享我的管理故事和经验。鼓励干部站在服务的角度判断问题,深入实际,切实帮助教师解决问题,不断评价自己的工作是否满足了教师的需要。

(4)民主监督,科学规范干部。

共同愿景的建立离不开群众的监督。我重视干部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通过民主监督制度、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民主评议干部,促使干部自省、自警、自励,严格要求自己,不把干部的身份看作是一种权力,而更多是一种责任。

可以说,我们幼儿园的干部队伍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朝气蓬勃,干劲十足,正在团结一致践行服务的管理理念,向着共同的愿景努力。我也感觉自己非常幸运,能有这样一个团队去支持我、帮助我。

(二)教师文化:建设一支“爱业奉献、勤奋进取、严谨求实、诚恳相待”的教师团队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是直接与幼儿接触的成人,因此教师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幼儿园课程的质量,关系到我们能够为幼儿营造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1.尊重传统、承中求新,进一步丰富园训内涵

棉幼是一个有近50年建园历史的老园,也是北京市名园,以“爱的教育”特色闻名。这样一个高起点的幼儿园,如何发展?尽管已经担任过几所幼儿园的园长,也有一些管理经验,我还是觉得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怎么办好这所幼儿园呢?是用外部的东西替代原有的东西(拿来主义),还是另有高招呢?经过深入思考我认为,一所幼儿园的文化与传统不应该因为园长的变化而终结。我坚信“承中求新”,越是传统的东西,因其有了丰富的积淀和深刻的思考,在新的背景下更加能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我深知要想使幼儿园进一步发展,必须拓展爱的领域,感受爱的氛围,实践爱的体验,传承爱的文化。

(1)回顾、学习,理解园训内涵

棉幼多年来一直围绕“爱勤严诚”的园训办园,幼儿园有好的园风与传统,教师努力工作,不断进取。爱的教育思想已经深深印刻在了棉幼每一名教职工的心里,并传承至今。我首先从自身做起,要想改变别人先要改变自己,我带头认真学习和感受棉幼的园训,从教师们点点滴滴的做法当中汲取经验,在与老园长、老教师们的交流之中去理解园训所蕴含的意义。在我的带动下,干部和教师们也一起学习理解园训,交流感受和想法,用行动去践行园训的思想,通过丰富的活动加深园训内涵理解以及实践体验,从而实现了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良好效果。(2)继承、发展,丰富园训内涵

随着学习和理解的逐渐深入,在新的形势下,园训内涵要有新的创新和发展。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将“爱勤严诚”四字园训进一步发展成为“爱业奉献、勤奋进取、严谨求实、诚恳相待”十六字,这样实施起来更加深入浅出便于内化与理解。

棉幼园训源自于传统,传承于教职工,作用于教职工,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教职工行为规范,是幼儿园优良园风的直接体现。因此,它应当更加具体,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开展了“传承爱的文化、促社会性发展”的大讨论,将十六字园训又进一步细化,成为幼儿园的教职工行为规范。

为了使这样的文化内涵渗透着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发动全园的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参与,从教师行为规范入手,通过开展三好活动,确立了“我心中的好老师、我心中的好家长、我心中的好儿童”的行为规范准则,其中融入了幼儿园的文化特色和办园目标,确立了棉幼人的发展方向。

2.分析实际、提高要求,设定适宜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是直接为幼儿和家长服务的人,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保证教育的高质量,才能将爱的品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管理中我一定要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持续提升,制定出适合我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

针对我们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的特点,我们提出了做“研究型教师”的目标,具体表现为“注重学习、善于沟通、喜欢思考、积极调整、富有创新”。我们注重教师的学习,通过多读书,提供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素养。做到:第一,要善于沟通,掌握与幼儿、家长、同事之间有效沟通的方法;第二,要喜欢思考,有疑问就发问,不要害怕问问题,即便是别人都没问过的问题,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第三,要积极调整,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实践,改善自身的教育行为;第四,要富有创新,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和教学定势,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给教师提出了专业发展的目标后,还根据每个干部教师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她们一起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我们把园学期计划与个人计划有机结合,有重点对教师进行分层培养,从而达成目标的实现,目前幼儿园有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3名。有效地制度管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春风化雨、理性设计,让爱的教育绵延不断

