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2022-09-11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迄今约有已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山水画最早在战国以前即出现, 但当时的山水画多以人物画的背景出现。山水画脱离人物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产生于六朝时期, 自唐宋以后, 在中国美术史上独占鳌头, 成为绘画的主流, 其地位、成就和影响是任何画种都不可比拟的, 在我国民族绘画史上, 占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山水画的发展赋予了它其独特的审美艺术魅力, 使其对我国乃至对东方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意境美

意境是中国山水画的核心与灵魂, 也是审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山水画在发展初期以美学思想奠定其哲学基础, 要求画面内容要寄予创作者的一种情感, 主张“以意为主”, 强调“表现”, 让览者在感情化的不尽之境中受到美的感染, 领悟到其“景外意”以至“境外妙”, 潜移默化的发挥其审美作用, 使欣赏者通过作品与作者意境的沟通得到超越世俗的艺术境界, 从而得到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 随着文人士大夫的参与使诗成为表达意境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画家们在作画过程中把诗, 书, 画融为一体, 互为衬托, 相得益彰。使山水画的美学内涵有了极大的丰富和提高, 加之诗与画各自在评论标准上颇有相似之处, 其相互结合又抒发了作者心中的感情, 特别是其二者文化相互交融, 让山水画在客观形象表现下, 表达出诗的一般意境, 由此让山水画在审美上形成“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格局。由此可见, 山水画的这种与诗融为一体, 诗情画意, 是创作者把诗一般的意境托付于画面中, 使诗蕴含着画的情致, 画富有着诗的精神, 意在画外的效果, 这种审美让人回味无穷。

二、节奏美

山水画所描绘的包括山水在内的一切事物, 在画面中组成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 其虽表现的是瞬间的定格画面, 但由于在表现手法上和画面效果上使水墨相融活跃的笔墨表现技法和采用留白的虚实相衬, 从而表现出一种节奏之美。

1、水墨交融, 显现笔墨韵味

中国山水画是一个水墨交融的天地, 笔墨是山水画的重要造型技巧。在山水画的实践上和用笔上线、点、面的结合使笔所到之处无论是长线还是短线, 点或块, 都是一种感情活动的痕迹, 反映出有节奏的组织变化。一幅山水画上线条的这种组织表现出来的感觉, 有的老辣, 有的粗狂, 有的高雅, 有的流畅, 有的凝重, 等等, 各种形式的表现产生相互映衬的美感, 使画面内容丰富, 也加强了用笔上的节奏韵律。

2、留白虚实相衬

中国山水画在画面上几乎都有着留白的部分, 这种留白表现方式是虚实相衬的一种节奏感。这种节奏感的表现方式主要是以虚衬实, 主次分明。

山水画在画面上追求全景式的布局, 忽略客观的光源在自然景观上面产生的物理效果, 也弱化描绘景物的实际距离, 以自我的视觉来定位。但是, 在山水画创作过程中, 其表现出来的画面节奏并不是平均用力, 景无巨细的一一加以罗列, 而是对自然景物进行大胆的取舍, 使画面表现出虚实相间, 有主有次的意境让人品味。

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整幅画面只有漂浮于水面上的一页扁舟和船上垂钓者, 除此之外空旷无边, 迷蒙一片。作者将画面大面积留白表现出水天一色的景象, 极大的拓宽了画面的空间, 给观赏者无限遐想。这种富有节奏的留白背景, 以无衬有, 极大的渲染了画中寒意萧瑟和辽阔渺茫, 进而更突出描绘了江中老翁身影的孤独和神态的专注。

三、构图美

山水画在构图、构思上都不是简单的写生, 而是创作者对大自然思想感受的体现, 因此在作画时以主观感受为主,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用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来组织画面。山水画要求在画面中做到收敛众景, 常假定立足于高空, 极尽可能的由近及远看到更多的美景, 宋代郭熙把这种归纳为平远, 高远, 深远“三远法”。这种散点透视的取景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局限, 按照美的法则, 扬弃了生活中某些干扰视线的现象以及适应内容的变化, 将与中心内容有关的, 情调一致的, 近于深化意境美的形象都可以组织在一幅画面中, 反映出极为广阔的宏伟意境。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千岩万壑, 层峦叠嶂, 整幅画面气势雄伟, 让千里云山, 万里长江, 同时出现在一幅画面中, 使人站在此巨幅画面前, 感到气象万千, 意境深远。山水画这种构图上的形式美感, 从立意, 表象到格局, 长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体系, 从意境着眼, 美为格局, 并且注重形与神的统一, 使画面让人耐于寻味。

四、色彩美

中国山水画在色彩的应用上也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山水画的创作者从不拘泥于他们眼中所见的物象色彩, 色彩的运用不是自然的理性反应, 也不是纯粹的色彩表现, 而是一种相当主观的色彩学理论, 创作者不大理会光线的变化, 常凭主观意向用类似的色进行概括, 所谓“随类赋彩”, 久之, 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观。这种色彩观在山水画表现中, 一是加强表现对象的特征, 如用深红画枫叶, 用淡赭染秋山, 是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表现, 另一方面为了加强作品所强调的风格面貌, 使画面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山水画的这种一直以来的色彩观, 使画面具有很高的魅力和震撼力。

五、结语

中国山水画是我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认识山水画的审美特征, 也要有必要的审美修养。一幅作品由于欣赏者的眼光和角度不同, 立场观点和艺术修养不同, 立志爱好和口味不同, 对同一作品品评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山水画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通过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表现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形式美。综上所述, 学习山水画, 要学会审美于山水画, 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在审美意识的指导下使专业水平提高, 使实践与审美融会贯通, 以此相互提高。

摘要:山水画是我国的传统绘画艺术, 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对东方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山水画的意境美、节奏美、构图美、色彩美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 体现了欣赏与品评山水画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审美

参考文献

[1] 参见张强主编《中国画论体系》河南美术出版社2005年出版

[2] 参见黄宗贤主编《中国美术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

[3] 参见刘人岛主编《名画观止》红旗出版社1998年出版

[4] 参见何企新主编《山水画技法》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上一篇:子带编码在标准Chirp类分数傅立叶变换中的应用下一篇:雷电对弱电设备的危害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