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2023-03-19

第一篇:雾霾与相关疾病的关系

亲密关系之雾霾与肺癌

雾霾警报再次响起!现在关于雾霾和肺癌的新闻层出不穷,什么北京肺癌发病率10年上升四成,女性肺癌发病率33年持续上升,肺癌一跃超过乳腺癌成为女性高发第一大癌,我国的肺癌患者人数占了全球的1/3还多……

那么肺癌和雾霾的关系已经明确了吗?肺癌是否能和宫颈癌一样进行早期筛查?

一、雾霾和肺癌的关系昭然若揭

虽然目前,我们对雾霾和肺癌的关系还缺乏大规模的调查证据。但大家耐心且听我分析一二。

我们知道,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大小从0.1-100微米,其中10微米的颗粒可以进入上呼吸道,5微米颗粒可以进入细支气管,2微米左右(PM2.5)可进入肺泡,也就是肺的最深处。

我们的肺泡极其脆弱,表面仅有一层细胞,真的可以用娇艳欲滴、吹弹可破来形容。PM2.5进入肺泡后,可直接损伤肺泡壁,导致局部炎症。

炎症出现,人体细胞就会启动分化修复功能。细胞在上百亿次严格的复制和分化过程中,有一点误差就可能出现一个“异类”——它也许就是肺癌的始作俑者。也有研究表明,炎症和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从某种角度可以看作是没有愈合的炎症。

如此推断下来,我们可以说:雾霾导致肺泡局部的炎症,增加了肺癌发生的风险!

二、这么可怕,我要不要做个肺癌筛查?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可怕,是不是所有人都要进行肺癌筛查?”倒也不必这样草木皆兵。

首先,有调查显示,即便是在高危人群中做肺癌筛查,肺部结节的检出率是24.2%,但最后证实,这些结节中96.4%都跟肺癌没什么关系(医学上称为假阳性)。在普通人群的筛查中,假阳性率将更高。

其次,被筛查出来的疑似患者,需要观察2到3年才会最终得出答案,不仅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极大的恐慌,更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

另外,虽然筛查用的低剂量螺旋CT,放射量已经比较低,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辐射。如果您不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平白受此辐射是没有必要的。

三、那到底谁需要筛查?来对号入座

那么我们就来讲讲到底哪些人属于肺癌高危人群,是需要筛查的。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所以以下内容只是我个人就国内目前的状况,结合美国指南内容,推断出的该做肺癌筛查的人群。

1、强制性筛查人群

年龄55-74

吸烟史>30包年(每天吸烟包数和吸烟年限相乘,如:一天一包吸烟30年,或一天2包15年)

戒烟<15年

2、高危人群:(建议筛查人群)

年龄>40岁(包含下列任一高危因素)

吸烟≥20包年

有二手烟接触史;

有肺癌家族史;

本人有其他肿瘤病史;

患有肺纤维化和慢性阻塞性肺病;

长期在雾霾严重的城市从事户外运动;

长期接触油烟。

建议以上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

四、筛查肺癌最好的方法,看这里!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低剂量螺旋CT。低剂量螺旋CT能有效检出小于1厘米的肺部小结节,比较适合肺癌的早期筛查。也许有人会问拍X光片可不可以?答案是——不可以。

有研究证明,同时用低剂量螺旋CT和X光片筛查了53454名年龄在55-74岁之间的居民,CT检出率是24.2%,就是说将近1/4的所谓正常人发现肺部有结节,而X光片检出率仅为7%。

而且通过与CT对比发现,X光片检出问题的人群当中,有将近20%左右最后证实与肺癌无关。

低剂量螺旋CT的辐射剂量是常规CT的1/4,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来说,发生肺癌的风险,跟这点辐射的风险相比,要大得多。

五、抽血查肿瘤标志物,探索中!

很多人听说过肿瘤标志物,这个标志物就是肿瘤的代谢产物,它们被释放进血液,我们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推断出肿瘤的存在。

但很遗憾,目前还没有发现哪类肿瘤标识物,可以有效的进行肺癌筛查。

六、基因预测肺癌,待研究!

大家也许都知道前几年一个很热的新闻,国外某影星根据基因预测结果,预防性切除了乳房和卵巢。在肺癌领域,学术界并没有认可基因预测癌症这个事儿,它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都有待研究。

在我国,痰检肺癌相关基因突变,正在进行中,希望能早日依据大数据,建立中国肺癌高危人群标准。

第二篇:雾霾与pm2.5

1、 PM2.5 PM(fine particulate matter)2.5指每立方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的含量,中文称细颗粒物,值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其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PM2.5的来源广泛,成因复杂,既有因燃煤、机动车、扬尘、生物质燃烧等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又有从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的二次颗粒物。同时其化学组成也十分复杂,不同时间和空间,细颗粒物的化学成分不同,不同化学组分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能见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主要包括无机成分、有机成分、微量金属元素、元素碳、生物物质(细菌、病菌、霉菌等)等。主要来源有自然源和认为源两种

一、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二、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

