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承受之重:雾霾与发展并肩而行

2022-09-11

进入冬季以来, 华北地区以至全国, 雾霾严重成为国人关注的话题。专家指出, 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是雾霾高发的深层原因。建立“最适量生产, 最适量消费, 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 才是根治雾霾的可行良策。

据保部发布2014 年10 月份重点区域和74 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 按照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 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后10 位城市 ( 从第74 名到第65 名) 排序依次是济南、衡水、保定、唐山、邢台、郑州、邯郸、廊坊、徐州和武汉;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 位城市 ( 从第1 名到第10 名) 依次是福州、厦门、舟山、拉萨、海口、惠州、昆明、张家口、丽水和贵阳。74 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在41.9% ~100% 之间。其中, 福州、厦门、拉萨、惠州、昆明和贵阳6 个城市的达标天数比例为100%, 武汉、济南和长春3 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不足50%。超标天数中以PM2.5 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最多, 其次是O3。

统计发现, 已公布的省份中, GDP增速最高的为重庆, 增长11.0%, 其次为贵州, 增长10.8% ;天津, 增长9.4%。其中, 重庆和贵州是仅有的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增速最低的则为吉林省, 增长6.3%。

自2013 年以来, 重庆已经连续七个季度蝉联全国GDP增速第一, 并始终保持在10.7% 以上的增速。在2014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 重庆上半年经济增速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除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四省 (区、市) 外, 其余23 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6.9% 的平均水平, 其中17 个省份为中西部省份。

根据各省份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 北京GDP同比增长6.7%, 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3 个百分点, 比全国低0.2 个百分点。在已公布的27 个省份中, 排名倒数第三。

对此,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表示, 虽然北京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下降到“7”以下, 但北京市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落实京津冀发展要求、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 邢志宏表示, 工业是重点领域, 而工业大力度结构调整会对经济增速带来一定影响。

上海同比增长6.8%, 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2 个百分点, 比全国低0.1 个百分点。

对此, 上海市统计局局长王建平表示, 这是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正常表征。王建平称, “我们追求的是有质量、有效益的GDP, 不管从经济转型角度分析, 还是与世界上其他国际性大都市作比较, 6.8% 的经济增速都是一种正常状态, 既没有大幅下滑, 也不应定义为速度偏低。”

王建平还表示, 经济结构本身还在进一步优化, 比如上海三产比重已经达到67.6%, 比上半年又提升了0.5 个百分点, 快于全国2.7 个百分点。此外, 很多服务业是从传统产业升级而来的新型服务业, 是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

治理雾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但没有公布这方面的统计数据。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于2015 年1 月4 日通报2014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通报称, 2014 年北京的PM2.5 优良天数累计达204 天, 重污染天数累计为45 天。数据显示, 北京PM2.5 年均浓度为85.9微克/ 立方米, 相比2013 年下降4.0%。

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介绍, 2014 年北京的PM2.5一级优天数为93 天, 相比2013 年大幅增加22 天;二级良天数为111 天;五、六级重污染天数累计出现45 天, 相比2013 年减少13 天。

数据显示, 2014 年北京PM2.5 年均浓度为85.9 微克/ 立方米, 同比下降4.0%, 与年均35 微克/ 立方米的国家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数据显示, 北京在2014 年持续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共削减燃煤260多万吨、淘汰老旧机动车超47 万辆、调整退出污染企业392 家、减排挥发性有机物1.56 万吨。

经初步测算, 2014 年, 北京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总量相比2013年均下降7% 以上, 成为污染减排幅度最大的一年。其中, 二氧化硫减排7200多吨, 氮氧化物减排1.8 万吨。

根据各省份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 北京GDP同比增长6.7%, 比上半年增速回落0.3 个百分点, 比全国低0.2 个百分点。在已公布的27 个省份中, 排名倒数第三。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四省 (区、市) 低于全国6.9% 的平均水平, 其余23 个省份GDP增速高于全国6.9% 的平均水平, 其中17 个省份为中西部省份。