如何将园所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转化为具体行为呢?一方面,注重爱的氛围的营造,让生活和工作在棉幼的教师们能够感受到爱,体验到爱,在他们心里播下爱的种子,并且使这颗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另一方面,则要理性设计,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教师培养计划,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师培训。

(1)师德为先,培育教师心中爱的种子。作为园长,我努力为教师营造一个充满爱的园所环境,使她们感受到被尊重、被关爱。我们一起去走访老教师,听老教师讲述棉幼人爱的故事,从中受到感动和鼓舞。开展师德演讲,请工作在不同岗位的教师分享自己生活和工作当中的感动,激发教师感恩之心,发现教师身边细小的爱。我们组织团员教师去慰问敬老院的老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表达爱,感受着付出的快乐和价值„„教师们感悟着、成长着、行动着。

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对爱的理解。王老师在一次美工活动中,她为了让只托班幼儿能够自己动手粘贴,先后更换了三种粘贴材料,从固体胶棒到小棉签蘸胶水,再到小棉签蘸浆糊,终于找到了更加适合托班幼儿的粘贴工具,使这些小孩子体验到了自己粘贴的成功感和乐趣。任老师面对班级的特殊儿童,每天坚持抱着孩子上下楼,户外活动室为其设计专门的训练计划,给孩子提供爱与被爱的环境,支持和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任务。

这就是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工作的教师,我真的为他们感动,也为他们骄傲,爱的种子正在播撒,爱的果实正在收获„„

(2)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分层培养方案。我们通过研究,将教师分成了青年教师、成熟期教师和骨干教师三个层次,制定分层培养计划和培训制度,促进不同教师专业素养的持续提升。

在干部教师的培养上根据干部与教师发展需求,规定各层级干部每周固定的下班时间(园长4小时、副园长8小时、教学主任16小时),推出“四课”研究制度,即年级组常态课、领域组研究科、课题组创新课以及骨干教师示范课,用制度规范下来横纵结合,涵盖了幼儿园质量管理各方面,从质量管理上给予了最充分的保障。(3)探索多元化的教师专业培养途径。我们善用人才资源,开展“园本培训”,突破过去专家培训、领导培训的思路,发挥园内骨干教师、有特长教师的作用,为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我们也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和途径,使培训更加多样化。

我坚信,不同幼儿园,有不同的传统和风格。管理一所幼儿园,一定要深入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特色,推陈出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品位。我想这也是“爱”的应有之义,也是幼儿园持续发展的基石。

(三)教研文化:明确“乐研究、善合作、重支持、求实效”的教研价值观

良好的教研氛围和有效的教研活动能够持续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能够持续提升幼儿生活和学习的质量!我们注重以教科研引领幼儿园发展,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

1.反思存在问题,重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研价值观。“十五”期间,在我的带领下,棉幼作为北京市唯一的首批《纲要》试点园参与了教育部的重点研究项目“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行动计划”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棉幼每一个人从思想观念到行为上都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在上级教研室的指导下,棉幼人在研究中开始重新审视园本教研,反思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彻底反思了过去存在的“管理者就是评价者;教研是教研,日常是日常;关注教师的‘教’,忽略幼儿的‘学’;重‘个体研究’轻‘合作研究’”等根深蒂固的老问题、老思想,下决心重新构建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研价值观。

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教研过程必须重新确立管理者和老师在研究中的角色定位,重新建构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方式。由此引发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如何使研究变成老师自身的需要。”“如何将研究的主动权还给教师,支持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怎样的研究方式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形成平等、民主、开放的研究氛围?”“如何通过合作研究支持和促进教师的自主研究”等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五年间我们经历了“从领着教师研究到教师根据自身需要开展研究”、“从与日常工作相脱离的研究到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在实践中研究”、“从教师自发的研究到管理者给予一定支持的研究”、“从缺少理论指导的实践研究到用理论来不断反思实践的研究”的转变过程。

教研过程中,我们随时关注教研实效,管理者采取以下方法:第一,通过参与教研活动,观察教研现场;第二,通过向教师提出问题与教师交流,了解教师对问题的理解;第三,通过到教室感受教育学活动,看幼儿发展情况和教学质量。研究不分时间与地点,提高质量的关键是提高教研的质量,真正做到促进教师发展。