三、继续深化污染减排。

四、着力抓好机动车污染防治。

五、要加强协同防控。

六、要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治理方法:室内PM2.5治理,1过滤法:包括空调、加湿器、空气清新器等,有点是明显降低PM2.5的浓度,缺点是滤膜需要清洗或更换。水吸附法:超声雾化器、室内水帘、水池、鱼缸等,能吸收空气中亲水的PM2.5,缺点是增加湿度,憎水性PM2.5不能有效去除。3植物吸收法:植物叶片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PM2.5,优点时能产生有利气体,缺点是吸收效率低,有些植物会产生有害气体。室外PM2.5治理主要是采用活性水喷雾喷淋法,1布置PM2.5监控网,布置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监测网;2在广场、小区、天桥、路灯、高层建筑区域假设喷雾设备,喷雾设备可采用荷电水雾方法,景观区域采用雾粒粒径可调的设备实现喷雾;3喷雾设备装载GSM、CDMA等无线数据控制设备和GPS等空间定位设备,对喷雾量、粒径、喷雾影响范围等现实控制;4建立区域的计算控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通过合理的程序自动控制,编造人工影响模型。现在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大气、废热和温室气体,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将造成环境灾害和气候异常。PM2.5是发展的影子,经济超常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难以依靠工程技术措施消除和缓解。改变消费方式,改变发展方式,实实在在的节能减排,才是唯一的出路。

4关于雾霾的天气

2013年年初,全国17省市遭遇十面“霾”伏,PM2.5再次成为社会焦点。人们不再相信多开窗通风可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事实上雾霾天气持续,空气质量下降,并不是今年的新现象,这几年,每到秋冬特别是入冬以后,我国中东部地区不时会遇这样的情况,其中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辐射雾,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受近地面静稳天气控制,空气在水平和垂直方向流动性均非常小,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受其控制,城市无论规模大小,其局地交通、生活、生产所需的能源消耗的污染物排放均在低空不断积累。与此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如果在冬季遇到长时间雾霾过程,通常在北方地区因为采暖期猛增的能源消耗排放,中等以上城市人口集中排放量大的主城区连续三天的空气污染物积累就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在南方地区如果生产和交通排放量大也可能达到重度污染的程度。

如何防治空气污染?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难就难在需要综合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污染治理是一个多环节密切咬合的链条,只要有一个环节“掉链子”,PM2.5减排就会受影响。同时,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特征,必须建立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来应对。PM2.5治理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如果措施到位,在‘十二五’末会有所降低,但是要明显改善空气质量,还有很大难度,需要很长时间。

2012年2月29日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历时4年修改后,PM2.5终于写入“国标”,纳入各省市强制监测范畴。与现行的标准相比,“新国标”最大的变化在于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8小时浓度限值监测指标。这也是公众对纳入国标呼声最高的两项指标。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还再次强调了全国开展PM2.5监测的时间表。会议要求,2012年要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与臭氧等项目监测,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开展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PM2.5监测方法。石英微量震荡天平法是目前我国很多城市监测PM10最常用的方法,优点是定量关系明确,缺点是目前的技术无法解决样品加热后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的损失,导致测定结果被认为偏低;如果增加膜动态校准系统,则会因技术不成熟造成成本大幅度增高、操作复杂化,最关键的是仪器故障率大幅度升高,难以获得高质量数据,且石英微量震荡天平法不适合南方潮湿地区和污染过于严重城市用于PM2.5在线测定。

β射线法居于两个假设:一是仪器的石英采样滤膜条带均一;二是采集下来的PM2.5粒子物理特性均一。上述两个假设往往并不成立,因此测定数据一般被认为偏高,这种检测方法在相对干净和干燥的地区故障率低,在潮湿高温区域故障率较高。

以PM2.5粒子光散射为基本原理的仪器,准确测算质量浓度的前提是粒子的密度不变。但这一前提并不成立,因此,所得到的PM2.5数值浓度相对可靠。但若将其转化为质量浓度,数据的准确度则会大幅下降。环保部门很少采用这种方法来测定质量浓度。

除了实时的监测方法外,测量PM2.5还可用最经典的滤膜采样——天平称重法。这种方法只需要一个PM2.5切割头、一台泵和膜架及其滤膜,采集24小时样品后,取下滤膜称重即可。必要时可以平行采集3个样品,经恒温恒湿后再称重。美国环保局采用这种监测方法作为标准,而有条件地承认其他自动方法所得观测数据。从科学的角度讲,这种方法也有缺点,气流长时间不断通过采样滤膜,滤膜上采集到的物质随着气流和温度的变化会造成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物质损失。同时,一些极细小的颗粒还是能穿过滤膜造成结果偏低;相反,气态物质也可能被滤膜吸附,造成结果偏高。但这种方法节省经费,容易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从2016年开始实施,这种方法作为PM2.5全面实行实时检测前的一种过渡方法未尝不可。

截至目前,实际上没有一种仪器设备能够准确无误地测定大气中的PM2.5质量浓度。实质上,石英微量震荡天平法、β射线法和大流量或是中流量滤膜法都可以有条件地用于大气PM2.5质量浓度监测。任何测量都有误差,只要统一监测方式和标准,给出测量结果的偏差范围,就可以考虑使用。