显然, 北京、上海、河北、吉林四省 (区、市) 所占全国GDP的比重大, 拖了全国经济发展的后腿。

GDP与雾霾同升同降, 治理雾霾的代价不容忽视。

雾霾已经堵死了东北发展模式。

四维环球金融智库的一项评论指出, 雾霾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严重警告, 这个警告是大自然发出的, 雾霾的危害有多大, 目前没有科学论证结论, 但是对人体的潜在破坏性是不容置疑的。这次人们把关注的焦点放到了东北, 因为东北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雾霾。

东北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雾霾天气, 官方的解释是取暖季, 当然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过去多年的历史上, 东北也都是在这个时候取暖, 为什么没有出现这么大的雾霾?显然更为本质的原因是重化工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尴尬的是, 尽管有如此严重的雾霾, 东北并未带来经济增长, 在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发展中, 东北三省统统垫底。其中, 辽宁以2.7% 的增速垫底, 黑龙江前三季度GDP增速为5.5%, 排名倒数第三; 吉林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3%, 排名倒数第四。

这就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 如果雾霾很严重, 尽管雾霾破坏环境, 破坏人的身体健康, 但至少能够得到一个经济增长, 比如前几年的河北和山西, 这还不算最坏。如果雾霾很严重, 经济还不增长, 那就是最坏而且非常尴尬了。

经济发展严重落后, 而同时又出现了严重的雾霾, 这是对东北官员的一个警醒, 体制性的障碍不打破, 仅仅通过GDP来完成政绩, 这条路已经被雾霾锁死。东北经济要发展, 走上良性循环, 人们的观念, 尤其是政府官员的观念不解放, 根本不可能。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等激发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经济形式, 在东北也是只能走这条路。东北不缺人才, 不缺条件, 缺的就是观念。东北三省如今已变为欠发达地区, 其中, 辽宁以2.7% 的增速垫底, 黑龙江前三季度GDP增速为5.5%, 排名倒数第三; 吉林前三季度GDP增速为6.3%, 排名倒数第四。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名落孙山。批评之声此起彼伏, 可行良策至今鲜见:遭遇尴尬的不仅仅是东北官员。

有评论进一步指出, 谈及雾霾产生的原因, 舆论普遍认为是近期东北供暖所致, 但东北供暖并非这两年才有, 由供暖而引起雾霾加重, 也不至于如今才爆发。事实上, 这与近年来东北地区日益增强的重工业化的经济结构不无关系。在某种程度上, 这场“雾霾危机”只不过是积累已久的东北发展危机表象之一。

面对东北这场严重雾霾, 除了各级地方政府干部在治霾抗霾方面认真履行职责外, 东北三省的决策领导应该看到这场环境危机背后潜藏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改革良机, 以及调整、引导和布局东北新型经济结构的市场契机。

其实, 当前国内流动性充裕, 缺少的不是资金, 而是符合国家产业调整方向和创新战略的投资项目。具体就雾霾而言, 东北地区在煤改气、减排设备升级改造、秸秆科学化处理等领域, 都有大量政策性专项资金和商业扶持贷款可以利用。这对于经济增速下滑明显、资金相对薄弱的东北地区来说, 无疑是“雪中送炭”。

低污染的发展确实存在, 但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水平的科技实力做后盾, 必须付出高昂的经济代价和巨量的资金投入, 目前的发达地区才能承受这样的巨大压力。

污染与发展并行, 这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之重, 也是西方强国长期经济低迷的重要原因。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近期, 在东北一些供暖较早的城市, 已经出现了“雾霾围城”的情况, 而伴随着北方地区供暖季的到来, 雾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环保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3 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严格控制燃煤污染。此外, 将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督查, 对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6 个大气污染物排放比较高的行业进行全面排查。

