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2022-08-18

第一篇:论长恨歌的艺术特色

论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

让人怎能不爱“他”

——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浅析

云安县镇安中学

谢丽兰

摘要:李白的一生,经历了唐最繁盛的时期,他乐观、昂扬,希冀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实现抱负;后在“居之不易”的长安,他浪漫和现实;最后离开了繁华的帝都,走向民间。这些经历,使他认清了上层统治阶级,晚年他漂泊流离、恃才旷物,带着深深的遗恨和光耀千古的优秀诗篇,离开了人世。

他的诗歌充满了豪迈、奔逸、洒脱不羁的特点。

我认为李白诗歌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

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

三、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和喷发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的意象;

五、李白诗歌具有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李白 浪漫主义 艺术特色

正文

做学生多年,从教多年,每每说起李白诗歌,“爱‘它’没商量”。

李白诗歌豪迈奔放,别具一格。以想象和神奇之笔描绘祖国的壮丽河山。不满于社会和政治黑暗,追求心身自由和解放。昂扬向上的主观浪漫主义精神,是他诗篇的主旋律。

李白诗歌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同时,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有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清新明快,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高洁人格。

一、李白诗歌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强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者,他继承并发展了屈原的传统,他把自己“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和道家愤世嫉俗的精神以及游侠思想中反抗强暴、救弱扶倾的精神结合起来,对祖国表示了热爱;对被压迫被损害的人民表示了真挚的同情;对封建制度所孵育出来的黑暗现象表示了深刻的憎恨和愤怒;对统治阶级中的权贵们表示了强烈的反抗和蔑视。在表现手法上,他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使之发展,特别是汲取了民间诗歌中的夸张手法,在创造运用中加以提高,使这一表现手法益臻完美。在描写对象上,他所接触到的题材更为广阔,因之,他对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范围,也就更加广泛。他不仅在抒写“自我”和寻仙、梦游等易于施展浪漫主义手法的主题上采取了这种手法,就是在反映战争以及描写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的主题上也常常采取这种手法,以驰骋他“想落天外”的想象力。他是通过这样的幻想境界来表达自己对敌人残暴、丑恶的憎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李白的一生是浪漫的。他张扬自我,豪放不羁,洒脱乐观,如一位飘逸不群的仙子出于浊世而不染。无论有多少挫折,他仍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豁达,等待着“大鹏飞兮振八裔”。享受长安城的锦绣繁华要以摧眉折腰为代价,可李白还是愿意钟情于:“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可他的一生又是怀才不遇的,以至于浪迹天涯,抱酒而歌。也许就象财富容易招来盗贼,过多的才华免不了挫折和落魄------但如此丰富的生命,却如此狼狈的生活,不免让人感到“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二、李白诗歌以大气贯注,有鲜明的个性

在盛唐诗人中,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甚至,在整个中国诗歌史上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也是绝无仅有的。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完美统一。李白的诗篇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读李白的诗有一种与云比天高,与历史等量的气回荡着,使人慑于他“气”的力量。李白的诗,总而言之,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析而论之,有气骨,有气象,有气势。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次寄》 他把自己的心想象可以离开身体飞向远方,或随狂风,或随大雁,或随明月。这显示了李白诗歌非凡的创造力,是多么新奇,这种写法是前人不敢想象的。

李白诗歌的气逸表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李白的诗飘逸不群,他的情怀不受拘束。他一再把自己比作大鹏,在《上李悒》中说: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殊调”二字正好可以说明他不受世俗观念束缚,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个性。这种热爱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李白在山水诗中表现也很突出,他笔下那咆哮愤怒,一泻千里的江河,奇险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峦,往往也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盛唐时代高涨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也培养了李白乐观自信的精神,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打击,李白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他的代表作《行路难》其一就是有力地证明。李白经常写自己的愁,写愁疾、愁颜、愁容、愁心、 2 愁发、愁肠,也写愁猿,愁云。但李白的愁,是强者之愁,有一般浩然壮气充溢其间。

李白的气骨一向为人称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瘦。”“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都鲜明地表现了他的气骨。蔑视权贵,从布衣的骄傲和王侯相抗衡,以桀骜不逊的态度向社会的庸俗挑战,显示了其人格力量。

李白满腔济世之志,希望能“济苍生”,“安社稷”,有所作为。“天生我材必有用”,“东山高卧时起来”,这种强烈的自信心和使命感,使他的诗气象非凡。《江上吟》中,李白写道:“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突出自我,张扬个性这种强烈的主观色彩。很多诗歌都是重激昂豪迈而少细致描述,有一种奔腾回旋的动感。《蜀道难》大气磅礴 , 一气呵成,而又回旋往复不能自己。《将进酒》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开头,整首诗势如万里黄河奔流不息。

三、李白诗歌奇特的想象和喷发式的情感表达方式

李白一生都处在一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景况中。他的诗歌总是伴随着政治上的遭弃感和无归依感。李白少时有很强的功名事业心,“以当世之务自负”。他的豪侠性格以及浪漫主义气质,丰富的想象力和脱离实际的异想天开,让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有更高更远的追求。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所写的一首记梦游的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在诗中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激越地呼声。而诗中的求仙访道,正是他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来表示对权丞贵戚地鄙视和不妥协。

李白的诗里,还表现出一种天地过客的悲。“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诗人认识到生命与宇宙的不可逆的自然法则,在这有限与无限,迁逝与永恒的强烈对比中,感悟到一种苍凉的孤独意识。虽然李白诗风格豪放,然而这各孤独意识使其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了豪中见孤独,豪中见悲的风格特点。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使李白诗抒情方式有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这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飚和喷溢的火山,一发而不可节制。

李白诗歌想象非常丰富瑰丽、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如《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中,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还有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所居的群玉山、瑶台。通过丰富的想象,以天边绚丽云彩的飘逸和鲜花吐艳的娇美,赞美杨贵妃的天姿出色。在《蜀道难》中,诗人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李白诗中想象更为非凡的还有《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通篇都是奇谲瑰丽的想象,生动地描绘出一个令人神往梦境仙界。这些想象之辞,奇幻之笔,或神奇,或瑰丽,或诞幻,或壮美,无不是天马行空,奇幻交织。真是想落天外,匪夷所思。

李白诗歌的奇特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常随情思的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贺知章就曾赞他为“谪仙人”,因而李白有“诗仙”盛誉。

四、李白诗歌壮美和优美的意象

3 唐代山水诗词作为古典文学的奇葩,不仅生动描绘了华夏山川的风光,汇成千古江山的历史艺术画卷,深刻表现了山水诗人崇高的思想情怀。它洗濯心灵,陶冶性情,蕴蓄着宝贵的审美价值。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为:

第一,瑰奇宏廓之美。李白诗歌的美首先表现为瑰奇的美。丰富的比喻,大胆的夸张,迥落天外的想象为瑰奇之美涂上了一层光怪陆离的色彩,而其内蕴则有远大的理想,宽阔的胸怀,雄伟的气魄和渊博的知识充实其中,《蜀道难》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第二,奔腾浩荡之美。他的诗歌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气势和力量。这种一泻千里的气势实质上主要是指李白诗中爆发式的抒情。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第三,纵横变幻之美。李白是最富有想象力的。他的诗发想无端,纵横变幻,非常人所能预料,显示出极大的创造性。李白诗歌的意象组合具有很大跳跃性。又如《江上吟》。

第四,清水芙蓉之美。李白诗歌的语言任情真率,似随口而出,毫不经意,却能出神入化,清新自然。如《古朗月行》。

五、李白诗歌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

李白和王昌龄的七言绝句同是唐人七绝的冠冕。在语言上,他主张自然,反对雕琢,他在诗歌中论诗时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又说:“雕虫丧天真”,都是这主张的说明。他批判地汲取了魏晋以来优秀诗人的语言技巧。“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他摒弃了六朝奢华绮靡诗风的同时,又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和庾信等人的语言艺术。杜甫就赞美过他的作品说:“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他的语言,在生动、自然之外,又具有明净、华美的特点,加上他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豪迈奔放的热情,又使他的语言具有如前人所说的“高华”和“豪放”的特色。

李白诗歌语言清新明快,明丽爽朗。“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首诗语言写得极其清新明快,似乎一点也不费力。即使是对仗、用典都经过一番巧妙的安排,只是不着痕迹罢了。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郁愤情怀。语言自然奔放,似脱口而出,全无拘束。诚如清人赵翼所道“全以神运,自不悄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瓯北诗话》)。“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

总之,李白留给后人的九百多首诗篇,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写照。诗中表现的真的情感,洒脱的气质,不肯苟同于世俗的那种人格意识,对我们有着巨大的魅力。他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变化莫测的想象,清水芙蓉的美,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吸引力。只要多阅读,多欣赏,我们就能被李白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特点所感染。这对提高我们个人文化素养、思想品德修养,以及实现人生价值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4 傅德岷主编:《唐宋诗鉴赏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 2005年1月 《李白诗歌鉴赏集》,巴蜀书社 1998年2月