第三篇: 雾霾天气与汽车尾气排放的关系

摘 要:雾霾天气的成因存在争议,有专家认为是来源于汽车尾气排放,但这是与事实相冲突的。本文主要讨论机动车尾气排放在雾霾成因中的实际比例,及可能解决的方案。

关键词:雾霾天气 汽车尾气 PM2.5

2014年1月2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张仁健研究员发表研究论文,认为交通排放(主要是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不足4%,引起媒体关于“环保部、中科院分歧北京雾霾真凶”的讨论。一直大家都以为,雾霾的主要元凶之一就是汽车尾气,一直都是认为汽车尾气与雾霾的关系非常大,不过最近有一些结论,推翻了这种说法。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课题组与同行合作,对北京地区PM2.5化学组成及源解析季节变化研究发现,北京PM2.5有6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土壤尘、燃煤、生物质燃烧、汽车尾气与垃圾焚烧、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这些源的平均贡献分别为15%、18%、12%、4%、25%和26%。

如果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来,汽车尾气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如果将燃煤、工业污染和二次无机气溶胶三个来源合并起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成为北京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北京周边省份快速发展的工业生产会带来跨境传输的污染。这才是雾霾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工厂都是没有任何除污的设备,导致我们的空气越来越脏,这才是雾霾的真正原因。

对此,同样来自于中科院但隶属于生态环境中心“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的首席科学家贺泓回应说,这个问题的产生首先来自采用的源解析方法本身。较大的差异主要来源于PM2.5成分的时空分布多变性、采用方法、研究者主观因素等多方面原因。

“采用方法”方面,贺泓认为,张仁健课题组采用的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即PMF(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对外场观测数据进行源解析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往往不能排除有多种解;PMF分析对样品数据量有要求,分析的样品量太少,得出的结论也会有较大的偏差,所以基于外场观测的源解析存在数据不一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强调,这也体现了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手段来确定每种源的贡献的重要性。资料显示,贺泓带领的专项组采用了包括可控实验、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在内的三种方式。

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通过可控实验、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确定致霾污染物的组成及来源,以期阐明我国区域灰霾形成的关键物理化学机制,识别关键污染物和污染源,发展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灰霾监测技术以及预测预警及控制决策模拟,研究致霾关键污染源的源控制和过程控制技术。其中“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于2012年在国内设立了40个气溶胶化学观测站点,其中在北京及周边设立了8个站,目标就是实现对北京地区PM2.5霾污染进行动态源解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科学准确的灰霾治理依据”。

在研究雾霾跟汽车尾气的关系中,有的专家指责汽车尾气对雾霾的贡献的证据里,有这么一条:“„„中国的油品质量。以日本为例,日本的汽油和柴油中含硫量已经降至10ppm(百万分比浓度),而中国执行的是汽油含硫量不超过150ppm、柴油含硫量不超过350ppm的标准,与日本相差了15倍以上,实际情况可能相差更多。2012年《齐鲁晚报》在山东随机抽取了6份93号汽油样品,其中有2份汽油的硫含量高达680ppm、910ppm。”以此指责汽车尾气对环境污染作用大是没错的,可就凭这个来说汽车尾气对雾霾的影响有多大,就有点科学白痴的嫌疑了。

当前中国的家用车,使用的都是90#、93#、97#的无铅汽油,燃烧后的铅排放颗粒物是不存在的;至于尾气中硫排放,前面我已经说过,是不存在颗粒物的。当然,因为发动机工艺水平的关系,燃油的燃烧是不可能完全燃烧的,但提请大家注意的一点是:即便是混合动力的小车,在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时,也是不可能完全燃烧的。201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完成的《汽车社会蓝皮书》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4亿辆,其中汽车1.2亿辆,只有美国的一半不到。 就城市汽车保有量来说,2012年,北京520万辆,伦敦700万辆,纽约800万辆。再看看这些城市的PM2.5数值:2013年1月12日晚8时,北京空气污染指数(PM2.5)达到惊人的755,而此时,纽约的PM2.5指数是19,英国伦敦是25。汽车保有量大,并不一定雾霾更严重。

对于上海而言,研究上海地区的雾霾天气,具体方法也要按照北京测量方法来操作。

上海PM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呈双峰现象,一个峰出现在7:00—10:00之问,另一个峰出现在18:o0—23:O0之间,这一特征与通常的北京空气污染物日变化过程一致,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双峰现象,虽与气象条件有关,但汽车尾气排放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上班、上学、交通运输的高峰期,车流量大,尾气排放量也大,从而可能对形成上午与夜间的两个PM . 浓度高峰起了重要作用。上海城区的总面积为269平方千米平方公里,雾霾高度以200米(实际上应该低于此)计算,如果估算出一天(24小时)汽车尾气的排放的PM 的量就能估算出在一天内汽车尾气对城市PM:. 的贡献度。由于缺乏地区年耗油量等指标,本估算以汽车总量和平均使用时间及单车排污量等可以查询到的资料为依据。