《纲要》带给我们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教研的含义,管理者的角色必须由领导者、命令者转变为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只有管理者接纳、尊重每名教师,与她们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才可能由过去的被动执行者变为主动的研究者,才能真正落实《纲要》和《指南》的精神,形成科学民主和谐的教研氛围。2.关注教师需求,重建教研中的人际关系和支持方式。已经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为本的教研价值观,将关注教师需求纳入到视野之中,那么,理想的教研氛围应当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认为必须从教研中的人际关系和支持方式入手进行转变,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人。我们是这样尝试的,(1)教研过程应当时时洋溢着快乐研究的精神氛围。改变教师对研究的畏难心理,将研究过程和日常教学实践、与教师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问题变小,研究教师日常遇到的问题。研究后教师们认识到:想办法解决我班孩子不爱喝水的问题就是研究;想办法使孩子们喜欢玩活动区的各种材料就是研究;想办法让孩子感受和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爱,愿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就是研究„„原来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在研究。研究不再是枯燥无趣、离教师很遥远的事情,教研过程也变成了教师们交流经验、积极解决问题的过程,乐于探索、乐于研究的精神氛围逐渐形成。

(2)教研过程应当使教师之间学会合作,并且善于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集体的力量却是无穷大的。教师个体在研究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有些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的,有很多却是自己个人难以解决的。为此,我们倡导“合作”成为教研过程的基本方法。一方面,我们鼓励保教主任引领下的班级教研和年级教研,支持教师在本班内、本年级之间开展各种不同方式的日常教研,互相支持、帮助,力求短时间、高效率的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使得日常教研能够保持高效。另一方面,从课题研究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建立了“课题合作研究制度”,成立了正式的学习共同体,基于教师的兴趣和难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开展比较正式的合作研究。

(3)教研过程应当注重对教师的切实帮助和支持。我们注重使教研过程能够处处体现支持和实现支持。一方面,我们注重日常教研,注重主任日常转班,充分了解教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当中的困惑和问题,发现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如果能解决的就予以及时解决;难以立即解决但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就成为教研的问题,在集体教研中进行解决。同时,支持教师在保教主任的引领下开展基于自身问题的班级教研、年级教研。另一方面,设立“课题日”和“集体备课日”,以成制度、有系统的方式支持和保障教师持续参与到教科研过程之中,深入支持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运用和练习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各种知识、实施和验证研究内容和成果。

(4)教研过程应当追求实效,使教师研有所得。教研过程还应当是求实效的过程,在乐于研究的氛围当中,有了大家之间的合作,有了管理上的支持与保障,就必须注重教研过程的质量,真正使教师能够在教研中有收获、有思考、有发现,能够解决日常教学中的“真问题”,从而支持教师持续深入开展研究。做到“以困惑和问题为教研的核心内容、以研究意识和方法培养为核心目标、以对话和质疑为核心方法、以快乐和收获为核心价值”。

管理者要善于运用教研这一平台,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运用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的教研观念转变了,就会影响教师观念的变化;我们的教研方法多样了,就会点燃教师智慧的火花;我们的教研实践开放了,就会激发教师更多的创造,教研取得实效必将带来教育实践的改善与质量提升。以教科研为引领提升保教质量,办好优质精品园,是我们办园的一个主要渠道。

(四)课程文化:构建“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的园本课程 课程就是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在园生活和学习品质的体现。因此,我首先关注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建设工作,这一课程源于棉幼传承已久的“爱的教育”和社会教育传统,其核心思想为“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

1.明晰思路,确立“全面发展、富有特色”的课程基调 园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文件精神的指引下,由幼儿园根据本园特点、幼儿需要和教师优势,充分挖掘本土与本园资源,以本园教师为主体,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并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课程。

从棉幼自身建设园本课程的实践来看,园本课程建设首先要关注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又要突出和发展幼儿社会教育的特色,指向于幼儿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园本课程的建设一方面体现为《纲要》和《指南》理念的贯彻,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结合园所实际的具体实施。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棉幼社会领域特色课程的发展和实施,即,棉幼多年来社会教育特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以及在各年龄班的研究和实践。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一方面,根据《纲要》和《指南》精神,我带领教师们结合我园实际编写完成了五大领域的园本教材,细化了五大领域的目标。另一方面,我们着力于开发和建设棉幼富有特色的社会教育园本课程。2.研究幼儿社会教育,弘扬“爱”的教育传统