霍松林、尚永亮:《李白诗歌鉴赏》,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李白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5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二篇:论李白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李白与杜甫所代表是二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形式,李白的诗歌运用奇特的夸张和想象,往往所表达是一种超脱自然的盛世情怀,而杜甫运用写实的手法,在意的是对于客体的一种真实的再现,所以在后人面对这样的二种风格的时候,在他们所取得的成就相当的时候,总是想去比较一下谁代表的是盛唐诗歌的最高的艺术成就。

其实,面对二位天才级的诗人,我们后人这样的比较实际就存在着不适当,他们所代表的二种的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在历史的长河里,经过了几千年的栓选已经证明了他们二人共同所代表的一座后人无法仰及的高峰,对于我国的诗歌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无法替代的贡献。 一. 李白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非凡

的自负和自信,狂妄的独立人格,豪放洒脱的气度和自由创造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盛唐人士的时代性格和精神风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他的家世至今还是个谜。大约五岁时,随家碎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其家非常富有,因而他早期受过很好的教育。少年时代,游历青城、峨嵋等地,可想道教给他的一生是有着深刻的影响。18岁时,他往来旁郡,游剑阁、梓州。20岁游成都等地,就是在漫游,任侠中李白度过他的一生。

李白诗歌继承了自《楚辞》以来的浪漫主义传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感情热烈,气势宏大,想像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李白诗歌形成于唐朝最强盛的年代,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李白的人生理想既是超脱的又是积极入世的。比如,蜀道雄奇险峻,难以表述,李白却能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在《蜀道难》中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用“五丁开山”“六龙回日”等神话传说,写出了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写黄鹤不得飞过、猿猱愁于攀援,映衬出人在其上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险危之状如在眼前;借景抒情(“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人闻声失色,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他在《蜀道难》中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对社会的某种忧虑。他说“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剑阁峥嵘而崔嵬”,这可能是对当时政局混乱或个人抑郁不得志的一种隐喻。写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作者的愁不是停留在伤秋悲春之中,而更多的是作者的积极的态度上的基础上的一种豪迈之愁,愁中更有豪气十足。

在诗体上,李白擅长古歌行体,擅长五言七绝,他性格自由奔放使他不囿于格律音韵,他的《蜀道难》长短参差。而杜甫精于音律,擅长铺陈排比,因此律诗尤其是七律是他的长处。李白直抒胸臆多,乐则大笑,悲则大号。

李白推崇“清真”。“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其一》)。这种“清真”,应该是一种自然朴素而又炉火纯青的美。“览君荆山作,江鲍堪动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王安石评价道:“诗人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渔隐丛话》)与之相对,李白反对字雕句琢的模仿,认为那样便丧失了诗歌的“天真之气”:“丑女来效颦,还家惊四邻。寿陵失本步,笑杀邯郸人。一曲斐然子,雕虫丧天真。棘刺造沐猴,三年费精神。”(《古风·其三十四》)因此,李白的诗作多为感情真挚随口道来之作,读李白的作品,最大的感受就是李白的古诗喷薄而出,一泄不回;李白的近体诗清新朴素,了无杂质。这些都是对他“清真”的美学追求的体现。

二. 杜甫

杜甫则是由盛唐转衰的一位伟大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京兆杜陵人(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人,生于巩县官宦之家。其家庭有奉儒守素的文化传统,给他很深的影响。他经历唐由盛转衰的过程,使他历尽人生辛酸,看尽生民疾苦,因而关心国家安危。

杜甫的诗歌表现为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以及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性格特征。他的风格逐渐在苦难的生活中形成,特别是安史之乱时期和晚年的生活。杜甫终身的愿望是“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这种愿望有如“葵藿倾太阳、物性固未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又加上自身一生的穷困潦倒,使他有博大的圣人情怀和济世救民的执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蜀相》)。杜甫对现实有深刻的认识和揭露,对百姓有深切的同情。他的“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和《兵车行》都是这样的作品。《兵车行》为历代所推崇,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在艺术上寓情于叙事,诗人激切奔越、浓郁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汇在全诗的始终,诗人那种焦虑不安、忧心如焚的形象也仿佛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诗体上,杜甫的诗歌各体兼工,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另外的一方面杜甫突破了乐府旧题的束缚,创造了不少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例如“三吏”“三别”。杜甫的律诗的代表作有《月夜》《春望》《望岳》《秋兴》八首,《登高》《登岳阳楼》诗文无不以沉郁稳健建昌,凝重精美著称,杜甫善于用充沛的感情驾驭精炼奇绝的文字,同时,与李白的浑然天成,不讲究炼字相比,杜甫始终坚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其诗歌讲究的是遣词造句,语句常能推陈出新,别开生面,其诗歌精炼严整非常人之能所几页及也。

杜甫则强调“传神”。这个“神”,很多文论家思想家都给予很高的评价。《庄子》讲“神.........遇”,刘勰讲“神思”,而杜甫则明确把“神”的概念用到了诗歌创作上。杜甫的“神”当是指诗歌所蕴含的深厚的精神风韵:“将军善画盖有神”(《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罗宗强也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为这个“神”定义道:“惊警而不流于刻板,在惊警中流露神韵”。杜甫讲传神,同时也讲究写实,他最推崇“形神兼备”的境界。为了实现这种传神之美,杜甫一方面强调锤炼,炼字,炼句,苦思,苦学。“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十二首》)黄庭坚则赞杜诗:“无一字无来处”。另一方面,从自然和生活中提炼真实而自然的素材,在作者辛勤的钻研锤炼之下,方能写出传神之作。此外,杜甫讲传神,也讲写实;讲苦学与功力,也不反对一蹴而就的天赋;既赞成感情的自然抒发,又提倡比兴规整;既赞美自然清新的美,也追求悲壮的美。可见,杜甫的诗既反映了盛唐人追求壮美和风骨的倾向,又表现出了中唐人关心时弊提倡美刺比兴的要求。罗宗强的《文学思想史》就认为杜甫总结盛唐,开启中唐,而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中则认为杜甫的“盛唐”不同于李白的“盛唐”,李白和张旭的盛唐冲决了旧的范式并形成了内容上的创新。

李白与杜甫分别代表着盛唐诗歌浪漫派和现实派的二座高峰,无分伯仲,至于其艺术风格的不同也不是一篇文章所能阐述得清楚,他们的政治理想,生活态度,表现技巧,所受思想的影响等等都存在着很多的不同.

总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古长。

—— 模具092班

秦艺

第三篇: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1921年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初版发行,以其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积极浪漫主义特色轰动于世,开创了一代革命的诗风,是中国白话新诗的真正奠基之作。

《女神》分为三辑,含《序诗》在内,共57篇作品,是五四高潮时期的产物。第一辑是三个诗剧:《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合称“女神三部曲”,主要是歌颂反抗专制独裁,创造民主和平的“女神”这一圣洁形象。第二辑共30首诗,写得雄深豪放,气度不凡。开篇《凤凰涅槃》是诗集中最长,同时最能体现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首诗。它以古代神话传说为题材,借凤凰自焚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包括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从“凤凰”这一艺术形象身上,体现了诗人与祖国的同一命运,成了五四时代精神的号角。《炉中煤》的副题是“眷念祖国的情绪”全诗四节,用的都是十分巧妙的比喻,倾注了对祖国的深挚怀念之情,表达了诗人甘为祖国献身的决心。《女神》中还有不少诗篇歌颂大自然的伟力,大自然常动不息的伟大力量同诗人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股铲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洪涛。第三辑23首诗,不如

一、二辑那样情绪高昂,反映了诗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软弱性。.《女神》在形式上的创造《女神》实践了郭沫若自己关于“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的创作主张,使诗的形式得到了完全的解放。《女神》不追求任何一种固定的现有的格式,任凭感情驰骋,自然流露,依据内在的感情节奏,自然地形成诗的韵律。它的五十余首诗,每首诗都是一种新的格式。《天狗》诗句短促;《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一种割不断的绵绵情意,正好适合表现眷念之情;《凤凰涅磐》的诗句参差不齐,长短并用,富于变化,或长吁,或短唱,节奏感十分强烈,表现出一种悲壮气氛。

《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女神》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浓郁的积极浪漫主义气息。在《女神》中,诗人不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绘现实,而是依照自己的主观想象、理想和热情去状写生活;对理想和未来的狂热追求与赞颂多于对黑暗腐败现实的冷静细致的刻画。但是,《女神》的浪漫主义并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植根于现实土壤之中的。它那种毁坏一切、创造一切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完全表达了“五四”时期人民群众,特别是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愿望和要求。如果说鲁迅以他战斗的《呐喊》奠定了中国现代小说的基础,那么,郭沫若则以他反叛、创造的《女神》开辟了中国现代诗歌的新天地。 《女神》创作想象之丰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热烈堪称诗界一绝。它所具有的无与伦比的浪漫主义艺术色彩将是照彻诗歌艺术长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诗句就像喧嚣着的热浪,轰鸣着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的最强音。

关键词:浪漫主义精神、郭沫若 “五四”时期 诗中有史 浪漫主义 艺术风格

目录

一、《女神》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精神

二、 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

三、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四、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五、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