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520万辆,其中小客车(包括私家车和公务车)占70%约364万辆,其余为运营车辆包括公共交通运输很物流生产型运输。计156万辆。为方便统计将污染排放单位统一折算成小客车的排污量。运营车辆因时间长,耗油量大,燃料环保属性低(柴油或低标号汽油)保守估计为普通小客车的10倍。也就算说以普通小客车污染排放为单位来测算,上海市相当于拥有1920万普通小客车的汽车尾气污染排放。根据交通部门的统计,上海小客车在目前的交通条件下平均上路的时间在1.5,,j~.-J-/日。关于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的PM:产出最,已经有了大量的实验检测数据。普通小汽车(2.0L排量)在怠速状态下,仪器监测平均值为214微克/m 。当踩下油门,发动机转速达到2500转(一般这个转速属于经济转速,最省油的转速),PM: 瞬间数值达到1095微克/m。依据上海市交通的平均时速15公里/4,时,发动机这时的转速在1000转以上。排放的PM 应该在1000微克/m 以上。每分钟将排放PM 不少于2000微克。一辆小客车每天行驶1.5小时共排放9 104微克。一般而言上海地区,70% 的交通均发生在城区的范围内,也就是我们刚刚算出的箱体内。1920,l:70%折合为1344万量小汽车。日产生PM. 5估算大致为24192 108微克。即便不考虑浓度近地富集的情况,在箱体内平均分配的情况下,24小时内汽车尾气对上海市区PM,的贡献为3O.5微克/m 。此时为国内标准的50% ,为国际卫生组织标准的3.5倍。考虑到上海地区雾霾的高度分布特点,实际对地面30米附近的贡献率还要增加1—2倍,亦即真实贡献率为60—90微克/m 。而在交通拥堵的时段和地段,还会成倍增加。PM:. 暴表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总之,无论是PM:. 实际检测呈现的早晚高峰特点还是高度分布特点,以及根据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PM: 的贡献度估算结果来看,汽车污染是上海雾霾污染的首要因素。对局部区域的贡献度大于80% ,对区域的平均贡献度大于50% 。而不是通常而言的20—30% 。这个区别非常重要,对于空气质量的治理方案的确立是关键l生指标。在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对交通的管制甚至是短时期内降低空气污染的根本性措施。

第四篇:雾霾控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张世秋

我的研究心得和环境问题研究的供需关系

从北大经济系本科毕业后,我就转读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研究生,很幸运在那个时候能够同时受到一些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教育。那个时候,环境科学还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领域。此后,我就一直都是从事环境经济学、环境政策以及全球环境协议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北京大学的环境科学研究起步很早,70年代就开始有教员研究水和气的污染问题,并在1972年创建了环境化学专业。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不仅能够受到第一代环境科学的开创者们的熏陶,同时,由于在80年代中期,环境问题尚未引起关注的时候,就开始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环境问题,因此,对中国环境与经济、环境与社会的交互影响进程有切身经历和研究体验,更经历了中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管理,其中包括制度变迁的历程,这种亲身经历和研究经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多样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的长期性,这不仅让个体的人生阅历丰富,同时,也会使得我们对变化的中国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的寻求,保持长期和高度的兴趣和警觉。

中国环境科学特别是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与环境问题的演变进程密切相关。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不仅催生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环境问题也伴随经济增长的过程而日趋严峻并引起广泛关注。从中国环境科学相关学科发展、环境相关问题的研究以及从基础研究到决策支持到致力于社会行为(包括政府、组织、企业以及公众)的转变,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环境科学研究在环境问题尚未获得政府和公众关注时期的“学术研究供给有余,而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不足”的阶段,到“决策需求和社会需求旺盛,而学术研究和科研成果供不应求”的阶段。因此,早期阶段,环境科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在完成本职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之外,致力于研究“环境-经济-社会”的相互影响和运作关系、环境变化的社会经济影响以及环境和社会变迁的环境影响以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作用机制外,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使命就是如何将我们对环境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能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结论,转化为公众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决策关注的公众和政策语言,致力于提高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

到了90年代中期,随着环境问题特别是污染问题已经普遍呈现,环境科学的研究和教学则不仅要在基础研究方面不断深化。在推动环境意识的提高的同时,还致力于针对重大环境问题,基于基础研究和政策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和结论,推动政府的环境政策、规划、计划的制定、并为政府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应该说,在2000年特别是2010年之前,环境科学及其各分支学科,包括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基本上还处于边缘学科的状态。学者同时扮演着学术探究者和决策以及社会行为改进的推动者的角色。

但2000年以后,特别是2011年PM2.5引起普遍关注之后,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特别是最近这些年,环境污染问题毫无疑问已经演变为一个决策者关心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一个问题一旦演变为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民众还是决策者都迫切和急需解决方案甚至是一个可以毕其功于一役的直接答案。这个时候,学者、学术群体即面临着重大的和庞大的社会需求,一方面,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从边缘学科变为热门学科甚至显学,另一方面,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综合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性,不可能存在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方案,使得基础科学研究、政策研究以及决策支持常常体现出需求巨大而供给不足的特点。一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有了更大的社会应用和实践的可能,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出现各种各类急功近利的现象。因此能够在忙碌和杂乱中恪守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服务社会进步的本职之外,同时,能够提供决策者和公众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当今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建议和研究成果,同时,又避免短期政策和短期效应所可能产生的长期不利影响,是对学术共同体的共同挑战。

环境学者需宽厚与精深并重。环境科学及其学科体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因问题而产生的学科,由于环境问题客观上的成因多样性、影响多重性、解决方案的多主体特征,早期人们致力于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视角,去研究这样一个摆在人类面前的复杂的环境问题的一个或多个侧面,它势必会产生出两个方面的结果,第一个结果就是你利用多学科视角、多学科的方式对特定的问题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研究,必然就会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包括新学科的建设;另一个结果,就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会成为面对复杂性的自然-人文-社会-医学等的综合研究结果以及这些学术研究成果的社会和决策应用。早期阶段的环境问题研究者基本上都是从各个传统学科的视角、学理和方法等致力于环境问题的研究,并进而发展传统学科、并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了门类各异的环境交叉学科。因此,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的特点,比如说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环境化学、环境健康等诸多的环境分支学科。