早在“八五”期间,棉幼就在北师大专家的引领下开展幼儿社会教育的研究,多年的教育实践,教师们以自己无私的教育之爱奠定了棉幼“爱孩子”的教育基调,也使这种“教育之爱”发展成为棉幼教育的灵魂和精髓,形成了传承至今的社会教育特色。在新形势下,我带领教师们继承传统,继续研究幼儿社会教育,并推陈出新,开启研究和发展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新路子。经过努力,我们在社会教育园本课程的目标、实施理念、实施原则、实施方式等方面都有了一些较为系统的思考和认识。

(1)明晰和细化社会教育园本课程的目标。

幼儿的社会学习重在情感的萌发,重在感受和体验,重在一日生活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因此,幼儿的社会教育一定是感受和体验在先,然后才是认识和表达。

棉幼的教师爱孩子,那么,这种“爱”萌发出的必定也是“爱”!因此,萌发幼儿爱的情感,升华幼儿爱的认识,激发幼儿爱的行为,是非常符合棉幼特点、非常适宜的幼儿社会教育目标。由此,棉幼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为“感受爱·懂得爱·学会爱”。这一目标具体表现为,培养幼儿“有自信、爱交往、乐探索、有爱心、讲礼貌”五种社会性行为品质,每一种品质又有其具体解读。

 有自信:在自主做事和独立做事中体验自信;在主动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中体验自信;在尝试做简单的计划和承担责任中体验自信;  爱交往:愿意主动发起交往,喜欢在群体中生活;能够学习和运用轮流、分享、合作、协商等交往技能;

 乐探索:对周围的环境和社会事物感兴趣并愿意探索;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感兴趣并愿意探索;

 有爱心:尊重和孝敬父母长辈;尊重和关心身边的成人;友爱同伴;尊重和关心社会生活中的其他人;关心自然,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 讲礼貌:能理解并遵守简单的社会规则,懂得和学习一些简单必要的社交礼仪;

(2)明晰社会教育园本课程的实施理念。

我们尊重幼儿社会性学习的特点,确定了“情操陶冶、行为养成、注重体验、渗透发展”的课程实施理念。强调社会教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强调社会教育过程中的情绪情感的先导性,强调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社会知识和发展社会技能,强调社会教育的渐进性和渗透性。

(3)明确社会教育园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实施原则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决定了教师能否将课程理念落到实处。我们深入研究,确立了榜样示范、支持接纳、宽松互动、全面渗透和活动多样五条原则。引导教师在情感上、行动上和细节上支持接纳幼儿,强调教师更加主动地传递对幼儿的爱,关注教育的细节。做到时间宽松、空间宽松、关系宽松和氛围宽松。为幼儿营造一个以幼儿为主人的“童年世界”,让幼儿在自由行动中通过亲身感知和体验主动学习。扩展社会教育的形式,使之有声有色,做到活动思路的灵活创新、活动形式的丰富多样、活动内容的广泛多变、活动材料的充足适宜、参与人群的多种多样。

(4)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建设社会教育园本课程。

为了帮助教师们更深入地去理解课程理念,更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我们成立了社会教育研究的课题组,并且将课题申报成为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正式立项的课题,以课题研究来促进园本课程的建设。

我们将社会教育分为多个研究内容,有专门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去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研究。形成了全园参与,各有侧重的课题研究方式。我们设立了“课题日”和“集体备课和研修日”,保障教师们能够有时间、有空间、有组织地开展研究。我们聘请了专门的课题指导专家全程参与课程建设,对课题实施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指导,提升教师实施社会教育的能力。

(5)形成社会教育园本课程建设的多种实施方式。

我们逐渐形成了幼儿社会教育的多种实施方式,包括: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社会教育、通过主题活动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角色区游戏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特殊日”活动增加幼儿独特的社会性体验、将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等等。引导教师去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行为的改变。

以我们的特殊日活动——“敬老日”为例。十月份,结合“重阳节”的到来,我园发起了“敬老日”活动。当今社会,许多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大,他们对孩子以及对全家人付出的爱与辛劳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如何让孩子感受并懂得老人的爱?从而能够关爱老人并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园中班的孩子开展了“爷爷奶奶我爱您”的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对自己家的老人的一天进行了访问和调查,由此体会到了老人对自己和全家人的爱。发起了和爷爷奶奶一起过重阳的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制作贺卡,孩子们还把幼儿园为自己准备的晚点——重阳花糕赠总给老人……

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在娃娃家扮演爷爷奶奶,再现全家人的生活,甚至出现了爸爸送老人看病的情节,很自然的与班里的小医院游戏融为一体,小医生和护士为了更好地为“老人”看病,特意推出了一些方便老人就诊的措施!