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文化运动和“诗界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诗体解放事业肇始于胡适,而完成于实践着“文学为人生”主张的文学研究会诸诗人。1921 年以郭沫若为旗帜的创造社的成立,可谓“异军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满缺陷的人生”。假如说,首倡“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限;那么,堪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则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921年8月,郭沫若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它以石破天惊、独到崭新的姿态真正敲开了中国自由新诗的大门,正如闻一多说过:“忽地一个人用海涛底音调,雷霆底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这个人便是郭沫若,他所唱的就是《女神》”。早在五四时期,对郭沫若《女神》的研究便已开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伴随学术思想的解放,国内《女神》的研究也随之繁荣。

《女神》除序诗外共收诗五十六首。多为诗人留学日本时所作。其中代表诗篇有《凤凰涅磐》、《女神之再生》、《炉中煤》、《日出》、《笔立山头展望》、《地球,我的母亲!》、《天狗》、《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今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本,后又重印多次。集中最早的诗写在一九一八年初夏。除一小部分为一九二一年归国后所作外,其馀均写于诗人留学日本期间,绝大部分完成在一九一九和一九二厩|~里。这时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震醒了古老的中国,五四运动的浪潮正在国内汹涌澎湃。人们在漫漫长夜中看到了新的希望。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和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的抨击和破坏;科学、民主、社会主义和一切新事物则受到了自觉的热烈的追求。这是一个生气蓬勃的时代,一个充满著反抗和破坏、革新和创造的时代。《女神》对于封建藩篱的勇猛冲击,改造社会的强烈要求,追求和赞颂美好理想的无比热力,都鲜明地反映了“五四”革命运动的特徵,传达出“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

这种破旧立新的精神贯穿在《女神》的绝大多数重要篇章中,它正反映出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所持的彻底革命的、而非改良的态度。最有代表性的,是诗篇《凤凰涅盘》和《女神之再生》。《女神》运用神话题材、诗剧体裁、象征手法、反映现实。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征着当时中国的南北战争。诗人说过:“共工象征南方、颛顼象征北方,想在这两者之外建设一个第三中国————美的中国。”不过,诗人早期的社会理想是模糊的。他曾说过:“在初自然是不分质的,只是朦胧地反对旧社会,想建立一个新社会。那新社会是怎样的,该怎样来建立,都很朦胧。”因此,女神要去创造新鲜的太阳,但仍是一个渺茫的创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时期,它曾给了广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女神》的艺术网络是多样化的统一。激情如闪电惊雷,火山喷发;柔情如清风明月,涓涓流泉。而《女神》中的代表诗篇《天狗》其艺术风格当属前者。这首诗写于郭沫若新诗创作的爆发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炽烈的时刻。这首诗的风格是强悍、狂暴、紧张的。

一、《女神》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精神

(一)浪漫主义

尽管郭沫若当时在理论上没有提倡浪漫主义,但是,他所提倡的“自我表现”和表现主义有一致的方面,而表现主义和浪漫主义又有某些共同之处。因此,《女神》就成为一部艺术个性非常突出的浪漫主义诗集。

郭沫若在《女神》中表现出的独特的浪漫主义有以下一些特征。 1.表现自我。《凤凰涅磐》中的“凤歌”“凰歌”实际上都是诗人自己在歌唱。《我是一个偶像崇拜者》,我崇拜一切,而我又“崇拜我”“我又是偶像破坏者”,歌颂了对旧社会,旧传统的破坏和革新、创造精神。特别是在《天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天狗”,他把日、月、星球、全宇宙都吞了,“我”便成了“月底光”“日底光”“一切星球底光”“全宇宙Energy的总量”!这个“自我”,就是宇宙的化身了。“自我表现”,不仅是郭沫若对诗的基本观点,也是他“五四”时期文艺思想的核心。《女神》是郭沫若“自我表现”这一文艺思想的体现。《天狗》、《日出》、《晨安》、《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太阳礼赞》等,都是张扬自我,讴歌自然,并把自然界和本体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与同一时期的诗人们相比较,就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这一点来说,无论是谁都不能与郭沫若相匹敌的。

2.歌颂自然。诗人把整个大自然都作为自己的抒写对象,宇宙地球,日月星辰,山岳海洋,风云雷雨,草木飞禽,大自然被充分人化,地球成了母体。在《地球,我的母亲》中,他把地球说成是自己的母亲,表达了对地球无限的敬爱,并且他还说“我羡慕你的孝子,田地里的农人!他们是全人类的保姆,你是时常地爱抚他们”“我羡慕你的宠子,炭坑里的工人!他们是全人类的普罗美修士,你是时常地怀抱着他们”。多么淳朴的对地球之爱、对劳动人民之爱啊!《晨安》向地球上的一切,山河、海洋和人类文明建设,一口气问了28个“晨安”,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地球,热爱世界的丰富情感,显示了其无比伟大的气概。自然和人类物质文明本来是对立的,但是诗人却以自己强烈的主观精神把它们统一了起来。

3.形式自由。这是一方面的观点,认为郭诗的形式倡导绝对自由。诗篇长短不一。如《蝉鸣》只有三行,而《凤凰涅磐》则有三百八十五行。句法十分多样,节奏鲜明,在白话文中夹杂不少外语。这些都表明诗人在形式上不受任何束缚,只要求最大限度抒发自己的激情。另一方面的观点是,每首诗的节数,诗节的行数,每一诗行的字数都不固定,压韵没有统一的规律,但在每一首诗中,却要求格律的某种统一。诗的形式确实做到了极端的自由,但是诗中多次出现的排比与复沓,以及每节不规则压韵,又形成了相对的和谐。总之,对于《女神》中诗歌形式自由这一点,论谁都是没有疑义的。

(二)积极浪漫主义

郭沫若作品《女神》中突出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可以归纳为积极浪漫主义或者说是革命浪漫主义。

郭沫若是创造社的代表,被公认是创作社的领袖人物,不仅创造力旺盛,作品众多,而且率先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他曾写过《革命与文学》一文中就说:“文学是革命的先驱,在革命的时代必然有一个文学上的黄金时代。文学和革命是一致的,并不是两立的。”浪漫主义思潮便是以郭沫若和创造社为代表的,前期创作社旗帜鲜明地提倡浪漫主义。他们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的核心,是对于感情的强调。他们认为,感情是文学的本质。郭沫若说:“文艺本是苦闷的象征,无论表现个人也好,描写社会也好,替全人类代白也好,主要的眼目,总要在苦闷的重围中由灵魂深处流泻出来的悲哀,然后才能震撼读者的魂魄。文学是精赤裸裸的人性的表现,是我们人性中一点灵明的清髓所吐放的光辉。”他又在《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一文中说道:有人说:“一切艺术是完全无用的。”这话我也不承认。我承认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大有用焉,它是唤醒社会的警钟,它是招返迷羊的省箓,它是澄清河浊的阿胶,它是鼓舞革命的醍醐,它的大用,说不尽,说不尽。

郭沫若还指明了浪漫主义的一个根本内容:自我表现。这也就是《女神》这部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他是这样解释他的积极浪漫主义理论的。“20世纪是理想主义复活的时候,我们受现实的苦痛太深了。现实的一切我们不唯不能全盘肯定,我们要准依我们最高的理想去否定它,再造它,以增进我们全人类的幸福。半冷不热,不著我相,只徒看病不开方的自然主义已经老早过去了。”这里把“理想主义”和“自然主义”相对立,显然这“理想主义”指的是浪漫主义。在他的《自然与艺术——对于表现派的共感》一文中他就说道:“艺术家不应该做自然的孙子,也不应该做自然的儿子,是应该做自然的老子!”他反对自然主义的“只徒看病不开方”,正是提倡浪漫主义要向人们预示未来的走向,也即从作家“最高的理想”出发,从“增进我们全人类的幸福”出发,去“再造”现实。至于“否定”现实,那当然是指反抗现实的一切压迫与束缚。反抗精神和理想主义,向来是积极浪漫主义的必具内容。这样,在郭沫若的举起的积极浪漫主义旗帜上,我们看到了“自我表现,反抗黑暗,追求理想”十二个大字。

郭沫若是一个偏于主观而又外向的抒情诗人,热情奔放,才思敏捷,幻想丰富而又奇特,对外在事物(无论是社会还是自然)的感受特别强烈,且易受刺激与拨动。他自己就在《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一文中说道:“我是一个偏于主观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觉得我的想象力实在比我的观察力强。我自幼便嗜号文学,所以我便借文学来以鸣我的存在,在文学之中更借了诗歌这支芦苗。我又是一个冲动性的人,我的朋友每向我如是说,我自己也承认。我回顾了我所走过了的半生行路,都是一任我自己的冲动在那里奔驰;我便作起诗来,也任我一己的冲动在那里跳跃。我在一有冲动的时候,就好像一匹奔马,我在冲动窒息了的时候,又好像一只死了的河豚。”在《女神》里,郭沫若就是以这样高昂的火焰般的激情,色彩浓烈、音调铿锵有力的诗的语言,将“五四精神”作了最好最充分的诠释,同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诗人自身的艺术个性。

桑逢康在《郭沫若精选集》的序《新文学的一面旗帜》中就这样评论到:

他是涅磐的凤凰,他是飞奔狂叫燃烧的天狗,他是破坏一切偶像的偶像崇拜者。他是炉中的煤胸中的心灯。

他的血和海浪同潮,他的心和日火同烧。 地球是他的母亲,劳者是他的爹他的恩人。

他要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他全身心要化为光明流去。

他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创造日月星辰,驰骋风云雷雨。 他努力地诅咒着旧世界,热烈地向往着新世界。

他歌颂真正的“匪徒”,赞颂胜利的死。鞭笞游闲的尸和淫嚣的肉。

他的诗魂在地球边上放号,在梅花树下醉歌,在笔立山头展望,在夜步十里松原,在电火光中,在演奏会上。

总而言之,他效法造化底精神,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自己。

这样的诗作无疑会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样的诗人无疑会受到人们的称赞。闻一多先生在他的《女神之时代精神》中曾这样评价道:“《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它的价值也在于,它为新诗的发展提供了艺术表现的多种可能性。而《女神》中体现的积极浪漫主义,也确实为以后的新诗发展乃至文学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的道路。

二、 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

自古有“诗言情”之说,诗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体现了一个很明显的抒情性的整体特征,这一点较之其它文体都是十分突出的。虽然叙事诗也不少,但叙事诗或多或少也有抒情之成分。 所以,既然抒情简直可以称之为诗之灵魂,那么表现手法,这一服务于灵魂的诸多魔术,当然对于诗歌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现代诗,表现的内涵更深刻,抒发的感情往往更复杂。

说一下和抒情比较贴切的几种写作技巧:

直抒胸臆。这大概是浪漫主义用得最多的技巧了,浪漫主义的诗歌也以此为特征,以此为亮点之一。直接地宣泄感情于诗篇之中,气势多汹涌畅达,最易感染读者。加之诗人运用此手法时多结合第二人称叙述角度和呼告等,读者极易随诗句的流动奔腾而不禁融入诗篇,随诗人高唱高蹈。 最耳熟能详的就是郭沫若和惠特曼二人之诗。

但这种手法有过于直白肤浅之嫌,易形成感情的泛滥,所以就有了反对它的象征等手法。

象征主义的诗中多采用意象来作为感情思想的藏体,隐含有诗人所要表达的东西。这些意象是“象征的森林”,由于内在的某种物质而被诗人挖掘发现出来,并灌以自己真挚的情感,附为暗示的具体的形象。

由于是暗示的,所以感情的流出并不通畅,而是如潺潺之细水,长长流出,却更加隽永,更足以品味揣摩,感情的层次也因此显得更深厚,不容易“诗尽而情尽” 象征具有简练而抽象的特点,令人们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诗的天地更加广阔,情感的抒发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更加自由,这种自由是心灵上深处的自由扩散,不再受制于诗的词句所构的诗之楼阁中。《凤凰涅槃》堪称新诗史上第一首杰出的浪漫主义抒情长诗。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像那欢唱的烈火一样贯注入全诗之中,这是理想主义之火,是反抗之火。这首诗是浪漫主义的激情的结晶。据诗人自己说,1919年末至1920年初,他的“个人郁积,民族的郁积”在美国民主诗人惠特曼那狂放无羁的形式中找到了“喷火的方式”,即浪漫主义反抗激情的抒情模式,他的创作是灵感几乎天天处在火山喷发的状态。《凤凰涅槃》这首长诗即是在一天之中分两段写出来的。那种“火速的写”下突然袭来的“诗的意趣”,以致“全身都有点作寒作冷,连牙天都只是打战”的精神状态,与作者讲述的浪漫主义诗人歌德“诗兴来了的时候”顾不上把纸摆正就“急忙从头到尾地矗立着便写下去”的情形是十分类似的。不同的是,郭沫若写这首长诗的激情,不仅有新的时代精神的吹拂,也有新的理想光辉的照射。在写这首长诗的前后创作的《匪徒颂》,《晨安》,《巨炮之教训》等诗篇里,虽然仍夹杂有浑沌与朦胧的认识,但从中毕竟可以看出在苏联十月革命影响下,作者内心世界中产生的理想之光。理想之光和反抗之光可以说是《凤凰涅槃》浪漫主义精神的两大支柱,没有这灵魂,也就不会有这火之曲的生命。

(一)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并常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

诗人既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代表着纯洁、高尚、美丽的凤凰形象中找到了契合的喻体,又吸收了阿拉伯古老神话传说中“菲尼克司”满500岁自焚更生这一喻体的框架。两个民族的神话传说中的形象,经过诗人的再创造,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美好象征,从而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

《凤凰涅槃》在整个《女神》所体现的彻底的破坏精神和创新精神都集中体现在这首诗中。《凤凰涅盘》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诗人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以及诗人新我的诞生。凤凰诅咒现实,诅咒冷酷、黑暗、腥秽的旧宇宙,把它比作“屠场”,比作“囚牢”,比作“坟墓”,比作“地狱”,怀疑并且质问它“为什么存在”。它们从滔滔的泪水中倾诉悲愤,诅咒了五百年来沉睡、衰朽、死尸似的生活。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有的只是“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尽的污浊,浇不息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看不到“新鲜”和“甘美”,看不到“光华”和“欢爱”,年轻时的生命力已经消逝。于是它们痛不欲生,集木自焚。凤凰的自我牺牲、自我再造形成了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氛。当他们同声唱出“时期已到了,死期已到了”的时候,一场漫天大火终于使旧我连同旧世界的一切黑暗和不义同归于尽。燃烧而获得新生的不只是凤凰,也象征性地包括了诗人自己,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当时人们要求彻底打破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的火热激情。

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否定艺术家遵循任何规则。《凤凰涅槃》在五四诗坛上的地位是独特的,不仅内容上完全崭新,还创造了一种现代化的自由诗体,创造了一种壮美雄丽的艺术风格。他在创作中采用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表现手法,还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使美与丑、善与恶形成强烈鲜明的对照。想象与夸张摆脱了对生活原型的依赖,似乎呈现了一种不合理性,但更强烈地显示了生活的本质,融入诗人感情色彩的真实性,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艺术抒情方式的创造。如作品中对于宇宙的夸张的描绘:“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铁;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茫茫的宇宙,腥秽如血”,既是对当时世界的真实写照,又表达了诗人对黑暗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愤怒和诅咒的感情。

(二)吸取中外艺术养分是诗人创造新的艺术世界的源泉。

郭沫若广泛地阅读了我国古典诗歌和外国著名诗人的作品。这里有惠特曼的影响,“凤歌”和“凰歌”特别明显地表现了惠特曼式的火山爆发般的激情。诗人自己说过:“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飚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他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而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和李白的影响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郭沫若对屈原有深深的爱好。他在诗剧《湘累》中所表达的那种沛然若决江河的反抗丑恶现实、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既符合于屈原的性格,又代表了“五四”时期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这种精神贯串在《女神》的很多诗篇里。李白也是郭沫若所喜爱的诗人,他曾将李白的《日出入行》按照新诗的款式分行写了出来,诗中“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幸同科”的风格、精神和气质,与郭沫若息息相通。这些都说明了他同两位古代诗人之间深刻的精神联系,也说明了《女神》正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传统在新的革命年代的一个继承和发展。

在作品中,有歌德诗剧中的庄严,有瓦格纳音乐中的华丽,庄子散文中的汪洋恣肆。郭沫若对于我国古典诗歌的造诣是很深的,尤其喜爱屈原、李白、苏轼等人的浪漫主义诗词。在这广泛的吸收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诗人继承了屈原《离骚》、《九歌》所代表的悲婉豪放的美学传统,为新诗的风格开拓了一条悲壮豪放的美学之路。我们从“凤歌”中,就明显地看到郭沫若受到屈原《天问》的启发。他当时在日本留学,也受到欧美著名诗人的影响,但是,他并不拘泥因循我国古代和外国某一个诗人的艺术风格,而是兼采众长,自铸新词。统观全诗,我们不难发现,他不因激情汹涌彭湃而像惠特曼《草叶集》那样过于狂放散漫;相反它却显得十分典雅谨严:结构浑然天成,布局恰到好处,音韵铿锵流畅,节奏有张有弛,甚至连每个段落都写得十分整齐,很容易使人想到我国古代

五、七言诗和民歌,想到歌德、海涅的某些诗作。郭沫若自己曾说过:“海涅的诗丽而不雄。惠特曼的诗雄而不丽。两者我都喜欢。两者都还不令我满意。”《凤凰涅架》这种具备壮美雄丽艺术风格的自由体新诗,是郭沫若在中国五四以后的新诗史上的全新创造。宗白华先生当时在致郭沫若的信中称赞:“你的凤歌真雄丽,你的诗是以哲理做骨子,所以诗味甚浓。不像现在有许多新诗一读过便索然无味了。所以白话诗尤其重在思想意境及真实的情绪。”