如果我们认识到环境问题以及环境相关学科发展的这些特点和特质,那就意味着,从事环境相关的研究者,除需要具备学者所必备的各种基本素养、操守和能力之外,还需要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就是具有多学科的基本学养。我们知道,环境问题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演变变迁问题,同时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利益冲突和协调乃至公平和正义的问题,与民众福祉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因此社会责任感、人文情怀和关怀以及服务于社会进步使命感是环境学者必需的条件。此外,环境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就决定不仅仅是要有多学科的这样一种研究视角和学理以及方法,同时,你还要兼具自然科学对问题认识、自然演化规律等等方面的把握,以及对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社会各个不同组织的运作、包括政策执行、经济-社会-环境相互运作关系的了解和认识,没有这样一些了解,不足以清晰把握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特征,以及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影响的特点。当然,在具体的专业研究领域,不仅仅要在所涉及到的具体学科上的精深,同时,也要有足够的在其他一个或者多个学科上的深入了解乃至精深,方才可以担当能够研究这个复杂性问题的能力。从事环境学科或者环境问题相关研究和实践的人都会发现自己所从事的领域特别有挑战性,这种挑战性不仅因其复杂,也因其不断有新的不了解的东西出现,因此,常常是挫败感和成就感并存,而这恰巧满足了很多人对自己的一种期望和要求。

对于很多环境学科学者、环境研究者和环境实践/践行者而言,它不仅是一个职业也是一个事业,甚或就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不仅是学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即便任何一个人,对环境的关注都有助于丰富我们个人的人生体验。对环境的关注,势必会引领我们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思考人类应以怎样的方式去追求人类的生存意义,同时也会引领我们思考和践行如何与自然共生共存,并影响我们到底是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还是尊重自然并放弃竭泽而渔的方式,寻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环境关注有助于人类思考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一个如此庞大的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如何扮演一个好的居住者的角色。即便我们不关心我是谁、人类是什么等一些终极或者哲学问题,关注环境、了解环境、了解自然,即便就是从以人类中心站在人类中心的角度,也有助于我们探究人类社会要想长期生存,也需要知道如何善待环境,才能确保一代一代的人类能够持续和永续的存在下去。

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对环境适用吗?如果适用,它揭示了什么?

我觉得这个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在很多语境下有被滥用的情况。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引申自库茨涅茨曲线。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茨涅茨于1955年提出的。库茨涅茨依据推测和经验提出了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变化关系的倒U形曲线假说,亦即: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他基于一些国家的资料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而当经济充分发展到一定阶段,收入分配又将趋于平等。

有关研究者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和经验研究发现:通常,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学者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它可能引起的误读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先污染、后治理是不可规避的必然规律;第二,环境质量的改善只能等到经济增长到一定阶段后才可实现。上述两个误读都可以概括为宿命论。它会使得我们误以为,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总量、人均收入水平必然决定了环境质量的高低、好坏。而我们知道,第一,不是所有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换言之,不是要不要追求经济增长的问题,而是追求什么样的经济增长的问题;或者说,环境与经济发展不是必然对立的,各国经验已经表明,即便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也有可能通过寻求有利于环境的、有质量的增长而规避环境恶化的趋势;第二,环境质量不会因为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必然转劣为优,而是因为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有效执行以及相应的环境投资和环境污染控制计划和项目的实施。无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还是公众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换言之,环境不会因人均收入提高而自动改善,必须有人类社会经济行为,包括价值观、观念、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决策行为的诸多改进,才能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因此,在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研究、解读和分析中,关键在于寻求因为什么,哪些行动、哪些政策、哪些因素使得一个国家或者区域或者阶段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而总结和提炼并借鉴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改变增长方式和社会经济行为方式,包括制度设计和政策制定与执行。

同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在其早期发展阶段,环境容量资源相对丰裕,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有一定的自然能力的支撑,甚或还可以因为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转移污染产业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增长。而对于中国以及其它的发展中国家和后发展国家,工业化和快速经济增长阶段的环境容量资源本身就已经非常有限,本国的环境容量资源或者说环境承载力处在岌岌可危的阶段;无法容纳污染工业和产业的发展;同时,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也几乎没有可能通过转移污染工业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因此,如上所述,我们必须认识到,在没有人为和政策干预情况下,环境质量不可能自然反转;第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也无法寄希望于等到人均收入足够高的时候再去改善环境质量,客观上,没有这样的环境容量资源和承载力支撑我们能够安然地增长到人均5000-8000美元的时候再去改善环境。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中国和其他国家而言,更重要的就是如何从探究发达国家环境质量演化的进程,吸取其经验和教训,尽早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使得我们不至于走到环境恶化到不仅影响经济发展、更影响人群健康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更早地采取行动,不仅因为转型不是可以瞬间完成的,同时也因为,我们都知道存在技术锁定效应,早转型可以规避高额的技术锁定效应成本。所以,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第一,环境污染已经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很多的影响,它不仅仅体现为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体现为对经济增长能力支持的下降。第二,采取必要的污染控制政策和措施,乃至环境投资,意味着今天的环境政策和投资,一方面可以看作是支出,但另一个方面,它实则是规避未来更大风险和损失的必要支付。第三,尽早进行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不仅可以规避技术锁定效应,同时,还意味着在全球推进绿色发展的趋势下,形成新的国家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与交换的关系。探讨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和基本条件。环境之于人类,从其作用上而言,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资产,同时也是一种自然资本。其具体作用体现在:1)对生活质量的直接贡献。环境是舒适性资源,它们作为美丽的景观、休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们所欣赏和享用;2)对生活质量的间接贡献。恶劣的环境给人带来压力并影响人体健康。空气和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人们对生活的享受以及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能力;3)通过环境部门对实际收入或经济增长总量(GDP)的直接贡献。4)作为生产投入对经济活动的直接贡献。自然环境以石油、煤炭、天然气、薪柴、矿物等形式提供原材料和能源。环境消纳并转化废物的能力(环境的自净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5)对维持生命支持系统的整体贡献。例如水域对热带森林的保护功能、湿地对水质的净化功能等,如果没有这些服务功能的话,经济系统本身就无法发挥它们的现有功能。