在日常生活动中,老师鼓励孩子们每天坚持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活动后,我们明显的感到孩子们真的有变化了,参与活动的老人也纷纷给我们发来了反馈和感谢信,我们看到了社会教育的成果,对此更加充满信心

如今,我们的社会教育搞得有声有色,教师精心设计了温馨有意义的园所环境和班级环境,社会教育扎根在棉幼每个教师心中,真正促使棉幼的孩子能够获得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在幼儿园的生活环境中“老师爱孩子,孩子爱老师”已经成为棉幼人的共识与行为。棉幼独有的四种文化也统一在“以爱促发展”的棉幼文化理念之下,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这意味着,我园“以爱促发展”的传统和特色有了更加清晰和具体的表达。我们多年来倡导和建立的“以爱促发展”的办园特色上升到了“以爱促发展”的园所文化建设的高度。这一特色在四种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日益清晰和完善,也成为我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起点。

以文化来引领幼儿园发展的模式已经形成,棉幼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将更加宽广和长远。

二、幼儿园特色发展

文化是核心,是幼儿园发展的主线。如何利用文化优势形成幼儿园特色?如何促进幼儿园特色发展?我们依据开放办园的理念,确立国际视野,结合幼儿园实际发展现状与实际,整合幼儿园资源,分析幼儿园特色发展的可能,以文化建设中倡导服务型的管理理念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优势打造特色,经过五年的努力形成了北京市幼儿园信息化特色园。

(一)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面对学前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以及幼儿园高起点的发展背景,从“十一五”幼儿园开始了信息化建设工程,逐步制定了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三年发展方案,以三年内建设能够独立运行的解决一园多址、高效办公的集科研、教学、管理、安全、家园共育于一体的网络运行模式,发挥示范园辐射作用为总目标,全面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支持园所的各项工作,提升办园质量。如何使“服务型”管理文化落地,我们所思考的问题是:

1.面对时代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如何更好的为幼儿和家长以及社会提供优质的学期教育教育服务? 2.面对学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对幼儿园办园规模的扩大现状,如何确保园所的保教质量稳步发展,为教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便利与可能?

基于以上的思考,盘点幼儿园资源,经过民主讨论与协商,确立了幼儿园信息化特色。

(二)幼儿园信息化的基础建设

早在2005年幼儿园就已经建立了自己设计的可以进行后台管理的网站。幼儿园在没有信息化专项资金的情况下,深入挖掘资源合理使用资金,争取社会力量捐助等,解决幼儿园信息化设备配置,近三年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市区对于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不断加大,进一步支持了幼儿园的信息化发展,幼儿园从零散点的投入向稳定有的项目规划投入转变。包括网络建设、网络监控设备和服务器、交换机、存储器、交互式触控一体机,班级信息射照设备添置,中控室、幼儿及教师电脑室,科学发现室的建设等等。随着网络不断发展我们园所各种教育服务平台也在逐步建立完善。

在软件建设管理上,幼儿园不断研发与创新,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第一,信息技术投入丰富了幼儿活动,改善了教师的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信息技术投入保障实现家园共育的实效,为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提供了便利。第三,为园所的管理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手段与平台。第四,信息技术投入全方位的保障幼儿园安全。

在近两年的信息化建设中,为了满足幼儿各种活动的需求,我园建设改造了幼儿园的多功能厅,安装了电子弧幕,电子背景更换流畅,灵活度大,支持幼儿开展各种类型的表演活动和大型活动,同时我园还投资建设了幼儿科学发现室,安装一些班级不宜投放的的光电影像设备,让幼儿能在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开展更有趣的探究活动,感受科技的神奇和有趣。有了这样的建设,如何应用于幼儿园的办园过程之中形成特色取得实效呢?我们做了以下的尝试。