三、奇特的想象和夸张

奇伟的构思,奔腾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强有力的节奏,是《女神》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的又一表现。《女神》的题材广泛而丰富。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高山大川,日月星辰,城市乡村,名胜古迹等等,都在歌咏之列。在把素材糅合成诗的形象的创作过程中,诗人的智慧之花使诗的形象体系放射出耀眼的异彩。诗人虚构出神龛中的女神不甘寂寞,苦闷而又悲凉的生活,为追求温热和太阳走下神龛,通过女神们的吟唱揭露鞭挞了黑暗的世界,传达了处在黑暗冷酷现实中的人们的心声。诗人又让颛琐和共工争帝将天柱碰坏,再由女神们批判已往那种炼石补天的改良办法。这样巧妙的构思,既不失神话故事的离奇情节,又不乏强烈的现实意义。《天狗》一诗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想象丰富,大胆夸张的特点,反映了狂飚突进的“五四”时期人们特有的精神状态,形式上的离奇,衬托出的是思想的真实。

《凤凰涅槃》为新诗的想象力和语言的创造性吹来一股奇异的风。丰富的想象与夸张的形象和语言,大大增强了这首诗的浪漫主义(特)色彩。例如“凤歌”中为了表达对对黑暗中国的愤怒与诅咒的感情,连着用了“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三个极度夸张的比喻来批判“茫茫的宇宙。”接着,在一连串的质问之后,诗人又用了一组排比式的诗句把诅咒的感情融入夸张的形象之中:

生在这阴秽的世界当中,五四时代是一个改革的时代,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时代,一代觉醒的青年人把毁坏旧的、创造新的,解构传统、建构现代,作为自己的社会使命。郭沫若是一位敏感地感受着时代脉搏的诗人,他总是能够与时代保持同步。所以,他的《女神》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五四创造精神的颂扬,对创造新世界的坚定信念。

《女神之再生》《我是个偶像崇拜者》《匪徒颂》《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等。

《女神之再生》,诗剧,把我国古代传说中“女娲补天”的神话进行改造加工,再次抒写了重新重造这一主题。

女神们不愿再做修补残局的改良工作,即否定改良主义,表现了诗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治不再抱着希望,是一种彻底革命、重新创造的思想。 《凤凰涅槃》(1920/1)

这首诗熔中外神话于一炉,借用一对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表现彻底摧毁旧世界、旧传统,争取自由、新生的民主理想,诗中的凤凰既是诗人自我的象征,也是新世界的象征。

“凰歌”(雌鸟)的调子相对比较幽婉,缠绵凄恻,是一支人生的悲曲。

抚今追昔,她感到这“飘渺的浮生”只剩下悲哀、烦恼、寂寥、衰败,已不再值得留恋,还不如超脱的好。

在一群凡鸟粗俗的歌声下,凤和凰同声合鸣,义无反顾地双双自焚,将身内、身外的一切都化为了灰烬。

这里的“火”,象征着“五四”的圣火,是达到理想境界的桥梁。凤凰自焚,就是对旧世界的彻底否定。

诗的后半部分是凤凰更生后的歌唱。

四、 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

(一)强烈的表达了人民的理想。

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中国人民正在逐渐觉醒,“五四”运动暴发了,《凤凰涅槃》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它以有关凤凰的传说作素材,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象征着旧中国以及那个时代仁人志士的旧我的毁灭和新中国新我的诞生。除夕将近的时候,在梧桐已枯、醴泉已竭的丹穴山上,“冰天”与“寒风凛冽”,一对凤凰飞来飞去地为自己安排火葬。临死之前,它们回旋低昂地起舞,凤鸟“即即”而鸣,凰鸟“足足”相应。它们诅咒现实,诅咒了冷酷、黑暗、腥秽的旧宇宙,把它比作“屠场”,比作“囚牢”,比作“坟墓”,比作“地狱”,怀疑并且质问它“为什么存在”。它们从滔滔的泪水中倾诉悲愤,诅咒了五百年来沉睡、衰朽、死尸似的生活,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有的只是“流不尽的眼泪,洗不尽的污浊,浇不息的情炎,荡不去的羞辱”;在这段悠长的时间里,看不到“新鲜”和“甘美”,看不到“光华”和“欢爱”,年轻时的生命力已经消逝。于是它们痛不欲生,集木自焚。在对现实的谴责里,交融着深深地郁积的诗人心头的民族的悲愤和人民的苦难。凤凰的自我牺牲、自我再造形成了一种浓烈的悲壮气氛。当他们同声唱出“时期已到了,死期已到了”的时候,一场漫天大火终于使旧我连同旧世界的一切黑暗和不义同归于尽。……再生出个„我‟来”这种把一切投入烈火、与旧世界决裂的英雄气概,这种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和欢乐,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精神的形象写照。至于凡鸟的浅薄和猥琐,意在鞭挞现实中的丑恶和庸俗的同时,进一步衬托凤凰自焚的沉痛和壮美。“火中凤凰”的传说给予诗人以现实的启迪,使诗歌的彻底革命精神紧密地结合着历史乐观主义的态度,最后,凤凰更生了。它表达了诗人对“五四”新机运的歌颂,也是祖国和诗人自己开始觉醒的象征,洋溢着炽烈的向往光明、追求理想的热情。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说:“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

这里就点到了全诗的主题:对历史与现实专制黑暗的诅咒,对祖国、民族和个人新生的渴望和赞颂。《女神》中很多诗篇以极大的激情抒写温暖、光明、太阳,这正反映了时代的需要,也是诗人郭沫若的追求。这些诗从时代的制高点上,对古老民族在“五四”高潮中的伟大觉醒作了色彩鲜明的象征性的反映,而“五四”的时代精神反过来又赋予诗人以激越的情调。虽然当时也有许多进步诗人写过向往光明的诗歌,但象《凤凰涅槃》那样敢于同旧世界决裂,敢于向旧世界宣战,充满着创造的信心和乐观的精神,充满着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主义的诗篇,却很少见到。

(二)象征性地抒发了革命领袖人物的豪迈激情

《女神》中的百鸟之王凤凰具有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特色——就像列宁、高尔基、孙中山、李大钊等仁人志士一样,具有鲜明的革命英雄主义特征。就这一人物特征来看,《女神》就是在间接表现历史人物的情怀、志向和决心要彻底粉碎旧社会的英雄气慨。《女神》贯串诗集中的对黑暗现实、陈腐传统的彻底反抗与诅咒,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信,对创造理想的乐观,等等,都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革命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这种革命理想主义正构成了《女神》的情感基调。哥德说“艺术中的美即理想”。1921年8月,郭沫若的《女神》作为“创造社丛书”之一,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它以磅礴的气势,狂热的激情,全新的形式,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激进的态度,震撼了文坛,使人战栗,使人惊喜,充分体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高尔基说:“艺术家,他无论到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

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和创造新的大同世界的愿望。 天狗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在中华古文化滋养下成长起来的郭沫若,到了日本后,他得以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下,与代表现代化新潮的西方科学与文化产生亲密的接触与频繁的对话,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歌德,学习惠特曼,学习哥白尼,也学习达尔文,学习斯宾诺莎,在西方科学思想与文化观念的不断冲击下,他的生命观、世界观与宇宙时空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个崭新的极度膨胀的自我形象逐步在心灵空间壮大起来,这形象使诗人感到精力充盈、活力无限,感到不可遏止的兴奋和紧张,以至于随时将要爆裂开来。这个每时每刻都在热烈灼烧着诗人情绪与神经的形象,最后被诗人命名为——“天狗”。

《天狗》一诗总共有四节,第一节以“吞”为关键词,展示的是一条“天狗”吸纳世界万物的生命特性。你看这天狗,它把日也吞了,把月也吞了,把一切的星球也吞了,甚至把全宇宙也吞了,在吞下这一切之后,它终于化为了自己,“我便是我了”。这“天狗”是谁?其实就是郭沫若本人,又不止是郭沫若一个人,他包括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所有寻求救国真理、追求现代知识与文化的中华儿女,他是梁启超、王国维、鲁迅、周作人、胡适、徐志摩、闻一多……中国现代的思想与文化,不就是由这一群“天狗”合力铸就而成的吗?

(三)直接表现了作者的历史史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永远不能消!永远只是潮!