如果我们认同并深刻理解环境之于人类的上述重要性,就不会轻易认同环境保护会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的结论。而是应该看到,保护环境的诸多努力,首先是为了保存自然资本,使其即便不增值但至少不应该贬值;第二,控制环境质量不下降,是保护民众健康和社会经济免受环境污染损害的必要行动和支出,换言之,通过保护环境的努力,可以避免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害,进而体现为一种长期的效益;我们还可以罗列出诸多的保护环境不必然影响经济增长的结论,就如同我们不能轻易地得出经济增长必然要以环境和自然资本的损耗为代价一样。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是否要经济增长,而是寻求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确保不损害环境和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模式。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笼统地谈保护环境是否影响经济增长,而是应该追问从谁的角度,从短期还是长期。对于污染者而言,保护环境和限制排放当然会增加其成本,但对于社会而言,保护环境和限制污染排放,会避免其他主体和社会整体蒙受环境污染的损失。从短期来看,保护环境可以因避免了自然资本的耗损、避免了长期的环境健康影响,进而避免了未来的公共卫生的相关开支。

所以,第一个我们必须区分出来,我们是站在一个个体的角度看还是站在社会的角度看,对经济增长是不是有影响。比如说,我们对因环境政策的实施或者因保护环境的需要,对污染产业或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或者限制他的某些工业流程的生产,当然对这个企业会有影响,看起来这个企业是受损失的,但是对社会呢?社会因为这样的政策和措施,避免了这个产品或他的工业流程所产生的污染的损害,所以第一个该问的问题,是谁从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或环境污染控制当中受益或受损;第二个引起混淆的是,我们讨论的是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还是长期的角度。站在短期来讲,环境污染具有累积性特征,环境污染的后果,也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性。这个影响可能是要到5年、10年之后才发生,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去讨论环境控制是不是阻碍了经济的增长,或者对社会是不是有害,那就是看对今天造成的影响对未来带来的长期持续性的影响有多长。也是要看站在谁的角度和站在多长的时间段,因为你今天不计代价,排放的污染物所形成的污染问题,将对健康产生的影响,则要么由后代人自己去支付各种医疗开支,要么,作为公共医疗开支的一部分来支付。因此,不能简单地判断污染控制是否或者必然影响经济增长,或者说必然会影响当代人的福利。

如何推动环境治理以及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

中国在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出和推动产业与能源结构调整,而中国环境政策的制定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2015年1月1日生效的“史上最严”的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以及2016年1月1日生效的修订后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以及中国政府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践行生态文明等,都可以表明中国政府在保护环境方面的政治意愿表达。当然,如何把这种政治意愿以及决策方向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能够有效执行和推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保存和提升环境资产与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当然责任。良好的环境在现代社会是公众所应该享有的一种普遍福利, 政府有提供这种公共福利的义务和责任。完善政府环境责任既是环境法治的基本要求, 也是环境公共需求变化和环境基本权利发展的客观必然。

1)现代的环境治理必须强调善治(Good Governance),体现多方参与、法治完善、决策和管理透明、有效性-效率-公平以及问责等要义,特别是必须推进行政管理、市场激励、社会制衡这三种调整机制的有机结合,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在对政府的管理责任、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和原则方面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对政府管理进行变革和改进。应不断强调和落实政府作为全社会委托的环境和自然资产管理者的自然资本保育和增值的责任;对政府的公权力有效应用及边界进行明确和规制,强调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强调并推动基于科学认知基础上的决策过程的民主化及透明度;通过多方利益相关者以及公众的广泛参与,确保利益协调机制的有效运作,并确保社会的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底线;强化政府与公民的互动,强化公民对公共管理的监督。惟其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和落实政府的环境责任。

2)通过“赋权于民”、“还权于民”的过程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根本转变。应在承认环境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资产及资本的基础上,明确界定有效的环境权益及权益结构,包括公民的基本环境权益,以及破坏这种环境权益的责任承担方式,促进保护环境的责任与享有环境服务的权利的统一。公众的环境权益,不仅包括享有良好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权利,也包括环境信息知情权,受到环境损害时的索赔权,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监督权等一系列的权利构成的权利束。

