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洛韦片和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

2022-12-25

婴幼儿手足病指4岁以下小儿由不同病因引起, 以口腔炎及手足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个别患儿甚至可出现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炎等并发症, 其病因大多为科萨A组肠道病毒感染, 也可由A5、A10及71型病毒引起流行。近年来报道由71型肠道病毒引起的症状较重, 对患儿危害较大, 我院于2008年至2009年12月使用阿昔洛韦片和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33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5例患儿全部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 有发热、哭闹不安、厌食或少食等前驱症状者45例 (69%) , 有口腔溃疡或疱疹者65例 (100%) , 有手足疱疹或溃疡者65例 (100%) , 臀部有疱疹者18例 (27%) 躯干及膝部有丘疱疹者10例 (16%) , 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者9例 (13%) 。将6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 男20例, 女13例;对照组32例, 男18例, 女15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如解热、镇痛、服用维生素B、C等对症治疗基础上, 口服阿昔洛韦片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99983136) 10mg/kg/次, 4次/d;治疗组加服蓝芩口服液 (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91005) , 3~5m L/次, 3次/d口服, 连续4d。

1.3 治疗判定

显效为体温正常, 皮疹基本消退, 饮食正常;好转为体温下降, 皮疹部分消失, 能少量进食, 否则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中定性资料采用检验, 分别计算χ2值和P值。

2 结果

治疗组33例, 显效27例, 好转3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32例, 显效14例, 好转4例, 无效1 4例, 总有效率56.25%。 (注χ2=9.87, P<0.01) 。说明治疗组合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全体性传染病,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广为流行, 本病主要发生在3岁以下小儿, 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 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此病传染性强, 传染途径复杂, 传播速度快, 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阿昔洛韦为核苷酸类抗病毒药, 口服后可进入被感染的细胞, 与病毒码的特异性胸苷激酶结合, 迅速转化为无环鸟苷单磷酸, 在经过细胞鸟苷磷酸而与鸟苷三磷酸竞争, 干扰病毒DNA聚合酶, 干扰病毒DNA聚合酶, 抑制病毒DNA合成和复制;还可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与增长的DNA链结合, 使DNA链的延伸中断, 从而达到抗病毒的作用。蓝芩口服液的主要成分有板蓝根、黄芩、胖大海等, 板黄芩苷、江黄芩苷等, 具有抗炎解热作用, 它与板蓝根称为抗病毒的经典中药。本文通过应用阿昔洛韦片和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治疗小儿手足病, 经过2年对照观察发现, 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昔洛韦片, 在临床应用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阿昔洛韦片价格低廉, 安全可靠, 疗效高, 蓝芩口服液具有吸收快, 成本低, 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片和蓝芩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对65例手足口病儿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33例给予阿昔洛韦片和蓝芩口服液治疗, 对照组32例给予阿昔洛韦片治疗。按手足口病控制指标, 评价效果。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时间及总病程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1) 。结论 阿昔洛韦片和蓝芩口服液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手足口病。

关键词:手足口病,阿昔洛韦片,蓝芩口服液

上一篇:化学材料应用于石质文物保护研究下一篇:基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