一唱三叹,这种自然流泻的音节是和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相适应的。

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而且还是一条史无前例、无与伦比的天狗:它不仅吞月(这是古代神话之原意),而且吞日,吞一切星球,吞全宇宙。我们习惯以“气吞山河”来形容气魄之伟大,而青年郭沫若的气魄,更是伟大超群得不可想像。“我便是我了”表现了个性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时代精神的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罗网的巨大勇气之后,个性才得以充分张扬,五四时代的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宙的能的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能够改变山河、大地、宇宙,谱写新的历史篇章。诗人也为自己的情感陶醉了,情不自已,便从他年轻的火热的胸膛里喷射出惊雷闪电一般的诗句:“我飞奔,我狂跑,我燃烧……”。这样的诗句就像猛烈的飓风,在读者心头上呼啸而过,在不平的大地上产生极其强烈的冲击波,使人感到五四新人的气概是何等豪迈。而接下来三个“我飞跑”,更给人以急促振奋、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故而“我剥我的皮,我食我的肉,我嚼我的血,我啮我的心肝”,表示了自己只有经历脱胎换骨的改造方能成为新人,方能改造整个旧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从这里可以看出,郭沫若在《女神》的创作中表现出了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而对一切非凡的事物有强烈的兴趣。他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理想,特别注重主观抒情。

便是把金钢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夸张的比喻充分表达了浪漫主义的感情。比起“凤歌”来,“凰歌”的想象和夸张表现了更丰富的内涵,如形容女性的痛苦感是“五百年来的眼泪倾泻如瀑,五百年来的眼泪淋漓如浊”;歌唱无处安身的心境是缥缈的浮生,好像“大海里的孤舟”,“黑夜的酣梦”,而这如梦的生命又是那样的孤寂和荒凉:

前也是睡眠,

后也是睡眠,

来得如飘风,

去得如轻烟,

来如风,

去如烟,

眠在后,

睡有前,

我们只是睡眠当中的

一刹那的风烟。

夸张是想象力的果实。这些诗句中想象和夸张的比喻,摆脱了对生活原型的依赖,似乎呈现一种不合理性;但它更强烈地展示了生活原型的本质,又融进了作为创造主体诗人的感情色彩的真实性,因而是一种更合理的艺术抒情方式的创造。

五、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的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的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的脑筋上飞跑。

强调主观与主体性,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狂躁焦灼,甚至是匪夷以思,要在自己的脑筋、神经或脊椎上飞跑。把情感和想象提到创作的首位,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超越现实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理想中的形象。从而形成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

诗中大量运用词的对偶,句的排比,也深烙着中国古典诗歌艺术传统的印痕。“凰歌”中的抒情歌唱,有时用这样的长句的排比来写失落感:

我们年青时候的新鲜哪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甘美哪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光华哪儿去了?

我们年青时候的友爱哪儿去了?

有时又用参差不齐而又对仗工整的诗句来写孤寂感和绝望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见灯台,

后不见海岸,

帆已破,

樯已断,

楫已飘流,

柁已腐烂,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吟,

怒了的海涛还是在海中泛滥。

有时用节的复沓,句子的重复,变化的流动感和音乐的多变性很强。最后的“凤凰和鸣”服从于赞美新生的欢乐这一主题,采用了句式格调一致的反复咏叹,虽然给人以过分单调的感觉,表现了诗人缺乏艺术节制力的弱点,但是经过删刈和浓缩后的欢唱,并不显得冗长和累赘。反复的欢唱,给人以回旋的乐曲般的审美愉快。贝多芬第九交响乐的最后以席勒的《欢乐颂》合唱的反复,把欢乐的主题推向高潮;《凤凰涅槃》最后的反复欢唱,也使这首火之曲在人们心中永远回响着一种烈火中得到再生的欢乐:

是你在欢唱?是你在欢唱?

是他在欢唱?是为在欢唱!

《女神》具有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色。贯串诗集中的对黑暗现实、陈腐传统的彻底反抗与破坏,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以及对革命前途的坚信,对创造理想的乐观,等等,都强烈地反映了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份子革命的愿望、要求和理想,这种革命理想主义正构成了《女神》革命浪漫主义的基本精神。诗篇的奔腾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弘传的构思与沈烈的色彩,激昂的音调与急骤的旋律,以及神话的巧妙运用等等,又都同诗人的“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注:《沸羹集序我的诗》)相适应,反映了革命浪漫主义在手法上的长处。《女神》所显示出来的鲜明的时代色彩,宏大的艺术魄力,独创的艺术风格,丰富了我国诗歌创作的宝库,对后来的诗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在《女神》出版后不久,闻一多在《女神之时代精神》一文里写道:“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底么儿。《女神》真不愧为时代底一个肖子。”他还认为《女神》“不独喊出人人心中底热情来,而且喊出人人心中最神圣的一种热情”(注:《闻一多全集》第3册丁集第18

5、194页)。在纪念郭沫若五十寿辰的时候,周扬在《郭沫若和他的〈女神〉》一文里,称郭沫若“是伟大的„五四‟启蒙时代的诗歌方面的代表者,新中国的预言诗人。”称《女神》“是号角,是战鼓,它警醒我们,给我们勇气,引导我们去斗争。”(注: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这些评论说明了《女神》所以能够获得较大影响的根本原因。郭沫若热情澎湃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诗歌,为我国现代诗歌开创了一代新的诗风。

第四篇: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倾城之恋〉、〈金锁记〉为例

你选定的论文题目由我来指导,很高兴通过了指导论文,和你交一个朋友,在求知的道路上同行。我建议的题目是:《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倾城之恋〉、〈金锁记〉为例》。张爱玲的小说很有意思,她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优秀的小玉佩,我相信你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可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以下我就研究准务、写作计划和写作方法提出具体建议,请你仔细考虑我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已的计划。

一、研究准备:

写一先篇文评论。尤其是研究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你需要做如下五个步骤的工作:

1、细读文本:

这里有五个环节请你注意--- 1)、读作品,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文本中提到的典帮,你要查有关的辞典。文本中提到的故事和作家作品,要尽可能找来读。

2)、读的时候不妨写一个情节笔记,记你读完了书,用五百字把这个故事的脉络写下来,看看这个故事里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作,写了几个人物、故事是由谁来讲。讲述都与故事是什么关系等。 3)、读的时候随时记下自已的感受,例如特别有意思的段落、描写、作口里意象的运用、对话的情趣、人物细节等。尤其要写下的是自已不懂的问题,写下阅读感受和自已考试的中心问题的关系。这样就是养成一个安静地阅读、思索问题的习惯。 4)、读完了作品,写个完整的小结:这个作品口给我最突出的艺术上的印象是什么?我应该继续考虑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制定进一步的阅读计划,给自已解决不明白的问题。 5)、研究作口的艺术性,特别需要集中考虑作家的独特风格,风格包括作家讲故事的方式,创造形象的能务、结构安排、语言技巧、运用意象象征、渲染艺术氛围。例如,《金锁记》讲曹七巧,她从做媳妇到做婆婆,一生分为了向个阶段。《倾城之恋》主要是求婚史,写一个人物,时间上并不长,这都是读小 需要注意的地方。分析就要这样进入细致之处。有关风格的要素,请您看有文学细论的书籍。

2、参考有关文学史知识: 读完了张爱玲的作品,您需要进一步了解,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什么?我们的文学史教材上是如何介绍和评价她的?对她的一致看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地方评价不一致?你自已的看法、感受与文学史上教材上的看法有哪些相吻合的?有哪些你可以谈得更好?或者你可以从什么角度谈能把一个问题阐述得更深入?总之,当你读完了作品,再来看教材,你对作家的了解和你没读作品时完全不一样了。比较具体和清晰了。但是你的论文不能去重复文学史上已有的论述,所以您在有了进一步认识的时候,同时要考虑你自已的论文能够如何写出新的见解和看法。

3、阅读与你的论题有关的研究资料:

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资料和传记,过去有看金宏达、于青编的一本张爱玲研究资料,现在不少传记也出版了。发余斌著《张爱玲传》等。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上,近年来也有不少关于张爱玲的形容论文。你可以去当地图书馆查找资料。研究资料是为了丰富对作家作品的认识,但依然不能代替你要人的阅读和思考。阅读所有的研究资料,目的还是使自已得到启发,并且使自已乍到,什么问题别人都谈得比较充分,但是我自已还是对某个问题有特殊的兴趣,有我本人自已的看法,我就算在已的阅读感受做进一步的探讨。

4、理论上的深化阅读: 1)、读一本理论书籍---理论书籍可以是关于小说这个文体的研究或者关于小说的叙事学理论、或者关于小说的语言,或者关于意象、或者关于中国社会的女性问题。这样的理论书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增加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还推存一本专门讨论文学批评文章如何写的书:王耀辉:《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年7月第一版。 2)、读一本关于某个作家的研究----不一定是研究张爱玲,而是研究中国或外国的某个作家。这样可以看到别人研究作家的作品及艺术特色,是如何选取角度、如何观察艺术性、如何提炼观点、如何表达看法的。

5、比较的思路:

为了启发自已思考更多的问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你可以尝试一个比较研究的思路。这个比较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展开,例如:

1)、同类题材作家的比较:想想看,同是写家庭故事,张爱玲如何写,与她同时代的上海女作家苏青又如何写。女作家如可写家庭,男作家如巴金、路翎又如何写。张爱玲这样写上海的女性,九十年代的王安忆女如何写。 2)、中外比较:张爱玲写家庭、婚姻、爱情、女性,外国也有时同代或不同时代的女作家写这些,在偿读过的外国女作家中,有没有写同样故事的?她们比较起来又有什么同异呢?张爱玲是学英文的,她能用英文写上说,那么她受过哪 些外国作家的影响呢?她的小说又有哪些外国现代小说的技巧呢?这也是一个可以深化思考的问题。 3)、古今比较及影响研究:张家玲自已谈到许多她读过的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红楼梦》。她写过一本专门的书来讨论。那么中国古代小说如何影响她?她的小说又和《红楼梦》这样的小说有什么不同呢?这又是一个研究思路。

二、研究计划的制定:

以下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具体工作方案。从今年10月申报论文写作到明年交稿,你还有四个来月的时间,根据上面的工作步骤,以及你自已民已经作过的工作,你可以根据自已的安排来定一个计划。我的建议是:

11月-12月:论文资料准务阶段。任务:找资料,阅读作品。阅读作品包括:读张爱玲的全部作品。一个较好的版本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全集四卷本,其它有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作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散文全编。你能找到什么版本就读什么版本,但是我的希望读张爱玲的全部作。

12月底寄出你的写作提纲。提纲的内容包括:

1、你的论文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你打算如何阐述你的观点?(1)你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从哪个角度去谈问题:如人物创造、语言描写、意象象征、比喻隐喻、心理描写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角度,以上讲到的研究步骤里,你也可以顺着某一思路想下去,找出你要解决问题的方法角度。(2)你的论述层次,第一谈什么,你第二谈什么,第三谈什么。

3、你目前有把握做好的事情是什么?你没有把握、感觉有困难的地方在哪里?请在提纲里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导师会根据你困惑的问题,再给你提出阅读的建议。

第二年1月,在导师给你建议以前,你可以读理论,进一步整理思路,写出初稿。 2月,深化阅读,修改初稿。

3月,学员根据导师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写出定稿,3月15日前务必寄出。

三、写作方法:

写一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基本上包括四个部分。

(一)、问题部分:这是学术论文首要部分,用来阐述你打算解决的问题,同时你需要说明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也就说是,你要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它的重要性在哪 里、你的研究对于说明诸如社会、历史、文化、心理、文学、芤术、语言等更大的问题有什么重要性。在这一部分里,也可以叙述以往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你将提请读者注意的新的见解、新的角底、新的重要性在哪里。问题部份只是一个文章的引子,你对文章主题和重点,只需简略叙述,效果是引起读者对你论述焦点的注意。

(二)、论述过程:这部份是用你的资料(理论资料、作品资料)精确地说明,你是如何进行这个研究的。你的观点可以分为三个小节,每个小节阐述一观点,这些观点都需要充分论证。你要考虑这三个小节

彼此是什么关系,是并列系还是递进关系。你要严密的罗辑推理使用三个小节联系起来 ,互相衔接。这一部分的论据不仅用来证明你的研究成果,也是要让读者可以模拟你的阅读,通过同样阅读的过程,考察你的结论是否言之有据。

(三)、结果部分:以上三个小节里都在论述你的研究结果,三个小节完成以后,你需要小结你全部的论述。1)、写结论前,你先看看文章开头,看看如何呼应文章开始的问题,并在这里作出理论上的总结。2)你也可以就你的结论来谈,看还有什么问题尚未解决。3)你可以思考能不能进一步把结论推向深入。是否有可能提出新的设想。

(四)、注释部分:你文章中引用的所有资料都要有出处。这样是对作家本人以及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说明你做了艰苦的调查工作,你的研究结果是可靠的、是通过了合理有交的手段得来的。注释书目包括六点:注释序号、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和版次、页码。例如文章里如引了下面这本书的观点,注释就要这样注:

(1)万燕:《海上花开又花落---读解张爱玲》,百花洲文芤艺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32页。

注释论文包括七点:注释序号、作者名、论文篇名、出自何作者的著作或出自什么刊物、书名后面注出版年月和版次、页码;如果是出自刊物、刊物名后要注刊物出版时间、页码、例如,我引了以下作者的观点,他的文章又收在一本中,那么注释如下:

(1)郑树森:《张爱玲与〈二十世纪〉》,见《张爱玲研究资料》,于青、金宏达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第67页。 最后这个页码不是指这篇文章从哪一页开始,而是指你的论文中引用的某段话是从那一页上引来的。这样便于读者核对。

我参与指导成人学员的论文已民有多年,深知每位同学能够通过所有的考虑,最后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这都表明了自强不息的意志和自学成材的能力。我相信你通过最后的努力,创下个人进取的新记录。让我们共同探讨和进步。

第五篇: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学号20112108112 姓名 李艳晶>

一、绪论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是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为“小李杜”,同温庭筠合称“温李”。据统计,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作共有594首,其中381首已经基本确定了写作的时间,213首无法归入具体的年份(刘学锴 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出版:中华书局,1988 ISBN 7101000568)。在他的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爱情诗和政治诗。李商隐的诗有着新奇的构思和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意韵深远、辞藻清丽,清代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价李商隐为“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他善于用典,有些诗可以作许多种解释,有些诗比较晦涩难懂。鲁迅曾这样评价:“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鲁迅所言实道出了解读李商隐诗文者们的普遍感受。李商隐每次作诗都要翻阅很多典籍,借用各种古往今来的典故,以致他的诗往往由于用典太多而晦涩。王士桢也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

虽然在他的政治诗歌当中有着不少佳作,无题诗堪称一绝,但是他更加广为流传,更经典而突出的是他的爱情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柳枝五首》、《锦瑟》、《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诏小饮》、《春雨》、《正月崇让宅》、《无题》等。

李商隐的爱情诗,给人一种缠绵悱恻、变幻莫测的朦胧之感,并夹杂着许多隐喻的画面。由于诗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和他悲剧化的身世,使他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迷惘、惆怅、寂寥的悲剧色彩。

文宗太和三年(829),义山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幕,并为其赏识,亲自指导他以时行的骈体文写作章奏。太和六年(832),令狐楚转河东节度使,义山从至太原。开成二年(837),因令狐楚子令狐綯之荐,登进士。令狐楚卒,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为掌书记。茂元赏其才,以女妻之。时牛、李党争激烈,因令狐楚、王茂元分属牛党、李党,义山与王茂元联姻遂为牛党所不喜,以为“鬼薄无行”,令狐綯亦诋其“忘家恩,放利偷合”而排挤之,以此李商隐终生仕途坎坷。

李商隐的一生饱尝艰辛,其一生悲剧源于他的婚姻。但他的诗中几乎看不出他对婚姻的抱怨不满,相反,我们看到更多是他对自己婚姻的眷念之情。妻子的离世,让义山心中感受到情感的悲凉,所以在他的爱情诗中,能感受到其所面临的愁惨心境,也能感受到他天荒地老、至死不渝的爱情。

在他的爱情诗中有着浓郁的悲剧气氛,并且反复体现痛苦深沉的相思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美好事物却难以实现,所产生的无限悲哀与悔恨。一方面,是诗人遭遇的不幸的爱情,另一方面是在诗人胸中长期淤积下来的难以释怀的政治抱负,诗人把他包含在人生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经历过的各种复杂感情,浓缩在他的爱情诗当中,谱写出一首又一首或悲怆,或哀叹,深沉而执着、纯净而悠远的爱情诗歌。

在本文中,主要就他的爱情诗来展开论述,探究其爱情诗中的艺术特色。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1、缥缈迷离的朦胧之美

李商隐的爱情诗大多都创造出一种迷惘惆怅、朦胧迷离的意境。他十分注重这种意境的描写,含蓄而深远,含蓄的是他的诗意,深远的是他的蕴意,经过这种渲染的朦胧意境,引发读者产生无限的想象,回味无穷。一首诗在不同的人眼中,可以变幻出不同的镜像,更可以有着不同的解释。

他的《无题》诗,大都包含着这种朦胧意境。如“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凤尾的本义是指凤凰的尾羽,香罗即是绫罗,碧文圆顶指有碧青纹的圆顶罗帐,这句如果直译,大意便是“织有凤纹的薄薄的绫罗,少女在深夜里缝着碧青罗帐。”但是这个少女为什么要在深夜里缝罗帐?这其中有什么寓意?首先,凤尾香罗、碧文圆顶这样的事物都是古代婚礼所用,一个少女,在寂寥的漫漫长夜中缝制着自己将来婚礼所要用到的绫罗帐,一定是怀揣着一些心思的。接下来的一句“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便点明了少女和心上人初遇时的场景,就给上一句的“凤尾香罗”、“碧文圆顶”一个合理的解释了。有一种说法更为巧妙,说“凤尾香罗薄几重”的“香”字,与“碧文圆顶夜深缝”的“缝”字,恰好构成了“相逢”二字( 《李商隐》 评注:吕明涛 出版: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8237),而下一句恰好是描写两个人初次相逢的场景,我认为这种说法更加寄意显然。这短短的两句诗,就能让人从只词片语中引人无限遐想,作者并没有刻意地去描写少女是如何怀揣春思,却借“凤尾香罗”、“碧文圆顶”、“扇裁月魄”、“车走雷声”这些象来体现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在这首诗中,有的人看到的只是绣着凤尾碧纹帐罗的少女,有的人看到的是少女在默默期盼着心上人来迎娶自己,而有的人看到的是那一颗少女怀揣的春心无法得到回应的悲凉之情。

再以一首诗为例,如“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无题·紫府仙人号宝灯》)前两句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营造出一种如梦似幻、仙府琼楼的仙境之景。后一句描写的是在寒冬中欲与仙子相见,仙子却高居瑶台不见人。作者通过想象制造出一副空灵虚幻的仙境,用仙子的高不可及来比喻自己恋慕之人,寄托自己的那种向往、执着的爱情。这种如梦似幻般的场景虽然真的如同天上的瑶台仙境一般,但细细品味之后,会发现,更多的是作者对自己感情的追求、执着甚至痛苦的无奈之情。由于他的身世和情感的不幸,他的诗中有许多对惆怅、孤独这类情感的描写。高不可攀的仙子,无法追及的爱情,在他所构筑的一切物象中都得以体现。