(三)幼儿园信息化的实践与应用 1.信息技术应用于日常管理(1)网络公开使管理更加有效

根据教育行政管理要求,我园会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将一些园务管理和重大的发展建设举措,以及新颁布的相关学前教育的法规文件在网站中进行公开公示,广泛接受监督的同时,征求多方建议,充分体现民主管理,调动教职工、家长的主动性,鼓励更多人参与共同谋划园所发展。例如:幼儿伙食费用收支,幼儿园的园所规划等等。(2)广泛宣传发挥示范园辐射作用

充分利用网站,APP平台,公众号面向家长、同行、社会广泛宣传幼儿园教育理念、展示幼儿园丰富多采的活动,让更多的人借助网络便捷、快速的传播特质全面了解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发挥我园的示范园辐射作用的同时也让社会各界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变化。(3)技术设备保障安全管理更为有成效

幼儿园技防设施到位,将原有的射枪式监控镜头全部更换为可旋转式360度球形监控设备,24小时全方位监控无死角,楼道内的警报系统与地区公安系统紧急电话相连接,安全保障无盲点,同时也为周边治安提供相应支持。安全的门禁系统,给家长、教师安心工作提供支持。

(4)保障了幼儿园招生工作的科学与规范

近几年幼儿园入园难的形势越来越凸显,每年“招生”也成为焦点工作,我园利用校园网站,创建幼儿园网上招生系统,家长不用来园就能完成报名工作,同时幼儿园在网上进行录取操作,达到公开透明,减少了矛盾及不良的社会影响,保证幼儿园正常的工作秩序,招生工作安全有序的开展,取得了效果良好,社会满意度达到95%以上。2.信息技术应用于幼儿一日生活,(1)为幼儿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为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幼儿学习,教师利用园里网络全覆盖的优势,和幼儿一起查询相关信息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主动学习与探究,有时也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与体验,达到主动学习。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幼儿了解电脑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一种有效途径。

(2)利用即时影像进行游戏分享活动

在幼儿游戏时教师利用摄录设备,把幼儿游戏时的过程和作品成果拍摄下来,进行有效分享,活动的画面、清晰生动的语言表达,使幼儿获得了直接的经验与感受,促进幼儿相互学习,开展共同的研究讨论,形成对于新经验有效的梳理和提升,也充分满足幼儿展示分享自己幼儿过程和成果的愿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游戏中幼儿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利用班级的信息化设备开展游戏活动,例如:发型屋,照相馆等,他们把制作的头发造型传进电脑让小朋友观看,把编排的表演过程录下来,共同观看分析自己表演的优势和问题,进行主动调整,也供小朋友观看欣赏,(3)开展领域教育活动

信息技术是教育手段,当老师们掌握了一定设备使用方法,并运用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时,我们把重点放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的学习服务,为教育目标服务,为突破重点难点服务。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上。

在五大领域教学中,尝试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挖掘各领域信息技术资源,根据教学需要找到能够运用信息技术的亮点,使活动更为生动有趣,增加幼儿学习兴趣。如,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时,根据幼儿特点,在组织图画书阅读时,细心观察幼儿,发现孩子们多被形象可爱、颜色鲜艳的图画内容所吸引,在组织集体阅读的时候,通过扫描和拍摄书中的图片,并做成ppt,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和动画效果,让幼儿欣赏故事作品,使幼儿在充分观察画面的基础上体验故事中蕴含的有趣和神奇,把图书中的每个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3.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1)利用视频摄录呈现真实现场,开展教育研究

为了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我园利用多机位的视频摄录,将班级活动摄录并剪辑编辑供教研活动研究活动质量、分析幼儿行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我们还根据研究的需要,把教师在日常中的问题,用录像的形式记录下来开展研究活动。例:开展关于小班幼儿娃娃家的游戏水平的研究活动时,老师们就抓拍了许多幼儿在娃娃家游戏的情景录像,视频案例,通过事实再现的方式,使教师广泛关注小班幼儿的游戏行为,集中再现出不同指导下幼儿游戏的不同状况,使教师产生认知冲突,重新审视幼儿的游戏,发现自身的引导和支持的作用,在进一步将零散的状况进行汇总分类,研究归纳不同状况下适宜的支持策略。