3)通过制定有效政策,纠正市场失灵,有效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体现政府有义务以费用-有效的方式实现政策和管理目标的义务。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重要环节,环境经济政策是指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保险等经济手段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环境经济政策变革的核心内容是基于污染者、使用者、受益者负担原则,形成有益于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的、适宜的价格信号,这个价格信号中,不仅应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要反映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中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的成本。建立环境资源就是资产的概念,并把这一概念体现到政策制定、社会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创建一个有利于环境友好的企业和技术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中国应尽快在“税收中性”的原则下制定和实施环境和资源税收政策(亦即,不增加整体税负水平,增收环境税但降低其他税收水平)。同时,还应充分发挥政府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功能,保证那些为了保护全民环境资产而放弃了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地区及群体的利益,进而从实质上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缩小收入差距,改善社会福利。

4)通过阳光行政、信息公开、确保公众参与环境事务的权利,并构建政府-企业-公众的联合与制衡关系。如前所述,环境善治要求构建政府-企业-公众的联合与制衡关系,并借此积累中国长期发展的社会资本。践行生态文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生态共赢需要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相互制衡、相互激励的正向促进关系。其中,政府做好角色定位,致力于建设良好的制度环境、进行政策引导尤为重要。对于中国政府来说,如何善用公共权利,致力于构建一个高效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阳光行政和信息公开,是确保公民对环境行政过程和决策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监督的基本前提,也是现代政府的基本义务,更是重建社会信任和政府可信度的必要措施。同时,保障公民环境权益,推动公民社会发育是生态文明推进的必要环节。公众权利的保障和有效发挥不仅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要义,同时,也是降低政府监管成本的最好方式。要让公众的环境责任得到落实,政府应该也必须“还权于民”,包括:环境信息知情权,受到环境损害时的索赔权,对政府和企业的环境监督权等。

上述的变革过程,不仅有助于确保公民的环境权益实现,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有可能通过环境保护这个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尝试和推进中国社会的社会治理模式变革,为中国向和谐社会的平稳过渡积累必要的社会资本。

雾霾对经济损失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雾霾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其他无形损失。直接经济成本包括严重雾霾带来的交通损失(主要包括航班延误、高速封路和交通事故)、健康损害(主要包括身体疾病的治疗成本、心理疾病治疗和死亡损失)及其它损害(如建筑腐蚀、清洁成本等等)。

早在90年代初,中国学者开始从全国宏观层面评估空气污染损失的范围约为44亿元到986亿元之间,占全国GDP1.2%-4%。2007年,世界银行评估2003年空气污染物PM10造成的健康总成本为1570亿~52900亿元,约为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2%~3.8%。此后,各研究机构不断更新和补充中国颗粒物污染的经济损失评估实证研究结果。美国MIT大学Matus, K. et al (2012)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中国整体的空气质量在改善,中国臭氧和颗粒物浓度高于背景值造成的经济损失从1975年的220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120亿美元。2012年12月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潘小川教授开展的“PM2.5对中国城市居民造成的公众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2012年的PM2.5浓度停留在2010年水平,由于PM2.5引发疾病过早死亡人数将达8500多人,产生的经济损失达68亿元。

我们研究组(Huang and Xu et al.,2012)研究结果显示2006年珠三角地区由于PM10造成健康损害的经济损失为292亿元,相当于珠三角当年GDP的1.35%。我们针对2013年1月份一个月的“雾霾事件”的经济损失评估结果表明: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的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下限值约为230亿元(穆泉、 张世秋, 2013),其中损失最大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京津冀地区。同样,我们研究组针对京津冀地区实施并达到PM2.5标准可实现的健康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能够实现的健康效益总和可达到612-2560亿元/年(均值为1729亿元/年),相当于该地区2009年地方生产总值的1.66-6.94%(均值为4.68%)。

怎么看雾霾产业?

首先我不清楚人们在谈到“雾霾产业”的时候的具体所指。但我想可以分成几个部分,1)降低雾霾形成的污染排放控制产业;2)降低雾霾或者污染形成的污染控制产业;3)防护雾霾危害的防护产业。

毫无疑问,近年来,由于雾霾的严重并为公众关注,上述三类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空气净化器等。相关行业发展都非常迅速,前两类有效推动了污染防治的进程,后者则有助于防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但需要注意的是,假如没有空气污染,健康防护产业是否会发展?或者我们该如何看待健康防护产业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和影响。

大气十条和最强环保法需要讨论的问题

核心问题是如何执行。此外需要注意的是:

1)法律、标准、环境政策的制定要基于科学认知基础。第一个是对污染源和污染形成的原因,污染各主体可能采取的污染防范的技术、措施和手段,以及各个政策相应的成本、效益、环境效果,这些都是决策必须的科学认知基础。所以,科学认知、学术研究、决策基础是决策的基本条件。

2)基于这样的一些事实判断基础之上的政策有效制定,以及寻求逐渐从低成本到高成本的污染控制战略的选择。

3)制定了政策和法律之后,就是执行的问题,如果有了最严的法律,但疏于执行,不仅会使得政策和法律形同虚设,同时,还会影响政府和政策的公信力,也会创造很多的不作为和乱作为以及其他的寻租空间。