对此,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 在目前市场形势不好的情况下, 对于已经微利经营的钢企来说, 环保成本已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未来或有大批钢企被淘汰出厂。

钢企环保政策执行难的关键原因在于其成本。来自中钢协的最新数据显示, 2013 年1 月至9 月统计内的86 家大中型钢企累计利润达到112.76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而这已是近几个月内较为乐观的数据。此前, 2013 年1 月至6 月86 家统计内重点钢企合计盈利为22.67 亿元, 平均销售利润仅为0.13%, 亏损面达到了40.7%。

显然, 对于徘徊在盈亏生死线上的大部分钢企来说, 环保成本是难以承受之重。清除空气污染的高科技不是没有, 问题是我们能否承受它的高昂代价?

世卫组织称, 2012 年空气污染造成约700 万人死亡, 也就是全球每八位死者中就有一位。这一调查结论是以前估计数字的两倍还多, 确认了空气污染是世界上最大的环境健康风险。

15 年前, 当我提出“土地沙漠化和环境污染是对西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风险、高速度、高消费及弱肉强食和利重于道的竞争原则的一种否定, 除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外, 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和“必须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这一观点时, 很多崇拜西方生产方式的人对这一观点一时还难以接受。现在看来, 这一观点并未过时。

据统计, 在世界144 个国家的排序中, 中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低, 土地、耕地、森林等均排在100 位以后, 淡水资源量排在55 位以后。矿产资源中的石油、天然气、铜和铝等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储量, 仅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8.3%、4.1%、26.5%和9.7%。周光召说,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生态退化, 环境污染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原材料和水资源消耗仍大大高于先进国家的平均水平, 在生产、建设、流通、管理和消费领域的浪费现象则“相当严重”。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快速增长阶段, 而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得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矛盾进一步凸显, 压力日益增大。

中国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温室气体排放排在世界第二位, 全国酸雨面积扩大, 频率增加, 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37.1%, 沙化土地面积约100 万平方公里, 而且还在继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经过多年努力才达到18.21 % ( 世界平均29.6 %) , 草地退化面积加大。全球1121 种濒危物种中, 中国有190 种。在发展模式上, 中国不可能像美国那样。美国以占世界不到5%的人口, 消耗世界25%的能源。而中国人均要达到这个水准, 意味着要把全世界的能源都拿来,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国内外的历史经验表明, 高消费带来的是资源能源极度短缺, 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国际关系极度紧张。合理、高效、潜力无限的经济模式不在于一时的显赫奢华, 而在于能长久地保持不断发展的势头来延续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说, 习惯于高消费的西方国家难以生存, 世代节俭的中国却能在恶化了的环境中得以存在和发展。高消费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回顾我国50 多年的发展历程, 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高消耗上, 我国单位GDP的资源消耗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值;与发达国家相比, 能源利用效率十分低下。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自然生态恶化, 环境污染触目惊心。

根据专家们分析预计, 我国要实现2020 年GDP翻两番的经济发展目标, 又要保持现有的环境质量, 资源生产率必须提高4 ~5 倍, 如果进一步想明显改善环境质量, 资源和生产效率必须提高8 ~10 倍, 这种设想是不太现实的。

种种现象表明: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我国必须坚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国用信息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积极利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 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 推行资源的综合利用, 建设工业生态。我们正为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而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认真研究我国资源与环境状况, 就会理解为什么参加“21 世纪论坛——绿色与环保’2001”专题论坛会议的专家、学者和参加两会的代表发出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呼声;为什么提请代表审议的计划报告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代表委员中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大国, 外国很难满足我国在资源与能源上的需求。我们曾提出, “先发展, 後治理”的办法是走不通的, 因为我们不能像霸权国家那样靠强权掠夺别国的资源与财富。抛弃工业化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建立“最适量生产, 最适量消费, 最小量废弃”的经济模式, 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值得借鉴。

上一篇:叶城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研究下一篇:高度近视眼行后巩膜加固术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