读者所凭借去想象和理解的,是诗中的所有物象,诗人虽未透露真实,却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是一种如雾如幻的场景,需要阅读它的人们向着那迷雾深处走去才能一探究竟。借经过鬼斧之笔改造出的事物引出各种各样的联想,不直接表现事情经过,而是将其渗透依托在物象里,这便创造出了朦胧迷离之感。可谓寄托有深意,情致有缠绵,这是一种含蓄所体现出的朦胧美,假若不去深思,根本无法体会到其中那更加深远的意蕴所在。

2、巧用典故的晦涩之美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最常见的手法就是用典。鲁迅曾表示:“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鲁迅谦逊地表示自己不敢与李商隐的诗比肩,因为他的用典之处是不及李商隐的,李商隐的用典究竟巧妙到哪种程度呢?我们阅读李商隐的诗歌,会产生一种晦涩难懂的感受,就好似他的诗包裹了一层坚硬的外壳,而学者们对逐步敲开这层外壳却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因为他在诗中所用的许多典故都是值得人们去推敲揣摩的,如果解开了这层坚硬的外壳,那么诗中所言一切便不似初读时晦涩难懂了。

李商隐爱情诗中运用典故的手法可谓神来之笔,并且每次运用都恰到好处,在他的爱情诗中,总是能探寻到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的踪影,而这些典故在他的诗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丰富思想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

以《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为例,“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这一句中“谢傅门庭旧末行”所用的典故为《世说新语·贤媛》:“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这里借用谢夫人对丈夫王凝之不满的典故,表示在王茂元诸子和女婿中自己身居末位,谢傅即指岳丈王茂元。“檀郎”指的是西晋美男子潘岳,唐人以檀郎称婿,这里借檀郎典故指韩瞻。首联说的是,过去我在王家门庭之中,曾忝居诸子婿行列之末,参与过家庭的宴会,而今天的歌吹宴饮之乐,却只能属于韩瞻了。李商隐自谦自己是居于王家门庭中末行的,虽是自谦,却也表露出诗人官场遭冷落的难言隐痛,正直妻子王氏亡故未久,心绪不好,所以与其说前两句是因为悼亡王氏推却招饮,不如说是诗人表达内心那难以言表的隐隐悲痛。

颔联“更无人处帘垂地,欲拂尘时簟竟床。”则是借用了潘岳的《悼亡诗》:“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诗人以“重帘垂地、长簟竟床”来睹物思人,虽然这在其他悼亡诗中一提再提,但是在这里却不显陈旧,反而别具新意、极富押韵。李商隐在房中仍感到妻子的存在,下意识地去寻找妻子的身影,却发现人已消逝,床上积满灰尘,想去拂拭,却发现这只是一张除了长席之外什么也没有的空床,“更无人处”是由诗人肺腑之处所发出来的叹息和悲痛。李商隐在用典上继承了前人的技巧,但他不使用普遍的借用典故的手法,他在用典炼字上着重新意又不失分寸,虽是寻常的典故,在他手里会有更加精妙绝伦的表现,显出别有一番的情致和独特的韵味。

在《锦瑟》中,他更是将用典这一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锦瑟无端五十弦”中“锦瑟”源于《周礼·乐器图》:“雅瑟二十三弦,颂瑟二十五弦,饰以宝玉者曰宝瑟,绘文如锦者曰锦瑟。”杜甫有诗《曲江对雨》:“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傍。”李商隐《回中牡丹为雨所败》诗:“锦瑟惊弦破梦频”;《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诗:“雨打湘灵五十弦”。作者用“锦瑟无端五十弦”意喻生平,铸就整首诗伤感的基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则连连借用了四个典故,“庄生”一句:《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望帝”一句:《华阳国志·蜀志》:“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时適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沧海”一句:《博物志》:“男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蓝田”一句:《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李商隐的诗素来被称晦涩难解,《锦瑟》可以说是他极富盛名的一首诗,宋刘攽《贡父诗话》云:“《锦瑟》诗,人莫晓其意,或谓是令狐楚家青衣也。”清王士祯有诗云:“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在这首《锦瑟》中,诗人以“五十弦”为情感基调;以“庄生”表梦幻、迷惘;以“望帝”写凄楚、哀怨;以“沧海”诉悲苦、寂寥;以“蓝田”显朦胧、缥缈。整首诗并未写出诗人生平所经年华往事,却句句凭借各种神话、典故,概括了诗人这一生所经历的种种遭遇、感受,这些迷惘、哀怨、悲苦、朦胧的情感,最后化为一句千古流传的名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即使后人也许无法从这一首《锦瑟》中读懂诗人究竟想表达的内容,但却是能感受到这首诗中的生离死别之恨、人生寂寥之苦。

3、巧用隐喻的隐晦之美

李商隐的爱情诗,大多写痛苦的相思和毫无期望的爱情,就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一般。他的爱情诗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艳情诗,除了善于描写细腻的情感这个原因之外,还因为他善于巧用隐喻,来寄托他对爱情执着、坚定不移的追求与渴望,而这种独特的手法,使他的爱情诗更加能体现出缠绵悱恻、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诗人通过想象,创造意象,借助这些意象暗喻诗人的内心情感,而往往所借用的意象,都来源于自然、日常生活的平常事物,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的人物,用隐喻的手法来映射诗人自身的心灵感受。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例,“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乐府诗集·西曲歌·作蚕丝》)杜牧《赠别》诗:“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中“春蚕”暗喻至死不渝的爱情,“蜡炬”则暗喻别离之恨。春蚕是一种柔和、柔美的东西,春蚕所吐的丝也是极为纯白、绵长的,诗人借这两种事物来比喻爱情,将爱情象征成纯洁、美丽、始终如一。蜡烛常常用来象征痛苦、煎熬的离别之恨,也体现出爱情的特点:自始至终一线而穿,不断发光直至蜡尽。前一句情意绵绵,后一句悲苦沉痛,借用这种隐喻的手法,充分表现了爱情的美好和爱情最后所伴随人的悲痛。“言情至此,真可以惊天地而泣鬼神。”(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律》卷四)

又以《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为例,颔联“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灵犀”指的是犀角中心髓质如白线贯通两头,古人把犀角视作通灵之物,感应灵敏,因此用来比喻两心相通。彼此虽不能亲近,像彩凤一样双飞,心却如灵犀一线,两情相应。诗人借“彩凤双飞”“灵犀”来隐喻追求心灵深处交流的超凡爱情。虽然无法相会是痛苦的,但是两个人的心灵却似有灵犀一般能相通相应,这是爱情的一种极高的境界了。梅成栋曰:镂心刻骨之词,千秋情语,无出其右。(《精选七律耐吟集》。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资料汇编》转引)屈复云:“身虽似远,心已相通。”孙洙言:“形相隅,心相通。”此即“身无彩凤”“心有灵犀”也。然真爱仅有“心相通”是抵不过现实分隔之煎熬,兼之五更鼓声点点,故而诗人惆怅若失,郁勃于心逼出“嗟予”之一叹。( 《李商隐诗选》出版:大众文艺 ISBN:9787800948374 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疏解)诗人运用巧妙的隐喻,让华丽的背景之下透露着难以掩饰的伤感,通过隐喻,使整首诗的格调升华至一种至高的境界,极富美感的同时,又体现出其本身的思想与内涵,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相融的境界。如《 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白玉堂”“碧牙床”连用比喻写由细雨而忆起的,与“楚女”的美好回忆。细雨来自现实,楚女出自神话,诗人用虚实相互交替的手法,创造了一个具有隐喻特质的空灵诗境。

在他的其他爱情诗中,这种新颖独特的隐喻手法非常常见,如“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三、结论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爱情虽然美好,却也残酷,在现实生活的冲击之下,再美好的东西也被摧残殆尽,就算如何努力追求,终是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就好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正是李商隐的爱情诗所想要表达的东西吧,执着、追求、失去、痛苦。人生八苦,其中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蕴苦。这些苦难,在李商隐的诗歌中充分得到了体现,就像《正月崇让寺》中所写“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在一首诗中,他甚至可以将朦胧的意境、典故、隐喻用绝妙无比的手法捏合在一起,加以自身的感情,以乐景衬托哀思,以含蓄体现蕴意,用极其华丽的笔触谱写出一首缥缈迷离、华丽绚烂、意蕴深厚、凄美哀婉的爱情诗歌,如《燕台诗》、如《锦瑟》。他的爱情诗的艺术感染力来源于他真挚的情感,朦胧而凄美的意境,晦涩而意义非凡的用典,独特的隐喻色彩使诗具有了高尚的格调,富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和思想性,不仅广为人们传颂,更让文学研究者们敏以求之。

上一篇:临床科主任岗位职责下一篇:考研数学一高数教案