4)具体到雾霾问题,由于PM2.5和大气二次污染问题,第一个是排放源多而且复杂,其形成过程与气象的、自然的、人为的,物理的、化学的过程都有关系,需要对其污染贡献者的多样性、污染形成的复杂性以及污染影响的长期性有充分的认识。

(完)

第五篇:以雾霾为例浅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

摘要:近来,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将大众的视线再一次聚集到了雾霾上。雾霾给公众的健康、工作与生活带来诸多危害,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探讨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最近这段时间的雾霾天气入手进行分析与总结。先了解雾霾本身,再由它形成的原因以及它自身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以这一个环境问题来研究整个生态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雾霾危害;经济发展;环境

(一) 雾霾是什么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叫霾。霾就是灰霾(烟霞)。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这也是2013年1月份全国大面积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mái),也称灰霾(烟雾)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

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

(二) 雾霾的成因

雾霾的源头多种多样,比如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等,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但各地区的雾霾天气中,不同污染源的作用程度各有差异。

雾霾天气自古有之,不过在人类进入化石燃料时代后,雾霾天气才真正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身体健康。

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人为因素

1、汽车尾气。

2、北方到了冬季烧煤供暖所产生的废气。

3、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比如冶金、窑炉与锅炉、机电制造业,还有大量汽修喷漆、建材生产窑炉燃烧排放的废气。

4、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

5、可生长颗粒,细菌和病毒的粒径相当于PM0.1-PM2.5,空气中的湿度和温度适宜时,微生物会附着在颗粒物上。

6、家庭装修中也会产生粉尘“雾霾”,室内粉尘弥漫,不仅有害于工人与用户健康,粉尘严重时,还给装修工程带来隐患。

二是气候因素 灰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成因有三:

1、在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

2、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

3、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发展、机动车辆猛增,导致污染物排放和悬浮物大量增加。

(三)影响与危害

雾霾的主要危害主要可归纳为两种:一是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二是对交通产生的危害。

1、对人体产生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有害健康的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能直接进入并粘附在人体呼吸道和肺泡中。尤其是亚微米粒子会分别沉积于上、下呼吸道和肺泡中,引起急性鼻炎和急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如果长期处于这种环境还会诱发肺癌。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雾霾天会阻碍正常的血液循环,导致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溢血,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等,使慢性支气管炎出现肺源性心脏病等。

(3)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

(4)不利于儿童成长。 (5)影响心理健康。 (6)影响生殖能力。

2、对生态环境和交通造成的危害: (1)影响交通安全。 (2)阴霾天气更易致癌。 (3) 影响生态环境。

(四)雾霾与经济的关系

雾霾与经济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我国的雾霾和污染性的经济结构有关。 什么是污染性的经济结构?问题分为三类:

1.污染性的产业结构。这主要是指我国的重工业占经济的比重过高。 2.污染性的能源结构。这指的是煤炭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中。我国常规煤炭占到能源消费的比例67%,清洁能源占比只有13%,为发达国家占比的1/3到1/4,这是导致雾霾的一个重要因素。

3.污染性的交通运输结构,这里指的是清洁出行的比例和公路出行的比例。我国城市当中地铁出行的比例仅为7%,93%的出行靠公路。

(五)对环境经济的分析

频繁出现高污染的雾霾天气,实质上就是“经济活动中超过环境自净化能力的污染排放及其累积”的一个切实写照,是“不可持续发展”的后果之一。出现这种现象,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增长追求不受“环境承载力”的硬约束。

由以上的雾霾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分析入手,我们首先能明确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济与环境是一个系统的两个因素,它们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1、环境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保护环境可以促进生态资源良性循环,使资源的再生增殖能力大于经济增长对资源的需要,为农、林、牧、付、渔各业生产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企业加强管理,采用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技术,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可以广泛开展资源、“三废”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三废”的利用率,避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

2、环境对经济的制约作用

主要表现在环境受到污染与破坏后,不仅使社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环境资源枯竭后,限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例如,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使水资源日益减少,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所以环境对经济的制约,不是限制经济的发展,而是限制其在经济发展中不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活动,使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

3、经济对环境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可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有力地将自然生态环境按照人类发展的要求建设成最优化的生态环境和生产环境。此外,高技术产业发展要求必须提高环境质量,经济发展也促使人们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它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一个内在动力。

4、经济对环境的制约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需要一定的投入,如对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建设的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等都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转费用。

(六) 如何处理好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首先我们可以把环境问题较确切地理解为从经济活动中产生,又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解决的问题,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经济活动,所以环境问题说到底主要是经济问题,环境问题严重化了,就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引起社会政治问题。

所以我们的改革首先要重点处理好传统产业转型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系,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变能源使用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低碳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积极推进能源经济绿色化和高碳经济低碳化。

(七)结束语

“雾霾”程度,是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权衡取舍的一个结果,“雾霾”治理的程度,也取决于追求经济利益主体与追求环境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均衡。宏观主体要在经济指标与生态文明指标之间权衡取舍,民众也要在物质生活水平与环境质量之间权衡取舍。总的来说,在经济的脚步要慢一点,在放下脚步发展的同时,好好加快力度,加快步伐处理环境方面所形成的严重问题。否则,其他方面都将跟不上了。而一味发展经济,最终所带来的严重性灾害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所无法弥补的。

上一篇:文言文常见易混近义词下一篇:我院卫生监督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