(2)通过网络镜头,关注班级常态进行质量分析

管理者和教师通过网络镜头观察和分析正在进行的班级活动,做到不用进班看,就能观察孩子们和教师的表现及互动过程,展现了教学活动的原生态和真实性。通过不同维度的观察和评价,分析反思常态下保教工作中的优势和问题,讨论提升日常保教质量的有效方法。(3)借助视频会议系统,拓宽在线研讨空间和人群

随着设备的更新,电话会议的全新使用将教研活动变成了即时性的在线研究活动。园所重要的大型教育研讨会和教育研究培训,可利用网上在线的电视电话会议的方式进行转播,不同现场的教师都可通过网络转播进行研讨,保证了大规模研讨会议中教师参与性,提高会议质量。

(4)建设教师自主发展研修平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我园一园多址,教师队伍建设难度增强,青年教师较多,如何使教师能不断地可持续发展?不同水平及层次的教师在自身基础上能形成螺旋式上升?这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经验的过程,是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利用数字化环境的,能够有效的拓宽教师自主发展的时间、空间、内容和途径。我们开展了“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发展研修平台”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教师自主研修平台,立足于解决幼儿园教师多,集中培训效果不好的问题。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地点以及内容,根据需要自主学习与研修,目前根据新颁布的《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结合市区对于幼儿园专业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我们正在全面调整框架和内容,基于教师终身学习和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理念,形成一套比较科学的、切合实际的、便于操作的网络研修课程,让网络研修和其他教师培养方式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

4.信息技术应用于家园共育

(1)网络视频点播,让家长“看”到孩子

为了更好实施开放办园思路,幼儿园开辟了“宝宝在线视频点播”系统。给家长了解幼儿园、了解孩子在园活动开辟了直观的渠道,幼儿园里的管理者与教师们都以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幼儿教育,积极地调整教育观念。让家长在家、在办公室、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都可以看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教师的工作情况,增加了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透明度,为幼儿园进行有效地日常管理提供支持,由此,家长也就更加支持了幼儿园的工作。网络视频点播使幼儿园办园更加开放和高效。(2)电子档案,记录幼儿成长的轨迹 建立数字化成长档案,全方位记录幼儿成长轨迹。为了将幼儿在园游戏、学习、生活的情况记录下来,我们尝试用电子档案的方式来记录幼儿成长的轨迹。

幼儿电子档案开发初期没有可借鉴的模式,我们依据幼儿在园的活动将档案内容分为文字、照片、录像和生长发育指标四个文件夹,老师们依据文件夹内容将孩子的电子信息录入,在运用过程中,教师们感觉单一的文件夹从内容上分类不够细致与准确,画面缺少儿童情趣性,不能反应幼儿的成长过程,经过广泛征求幼儿、家长和教师的建议,逐渐如增加了幼儿基本信息介绍、教师观察记录、教师评语、幼儿活动照片、幼儿作品照片、班级合影、幼儿活动录像、大班毕业典礼、体检表、教师祝福等,使之成为幼儿真正的成长记录。提取档案的方式也从最初的整体提取刻录光盘,转变为网络化的随时下载。

幼儿电子档案从前期的开发到如今还在随着教育改革的脚步不断的改进与完善,力求给家长与孩子保留下最珍贵的幼儿园成长资料。(3)手机APP家园互动平台,用教育携手走进每个家庭

手机APP互动平台是家园沟通的一种高效、快捷的途径,教师通过平台每日及时、快捷有针对性的与家长互动沟通幼儿情况,幼儿园的各项通知、政策、防病宣传、幼儿发展情况、家长信箱、等板块,真实再现幼儿发展情况,使得家园共育更便捷、更加迅速。

“手机APP”平台包括以下五大板块:班内通知、班级秀、热点话题、宝宝秀、教师直通车。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沟通形成无缝对接,取得了家园共育的实效。几年来,幼儿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幼儿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形成了幼儿园自身的教育特色,这种特色的形成得益于我们有一只良好的教师队伍,以及开放办园的教育理念,在特色建设中我们始终本着“科学规划,注重实效,适度超前,全面发展”的原则,立足教育实践,保持信息技术特色优势,支持教育实践的深入研究,使教育研究成果,切实为幼儿的发展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办园效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幼儿教育而努力。

棉花胡同幼儿园

上一篇:招兵买马的反义词是什么意思下一篇:形容女人玲珑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